第一篇:公务员法培训笔记
公务员法概况介绍
一、公务员法的重要性及其意义简介
概括为几句话:
第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法
特色:
1、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2、党管干部;
3、七类机关(党委 政府 人大 政协 民主党派 法院 检察院);
4、公务员的主管部门是党委组织部门及政府人事部门。
公务员法2005年4月27日颁布,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有18章107条。
第二两个条例的有机融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第三 公务员法有明显三个特点
1、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作为公务员制度原则写入公务员法;
2、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3、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国外分为 事务官 政务官)
第四 公务员法四大新的理念
1、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公务员权利中增加了公务员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公务员在工作日以外加班应当予以补休;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应当享受津贴;国家将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2、体现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义务在先,权利在后,九项义务,八项权利;义务增加一项,对公务员的纪律、要求增加,权利压缩淡化;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公务员合法权益保障(申诉增加到八项;由原来的一级申诉上升到可以提出再申诉;机关因错误的具体人事处理对公务员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4、官本位淡化(公务员由一类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三类,专业性强、辅助类职位实行聘任制;淡化干部两个字;公务员工资由结构工资改为职务与级别工资,级别工资由15级升至27级)
第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五大不同
1、名称不同(国家公务员指政府机关公务员,公务员扩大到七类)
2、立法层次不同(严肃性、权威性增大)
3、条款不同(条例18章88条,公务员法18章107条)
4、公务员范围不同(政府一类机关扩大到七类机关)
5、主要内容有所不同(管理原则有所不同,公开、平等、择优,监督与保障并重;考试录用办法不同;工资结构不同;考核内容不同,德、能、勤、绩、廉;奖励增加集体奖励……)
第六 公务员法有六项功能
1、选拔配备功能(职位任免、升降、聘任、交流这些管理环节)
2、更新(新陈代谢)功能(录用、交流、辞职辞退、退休等)
3、监督调控功能(公务员权利、义务、惩戒、回避)
4、保障功能(合法权益保障,享受工资、保险 公务员享有申诉的权力,这个权力是受法律保护的,这也是其他事业单位没有的)
5、开发功能(过培训、交流、锻炼使公务员尽才尽力。培训里面有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知识培训、知识更新培训。新录用公务员进入队伍都要进行初任培训。已经提拔
为领导干部的培训是任职培训。对有专门专业要求的要进行专门知识培训。对所有公务员都要进行知识更新培训。
6、激励功能(包括考核、奖励、职务晋升。激励就是要把公务员所有的能力、水平都激发出来,把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考试要点
一、综合1、什么是公务员制度?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公务员进行依法管理的统称。
2、什么是公务员?
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3、公务员法是何时颁布,何时实施,几章几条?
2005年4月27日颁布,2006年1月1日实施,共18章107条。
4、公务员制度应坚持什么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
5、公务员管理坚持什么原则?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坚持监督约束和激励保障并重
6、公务员指哪几类机关?
有7类: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民主党派、法院、检察院
7、公务员任用坚持什么原则?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8、公务员有几项义务、权利?
9项义务、8项权利
二、相关配套法规要点
1、公务员职位类别分哪几类: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
2、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3、哪一层次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主任科员以下。
4、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1年
5、新录用公务员有哪三种情况不得被录用:
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公职、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的其他情形的6、公务员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7、公务员考核内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
考核内容是德、能、勤、绩、廉,重点是绩。
8、公务员考核分为哪几个等次: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考核不称职要降低职务层次。
9、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选任制(通过人大选举),领导成员职务实行任期制。
10、公务员在机关外兼职经过批准能不能领取报酬:不能。
11、公务员奖励分为哪几类: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公务员集体可不可以奖励:可以
12、公务员处分分为哪几种:
警告(6个月)、记过(1年)、记大过(1年半)、降级(2年)、撤职(2年)、开除
13、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能不能晋升职务和级别:不能。
14:公务员交流方式为哪几种:
调任(不是公务员调入公务员队伍担任领导职务)、转任、挂职锻炼(上挂、下派)。
15、公务员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要被辞退。
公务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被辞退:(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16、公务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17、公务员对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公务员对哪些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提出复核和申诉:
(一)处分;(二)辞退或者取消录用;(三)降职;(四)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五)免职;(六)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七)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
18、公务员实行什么样的工资制度?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19、什么职位可以实行聘任制?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
20、公务员培训分为哪几类?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更新知识培训
三、参照公务员管理
1、什么样的事业单位可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2、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分为哪两类:一类是党委组织部门的委任,叫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总工会、妇联、共青团、文联、科协等);另一类是公务员法106条所规定的。
3、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能否可以评定职称:不可以
第二篇:公务员法培训讲义
一、引言
(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务员法》
1、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在总则中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在具体制度中体现党对各类公务员的统一管理。
2、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与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相适应,从现阶段国情出发,着重解决公务员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3、保持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同时吸收改革成果,完善公务员制度。
(二)《公务员法》的诞生:2005年4月27日。
二、《公务员法》要解决什么问题
(一)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
1、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2、官员应当树立接受监督的意识。
3、强化对公务员的监督和管理。
(二)为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1、在现代社会,公务员不是国家进行管理的单纯工具,公务员与国家之间不是所谓的特别权力关系。
2、制定《公务员法》,应该关心公务员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状况,使公务员有一种亲切感。
3、公务员也是权利主体,有着自己的正当利益,其合法权益也应予充分保障。
(1)公务员奉献的回报:要么政治上发展;要么经济上发展。
(2)公务员与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一样,都应享受宪法规定的工资权、休假权等基本人权。
4、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废除问题
该理论认为,政府与公务员、监狱与犯人、学校与学生是特别权力关系。法治和人权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将宪法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之一,具有重大意义。
2、公务员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必须坚持这一指导思想。
(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1、将党管干部原则确立为《公务员法》的另一指导思想,符合中国实际。
(1)党管干部原则是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标志。
(2)我国公务员不分政务类与业务类。公务员都是国家干部,都要服从党的领导和管理。
2、如何正确地理解党管干部原则?
第一个问题:“党管干部原则”内涵的演变。
(1)党管干部原则,在战争年代,干部工作带有战时性、军事化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不仅对党的、军队的干部,而且对区域性政权的干部,都由党组织统管。
(2)建国初期,沿袭解放前做法,所有干部都由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统一管理。
(3)从1953年起,我国建立起新的干部管理模式,即分部分级管理模式。分部管理,就是由党委各个部门分管本领域内的干部。如文教干部由党委宣传部负责管理。分级管理是指上级党委对下级单位干部管理的权限幅度。长期以来,人们便约定俗成地把这种体制的内容视为党管干部的原则。
(4)1980年中组部发出《关于重新颁发<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的通知》。
《通知》对党管干部原则作了如下表述:“一切干部都是党的干部,都应根据他们担任的职务,分别由中央和各部门的党委、党组或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负责管理。”
(5)1980年,中组部发文,对于党政机关,要下管两级机构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比如中央对地方,管理到省和地(市)两级。
(6)1984年,中央决定将“下管两级”,改为“下管一级”。
(7)1989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该《通知》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干部管理的方法。党要加强对干部管理工作的领导,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推荐和管理好重要干部,指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
(8)1992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通盘规划,分步实施,逐步配套。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
(9)2000年8月,中央办公厅发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纲要》指出:“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时适应新的情况积极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坚持群众公认和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二个问题:党管干部原则在公务员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1)、党制定与公务员制度有关的路线、方针、标准和政策。
(2)、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级党的组织对公务员中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监督。
(3)、由党组织负责对公务员的部分管理事务。
①由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向人大推荐应由人大选举、决定的公务员人选。②按照党政分工,党的组织部门直接管理一定级别以上的公务员。
③政府各部门、法院、检察院的党组(党委)分别管理一定职务级别的干部。
四、《公务员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1、公开原则要求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如考录、考核、晋升、惩戒)要保持
公开、透明。
2、平等原则要求公务员管理应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3、建立竞争机制的目的,就在于选择与激励优秀人才。
(二)依法管理原则
1、依法治国不仅要求政府的外部行为应遵循法治原则,机关的内部管理也应依法管理。
2、对公务员的依法管理。
(1)权限法定;(2)条件法定;(3)标准法定;(4)程序法定。
3、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1)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上级机关或其他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得打击报复。
(2)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本人或家人的人身安全等可能会受到威胁。
(三)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
1、监督约束机制包括:义务、纪律、惩戒、考核、回避、申诉控告等环节。
2、激励保障机制包括:考核、职务与级别晋升、奖励、工资保险福利、退休待遇、申诉控告等环节。
3、考核既是监督约束又是激励保障的机制,并且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公务员法》的设计思路是,分类考核、体现首长负责制、加大考核结果的区分度。
4、职务晋升是对公务员最大的激励。
5、创新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机制
(1)关于廉政金制度
①廉政金:寄托着人民对公务员一生廉洁的期待。
②廉政金的原则——“无法定过错全拿走,有法定过错全失去。”
(2)以《公务员法》为契机,制定公务员财产和个人重大事项申报法。
(四)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1、任人唯贤是党提出的干部路线。
2、德才兼备是党提出的干部标准。
(1)公开考试主要是笔试和面试,考察重点是报考者的“才”。
(2)严格考察主要是政审,考察重点是报考者的“德”。
(3)考核制度,则是对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但重点是工作实绩。
3、落实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
(1)谁来评判一个人?(2)怎样评判?
五、《公务员法》的主要制度创新
(一)扩大公务员范围
1、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据此,我国公务员的范围包括:
①中国共产党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②政协机关;③人大机关;④行政机关;⑤司法机关;⑥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2、为什么要扩大公务员范围?
(1)共产党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党的机关人员实际上从事着公共事务管理。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特色。
(2)民主党派机关、政协机关各自发挥着特定的作用。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3)法官、检察官与政府工作人员一样,尤其在素质要求、管理监督等方面是一致的。
(二)建立职务晋升与级别晋升的“双梯制”
1、公务员级别与公务员职务一起,构成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2、将级别晋升作为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阶梯:职务晋升侧重“给官”;级别晋升侧重“给钱”。
3、“双梯制”的特点在于:
(1)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2)增加公务员级别;
(3)实行“一职数级,上下交叉”;(4)向基层公务员倾斜。
(三)创新分类制度
1、国家对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
(1)军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等属于国家干部的范围,但未纳入公务员队伍。
(2)法官、检察官是公务员,但其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法律的,从其规定。
(3)对领导成员与非领导成员,以及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加以区分。
(4)公务员职位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
2、公务员职位类别: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1)综合管理类是公务员职位中的主要部分,也可称为一般行政类。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主要包括机关中履行规划、咨询、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等职责的职位。
(2)行政执法类职位
①全国行政执法人员集中在税务、工商、质检、环保、药监等机关,并主要集中在基层。约为200万人,科员、办事员占70%。
②初步设想,行政执法职务分为七个职务层次,最高职务层次相当于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的调研员,最低相当于办事员。如税务行政执法职务可以分为一至七级税司。
(3)专业技术类职位
①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呼唤专业技术类职位制度的诞生。
②初步设想,专业技术类职务分8个职务层次,相当于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中巡视员以下、科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层次。
(四)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
1、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2、对聘任制公务员,实行合同化管理。
3、因履行合同产生的争议,先由一个中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聘任制不同于实践中的政府雇员制
(五)创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票决制;●任职前公示制度
1、民主推荐: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
2、票决制:干部任用决策方式的重大创新,维护决策者民主权利,加强干部任用工作监督。
3、任前公示:“干部选的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体现干部工作中扩大民主的方向。
《公务员法》第30条明确规定: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第46条规定: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应当按照规定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第44条规定: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应当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第45条规定: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本系统内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人选。确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的任职人选,可以面向社会,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的人员中公开选拔。
(六)建立公务员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
1、民主法治制度下的政府是一种责任政府。
2、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的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
(七)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实行任期制
1、领导成员是指机关的领导人员,不包括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2、1978年确立干部退休制解决了“活到老,干到老”的职务终身制问题,却存在“不到年龄不退休,不犯错误不下台”的“准终身制”问题。
3、任期制意味着:凡是任期已到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律退出该领导职务。
4、实行任期制的动因:
(1)从国家与公民关系看,提高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程度;
(2)从盘活人岗两种资源看,为了推进“能下能出”的更新机制;
(3)从公务员角度看,为了淡化人身依附色彩,为净化机关人际关系环境创造条件。
第三篇:《公务员法》学习培训讲义
《公务员法》学习培训讲义
公务员法共18章,107条,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管理的基础性规定,包括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公务员的范围、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公务员主管部门以及违反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等;
二是关于公务员管理各个环节的基本管理制度的规定,包括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处分、培训、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等等。这些内容既有实体性规定,也有程序性规定,还有很多制度预留空间。
体现了四个机制:新陈代谢机制、竞争择优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监督约束机制。
完善了公务员制度的功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制度具有六种功能:选拔配臵功能、更新功能、监控功能、保障功能、开发功能、激励功能。公务员法以《暂行条例》为基础,保持了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发展和特点。
《公务员法》立法中的主要制度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公务员分类制度,在分类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公务员 的职务、职级,从而为公务员职务管理的其它环节奠定一个新的基础。二是通过创设聘任制与任期制,创新公务员队伍的更新制度,优化公务员队伍的新陈代谢功能。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而对领导成员职务实行任期制,则是公务员法立法中对公务员更新机制最大的变革。三是从法律地位上,确认将竞争上岗与公开选拔作为晋升方式之一,通过优化工资制度,创新了公务员激励制度。这是对传统委任制的重要改革。另外,还扩大了公务员的范围。因此,公务员法与暂行条例比较,有五个新的发展:扩大了范围;明确了分类管理的方向;增强了职务与职级制度的激励功能;明确规定了职位聘任制度;把近几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写进了公务员法。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对比研究分析 第一章 总 则
《公务员法》第一章总则共10条11款,《条例》共5条5款,本法增加5条6款。
总则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立法目的和根据,在第一条;二是范围,主要体现在第二条和第三条;三是公务员制 度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第四条;四是公务员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体现在第五至第九条;五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主要体现在第十条。这些内容的确定和规范,为以下各章具体条文的设计确定了指导原则和理论前提。
第二章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
一、条文变化:
第二章“共3条24项,《条例》第二章“义务与权利”共2条16项,本法增加了公务员应当具有的7项条件和应当履行的义务从原来的8项增至9项,并在《条例》的基础上,对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的规定,以时代发展和国情需要的要求标准作了更高、更严谨地表述。
二、要点提示:
(一)、弄清三个概念:
1、公务员的条件是指担任公务员应当具有的资格。应当注意的是,公务员法对于公务员条件的规定只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最低要求,并不意味着符合这些条件的公民都可以进入公务员队伍。一个公民要成为公务员,除符合公务员法明确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要符合其他法律法规以及相应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并必须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或者选举、调任等法定程序。
2、公务员的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公务员义务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务员的义务以公务员的身份为前提。这是公务员义务主体方面的特征,也是将公务员的义务与其他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离开了这一前提,就不再是“公务员的义务”了。
(2).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的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的行为,即具有作为和不作为的义务。如公务员有“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的义务,就要求公务员积极地依法履行职责,而不能消极应付,而且履行职责时不能违反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3).这种义务是对公务员的约束。公务员是行使公共权力,执行公务的人员,对其手中掌握的权力如果不作出规范加以严格限制,就可能被滥用。所以,必须严格规定公务员的义务。
(4).公务员义务具有强制性。公务员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就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与“道德义务”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性不同。义务的结果必然发生法律上的责任,有责任,才可以根据其产生法律上的制裁。因此,公务员的义务与责任是相伴随的。
公务员法既规定了公务员的义务,又规定了公务员的纪 律。公务员的义务与纪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公务员义务与纪律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为公务员所规定的,任何公务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都具有国家强制力,违反了义务或纪律的公务员都会受到相应的惩处,都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公务员义务与纪律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分别是对公务员“作为”与“不作为”的行为规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公务员义务与纪律的区别表现在:首先,公务员义务主要是从正面提出的公务员“必须为”的要求,公务中对于这些要求必须圆满做到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务员;而公务员的纪律是从反面提出的、公务员“不得为”的要求,是从消极的、否定的角度对公务员的行为的约束;前者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作出的规定,而后者更多是从微观的角度对公务员的行为提出的细致的要求。其次,公务员的义务,由于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公务员的行为作出的规范,因此,其具体内容必然比较抽象与概括;而公务员的纪律是从微观的角度对公务员的行为提出的细致的要求,因此,其内容必然比较具体,以便于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3、公务员的权利,是指法律对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行使权利、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可以作出某种行为,要求他人为或者不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按照权利的内容,公务员权利可以有以下分类:(1).身份方面的权利。主要有:身份保障权,即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辞职权,即公务员依法自愿辞去公职,离开公务员队伍的权利;退休权,即公务员达到了退休条件,可依法退休,离开公务员系统。
(2).职务方面的权利。主要有:工作条件要求权,即公务员有权要求机关提供其工作与职务必须的工作条件;参加培训权,公务员有权要求接受职业培训。
(3).经济方面的权利。主要有:获得工作报酬权,即公务员有权获得工作报酬,如工资、津贴、补贴及奖金等;享受福利、保障待遇权,即公务员可按照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保障待遇,获得相关的保障。
(4).政治方面的权利。即法律规定的公务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公务员政治方面的权利首先是基于公民身份而享有的。但是由于公务员特殊的角色,外国公务员法往往对公务员的政治权利作出一定的限制。例如,有的国家禁止公务员参加政治活动,有的国家要求公务员在参加政治活动时采取克制的态度等。我国公务员没有这种限制。我国公务员除享受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之外,还有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还可以根据职务和工作需要具有参加有关会议、阅看内部文件 的权利。
(5).其他权利。如休假权、晋升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二)、关于义务在前权利在后,与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的顺序不一样的问题。应当说义务和权利,谁前谁后并不改变本质。但义务在前,有利于提醒公务员要首先想到自己必须履行的义务,与中共党章的义务在前、权利在后一致。
(三)、关于条件中的年龄无上限、学历无下限的问题。有人提出,在公务员条件中的第十一条第六项规定“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而没有明确学历要求。公务员法是总章程,不便于一一具体规定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次公务员的学历要求。公务员有综合管理类,还有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聘任制公务员里既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也有辅助性职位人员,他们在学历要求上不会完全一样;就机关层次来说,省级以上要求高一些,乡镇要求就低一些。最低学历条件的要求,在未出台新规定前,仍执行现行规定,比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规定领导职务“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地(厅)、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该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再比如,录用公务员一般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有的单位和专业对学历要求得更高一些,而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报考者,有的经批准学历可以放宽到高中、中专。关于年龄,法只规定了年满18周岁,无上限规定,是不是不要上限?对在通过录用渠道进入机关的人员而言,考虑 到人才成长规律和机关用人成本,一般仍按现行规定,报考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
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
一、条文变化与特点
(一)、针对现行职务与级别设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公务员职务序列过于单一,缺乏符合各类公务员成长规律的多样化的职务序列。公务员内部没有按照职位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所有的公务员都适用一套职务序列,实行一种管理办法。公务员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大家都往领导职务挤。
2.晋升渠道单一,“职务本位”现象突出。现行制度下,公务员的成长发展、物质待遇的改善主要靠职务晋升,但是机关中的高层次职务特别是高层次的领导职务是极其有限的,依靠职务晋升来提高公务员的待遇,难以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从全国来看,92%的公务员职务层次在科级职务以下,县乡两级公务员占全国公务员的58%。
本章对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进行了重新设臵:主要有两点:一是从实际管理需要出发,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改变单一化职务设臵,为公务员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阶梯;二是重新定位级别功能,在职务晋升之外为公务员确立一条级 别晋升的渠道,从而健全和强化激励机制。
二、要点提示: 理解本章内容,主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位类别划分的依据标准,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三类职位的特点,各单位进行职位设臵的依据与要求。二是职务设臵的主要内容,包括职务序列设臵的依据和有关职务类型、职务层次、职务名称的规定。三是级别设臵的主要内容,包括级别内涵、作用、级别确定与晋升的依据,职务与级别对应的原则。下面重点说明四点:
(一)关于职位类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制度,在国外属于分类制度的范畴。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设臵,既可以建立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又可以建立在品位分类的基础上。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是两种基本的公务员分类方式。职位分类通常是根据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进行分类。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侧重人的资历条件;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侧重职位的职务、职责与职权。品位分类相对简单,利于吸收教育程度较高的优秀人才,便于公务员流动;缺陷是不利于公务员的专业化发展。职位分类按职位的要求择人,利于公务员的专业化发展;缺陷是灵活性不足,不利于人才流动。两种分类方式近年来有相互兼容的发展趋势。职位分类制度的 作用和意义在于两点:
一是为职务设臵提供基础。职位类别的划分是职务设臵的前提,职务设臵是职位类别划分的结果。我国原来的公务员制度中正是因为没有职位类别的划分,才导致职务序列设臵的单一化。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划分职位类别,是设臵多样化的职务序列的必要条件。
二是为各项管理提供依据。职位分类不仅是为了解决公务员职业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公务员的各项管理提供依据,为实施公务员分类管理提供前提。职位设臵中关于任职资格条件与工作职责的规定,为录用、考核、职务升降、培训、职位聘任提供了客观标准。职位类别的划分,为职务序列分类设臵、录用考试分类、培训分类、考核分类、工资制度分类等管理奠定了一个基本前提。对此,公务员法中第二十八条规定: “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臵”;第六十条规定,机关“对公务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等等。
职位分类制度在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划分职位类别,二是职位设臵。
关于公务员职位类别的划分,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我国在综合管理类之外增设了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同时又规定国务院可以根据需要适时增设职位类别。
1、所谓专业技术类职位。是指机关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职位。与其他类别职位相比,有三个特征:一是具有只对专业技术本身负责的纯技术性;二是与其他职位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三是技术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体现在技术层面上,为行政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最终的行政决策权仍属于行政领导。根据上述特征,专业技术类职位首先体现为行业的特有的技术岗位,如公安部门的法医鉴定、痕迹检验、理化检验、影像技术、声纹检验,国家安全部门的特种技术、特种翻译等职位。其次,还包括一些社会通用性专业的技术岗位,如专门从事工程技术、化验技术工作的职位。需要指出的是,机关工作大多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许多职位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但并不是需要专业知识的职位都是专业技术职位,专业技术职位与需要专业知识的职位,不是一个概念。因此对专业技术职位的设臵应从严控制,其设臵类别、层次、规模数量经主管部门审批,避免形成全民皆师的混乱局面。
2、所谓行政执法类职位。是指政府部门中直接履行监管,处罚,强制、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其特点有:一是纯粹的执行性,只有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权而无解释权,不具有研究、制定和解释法律、法规、政策的职责,这一点与综合类职位的区别尤为明显;二是现场强制性,依照法律法规 现场直接对具体的管理对象进行监管处罚和稽查。行政执法类职位主要集中在公安、海关、税务、工商、质检药监、环保等政府部门,且只存在于这些政府部门中的基层单位。划分行政执法类职位,有利于基层执法公务员提供职业发展空间,激励他们安心在基层做好行政执法工作。在我国,基层一线行政执法队伍将近200万,是社会管理与市场监管职能的直接履行者,是政府形象的窗口,是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公务员群体。基层执法部门的机构规格低,绝大多数处于科级以下,但公务员队伍的基数较其他部门要大得多,这就导致了一线执法公务员队伍的职业发展空间狭小。根据统计,70%左右的基层一线执法公务员只有办事员和科员两个职业发展台阶,有人兢兢业业工作一辈子也难以得到晋升。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基层一线执法公务员的积极性。设臵行政执法类职位,还有利于加强对一线执法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和监督。规范执法岗位职责,严格其任职资格条件,可以更好地规范执法行为,更好地提高一线行政执法队伍的专业化水准,更好地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3、所谓综合管理类职位。综合管理类职位则是指机关中除行政执法类职位、专业技术类职位以外的履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这类职位数量最大,是公务员职位的主体。综合管理类职位具体从事规划、咨询、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及机关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分类制度,坚持既要满足分类管理需要,又要简便宜行,易于操作的原则。公务员的类别不宜过多,分类标准宜粗不宜细。坚持动态原则,随着职能调整、工作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也随着各类别配套管理措施的完善,实行动态管理,成熟一类、规范一类、推广一类。为了适应分类管理将来发展的需要,第十四条第二款还规定,“国务院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但要严格控制,按程序审批。
关于职位设臵。职位设臵是指对机关职能进行逐层分解的基础上,根据编制限额等要素确定具体职位的工作。这是职位分类在机关中的具体实施和落实。职位设臵为公务员的录用、晋升、交流等其他管理环节提供基础与前提。在我国,作为某一个具体的机关在进行职位设臵之前,必须首先确定机关职能、规格、编制限额、职数以及结构比例,这项工作在我国属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但它是职位设臵的前提与限定因素。职位设臵是编制管理与公务员管理的衔接点。职位设臵的最终要求,一是明确各个具体职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岗位责任;二是确定任职资格条件,明确具备何种资格的人才能负该职位的职责。前者是明确需要干什么,后者是明确需要什么人来干。职位设臵工作最后要制定职位说明书,职位说明书是说明每一个职位的 工作内容、职责、工作标准、任职资格条件及有关事项的综合性书面文件。
(二)关于职务类型。依据标准不同,可以将公务员职务区分为不同的职务类型。对西方国家来说,依据职位类别,特别是依据职系,可以将公务员职务区分为若干个职务序列。在分类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如果职位类别包括多个职系,有多少职系就有多少职务序列。如英国1971年公务员职位分为10个类别,18个职系,18个职务序列,由此形成18种职务类型。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没有职系的划分,只有职位类别的划分,这是与西方分类制度的一个区别。我们是根据“职位类别”与“是否承担领导职责”这两个标准来区分职务类型的。公务员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臵公务员职务序列”。既然公务员职位类别区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法官、检察官类,就应该设臵综合管理类职务序列,专业技术类职务序列,行政执法类职务序列,法官、检察官类职务序列。因此按照职位类别划分的标准将形成四种公务员职务类型。若国务院将来再增加职位类别,则相应再增加职务类型。比如,如果增加驻外外交机构公务员类,则应相应增加驻外外交机构公务员职务序列。
根据公务员是否承担领导职责,将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两大类型。领导职务负有领导职责,而非领 导职务不负有领导职责。其中,较高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可协助同级领导职务公务员工作,经授权可以负责或协调某一方面的工作。领导职务层次共有10个,从国家级正职到科级副职。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序列有8个职务,目前实践中有的名称与公务员法中规定的名称不尽一致,公务员法实施后,职务名称也应和公务员法的规定一致起来。
(三)关于职数与结构比例。第十八条规定:“各机关依照确定的职能、规格、编制限额、职数以及结构比例,设臵本机关公务员的具体职位,并确定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这里的职数以及结构比例问题,是我们必须严格把关的。按有关文件规定,机关中的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都是有职数限制的,非领导职务还有比例限制。比如,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副巡视员职数,不得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1+5文件)
(四)关于公务员的级别。公务员法第十九条对公务员的级别作了原则性规定。级别设臵与职务对应关系比较复杂,法中不宜表述,将在《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中加以明确。
暂行条例规定公务员的级别为15级,并确定了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反映出级别的数量太少,加上级别仅在确定级别工资时才起作用,其功能比较弱。在正在研究的职级工资制文件中,初步有两点设想:一是增加级别 设臵数,增大晋升空间,并向低职务层次倾斜;二是扩大级别的功能,不仅与工资待遇挂钩,而且还有条件地与其他生活待遇挂钩,使基层一些晋升职务空间小的公务员通过晋升级别改善和提供待遇。
针对公务员职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化的弊端,公务员法增强了职务和级别的功能。下一步配套文件将从两个方面着手强化职务和级别的功能:一要从实际管理需要出发,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改变单一化职务设臵,为公务员提供多样化的职务序列;二要重新定位级别功能(级别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重要依据。关于“其他待遇”,包括政治待遇、工作待遇、生活待遇等,但至于哪些待遇主要依据职务,哪些待遇依据级别,则根据职务与级别的功能,作另行确定。二是平衡比较各类职务序列的标尺------多种职务序列一个级别序列,级别在此成为平衡比较各类公务员职务序列的统一标尺。以职务层次为横轴,以级别为纵轴构成的“坐标系”,可以标识不同类别、不同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在科层组织中所处的位臵。级别的设臵,一是合理增加数量;二是“一职数级,上下交叉”;三是向基层倾斜。针对基层公务员职务晋升台阶相对较少,职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的问题。在级别设臵中给基层公务员更多的发展空间。就是在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上,职务层次越低,与级别的交叉对应幅度越大),这样在职务晋升之外为公务 员确立一条级别晋升的渠道,从而健全和强化激励机制,这也是建立健全职务与级别制度的根本目的。(1+5文件有两个是关于职务与级别的)
从各国级别制度来看,绝大部分国家各类职务序列对应同一级别序列。就实行品位制度的国家来说,除英国外,多数国家的各类公务员职务序列有一个统一的级别序列。如韩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等。韩国各类公务员对应9个级别,德国各类公务员对应16个级别。实行职位分类的国家,除日本、加拿大以外,一种情况是级别序列是统一的。如美国各类公务员对应18个级别,泰国各类公务员对应11个级别。另一个情况是级别设臵不统一。如日本各类公务员的级别在4至12个之间,如行政类
(一)分为11个级别,税务类分为9个级别。我国设臵统一的级别序列,作为平衡比较各类职务序列的标尺。
第四章 录 用
一、条文变化与特点:
录用是进入公务员队伍最重要的入口“门户”,因此自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对录用一直进行严格管理,坚持“凡进必考”。
(一)、变化:本章规定了录用的规范、组织权限、报考条件和录用程序等内容。《公务员法》第四章“录用”共12条16款3项,《条例》第四章“录用”共7条11款5项,本法增加5条5款。
1、《公务员法》第二十一条与《条例》第十三条相比较,考录公务员的范围及应遵循的原则基本一致,本法将《条例》“严格考核”更改为“严格考察”,将“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更改为“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将该条第二款表述更改为“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
2、《公务员法》第二十二条与《条例》相比较,重点在于增加了“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体现了本法合理下放公务员考录的组织权限的特点。
3、《公务员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与《条例》第十五条相比较,本法把报考公务员资格条件明确并具体化了,并增加了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具体对象的规定,从正反两个方面在法律上完整体现公务员的条件。
4、《公务员法》第二十五条与《条例》第十四条相比较,本法对《条例》的表述作了修改,更加明确录用公务员必须符合编制限额内有职位空缺的条件。
5、《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至第三十二条与《条例》第十 六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相比较,本法共用7条10款对公务员考录程序进行了详尽明确地规定,本法的这些规定一方面基于《条例》的有关规定要求,另一方面总结吸收了我国多年来公务员考录的实践经验,使公务员考录程序更加完善、具体和明确。综合本法第二十六条至第三十二条规定,按本法进行公务员招考录用公务员要经过八个方面的主要程序:发布招考公告、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进行公开考试、进行报考资格的复审、考察和体检、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进行公示、批准并办理录用手续、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一年的试用考察。上述主要程序充分体现了本法强调落实公务员招考录用的原则和公务员职位的共公性,突出了在公务员的管理过程中要严把“进口”关,必须加大“凡进必考”的力度。
(二)、本法与《条例》相比较,体现三大特点:一是强调加大“凡进必考”的力度;二是强调落实公务员考录原则,充分体现公务员职位的公共性;三是体现合理下放公务员考录组织的权限。
二、要点提示(这里重点说明三个内容):
(一)关于录用的基本办法
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这样规定,将“考试录 用”确定为录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人员的基本制度,也就是“凡进必考”。同时,第二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这是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实际出发,作出的特殊规定。究竟如何照顾,须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从总体上讲,无非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一定比例的职位面向少数民族考生招考;二是降低录用合格分数线。根据这一规定,今后各级党政机关录用人员,一律实行考试录用的办法,而且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任何机关不得违法进人。
(二)关于录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权限
根据公务员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务员录用工作分别由中央和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即由中央和省级组织部门、人事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目前实行的也是这种模式。今后招考时,仍维护现在的做法。需要指出,录用主管部门和公务员主管部门不尽相同。录用主管部门包括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和经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授权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也就是说,有权组织录用考试的公务员主管部门一般包括两级,经授权可以包括三级。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县级以下公务员主管部门不能组织录用考试,无权审批录用人员名单。这主要是出于对确保录用工作质量,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考 虑。
(三)关于特殊职位的录用
第三十一条规定:“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比如说,安全部门的一些涉密职位,招考时可以不面向社会公告,拟录用公务员也不进行公示;再如,招考高级翻译职位人员时,还要对报考人员的外语口语、听力等方面的能力进行专门的测评。
另外,考试录用还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适用范围问题。考试录用的具体适用对象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包括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和主任科员四个职务层次。“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是适应职位分类制度而确定的,包括担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职务序列中相当于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此,公务员法规定录用适用 于“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目前一些县、乡机关中存在“股长”、“副股长”,这不属于公务员法中规定的领导职务,因而,县、乡机关补充担任“股长”、“副股长”的人员,不能直接从机关外调任,一般应从公务员队伍内部选拔,如确需从外部补充,应当适用考试录用。
2、机关录用公务员,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招考条件:(1)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2)必须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3、报考的条件由三块构成:报考的基本条件(第十一条)。报考的消极条件(第二十四条)。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包括年龄条件、学历条件、专业条件、政治条件等,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不可能在公务员法里一一列举,所以,法律授权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依照公务员法及有关法律作出规定。另一方面,对报考条件的限制涉及公民的权利,不能随意限制。为了防止各招录单位限制过多,所以公务员法规定,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必须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规定。需要指出的是,对招录机关和录用主管部门来说,凡是符合基本条件和报考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人员,在担任公务员方面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在报考条件中,不得规定性别、家庭出身等歧视条件。)
4、考试内容要体现职位要求。随着职位分类制度的不断深化,职位类别的科学划分,今后在考试内容的设臵中会加大体现职位特点的比重。
5、录用前公示制。拟录用人员名单由公务员主管部门或招录机关通过网络等适当形式,按照规定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七天)。
第五章 考 核
一、条文变化与特点: 本章共5条,规定了考核的内容、种类、程序、等次以及考核使用等。与《条例》第五章“考核”相比较,本法共5条7款,比《条例》简2条2款。本章“考核”充分吸收了《条例》相关内容,并把多年公务员考核实践中的好做法和经验纳入了本章内容。
二、要点提示:
一是在考核结果等次的划分上,增加了“基本称职”等次,使考核结果在划分上形成客观合理的定性空间,为公务员的考核戒免工作注入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份。
二是规定了分类考核的原则。考核对象不同,考核的标准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由主管领导提出考核等次建议,由机关负责人或者由其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以体现机关管理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对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负责。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考核的方式进行,对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届中届末考核的方式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对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考核,也应采取与考核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有所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譬如,对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进行考核时,应充分考虑其与基层直接联系特点,征求执法相对人的意见,以检验其服务效果,评价其工作业绩。
三是考核内容上,公务员法在总结我国实行公务员考核制 度经验,吸收党政领导干部考察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使公务员的考核内容依法得到规范和完善。
(世界上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对于考核内容问题都很重视,都试图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与需要,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公务员的考核内容。美国的考核项目是根据公务员所执行的工作来设计的,即先根据工作制定标准,以公务员完成工作的情况来确定考核结果的高低,主要考核内容是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工作适应能力等三项。而英国考核项目的设计则偏重于对人的条件的评价,考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对工作表现的评估;二是分析各种能力的高低,包括工作知识、工作态度、人格情况、判断能力、监督能力、责任心、可靠性、适应性、个人道德等十多项内容,要求对公务员是否胜任现职与有无晋升的潜能作出评估。法国从身体适应性、专门知识、守时值勤情况、整洁状、工作能力、合作精神、服务精神、积极性、工作效率、工作方法、洞察力、组织力、指挥监督力和考察力等14项内容进行考核。日本的考核项目,是兼顾工作与人的条件而设计的,主要包括勤务实绩、性格、能力、业务适应性四方面。每方面又包括若干项,内容比较全面。总的来说,一个国家对于考核内容的设计,与这个国家的考核目的、价值观念、人事管理传统等关 系密切。例如美国注重从完成工作的情况来考核人员,这与这个国家注重实用、强调专专用的人事管理原则不无关系。英国注重对人的条件的评价,这与这个国家注重培养通才的传统不无关系。)
第六章 职务任免
一、条文变化及特点:
(一)、变化:《公务员法》第六章“职务任免”与《条例》第九章“职务任免”相比较,本法共5条6款,《条例》共6条7款11项,本法简1条1款11 项。本章规定了任免的方式、任免的情形、任职要求以及兼职等内容。公务员职务的任用方式有三种,即选任、委任和聘任。选任、委任是公务员职务的主要任用方式,绝大多数公务员是通过这两种方式予以任用的。本章不涉及聘任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问题,而由后面专章进行阐述。
(二)、本章与《条例》第九章比较主要有四个不同点: 首先,从过去的经验和现实需要出发,本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增加了选任制这一公务员任用方式。由于本法对公务员的范围界定扩大,由选举产生的而并非是以委任方式任命产生的领导划进了公务员队伍。其次,本法将《条例》中“聘任制”放到了第十六章“职位聘任”的内容中,同时,在本法第三 十八条第二款中增加了领导成员职务按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第三,本法从执行法律条款效果出发(避免法律条文执行中的相抵),把《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中“国家公务员原则上一人一职”、“国家公务员担任不同层次领导职务的最高任职年龄,由国家另行规定”的内容作了删除。(关于最高任职年龄问题,基于以下考虑,公务员法不再就此作出规定:(1)大多数公务员从事一般业务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工作的稳定是极其重要的,除了必须,应鼓励其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不需要对其担任领导职务的最高任职年龄作出限制。(2)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最高任职年龄问题,也要区别,换届时如何规定,要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具体政策规定,不宜“一刀切”。这样将更具灵活性和实效性。(3)至于机构改革时,为了推进改革的实施,确定一定的年龄界限,则是非常情况下的非常政策和手段,而且每次机构改革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解决的方法也不相同,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也不宜在公务员法作出规定。)第四,本章在公务员职务任免的设计上着重以加强和改善职务管理,突出了职务管理的严肃性和增强公务员队伍活力。
二、要点提示:
(一)关于选任制人员身份问题。大家知道,对公务员的管理,分为身份管理和职务管理两个方面。这里强调的公务员身份,与广泛提倡的淡化身份界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两个概念。明确公务员身份,是为了区别于其他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实行身份管理,有两个环节十分重要,即公务员身份的取得和失去。按照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取得公务员身份有多种途径,比如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从机关外调入公务员队伍、聘用担任公务员职务等;丧失公务员身份的情况,有调离机关、辞职(含辞去公职)、被辞退、被开除、聘任制公务员被解除聘用合同等。概括地说就是,进入公务员队伍即取得公务员身份,离开公务员队伍即失去公务员身份。这里说的选任制公务员身份问题,主要是指选举担任公务员职务之前不具有公务员身份,在任职后的公务员身份问题。这些人员在任期内履行担任的职务,应当具有公务员身份,并按照公务员的有关制度进行管理。任期届满或者被罢免、被撤职的,其职务即终止,这种情况下是否继续保留公务员身份,需要看其是否担任其他公务员职务。如果在选任职务免除后,被安排担任委任制职务,或者被聘用担任有关职务,则公务员身份继续保留;如果选任职务免除,不再担任其他任何公务员职务,则不保留其公务员身份。
从严格意义上说,公务员法所设计的职务任免制度,主要应是规范委任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从数量上说,绝大多数公务员都是通过委任的形式获得公务员职务的,选任、聘任的公务员只占很小部分。另外,选任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在任免方式、程序等方面都由其他法律作出规定,公务员法不应再重复规定。而且选任制职务的任免,通俗地讲,往往是只见“内容”,不见“形式”,即没有常规人事管理中的任免手续。聘任制公务员是通过合同获得职务,其职务任免相对要简单得多。这样,了解公务员的职务任免,重点就要放在委任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上。
(二)关于任职的前提条件。第四十一条规定,“公务员任职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也就是说,公务员任职的前提条件有三个,即有编制,有职数,有相应的职位空缺,三者缺一不可。按照现行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对机关实行“三定”,在此基础上设臵职位。机关的编制数额和职数都是确定的,任何机关任命公务员职务,都不能突破这些限额,否则都是违反规定的行为,都要予以纠正,并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任职要有相应的职位空缺,如果没有职位空缺,即使不突破职数总额,也不能任职。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保证机关各内设机构职位管理科学,人员构成合理,有效完成承担的职能,避免机关职位管理混乱,履行职能不平衡。
(三)关于在机关外兼职。第四十二条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这里明确了兼职的两个要求:一是要经有关机关批准;二是不得领取兼职报酬。对公务员兼职作这些限制,主要是使公务员专心致志,依法履行公务,并保证兼职确是工作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廉政建设。这里的有关机关,主要指任免机关,但对人大任免的人员,按实际管理权限办理。
第七章 职务升降
一、条文变化及特点:
(一)、变化:《公务员法》第七章“职务升降”与《条例》第八章“职务升降”相比较,本法5条9款42项,《条例》7条8款4项,本法简2条增加1款。本章规定了公务员晋升职务和降职两个问题。本章吸收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比较集中,比如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职前公示和任职试用期制等,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关于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意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等文件保持了较好的衔接和照应。
1、本法删除了《条例》第四十条中“其中拟晋升上一级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和《条例》第四十三条中“或者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予以降职”等内容。
2、本法新增第四
十五、第四十六条款,并贯彻中共中央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精神,分别对《条例》关于公务员职务升降的原则、条件、程序等制度要件以及有关问题作了修改。
3、本法明确了越级、降职均只能一级。
(二)、《公务员法》与《条例》各条款的特点相比较,本法主要有四个突出点:一是吸收了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公务员职务晋升的方式,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确立为晋升公务员职务的方式之一,并对其基本程序作了规范;二是针对不同职务的特点,体现分类管理的理念,设计了领导职务和领导职务以外的其他职务的晋升程序;三是对法官、检察官的任职人选作出了特殊规定,这是由于法官、检察官的任用有从事法律工作年限的特别要求,都是副科级以上的层次,任命机关是人大常委会而不是政府机关,也没有试用期的规定。所以,本法对此作了特殊规定,既保证法官、检察官的素质,又方便报考者,不让他们参加两次考试。四是本着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公务员降职的情形,增强了降职制度的可操作性。
二、要点提示:
(一)关于逐级晋升和破格、越级晋升。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 逐级晋升,是指按照规定的公务员职务序列顺序由下至上提任职务。各国公务员制度皆将公务员职务分为若干层次,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必须按照职务层次,由低向高,一级一级地晋升。这是因为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提高与工作经验的积累,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的过程。在下一层次一个或几个岗位上经过一定年限的实践锻炼,有利于较好地胜任上一层次职务的要求。这也是保证公务员管理有序进行的需要。破格晋升,是指在晋升时适当放宽资格方面的要求,如放宽工龄、基层工作经历、文化程度、任职年限等方面的资格要求。
越级晋升,是指按照规定的公务员职务序列顺序跨越一个职务层次晋升职务。如由副科级职务直接晋升副处级职务。对特别优秀的公务员,或者在工作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允许破格晋升或者越级晋升,这是在公务员晋升中讲台阶与不讲台阶、讲资历与不讲资历的辩证统一,是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需要。破格晋升和越级晋升应当按管理权限和一定的程序报经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防止主观随意性。
“特别优秀”、“工作特殊需要”,是原则性规定,实际工作中,情况比较复杂,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近年来一些地方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如我省川人法[2001]70号规定,对工作实绩特别突出,德才优秀,群众公认德才优秀的
公务员,可越级或放宽条件晋升处级及其以下职务。【具体讲,就是可越级晋升的条件是:
1、获得国务院、人事部或人事部和国务院部委联合表彰、省级政府授予的荣誉称号或记一等功奖励和在近三年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2、在工作中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提出政策、意见、建议为我省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3、提出了有重大改革、创新价值的理论、观点、措施对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
4、在处理重大事件、重大灾情、重大疫情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可防宽资格条件晋升领导职务或非领导职务的条件是:
1、获得省人事厅和府部门联合表彰或记二等功以上奖励的和在近两年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
“工作特殊需要”的情形,是为选拔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年轻干部的需要而设臵的。
(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与公开选拔,既有共同特征,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基本的区别在于两者适用范围的不同,竞争上岗主要适用于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在本单位或者本系统进行,就是说,人选范围限于本单位、本系统。公开选拔主要适用于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公务员法还明确规定,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公开选拔。这一规定,主要考虑到选拔一些层次较高的专业技术类非领导职务人选
的需要。另外,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不同的还有,公开选拔没有将民主测评列为主要程序,这与公开选拔人选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和单位有关,因此在考察中更要发扬民主,广泛听取人选所在单位的群众意见。这些年的实践表明,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的实行,对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为一种选拔、晋升方式,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成本较高,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工作环节较多,工作量大,时间较长,需要投人大量人力、财力。再如,如何推进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经常化、制度化,防止想搞就搞、不想搞就不搞的随意性,如何提高考试测评科学化水平,有效解决一些地方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等等,都是需要研究解决和探索完善的问题。
(三)任职前公示制和任职试用期制。任职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与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一样,都是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任职前公示制是对选拔任用和职务晋升程序和方法的完善,任职试用期制是选拔任用和职务晋升工作的延伸。任职前公示制把扩大民主从推荐、考察环节延伸到任用决策阶段,把民主参与的范围由部分干部扩展到广大群众。按照有关规定,试用期制度主要适用于提拔担任下列非选举产生的地(厅)级以下领导职务的干部: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工作部门的副职和内设机构的领导职务;纪委内设机构的领导职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内设
机构的非国家权力机关依法任命的领导职务。此外,由非领导职务转任上述同级领导职务的,也可以实行任职试用期制度。任职试用期为一年。
(四)降职,是一种公务员任用行为,是一种人才资源调配手段。公务员降职,一次降低一个职务层次,并严格按程序迸行(首先,由所在单位提出降职安排意见,明确降职的理由和降职后的安排去向。第二,征求本人意见。第三,任免机关审批)。我国公务员制度所规定的降职,不是一种惩戒性的行政处分。它与行政处分的区别在于:第一,目的不同。惩戒是通过惩处违法违纪人员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以达到维护法纪,制止和预防违纪行为发生的目的。职务升降的降职虽然也含有警示、鞭策、激励的意义,但主要目的却在于为职位选择适宜的人选和合理使用公务员,充分发挥每个公务员的作用,从而保证机关的高效运转。第二,原因不同。惩处工作人员的原因是有违法违纪行为,对公务员实施降职的原因则是公务员不称职。在实际生活中,不排除有公务员犯了错误或违法违纪而导致降职的情况,但是在这里,犯错误或违法违纪实际上也是不称职的一种表现。行政处分和降职是依据不同的原因来决定的。第三,实施后果不同。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公务员受处分,在一定期间内,不得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就是说,某些权利是被限制的。而公务员降职作为职务关系的正常变更,以上方面都
不受影响。由于机构精简、撤销等,也可能将公务员安排到低于原职务层次的职位上任职,但这种降职安排不是职务升降意义上的降职,因为这种降职不是由于公务员本人不称职而作出的职务安排。
第八章 奖 励
一、条文变化与特点:
(一)、变化:《公务员法》第八章“奖励”共5条7款13项,《条例》第六章“奖励”共4条5款9项,本法增加1条2款4项。本法科学总结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干部奖励工作,在《条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务员集体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以及第五十二条撤销奖励等新的内容。
(二)、《公务员法》在激励机制设计上,体现了三个主要特点:一是针对1993年实施奖励制度以来,在法律法规上只有个人激励而没有集体激励的规定,为培育公务员的团队精神,塑造集体主义形象,突出既注重奖励个人,又注重奖励集体,这是本法奖励制度最大的变化;二是既以精神奖励为主,又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充分发挥奖励的激励功能;三是既注重定期奖励,又注重及时奖励。
二、要点提示:
(一)、公务员奖励的特点。有四点:(1)奖励的主体是公务员所在的各类机关。(2)奖励的对象是公务员或者公务
员集体。(3)奖励的条件是: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4)奖励是依法进行的,即奖励的条件、种类、程序都是法定的,都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理。
(二)、公务员奖励制度的原则。有五条:
1、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公务员法将奖励的种类分为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五种,单从这五种奖励形式看,都是精神奖励,体现了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但在给予这五种奖励的同时,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包括给予一次性奖金,晋升工资档次等做法。此外,在考察国外公务员的奖励制度时发现,给予带薪休假和机关出资培训等,是一种运用十分普遍且效果很好的奖励形式。考虑到公务员需求的多样性和奖励的实际效果,这些都可以在将来奖励工作中探索。所以在法中规定,受奖励的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按照规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金或者其他待遇。
2、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奖励的客观标准,一视同仁,作到程序公开,不搞“暗箱操作”。
3、奖励个人与奖励集体并重的原则。《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只规定了对公务员个人的奖励,没有对集体的奖励。这些年来实施奖励制度反映的一个问题是,实际上有些突出成绩确实是由一个单位或者集体做出的,因此实践中对公务员
集体进行奖励的情形不仅存在而且比较多。基于补充完善公务员奖励制度的需要,基于需要对实践中存在的集体奖励进行规范的要求,公务员法强调既要对公务员个人进行奖励,也要对公务员集体进行奖励,并对集体奖励的条件作了规定。这一规定为机关对公务员集体进行奖励提供了法律依据。公务员集体包括:一是按照编制序列设臵的机构,例如委(局)、处科(室)等;二是为完成专项任务组成的工作集体。
4、定期奖励和及时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实行定期进行奖励;对完成专项任务、处理突发事件或者在特定环境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应当及时给予奖励。
5、有错必纠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对违反法定事由和违反法定程序的奖励,予以撤销。
(三)、公务员奖励的权限。1995年人事部发布的仅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明确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奖励的权限:(1)嘉奖、记三等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2)记二等功,由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3)记一等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4)国务院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批准;(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经本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
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6)国务院工作部门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奖励权限的规定,给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的人民政府领导人员奖励,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对政府工作部门领导人员的奖励,由本级人民政府批准;(8)审批机关在给予国家公务员奖励时,应当按国家公务员管理权限,征得主管机关的同意。
第九章 惩 戒
一、条文变化:
《公务员法》第九章“惩戒”与《条例》第七章“纪律”相比较,本法用“惩戒”作为了章目名称,共7条12款16项,《条例》第七章共7条13款14项,本法简1款增2项。
二、要点提示:
(一)、公务员纪律的内容。公务员法采取了归类、举要列举的形式,明确了我国公务员不得违反的基本纪律行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公务员在政治方面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公务员作为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只有遵守政治纪律才能保证履行职责的正确方向。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38 示威等活动。(2).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2、工作纪律。工作纪律是指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遵守的纪律。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玩忽职守,贴误工作。(2).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3).压制批评,打击报复。(4).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5).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6).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7).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8).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
3、廉政纪律。违反廉政纪律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2).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3).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这里的“营利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公务员参与的活动或参加的组织所从事的活动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二是参加活动或参加组织的收人在成员中进行分配。公务员法禁止公务员兼任一切营利性组织的职务,但是并不一律禁止公务员从事经济行为,只是严格限制公务员参与经营活动。比如,公务员可以依照规定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申购、购买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活动,但是不准其参与上市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
4、道德纪律。道德纪律是指公务员作为公职人员,必须遵守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并遵守社会主义公共道德。公务员法规
定的公务员违反道德纪律的行为主要有以下方面:(1).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2).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二)、执行上级决定或者命令的免责问题
这个问题在人大审议期间媒体议论较多。公务员法第十二条关于公务员应履行的义务中有一项是“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第五十三条关于公务员纪律的规定中有一项是,不得“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这是保证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和机关效能的重要规定。在审议公务员法中,一些委员提出,这样规定是对的,但是不全面。如果上级的决定、命令是违法的或者是错误的怎么办?怎样避免因执行上级违法或者错误的决定、命令,而对公共利益、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重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命令的,其本人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感?这些问题很有道理。因此,在第二次审议过程中,根据委员们的意见,又新增加了第五十四条。这条讲了三层意见:一是“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二是“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三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
责任。”这样就使关于公务员执行命令的法律更规范、更完整。根据这个规定,公务员执行公务,以免责为原则,以不免责为例外。即在一般情况下,公务员履行职责,执行上级决定或命令,即使执行了错误的决定或命令,都享有免责权。因为公务员的义务和纪律都包含了不对抗依法作出的决定或者命令。决定或者命令是上级下达的,执行的后果由上级承担顺理成章。但这里必须有一个例外,即对于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如行刑逼供、走私、做假帐等,公务员应当维护法制尊严,予以抵制。如果不加抵制而是盲目执行这种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则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二条对此也有类似的规定。讨论中也有同志提出,法官、检察官应当只服从法律而不应服从上级的命令。对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一方面,本法总则第三条第二款专门规定,法律对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从而实现了公务员法与法官法、检察官法的衔接。另一方面,法官、检察官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在机关行政管理中,也应当有听从上级指挥管理的义务。
(三)、关于处分问题
公务员法沿用了暂行条例关于处分种类的规定,将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还规定,“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
资档次。”第二款还规定了受处分的期间,分别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这一条,作为从事组织和人事工作的领导和同志,要特别留意,如果将在受处分期间的公务员晋升了职务,纠正起来会带来很多麻烦,对晋升者本人也会造成伤害。第三款规定,“受撤职处分的,按规定降低级别。”第五十条第二款还规定,“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另外,按照公务员法第二十四条“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原则精神,对于被判处刑罚(包括缓刑)的公务员,应及时作出处理。如何处理,还须完善办法
第十章 培 训
一、条文变化与特点:
《公务员法》在总结《条例》实施十多年的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公务员培训的特点和要求,借鉴国外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有效做法,同时,还吸收企事业单位等在培训方面的一些有益探索,分别对公务员培训的根据、培训机构、类型,以及公务员培训登记管理、时间要求和培训与考核、任职和晋升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主要特点突出体
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强调公务员参加培训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培训是公务员的义务,是指国家对公务员接受培训进行约束和强制;培训是公务员的权利,是指公务员依据国家法律可以提出培训申请、培训选择及要求机关许可并提供某些保障。根据本法的规定,从公务员的义务角度来看,公务员必须参加初任培训和任职培训;从公务员的权利来看,机关应着眼于公务员职业发展来安排培训,使公务员在职业生涯中持续得到培训和提高,必须强化机关对公务员承担培训的责任。从机关要求的角度来看,公务员必须参加公务员法规定的四类培训,这是义务;从个人需要来说,参加这些培训又是权利,机关不能随意剥夺。另一方面,义务权利关系还体现在,公务员培训既有“规定动作”,同时也应允许有“自选动作”。对“自选动作”,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对公务员正常管理的情况下,机关应给予鼓励和支持。
第二、突出强调对公务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与《条例》第十章“培训”相比较,在内容上明显新增了“分级分类培训”、“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任职后一年内进行任职培训”、“对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公务员,应当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要求,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国家有计划地加强对后备领导人员的培训”和“公务员的培训实行登记管理”等内容。这些新内容的增加,充分体现了加强对公
务员的培训,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的立法思想。
二、要点提示(说明四个问题):
(一)关于分级分类培训。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机关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的要求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需要,对公务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由于不同职务层次、不同职位类别公务员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对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分级分类培训,就是要根据不同职务层次、不同类别公务员的特点和需要,按照学用一致、按需施教的要求,在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形式上有所不同,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培训机构问题。第六十条第二款从法律上明确了“国家建立专门的公务员培训机构。机关根据需要也可以委托其他培训机构承担公务员培训任务。”没有委托的培训机构不能承担公务员培训任务,这就遏制了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面向公务员乱办班,乱收费现象。
(三)关于培训形式。第六十一条将培训分类更加明确。共有四种培训形式:一是对新录用人员的培训,即初任培训,一般在试用期内进行,主要目的是提高新录用公务员适应职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能力。二是对晋升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培训,即任职培训,一般要求先培训后到职,特殊情况也可在到职后一年内进行;重点提高任职公务员的综合管理能力、行政决策能力等新任职务所需要的能力。三是根据专项
工作需要进行的专门业务培训,主要是指公务员被抽调或临时指派从事某项工作任务,比如人口普查、工作督导等,根据该项工作的需要进行的相关专门知识培训。四是对全体公务员进行的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也叫轮训。这类培训面向全体公务员,以新知识、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开阔公务员的视野,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由于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后,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所从事的主要是专业技术工作,所以对他们的轮训应当是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要求,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四)公务员的培训实行登记管理制度。本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公务员的培训实行登记管理,即将培训时间、内容和成绩记录在案。登记管理是使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的一项措施,有利于对公务员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有利于将培训和使用更好地结合起来。
第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了培训结果的使用,明确规定把公务员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这为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保证公务员培训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十一章 交流与回避
一、条文变化:
《公务员法》第十一章“交流与回避”是《条例》第十一
章“交流”与第十二章“回避”的合并章目,本法第十一章共10条18款3项,《条例》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共9条17款,本法增1条1款3项。
【《公务员法》总结了几十年来我国干部交流工作的经验,特别是《条例》发布实施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充分体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关于干部交流的原则,本着既要继续推进公务员管理制度的灵活性、开放性,又要严格规范公务员队伍的“进口”,“以人为本”,充分利用人与岗位两种稀缺资源,推进廉政建设的立法思想,对公务员交流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
(一)、本法与《条例》相比较,明显的变化有五点:一是本法规定公务员交流的方式为三种,去掉了《条例》中的“轮换”,这主要是轮换也是机关内部职位的改变,与转任实质上相同。二是本法与《条例》关于调任的内容有很大的变化。由于公务员范围扩大,《条例》中关于调任的范围和条件就不能涵盖所有的机关了。本法将《条例》中的“考核”修改为“考察”,同时根据不同机关的管理方式规定了要“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批”。为严格保证调任人员的素质,本法又新规定了“必要时可以对调任人选进行考试。三是本法去掉了《条例》中关于公务员调出机关的规定,这主要是《条例》实施过程中,公务员调出机关后就不再是公务员身份,这是实施中的现实,本法对此不再专门作出规定。四是补充
规定并强调了对于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和部门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也要有计划进行交流。这是为了防 止和避免公务员在某一内设机构领导岗位长期任职,形成特定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是为了有利于公务员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提高。这条补充规定是公务员交流带强制性的一种,公务员个人从其义务上来讲应当服从。五是本法对公务员挂职没有特别强调到基层,《条例》中的挂职强调了到基层。这主要是随着公务员范围的扩大,其挂职锻炼的范围也增大了。因此,从挂职锻炼的目的出发,既可以到基层锻炼,也可以到上级机关挂职,这是由挂职锻炼的目的需要决定的,鉴于此本法没有特别强调到上级机关还是到基层。
(二)、《公务员法》在合并《条例》“交流”与“回避”两章内容的同时,对回避内容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主要有六点较大的变化:一是本法在《条例》相关内容基础上,既保留了《条例》的规定,又在具体操作上留有一定的空间。但由于公务员范围扩大,本法除增加“组织”、“纪检”部门的内容外,还将《条例》任职回避规定作了调整,在《条例》三种回避关系基础上增加“近姻关系”,变为四种回避关系。二是本法补充规定了第六十八条第二款内容,并从实际出发,对执行任职回避确有困难的一些特殊行业,为防止避免管理上的漏洞,还特别提出了“必须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规定”的条件限制。三是本法用“地域回避”更替了
“原籍任职”的概念,对乡、县级机关主要领导职务的回避范围定性更加 科学准确。四是本法新增加第七十条
(三)项规定,这一条概括性回避情形的规定更适应公务实践的要求,为今后增加其他需要公务回避情形臵留了空间。五是本法新增加第七十一条一、二款规定,使公务员回避制度更加完善,更具有实体性、程序性和操作性。六是新增加第七十二条规定,此条既是本法保持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又是对特殊类别公务员回避的特别规定。本法与《条例》的相对变化,着重体现了本法强调回避是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坚持宽严适度的回避标准,以及保持与其他法律法规相衔接的立法思想。
(三)、《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回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有利于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利于加强机关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为公务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建设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创造条件。
二、要点提示:
(一)、公务员交流制度的概念,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公务员交流的法定形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三种,每种形式都有特定的目的、范围、对象以及相应的条件和程序要求。
2.交流是机关对公务员的一种管理活动和手段,无论哪种形式的交流,都必须经过机关决定安排或批办手续。
3.公务员交流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工作需要;二是照顾公务员个人愿望。其中,工作需要是第一位的,照顾个人愿望是第二位的。后者应以不与工作需要相冲突为条件。
4.公务员交流的范围,既包括在公务员队伍内部的交流,即在公务员队伍内跨地区、跨部门的交流和在同一部门内的不同职位之间的交流;也包括与公务员队伍以外的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进行交流。不同范围的交流,在法律上产生的后果不同。公务员在公务员队伍内部的交流即转任,不涉及公务员身份变化问题,只是改变了行政隶属关系,即职务关系发生变更;而调任则涉及到人员身份变化问题。此外,挂职锻炼这种特殊的交流形式,既可在机关内进行,也可在机关外进行,但均不改变公务员身份,也不改变其行政隶属关系,只是临时改变其工作关系。
5.公务员的交流,一般属于同一职务层次之间的平级调动,但有时交流也与提拔使用与降职使用结合进行,不过要相应履行职务升降的有关程序。
(二)、公务员交流制度中的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它是公务员队伍的一个“入口”。《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的“调任”,明确规定包含“调入”和“调出”两个方面,而公务员
法中的“调任”只规定了“调入”一个方面。(这样改变的主要考虑是,调出只涉及到机关是否同意其离职的问题,从机关来说,既不用“调”,也不用“任”,因此,公务员法中的“调任”特指从机关外的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调进合适人员到机关担任公务员职务的交流形式。调任必须符合严格的调任程序,用人机关应当进行严格考察,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必要时进行业务知识和能力的考试。增加考试程序,主要是因为,符合调人条件的人较多,为实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加考试的程序,更有利于将优秀的人才选进公务员队伍。)
(三)、公务员交流制度中的挂职锻炼,是指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经受锻炼,丰富经验,增长才干。与另两种交流形式相比,挂职锻炼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形式,实际是“交而未流”。
(四)、回避问题。公务员法中规定了三种回避制度: 1.任职回避。第六十八条规定,“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及近姻亲关系的”一是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二是不得担任“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三是“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督、审计和财务工作。”
第四篇:公务员法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为了使全县各单位充分认识到实施《公务员法》的重大意义,为把握《公务员法》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根据区及委组织部、区人事局通知要求,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在全县公务员中开展公务员法的培训和宣传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上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
区党委组织部、人事厅《关
于在全区公务员中开展%26lt;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6gt;培训的通知》(号)下发后,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非常重视,对如何开展公务员法培训做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为了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组织人事部门于九月二十一日联合下发文件,对全县的公务员法培训宣传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各单位高度重视、统一行动、齐抓共管,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负责,在县直机关和乡镇努力掀起一个学习和宣传公务员法的新高潮,同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各种舆论工具,办学习园地,书写相关横幅、标语等,特别是通过广播电视等宣传煤体向社会宣传公务员法和公务员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为公务员法培训教育工作打好舆论和思想基础。
二、认真抓好骨干培训、确保工作质量
我县共有公务员人,其中:执行公务员制度人、参照公务员制度人、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人。为将公务员培训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县提前安排、周密部署公务员法培训工作。组织、人事部门于10月10日—12日在县委党校举办全县“公务员法”骨干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各单位领导、乡镇党校教师、县直机关理论骨干,民汉共计100余人。组织人事部门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组织部主要领导在骨干培训班上作了动员讲话,强调了学习“公务员法”的重要性、迫切性,并对全县“公务员法”培训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培训分民汉两个班进行,由参加自治区师资班的党校教师为培训班学员详细讲解公务员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公务员法出台的背景、立法依据、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适用对象,公务员的条件、权利、义务,公务员管理的原则、各个环节的有关规定及法律责任等内容。人事局负责公务员管理工作的干部为学员讲解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公务员法”具体条文的区别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的处理原则。学习采取理论学习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员讨论时组织、人事部门领导亲自参加,为学员解答疑惑,使学员在培训班上能够确实有所收获。培训班结束时对骨干培训班人员进行了理论测试。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从学员的反应和考试结果来看,培训达到了预期目标,收到了良好效果。
为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培训班结业时,组织、人事部门领导就各单位全面铺开公务员法培训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三、联系实际、灵活开展公务员法培训
结合我县各单位实际,我县主要采取了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以集中培训为主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公务员法培训工作。
抓住我县各乡镇保先教育学习活动进入第三阶段的契机,充分发挥乡镇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进行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有目的的集中培训;县直机关各单位则根据各自不同业务性质由各单位党组织负责统一组织本单位的集中培训学习。
各单位在培训过程中灵活掌握,将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有机结合起来。有的单位利用周三周五集中政治学习时间由骨干教师授课学习,其余时间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有的单位利用三五天的时间集中学习,其余时间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保证了每个公务员在集中学习时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集中教育培训的人员必须自学完成规定的课程。
公务员法培训由各单位党组织负责组织,制定学习计划,在培训学习过程中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均保证有培训时间、培训场所、考勤记录、人人有培训笔记。培训有专人负责,专人辅导。
四、不断加大督查力度
1、为了督促落实各单位公务员法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组织、人事部门组成检查督导组于10月17日开始用两天的时间分三个组对全县各乡镇、县直机关各单位、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公务员法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第一次检查督导。
从检查情况来看,发放到各单位的培训教材已全部发放到每位干部手中(由于新增加一部分依照单位,教材数量出现短缺,个别单位未能领取教材,但我县已向地区补定了教材,教材到位后将立即予以发放)。全县绝大多数单位的公务员法培训工作已经在正常有序的开展,培训学习有计划、有场所、有时间安排、每位公务员均有学习笔记、骨干教师有备课材料;但仍有个别单位公务员法培训学习工作还处于准备阶段,检查过程中已对这些个别单位进行了批评并督促其立即开展培训学习。截止10月18日检查结束时全县各单位的公务员法培训工作已全面铺开。
2、根据我县公务员法培训计划,全县公务员法培训工作将从10月15日开始到11月20日结束。培训期间各单位将按照计划组织考
试,并将成绩上报人事部门。培训期间组织、人事部门还将组织检查组到各单位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公务员法培训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上级对公务员法培训的要求标准很高,而由于基层先教育活动进入第三阶段,县直机关单位干部一部分被抽调到乡镇督查保先教育;乡镇干部大部分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因此要达到上级要求对每位公务员轮训一便还有一定困
难。于是我县利用县党校对各单位骨干进行培训,再由各单位骨干对本单位公务员进行培训的效果与县党校专业理论教师授课进行培训的效果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建议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1、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各机关单位在公务员岗位工作的诸如农民提拔、工人提拔、企事业干部提拔、聘干等干部身份无法确定的人员确实存在。但在历次公务员过渡过程中均未给予过渡。对于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期待在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之前上级部门能够给予明确答复。
2、1993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将公务员队伍分为推行单位、参照单位、依照管理事业单位。在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行过程中只有推行单位的公务员发放了《国家公务员证书》。对于参照单位和依照管理事业单位证书的发放上级部门未给明确答复,因此拖延至今均未发放。有相当数量的《国家公务员证书》堆积在人事部门。公务员法即将于2006年1月1日实施,新老公务员证书的换发成了一个问题。
3、推行“4211”工作机制以来,乡镇党委政府原有公务员中参照人员和推行人员全部被打乱穿插到各个办公室工作,因此造成无法将乡镇公务员中参照人员和推行人员进行具体的划分。
第五篇:培训笔记
企业文化建设
1.2002年5月,开始筹备,11月,电信上市
2.2008年三家公司重组,联通网通合并,移动铁通合并,电信卫通合并,形成三家通信公司。
3.电信主要经营:手机宽带固话
4.5.17日,中国电信日
5.2005年电信开始转型,传统基础电信运营商→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6.2008年收购联通C网
7.两个品牌:天翼E家(我的E家)、商务领航
8.2002年5月开始使用“牛角标”
9.“牛角标”含义:
双C交叉:“用户”“合作”第一个英文字母
外观:牛头:脚踏实地
网络:四通八达,畅通高效的服务
和平鸽:与时俱进
舞者: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公平高效的企业环境
颜色:蓝色,代表沉稳,具有理智,准确,高科技创新。
字体:书法:生命力,亲和力,感染力
英文:国际化,现代化
二者搭配:古代与现代融为一体,源自传统,走向国际
唐山电信
1.2003年1月9日成立,14个分公司
2.企业使命: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
战略目标:做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核心价值观:全面创新,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共创价值
经营理念:追求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
服务理念:用户至上,用心服务
企业形象口号:世界触手可及
对外:以人为本-以客户为根本
对内: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根本
“选、用、育、留”。
个人绩效=能力+意愿
七步营销法
欢迎问候-判断用户类型-引发兴趣-引导了解-体验演示-促成销售-售机
鱼缸定律:善解人意,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什么样的服务才是最好的?
服务态度积极;服务要有同理心;服务要宽容;服务要适应环境;有问题要向好的方向看,善意的理解。
关注重要信息
(眼神,肢体动作,衣着,语言)
*引发兴趣
1.FABE(F)特征(A)好处(B)利益(E)证明
2.发问方式:开放式和封闭式
4.Swot法则: 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对比法、赞美法、以情动人、成功是一种习惯
总结:
1.善解人意,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鱼缸定律 2.无法改变外在的时候,要学会改变自己 3.成功是一种习惯
4.人都是逃避痛苦,趋向快乐的 5.办法总比困难多,思路决定出路
6.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点,用恰当的事,对恰当的人说恰当的话 7.谈话最短的距离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营业知识
三大业务品牌:①天翼 :单产品套餐
②天翼E家:E6:固话+手机E8:固话+宽带
E9:固话+手机+宽带
③商务领航:手机+固话
手机+固话+宽带
CDMA业务优势:通话稳定,语音清晰,高速上网,保密性强,业务丰富,绿色环保
3G的含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1G、2G、3G的区别:
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大哥大)
2G:有收发短信,电子邮件以及浏览网页功能
3G:宽带上网,视频通话,手机电视,无线搜索(2007年)3G标准:
移动TD-CDMA。电信CDMA2000。联通WCDMA 上.384kbps.1.8Mbps.5.76Mbps 下.2.8Mbps.3.1Mbps.14.4Mbps
天翼单产品:无线宽带,飞young,大众,乐享
无线宽带亮点:无缝覆盖;无线宽带(1X/3G)+无线宽带(WLAN)上网共享时长;使用方便;无线高速上网;稳定的网络信号。
大众套餐:低月租,可选包多。
有线宽带:
1.接入方式:XDSL-传统电缆
FTTX+LAN-光纤到楼FTTH-光纤入户
2.按业务钟分:甲-家庭宽带乙-商铺底商
企业专线-为用户提供专用的信道,让用户的数据传输变得可靠
上行:是指电脑到服务器 下行:是指下载东西速度快
理论下载速度:带宽✖1024÷8=理论下载速度
协议期自入网当月开始算,合约期自入网次月开始算
用户级:用户单个号码的账单
账户级:同一账户下所有号码的账单 包年语音王: 1宽带6M/年
2赠一张“市话王”手机卡,最低5分钱/分钟
“无线座机20元套餐”,200分钟本地通话时长与10M手机上网流量(自备机)
业务流程:
新装:“初始预存不退不转,协议期内不允许过户,不允许办理退网” 补卡:补卡费5块,新卡号码不变,旧卡同时作废,话费预存转入新卡
资费变更:改资费只能每月申请一次,所有改资费均为当月申请下月生效,有最低消费限制的,如消费不够扔按最低消费扣。
过户:1.核查用户是否欠费,如欠费需先补清欠费。
2.查看是否为合帐用户,如为合帐用户需要办理帐分业务3.查看用户是否有预约业务,如有预约业务需先取消预约业务
4.查看用户是否为集团网,如为集团网,需和集团代表联系后才可办理
5.核对机主是否签订了特殊协议,如租机/话费补贴协议靓号等协议期期间有规定不允许办理过户业务
备注:过户后通话详单及短信详单就没有了,过户后用户余额资费值保持不变,积分清零。
停机保号:费用5元
口径:停开机当月月租照收,自第二个月起每月5元停机保号费,有个性最低消费的,停机期间仍按照最低消费收取,四级以上靓号,严禁办理停机保号,最长可办理7天的临时停机,停机期间扔收取最低消费,停机最多停6个月,6个月后如不复机系统将自动销户。
退网销户:协议期未到期用户不允许办理退网;参加缴费租机,缴费赠费及初始预存不退不转;空中充值费不退不转,缴费卡“只转不退” *停机保号业务办理退网必须先开机 *集团退网要问客户经理
开通国际漫游:打1891890000咨询(可代办)
口径:如开通漏话提醒需先取消,出国后七彩铃音及彩信业务不能正常使用 “manyou.ct10000.com”查看国际漫游新知识 取消国际漫游/国际长途:20天后可退出费用
*退钱必须机主本人持身份证到营业厅办理,退钱时看下余额
重置密码:机主本人持身份证
基本性价比:双核A5芯片具有出色的性能;双核处理器,CPU性能提高一倍;双核图形处理7倍;8小时3G通话时长。
摄像:最先进的光学技术;800W像素传感器;混合红外线滤镜;由5个元件组成的镜头 优势:无论何时何地,轻松抓拍精彩瞬间;直接锁屏打开相机;使用“+”音量键拍摄照片;使用网格,双指开合缩放手势,迅速构图;icloud和照片流将照片推送到顾客的所有设备。
Safari阅读器去广告
邮件:多邮件整合,字体编辑 Imessage:蓝色(安全加密)通讯录不可设置群组
“云”-非实体的移动硬盘,备份功能 Icloud:5G,最多存5000张照片
联通与电信4S区别: 1.系统:联通:5.0电信:5.1 2模式:联通:单模电信:双模单待 3.联通:剪卡
电信:换卡(QQ微信,QQ通讯录)A操作系统
B简洁,直观的界面
C最大的移动应用程序集 D性能和稳定性 E硬件和软件集成 F安全可靠
合规知识:越狱 投诉处理:
1工作者是以声音或肢体语言的方式与大众接触 2工作者面对顾客时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情绪的状态 “好的服务者必须是好的情绪管理者”
*面对消极情绪的错误态度 1忽略 2转移 3否定 4压制 四个复述:
1事情经过 2类似经过 3客户情感 4自我情感 如何做到情绪同步? 1进入对方的内心频道
2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考虑 3让对方觉得被了解,被尊重 面对咆哮的客户时的四重境界:
他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他有多大愤怒就有多大痛苦
用善意解读他人的意图(善解人意)行为促成行为,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2.需求同步
1.设身-这是一个什么客户
2.处地-身临其境客户的情绪感受和环境状态 3.理清-客户的要求有什么?
4.排序-了解客户的需要排序,明确主导要求 3.投诉需求分析
理性:希望了解问题;希望解决问题;希望得到补偿;希望避免失误。感性:希望得到尊重;希望得到轻松;希望体会愉悦 营业厅现场管理
班前会:调整心情,鼓励员工,训练员工,管理员工 三声服务:来有迎声,走有送声,问有答声
岗位分配:外销岗,维系岗,销售岗,体验岗,兼顾岗,台席岗,支撑岗(兼)穿着制服的意义:信赖,专业,尊重。首饰佩戴原则:同一色系,同一风格,精简
亲和力三大要求:态度,微笑,语言 目光交流:平视,六秒,微笑
电子渠道
一.电子渠道优势
减少营业员的:风险,投诉,业务繁重,解释口径,附加业务,繁重操作量
增加营业员的:收入,有之的服务,业务准确率,详细宣传,主动营销时间,轻松的笑容 对于用户:减少行程,路费,限定条件,等候时长;方便随时查询,随地办理,密码通行证,无需等候
重点功能介绍:套餐使用情况查询,费用查询,套餐使用,实时话费,历史账单,账户余额,缴费记录,呼叫转移设置除了在手机之外,网厅也是可以设置的手机丢失:网厅-基本业务办理WAP停开机
账单:除当月外前 6 个月的账单 详单:本月及前 5 个月的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