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贵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考
推进贵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考
文/ 李正贵
2006年3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一次是在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作为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任务提出以来,先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中作为财政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区域差距的手段,并且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建设主体功能区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社科理论学者开展大量研究,地方政府则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均等化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理论研究、政府实践过程中,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定义存在分歧。大多数学者则倾向将它定义为政府和社会为确保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所提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认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城乡居民作为一国的平等公民,在财政待遇上是平等的,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时应大体一致、大致等量。贵阳正在深入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和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的攻坚阶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推动城乡科学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要深入推进贵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当前,应在市级宏观决策层面提高认识,强化制度“顶层 1
设计”,从困扰我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出问题着手,细化目标、措施,消除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应着力谋划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着力谋划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城乡二元制度和政策和城乡分治的管理模式是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在积极推进我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服务结构,完善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制度环境,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这些体制具体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协调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城乡可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以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
二、着力谋划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撑体系。一是切实增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增加农村公共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资金中所占的比重,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逐步纳入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财政杠杆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进一步合理界定市、区(市、县)各级政府的责任,完善市、区(市、县)级的事权财权划分,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调整和理顺各级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三是积极推进镇(乡)财政和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改革,努力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特别在当
前要切实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纵向转移支付以保障政权运作基本财力需要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主。四是市、区(市、县)政府要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逐步缩小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三、着力谋划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内容。一是强化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快建成能够适应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服务型政府体系。二是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第一,打破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整合和优化现有行政资源。第二,加强绩效管理和评价制度建设,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县乡之间各种分配关系和财政管理责任与权限。第三,探索建立城乡统一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和城乡统一社会服务管理体制。三是形成规范、合理和可持续的公共投入机制及投入水平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政策,不仅要克服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不足问题,还要解决财政供给不均问题。四是增强部门经费开支透明度,提高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预防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不均。尤其是在对公共服务支出进行绩效审计时,应把公共服务支出的公平性问题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进行考核。
四、着力谋划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分配制度。一要率先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在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上,统筹考虑城乡发
展,加大对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使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公共财政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二要取消对农民带有歧视性的体制障碍、制度障碍和政策限制,给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公共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三要在合理划分财权与事权、明晰各级政府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的基础上,改革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建立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使农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意愿得以体现。
五、着力谋划培育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多元主体。一要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二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生产和经营公共产品,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为公共产品生产服务,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强化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的竞争性,提高公共服务的运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三要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具有自发性等优势,积极鼓励其他社会组织和社团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着力形成政府与社会团体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在其他主体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某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环节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六、着力谋划建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要探索建立市对各区(县、市)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与保障问责制,把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
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联系起来。二是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多元参与机制。在纯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如城市道路、水利设施等,要创新运用BT、BOT等模式。在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如人饮工程、地下管网、城乡公共交通等,政府可以运用特许经营、签约外包、购买服务、财政补贴或价格补贴等手段,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运营。三是创新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和可持续机制。积极探索地方政府发行公共服务债券的可行性,利用政府债券广泛筹集社会资金;积极探索开征新的地方税种调节区域和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杠杆作用。
七、着力谋划建立科学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公众满意度。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应包括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和公众对于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目前,市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相对完善,但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评价体系尚需建立并健全。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体系有着各种操作性较强的量化指标,但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还没有真正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标准。建立健全公众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在现阶段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对公共部门的行为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品质。政府可以通过对其满意度的评价有针对性地改变公共服务方式,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篇: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问题;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命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指出“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可以看出,我们党十分重视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引导资源流向农村,推动社会整体全面、协调地发展。
一、城乡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一)公共服务的概念
我国还处于研究公共服务问题的初级阶段,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也没有达成一致认识。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并非是“产品”本身,而是具有消费性质的服务。由此,公共服务应具有公共产品的“享有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效用不可分割性”的特点。从服务的特性来看,公共服务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公共服务是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服务,是基本服务,公共服务中包含的基本内容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应被每一个公民公平享有。2.公共服务是公众化的服务,并不只是服务于特定人群或少数人群,公共服务并不是用来满足个别需要,而是满足立于社会现状的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是将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提出的,其执行具有强制性。3.公共服务的内容广泛,既包含所谓的物质服务,即基本的生活用品,如燃气、水、交通工具等,又包含非物质服务,如教育、医疗、法律等。
(二)城乡公共服务的内涵
城市公共服务指的是城市居民共同享有的,满足城市居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医疗、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
农村公共服务指的是农村居民共同享有的,用来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可分为纯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纯公共服务是指包括环境保护、农村发展战略、国防安全等在内的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服务。相对而言,准公共服务并不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与排他性,其涵盖范围也更加广泛,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基本医疗、农村信息通讯、农村道路建设、农村有线电视等。
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
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以农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的生活状况亟待改善,因此,国家的政策倾向更着重于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只有加快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与供给,减弱农民长期以来社会地位的劣势,尽可能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均等化”是相对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将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其既不是完全的平均化,又能不失公平。一方面,受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农村在人文、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若一味追求一致而忽略农村发展的真正需求,反而达不到公共服务应该起的作用。
3.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职能体现。公共服务是为社会整体提供的相对平等的服务,这一特性决定了公共服务需由政府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职能改变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有三个原因:我国经济社会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公平问题在这一时期尤为明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相对落后等这些矛盾需要得到解决。长期以来政府制度的偏向导致城市的发展优于农村,政府有责任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质量与数量。新时期国家要求政府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这一转变意味着政府将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用于公共服务的建设。
三、城乡公共服务的现状
(一)城乡基础医疗卫生投入非均等
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都属于公共服务的范围。城乡基础医疗卫生投入的非均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对基础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远远不够,截止2011年,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5.35%,才刚刚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城乡卫生资源的分配严重不均等。城市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比乡村健全,各大型医院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医疗人才的流动主要集中在城市。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远高于农村,农村新生儿患病率、传染病传染率等均高于城市。
(二)城乡公共教育非均等
教育问题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城乡教育的非均等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析,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仍显不足。农村在办学条件、学校设施、教师管理等方面均落后于城市。城市享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如电子化的授课设施、实验室设施等,而农村学校大部分仍然是黑板授课,城市教师的高学历水平远高于农村,城市的教育机构更是多如牛毛,是农村远远比不上的,由此造成农村居民上学难、入学率低、文盲程度高等问题是公共教育不均等的重要体现。
(三)城乡社会保障服务的非均等
社会保障的非均等包括医疗保险非均等、养老保险非均等等。2009年正式确定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后,农村医疗费用的报销比率大大增加,但是与城市相比较,报销比率仍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积远高于农村。从养老保险上看,政府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2011年,农民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养老保险参保的覆盖率为23%,而城市养老保险覆盖率约为70%,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一问题将成为社会保障服务的突出问题。
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在20世纪后期,由于国家“重城轻乡”的发展政策,导致这种结构不断固化,影响农村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数据调查显示,2007年,城市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86,而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140,两者相差近一万,农村经济的落后造成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教育跟不上,社会保障无法健全等都是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就制度方面而言,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区分人为地将城乡进行了分割,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需要办理各种证明,而非农业户口却可以享有城市的各种社会保障与福利,这种制度造成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和身份上的不平等。如在就业时,现有的规章制度使得城市居民具有优先的就业权,这对农村居民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此外,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非制度的筹资,费用的主要承担人是农民自己,税费改革后,城市的公共服务中加入了市场供给的部分,尽管2006年后一系列政策减轻的农民的负担,但是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并未完全建立,农村的公共服务缺乏制度的保障,这些制度不平等导致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问题
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更加完善,一方面,城镇政府财政方面较为充裕,政府外的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比较高,对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比农村大;另一方面,城市的公共服务建设由来已久,其各方面体系,如教育、医疗、社保等均比较健全。而在农村,农民的公共服务几乎全部由政府承担,乡村政府财政困难,公共服务本身具有非营利性,而政府对于其他非政府团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缺乏激励措施,使得农村很难实现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此外,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这种公共服务的供给有明显的政府偏向性,政府更愿意投入短期性的公共服务建设以提高自身业绩,使得政府在进行公共服务决策时,并没有把农民真实需求考虑在内,如农民可能更需要政府解决交通问题,政府却在这时进行“家电下乡”的活动,政府和农民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导致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并不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再者,在农村,农民承担部分公共服务建设费用,公共服务反而加重了农民的生活负担,受文化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农民很难认识到公共服务的重要性,由此农民对公共服务的建设并不热情。这些原因均造成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满足不了乡镇居民的基本需求。
五、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办法
加总括段然后再分述,对策办法里边的二级标题从文章里面再提炼一下,用自己的话。!
(一)宏观政策
1.城乡二元化改革
要想改善城乡的二元结构,政府应该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导向,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首先应使城乡公民享有同等的劳动及社会保障,摆脱户籍对城乡居民造成的待遇差,从根本上消除权益的不平等,然后逐步取缔户籍制度,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优先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
2.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良
针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够的问题,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多元化供给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公共服务的全面化,针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应事先城乡统筹,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真正列入到国家的发展制度中,将政府财力向农村倾斜。
(二)微观措施
1.建立农村向上反映供给问题的体系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应实行“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建立有效的农民与政府沟通渠道,如设置一些表决会,由全体农民对公共服务各项态度进行意见发表,从农民自身需求出发,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优供给。
2.明确政府间的职责关系,建立政府公共服务评价机制
公共服务供给薄弱部分原因是由各政府之间职责不明确,相互推脱造成的,各政府需要明确自身管理的职责及范围,特别是乡镇政府,需要提高其组织性,减少重复设置等问题,另外,建立有效的政府公共服务评价机制,可对政府起到监督作用,有助于政府落实公共服务的责任。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一步,目前我国的城乡公共服务存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不平等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问题引起的,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可从建立宏观政策和微观措施入手,有针对性地改善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推进流动人口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推进流动人口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主动尽最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统筹社会力量,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当前,许多社会福利政策和公共服务往往与户籍挂钩。要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别,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首先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因城乡居民身份不同而造成的差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开放中小城镇入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我们要结合实际,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和完善与居住、就业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解决暂不具备落户条件或不愿意落户城镇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问题,为最终实现户籍制度改革作准备和探索。
把流动人口纳入城镇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规划统筹发展。今后20年是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刻不容缓。为有效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应把流动人口纳入城镇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发展。根据城镇的主体功能、发展规模、产业发展方向、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科学规划人口容量,实现城镇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城镇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人口总量,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公共服务。
建立政府主导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机制。《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这就明确了在推进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政府是主导者,是责任主体。在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要构建起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机制,明确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首先,政府要科学制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确保公共服务经费的投入,保证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分配。其次,社会组织如培训机构、企业等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职业技能和劳动能力的培训,实行同工同酬,依法为其购买社会保险。再次,流动人口要主动接受职业、劳动技能培训,主动参加社保,提升自身素质和融入城镇的能力。
在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当明确各自承担的职责。各级政府要按照事、权、责相一致的原则,按层级、比例承担公共经费投入。省级政府负责制定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安排和配套政策,并负责本级公共经费的投入;市县政府负责制订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并按流动人口比例投入公共经费。各级政府只有把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并按户籍人口的投入标准投入,才能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要按照“加快建立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等要求,有计划地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投入保障机制、落实机制、监督问责机制,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顺利推进。要根据自己承担的职责,加强公共服务投入、建设、供给,为流动人口在就业创业、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参加社会保障、基本住房、公共医疗卫生计生服务、社会救助、公共文化体育等方面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让流动人口享受属地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四篇: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牟永福
2008年,一个有关民众切身生活的概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起了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春节刚过,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UNDP驻华代表处主办,来自中央有关部委、科研院所、国内21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的代表共260余人在海南共聚一堂,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议题进行了广泛地研讨。
理论上的繁荣带来实际行动的快速启动,一些省、市相继行动起来,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广东省率先规划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战略,计划从2009年到2020年分三个阶段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浙江省启动了全国首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2008-2012)》,力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中共海南省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大力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做了制度性规定。
一
那么,何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呢?从构成上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均等化”。
就“基本公共服务”来说,其范畴因国而异:加拿大以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为主;印度尼西亚以初等教育、公路设施为主;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则把基本教育、初级医疗、饮用水、卫生设施、营养、社会福利和公共工作项目列为主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在我国,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此做了明确的规定,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直接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内容。
“均等化”含有“平均、平等、等价”之义,是指不同个人、家庭、社会集团、社区在收入、财富、地位、知识、权利分配上的等量和平等。具体来说,“均等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机会上的均等;二是结果的大体相等;三是公众自由的选择权利。然而,均等化并不等于绝对平均,并不要求所有公众都享有完全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是在承认差别的前提下,保障所有国民都享有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底线均等”。
由此可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上就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 话来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人人可及;二是公共物品大致相同;三是政府财政能力大致均等。
二
其实,早在200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就体现在了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里,该《建议》要求“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首次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把“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到战略高度,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到了2007年,“十七大报告”强调了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要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所以频繁出现在历次党的重要会议和文件中,是有其历史背景的。目前,我国GDP已经达到24.66万亿元,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连续第五年双位数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GDP快速增长、国家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的同时,人们在各方面的差距也日益凸显,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群体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不可否认,有些差距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个人禀赋等外在原因造成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有些差距却是政策、体制的推波助澜使然,一些强势群体可以轻易且廉价地占有更多优质的公共产品,而另一些群体则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近期表示,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着水平低、不均衡、体系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已成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突出问题。
所以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实现社会公平、缓和当前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小康社会”目标的具体体现。
三
20世纪20年代,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曾提出两个命题: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也就越大。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具体形式,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有着直接的意义。
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众的基本福利权利。联合国《人权宣言》第22、25、26条对此做出了明确说明:“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它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庭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等。在遭到失业、疾病、残废、守寡、衰老或其他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丧失谋生能力时,有权享受保障”;“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 2 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公民生存价值的最直观体现,必须予以保障或满足。
然而,市场的逐利本性使公民福利权利的实现陷入了困境:在民间,养老、医疗、教育被戏称为新的“三座大山”,老百姓最怕生病,高额的医疗费让许多人在医院门前望而却步,贫困者生病生不起,甚至也死不起,本属公益事业的殡葬业,在一些地方收费高得离谱;教育不公平筑高了穷人子弟跳“农”门的门槛,面对在他们看来犹如天文数字般的学费,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市场并不是万能的,要弥补这些因市场失灵而留下的“服务空白”,不仅需要社会的支持,更需要政府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2007-2008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发出了号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和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国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
“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既要依赖庇古所言的经济能力,也要有制度上的安排。就目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出现的问题而言,主要根源并不在于没有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经济能力,而在于缺乏合理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设计。
为此,《人民论坛》联合人民网就“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网络调查,参与调查者总计达1056人。调查发现,对于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1.7%(335票)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全免费义务教育体系”,28.5%(301票)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公共卫生保障体系”,22.2%(235票)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低收入群体生活补助体系”,17.5%(185票)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在全国农村建立起完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可以看出,公众对教育、医疗卫生、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建设是非常迫切的。
从各地经验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存在三种制度模式:“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供应”。“人均财力的均等化”是指中央政府按每个地区人口以及每万人应达到的公共支出标准来计算向地方政府补贴的制度。“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指中央和上级政府对公共服务颁布设备、设施和服务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专项转移支付模式。“基本公共服务最低供应”是由英国学者布朗和杰克逊于1978年提出的、将政府间职能分工与经费保障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就我国而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来缩小城乡、地区、群体之间在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实现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制定和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全国性战略规划,确定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种类、标准,实现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同时,在确立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与社会组织在消除贫困、尊老扶幼、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作用,最终实现公共服务投入和效益的最大化。
第五篇:公共服务均等化汇报材料
**镇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汇报
近年来,**镇按照市委、区委相关文件精神,以提升群众幸福度、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均等化为目标,加快实施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改革,创新机制体制,大力开展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提升了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大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先后完成了花卉大道、物流大道、天乡路、鱼凫路、春江路、二支渠路、三支渠路、四支渠路、春水二道等骨干道路建设,新建了横跨江安河两座市政大桥,打通了10公里沿江安河绿道、9.7公里幸福田园绿道,实施了村道成网加密工程,形成了 “四纵八横”骨干交通网络,基本建立起了与主城区多通道相连,与周边地区宽畅相接,镇域内高密度相通的交通网络骨架,切实方便了群众出行;对自来水、天然气、排污等管网与主城区实现了“大并网”并无缝对接,覆盖了10.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规划区外3个城镇和9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惠及了全镇70%的城乡居民;完成了物流大道、春江路、花卉大道、万明路、万福街等道路绿化建设工程和**实验校、中心卫生院、敬老院周边绿化改造工程;完成了城市规划区内的春江路北段、万明路、A5、B2线等城市骨干道路及电力、通讯管网下地工程,镇域内电话、宽带可接入率达到100%,光纤电视入户率达到92.4%,率先建成了全省第一信息化示范镇;实施了天乡路综合市场、红专综合市场、长石综合市场建设,完成了团结桥市场改造工程;开展了南岳新型社区、协华新型社区等居民集中区市 1
政设施完善工程;加大了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团结渠、团结八斗、十斗、红旗八斗、江安二支四斗、杨家拜渠等15000余米的斗渠改造工程。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出行难、灌溉难、用电难、通讯难和农产品交易难的状况,极大地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是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三教统筹”齐抓共管,围绕“教育强镇、镇强教育”的思路,树立“大教育”理念,切实推进了我镇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投资6000余万元新建了踏水、**两所标准化九年一贯制学校,改造了镇子实验校,对3所学校的设备设施进行了更新和充实,使镇域内的学校硬件建设均达到或超过了城区学校的标准;新建了**中心幼儿园、花乡民居幼儿园、古镇馨苑幼儿园三所幼儿园,其中**中心幼儿园顺利通过了成都市一级幼儿园检查验收;建成了一个高标准成人教育实寻训基地,成功创建了成都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成都市教育装备示范学校。在改善教育硬件条件的同时,大力实施了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工程。设立专项资金40万元,用于兑现全镇教职工学习交流、进修提高、教学成果奖励补助等,并以此建立教师慰问奖励制度,全方位促进教育发展和均衡。同时,按照以科研为先导、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两支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督导评估机制为杠杆、以区域性整体推进为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到抓管理铸就学校品质、抓课堂提高课堂效益、抓育人全面关心学生、抓机制形成学校活力、抓科
研提升办学水平。通过不懈的努力,全镇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已经连续四年获得了区教育督导评估一等奖,今年又取得了**区学校教育质量评比农村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在2006年成功创建成都市教育强镇后,承办了四川省“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幼教工作现场会、“成都市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现场”研讨会,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也两次亲临**调研城乡统筹中的教育工作,同时还接待了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到**调研,我镇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汇报,受到了国家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大力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新建了一所标准化中心卫生院,更新了中心卫生院及中心卫生院分院的医疗设备设施,配置了120急救车,形成了一个中心卫生院、一所中心卫生分院、28个医疗卫生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协调区级部门将社保、医保结算业务延伸至中心卫生院及中心卫生分院,让群众在看病的同时就可以方便地办理医疗保险结算业务,解决了群众因无钱垫支看病难的问题。在中心卫生院安排了4名专职人员从事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在全镇20个村(社区)设立了妇女“三查”服务点,坚持每年至少到每个村(社区)开展义诊和免费体检一次,并在天乡路等村(社区)已先期试点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同时,大力提升了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少儿互助金参保率均达到了100%,切实消除了群众看病的后顾之忧。
四是大力提升就业和保障水平。全镇20个村(社区)均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窗口,设置了社区培训学校,配备了专门的劳动就业工作
人员,并会同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在全市率先实施劳动保障四维公共服务延伸下移试点工作。在天乡路、春江路等集中居住后就业压力较大的村(社区),设置了大型LED就业信息显示屏,与成都市就业信息网同步显示用工信息。同时,深入开展了就业需求入户调查,建立了群众就业需求库和用工信息库,根据群众的两类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向群众推荐工作。在天乡后街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并探索与**信用社合搭建了600万元创业融资平台,切实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创业资金瓶颈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着力构建了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体系,通过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就业推介渠道,有效促进了区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失地农民的就业。2009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8700余人,失地农民就业率达到93%,进一步巩固了充分就业镇创建成果。
在促进充分就业的同时,建立完善了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了社保、农民养老保险宣传和购买扶持力度,进一步健全了农村“五保”和临时救助体系。2009年,失地农民购买社保达到了97%,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了8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90%。
五是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以村(社区)活动中心和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依托,打造了23个全民健身路径,20个文化活动室,建立了长石、春江路、先锋、永和、花乡民居等群众文化活动广场。组建了“1+20”综合文娱队伍和腰鼓队、竹板操队、太极拳队、扇舞队、健身操队、戏曲联唱队、合唱队等多个群众专业表演队。坚持开展文化活动进村入组活动,坚持每月至少为每村(社区)放一次电影活动,利用专项工作宣传的契机创造性地开展“文化赶集”活动,利
用各种节庆举办联欢会、广场文艺、文化汇演,家庭才艺大赛、农民运动会等活动,深入组织学习型村(社区)、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系列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用群众化的语言、群众喜爱的戏曲形式,把国家的法律政策用文艺的形式传达给群众,把文明新风带入了千家万户,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区域和谐。
六是切实规范政务延伸服务。完善了2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大厅工作,统一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和标准时限,统一格调制作了上墙公示牌、服务窗口吊牌,设置土地流转、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流动党员服务、民政事务等服务窗口,将区级28个部门30项职能延伸至村(社区),使活动中心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全面。完善了活动中心管理,全面推行便民全程代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村(社区)之间服务“并网”,实行 “全域受理,网上交换,内部协办”,让群众能在任何一个服务网点办理好自己的事情,真正实现了群众办事从“程序不清自己跑”到“全程代办干部跑”的转变,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办好自己的事情。
七是切实提高城乡管理水平。在管理执法方面,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公开招聘20名城管执法协管员,通过建立了6个城镇管理片区和10个建设执法片区和实行“分片负责,定点到人”等措施,形成了全覆盖、网格化的城市化管理格局。在市容环卫和农村垃圾集中收运方面,建立了180个农村垃圾集中收运站,采用市场化手段建立了180人的城乡环境专业保洁队伍,购买了180辆垃圾中转三
轮、1辆洒水车和2辆垃圾清运车,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户集、村(社区)收、镇(街)运、区处理”的农村环境管理和运行模式,切实改善了农村院落、道路、河道的卫生状况,美化了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的舒适度。
八是创新机制体制,切实推进村级公共服务改革。建立完善了村级公共服务改革“统筹建设、分类供给、多元投入、民主管理、队伍建设”五大机制,通过征求群众意见、民主议定项目、民主选择施工主体、村(居)委会组织实施,全程民主监督和实施民主评议等程序,有效实现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与群众需求的对接,进一步促进了村级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2009年,完成村级公共服务项目60余个,新修和整治组级道路60余千米、沟渠6千余米,疏淘农毛渠20余千米,新修文化活动中心1个,新增文化活动设备3套,新建治安巡逻队伍6支。同时,调动了社会力量和群众参与村级公共服务建设的热情,建立了1个社工服务团队和30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开展了假日学校、430学校、法制宣传、安全宣传、“寒门助学”、“爱心捐助”与“慈善一日捐”等活动,进一步为居民构筑起了生产、生活、休闲、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基本做到了“有求必应、有难必解、有困必济”,促进了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推进了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一体化、均等化,得到了居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充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