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与决策——《更新理念 创新举措 加快推进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
调查与决策——《更新理念 创新举措 加快推进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总第258期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148期
更新理念 创新举措
加快推进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
--万春镇天乡路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调查
中共成都市温江区委书记、成都市温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刚
村(社区)集体经济一头连接广大农民、一头连接市场,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万春镇天乡路社区按照“大统筹、大集中”的思路,采取“村企合一”的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了社区集体资产增值、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致富“三重突破”。
天乡路社区位于温江区万春镇,幅员1.65平方公里,人口1203人。该社区地处温郫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核心区,江安河由北向南穿过社区,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天然优势;毗邻温江城区,鱼凫路延伸段、春江路和花卉大道交叉而过,区内公交204路、206路以及直达市中心的703路均设有站点,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交通十分便捷;社区及周边有省电力学院、大庆蜀苑、蓝光和骏、大同上郡等学校和楼盘,预计将形成2~3万的常住人口,特别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重大项目“国色天乡”开园后,每年约有250万人次的游客,使该社区具有较旺的人气和商气。但是由于受发展理念等因素制约,社区聚集的资源要素长期处于非市场化状态,导致集体经济发展缓慢。2005年社区集体资产只有16.58万元、集体收入8.5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2006年4月,随着城乡一体化持续推进,“国色天乡”的综合效应逐步显现,在党委政府引导支持下,社区负责人逐步打开了思路,采取“村企合一”的模式,成立卫鑫置业有限公司,走上了公司化运作道路,实现了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天乡路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成效
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天乡路社区主要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对接市场”的原则,采取“村企合一”发展方式,组建卫鑫置业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手段推进社区资源、资产与企业对接,最终实现社区集体资产增值、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致富。
(一)运作模式:三方联动
依托社区集体企业--卫鑫公司,建立了“公司+农户+业主”的利益联结机制,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商业用房股权化转租、土地资源规模化流转、集体资产市场化经营。
土地资源规模化流转。通过农民集中居住和土地整理等方式,天乡路社区挖掘整理出大片可流转土地,全部交由卫鑫公司统一出租给外来企业,租金按约定在卫鑫公司和居民之间进行分配。目前,该社区土地流转总面积为1119.7亩,其中,国色天乡项目租用800余亩,花木大户租用200余亩。
商业用房股权化出租。随着“国色天乡”项目的入驻,该社区898名居民实现了集中居住。万春镇按照“大统筹、大集中”理念,改变以往每家每户楼下修建商业铺面的做法,集中修建了3.6万多平方米的三层商用楼,由集中居住的居民按人均8平方米、每平方米450元的优惠价格(低于成本价)购买,未售完部分作为集体资产划归卫鑫公司。居民将购买的商铺入股到卫鑫公司,由卫鑫公司整体出租,租金按约定在公司和居民之间进行分配。目前,商用楼已整体出租给金川公司,租期20年。
集体资产市场化经营。社区通过修建三层的商用楼,节约出约18亩集体建设用地,采用BOT模式,授权金川公司修建天乡农贸市场。市场所有权归卫鑫公司,金川公司获得40年的免费经营权,仅需每年向卫鑫公司支付土地租金。同时,卫鑫公司作为独立运营的企业法人,积极支持其工程部、保洁部承接建筑装饰、绿化工程、建材销售、物业管理等业务。
(二)发展成效:双方共赢
通过上述经营模式,较快地实现了卫鑫公司和社区居民“双赢”。2006年,社区集体资产跃增到30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同比增长76.5%;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7025元,同比增长27.7%。今年,预计卫鑫公司和社区居民收入将会有更大的增长。
卫鑫公司:四种收入。预计今年总收入可突破120万元,同比增长700%。一是土地流转收入。按每年每亩50斤大米的价格(随行就市)计算,全年预计可达12万元。二是商业用房经营收入。按每平方米1元/月的标准计算,全年可达44万元。三是其它集体资产经营收入。天乡农贸市场的土地租金今年为18万元,社区其他集体商业用房和老办公区出租收益全年预计可达6万元。四是公司自营业务收入。对公司承接建筑装饰、绿化工程、建材销售、物业管理等业务所获利润,公司按8%比例获取红利,全年预计可达45万元。
社区居民:三金保障。预计今年纯收入可达8700元以上,同比增长23.8%。一是股金收入。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可获得每年每亩1150斤大米价格(随行就市)的收益;以商业用房入股的,可获得8元/平方米o月的收益。二是薪金收入。居民到卫鑫公司、省电力学院、绿岛食品厂、国色天乡等企事业单位就业,平均月薪约700多元;自主创业从事餐饮、茶馆、副食等经营,平均年收入约1.2万元。三是利金分红。对公司承接的建筑装饰、绿化工程、建材销售、物业管理等业务所获利润,居民按照92%的比例获取红利。
天乡路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评价
天乡路社区在短时间内实现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其主要经验在于:一是成立公司,实行实体化运作。通过将社区原有集体资产、居民的商业用房、居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个别居民的现金入股,使集体资产从16.58万元跃增到3000万元,为此后发展聚集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公司管理层和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基本上是“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确保了公司顺利运转。二是依托项目,推动社区联动发展。比如,利用“国色天乡”等项目的入驻,积极推行集中居住、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集体经济等。三是集约利用资源,实施市场化运作。比如,创造性地将人均8平方米的商铺汇集在一起,统一修建成三层商业用房,改变了以往每家每户单独修建商业房土地利用率不高的状况;同时,以公司为载体,将节约的土地资源,通过BOT方式修建农贸市场,很好地实现了资源向资本的转变。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卫鑫公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股权不够明晰、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没有注意为未来发展预留资源、对发展的有利条件挖掘不够等,制约着卫鑫公司的发展。这些问题也在其它村级集体经济中普遍存在。
(一)股权设置的问题。卫鑫公司虽然是按照公司化模式运行,但是公司在股权设置上还存在问题,即商业用房、土地承包经营权、原有集体资产以及个别居民入股的现金
等几种股份没有实现量化和同股同权。比如,居民以商业用房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但是这两类股权是独立运作、各自分红,其股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公司股份的概念和运作方式。这种股权设置极易产生两大问题:一方面,按照《公司法》规定,公司重大决策、董事会、监事会的选举产生等都必须由股东大会讨论通过,但是在股份没有明晰量化的情况下,公司如何通过股东大会的多数同意来通过决定,是一股一票还是一人一票?但不论是哪种形式,都容易造成公司决策上的分歧和混乱。另一方面,在同股不同权和股权不明晰的情况下,公司的利润分配上就存在着无统一标准的问题,红利分配这一好事就可能引发矛盾,甚至可能影响到公司的稳定和正常经营。对此建议卫鑫公司结合温江区制发的《关于推行农村“两股一改”试点工作的意见(试行)》,对股权进行彻底到位的量化和明晰:对集体土地和集体资产,按照《“两股一改”意见》的办法进行量化后全部明晰到人;对入股的商铺,虽然居民是按450元/平方米购买,但考虑其实际建设成本为1100元/平方米,因此建议按1100元/平方米的标准量化到入股人;对个别居民入股的现金则直接按金额量化到出资人。
(二)人才短缺的问题。目前,卫鑫公司的15名职工,除财务部经理为大专文化,其他均为高中以下文化;除工程部经理有一定的企业经营经验,其他均为公司成立后才开始边干边学,公司职工无论在学历还是阅历构成上都基本无法满足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调研中,公司负责人也谈到招聘总经理的打算,但是以公司现有的经济状况,仅能给出1000~2000元的月薪(另加提成),对人才的吸引力十分有限。人才缺乏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区上也为此提出了不少的解决措施,比如“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从区级机关选派干部到村(社区)挂职、帮助发展集体经济等等。对此建议卫鑫公司充分利用区上的人才支持政策,主动寻找合适的人才;加大对公司现有人员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到先进企业实地考察学习等方式,着重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营销技巧等方面取得提高;大胆创新吸引人才的体制机制,比如在明晰股权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期权期股来吸引人才。
(三)预留发展资源的问题。目前,卫鑫公司的主要经营方式是资产出租、收取租金,不论是商业用房和其它集体资产的出租,还是集体土地的统一流转,其实质都是简单的出租业务。这种经营方式,优点是经营风险相对较小、收益有保障。但也有不少缺点:一方面,制约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因为单纯的出租业务利润低、增长速度慢;另一方面,制约了公司的自主发展,随着“国色天乡”的正式营业,必将给社区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但公司可用资产已全部出租,且租期一般都在10年以上,使公司难有余力拓展新业务。对此建议卫鑫公司:与金川公司签订在特定情况下的优先优惠反租协议,为可能的商机储备商铺资源;加快推进社区其余300多人的集中居住,对集中居住后节约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科学规划,为发展预留土地资源;在完成股权明晰和资产评估工作的基础上,与银行签订信用协议,为公司的发展储备资金。
(四)深度挖掘有利条件的问题。虽然一年多来卫鑫公司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由于观念、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公司对有利条件的挖掘和使用还颇为不足。比如,如何借助“国色天乡”大力发展服务业,如何做好省电力学院师生消费的文章等。对此,建议卫鑫公司:积极争取区旅游部门支持,在打造“国色天乡”4A级旅游景区过程中,将天乡路社区作为景区的配套服务区纳入整体打造规划,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争取区文化、商务等部门支持,作为深度挖掘高校群体消费的试点,结合省电力学院的实际进行率先探索;争取其它支持,比如卫鑫公司目前开展的物业管理业务,由于没有物业管理资质证书,只能挂靠其他物管公司进行经营,每年46万元的物管收入,公司只能得6万,其余约40万元都给了挂靠的物管公司,如果能争取到相关部门支持,颁发资质证,卫鑫公司一年就能多收入40万元。
对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考
通过对天乡路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研究,对相关共性和个性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温江区村级集体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更新观念、创新举措,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两股一改”为契机,组建公司,推动集体经济实体化运作。市场经济发展的长期实践证明,股权明晰的公司是市场竞争中的最佳主体形式。因此,各个村级集体经济都应该按照《“两股一改”意见》,将集体资产股份化、集体土地股权化,真正使农户成为股东,组建股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推进集体经济实体化运作,使公司由低层次的“委托经营”向现代经营转变。一方面,由区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公司的工作经费补贴,以达到降低成本、鼓励改组的目的;另一方面,针对一些集体经济负责人担心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后税费会增加的问题,由区财政、农发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在一定年限和范围内对集体企业税费予以减免和补贴。
(二)坚持“经营社区”的理念,盘活资产资源,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目前,全区发展都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村(社区),在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形势下,村(社区)的土地资源基本上已经全部出租,面临着资源极度短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做大做强。为此,一定要强化“经营社区”理念,运用市场化手段,盘活资产资源,使可用资产和资源有效对接市场,发挥出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对沟渠、荒滩地、林盘地等实施整理,挖掘可用土地增量;深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鼓励其放弃宅基地和承包地后进入新型社区集中居住,腾出更多的建设性用地和流转性耕地,为下一步发展储备资源。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与金融机构对接的办法,实行优质集体资产融资,获得银行授信,或者实行群众现金入股的方式,筹措集体发展资金,积极开展收益高的经营项目。
(三)坚持“联动发展”的思路,深入挖掘有利因素,加快社区特色产业发展。是否拥有具有竞争优势的主营业务是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根本支撑,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样无法例外。调研发现,结合区上的产业发展战略和项目推进,盘活自身现有资源进行同步联动发展,是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议各镇(街道)把区上的产业发展规划与村(社区)实际紧密结合,一村(社区)一策进行研究,为集体经济提供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比如,和盛镇友庆社区、公平街道惠民社区可分别借助友庆花卉聚集基地和成都现代农业科技城两个项目,通过土地集中统一流转,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寿安镇汪家湾社区则应借助“浪淘沙”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涌泉街道大田社区、永盛镇永盛场社区等则应借助科技园东西区的发展,整合辖区内集体建设用地,大力发展工业地产等。
(四)坚持“重点打造”的原则,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强化龙头企业培育。全区121个村(社区)均有集体经济,如果区上采取“撒胡椒面”的扶持方式,必然收效甚微。因而只能把有限的资源要素整合集中投放,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集体企业,然后再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带动其他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确定10个左右集体经济组织(包括天乡路社区、惠民社区、友庆社区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在人才方面:加大“一村一名大学生”、区级机关选派干部到村(社区)挂职的支持力度;对招聘的优秀人才,由企业发薪水,政府给补贴;实施“企业家培养计划”,通过培训、引进等
措施,确保每家集体企业都有懂管理、会经营、善开拓的经营管理人才。在资金方面:引导正信担保公司对集体企业开展担保业务,支持企业向银行贷款;对重点集体企业的有市场、效益好的业务,鼓励区隆博公司投资参股;由区财政局牵头制定政策,支持企业和自然人设立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和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等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鼓励集体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参股控股。在经营方面:由区农发局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业顾问团,定期或不定期地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由区经济局牵头在企业家协会下成立村级集体企业联合会,以协会形式更好地为集体企业服务;实施“品牌企业计划”,通过财政补贴奖励、政策扶持等措施,支持集体企业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力争用两年时间使重点集体企业发展成总资产上5000万元、年经营收入上500万元、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规模型企业。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7-09-24
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二篇:调查与决策——《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
调查与决策——《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总第317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207期
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也是整个社会工业化的组成部分。当前,我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迫切要求创新现代经营组织制度,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1.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历史性的概念,其衡量标准是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接近或超过当时先进国家的水平。农业经营方式既包括农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包括农业要素的投入方式。确定农业经营方式主要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特点,经营管理水平并考虑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政策法规等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即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和劳动者智能化,决定了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必须符合集约经营的要求,走专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2.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顺应世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趋势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农业国际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农业生产正向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和商品化转变,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而我省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以及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粗放的状况,恰恰是严重制约。因此,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同时,必须顺应世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趋势,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经营组织形式必须是: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和规模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这要求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必须突破血缘关系、自给性或小商品生产方式及经验式管理的束缚,建立契约性组织结构,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通过实行规模化经营,解决传统农业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实行一体化运作,解决传统农业产业分割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成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多种组织模式,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挥了核心作用。
二、当前我省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1.农户家庭经营所占比重大,但生产社会化程度低,效益差。我省人均耕地0.67亩,只有全国水平的48%,且地块零星分散,缺乏大规模耕作条件,80%以上的农户采用的是单家独户的传统家庭经营方式,生产和再生产能力差,这是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难题。一是生产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目前仍以传统粗放经营方式为主,2006年全省耕种收机械化率19.4%,比全国水平低17.1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支撑乏力,基层农技服务站“网破、线断、人散”,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8%。二是自我消费为主,商品化程度
低。“种粮不如打工,养猪不如卖肉”的农业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现实,极大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户生产大多以满足自我消费为主,商品化率只有50%。三是社会分工不细,专业化水平低。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总量近70%,家家种粮、户户养猪,专业化程度相当低,单个农户要承担购种、生产、技术、养护、收割、销售等环节的经营活动,效益低下。
2.专合组织数量不少,但真正具有合作功能的不多,凝聚能力较差。2007年底,全省各类农民专合组织15761个,成员298万户,带动农户89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7.2%。但不少专合组织服务农户、连接企业、联系市场的功能不强。一是自身实力不强。全省平均每个专合组织固定资产净值不到10万元,平均人数不到200人,已经执行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的不到一半,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不到5%,注册了商标的不到10%,市场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二是服务功能不完善。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条件的专合组织比重小,相当数量为松散型模式,人数不足10人,无资金、无场地、无设施,运作市场和产业化服务能力较差,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协调工作。三是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有的在对社员分红和返利时,成本核算不科学,分配对象、方式、标准、时间均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利益分配未制度化。有的自律能力差,农民与企业、专合组织互不信任。有的带有行政色彩,群众参与意愿不强,名不副实。四是内部运行机制滞后。许多专合组织存在着官办色彩浓、企业参与度较低、缺乏必要调控手段等问题,产权关系不明晰、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决策机制不合理。绝大部分专合组织尚未建立内部资金互助融通机制,难以开展对社员的内部融资服务,不利于合作社及社员闲置资金的保值、增值。
3.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较快,但自身实力不强,带动能力不足。我省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较快,但单个企业实力不强、成长缓慢。改革开放30年来本省鲜有希望集团一类超大型龙头企业,现有企业普遍市场拓展能力较差,在全国大宗农产品加工、销售上拥有话语权的不多,与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的龙头企业相比,带动农民闯市场的能力相形见绌。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我省龙头企业与山东、河南相比,数量和规模都存在不小差距。如山东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是我省的3倍多,年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是我们的4倍,外向型企业是我们的5倍多。二是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业大多属于初加工,加工率不到35%,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平均不到发达地区的1/3,同业低层次竞争激烈,隐藏较大市场风险。三是助农增收作用不明显。龙头企业大多与农民、专合组织、农产品基地利益联结关系松散,普遍缺乏二次分配。企业与农民互不信任,不少企业得到政策扶持后,并未把优惠分摊到农民头上,甚至与民争利。此外,一些农民即使与龙头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但只要有出更高价格的买主,也往往毁约,致使不少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名存实亡。四是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相当一些企业仍是家族式经营管理,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甚至是手工作坊式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堪忧。生产不规范,组织、管理水平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农产品质量。相当部分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存在向农民转嫁风险的利益驱动。
4.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政策支持落实难。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专合组织发展、推进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的政策,但往往不能落实到位。一是对专合组织多头管理弊端明显。工商、科协、民政等部门都有管理权力,处于都在管专合而又都不管的尴尬境地,缺少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二是金融支持落实困难。广大农民收入增量较小,融资机构对农民贷款的条件比较苛刻;多数合作组织法人地位不明确、没有抵押资产。农村土地不能抵押,许多龙头企业流动资金困难,转向房地产等其它行业筹集资金,尝到甜头后,往往只保留部分农业项目以享受政策,部分甚至将主要精力财力用在非农项目上。三是财税支持严重缺位。一些地方缺乏纳入财政预算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金额、方式以及办法也有待加强和完善。一些地方担心影响地方收入,龙头企业减免税优惠落实难,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增值税高征低扣问题。四是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由于工农业比较效益差距悬殊,近10年来,农村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多跳出“农门”,“389961”部队成为农业主力军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状况就是维持传统的精耕细作都困难,更不用说推广农业新技术。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专合组织骨干成员严重缺乏。现有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与农地不可以抵押、工农业“剪刀差”过大并列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三、因地制宜推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完善创新
1.完善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实践中的核心作用。一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和“分类扶持”的原则,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选择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品牌响的龙头企业,鼓励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与联营,力争在我省有一定优势的大宗、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上尽快组成市场拓展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集团,增强带动力。二要不断提升专合组织的服务层次。要积极探索,着力于完善功能、增强实力,逐步引导规范。支持有条件的专合组织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延伸。因地制宜发展跨区域的专合组织,鼓励建立省级行业协会,增强凝聚力。三是完善多方合作模式。通过教育增强契约意识,加强法制维护信用秩序,提高“订单”、“合同”履约率。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采取建立风险基金、托管、寄养、二次返利等形式,提倡农民和专合组织采用土地经营权、资金入股产业化项目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专合组织+农户”、“专业批发市场+中间商+农户”等组织形式,密切各方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2.鼓励进行多种生产经营模式的探索,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增添路径。一要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入股组建合作社,合作社自主经营或流转给专业化生产企业、业主集中经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比如,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发展聚集度高的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等。政府应对此类集中的土地进行投入,主要用于田间道路、灌溉渠道等设施的建设,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值率。二要探索民营农场的经营制度。现阶段可采取股份制方式,鼓励城乡各类投资者出资整合农村土地,农民以资金、技术、机械、土地等入股,建立企业、专合、个体等多种形式且具有法人资格的农业经济实体。三要支持村自治组织发展。生产地点与生活社区高度重合是农村区别于城市的一大特点。当前,在将农民的生产组织与生活社区分离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村组织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提取集体土地所有权益、缴纳有关费用增强村自治组织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四要在养殖业中不断完善和推广“六方合作+保险”机制。积极探索创新信贷资金票据化、咨询交易电子化、合作经营一体化模式,力争以“三化”助推“六方合作+保险”机制提质扩面。五是积极推行种养互动新模式。推行“畜牧业建小区、种植业建园区”的做法,探索建立“内循环、零排放”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努力推进农业生态化。
3.强化科技推广,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提供科技支撑。一要积极构建农业标准化建设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速农业成果转化,实行农业产地环境优良化、投入品标准化、生产过程规范化、产品质量规格化和产品认证标识化的“五化”模式。二要加
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投入保障和人员编制,鼓励支持各类农业科技部门采取技术承包、防疫承包、小分队服务、派驻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推广和运用。三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发展适合不同类区耕作特点的农业机具,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引导农户使用农业机械。四要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构建涉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向农民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各类信息。
4.着力培育涉农人才,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奠定人才基础。一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结合专合组织的多种业务培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合作组织骨干队伍,形成核心推动力量。二要加大基层干部的培养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培养大批既懂市场经营管理,又愿意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复合型村社干部。积极探索城市各类人员参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鼓励人才下乡。三要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培训基地农户,支持地方探索教育体制改革。允许在基础教育中相对强化学生的技能技术教育,为农村造就一批现代农业经营者,逐步达到把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的目的。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提供政策保障。参照国际经验,制定支持农民专合组织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调整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建议将现有农业补贴合并为基本性农村补贴和生产性农业补贴两个部分,按实际生产规模提供生产性农业补贴,补贴对象包括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业主。省上和有条件的市(州)县,要由财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发展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导向效应和放大效应,激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探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配套政策,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形式,明晰农村耕地、林地、宅基地、住房等资源的财产权利和贷款途径,化解农村因无资产抵押而造成的“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矛盾。积极推进资金互助组织的建设,探索建立合作社信贷互助金制度,成立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村镇银行,把农户闲散资金聚集起来,有偿调剂给需要的农户或业主发展农业生产,建立规模经营资金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助,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尽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
负责人:萧少秋 任丁
成员:左志强 刘军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8-12-03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三篇:调查与决策——《更新发展观念 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调查与决策——《更新发展观念 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txt假如有一天你想哭打电话给我不能保证逗你笑但我能陪着你一起哭。坚强的基本,就是微笑。面具戴久了丶就成了皮肤≈调查与决策——《更新发展观念 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总第314期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204期
更新发展观念 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四川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在传统农业大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省,首要的是更新观念,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指导实践。推进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发展上台阶,必须树立以下新的观念。
一、抓农业也是抓发展的观念
在农业大省确立工业强省战略符合四川发展阶段的实际,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能狭义地理解工业化,把抓工业仅仅局限于抓加工业,从而忽视农业的现代化。其实,工业化是指传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科学技术推动、组织制度创新实现社会化的大生产,从而更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民族不可能在落后的农业基础上完成工业化。只重视工业,忽视农业是短视。脱离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背景,就农村抓农业同样没有出路。
按照现代经济的观点,农业不仅包括农林牧渔等各个行业,也包括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包括生产领域,也包括产前、产后服务领域;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由于农业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与二、三产业广泛而紧密的关联度,抓好农业同样是抓好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最近,省委又提出强力推进“两个加快”。更把发展现代农业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只有抓好农业,经济社会才能快速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才能更好互动,城乡发展才能更好统筹,建设美好新家园和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才有坚实基础。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尊重规律抓产业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都不能放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二、用现代生产经营理念发展农业的观念
现代生产经营理念是与工业化、市场化发展相适应的观念,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基础是社会化分工,关键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用现代生产经营理念发展农业,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这一现代经营方式,重点应抓好几个环节:
一是按照工厂化生产的要求,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把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第一车间”,把加工企业作为“第二车间”。“第一车间”必须按“第二车间”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第二车间”的产品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工企业处于中心环节。因而,必须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以企业现代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二是按照目标市场的要求,实行市场化营销。这样做的关键是从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入手,选准目标市场,调整产品品种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为此,应积极发展农民营销组织、运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整合扩展供销社农产品购销网络,建立一批农产品专
业市场、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储藏业、运输业等现代物流和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三是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推行社会化服务。重点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金融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办好农村服务业。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把城镇建成服务现代农业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
三、以科技为支撑发展现代农业的观念
科技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每一次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都会带来农业发展质的飞跃。以科技为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加强农业应用技术研究。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应用性研究,推进农业科研单位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强化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研究与集成配套。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动植物新品种选育,扩大生物技术、信息工程技术等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实施动植物良种工程。
加快农业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目标,大力发展降低成本和资源节约技术,积极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加快农业科技从保障农产品供给向保障农产品质量转变,从增加产量向增加收入转变,从单项技术向综合配套技术转变,从基础性研究向应用型研究转变。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机构和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技推广中的主力军作用。推进农技推广主体多元化,鼓励供销社等农资经营单位通过技物结合的方式推广农业新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主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引导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农技服务。
四、效益农业的观念
现代农业的本质是效益农业。有人认为农业的比重越低就越现代化,经济发展才越有效益,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完全可以由传统的弱质产业转化为新兴的高效产业。我省绝大部分地方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完全可能。
有特色才有效益。我省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生物种类繁多,传统名、优、特、稀产品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具有十分优越的发展特色农业条件。特色就是竞争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因地制宜推进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思路,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和精品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错位发展。
有规模才有效益。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条件。要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耕地等生产要素向种养大户集中。加快“一村一品”、“一县一品”建设,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特色产业县。加强农村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其成为带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火车头”。
有品牌才有效益。我省有不少好的农产品,要抓住最近乳制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社会高度关注农产品安全的时机,大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为方向,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技术保障培育更多的名优产品。以企业战略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品牌整合,改变目前品牌过多过滥,知名度、美誉度不高的现状,使其从一般品牌成为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区域性、国际性品牌。
有“循环”才有效益。变废为宝,把养殖业的粪便作为种植业的肥料,把种植业的秸杆作为养殖业的饲料,是循环农业最生动的图景。发展循环农业,不仅有利于生态保护,更能大大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业效益。资阳市按照“种养结合,互动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行“畜牧业建小区、种植业建园区”的种养互动模式,产出投入比明显提高,走出了一条发展效益农业的成功路子。
五、以制度创新推进现代农业的观念
制度创新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重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在探索中找出路,在应变中求突破,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金融制度改革,发展生猪期货市场,是目前我省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城乡一体的土地政策,尽快实现让承包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能够作为抵押物贷款。推进以社会保障换土地使用权、以住房换宅基地使用权的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鼓励农民土地入股,帮助他们在产业化经营中获到更多的收益。尊重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改进分配制度,让农民得到更多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
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维护和保持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从制度上解决信用社姓农、为农的问题。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创新金融产品,扩大服务面。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放宽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推进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政策性、商业性农业保险。
建立生猪期货交易市场。期货交易是现代市场交易方式,具有远期价格发现和价格导向的特殊作用,其提供的价格信息对农业经营者把握市场动态、防范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我省是生猪大省,但长期以来生猪生产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总是滞后,农民和基层干部难以把握,严重影响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应抓紧推进西部生猪期货交易中心建设,使其早日发挥作用。
六、用政策引导、推进现代农业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弱质性更加突出,更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在建设现代农业上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应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政府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引导农业发展,寓保护、支持于引导之中;二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农户、协会和企业,要自觉利用政策发展农业。只有两者都做到了才能产生应有的政策效应。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在这两个方面做得都还有差距。一方面,我们对农业的大量补贴带有明显的普惠特征,政策支点没有落实到务农者身上,种不种粮只要有份承包地都人
者有份,这样的政策使不种粮的照样得好处,种粮的农民更难得到流转的土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初衷被打折扣,政策出现了一定的逆向调节。另一方面,一些农业经营者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免征经营性税收等优惠政策利用意识不强,很少从有利政策中获取应有的保护支持。
用政策引导农业、推进农业,很重要的是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从积极意义上去引导现代农业发展,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关键对象、关键环节上。资阳市发展生猪产业,政府的补贴不补在能繁母猪上,而补在标准化圈舍建设上,非常成功,值得思考和借鉴。同时,也要帮助农业经营者积极了解政策、主动利用政策,从政策中获得更大的效益,用政策的力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七、农村同样需要人才、同样成就人才的观念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我省农村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尤其是创业人才。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了一番事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省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技术人才特别是创业人才十分缺乏,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应多头并举:
一是大力培养乡土人才。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率先把一批基础较好的农民培养成市场意识较强、生产技能较高、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积极培育营销大户、种养能手和协会负责人,不断造就农村创业人才。
二是积极回引外出人才。抓住我省农村务工人员优秀人才多,回乡创业条件日益成熟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回引工程”,及时制定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带客户回乡创业。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热情服务,帮助他们创一个企业、带一项产业、回报一方百姓。
三是广泛吸纳外来人才。充分利用农村创业机会、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不断增多的趋势,积极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开展农业科技服务,重点引导各类工商人才和企业家到农村创办现代农业企业。
负责人:萧少秋 陈一农
成员:谭文劲 唐文超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8-11-27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四篇:调查与决策——《倾力构建和谐社区 加快推进城市发展》
调查与决策——《倾力构建和谐社区 加快推进城市发展》总第355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23期
倾力构建和谐社区 加快推进城市发展
--通川区以党建引领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洪继诚
加快城市发展,社区建设是基础。通川区作为达州市中心城区所在地,社区建设历来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继2007年成功创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后,我们立足新的起点,突破思维定势,顺应发展趋势,积极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目前,全区69个社区已建成市级模范和谐社区12个,区级模范和谐社区28个,红旗路、小北街等一批示范社区先后获得省级先进党组织、充分就业社区、绿色社区、平安社区等称号。
一、主要做法
(一)整体联动,形成和谐社区建设一盘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凸显通川特色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建立双组长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协同配合,齐抓共推。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和领导小组成员会,专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实施意见》等12个指导性文件,细化了加强社区党建、深化社区服务、规范阵地建设、强化资产管理等一系列社区建设的办法措施。二是落实帮扶责任。建立区级领导联系、部门帮扶、乡镇办委统筹、党员干部包户四级责任体系,区四大家领导分别挂包指导一个示范社区,区级部门分别结对帮扶一个重点社区,乡镇办委分别负责抓好一方所辖社区,党员干部分别服务联系一户困难家庭,通过定标、定时、定责、定人,将目标细化、措施实化,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发动群众参与。重点强化社区居民主体意识,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通过开展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区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先进典型,努力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激情。全区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组织民政牵头、区级部门配合、乡镇办委主抓、社区具体实施、群众广泛参与的“一盘棋”建设格局。
(二)载体推动,创设和谐社区建设总抓手。积极探索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抓手,创新推进社区党建“六化建设”。一是领导班子核心化。在选准配强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严格考核评比、健全激励机制、严肃工作纪律等,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扎实、乐于奉献、群众拥护的社区干部队伍,不断增强班子核心凝聚力。二是党员队伍先锋化。针对关系不顺问题,采取直管、双管、共管、协管、接管等方式,抓好对党员的分类管理;针对身份不亮问题,深入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无私奉献在社区”等主题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力量不足问题,以壮大“巴山魂”志愿者服务队伍、下派年轻干部社区挂职等办法,整合各类人才资源。三是决策管理民主化。不断规范党员代表会、居民代表会、党员大会、居民大会等民主决策制度;成立由社区党员、居民、驻区单位代表等组成的民主管理议事会,形成意见收集、公开听证、民主决策、执行督办、群众评议的管理模式;组建民主监督小组,对重大决策实施、征地拆迁、困难救济、低保申领、就业扶助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四是惠民服务实效化。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灵活服务方式、创新服务载体,积极推广连心服务卡、QQ网络平台、爱心超市、爱心互助站、惠民帮扶中心等,让居民群众需有所应、困有所助、难有所帮。五是维稳促和网络化。建立区、街道、社区及辖区单位三级信访排查网,街道调委会、社区调解办和楼道调解员三级调解网,形成层次清
楚、责任明确、参与广泛、反应迅速、群防群治的社区维稳体系。六是活动阵地标准化。多渠道筹措资金,狠抓“五室五站”社区办公阵地、公众文化场所建设,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三)机制促动,激活和谐社区建设源动力。一是定期推进机制。将和谐社区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单项目标考核,实行每季度一次推进会,对区级部门和乡镇办委每季一督查、一排名、一小结、一通报,对年终考核连续两年排名最后一位的乡镇办委和最后两名的区级部门党组织书记免职调离;对群众满意率低于80%的社区干部诫勉谈话、低于60%的社区干部依法罢免。二是共驻共建机制。通过社区建设联席会、选聘辖区单位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等形式,支持辖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同时,鼓励社区主动向辖区单位汇报情况、提供服务,争取辖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形成资源共享、事务共管、难题共解、活动共办、文明共创的社区共建新格局。三是投入保障机制。注重保障工作经费,将社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初步构建起“费随事转”经费增长机制。注重提高干部待遇,在认真执行省定生活补贴标准基础上,将城市社区干部全部纳入社保和医保范围,区财政每年拿出70余万元补助社区干部参保。注重加大投入力度,率先建立房产开发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配套费征收制度;区财政先后投入1515万元,用于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
(四)城乡互动,丰富和谐社区建设新内涵。立足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拓展社区工作内涵,推进城乡一体化。一是实行城乡组织联建。全区36个城市社区分别与33个农村社区、22个“三村建设”示范村结成联建对子,进行党建对接、组织互商、居村互动、党员互帮。二是实行城乡人才联姻。搭建城乡人才互补平台,鼓励城区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发展,帮助农村人才和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业,实现城乡人才和就业岗位的对接互动。三是实行城乡党员共管。着力资源共享,使城乡党员教育管理随着互相流动不断延伸。积极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在流入党员相对集中的朝阳街道办事处团包梁等社区,建立流动党员支部,开展帮助购房入户、子女入学等承诺服务。全区形成了城乡社区与村之间管理互学、服务互补、文化共享的工作机制,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近两年,全区城市社区为联建帮扶对象提供致富信息、实用技术、用工信息等2600余条,赠送科技图书1000余本,开展互助活动、召开联谊会150余次。
二、初步成效
(一)“三大网络”提升了社区管理新水平。一是构建了无缝覆盖的组织网络。先后将7个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委或总支,建立楼栋党支部12个,单元党小组37个,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点50个,有条件的“两新”组织建党率达100%,初步构建起“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架构、“居民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网络、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互为补充的共建链条。二是构建了规范高效的工作网络。完善了社区工作限时办结、过失追究、首问责任、督办通报等制度,通过深入调研、定期会商、定期汇报和谐社区创建情况,建立了区、乡镇办委、社区、居民四级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责任”社区工作格局。三是构建了反应灵敏的应急网络。在乡镇办委设立应急处置办公室,强化社情掌控、应急管理;在社区组建应急处置小组,依托专职巡逻队、义务巡逻队等强化社会治理;在辖区企业、学校、机关及离退休老同志中设置应急联络员,构建起街道、社区、小区、共驻单位“四力合一”应急网络。
(二)“三大体系”展现了社区建设新局面。一是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体系。通过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队伍年龄、文化结构不断优化,“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6.5岁,大专
及以上文化占48.1%,一大批工作能力较强、群众认可度高的能人成为社区建设领头雁。广泛开展了“与党同心、与民贴心、建和谐社区”等党建惠民行动,党组织成了社区建设主心骨。二是以落实民权为主导的社区自治体系。坚持社区干部由群众民主选举、社区大事由群众民主决策、社区公约由群众民主约定、社区事务由群众民主管理,广泛推行一事一议、集体决策、居民听证等制度,创新建立3人专职监督、3人轮值监审的“3+3”财务监督机制,“党员初议、代表决议、群众监督”等措施使社区集体资产管理得到有效加强。三是渠道畅通的民情疏导体系。建立“居民-社区-政府”逐级反映、社情民意收集、居民议事听证沟通渠道,开通了书记信箱、区长热线,将每月10日定为领导信访接访日。全区共设立服务信箱69个、问题解决回音壁35个,开通民情热线69条,搭建居民QQ诉求平台13个。
(三)“三大平台”形成了社区服务新态势。一是便民平台让群众称心。通过新建、改扩建、购置等形式,建立敞开式、一站式服务大厅32个,实现了机构、人员等“六到位”,名称、标识等“五统一”,工作着装、工作流程等“四规范”;制发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服务、警民联系三张“连心服务卡”3.2万余张,帮助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助民平台让群众暖心。全区城市失业人员和就业援助对象登记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均达100%;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近两年来,先后开发公益性岗位558个,5097人通过社区实现了再就业;通过社区爱心捐助接收点和慈善爱心超市,接受爱心物资捐赠103.56万元,发放救助金638万元,救助生活困难居民5360人次。三是康民平台让群众舒心。建成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形成社区居民10分钟医疗服务圈;建立多功能社区文体活动场所35个,成立社区文艺宣传队、秧歌队等110余支,开展城市社区趣味体育活动、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活动40余场次,廉政文化进社区文艺节目836个、演出158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落实“门前三包”,城市社区绿化面积达35.6%。
三、实践体会
(一)领导推动,各方参与,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动力。社区在促进城市和谐、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处于前沿一线,社区建设面宽量大、任务艰巨。工作中,争取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尤其是市领导、市级部门分别联系帮扶不同社区,对社区建设强力推动,区本级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呈现出全员参与、整体联动、共驻共建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全体居民共同配合,社区建设的资源和力量才能得以有效整合、充分调动。
(二)拓宽领域,强化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宗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是我们的工作追求,服务人民、实惠大众是我们的职责任务。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社区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经济发展、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内容,积极探索为民服务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取得党得民心、民得实惠的社会效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把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社区和谐的内涵才会越来越完善,推进城市发展的群众基础才会越来越巩固。
(三)加强民主,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和谐社区建设,居民是主体;实现居民自治,民主是保障。工作中,我们以民主引导、激发、凝聚群众,让群众决策工作,靠群众推动工作,由群众监督工作,最大程度地保证居民的利益诉求、合理主张和民主权利,使社区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广。
(四)固本强基,党建引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社区是党在城市的工作基础,构建和谐社区,关键在于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发挥好社区党建龙头作用。工作中,我们积极创新社区党建载体,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建富民惠民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证明,只有社区党建不断强化,党在社区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凝聚力覆盖不断扩大,社区居民才能有效组织、充分发动,社区建设才能全面加强,城市发展才能加快推进。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9-07-17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五篇:关于我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调查与思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探索科学发展之路
——关于我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调查与思考
吴仕华
今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晋城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步伐,创新发展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晋城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显著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谋求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实现了由煤炭大市到旅游强市的历史性跨越。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积极探索由煤炭大市向旅游大市、旅游强市转型发展的路子,通过整合旅游资源,连续两年开展了“神奇太行·经典晋城”旅游月活动,先后举办了中国·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中国古堡旅游节、太行风光旅游节、旅游戏曲文化节、白马禅寺祈福节、历山舜王坪舜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提升晋城旅游的知名度,全力打造“中西部旅游强市”,使晋城由煤炭大市向旅游大市迈进。我市还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等荣誉称号。
实现了由单一煤电行业到多元产业转型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在积极发展煤炭、化工、电力、冶铸等产业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多元产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市的产业格局中,已看不到以往“煤思维”的影子,全市“一煤独大”的格局开始打破,以煤炭、化工、电力、冶炼“四大基地”和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铸、建材、煤层气、高新技术、旅游等“八大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富士康科技工业园区和美国乐百利特科技公司环保节能项目落户晋城,阳城的建瓷工业,高平的雨润新胜肉类、厦普赛尔浓缩果汁、绿洲大麻、佶利尔和红萍服饰等企业,正在特色精品上做文章,初步实现了由单一煤炭产业向多元支柱产业的转变。
实现了由粗放型发展到生态型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我市坚持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并行共兴之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创新型、环保型产业,先后关停了245家小煤矿、60多家小化工厂和700多家小冶炼厂,关停了晋城钢铁厂、城区西上庄煤矸石砖厂和抗磨材料厂等市区的污染大户;大力实施生态战略,森林覆盖率达35.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5平方米;全市煤层气、沼气和秸秆气居民用户达到26.7万户,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352天;环保工作荣获全国第六届中华宝钢城镇环境优秀奖,东南出入口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实现了由偏重经济发展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针对以往民生欠账较多的实际,我们牢固
树立抓民生就是抓发展、改善民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观念,以扩大内需确保增长,以确保增长改善民生,以改善民生促进稳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基础地位更加巩固,高等教育取得新突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科教兴市成为全社会共识,我市已连续8年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称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农村的低保水平提高到1145元,居全省第一,城市低保水平提高到2940元,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80%;社会就业不断扩大,城市零就业家庭全部得到就业援助,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实现了由短期性发展到长效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我市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还大胆探索不同功能区资源配置机制、财政转移支付与生态补偿机制、干部绩效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晋城争先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比如,针对发展转型的需要,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完善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作机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我们重新修编确定了“六区联动、组团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城乡之间形成了一批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旅游要镇、历史名镇和园林新镇,为晋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主要做法
晋城市立足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索和实践,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面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在重点领域求突破,不断取得新成效。
以思想大解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我市的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是倚重于煤铁资源,面对产业结构单一的压力、生态环境的压力、社会就业艰难的压力和过度依赖煤炭、创新和创造劳动力不足的严峻形势,坚持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大转型。一是围绕转型发展,通过开展三级干部大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破除“唯煤是图、以煤为重”的传统黑色思维,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感;二是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传统思想束缚,着力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三是围绕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确立产业结构调整主攻方向,努力促进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四是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破除“重物轻人”思想,真正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
以政策服务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在加快经济发展转变中,我市充分利用“政策”和“服务”功能从总体上加强引导。按照全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及时出台了《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2个政策性文件,特别是工业转型30条意见,为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在资金扶持上,先后开工建设了40多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和7个煤化工工业园区。市财政设立了地方工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科技研发资金、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切块资金、城镇化发展资金积极财政政策配套资金等。在政策引导的同时,为确保转型升级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市还成立了由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和市委常委分别挂帅的各具体工作推进组,涵盖了推进转型升级的各个方面,构建了压力层层传递、职责明确到位、组织保障有力的推进体系和服务网络。
以强化项目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抓住国家继续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加快经济发展转变的关键。按照“建设一批、核准一批、激活一批、支持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我市着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创造条件对接中央和省投资项目,全力谋划和落实项目,扩大各领域投资;
不断加大重大项目组织推进和协调服务力度,先后有台湾富士康、香港恒基兆业、豪德、国投、华融、鲁能、雨润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晋城,与中海油、中石化、中联等一批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组团参加中博会、煤博会、文博会,累计签约90个项目,拟引资金近170亿元;同时,还积极争取调产项目、资源型城市转型项目、改善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项目和“两区”开发项目,建立不低于3亿元的各项政策性扶持基金和配套资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这些措施,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保证,也为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了信心。
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在经济发展转变的实践中,我市十分注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使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较高的现代制造业不断扩大。二是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投放市场。三是把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多出优质产品、新产品和精密产品,提高晋城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目前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名牌产品31个,省著名商标73个。据统计,我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8%,连续8年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以典型示范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先进典型的培树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此,我们十分注重先进典型的培树,培树先进企业,如:晋煤集团、兰花集团,大胆创新,勇于创新,成功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尤其是兴高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潜心研究的“无烟煤大比例配煤炼焦新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彻底改变了“无烟煤不能炼焦”的行业定论,为我市无烟粉煤找到了一条深加工和转化增值的新渠道。培树先进县,如泽州县“四产八业引领、一矿一业带动、全民创业助推、抓大扶优加速、构筑平台保障”的经验,在全市得到了全面推广。培树先进乡镇,如泽州县巴公镇,积极推动传统煤铁重镇向现代化新型城镇转变;高平市马村镇,大力发展非煤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沁水县嘉峰镇,积极创造优惠条件,吸引大量外来企业进行煤层气开发利用;培树先进村,如皇城村、庄头村、大车渠村依靠煤炭资源转型,司徒村以国有大企业产业转型,岳庄村全民创业转型,洞头村依托城市求发展。这些不同类别的转型发展典型,不仅在全市转型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经验启示
晋城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成功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把促进科学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大转变推动大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晋城的经验表明,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把促进科学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尤其要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同时,还要牢牢扭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是相互联系、互为制约的两个方面,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增长方式粗放、增长成本过大的重要原因。三次产业中工业比重过大,工业中
高能耗、高物耗的行业增长偏快,是造成单位GDP能耗高、环境压力大的主要因素。经过多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从我市目前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即4.2:63.3:32.5的特征来看,经济主体是仍然是第二产业,工业的“重型化”特征仍然比较明显;第三产业尚不发达,存在“短腿“现象。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精心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增强园区产业集聚功能,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我市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以煤化工行业为重点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呈现出循环经济特征的产业模式,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既节约了资源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有益的探索说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缓和资源约束矛盾、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也必将成为晋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统筹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上下联动抓整改,解决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晋城的实践证明,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民生指数与经济增长挂钩、民生水平与发展同步,在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经济实力的同时,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看到科学发展的成果,得到科学发展的实惠,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高。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创新体制和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建立健全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体制不顺、机制不灵,经济发展就缺少动力和活力,运行就缺乏效率。改革开放以来,晋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行制度创新。晋城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特别是从承接产业转移、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目标管理考核等方面,着力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些成功的做法,为我市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晋城未来的发展增强了后劲。
(作者系中共晋城市委讲师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