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设想与措施(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设想与措施
作为一所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办学理念,以综合性、地方性、应用性为办学特色,以培养社会最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性全日制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在 “抓质量,创特色,树品牌,办名校”的办学思路指导下,结合学校的定位,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特点,我们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设想和措施如下: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社会公共管理机构(社区)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通识人才。
1、应用型: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面向基层,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满足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实用人才。
2、复合型:培养既熟悉多个学科和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又能够交叉渗透融合,形成良好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综合性人才。
3、通才型:培养知识面较宽、实践技能较广,活动领域较多的“通识人才”,为学生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也为其终生发展做准备。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本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很强的特殊性,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全面性和整体性原则。充分重视德育、智育、体育与美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充分重视整体优化,包括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第二,超前性和可行性原则。制定符合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体实施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使适度超前性与切实可行性有机统一起来。
第三,灵活性和特色性原则。注重整体稳定性和适度灵活性的有机统一,特别注意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在统一性要求下应当突出本地区、本校、本专业的特色,发挥本校的学科优势,结合本地区的资源优势,设置特色课程,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安排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
第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在理论指导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在讲清理论的基础上联系生产实际、社会实际、工作实际、思想实际,选择好结合方式与结合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2、确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和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既突出素质,拓宽知识面,又着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开发,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形成为核心、以素质提高为目标,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多能力、适应性强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人才。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
1、确定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结构目标
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为目标,拓宽基础面,着重基础知识即人文科学、1
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广度,夯实基础层,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承和基
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培养,注重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而不是难度,培养跨专业、宽视野的人才,使学生知识结构以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和人文、自然、思维科学为
基础,根据培养方向和管理领域不同,涉及其他相关学科,使专业具有鲜明的特
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致力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原则。
2、突出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能力结构目标
以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加强自主
学习能力、应用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使之对公共
事业领域现状和发展方向有全面了解,提高学生对公共事业各个领域的分析、判
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3、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素质结构目标
以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为目标,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文化、业务和身体心
理等综合素质,使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造福社会、造福国家、造福
人类。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素质的重中之中,强调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与育人价值,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具体措施
为贯彻和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准备采取以下
具体措施,以企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提高人才的适应性。
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按
照淡化专业、突出课程的基本原则,处理好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与专
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关系。我们计划以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为核心,由各门专业
管理课程和其它课程有机配置与整合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按照实施学分制的要求,分成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等三大板块的优化课程结构。
根据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条件及学科依托的基础,我们认为可以确
定以下课程为共同核心课程:公共事业管理学、社区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
伦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学原理、法学、管理学原
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管理文秘等,以适应公共事业管理特别是社区管
理的各项工作。
建立开放式的教学课程体系,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使学生知识结构以
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为基础,注意公共事业的共性与不同部门的个性,根据培养方
向和管理领域不同,涉及其他相关学科,使专业具有鲜明的特色。根据公共事业
实践的要求,我们计划采用“拼盘”式学科组合,融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法学等于一体,以求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社会发
展要求,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内容,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课内教学活动
与课外教学活动的关系,使之形成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2、制定融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型人才。
按照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要求定制定了较为合理的培养计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素质教育体系;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突出伦理德育教育,以求
真正起到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启迪作用;加强基础理论教
学,强化“三基”教育,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通才”;重视学院文化的教
育功能,注重体育与艺术教育,形成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和有效机制;准备实施
“精品课程”和“名牌专业”计划,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
质量;加强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建设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
践基地;开设辅修专业,进一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在已具有计算机、外语等级证书、毕业证(学位证)的基础上推行学生获取专业技术岗位证书(或
行业证书)。
3、把实践环节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
体系。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我们把实践环节作为必修课纳入其中,设计了课内实验
—社会实习(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保证应用型人才
培养的需要。我们的目标和做法是:
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增加操作性实践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将实践环
节总周数安排为35 周,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和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重
为1.6:1(1991:1240),达到了理工科实践课的标准,真正强化了实践教学;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开设专业实验课,拟建立公共管理(社区管理)模拟
实验室,以求形成多层次的实验如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造
性实验等,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实习教学,建立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社会实习三项内容相结合的综合性开放实习教学体系,增加社会实习的时间,扩展社会实习的内容和活动空间,并要求学生利用暑期参加三次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交调查报告和总结,使学生了
解国情、省情、乡情和民情;
强化社区岗位实习,根据社区管理工作和课程设置,四年中安排六次不同主
题的专业实习,到校外实习基地(社区)进行与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岗位实
习,如社区工作与实务、社区法律工作实务、社区民政工作实务、社区经济工作
实务、社区文化年工作实务、社区社会环境工作实务等,通过社区主任挂职实习,用“岗位养成式”的实训方式来加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
力,特别是观察判断、协调交往、策划组织和应变能力;
注重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学生毕业综合岗位实习的基础上,严把选题、做题、答辩三关。要求学生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选择结合公共事业管
理特别是社区管理实际的课题,选好题目,综合运用几年来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
识、专业技能去研究某个理论问题、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严格答辩要求而不走过
场,以求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建立实践环节考评体系,通过实习单位鉴定、个人总结、实习报告(论文)
和小组意见等四个环节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4、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手段,改革作业和考试环节
根据“紧跟时代的发展、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内容
少而精便于自学”的教材编写原则,与兄弟院校合编教材;将CAI等现代化教
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注重对学生学习及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学生智能发展的考核,提倡需通过查
阅有关资料杂志或进行实验才能完成且无统一答案的作业;采用多种多样的考试
方式如开卷或半开卷、文献综述、专题论文等;作业和考试评分标准应侧重看学
生解决、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有独立见解和创新,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
2005年6 月
法政学院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规划总体思路
为适应我国行政和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入WTO后对行政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的要求,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公益性即不营利或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特点,结合我院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 要求,在制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必须突出以下特色:一是突出政治、政策和道德色彩,目的是使其在公益单位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道德风范;二是突出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三是突出现代化技能比如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技能的掌握;四是在社会调查、社会实习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多下工夫。
二、本专业学科建设规划之教学计划的特色与创新
一是经济管理相结合,软硬搭配,既要体现经济学科特别是公共财政管理特别是公共管理的要求,又要重管理学科、操作技能学科的比重。这体现在不但要增加诸如经济学相关课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比重;还要增加有关管理工程等课程(比如管理定量分析)。二是精讲理论,多练实务,重实践,重应用,这表现在多个方面:教师上课要克服满堂灌,采用案例式教学,设计式教学和指导性教学;学生要在调研、实习、课程设计、社会服务等方面体现特色。
三是缩小专业化必修课比重,拓宽专业口径。公共事业管理涉及职业岗位繁杂而又多变,因此,专业口径应是“喇叭型”,不应是“针尖型”,即宜宽不宜窄。
四是学生技能多样化:通过各方面努力,学生在四、六级英语考试、计算机考试、国家公务员资格证书考试、知识技能竞赛证书考试等方面达到相应水平,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三、关于确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向”的若干思考
(一)我院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区管理方向的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加快,社区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首先,社区将逐步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基层组织单元。改革开放体现的是转型社会的特点,社区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而目前,传统的社区正向带有较为浓厚政治色彩的现代社区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社会成员的工作变得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而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却使得人们的居所仍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使得传统的以工作单位为单元的政治生活必然将被以社区为单元的方式所取代。可以想见,今后诸如代表选举等政治活动将越来越多地由社区管理机构来组织。事实上,在文化背景与我国十分相似的新加坡,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政治生活方式。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中也在尝试这种作法。因此,社区将在今后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次,社区管理机构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现代社区不是仅仅由于地域和
一定的文化背景而形成的“居民区”,它将是社区居民共同利益的集合,社区管理机构是社区经济利益的合法代表。这是对社区管理提出一个新的要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的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生活。我国社区的数量和规模将会有很大的增长,社区的复杂性和国际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根据国际上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和要求的新形势,对管理过程的全面监控,管理活动的信息化和电子化,管理和服务内容的多层次特点和直接化,社区建设的个性化将成为社区发展的新方向。而目前社区管理基本停留在临时性的低层次管理阶段,这与现代社区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目前社区管理的滞后主要是管理人员素质的滞后和管理方式的滞后。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社区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严重偏低、专业素质不高、干部来源匮乏、年龄结构偏大等不符合现代社区发展需要的严峻现实。因此,必须彻底更新观念,启用一批既懂得社会工作又精于管理服务的高素质人才,对现在的社区管理队伍更新换代。在我国政府把社区作为最基层的政权代表后,据广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城市的人才市场资讯机构预测,社区合格管理人员每年需1 200余名。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提高,对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张。
(二)办学竞争形势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高校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甚少,即使开设了些专业,往往也是师范院校和大学教育系开教育管理方向,医学院校开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体育院校和大学体育系开体育事业管理方向,艺术院校和大学文学艺术系开文学艺术事业管理方向,理工院校开环境经济与管理方向,少数大学开人口学方向等等。鲜有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造成了人才市场上此类人才的严重短缺。这与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很不协调。开设并建设好以培养社区管理人才为主方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迫在眉睫。同时,在调研中还发现,办学实力强的大学,一般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上,而本科阶段的教育被置于一个极其次要的地位。甚至有许多学校是在获得硕士点之后,在国家教委的要求下,才开办本科阶段的教育。此外,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在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我校基本上和其他学校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创出一片天地来。因此,我们可以依托我院较为成熟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经验和力量,通过一定的投入,迅速地把该本科专业办好,办出特色。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
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以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为核心,由各门专业管理课程和其它课程有机配置与整合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做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根据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条件及学科依托基础,我们认为可以确定以下课程为共同核心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或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共组织学、公共组织财务、公共事业管理法学、高等数学、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等。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或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综合型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课程要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中介性”的特点,明确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义、范围对象、主体和客体、职能、效率、评价等,形成公共事业管理的逻辑起点和逻辑体系,并统摄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课程体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学原理,为今后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课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知识和技能相结合,以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为内容,形象地讲授知识、原理和方法。开设该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我国刚刚兴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感性知识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对于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将会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法学等课程可以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认识和明确公共事业的法律地位,进一步促使公共事业管理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为完善对公共事业的法制化管理打下基础。
五、认真做好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和科研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建设,其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公共事业管理科学研究的水平和专业教育的水平。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上,应针对现有教师自身所学专业的状况,以挖掘教研室自身潜力为主,加强教师的研究方向转型和专业知识重新定位工作,强化培养深造与适度引进相结合,特别是一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师队伍。
对教师的研究方向转型与重新定位工作,主要采取教师结合自身实际确定教学研究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发展研究小组,每个小组由2-3人组成,教研室主任负责督促与协调管理工作。对青年教师在确定指导教师的基础上,组织青年教师外出进修,以达到开拓视野、取长补短的作用。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积极参与到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等活动中去,以便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科发展理论前沿动态,紧跟学科发展步伐。
狠抓教师的科研工作。本着教学与科研并重、以科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广大教师以本专业发展研究小组为依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通过外出到其他高校调研学习、到实际业务部门实地调研、参加种种学术活动、积极申报各级各类学术科研课题、请相关学术专家和权威来校讲学等方式,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发展和建设,在不断发表学术论文、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将我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成特色专业。
六、认真抓好教材建设
作为一门新兴的本科专业,认真抓好教材建设十分重要。根据现有公开发行的教材版本零散、不成套、内容结构体系庞杂的状况,我们认为应当立足我院实际,自力更生,以我为主,抓好教材建设。在近3年内,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编著一批教材。
第二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共事业的改革深化,我国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在我国遭遇生存的危机与挑战,而这与当前我们地方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模糊、专业特色不突出有着密切的关系。化解危机的出路在于清晰界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以区域社会需求为主导,突出专业特色。本文通过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的背景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具有特征和培养目标及规格,详细的阐述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培养要求,指出了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的几项基本要求,同时针对上述培养要求,提出了该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在各类高校中是一个新设置的专业。在社会实践中,尽管已经存在着各种公共事业组织,但公共事业管理作为独立学科尚未形成独立体系。同时,各个院校原设置的有关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又各有特定的市场定位,因此,如何理解新的专业目录下的公共事业管理,整合独立存在的各个专业方向,形成规范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建设完善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什么是新世纪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如何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这是目前全国 300 多所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面临并正在研究解决的问题。1998 年,为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公共事业的形成对新型管理人才的急需,应用型管理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正式建立。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的背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呈现多样化趋势,而高等教育的专业调整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在经济改革的推动下,社会管理的方式不断变革,政府职能也在转变,公共事业作为独立的社会组织以其特殊的职能正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设置是公共事业管理变革、专业人才需求和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同时,随着公共事业领域的扩大和职能的丰富,对有关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会有很高的要求,现有的从事相关领域的管理人员,在知识结构、素质及能力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公共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只有通过专业的建设、人才培养来解决公共事业管理对人才需求这一迫切的问题。
(二)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规格:
公共事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掌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实用型高级管理人
才。国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规划、管理、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通过四年的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强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和人际协调、沟通能力。
(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第一,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但由于我国公共事业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第二,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
第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
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公共服务的意识。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整体利益的实现、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宗旨。这要求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管理者要具有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公众与社会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核心。
(2)具有社会化的管理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行为与公众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着目标的一致性与实现方式的矛盾与冲突,个人利益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观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客观上又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上为其提供保证、支持与协调,对有损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的行为予以约束和限制,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既要立足于整个社会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从整体的角度保证个体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3)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涉及多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如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统计学等。而且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众利益、个人利益三个不同的层次,涵盖广泛的领域,服务对象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及各类公众,其操作具有复杂性,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思维敏捷,善于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与把握大局,具有开拓与创新能力,具有全面的管理才能。
(五)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专
为达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体现高等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者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本专业强调以下三条人才培养的宏观途径:
1.夯实基础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必须建立在厚实的成熟学科基础之上,在成熟学科中去吸收自己成长壮大的养分。本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我校经济、管理科学的学科优势,设计出高质量、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2.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动手能力。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主要是应用科学,在培养本专业学生时,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力度,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去学活知识,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距离,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系统的理论学习与表面的动手能力,只有在综合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中,才能内化为较为稳定的内在素质,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道德素质、业务专业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只有具备这些方面的优良素质,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以成为有用之才。
(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
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
——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总之,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政府职能将进一步转变,更需要建立一个高效、协调、规范的公共事业管理体系。这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和挑战。21世纪的全新的教育体制正在 形成。尽管公共事业管理这一新的学科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前景无疑是广阔的,必将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中国高教研究
2李燕凌,《拓宽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3李燕凌、凌云,《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思考》,高等农业教育
4郑文范、孙萍、马立晓,《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方式》,中国高教研究
5李业兴、郭小聪,《党政部门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与思考》,中国行政管理 6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农业教育7李燕凌、杜宝贵、欧阳晓东,《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高等农业教育 8莫利拉、李燕凌,《基于就业岗位分流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高等农业教育
9崔运武,《以专业基本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大学教学
10蒋纯红、张劲松,《WTO背景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1张一纯、磨玉峰、郑燕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A校学报
第三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财务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103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现代公共事业管理及公共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各种协会、社团、基金会等公共组织从事财务管理及其他管理工作或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人文底蕴深厚、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宽广、创业能力强劲、具有“信敏廉毅、慎独尚公”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1、基本素质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并基本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基本知识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与核算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3、基本技能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管理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掌握基本报表与辅助报表制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技能。
4、基本能力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还应具备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我国现有的公共事业及公共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从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及其他工作能力。
三、培养特色
1..培养目标特色
本专业紧紧围绕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将创业型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突出公共组织经济财务核算与管理方面的要求,发挥我们财经院校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将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各课程模块和各教学环节之中,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营销与管理方面的教学,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们的毕业生具有更广阔的就业与发展空间。
2.课程特色
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
算机的技能;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搜集和处理、进行系统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具备与科学研究、文化出版、民间非盈利机构相关联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创业与就业教育课程四个平台。各课程平台由若干课程模块组成,并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第一课堂重视基本理论,突出课程实验,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课堂重视素质拓展,突出专业实训,提高学生创业素养和潜能;第三课堂重视知行合一,突出综合实践,丰富学生创业经历和体验。按“厚基础、宽口径”设置“3+7+X”主干课程体系,按照“专业提高性课程+专业口径拓展性课程+专业技能性课程”构建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在强化专业课教学的同时,扩大选修课范围,为学生选课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开设有关创业方面的必修及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专业及相关知识进行创业。注重本专业技能的操作培养,形成实践教学体系。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6周,主要以课堂教学、老师讲课、学生练习为主。第二阶段2周,主要安排各种专业实训和专题讲座。实训课程主要包括《公共财务管理实训》、《公共管理案例专题》、《政府会议筹划与管理实务》、《公众满意度测评》、《政策运行绩效评估》、《政府财务报告分析》等。分五个学期在第二阶段安排五次会计专业讲座以及学科前沿讲座(含毕业论文(设计)讲座),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中级微观经济学等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选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的数量,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努力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设置实验课,安排一定比例的实验学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强调加强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训、专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方法特色
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三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体”是指,要以学生为本体,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实现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两翼”是指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以及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个性差异化培养两翼,实现人才多种能力的复合,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三平台”是指,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网络教学为三个平台,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讲课、课内外实训等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推行必读书目制度,提倡经典文献研读,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重视课外科研创新活动的作用,将学生课外科研训练、学科竞赛、文化活动、发明创造等活动纳入考核范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仿真实验、计算机互动软件实验、PowerPoint幻灯教学。在教学中注重会计案例的使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决策者。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广泛运用。
四、主要课程
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会计学、西方经济学、公共政策、公共财务管理、政府预算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税法、公共项目评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管理定量分析、数据库应用、财经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非营利组织营销、公务员理论与实务、西方公共管理(双语)等。
五、主要实践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含实验、上机)、实习实训(含军训、课程实习、专业调查、毕业实习等)、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课外科研创新实践(含学科竞赛、学术论文、文艺作品、科研活动、创业活动、发明创造、校园文化活动、职业资格与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等)。
六、学制与学位
我校普通本科教育学制四年,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习年限,3—6年内修满学分可以毕业。学生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后,发给毕业证书;其中符合国家学位条例学位授予条件和学校有关规定的学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七、教学进程方案表
专业学时、学分分配表(见表一)
专业全程教学计划表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表(见表二)
分学期课表(见表三)
第四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0-9-23 18:7 潘成彪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自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多元化结构与平衡的视角,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等四个关键方面探讨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构建设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下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化管理需求,一些大学如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为回应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开设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巨大需要与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作为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次年秋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率先试点招生,随后开设此专业的学校迅速增加,到2006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多达303所。与开办高校多、招生规模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高校培养目标不清晰、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健全、专业特色不明显、就业出口不畅通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该专业的社会声誉直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解决的根本思路是对人才培养模式逻辑起点的正确认识和逻辑体系的完整构建。本文试图以多元化结构与平衡的视角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层次有用人才,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相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高等教育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本科阶段教育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中间阶段的教育而非终极教育,研究生教育将日益扩大并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当代高等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内在地要求本科阶段教育更多的体现为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相应地,本科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多地体现为素质取向而非职业取向,传授与训练多种知识、技术与能力将成为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将成为本科阶段成功教育的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将被不断采用并成为一种本科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
2.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势的外在要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组织处于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之中。一方面,许多问题(无论是技术的还是管理的)的复杂性程度在不断提高,有效开展工作、解决问题需要相关工作者了解、熟悉、掌握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单一知识结构的人员将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重心转换的频率不断加快,复合型人才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较强的适应性而明显地比单一型人才更具优势,这同样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提出了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科交叉、各学科知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学科和专业发展,这已是不争事实,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作为一种制度保证,有利于学科交叉而形成学科互补,有利于专业基础的夯实而形成专业特色,从而成为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像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兴专业,没有诸如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支撑,不吸纳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营养”,就无法想象它能够茁壮成长,更无法想象它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和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构建设想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内涵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招生、培养、就业的全过程,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的一体化联动,从而形成自组织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以系统的观点,强调从招生到就业各环节的平滑过渡、紧密衔接和闭环反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等环节。
1.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特别是毕业生的不断输出,各高等院校都已注意到培养目标设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不高,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很低等。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以重新审视,这也说明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并不能很好地切合实际以及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就是在目前专业不成熟、第三部门发展不成熟、就业岗位接纳度不大的特定历史时期,根据各校各地实际,基于分类培养的思路,而对人才培养设定多个目标、多条路径,从而形成培养目标体系。比如把一部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业精神的学生往企事业(含公益性企业)方向培养(就业主导型目标),把一部分有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往公务员方向培养(准公务员型目标),把一部分刻苦钻研、品学兼优的学生往研究生方向培养(知识发展型目标),通过诸如此类的分类培养,能够使培养目标更切合实际需求,目标达成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2.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和分类培养思路,课程体系构成必须多元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是指课程设置不仅要有理论类课程,而且要有较大比例的实践类课程。理论类课程不仅要有体现专业性质的基础平台课程,而且要有体现多元培养目标的模块方向课程;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有课程知识运用的操作环节(如社会调查、公文写作),也要有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研究环节(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还要有实际或仿实际工作的实践环节(如各类实习、模拟实训、社团活动)。另外,就理论类课程而言,除了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类课程以保证专业性质与方向不偏离外,也要适当开设企业管理类实用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还要适当开设人文、理工、科普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演算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熟悉、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技术、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3.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
由于事业单位改革难度较大,进程相对滞后,且目前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还不高,人员进出受体制性因素制约,就业容量受限;“第三部门”不发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模不大,对专业化管理要求不高;公务员考试不设“公共管理”专业门槛,相反本专业毕业生经常被挡在有特定专业要求的单位的招考资格之外,专业优势经常难以有效发挥;现行的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相近专业方向,给升学考试带来一定的专业壁垒阻碍。从而追求单纯的“出口”模式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多元“出口”模式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上,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比就业专一性更重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公共精神的理念基础上,依据“管理主义”的共性特点,学生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社区、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组织事务性、管理性岗位上广泛就职或升学读研,注重“出口”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从而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的良性运作机制。
4.师资结构的多元化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建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基础之上,关于社会领域内公共事务管理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构筑起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多学科知识结(下转273页)
(上接272页)构基础,又要以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加强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构建一种动态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决定了此专业师资结构的多元化,即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来自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这群人组合在一起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积累,一方面可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学科交叉和融合,推动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良性发展。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
根据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而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使系统不断产生新的结构,从而推动系统自身功能的升级发展。如果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促使构成该系统的多元要素之间发生竞争和协同的作用,并由此建立动态平衡的机制,那么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从一种平衡态发展到另一种平衡态,则可实现专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的机制,关键是实现理论、技能与实践教学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人文社科知识与理工知识传授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专业特性突现与管理共性并具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多样化延展与特色化追求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通过这四个方面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促使“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的落实,能够形成专业发展动态平衡的机制,从而实现专业建设基调由“环境适应型”向“内涵特色型”转变,形成“公共精神”与“管理主义”的有机融合的公共事业管理独特学科体系,继而增强专业和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2.李燕凌.拓宽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3.李燕凌,凌云.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9).4.郑文范,孙萍,马立晓.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方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0,(4).5.李业兴,郭小聪.党政部门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4,(2).
第五篇:石河子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11030
2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在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城市社区、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 培养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结合,重视公共管理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培养在公共事业组织中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技能和写作能力,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具备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行政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 主干学科
公共管理、教育学
※ 相近专业
行政管理、社会工作
※ 课程体系
普通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数学文化、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isual Foxpro、体育与健康。
专业教育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经济法、管理文秘、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
综合教育课程:由石河子大学统一规定,见《石河子大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中的相关规定。
特色课程及学科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概论、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兵团公共事业管理研究。
※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社会实践
1.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安排在第4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2周,活动内容可自拟,也可选定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方式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组成小组,由教师指导,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开学后2周内提交实践活动的调研报告,由学院(或系、部)组织考核,合格者获得2个学分。
2.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的社会调查部分安排在第三学期寒假进行,学生以课程基本理论为基础,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在第四学期开学后,提交调查报告,由专业组织考核,合格者获得2学分。
(二)技能训练
1.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与检测
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与检测包括管理学原著选读读书报告、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培训与检测等,分布在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进行,该部分主要通过实践技能的培训和检测,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
其中,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培训与检测、管理学原著选读读书报告三个部分的实践技能检测,通过第二课堂学生活动形式进行,由专业老师组织考核,各部分合格均可得到1学分。
2.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与检测
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与检测在第八学期进行,该部分主要采取学生深入实践单位,在学校指导教师和实践单位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该部分的成绩评定采取专业指导教师和实践单位指导教师共同评分的办法,合格者可以得到2学分。
(三)实习
1.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在第四学期末利用小学期进行,共2周。主要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考察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的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了解这些部门的日常事务、运行规范和专业技能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学习目标。本部分的考核采取指导教师按照学生表现以及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综合打分的办法,合格者可得到2学分。
2.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在第六学期进行,历时20周,采取专业集中实习和学生自主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就业意向,选取某一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专业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系统的专业实习。在第七学期初提交实习报告材料,由本专业组织考核,合格者可以得到10学分。
(四)毕业论文
从第七学期开始进入毕业论文写作,包括选定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论文写作大纲,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工作于第八学期六月上旬完成,六月中旬参加学院或系组织的论文答辩,合格者可以得到10学分。
※ 毕业条件
最低毕业标准199学分,其中理论143.5学分,实践55.5学分(含综合教育17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