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管理理论复习题
行政管理理论复习题
(罗德刚)
一、简答5*6=30分、二、辨析题5*8=40分
三、论述题15*2=30分
1、行政
2、公共行政
3、中国行政科学发展的任务
4、在行政学研究的德国阶段史坦因、布隆赤里的重要贡献
5、新公共行政学信念
6、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
7、新公共管理运动要解决的问题
8、英国决策与执行分开
9、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的异同
10、第三部门的特征和作用
第二篇:行政管理复习题
1、行政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1)传统管理时期(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2)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3)系统管理时期(从
20世纪50年代起)
2、行政管理在企业中的三大功能:管理、协调、服务。其中管理是主干、协调是核心、服务是根本。行政管理的实质就是服务。
3、企业行政管理的内容包括:(1)办公事务管理、(2)行政后勤管理、(3)文书档案管理、(4)人事财务管理和安全保障管理等方面。
4、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必备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能力素质。
5、常见企业行政管理制度:(1)办公事务管理(企业制度建设、企业印信管理、行政经费管理、法律事务管理、会务接待管理)、(2)行政后勤管理(办公环境建设、办公自动化建设、财产物资管理、司机车辆管理、餐厅宿舍管理)、(3)文书档案管理(企业常用文书的写作、收发文的程序和规定、文书档案的收集和管理)、(4)人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员工日常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文化建设)、(5)安全保障管理(安全管理概述、安全管理内容、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6、印章的作用:权威作用、凭证作用、标志作用,种类:正式印章、专用印章、套印章、钢印、手章、名章、戳记)
7、介绍性形式:工作介绍信、用公用信笺书写的
8、行政费用管理闭循环全过程:费用预算、费用预审、费用执行、费用
控制、费用总结、费用分析。
9、编制行政费用预算:(1)必须清楚地知晓所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涉及的费用构成及细项,以便知道预算费用的构成、(2)必须建立行政费用日常管理台账并进行使用登记,以便统计已发生的各类行政费用的组成,开支及具体使用情况、(3)必须与所在企业财务部门沟通,了解不同费用的归属,以便将相应费用统计进不同大类,方便日常参照执行和控制、(4)必须从财务部门获得上一行政费用的开支情况,以便对总体费用额度有一个全盘掌握、(5)必须充分听取其他各部门对于行政费用方面的想法和需求,并加强日常沟通,以便制定出相关行政费用预算满足各部门的实际需要、(6)必须从人力资源部门获得上一人员情况与下一人员编制,以便将相关费用分摊至人头,进而按人头费计算下预算、(7)必须掌握现有资产清单和使用、维护状况,以便合理及充分地利用现有资产,合理估计下一资产购置需要、(8)必须充分与公司管理层沟通,明确下一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计划,以便据此充分估计活动费用预算及其他开支的需要、(9)必须关注办公租赁行情,不定期与物业公司沟通,以便充分估计租赁费用的上涨下跌趋势,做好费用估算和合同续签工作。
10、戴明循环PDCA是一个持续改进模型,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提高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11、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原则:(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即根据对事实的了解和对法律的理解处理法律事务,尽量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2)以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控制和管理、预防法律风险为工作重
点(3)法律预防为主,法律救济为辅(4)按照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独立履行职责(5)在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范围内,独立承担工作责任(6)以企业利益为已任,诚实信用、勤勉尽责、严密审慎,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7)严格保守企业商业秘密(8)严格管理,热情服务。法律事务管理工作的意义:让精通法律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员参与到企业决策和管理过程中,保证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经常处于有利的法律地位。
12、搞好企业接待工作的积极作用:(1)可以使企业改善外部环境(2)可以使企业扩大对外影响(3)可以使企业获得大量信息(4)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5)接待工作是联系合作的桥梁(6)便于领导工作的开展
13、会务工作的特点:商业性、服务性、被动性、事务性、综合性、保密性、时间性。内容包括会议秘书工作(会前准备、会中控制、会后跟进)会务行政事务工作、大中型会议的会务组织。
14、办公场地建设包括办公室选址、租赁、装修、内部设计及布置等。办公选址成本一般包括租金、物业管理费、装修费、停车费、水电费、税费、回复原状费、折旧费用、运营成本和人力资本等。
15、办公室内部设计有三种类型:封闭式、开放式和全景式。
16、办公室布置原则就是办公室内部布置时在各项软硬件方面所应注意的原则:工作流、沟通网络、监督、地板空间、工作空间、工作走道、扩展的可能性、设备与人员的相互邻近、噪音设备、自然光线、隐秘环境、外观。其他硬环境还包括:绿化环境、空气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速度)、光线环境、颜色环境、声音环境、设备环境、安全环境(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防火安全)。
17、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得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是日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这五个单词。
18、办公自动化的功能:(1)建立内部的通信平台(2)建立信息发布的平台(3)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4)实现文档管理的自动化(5)辅助办公(6)信息集成(7)实现分布式办公。
19、办公自动化设备分类:普通办公设备、专业办公设备(文件输入及处理设备、文件输出设备、文件传输设备、文件储存设备、文件整理设备、网络设备)
20、企业财产物资是企业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总称。财产物资管理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上述各类财产物资的采购设备、使用和保管等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加强财产物资管理的建议: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置控制指标考评制度。6.印章是权利的象征和只能的标志,并且有三个作用,印章的种类 作用:1.权威作用2.凭证作用3.标志作用
种类:1.正式印章2.专用印章3.套印章4.钢印5.手章6.名章7.戳记 7.介绍信
介绍信是一种使用相当广泛的身份证明。介绍信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工作介绍信,按照统一格式印制,使用比较简单。有制发企业名称、使用人姓名、职务、事由、时间、有效期、用印等,只要填写即可。另一种是用公用信笺书写的。这是为请求或希望或证明某种情况二使用的。这类介绍信书写时要求叙事清楚,语气和婉。
8.企业行政费用的管理流程,如何编制企业行政费用的预算
管理流程:1.费用预算2.费用预审3.费用执行4.费用控制5.费用总结6.费用分析
9.编制行政费用预算,必须做到九个“必须” 1)必须清楚地知晓所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涉及的费用构成及细项,以便知道预算费用的构成;
2)必须建立行政费用日常管理台账并进行使用登记,比便统计已发生的各类行政费用的组成、开支及具体使用情况;
3)必须与所在企业财务部门沟通,了解不同费用的归属,以便将相应费用统计不同大类,方便日常参照执行和控制;
4)必须从财务部门获得上一行政费用的开支情况,以便对总体费用额度有一个全盘掌握;
5)必须充分听取其他各部门对于行政费用方面的想法和需求,并加强日常沟通,以便制定出的相关行政费用预算满足各部门的实际需要; 6)必须从人力资源部门获得上一人员情况与下一人员编制,以便将相关费用分摊至人头,进而按人头费用计算下预算;
7)必须掌握现有资产清单和使用、维护状况,以便合理及充分的利用现有资产,合理估计下一资产购置需要;
8)必须充分与公司管理层沟通,明确下一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计划,以便据此充分估计活动费用预算及其他开支的需要;
9)必须关注办公租赁行情,不定期与物业公司沟通,以便充分估计租赁费用的上涨下跌趋势,做好费用估算和合同续签工作。
10.戴明循环PDCA 戴明循环或称PDCA循环、PDSA循环,有时也被称为戴明伦(Deming Wheel)或持续改进螺旋(Continuous Improvement Spiral)。它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先是有着“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安曼德.休哈特(Walter.A.Shewhart)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雏形,后来美国管理专家戴明将休哈特的PDS循环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Study-Act)”这样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
41、员工培训的种类
答:
1、在职培训:又称带徒培训,成本低、实用,全要有合格的师傅。
2、学校培训:参加学校的培训,目的是可以获得到较系统的知识,成本低,但可能实用性不强。
3、企业内训:聘请培训师在企业内部培训。其效果在于聘请高质量的培训师。
4、外派培训:参加公开招生的培训。成本高,但效果相对较好。
5、其他类型培训:(1)课题式培训;(2)轮岗式培训;(3)研讨式培训;(4)度假式培训;(5)派出式培训;(6)网上培训。
42、薪酬结构组成
答:
1、基本工资:高差异和高刚性
2、奖金:高差异性和低刚性;
3、保险:成本比较复杂;
4、福利:低差异性和高刚性;
5、津贴:种类较多。
43、员工关系管理
答:员工关系管理,从广义上讲,是在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中,各级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职能管理人员,通过拟定和实施各项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行为,以及其他的管理沟通手段调节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并确保为员工、社会增值。从狭义上讲,员工关系管理就是企业和员工的沟通管理,这种沟通更多采用柔性的、激励性的、非强制的手段,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支持组织其它管理目标的实现。基主要职责是:协调员工与管理者、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引导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员工关系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就是指传统的签合同、解决劳动纠纷等内容。
44、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答:劳动关系是指以劳动给付为目的的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指企业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企业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即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民事法律关系。
45、劳动者和劳动者的权利
答:劳动者就是指劳动人。通常意义上的劳动者是指人们有意识并有一定目的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从而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公民。
劳动者的权利:
1、就业权,即劳动者有就业的自由,有选择就业企业、就业地域的自由;
2、劳动报酬权,即劳动者有要求企业支付报酬的权利,有与企业谈判报酬支付方式,支付额度的自由;
3、休息权,劳动者为了自身健康的需要,有合理休息的权利;、4、劳动安全权,即劳动者有权要求企业提供的劳动环境应当满足保证其人身安全的权利。46 社会保险的组成 P191 目前的社会保险组成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劳动保护、养老保险、竞业限制、服务期 P192-P193 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立法、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总称。包括工作时间、休假制度的规定,各项保障劳动安全与卫生的措施,女职工保护规定,未成年人的劳动保护规定等。
养老保险
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竞业限制
竞业限制是企业对负有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
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在一段时间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企业任职,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年限,规定二年。竞业限制具有三性:
1.具有滞后性: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合同中为延迟生效条款,也就是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法律约束力终结后,该条款开始生效。
2.经济补偿性: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企业应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企业支付违约金。
3.企业主动性:企业具有竞业限制签订的主动权,在接触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企业可以主动在认为劳动者没必要履行竞业限制协议的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服务期
服务期是劳动合同当事人通过协商约定的劳动者为企业必须服务的期限。最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一种情况企业可以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即企业为劳动者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并支付劳动报酬和培训费用的情况。48 劳动合同期限 P196 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合同的有效时间,它一般始于合同的生效之日,终于合同的终止之时。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三种:
1.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即合同中既明确了合同的起始日期,也明确了
合同的终止日期。
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即订立的劳动合同有起始日期而无确定终止日期,只有当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或法定解除条件出现时,合同才能终止或解除。必须订立无固定期限的情况:劳动者在该企业连续工作满十年;国有企业改制或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在该企业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十年;连续两次订立劳动合同;企业之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即订立的劳动合同有起始日期,终止日期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合同。双方协商,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49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 P197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指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企业与劳动者为相互了解对方而约定的考察时间,它是整个劳动合同期限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合同期限可以约定不同的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或者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设试用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企业和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合同当事人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试用期即为劳动合同期限。50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P198-199 劳动合同的解除
(1)经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2)企业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a)因员工未能在30天内提供其被录用的相关资料,至使企业无法办理录用及社会保险缴纳手续的。
b)员工被查实在应聘时向企业提供的其个人资料是虚假或伪造的,包括但不限于:离职证明、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学历证明、体检证明等;应聘前患有精神病、传染性疾病及其他严重影响工作的疾病而在应聘时未声明的;应聘前曾受到其他单位记过、留厂查看、开除或除名等严重处分、或者有吸毒等劣迹而在应聘时未声明的;应聘前曾被劳动教养、拘役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在应聘时未声明的等; c)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d)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劳动规章制度的
e)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f)故意泄露企业机密造成企业重大损失的
g)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企业在违背真实意志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h)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企业可以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a)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企业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员工不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内容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c)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项目结束或部门撤销等),致使无法履行本合同,经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的。(4)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剪不足二十人但占据企业员工百分之二十的,企业提前三十日向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听取员工的意见后并向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的情况: a)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b)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c)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合同后,仍然需裁减人员的
(5)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a)员工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达到国家规定不得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等级的
b)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实行计划生育的员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
(6)企业对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范围和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篇:2013行政管理期末复习题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简答题
1.政府职能的多样性和整体性(P22)
政府职能具有多样性:一方面是政府职能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包括;另一方面是政府的多层级性带来职能层次上的多样性。政府职能体系的层级既相互贯通,又相互独立,呈现出一种相互交错的局面。尽管政府职能在内容和层次上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但相对于立法职能和司法职能来说,政府职能又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
2.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P27 the second paragraph)
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地运用和强化了政府统治职能,行政权利扩大,专政镇压职能大大加强,民主职能有所削弱。在经济领域,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紧密结合,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都扩大和加强了,政府还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保证市场的秩序采取一些福利性的措施。
3.“守夜人”政府行政职能(P27 the first paragraph)
答:这一时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极力推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认为最好的政府,就是最廉价的政府。因此,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的管理方法,以保障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权力为目的,通过政治统治职能对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守夜人”的作用,奉行“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信条,主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和引导社会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4.政府职能的动态性和稳定性(P23)
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政府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府职能的内容和范围也会有所差别;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不同,政府职能的基本内涵和实现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然而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政府职能又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在这个时期内,政府职能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和作出调整,这是与国家政权在该时期内的主要任务相一致的。
5.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P37-P38)
主要包括:(1)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职能重心从政治职能转向经济、社会职能
(2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职能方式从单一的行政方式转变为行政的、经济的、市场和社会等多种方式的结合(3)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职能关系在高度集权和职能泛化转变为分清职能、理顺关系
6.行政组织特点(P44)
答:行政组织有政治性、权威性、法制性、系统性、社会性的特点。
政治性:主要体现在阶级性和决策性两个方面。
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强制性和约束性两方面。
法制性:包括行政组织自身建设的法制性和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法制性
两个方面。
系统性:体现在行政组织的整体性、结构性和有序性方面。
社会性主要表现为:管理性和服务性两个方面。
7.编制管理内容(P59)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职能管理,就是确定各行政组织机构的职能范围并协调不同部
门间的职责分工的工作。
(2)机构管理,就是对机构设置和调整的管理,具体包括对机构的数量、性质、级别、名称、规模等方面内容的管理。
(3)人员管理,是对行政组织内的人员数额、结构、领导职数、公
务员数额等方面内容进行的管理。
8.中央政府的主要职权(P65-P66)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中央政府是国家主权的代表,它有权代表本国政府同外国签订条约、协议或加入某一
国际组织,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
(2)中央政府有掌握国家国防事务的权利
(3)中央政府掌握财政权;
(4)中央政府具有最高决策权
(5)中央政府可以直接根据法律,发布适用全国规范的行政管理法规
9.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主要控制和管理方式(P72-P73)
答:主要控制和管理方式有立法控制、行政控制和财政控制。
立法控制包括两方面:第一,中央政府通过规范地方政府权限行使的各种法律,要求地方政府遵循。第二,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的立法。
行政控制是在地方政府活动过程中,由中央行政机关进行的经常性控制活动。通常由中央行政机关行使。特点为:第一,中央政府设立主管地方政府事务的专门机构;第二,通过制定各种行政性的条例、规章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第三,通过干预地方人事来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控制是指中央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地方政府施加的控制。主要方式有:第一,划定税收范围;第二,补助;第三,控制地方财务行为。
10.行政领导方式的基本分类(P85-P86)
分为一长制和委员会制、层级制和职能制
(1)一长制和委员会制一长制即单一的领导制度,指行政机关把法令的决策权力完全集
中于以为首长身上的领导制度,又称独任制。委员会制指行政机关的决策权力由两人以上来行使的领导制度,又称合议制。
(2)集权制和分权制集权制是一切重大问题均由上级机关制度,下级机关必须根据上级
机关的决定处理事务的制度。分权制是指上、下级行政机构各自在其所管辖的范围内具有法律所规定的行政决定权,可以独立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所管辖范围内的各种事务。
11.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特点(P87)
最高行政决策权、指挥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行政首长对所管辖的公共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全权负责。它是指重大事物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职责的一种行政领导体制。
12.政府职能市场化的内涵(P30)
政府职能市场化指通过政府与企业、市场之间的合作,利用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与约束机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从而实现政府以较少的资源与较低的成本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公共服务的目的。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政府的是公用服务的“购买者”而非“生产者”。
(2)明确区分“内部供应者”与“外部供应者”。
(3)在公共服务共给中引入竞争机制。
13.行政决策的特征(P139)
(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及其行政领导
(2)行政决策的对象是行政事务
(3)行政决策是行政权力运用的过程
(4)行政决策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
14.公共财政的含义和特点(P156-P157)
含义:公共财政就是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公共财政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为基点,以市场失灵为前提,以弥补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
特点: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法制性
15.行政执行的基本手段(P189-P190)
行政干预一般分事前干预即预防性干预、事中干预即工作进行中的干预和事后干预三
种。特点是:第一,具有权威性;第二,具有指令性。
经济手段是通过利益诱导进行间接管理的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领域内,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把国家法律、法
规实施到具体的行政活动中,达到有效儿合理的管理目的。
科技手段指在其他手段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用的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方式方法实现行政目的的手段。
16.行政执法的基本特征(P224)
(1)行政执法的主题是行政机关
(2)行政执法的依据是法律、法规、规章
(3)行政执法的内容是直接影响或间接涉及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4)行政执法的对象是特定的二.材料分析题
1.(1)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P37-P38)(仅供参考,无展开)
<1>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职能重心从政治职能转向经济、社会职能
<2>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职能方式从单一的行政方式转变为行政的、经济的、市场和
社会等多种方式的结合<3>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职能关系在高度集权和职能泛化转变为分清职能、理顺关系
(2)政府职能社会化的意义(P34)(仅供参考,无展开)
<1>政府职能社会化有利于政府机构精简
<2>政府职能社会化有利于减轻政府压力
<3>政府职能社会化有利于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
<4>政府职能社会化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2.(1)行政执法的要求(P224-P225)(仅供参考,无展开)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法采取的具体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或者对个人,组织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
<1> 行政执法的主体是行政机关
<2> 行政执法的依据是法律、法规、规章
<3> 行政执法的内容是直接影响或间接涉及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4> 行政执法的对象是特定的(2)行政执法的合法要件(P228)(仅供参考,无展开)
答:行政执法必须合法进行,这是行政法治对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行政执法的合法必须具备主体,权限,内容,程序合法四个要件。
<1>主体合法代表行政机关进行行政执法的公职人员必须是合法取得公职身份的人员
<2>权限合法行政机关必须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进行行政执法,不得越权进行执法
<3>内容合法行政执法的意思表示
<4>程序合法行政执法不仅要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也要符合法定的程序制度
3.(1)行政伦理养成机制和道德(P131-P132)(仅供参考,无展开)
外部养成机制和内部养成机制
也可以从外部途径和内部途径两个方面来培养和完善我国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规范:
<1>加强行政伦理规范法制化,即用系统的法律条文,将行政人员个人道德、职业操守等详细规定下来
<2>加强行政伦理规范的培训,定期举行行政伦理学习班或加入职业伦理的培训课程
<3>加大行政伦理规范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客观的评价标准,让社会公众来监督和评价其周围的行政人员
(2)如何加强对行政人员的监督(P132-P134)(仅供参考,无展开)
对行政人员的监督不仅要加强外部监督,即由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等多种外部力量,通过制度或非制度的方式对国家行政人员进行监督。也要加强对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主要是上级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具体的包括: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自我监督 2.行政监察部门展开行政监督3.审计机关进行行政监督
4.(1)行政伦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P126-P127)
内容:<1>廉洁奉公方面的行政伦理规范
<2>勤政为民方面的行政伦理规范
<3>求真务实方面的行政伦理规范
要求:行政伦理规范反应的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要求,是行政人员处理个体
之间以及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行政伦理规范表现为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
形式上:行政伦理规范通常以准则、规定等形式出现,如《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等。制定程序上:行政伦理规范经过立项、论证、表决和公布等程序。
实施效果上:行政伦理规范主要是由党和政府的某一部门来执行,违反行政伦理规范
要受到道义上的谴责。
(2)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观(P124-P125)
答:行政伦理观是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即行政管理领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行政人员应具备:正义观,公平观,民主观。
正义观:正义是合乎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道理,原则和准则。正义是人类群体生活所不
可缺少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行政人员行使公共权力必然需要以正义为基本伦理原则。
公平观:公平原则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行政人员在行政
管理中必须遵守,平等对待一切社会成员的原则和理念的总和,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不得倾向于任何个人或集团利益。
民主观:坚持民主观是实现正义和公平的基本保障,提高行政决策科学性,巩固行政权
力,提高行政能力,有效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
三.论述题
1.当代政府职能的主要发展趋势(P27)
<1>政府职能逐渐扩大。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节奏明显加快,给西方国家带来了
日益增多、日益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客观上需要政府能够灵活应对变化并有效解决问题,这种需求在扩展政府职能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大政府”。
<2>政治职能中的镇压职能相对减弱,而保持社会稳定的民主职能趋于加强。这种民主职能
表现为,政府通过与各种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妥协合作来达到平衡;通过吸收工人和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等,缓和社会阶级矛盾,通过行政改革来适应经济基础及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政府职能日益分化和专业化。随着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化,政府职能也日益分化和专业化。
以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使得专业化成为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政府职能的实现越来越依赖与专业化知识和受过专业化训练的专门人才。专业化手段和专门知识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行政管理活动的频率,同时也提高了行政管理活动的科技含量,为政府职能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实现渠道。
<4>政府的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的强化与政府职能的社会化同步进行。为确保行政管理
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活动的相对稳定发展,当代西方国家在行政改革中都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职能,同时将一部分职能交还给社会,实行社会自治,从而使社会职能社会化
2.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内容&意义(P32-P34)
内容:是指政府改变传统的大包大揽的做法,将原来由政府包揽管辖的许多事务,通过社会
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改由企业、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来办理,以节约政府财政开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意义:<1>政府职能社会化有利于政府机构精简
<2>政府职能社会化有利于减轻政府压力
<3>政府职能社会化有利于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
<4>政府职能社会化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P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经过了一个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统治型政府向服务型
政府的转变。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内容包括:<1>职能重心从政治职能转向经济、社会职能;<2>职能方式从单一的行政方式,转变为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市场和社会等多种方式的结合;<3>政府职能关系从高度集权,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向下放权力,分清职能、理顺关系方面转变。“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是我们已经明确的政府职能定位,也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第四篇:教育行政管理复习题
教育行政管理复习题
一、常识类题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夸美纽斯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2、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校长负责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
4、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在全国范围适用。
5、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8、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无阶级性
9、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10、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
11、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
12、“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赞可夫提出来的。
13、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60 日内做出处理。
1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实习法。
1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系统性
16、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17、班主任的工作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
18、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19、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0、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21、科学型教育管理模式,就是用准确的科学研究、知识取代个人判断;强调管理者的理性
计算
22、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可以是:政府向公民提供的服务、公民组织为民众提供的服务、公民个人自己为自己提供的服务。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必须独立的项目是: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校园和教育教学设施、独立招生和颁发学业证书。
24、德尔斐法的特点是:集体性、匿名性、客观性、统计分析性。
25、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具有的特点是:前瞻性、实践性、全局性、适应性。
26、教育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方式有:个体传播、小团体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
27、教育政策分析的类型包括:回溯性政策分析、综合性政策分析、前瞻性政策分析。
28、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模式有:方法的移植、方法的渗透、方法的融合。
29、实行新任校长导师制有利于:促进新任校长和导师校长共同提高、为学校选择最佳的校长、新任校长顺利渡过适应期。
30、韦默提出的政策分析者的伦理价值追求是:分析上的诚实、对顾客负责、对自己美好社会观念的坚持。
31、学校管理是资源的经营,是运用和发挥办学资源的效用,从而达到办学目的的一种经营活动。中小学基础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主要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支出维持。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支出是不足的。因此,学校管理应特别注重效益,既要开源,又要节流,使有限的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发挥最大作用,以有效地培养学生。
32、目标管理的实质是要处理好领导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层层下达指标的作法有悖于此。
33、校长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学校管理,筹措经费不应该是校长的主要任务。
34、当前在教育领域,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民办教育的兴起、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管理的创新、教育投资风险的存在都需要对教育进行策划。
35、教育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规制度,对教育人员进行管理的活动。教育人事管理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决定国家未来建设者的素质,决定民族的素质。
36、与定性评价相对,它是指对现实世界的条件特征作出定量的全局性的估计.通过对样本中人的测量和调查,定量评价试图对各种人类行动的表现作出描述、比较和相关分析,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目的。
37、作为一种活动的督学;按教育督导对象,教育督导可以分为督政和督学.督政是重在对下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督学是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督导。作为一种官职的督学,它是一种行政官职,在国家督导团设有总督学、副总督学和督学三级;在地方一般称为督学。
38、教育行政的中央集权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指导的教育行政体制,它是国家行政管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和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和统治。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之间表现为一种从属关系,教育行政事务的最终决定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根据中央命令和指示行使有关教育行政职能。
39、教学大纲,又称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以纲要的形式,从整体上规定某一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内容,结构、授课时数、教学进度和教学法建议等,是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评估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40、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校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同党支部保正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功能的学校领导关系的结构体系。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党组织和行政组织的关系。党组织在学校中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实行“党政分开”。二是校长负责与民主管理的关系。建立校务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中起审议、咨询、监督、沟通等作用。此外.教职工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管理学校。三是校长与下属管理人员的关系。校长要对下授权,实行分层负责。四是校长与领导班子的关系。在研究问题时,校长与班子成员是平等关系,但在决策指挥时,校长是主要决策者和总指挥。
41、当代教育管理面临如下挑战:(1)课程改革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首先是校本化管理的挑战。其次是研究性管理的挑战。再次是开放式管理的挑战。最后是人本化管理的挑战。
(2)现代学校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首先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挑战。其次是重塑现代学校精神的挑战。
(3)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首先是对学校组织结构的挑战。其次是对学校管理方式的挑战。再次是校园数字鸿沟的挑战。
(4)知识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首先是对传统知识观的挑战。其次是对传统人才观的挑战。再次是对传统学习观的挑战。
4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就是建立与学习型社会、新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要求想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转型。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解决的是国际背景中的由近代向现代或者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以及国内背景中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新型学校制度的建构问题,这一
问题集中体现在三方面,即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从学校与政府的关系看,要改变学校对政府的附属机构地位,确立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赋予学校独立办学的自主权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
从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看,首先要制定学校章程,以确定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治理结构、运行规则等,使学校建立在制度规范的办学基础之上。其次完善学校内部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构及制约关系,规范决策程序、办事规则和监督制度,形成民主决策制、校务公开制、岗位责任制、人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群众监督制等相互配合的制度群,从而保证学校把主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精力都用在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上。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学校是社区的一部分,学校要面向社会,树立顾客意识和服务意识,与家长和社区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以求社会对学校的支持、服务与监督。
(2)重建校长负责制。首先要依法向校长赋权问责,建立学校法人制度。其次完善校内民主管理机制,使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再次,面向社会办学,完整建构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伙伴关系。
43、在教师管理方面,国内一些学校实行了末位淘汰制,这个制度利弊如下;
“末位淘汰制”指经过考核后将排名相对在后的人选淘汰的一种制度。教师末位淘汰是指对所有教师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筛选,选上的继续聘任,没选上的就待岗、进修或下岗。它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调整教师队伍,激励教师发展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它也打破了传统的高级职称终身制。教师处于“末位”是否等于“最差”?从实际情况看,存在问题:第一,末位淘汰的前提是要设定一个权威的、各方认同的“末位”标准和量化考评体系。第二,从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角度看,管理中绩效考评的目的是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而不是淘汰。第三,从经济学角度看,学校要为末位淘汰制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第四,从学生发展和合作教学角度来看,末位淘汰制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发展,同时对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五,从法律角度看,根据教师的表现和考评中所处的位置而淘汰教师的做法缺乏法律依据。
二、能力型题
1、主管副校长的疑问
某中学校长根据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打算成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委会,经校行政会研究,一致同意校长的设想。会后,校长通知政教主任,要他提供一份参加筹备会议的人员名单。政教主任拟出名单以后,前去征求主管副校长的意见。他对副校长说:“这是校长要求我提供的,您看行不行?”主管副校长听后心想:校长为什么不先找我?同时,接过了名单,提了些修改意见。主任按主管副校长的意见作了修改后交给了校长。
以后类似的事常有发生。一次,校长想了解一下学生违法犯罪和学校对个别学生“三级管理”的情况,请政教主任向他作汇报。政教主任先写了一份情况汇报,依然去找主管副校长提意见,照样说是校长要求做的。主管副校长照样提了些修改、补充意见,由政教主任修改后交给校长。但主管副校长心里的疑问有增无减,他鼓足勇气找校长交换意见。下面是他
们的对话。
副校长:“咱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应该是直线关系,目前形成的三角关系不利于工作。”
校长:“从领导层次上说,应该是直线关系,但从工作联系上说,不是直线联系,也不是单线联系。我认为三角关系是有利于工作的正常联系方式。”
副校长:“现在我感到有些工作您直接找主任,他又拿不定主意,反过来找我,我又不知道您的意图,跟他讲的难免和您的想法不一致,让主任也为难。”
校长:“学校管理决策在校长,这要求校长必须各项工作都到位。主管副校长主要责任是组织实施校长的决策。在这过程中,校长能否过问?下一步我还要越过政教主任去找年级组长、班主任,这些是否都要单线进行?”
副校长一时也说不清这个道理,只是觉得别扭,不利于协调工作。但面对校长的“高论”,也说不出别的道理,只好解释性地说:“我并不想抓权,其实直线领导更加重了我的负担。”他走出校长办公室,心里总感觉堵得慌。
请根据教育行政管理的原则和领导艺术的要求评析:
(1)校长、副校长、主任之间的正确关系应是怎样的?
(2)校长的工作方式有问题吗?
(3)主管副校长的心理疑问有道理吗?
(4)政教主任的行为表现可取吗?
参考:
(1)根据教育行政管理的组织原则,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中,校长、副校长、主任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管理层次而言,校长、副校长在一个层次之内,副校长协助校长主管某方面的工作,应赋予他一定的权力和责任。校长要充分发挥副校长的作用,应对其权力予以充分尊重。
(2)案例中校长处理工作的方式是有缺陷的。按照管理原理,越过主管下级直接向基层布置工作,往往会不尊重下级的主管权。从领导艺术上说,校长应放手让副校长行使职权,尽量避免给下属以独断专行之感。
(3)案例中主管副校长产生疑问是有道理的,是可以理解的。因其缺少理论支持,故在校长的不妥表现和“高论”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4)政教主任的表现是正常的、理智的。面对自己的两位上级,都给予了应有的尊重。这种表现应予肯定。
2、应管与不应管
李校长是市教育学会的理事长,又是区政协委员。他经常参加校外社交活动,不可能每天都在校,但学校工作搞得井然有序。
在校时,他经常到办公室同教师谈这谈那,也不拘形式地与学生接触,问这问那。交流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具体的要求。例如,物理教研组长提出,实验器材不足,要求学校解决;一个班主任反映,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望学校采取措施;会计谈到学校基建中的矛盾,请求仲裁。对这些,李校长总是说:“我知道了,这个问题副校长在管,你去问他,让他决定。”“我同教务处谈谈,让他们处理。”“我给总务主任说一下,让他解决。”
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李校长念了一份给他的条子:“你是校长,为什么遇到问题不表态,是权不在手,还是处理不了?”念完条子,李校长先感谢写条子的老师对他的关心,然后明确表示:“我是有职有权的。学校里重大事情的决定,都是由我主持作出的,这就是权嘛!至于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细节的处理,领导成员有明确分工。因此,我不能随意表态。”李校长的解释,一些教职工仍不赞同,他们认为,领导成员多,应是校长说了算。若两位领导对一个问题表态不同,应该听校长的。由于有这样一些议论,李校长不在校时,个别领导成员把一些能处理的事也搁了下来。
面对这些情况,李校长除了在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外,又在教职工中通过各种方式,谈了他的看法:校长负责制,不是按校长个人的意志办事。不按章办事,校长说的也不能算数。有的事无章可循,特别是有关改革的事,更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学校中大大小小的事,都由校长决定,都要通过校长,这不叫有职有权,而是个人专权。集体决定的事,校长随意变更,或者对那些有人分管的事,校长出面表态处理,不但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才干,而且会养成一些同志的依赖性。
李校长的看法得到领导成员的赞同,但有的教职工还向他提出问题:“这样说,校长不是‘无为而治’了吗?”他回答说:“校长应该为他所应管,而不为他所不应管。样样抓在自己手中,看似权力大,实质是放掉了大权。不把权授给分管的领导,自己成为光杆司令,那才会真正的失权。”
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你认为李校长的做法对么?为什么?
参考:
在学校管理中,以权力集散为变量的领导方式有三类:一是集权式,即将权力定位于领导个人。二是放权式,即将权力定位于群体每个成员。三是民主式,即将权力定位于群体,实行多数裁决原则。
集权式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突出一把手的中心地位。表现为下属诸事躬亲,否则无效。其长处是组织严整,指挥统一,行动一致,效率显著。其弊端是容易束缚同级副手或下级的手脚,造成下属被动依赖,压抑下属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造成上下级的不睦和对立。
放权式的特征是全权悉数下授,一把手虽仍有干预权,但藏而不用。这种方式虽有利于某些事业心强、成就欲高、富有创造性的下级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但这种方式使用 不当,易出现组织涣散,各自为政,自行其事等弊病。
民主式的特征是大权独揽,小权分散。表现为一把手握有重大问题的处置权。其余权力则按职责范围分授他人,但保留协调权、指导权、干预权和最后否决权。其好处是集中了集权式和放权式之长而避其之短。
集权式和放权式,属于校长不善于“应管与不应管”的表现。民主式,属于校长善于“应管与不应管”的表现。显而易见,案例中的李校长的管理方式应属于民主式。这是学校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第五篇:行政管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复习一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是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关。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C)。
A.普耳 B.斯密 C.欧文 D.斯图亚特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A)。
A.里格斯 B.古立克 C.德鲁克 D.高斯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公共行政环境的(D)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约束性 B.复杂性 C.不稳定性 D.特殊性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C)。
A.前资本主义 B.由资本主义 C.垄断资本主义 D.当代资本主义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A.政府职能 B.行政监督 C.行政决策 D.行政体制
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C)。
A.内阁制 B.总统制 C.半总统制 D.委员会制
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加拿大
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B)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 B.《论译书》 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D.《行政学》
10.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 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A)的行政区。A.特殊型 B.发展型 C.传统型 D.现代型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CDE)。
A.法律制度 B.意识形态 C.道德伦理 D.价值观念 E.教育
2.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有(BCDE)等几种形式。
A.综合培训 B.更新知识培训 C.任职培训 D.业务培训 E.初任培训
3.下列国家实行总统制的有(AD)。
A.墨西哥 B.德国 C.新加坡 D.埃及 E.丹麦
4.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ABCDE)。
A.四分图理论 B.领导作风理论
C.领导系统模式 D.领导方格理论 E.PM型领导模式
5.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的环节有(ABCDE)。
A.计划安排工作 B.组织实施工作
C.协调控制工作 D.检查总结工作 E.奖惩教育工作
四、简答题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就是在同一种政 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2)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
2、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
答: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机能制的优点是:①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②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③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机能制的缺陷是:①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因而会造成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后果。②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的后果。
五、论述题:(只提供答题要点)
1、试述 公共行政的作用。
(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2、试述行政环境的作用。(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环境是公共行政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宏观形态,是公共行政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行动的空间。(2)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4)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3、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5)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4、你如何理解行政体制?
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行政体制:(1)、经济体制决定并制约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也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2)、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分和公共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4)、科学技术推动行政体制的变革;(5)、文化对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作用.5、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 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如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来决定.6、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 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的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的一种由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的必要依据.第三,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7、试分析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作用。
(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2)、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4)、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8、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 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9、你认为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2).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3).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4).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5).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复习二:
一、案例分析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行政问责暂行办法”、“行政过错追究暂行办法”。2004年4月,中央又批准实施丁《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了严格规范。
最近,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这一《暂行办法》通过18种问责情形和7种追究责任,对行政首长追究其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任,小到诫勉、批评。大至停职反省、劝其辞职。问责的情形主要包括5种:效能低下,执行不力;责任意识淡薄;违反法定程序,肓目决策;不依法行政或治政不严,监督不力;在商务活动中损害政府形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官员问责”制给中国4 000多万名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种风险职业。这就要求政府官员转变观念,从“当官有权” 到“当官有责”。
请你运用行政领导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哪方面责任?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行政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哪几个方面?本案例中欠缺的责任是什么?
3.结合行政学原理简谈我国实施“官员问责”制的益处。(回答此问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自己的岗位责任即行政领导者担任某一职务所应承担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行政领导工作责任的具体内容有:(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
2.行政领导者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责任。政治责任一般是由直接或间接选举的行政首长对国家宪法和立法机关以及对公众负的责任。(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违背或触犯有关法律所形成的责任,根据所造成的后果轻重不同,受到法律的处罚与制裁。这是行政主体与管理对象发生的 法律关系。(3)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务时,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所形成的责任。行政责任是一种管理责任。(4)道德责任。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恪守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如果违背了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将受到处分。在案例中,所欠缺的是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政治责任即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因违反特定的政治义务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导致的政治上的否定性后果,以及所应受到的谴责和制裁。法律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负的责任。
3.增强官员的责任心;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陋习;有利于整肃吏治。
二、在我国,学而优则仕,在美国,学而优则商,请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看法。(两种观点都谈或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谈均可,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学而优则仕”,在孔子时代,只是儒家的一个政治口号,它所代表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论语?子张》有语:“学而优则仕”。在许多国人看来,做公务员就是入仕;去创业则是从商。概言之,如果说西方国家人们的观念是“学而优则商”,我们不少人则仍是“学而优则仕”。其中的区别,值得深思。作一个不尽恰当的区分,如果把优秀分子多集中在政界或社会管理部门的社会称为“政治精英社会”的话,那么,优秀分子大都集中在商界和经济管理领域的社会就可以称为“经济精英社会”了。一般地说,当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时,维持一个强有力 的政治统治力量以保证社会稳定是最为重要的。而当商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经济、政治、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将使政治主导一切的必要性日益降低。所以“政治精英社会”往往是与传统的农耕社会相适应的,而“经济精英社会”只能是商品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出现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社会稳定的基础自然地要由政治稳定向经济稳定转移,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也必然要由政治管理向经济管理演化。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人民生活日益多元,创业机会日益增加。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学而优则仕”的热潮?这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之深,更说明了目前我国企业家的创业环境还不容乐观。操作手续烦琐、技术设施不先进、法律金融环境不完备等等都成为创业者的“拦路虎”。另一方面,公务员的“高含金量”有越来越趋高之势。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务员在获取公共信息资源、话语权、工资外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机会更大,而他们需要承担的风险却是相对较低。于是,竞考公务员被许多人认为是“最优选择”,“考公务员热”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国竞争力高下的区别,从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往往就在于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做的事不一样。竞争力相对强的,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使得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去创业;而竞争力相对弱的,往往是最优秀的人都挤着往做官的路上奔,社会缺乏创业精神。怎么让人们的观念从“学而优则仕”更多地转向“学而优则商”?如何促进这个转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复习三: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3、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二、单项选择题
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C)。
A.协调阶段 B.总结阶段 C.实施阶段 D.准备阶段
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D)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
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B)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A.15 B.30 C.45 D.60
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A)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
6.从20世纪(C)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60 C.70 D.80
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D)。
A.积极方案 B.追踪方案 C.应变方案 D.临时方案
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D)。
A.信息支持系统 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C.专家咨询系统 D.领导决策系统
9.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D)。
A.明确评估目的 B.选择评估标准 C.培训工作人员 D.确定评估对象
1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A)。
A.横向沟通 B.纵向沟通 C.无反馈沟通 D.网上沟通
三、多项选择题
1.按照行政计划的主体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BD)。
A.地方计划 B.中央计划 C.国防计划 D.基层计划 E.资源计划 2.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BD)。
A.印花税 B.定率税 C.房产税 D.配赋税 E.耕地占用税
3.行政复议的合法性审查包括(ABCD)。
A.法定依据的审查 B.滥用职权的审查
C.法定程序的审查 D.法定权限的审查 E.权力腐败的审查
4.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AB)。
A.程序性决策 B.非程序性决策 C.理性决策 D.科学决策 E.直觉决策
5.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ABCDE)。
A.计划控制 B.标准控制 C.程序控制 D.成本控制 E.质量控制
四、简答题
1、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答: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如下步骤:(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
2、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答: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有:(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3)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4)测定行政效率的规范性标准。
五、论述题
1、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有:(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
2、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
答: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理解行政改革,应注意:(1)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治决定行政。在西方发达国家,行政也必须从属于国家政治的要求,在我国政治与行政更是密不可分。因此,行政改革过程不是纯技术实施的过程,政治的各种因素决定了行政改革的复杂性。(2)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组织 与社会环境是输出输入的关系,两者必须保持动态平衡。行政改革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意味着公共组织必须适应社会变迁,它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运行方式必须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但行政改革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是积极而高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政改革要注意行政效率问题,同时又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的实现程度。(3)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行政改革要对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行政区划体制、组织机构、人事制度等进行改革,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行政改革应该进行科学地论证,严密地计划,强有力地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而不能盲目进行。(4)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必须不断地调整与社会的关系,界定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必须对政府的行政权的行使的范围、程度和方式进行调整。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政府的行政权对社会的干预逐步减少,社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越来越多,社会团体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政府必须对社会进行干预,无政府主义是不可取的。
复习四:
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
至2007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5亿辆,其中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也将此事称之为“首都发展繁荣的标志”。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教授因此评价:这标志着我国机动车水平最高的城市接近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展程度。户均拥有0.7辆车,北京已步人汽车社会。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 任查道炯,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说,北京要想可持续发展,除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外,还要限制私人小汽车。如何解决发展汽车工业和城市道路资源、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各方观点争执不下。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这是2007年大专辩论赛众多主题中的一个,请你也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
一、简单调查一下当地私家汽车拥有情况,范围可以选取你所在地城市、城区或社区等;
二、根据你调查的情况,拟定个人讨论提纲;
三、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小组讨论意见;
四、形成你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宁波私家汽车拥有情况调查:目前城市家庭私人购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已具备了巨大的购买潜力。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生产厂家如何根据地区市场的差异性,分析研究并准确的制定其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广告定位、价格竞争策略,对企业的市场开拓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城市调查的范围涉及到宁波各区,代表100多万城市家庭,600多万人口的汽车消费市场情况,调查样本抽取的数量为100户。
家庭拥有汽车数量:
一、总量:在625万户城市家庭中,拥有汽车总量的置信区间在69.9万—92.6万辆之间,置信度为95%。城市居民私人汽车拥有量占总保有量的6%-8%。
二、数量差异:从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家庭拥有汽车的情况来看,月收入在三千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与月收在一千至三千元之间的中等收入家庭和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在汽车拥有率上差异非常大。高收入家庭拥有率为6%,是低收入家庭拥有率 0.7%的8.6倍,是中等收入家庭拥有率1.2%的5倍。
家庭购买汽车价格:
一、总体购买价格:在所调查的家庭中,所购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1.9万元/辆。在所调查的家庭中,欲购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2.0万元/辆。
二、收入水平的价格差异:高收入家庭购车平均价格为17.8万元。中等收入家庭平均价格最低。高收入家庭的预期价格为18.0万元。中等收入家庭的预期价格为7.6万元。
家庭拥有汽车的消费特征:
一、色彩特征:本次调查显示,宁波居民家庭购车多为鲜艳的颜色,最多的颜色是红色,占已购汽车的31.3%;其次是白色,再次是蓝色。这三种颜色占已购家庭汽车总数的64.4%,已接近三分之二。黑、绿、灰三色合计只占到城市家庭汽车总数的16%。
二、家庭驾车人性别特征:本次调查显示,现阶段宁波家庭的实际驾车人员主要是男士,占到80.4%。女士实际驾车比例为19.6%。但女士驾车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三、排量特征:本次调查显示,目前宁波居民家庭汽车以低排量为主。其中1升以下的占36.5%,1.0—1.5升占20.5%,这两档合计占到家庭汽车拥有量的一半以上,而排量2.5升以上的仅占9.35%。
讨论提纲:购买意向:
一、总体情况:轿车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前几个品牌是桑塔纳、奥迪、宝来、标致、别克、红旗、夏利、奔驰。其中桑塔纳的总体知名度是所有轿车中最高的,将近85%的消费者不经提 示都能说出桑塔纳的名字,40%多的消费者在提到轿车时,会首先想到该车品牌;奥迪和宝来的知名度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总体提及率都在60%以上;夏利、奔驰、富康、捷达的知名度均超过了50%。
二、价格档次变化:根据调查统计显示,价格在五万元以下的汽车欲购率比已购率低很多,而价格在十万元以上的汽车欲购率远高于已购率,可见在今后几年价格在十至二十万元的汽车将成为家庭购车市场的主流;价格在二十万元以上的汽车,虽然欲购率和喜爱率很高,但已购率低,人群基数小,市场份额明显低于价格在十至二十万元的车型。
三、国产车与进口车竞争力状况:国产汽车已购率、欲购率、喜爱率分别为77.9%、68.4%、43.6%,渐次下降,且降幅较大。这说明,长远发展下去城市居民更将倾向于购买进口车。
四、购买意向上升产品:调查统计数字显示,上升产品中,进口车上升明显,桑塔纳车最稳定,捷达与富康上升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