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淮安市公路处“十一五”科技创新总结(6)
淮安市“十一五”公路科技工作总结
淮安市公路管理处(路政支队)
(2010年12月15日)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公路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省、市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公路系统紧紧围绕建设辐射2000万人口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五大建设”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践行交通运输部建设现代交通做好“三个服务”的要求,全面落实《江苏省公路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淮安市公路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积极推动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行业,以科技促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成为淮安公路史上发展环境最好、发展投入最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效最优的五年,五年间全市累计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总投资近74亿元,建成通车里程290公里,公路科技综合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一、以干线公路建设项目为依托,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开展公路科研及成果推广工作。“十一五”以来,我处高度重视公路科技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专职抓的良好工作局面,积极依托全市干线建设工程、大中修工程项目,围绕建设、养护、收费、路政等职能,大力开展公路科研工作,先后投入科研经费884.4万元,承担科研项
目6项(含推广项目3项),已结题2项,即将结题1项,发表课题论文20余篇,加速了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创新创优干线公路建设理念,大力开展“两创三比”活动,建成一大批精细优质工程。认真贯彻部、省干线公路“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建设新理念,以开展“两创三比”活动为契机,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六个坚持、六个树立”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江苏省干线公路勘察设计指南》、《江苏省干线公路施工技术指南》和“两创三比”活动的各项要求,通过研究、推广运用“三新技术”成果,提高项目建设科技含量,干线公路建设工程科技化、精细化水平实现整体提升。2006年,在331、332省道金宝南线金湖段、205国道后六塘河至丁集段和325省道淮安段建设工程中开展了《工程档案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提高档案编制效率和质量。2006~2007年,327省道西延(淮安-涟水)段、237省道楚州市区改线段等项目采用骨架密实型二灰碎石基层代替传统的悬浮密实型二灰碎石基层以提高路面基层的抗裂性能。2007年以来,在全市干线公路建设工程中推广采用抗裂型水稳碎石基层,提高基层强度、整体性和抗裂性。2008~2010年,依托205国道暨325省道淮安段建设项目推广应用了新老路基路面拼接技术、SBS改性沥青路面技术和ISAC新型土工材料防治半刚性基层路面反射裂缝技术。采用纳米防尘护栏替代镀锌护栏,整洁大方且后期维护成本低。采用喷塑百米桩、标志标牌,提高反光膜等级,增加安全性。路缘石采用滑模施工工艺,提高内外质量。通过优化绿化工程和沥青砼上面层施工工序,减少了对路面上面层的污染及破坏,提高上面层综合性能指标。尽量采用生态防护代替圬工防护,提高道路绿化绿量。通过不断的细节小创新,实现了公路建设品质的大提升,我市2007年底建成的331、332省道金宝南线金湖绕城段工程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十一五”前两年(2006-2007)全省交通建设工程“两创三比”活动“五大精细优质工程”之一,是全省唯一入选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创新工程设计理念,提升干线公路品质》、《干线公路建设实现“四轮驱动”跨越发展》等创新创优项目荣获市政府、市交通运输局创新奖。
三、积极规范养护管理,大力推广“三新技术”,全面提高干线公路养护水平。“十一五”以来,我处干线公路养护工作坚持“一个加强,三个坚持”指导思想(即加强公路工程养护质量管理,坚持规范化养护、精细化养护和机械化养护),在养护工作中积极研究、推广“三新技术”成果,干线公路的养护科技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07~2009年,承担了《江苏省干线公路小修保养策略与施工规程研究》课题研究,经专家评定,该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淮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被省公路局在全省推广应用,为基层养护单位、公路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江苏省干线公路小修保养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提高养护效率和养护质量。在大中修工程中,推广应用老路基层与面层全深层冷再生技术、比传统施工工艺更加环保、节约、快捷,对沥青面层施工选用Sup-
13、AK-13S高性能沥青砼路面技术并在招标时强制采用进口2000型或国产3000型以上拌合设备,使沥青路面性能和品质更优。在预防性养护中采用CAP沥青复原剂及热压缝带、道路密封胶处理沥青路面裂缝,在危桥改造中采用无缝桥梁伸缩缝,在桥梁养护中采用现场热喷锌对钢护栏进行防腐除锈等。使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得到了推广运用,养护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四、坚持建养管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公路管理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规费征收管理。创新出台了公路养路费、车辆通行费实征率考核办法,将银行代征、邮政代征网点延伸至全市各个乡镇,使我市两费实征率居全省领先水平。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在327省道淮安段收费站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改造了收费管理系统,在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收费站中率先开发使用了月票车辆不停车通行系统,有效提高了收费车道通行效率。通过交通96196服务热线、交通广播网、手机短信等载体,为公众提供出行信息服务。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了电子政务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公路系统各个节点,大力推进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路政管理系统、车辆通行费管理系统,路网调度指挥系统等应用程序运用和完善工作。还开发了桥梁管理系统,为全市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分别建立了电子档案,为今后桥梁检测、维修工作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加快构建应急服务体系。完成了市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养护应急处
置中心、公路检测中心和两个县级养护应急处置基地的建设任务,并将公路信息化专网延伸至收费站、治超站点、交调站、应急处置基地等节点,实现了对全市路网运行的实时监控,基本建成集路网监控、应急处置、公共服务、路桥检测于一体的管理与服务体系。
五、坚持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公路科技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包括生产力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活跃最宝贵的因素。处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公路技管人才的培养,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引进28名技管人才,加强公路科技人才储备。先后邀请东南大学、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等省内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专家组织Sup-13路面技术、抗裂水稳基层技术等专题讲座20余次,开阔职工眼界,提高职工科技素质。多次组织处机关和各县区工程项目建设技管人员前往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发达城市学习干线公路建养管新理念、新成果,消化吸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做好人才自主培养的同时,我处还高度重视引进“外脑”,以公路科技研究项目为载体,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发挥其“智库”作用,为我市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回眸“十一五”淮安公路科技事业发展硕果累累,展望“十二五”我们踌躇满志。在新的历史时期,淮安公路系统将继续牢固树立“科技强路,服务一流”的理念,发扬“团结、奉献、创新、超越”的精神,不断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
制和创新环境,以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之势,继续推进“十二五”公路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篇:某市公路十一五总结
发展公路交通事业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海边城市“十一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总结
“十一五”以来,我市抢抓华东一省沿海开发机遇,按照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要求,全力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完善路网结构,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一、“十一五”以来海边城市公路交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我市围绕省局目标责任要求,切实将“更好地为公众出行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各项业务工作之中,突出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人为本、服务公众,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协调各方、合力推进公路建设管理工作,全市干线公路面貌焕然一新,养护管理水平快速提升,服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公路事业长足发展。
1、建设规模持续攀升。“十一五”期间,全市投入120.79亿元,先后对204国道等13条国省干线公路进行了新建和改建,其中一级公路1012.85公里,二级公路58.71公里,建成一级公路600.13公里,二级公路58.71公里。投入41.43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954公里、危旧桥梁1687座。等级公路由“十五”末的7432公里增长到2009年末的15718.6公里,增加了8286.6公里;高级路面里程由“十五”末4422
公里增长到2009年末的13516公里,增加了9094公里。
2、路网结构日趋完善。到2009年末,全市社会公路总里程达17870.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22.3公里、一级公路685.3公里、二级公路2157.4公里,三级公路1341.7公里,四级公路11211.8公里。全市公路面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105.29公里,比十五末增长53.45公里,人口密度每万人达22.02公里,比十五末增长12.29公里。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配套的三网相连的公路网,全面实现市区10分钟、县城20分钟、重点乡镇30分钟接通高速和市到县通高速公路,县到县通一级公路,县到乡通二级公路,乡到乡通三级公路,乡到村通四级公路,所有行政村和村民集中居住点均通四级以上水泥路目标。
3、路况质量明显提升。以“八化”为核心的精细化养护全面推广并深化,养护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先后实施“安保”工程643公里,GBM工程400公里,建成省级文明样板路492公里、绿色通道461公里,完成路面大中修310公里,改造、加固桥梁26座,全市干线公路的路容路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2010年三季度末,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好路率达91.8%,比2005年末提高了8.6个百分点。
4、依法治路顺利推进。以“路政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路域环境集中整治,全面规范路政管理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治超态势。累计清除障碍物59343立方米,非标悬
挂物6853块,取消摊点、马路市场4957处。先后立案查处路政案件4371件,其中处罚2356件,处理2015件,结案率100%。共办理路政许可112件、审批施工路段114件。全市超限运输车辆公路行驶率控制在5%以下。
5、费税改革圆满完成。按照国务院费税改革文件精神,按时停止公路养路费征稽工作,顺利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路收费站的征费工作,圆满完成了480名两费征稽人员的分流安置任务,保持了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全市累计征收公路养路费10.81亿元,收取车辆通行费6.13亿元,年年超额完成省市主管部门下达的征收任务,为公路建设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6、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办公自动化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养护管理系统、路政管理系统、移动视频系统、收费监控系统、综合稽查系统全面推广应用,公路信息化工作从无到有、从建设到应用,渗透到公路工作的各个方面,创新了管理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
7、服务公众能力不断增强。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公路部门“三个服务”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全面实施,公路门户网站建设进一步规范,市级应急服务指挥体系建成并运行,204国道等主要干线公路的服务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8、行业形象较好展示。全市公路系统连续被评为省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XX养护工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首批工人先锋号,XX收费站被全总评为优秀职工小家,服务品牌分别通过省公路局命名和提名。全系统涌现了XX等一批全国和省市劳模,筑机操作手XX被评为“海边城市市十大杰出青年”。
二、推进“十一五”海边城市公路养护管理的主要做法
1、以华东一省沿海开发为契机,凝心聚力,强化管理,大力实施干线公路建设改造。
“十一五”期间,我市牢牢抓住华东一省沿海开发战略和各地公路建设热情高涨的重要机遇,科学超前规划,加大项目储备,强化项目管理,强势推进干线公路建设由部门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由安全畅通向人本环保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努力打造代表华东一省“十一五”公路建设新理念的文明、样板、示范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10多个亿,是“十五”的10倍,建成8条一级公路550多公里,其中6条横向一级公路直通大海。投资规模、建设里程、公路等级、推进速度在海边城市公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大力营造合力建路的浓厚氛围。我市坚持及时主动汇报公路建设推进情况和存在的困难,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在规划调整、投资融资、征地拆迁、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支持。市政府多次专题召开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会、现场会、会办会,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保证。同时,我们广泛开展多渠道宣传,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公路、关心公路、支持公路,调动各地各级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公路建设。XX县委县政府在2008、2009、2010年三年的元旦召开全县
万人动员大会,将三年分别定为交通突破年、交通攻坚年、交通加速年,在全县掀起大干交通的热潮。切实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市县两级政府成立重点工程项目管理指挥部,交通公路部门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重点项目督查办公室,组建现场监管机构,委托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积极推广首件认可制度,严格履约考核管理,加大质量抽检频率,确保质量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市政府专门出台全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强化进度、质量和安全督查考核,在表彰优秀项目、优秀管理服务人员的基础上,把重点项目建设纳入政府三个文明建设综合考核评比,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地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倡导全新建设理念。设计上大力推广沥青面层Superpave结构,广泛应用改性沥青、玄武岩,强制采用水稳碎石基层取代二灰碎石基层,较好地改善了路面的使用品质。管理上积极开展质量创优活动,完善管理网络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定期检查、分析质量情况。建设中灵活运用低路堤、分离式路基设计,引进水泥路面碎石化改造、沥青路面冷再生、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等环保型新技术,较好地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特别是XXX段分幅路基、331省道为百年银杏让道等节能环保的做法和首件认可制度、委托管理制度等管理模式受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好评。
2、以路面养护为中心,高度重视日常养护,精心组织专项工程,全力推进养护管理现代化。
“十五”期间,我市在养护实践中摸索出以“八化”为
核心的精细化养护模式,并被省公路局在全省推广。“十一五”以来,我们全面深化“XX”精细养护,认真贯彻“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养护理念,以人为本、以车为本,将精细养护向“景观公路”、“文化公路”的创建上延伸,努力打造彰显海边城市特色的精品路、品牌路、特色路。XXX等路段被精心打造成“精细养护的典范”。高度重视日常养护工作。修订出台《海边城市市干线公路小修保养检查考核与经费支付实施细则》,规范市场监管,明确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大力实施路肩、边坡、边沟、绿化、桥头跳车、集镇段的整治,保持了良好的路容路貌。印发了《海边城市市国省干线公路桥梁管理实施细则》,委托专门机构对全市干线公路桥梁进行了检查,邀请资深专家专题举办公路桥梁检测与评定技术讲座。先后整治桥头跳车165座,修补沥青路面病害85万平方米、水泥路面8.6万平方米,砌筑集镇段排水沟16公里,集镇段绿化池28公里,开挖农田边沟450公里,砌筑挡土墙、护坡36公里,修整路肩930公里,修整边坡343万平方米,道口搭接硬化12万平方米。精心实施养护专项工程。出台了《海边城市市国省干线公路养护专项工程县级公路站监督管理考核办法》,强化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全过程管理,工程质量、进度、资金、安全得到有效控制,十一五期间我市实施的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和危桥改建工程内在质量和外观工艺都达到规范要求。出台了《海边城市市省级文明样板路创建实施细则》,高度重视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部门协
调,突出重点环节,较好地推进了创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正常化,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文明样板路和绿色通道建设任务。积极推行养护管理现代化。大力发展预防性养护和再生利用技术,围绕干线公路路况检测调查、分析评价、养护决策和大中修工程实施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预防性养护相关制度措施,积极推广应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沥青冷补料等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公路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按照“先小型后大型,先专业后成套,先试点后推广”的配置原则,采取将机械化养护融入到养护目标考核体系和差别定价的方法,激励养护企业购置和使用养护机械的积极性,推进公路养护由人工向机械化转变。目前,我市沥青路面小修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0%,一级公路路面保洁、路面灌缝、绿化修剪全部实现机械化,县级养护单位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拥有率达到100%,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全部实现机械化。
3、以“路政示范县”建设为载体,以人为本,规范执法,切实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十一五”初期,省公路局在全省开展“路政示范县”创建活动。为创新路政管理思路,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我处紧紧依靠地方政府,以响水县镇村为试点村,开展“路政示范村”创建活动。下发了实施意见,出台了考核办法,签订了《路政示范村共建协议》,明确了创建标准,落实参建双方的责任义务,创建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在全市实施路政示范县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所有市县都达到路政示范县标准,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动力极大地推动了路政管理工作。切实加大路政执法力度。按照“适度超前、科学计划、合理配置”的原则,累计投入800多万元用于增加、更新路政装备,提高了路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快速快反应能力。全市9个路政大队全部建成标准化路政大队。按照“三个服务、三个转变”的要求,加大路政执法力度,规范路政执法行为,特别是XXX路肩杆线迁移案以及XXX非法搭接案,通过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有力地保护了路产路权,较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保持治超工作高压态势,先后查处超限运输车辆5076辆,其中卸载352辆2472吨,有效遏制了超限车辆违法行驶公路行为。集中整治公路路域环境。印发了《海边城市市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海边城市市公路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标准》和《海边城市市公路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奖惩办法》,签订了《公路环境综合整治责任书》,对影响路域环境的路容路貌、违法建筑、非法搭接道口、集贸市场、占道经营、电缆管线、辆超限超载和撒漏、户外广告、边坡种植、环境卫生等10个方面进行集中整治,全市公路路域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精心组织实施“安保”工程。结合我市实际,在公路急弯、陡坡、高路堤、学校、视线不清等高危路段组织实施安保工程。先后设置防撞护栏21300米;埋设警示桩13600根,刷新3500根;新设置各类标志866块、导向标210块、辅助标志142块;漆划标线9800平方米。XXX等重点监控地段,交通事故下降了65%以上。沿线群众及过往司乘人员对安保工程的满
意度达95%以上。
4、以提升服务为宗旨,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扎实开展通行费征收工作。
根据国务院和华东一省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以及撤销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有关文件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市全面取消汽车养路费,从2月28日24时起,全面停止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我市以此为契机,在按政策积极稳妥做好人员分流安置、资产清查等后续工作,保持系统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强化管理,改进服务,切实做好通行费征管工作。积极稳妥做好涉改人员分流安置工作。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推进费税改革要求,出台了《海边城市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取消政府还贷二级路收费工作的意见》,公路部门主动协调,加强指导,圆满完成了改革涉及的9个养路费征稽所130名养路费征稽人员,撤销的4个政府还贷二级路收费站(含归并的两个收费站点)350名通行费征管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保持了系统的和谐稳定。不断强化通行费征收管理。认真开展收费公路管理法规宣传活动,有效缓解了征缴矛盾;坚持依法征费,严厉整治恶意冲卡逃费车辆,累计查处违规车辆18854辆,补征通行费300余万元,通过公安部门逮捕寻衅滋事人员4人、行政拘留83人,治安处罚205人,有效维护了征费秩序,提高了车辆通行费实征率;全市累计征收通行费6.2亿元,占计划指标的124%。通行费征管工作在全省公路系统“争先创优”竞赛活动中,连续3年被表彰为“征管扛旗”先进单位。
努力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制定了《全市通行费征管系统收费窗口形象服务标准》,出台了《全市普通干线公路收费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认真实施“你好”工程,坚持提供便民服务,全市收费系统共涌现好人好事2320件,累计收到锦旗(表扬信)143件,帮助过往车辆扑灭火灾5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350余万元,较好地展示了公路窗口的文明服务形象。
5、以服务公众为宗旨,创新管理,提升服务,全面推进公路服务体系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对内,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应用水平,构建“信息共享、应用集成、互动交流、使用便捷”的统一信息化工作平台,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对外,建设集“路网监控、应急指挥、信息服务、行政监督”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与应急指挥体系,满足公众出行需求,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大力推进公路信息化建设。在“十五”末省市县三级联网的基础上,根据全省公路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全面做好公路管理系统的服务保障工作,提升行业管理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组织实施了XXX收费站公路交通综合稽查系统、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改造工程,完成了海边城市公路数据分中心建设和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服务指挥体系建设。完成了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服务指挥中心建设、市级养护应急处置中心及滨海养护应急处置基地建设、XXX“数字公路”建设,实现了指挥中心网络向
收费站、公路站、交调站、治超站、服务区和应急处置基地等管养节点延伸,提升了服务手段,丰富了服务内容,改进了服务质量,树立了服务形象。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XXX海边城市服务区、XXX观景台建成投入试运营,XXX服务区、XX服务区,XX服务区,XX服务区正在建设之中。XX治超点建成并投入使用,XX治超点正在建设之中。组建了海边城市市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并开始独立运营。利用96196交通服务热线和公路门户网站,及时发布路网信息。实施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方便群众查询,规范许可行为。
6、以争先创优为动力,强化队伍,提升形象,切实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公路部门紧紧围绕公路交通改革发展的大局,在繁重的发展任务面前,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方法,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公路交通事业发展。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三风”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组织职工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提升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以 “一学双看”、“双看双提升”等活动为契机,开展学习型行业、创新型行业和服务型机关创建活动,增强了公路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工作。认真组织“牵手致富工程”、“情暖万家”和“金秋助学”等公益活动,深
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创新型行业创建工作,切实推进“强基”工程。全系统15个单位有5家建成省文明单位、14家建成市文明单位,全市公路系统连续被表彰为华东一省省文明行业,市公路处被省政府评为平安创建先进集体,被省交通厅表彰为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切实加强公路文化建设。先后成功承办全省公路系统乒乓球比赛、海边城市市交通系统“公路杯”篮球比赛、“读文思廉”等竞赛项目并取得优异成绩。认真开展行业标识标准化和“两室一房”达标活动,处机关和基层各单位按计划实施了公路标识,建立了荣誉室、阅览室和健身房。
三、“十二五”海边城市公路交通发展初步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个率先”的战略决策以及“华东一省公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积极顺应华东一省沿海开发战略和我市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构建“二纵三横一联”的高速公路网和“五纵十二横四联”干线公路网,形成比较完备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公路建设。在全面完成临XXX等6个续建项目、412公里一级公路建设任务的同时,将新开工建设XX等350公里一级公路,预计“十二五”建设总里程达760公里。
深化养护管理。加快文明干线公路网建设,构筑通畅、安全、舒适、优美的交通环境,全市干线公路基本创建成文明样板路。构建覆盖全市国省干线、层次明晰、规模适当、反应灵敏、运转高效、配置合理、保障有力的公路应急养护
体系,完成9个养护应急处置基地建设,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出行信息服务。大力培育公路养护市场,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公路养护与管理评价体系,提高公路养护技术含量和专业化、机械化水平。
规范路政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塑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知识化的路政队伍。深化路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促进海边城市公路事业发展的路政管理体制。全力打造“海边城市路政”品牌,努力实现路政管理规范化、治超工作常态化、信息管理现代化,实现我市公路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发展。完成市域范围内的6个固定治超站点建设。
优化站点配置。从有利于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平衡干线公路交通流量,有利于改善收费环境,提高收费还贷能力出发,进一步完善我市一级公路收费站点布局规划调整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型行业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发展、攻坚克难的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行风建设,树立海边城市公路形象。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突出开展服务品牌、管理品牌、先进典型的培养和选树工作,不断提升行业的软实力。
第三篇:2010公路处总结
2010年公路处总结
2010年,郓城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处在局党组的带领下,顺应时代要求,把握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发展公路交通事业、服务和谐郓城建设”的目标,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全市农村公路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构建“畅、安、舒、美”的公路服务环境,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一、2010年所做的各项工作
(一)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出发点,优质高效开展工程建设工作。
2010年,我们在工程建设方面始终绷紧质量、安全、廉政“三根弦”,坚持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品牌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优质工程建设竞赛活动,努力筑造精品工程,做到干一个工程,树一个形象,立一座丰碑。今年我们共完成续建项目8个,完成新建项目“千亿元”项目共57公里,完成省厅大修计划18.7公里,完成边际道路6.2公里,完成煤化工业道路连接线7.8公里,为完成以上工程,我们树立超前意识,早计划,早动员、早安排,早实施,合理组织安排人员、机械,科学施工,确保按计划完成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品率在95%以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每一项工程。
(二)、强化养护管理,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模式,不断提高公路服务水平。
为积极稳妥地提高我县农村公路好路率,确保公路的整洁通畅,结合实际,我们积极探索养护管理新模式,力争把上级对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养护工作中去。一是按照“精心组织、作业规范”的要求,对所辖路段进行全面养护、日常养护,共完成基层挖补24905平方,面层挖补28400平方;修复水毁600余处;完成沥青灌缝11500米;整理路肩、边坡125余公里;路树刷白52.7公里;完成平肩石26公里;修建下水道1200米;栽植长青苗木2.2万株,栽植杨树3731棵;施划标线11.3公里,超计划完成了养护任务,提升了养护管理水平。二是按照“精心施工、保质保量”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养护大、中修工程,牢固树立“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优选施工队伍,严把养护质量关,今年的大、中修工程均圆满通过省市验收。
(三)、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切实履行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圆满完成了上级的各项任务目标。
2010年,我们按照菏政办法[2010]55号文件精神要求,认真抓好落实,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资金、有奖惩”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配备了管理养护人员,明确了管理养护职责,落实了养护资金,出台了《郓城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有力的加强了我县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确保了我县农村公路的完好畅通。
在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我们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确保到位,万无一失的要求,精心准备,周密部署,全体干部职工尽职尽责,认真抓好两会期间的安全施工及值班工作,确保了两会期间我单位生产和工作的正常开展,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安保任务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村委的协调工作,确保农村公路良好的施工环境,促进农村道路的施工进度,确保农村道路的施工质量,仍是我们需要认真去解决的问题。
三、2011年工作计划
1、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确保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2011年的工程。
2、抓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施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养护计划。
3、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成果,积极推进乡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
从总体上看,公路处2010年各项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农村公路事业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局党组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强化内部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农村公路事业发展,在十二五大发展期间尽职尽责,再创佳绩。
2010年12月30日
第四篇:公路处人事制度改革总结
公路处人事制度改革总结
公路处是隶属于市交通局管理的正县级事业单位。处机关编制60人,实有职工50名,其中,处领导6人,中层干部19人;设科室12个。(不含纪委和工会)工程技术人员42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资格的18人。担负全市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收费和农村公路网的建设等项工作原创:wenmi114.com在此
次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在市交通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下发的文件精神,完成了处机关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岗位竟聘等项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自交通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处先后7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认真学习了领导讲话精神和会议的有关文件,认真领会、吃透会议精神。并针对处机关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原创:wenmi114.com
一是建立组织,明确责任。公路处党委高度重视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在局动员大会结束后,处党委与8月28日召开了党委扩大会,专题研究改革工作。成立了以处党委书记、处长付玉明同志为组长,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秋范为副组长,各位副处长和相关科室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对各位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了责任。确定了处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总体思路。为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二是广泛动员,把政策精神宣传到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情况复杂、进程艰难、困难重重而政策性又很强的工作,稍有不慎,不但达不到改革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引发一些干部职工不安心等负面影响。为认真搞好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切实抓出实效。我们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特别注重搞好政策宣传和引导,采取集中学习和发放宣传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先后组织召开部门负责人会议、干部职工代表座谈会、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学习宣传市、局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文件,使广大干部职工了解到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通过学习教育和宣传活动,一方面使广大干部职工对人事制度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正确对待;另一方面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做好改革的思想准备,更好地参与到自觉拥护人事制度改革中来。
三是开展活动促进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处党委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部署上来,我们开展了“三破三立”活动。即:破除形式主义的思想障碍,树立脚踏实地搞改革的新理念;破除教条主义的思想障碍,树立有所作为的新观念;破除保守主义的思想障碍,树立开拓创新的新观念。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大家进一步认清,只有人事制度改革,才能使单位编制和人员配置更加合理,管理制度更健全,人员素质更加提高,处机关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加增强。
二、突出行业特点,科学制定方案,发扬民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一是科学制定方案。通过反复地学习,深刻地领会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组成专门方案、制度撰写小组,在深入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结合处机关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了《营口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营口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竟聘实施办法》。处党委反复论证,先后修改十余次,使这些文件顺利得到了市交通局、市委市政府的批准。
二是突出行业特点。公路管理处的工作岗位责任重大,对于大家的身体素质的好坏、专业技术知识和政策的把握要求都比较高。因此,我们坚持“以编定岗、按需设岗、用岗定人”和“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原则,在竟聘岗位任职条件上,重点强调专业技术和学历。要求
80岗位的科级干部的条件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同时,我们在方案中也充分考虑到了那些年纪略为偏大,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对公路建设有过较大贡献的人员的实际情况,确保了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在方案和有关制度初稿形成后,我们及时将其公布于众,切实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召开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座谈讨论2次,对部分人员不太明白、不能理解的地方,做耐心细致的讲解和解释工作。做到“三到位,四公开”。即:思想工作到位、征求意见到位、工作程序到位,方案公开、岗位公开、职责公开、条件公开。
三、分步实施,竞聘上岗,提高机关的凝集力、战斗力。
我们将处机关岗位竞聘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积极推行聘用制,并制定了《营口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营口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岗位竟聘实施办法》。明确单位与职工新的人事关系,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应聘条件,按照“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聘上岗,择优聘用。我们采取八个步
骤。原创:wenmi114.com
1、公布岗位和任职条件
11月21日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公布《营口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岗位竟聘实施办法》。使大家认清竟聘上岗、优化组合的目的、要求和意义。将竟聘的职位、中层干部指数、任职资格条件及有关问题向处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公布。
2、公开报名
鼓励大
家参与竟聘。按照自愿的原则,打破原科室的界限,符合条件的均可报名。竟聘者到报名处领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竟聘职位申请表》填写后,交报名处。
3、资格审查
处党委根据《营口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岗位竟聘实施办法》和有关干部任用的规定,审查报名人员资格,并给予确认、公布。共确定符合条件的39人。(行政职务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4、竟聘演讲
11月23、25日,在全体职工大会上,进行了正副科级干部竟聘演讲;11月28日和12月2日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同志进行了竟聘演讲。全处共有39人参加了竟聘演讲,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5、民主测评
成立了以杨海臣为组长的3人监票小组。监票小组成员由处党委提名,职工大会表决通过。竟聘演讲结束后,当场对竟聘者测评。监票小组负责将测评结果向处党委汇报并在《测评结果书》上签字。
6、组织考核
根据竟聘演讲和民主测评结果,处党委择优确定考核对象17人并报局党委。局党委对拟任职务的人员进行全面考核,拟任职务的同志100得以通过。
7、组织决定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处党委报请局党委确定聘用人选。正科级干部8人,副科级干部9人,专业技术人员21人。在局批准后,我们对拟定任职人员在处机关公示3天。
8、签定聘用合同。公示结束后,处领导与符合任职条件的17名中层干部、22名专业技术干部签定了《聘用合同书》,并在人事局进行合同鉴定。
四、经验和体会
1、坚持改革,勇于探索,不等不靠。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的原因,事业单位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人员众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风险性。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原创:wenmi114.com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坚持改革的思想,坚持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单位行业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积极实践,不等不靠,使我处的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事业单位人员构成不同,工作特点不同,在人事制度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区分差异,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在讲原则的同时要有灵活性,坚持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最终目的。
3、坚持“稳”中求“进”,积极推动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同其它改革一样,必须适合单位的特点,既要勇于开拓、创新,又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协调和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把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既要坚持改革创新,又要防止盲目蛮干;既不能裹足不前,又要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既要积极推动,又要注意在大局下行动。
4、坚持依靠群众,加强协调指导。推进改革,离不开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更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意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改革进展得比较顺利。
我们公路管理处人事制度的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在今后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篇:2012科技创新总结
2012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科普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本学期,在学校科普教育中我校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加强领导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
1、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学校把科普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成立了科普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负责,由专职科技辅导员代表和科技小组辅导员老师组成。
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开展教科研工作。带领专任老师、班主任,组织各班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小组成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熟悉科普教育活动内容及大纲要求,对科普教师和科普辅导员老师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加强落实学科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抓好常规课程教育,促进校本课程建设。
科学课、信息技术课等学科,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技能力的主要课程。全体相关教师,除了认真上好每节课以外,认真辅导所负责的兴趣小组学生开展相关的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学校还开展了科幻画、科技小论文、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等项目的竞赛活动,这在一系列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善于观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认识的学习兴趣。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抓好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主科”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全体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所任学科的特点,渗透科学知识的教育。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学生科学素养。
除了课内和定期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外,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校广播室、宣传窗、黑板报等,都为学生提供了科普教育的活动舞台;我们还与时事相结合,开展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活动。
四、认真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科普热情。
平时,除了各班自行开展的一些科普知识的宣传、比赛活动以外,我们还结合省市级开展的有关竞赛活动,开展全校性的辅导和选拔活动,今期中测试后,我们积极发动学生参加 科普活动活动,开展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和竞赛活动,使全体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科技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动手能力。推动了全校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潮。
以上是我校今年科普工作的简要总结,成绩是微小的,任务是繁重的,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我们会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聪明才智,不断努力,争取更加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