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担保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
×××××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发展战略和规划
为明确公司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我们根据公司自身情况并结合国家及我省中长期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了×××××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
一、明确目标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使公司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的不稳定,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高起点的绘制企业发展蓝图、制定长远的具有前瞻性的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发展战略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能提高公司员工凝聚力使员工自觉地融入公司发展目标中去,为公司成长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突出主业、多业并举、实现多元化发展
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环境,融资性担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推动经济发展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有力推动公司发展,公司主要有以下设想:
1、积极拓展业务、创造条件将担保业务逐渐开展起来
形成公司主要经济增长点。
2、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广告媒体,宣传公司
实力、业务等,提升公司形象、扩大公司知名度。
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公司实力。继续引进诸如
会计师、评估师、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构建高级管理人才体系,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三、公司战略及业务发展规划
1、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消除发展瓶颈。我公司目前面
临着公司成立时间段、专业技术人才少、高级管理人才少的诸多困难,因材要在现有人员基础上做好人力资源调查,认真分析企业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以应对企业未来的需求。
2、调整公司内部机构设置、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公司
现行的机构和人员设置,对当前工作和公司初期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当前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根据行业的特点和公司发展规划,公司的机构设置势必要进行改革,以利于公司的市场化经营。改革方案初步拟定在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是风险控制部与业务部合并,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适当增加专业人员,并对当前人员配置进行调整。
3、建章立制,规范公司管理工作
公司内部机构确立后,根据分工情况,建立和完善各种管理和奖惩制度,以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利于提高公司运行效率。
另一方面要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遗留
员工队伍,培养和锻炼出自己的一支项目管理团队,为公司长远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4、打造品牌、扩大知名度
积极地利用各种媒体适当的宣传自己、推销自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市场,扩大公司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利于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树立精品意识,以优良的服务作为最具信服力的宣传。
四、结束语
总之我们将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担保事业的机遇,尽快融入到行业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公司做大做强,为广大客户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法人:
二○一○年九月一日
第二篇:担保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
XXXX担保有限公司
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爆发,其波及范围逐渐由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扩散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确保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稳定市场信心,为社会创造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2008年1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全面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采取一系列灵活、有力的措施,及时释放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的信号。截至2009年6月,金融机构货币信贷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借此契机,我们成立了XXXX担保有限公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和结果,对人、对企业都是如此。对企业而言,不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会出现盲目扩张、竞争乏力、执行不力、成长后劲不足等诸多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企业战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为企业未来的长期生存与发展作出了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定位、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实施方案。
现将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阐述如下:
第一:大力开展信用担保业务,建立并完善企业征信系统,构架信用评估体系,充分发挥信用担保的纽带作用,争取规模效益。
第二:积极扩展业务服务范围,将担保与投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涵盖策划、咨询、资产受托管理等经营范围,实现信用担保与资本运营的紧密结合。在市场条件成熟时,积极进入金融、证券和债券担保市场,尽快将公司发展成为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机构,努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市场保障。
第三:加大投入力量,创新业务品种,依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来克服产品生命周期带来的经营风险,运用多种业务运作手段增强抗风险的能力,达到控制风险、转化风险的战略安排。第四:建立现代化企业运作模式,营造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团队,在此基础上,通过发起设立分公司、参股或收购各地的现有担保机构、输出人才和管理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的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扩张,扩大市场占有率,最终达到和实现跻身于国内一流担保公司行列的战略目标。
第五:把握宽松货币政策给担保贷款业务带来的机遇。同时需要及时对信贷结构进行优化、强化信用评级体系、严格信贷审查机制、完善不良贷款监控机制、控制新增不良担保贷款比例,积极应对担保规模的急剧扩张可能造成的担保风险和损失。合理分配和选择被担保行业,增加优势行业的担保规模。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均是拉动银行信贷的重要力量。在政府投资高峰渐去、私人投资尚未明显启动、股市及房地产市场交易持续性成疑、进出口贸易仍未明显回升之时,充分利用当前宽松的信贷政策、拓展新的贷款对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将逐
步成为担保公司经营战略调整的重要环节。
我公司将通过提高企业领导人素质、公司治理、经营组织架构、财务管理、资金实力、服务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人力资源、市场环境、经营秩序与信用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等指标,将我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有效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体系。
我公司将逐年增加信贷担保规模,争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五年内成为菏泽市乃至全省担保行业的排头兵。
XXXX担保有限公司
2010年9月1日
第三篇: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范本
安徽中贝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
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二章 经营机制 第三章 目标市场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业务规模
盈利能力与利润分配预案 内控机制及控制目标 准备金提取方案 2
第一章 基本情况
安徽中贝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11年x月,地址位于合肥市高新区动漫园。公司主营业务为:以自有资金对外提供担保及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等。公司现有员工70人,其中高级职称2 人,中级职称10人;本科学历23人,专科学历35人。截止到,注册资本实际到位资金 万元。目前全部股东由1个法人股东和2个自然人股东组成,其中:法人股东为自然人,出资额 21000万元,占比35%;自然人股东2人,出资额39000万元,占比65 %。
第二章 经营机制
根据目前担保市场发展情况,公司将经营机制定位于如下五个方面:
(一)信用考评机制
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客户信用考评指标,包括个人客户信用考评指标和企业客户信用考评指标两个部分。个人信用考评指标主要应包括月收入、家庭财产、负担系数、学历、职业、职务、职称、户籍、年龄、过往信用记录等。企业信用考评指标主要应包括净资产、净利润、资产负债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销售利润率、贷款按期偿还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比以及企业法人代表和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客户按信用考评结果分四
个等级:得分在85分以上的为一级客户,是担保公司需要重点联系的业务对象;得分在75分以上85分以下的为二级客户,是担保公司需要积极争取的业务对象;得分在60分以上75分以下的为三级客户,是担保公司可以接受的业务对象;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为四级客户,担保公司对这类客户一般不予提供担保。
(二)风险防范机制
主要包括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方面。
风险评估是根据对客户资信状况和反担保财产状况的调查,对担保项目的风险系数进行评估。风险系数越小,担保的安全性就越高;风险系数越大,担保的安全性就越低。因此,对代表风险度的风险系数要确定一个上限,当风险系数达到和超过这个上限时,就说明风险度过高,不宜担保。风险评估的关键,是要做到资信调查细致、反担保财产评估准确。
风险预防是针对项目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事先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力求避免和减少风险。风险预防重点要把好“三关”:一是要把好客户资料的审查关,确保资料真实、合法、有效。个人客户要重点审查婚姻证明、家庭及工作单位地址和电话;二是要把好反担保财产产权关系的调查关,确保抵押或质押反担保财产产权真实、清晰、合法;未设定抵押或质押。三是要把好担保审批关,报到银行的项目必须经过正常的担保审批程序,不允许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越权、越级和操纵行为。
风险监测是在担保项目运作过程中,随时对项目及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跟踪、监控、测评,当发现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发出警报。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一旦发生,就要通过风险抑制、风险分散、风险转移等办法,把风险程度和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贷款担保风险控制的重点在于建立两个系统:一是要建立担保贷款逾期催收系统,拥有多种行之有效的催收手段;二是要建立反担保财产处置变现系统,客户一旦违约,能以最快的速度和较好的价格处置反担保财产,实现资金回笼。
(三)资金补偿机制
随着担保规模的不断扩大,客户违约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资金补给问题将日益突出。担保业务要想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正常的、稳定的资金补充来源。
从最近几年看,担保公司可建立三条资金补充渠道:
1、实施增资扩股,吸收新的股东;
2、每年从担保盈利中提留适当比例用于充实担保资金;
3、开拓投资业务,用投资收益充实担保资金。
从长远来看,担保公司还有四条资金补充渠道应积极开拓。
1、发行有抵押的担保债券;
2、出售担保债权;
3、通过政府再担保;
4、通过证券市场筹资。
(四)利益激励机制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商品生产和按劳分配。只有彻底消除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实上,企业的利益是建立在每一个员工的个人利益基础之上的,只有当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成效与其个人利益密切相关时,员工的工作能力才会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立利益激励机制的重点是要抓好以下“三项制度”建设:
1、工资考核制度。要把职能部门的工资考核办法与业务部门的工资考核办法分立开来。职能部门人员的工资可由 “基本工资+效益工资”构成,业务部门人员的工资可由“底薪+提成”,构成工资级别的设置宜细、宜多,这样可为员工多提供一些晋级的机会。凡连续三个月超额完成任务或表现突出的,都可晋升一级。反之,如果连续三个月都完不成规定任务的,则应予以辞退。
2、职务升迁制度。部门经理、高级业务经理、业务经理每年考核、调整一次,能上能下。考核优秀的,可连任或升迁;考核平平的,易职试用,为期一年;考核不合格的,坚决撤换。
(五)发展创新机制的构建
担保公司要想获得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和业务品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培育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鼓动力和竞争力。担保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一是要培育公司的企业精神,用这种精神去统一意志、鼓舞士气、战胜困难;二是要塑造公司的良好形象,提升公司的知
名度和信誉度;三是要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确保担保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的稳步提高。
业务创新是担保公司的生命,业务品种的开发和合作银行的开拓,是担保收入的源泉。公司要组织研发小组,不断开发、推出新的业务品种,增加创收渠道,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制定奖励办法,对有重大业务创新、为公司创收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予以重奖。
第三章 目标市场
公司将严格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目标定位于为全市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提供服务,围绕着许可经营项目确定目标市场。如下所示:
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其他融资性担保业务;诉讼保全担保、投资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未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履约担保业务、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上述目标市场,在首先完成人才储备的基础上多头并进,最终实现实现目标市场多元化发展。
第四章 业务规模
(一)密切银保合作,开拓和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公司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
持,开拓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是发展业务规模的必要途径。建立起银保间“绿色通道”,真正搭建起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融资的平台。
(二)创新业务品种,增强业务规模发展动力。公司要实现可持续经营,就需要不断探索业务模式及业务品种的创新,不仅要在融资担保领域,而且在非融资担保领域、投资服务领域等进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一是转变观念,创新反担保方式。在融资担保工作中,根据中小企业资金规模小,落实反担保措施难的实际情况,除采用银行部门常规的保证、抵押、质押等反担保办法外,转变传统观念,一切从有利于风险目标可控出发,从有利于企业融资成本最小化出发,不断创新反担保措施,开发了应收帐款权利质押,车辆合格证质押,专利权质押,股权质押,许可证质押及出口退税质押等等,解决了中小企业因固定资产较小、抵押不足而导致融资难的问题。二是顺应市场,拓展业务品种。要做到公司的良性发展,必须解放观念,在做好政策性担保的同时,准确掌握市场的动向,开拓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担保业务新品种,才能实现担保资金的滚动积累,将公司做大做强。公司树立了“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为主,创造社会效益;以非融资担保为辅,创造经济效益”的理念,积极开拓非融资担保业务。由融资担保一项业务品种,发展为集融资担保、工程质量担保、合同履约担保、财产保全担保、出口退税质押担保、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投标保函担保等业务品种于一身,为公司的业务规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章 盈利能力与利润分配预案
(一)年营业利润
按照公司担保业务、投资业务、投资咨询等年获利预计xx万元。
(二)利润分配预案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特制订如下利润分配程序:
1、弥补亏损;
2、按照税法规定,企业亏损在一定年限内可用税前利润抵补,超过规定的年限,就只能用税后利润抵补;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5、按照《安徽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之日(2010年6月2日)起施行规定,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
6、向投资者分配并支付利润。
第六章 内控机制及控制目标
为控制风险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总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对信用担保项目审批、担保金额代偿与追债负全部责任。总经理可授权业务部经理负责审批担保项目,各授权审批人员对总经理负责。
2、为增强担保业务操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高操作的透明度,使各级管理人员既相互制约,又职责明确,有必要建立审、保、偿分离制度。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单个担保项目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依据申保企业资信状况及担保贷款的风险度、数量和性质确定单笔担保金额的审批权限。总经理在信用担保机构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实施担保操作,担保部门经理在总经理授权范围内进行担保操作,分别对董事会和总经理负责。
4、对特殊担保项目实行集体审批制度。下列情形之一的担保项目,由信用担保机构董事会集体审批:同一担保项目累计担保金额超过限额的;单笔担保金额数量较大的;暂不符合担保条件或特殊的担保项目。
5、实行内部稽核。稽核部门应定期(如每个季度)对担保部门进行稽核,稽核人员既不参与对受保企业的检查与评估,也不参与担保部门的日常担保工作。
6、建立担保业务报告制度。担保部门应定期(如每个季度或每月)将担保业务运作情况向董事会报告,报告采用书面总结与当面陈述相结合的形式。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对受保企业资信状况,担保债务种类、金额、期限及使用状况、反担保措施等。
7、建立离职审计制度。担保项目审批人员在调离原工作岗位时,由监事会会同政府审计部门对其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存在问题的。依责任轻重由相关部门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二)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1、科学设置业务流程。科学的业务流程能够对业务实行有效的过程控制,使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人员分清责任,相互监督,共同防范风险,也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有条件许可时我们可以借助科技手段,设计网络化办公模式,通过网络系统逐级完成调查项目(报告)的受理、撰写、审核、批准以及归档等流程。
2、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担保业经营的风险较大,与其获利不成比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代偿率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否则我们很难生存下去。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对申保企业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价,减少人为的误差。公司的风险评价体系建设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在公司内部由风险管理部根据相关的规定采取科学的计算方法来测算,在公司外部与有资质的评级公司合作,共同完成对客户的风险评价。
3、加强反担保方案的设计能力。在总结前段时间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一套合法、有效、操作性强的反担保形式,并明确相关落实办法。力求业务经理在规划反担保方案时使每个项目所对应的反担保措施对风险可控制,在落实时可操作,与客户交涉时可接受。
4、建立保后监管机制。将承保业务按质量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分类结果制定不同的对策,采用不同的手段,切实保证每一笔担保不出现坏账、死账和呆账,即使有危险情况也要尽量把损失减到最小,同时对反担保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以防流于形式。
5、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录用、激励、奖惩、责任承担、业务考核等内容,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潜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在一定的框架内控制风险,强化管理。
(三)加强公司品牌的建设
注重企业形象与公共关系,逐步塑造以民生担保品牌为核心的企业形象。具体宣传手段包括:
1、利用各种会议、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的机会开展宣传,提高民生担保在业内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2、与新闻媒体合作,以多种方式刊登相关的宣传文章、企业形象广告和担保服务、担保投资的介绍,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制造有利的社会舆论影响。
3、印制企业形象宣传册、宣传彩页和宣传片,按担保业务品种分别印制宣传单页,向目标用户群、银行、房地产开发商、大宗商品经销商、中介机构等进行发放。并将媒体对公司的报道编制成册发放。
4、根据需要,公司适时举办新闻发布会,在相关报刊及杂志中进行报道,并将由专人负责继续从事这一有效的工作。
5、对业务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保证全年任务指标顺利完成。
第七章 准备金提取方案
按照《安徽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之日(2010年6月2日)起施行,第四十五条规定:按照当年担
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达到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的,实行差额提取。
第四篇:农大发展战略和规划
李庆章:东北农业大学发展定位与战略规划
李庆章,于广建,王丽秋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围绕建设“一流农业大学”这个发展定位,阐述了东北农业大学在办学理念、科学定位及战略规划方面的认识及实践。
关键词:办学理念;发展定位;战略规划 办学理念是基于办学主体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定位、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具有理想性和可实践性的元话语,是对“办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办好大学”的凝炼。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指引着大学的发展战略,规定着大学的发展定位。办学理念包含学校的发展定位,发展定位是办学理念的组成部分,同时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指引着学校战略规划的制定,战略规划具体体现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三者之间互有联系,不可分割。
一、东北农业大学办学理念
东北农业大学历经60年发展,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为学校的发展定位及战略规划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第一,明确了自己的办学定位。东农“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成为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我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和开放式大学。
第二,高度提炼了学校的办学经验。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办学基本经验。那就是: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特色是核心竞争力不动摇,始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发展不动摇。
第三,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宗旨。从学校创建伊始确定的“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服务”的办学方针,发展形成了今天“立足龙江、面向‘三农’,发挥优势,积极服务”的办学宗旨。
第四,形成了较系统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积极发展继续教育,适度发展留学生教育。学校坚持本科教育适度规模,坚持增长服从发展、规模服从质量,求强而不贪大;学校坚持集中力量建一个主校区和适度贷款的原则;在学科建设中,学校坚持整体建设、突出重点、打造高峰的原则,以乳品和大豆为代表的一流研究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在队伍建设中,学校坚持以稳定用好现有人才为主,突出团队,淡化梯队,弄斧到班门,把教师送到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一流实验室,与世界一流的科研人员合作,名师脱颖、新人辈出的局面已经显现;面向未来,学校又明确提出了建设“学术东农”“人文东农”“和谐东农”的发展目标。
二、东北农业大学“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定位
(一)东北农业大学发展定位的形成
东北农业大学自建校之初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即显示了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思想,经过各个时期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于1999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第一次党代会工作会议报告中首次确立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十五”以来,学校在科学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学校的各项办学定位,将学校类别定位在“农业院校”;将学校类型定位在“研究教学型”;将学校办学层次定位在“多层次”,即“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国际合作教育,按需发展继续教育”;将学校学科类型定位在“多科性”即以生命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将学校服务面向定位在“立足龙江,服务三农”。
(二)东北农业大学发展定位的内涵解读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东农的发展定位是在充分研究自己的前提下量体裁衣,既突出了学校的特色,又体现了高校的三大职能。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建设,把东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我国北方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和开放式大学。
这一总体目标又可细化为以下四方面:(1)要把东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我国特别是黑龙江省高级农业专门人才(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2)要把东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我国特别是黑龙江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三农”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基地;(3)要把东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我国特别是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基地;(4)要把东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我国与东北亚地区和国际寒地国家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交流基地。
(三)东北农业大学发展定位的核心要求
首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促进发展上水平。重点实现“五个转变”,即“整体办学不断从高水平向努力创造实力转变;人才培养从外延扩张、注重数量向内涵发展、提高质量转变;科学研究从‘上层次、入主流’向‘出人才、出成果’转变;社会服务从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向主动适应、建功立业转变;学校管理从低效高耗、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提高效益转变”。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保证发展有活力。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就是要正视人的地位、发挥人的作用、满足人的利益、体现人的权力、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珍惜人的生命、促进人的发展;落实到学校建设中,核心就是“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第三,要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实现发展的优质性。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围绕“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成果”、“提供一流的服务”,一心一意谋发展;围绕“建设一流的学科”、“汇聚一流的队伍”、“构筑一流的基地”,聚精会神搞建设;充分地、全方位地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的基本职能,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四,坚持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体现发展的科学性。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切实做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改革、发展、稳定”、“重点发展与整体推进”、“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事业发展与生活发展”的统筹;重点处理好“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重点优势与非重点优势”、“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国内一流与国际知名”的关系。
三、基于“一流农业大学”发展定位的战略规划制定的要素
建设“一流农业大学”既是东北农业大学的发展定位也是东北农业大学长期推进的战略任务,这是东北农业大学办学者一直秉持的思想,在制定战略规划过程中以此为核心,坚持其要义。我们认为“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必须认真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必须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强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思路,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必须全力培养高素质的“一流学生”、汇聚高素养的“一流队伍”、建设高水平的“一流学科”、构筑高水准的“一流平台、追求高效能的“一流管理”、营造高品位的“一流氛围”。因此,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下列制定准则:
(一)培养高素质的“一流学生”,坚持质量立校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以质量为生命线,以特色求发展,多层次、多规格育人。既培养能够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又培养能够显著带动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创业型”人才,还培养能够直接投身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第一线”的“落地型”人才。
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深入推进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确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加快建设各类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实习基地和创新示范基地,扎实推进“优秀学生加速发展助推体系”、“特长生科技创新扶持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体系”、“心理困难学生咨询与调试体系”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省优秀硕士论文为抓手,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汇聚高素养的“一流队伍”,坚持人才强校
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和奖惩制度,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公仆意识、忧患意识、学习意识、团队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重点打造一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能担重任、勤政务实、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立足于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长远发展,采取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加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认真做好现有高层次人才稳定、提高、成长基础上的引进工作,努力创造有利于拔尖人才、创新团队健康成长、施展才华的有效机制、宽广舞台和良好环境,重点打造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学缘结构优、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特别是公共课、基础课及新办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
(三)全力建设高水平的“一流学科”,坚持特色兴校
坚持“突出重点、带动一般、促进交叉、发展新兴”的建设方针和学科群建设的指导思想,瞄准国家及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已经形成的学科发展主流相一致的特色和优势学科方向,以“211工程”建设为推动,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彰显学科特色、提升学科内涵、树立学科形象,使国家重点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重点学科的某个或某几个学科方向处于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
实现学科建设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在科学谋划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学科建设与管理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明确各级各类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明确不同层次重点学科带头人(方向首席专家)的和岗位责任、考核指标及准入退出机制,明确各级各类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范围、管理权限及审计办法,从一级重点学科着眼,从二级重点学科入手,全方位捆绑资金,扎扎实实搞好重点学科建设。
(四)构筑高水准的“一流平台”,坚持学术壮校
首先,重点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始终突出“北方寒地农业”和“北方现代农业”两大特色,紧密围绕国家及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按照“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原则,切实加强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特别是“乳品”、“大豆”两大特色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努力建设一批“结构合理、设备先进、开放共享、运行高效”的高水准科技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术研究能力、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能力,争取在国家高层次科研项目、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技奖励及专利授权、科技专著、“三大检索”论文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
其次,重点打造“一流的成果转化平台”。逐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国家特别是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引导、保障和考核机制。主动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牵头组建研发平台、研发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产业园等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进一步完善校地共建平台;通过扎实推进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平台,努力提高学校的成果转化能力、技术推广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
第三,重点打造“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密切国际与国内的学术交流,主动承担国际与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会议,积极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来校交流访问,支持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首席专家和学术骨干带薪去世界学科领域最先进的实验室作高访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主题报告,鼓励在学研究生进行中外联合培养、短时间在国外进行阶段实验和游学,努力创新科学家和战略科学家的成长,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领袖积极创造环境与条件。
(五)追求高效能的“一流管理”,坚持依法治校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实行民主管理。坚持依法治校,把握高教法赋予高等学校的自主权,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师生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将“正当程序”和“良好秩序”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实行民主管理,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重大决策机制,切实加强校院两级教代会建设和校务公开工作,积极听取民主党派、离退休老同志和群团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对学校决策和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深化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改革。重点是以下八方面:一是稳步推进以“放权增效”为重点的校院两级办学管理体制改革,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稳步推进以“全员聘任制和职员制”为重点的人事聘用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事聘用制度;三是稳步推进“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激励作用的人事分配制度;四是稳步推进与“绩效密切挂钩”的人事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人事考核制度;五是稳步推进以“二级单位财务委派制”为重点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六是稳步推进以“共用资源有偿使用”为重点的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七是稳步推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校办产业管理制度,保证校办产业的规范、平稳、健康发展;八是稳步推进以“提高保障制度”为目标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升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通过稳步推进上述八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学校管理从低效高耗、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提高效益转变。
(六)营造高品位的“一流氛围”,创建和谐校园 扎实推进“学术东农”创建,大力弘扬“求真”的“学术精神”,即“童心不泯”的创新精神、“童稚无欺”的求实精神、“童趣无限”的协作精神、“童言无忌”的牺牲精神、“童真无暇”的自律精神,努力营造“摒弃浮躁、潜心治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扎实推进“人文东农”塑造,大力弘扬“求善”的“人文精神”,努力营造“以人为本、风清气正”的人文氛围,精心打造“人文情怀浓郁、文化底蕴深厚、育人效果明显”的“泡菜坛子”,以境化人、以情育人、以制立人;扎实推进“和谐东农”构建,大力弘扬“求美”的“和谐理念”,努力营造“聚人气、干事业、谋发展”、“出人才、出大师、出成果”的和谐环境。
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百舸争流,千帆竞渡。逆水行舟,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站在新历史起点上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人,只有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执着的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早日实现“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
第五篇:(业务拓展)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范本
荆门市汇银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业务拓展和经营管理
目 录
第一章 业务内容 第二章 营销策略 第三章 业务拓展 第四章 组织形式 第五章 运作模式 第六章 综合结论
第一章 业务内容
公司将严格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目标定位于为全市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提供服务,围绕着许可经营项目确定目标市场。
根据我们对荆门市担保市场的调查和分析,我们确定公司的主营方向和业务总类为:
1)担保业务:提供贷款、招投标、工程建设合同、投资理财、诉讼财产保全、融资租赁与其他经济合同等的担保。
2)投资业务:项目融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债权投资。
3)咨询业务:提供投资、财务信息咨询及评估等服务。上述目标市场,在首先完成人才储备的基础上多头并进,最终实现实现目标市场多元化发展。
第二章 营销策略
荆门市汇银投资担保有限公司采用以品牌经营为核心的整体营销策略。公司讲综合考虑自己独立以及与其他机构联合的方式开展担保与投资业务。个人信用担保以自己独立开展为主,以此作为扩大经营规模的突破口,在保证质量,严格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努力扩大担保业务量,追求业务的规模经营;必须注重与担保投资相结合,坚持“担保为手段,投资是目的”的原则,主动寻找有投资价值的中小型高薪技
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等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投资项目,利用担保投资工具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在条件成熟后转为直接投资。与担保业务强调经营规模的要求不同,投资业务更强调投资效益,必要时寻求其他担保机构的合作,实施交叉互保和联合担保,寻求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再担保支持以及利用其他金融创新手段,以分散风险,减少损失。
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利用网站开展担保业务的宣传、担保业务等级、网上业务受理及担保市场调查、信用评级等;
利用新闻媒体和其他形式开展 2.1客户开发措施
客户开发及信息收集是担保及投资业务的基础工作,客户资源将成为担保公司的宝贵财富,计划采用下列方式建立健全客户来源的渠道:
1.与银行信贷部门取得广泛联系,由银行信贷部门推荐客户
2.与各级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建立与市(县)区属经济管理部门工作衔接机制,建立与市内企业的业务联系机制,由相关政府部门推荐客户
3.与各商会、行业协会取得联系,由其推荐客户 4.开展企业信用担保的会员制管理,从中培养核心客户 5.对社会进行广泛宣传,搞好市场调研,开展客户登记,从中挖掘潜在客户。
同时进一步拓展市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同事也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源,延伸公司的资金链和更有效的控制担保风险。
2.2服务品牌营销
与所有产品营销一样,担保公司应积极开展信用担保产品和担保投资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由于担保业务是一项准金融服务业,因此应高度重视其服务品牌的经营,并把服务品牌经营作为市场营销的环节之一。担保公司服务品牌的总之是客户至上的原则,为银行和企业提供最满意的服务,服务手段包括:
公司网址:建立专门网站,并有专业网管人员值班,与客户就担保事宜进行在线交流;
服务热线:担保公司提供电话查询服务,解答客户在申请和办理担保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投诉中心:设立投诉中心,专门听取客户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客户回访:担保公司在抽样的基础上,定期对合作银行和企业进行回访,或以问答方式收集客户对服务质量的反映。
服务品种多样化:担保公司研发部门将以客户为中心们设立多样化的担保服务品种,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3加强公司品牌的建设
注重企业形象与公共关系,逐步塑造以民生担保品牌为核心的企业形象。具体宣传手段包括:
1、利用各种会议、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的机会开展宣传,提高民生担保在业内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2、与新闻媒体合作,以多种方式刊登相关的宣传文章、企业形象广告和担保服务、担保投资的介绍,组织开展各种
宣传教育活动,制造有利的社会舆论影响。
3、印制企业形象宣传册、宣传彩页和宣传片,按担保业务品种分别印制宣传单页,向目标用户群、银行、房地产开发商、大宗商品经销商、中介机构等进行发放。并将媒体对公司的报道编制成册发放。
4、根据需要,公司适时举办新闻发布会,在相关报刊及杂志中进行报道,并将由专人负责继续从事这一有效的工作。
5、对业务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保证全年任务指标顺利完成。
第三章 业务拓展
(一)密切银保合作,开拓和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公司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开拓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是发展业务规模的必要途径。建立起银保间“绿色通道”,真正搭建起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融资的平台。
(二)创新业务品种,增强业务规模发展动力。公司要实现可持续经营,就需要不断探索业务模式及业务品种的创新,不仅要在融资担保领域,而且在非融资担保领域、投资服务领域等进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一是转变观念,创新反担保方式。在融资担保工作中,根据中小企业资金规模小,落实反担保措施难的实际情况,除采用银行部门常规的保证、抵押、质押等反担保办法外,转变传统观念,一切从有利于风险目标可控出发,从有利于
企业融资成本最小化出发,不断创新反担保措施,开发了应收帐款权利质押,车辆合格证质押,专利权质押,股权质押,许可证质押及出口退税质押等等,解决了中小企业因固定资产较小、抵押不足而导致融资难的问题。二是顺应市场,拓展业务品种。要做到公司的良性发展,必须解放观念,在做好政策性担保的同时,准确掌握市场的动向,开拓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担保业务新品种,才能实现担保资金的滚动积累,将公司做大做强。公司树立了“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为主,创造社会效益;以非融资担保为辅,创造经济效益”的理念,积极开拓非融资担保业务。由融资担保一项业务品种,发展为集融资担保、工程质量担保、合同履约担保、财产保全担保、出口退税质押担保、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投标保函担保等业务品种于一身,为公司的业务规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 组织形式
公司严格按照代企业制度,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三层管理结构进行管理。公司组织构架如图:
公司组织构架图
公司设董事会,董事会成员为4人,设董事长1人,董事长为公司的法人代表人。董事会下任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公司设监事会,监事会成员2人,由公司股东会选举产生。
公司下设担保业务部,风险管理部,计划财务部,审计部,行政管理部等部门,内设机构合理,建立了完善的前期、中期、后期风险控制流程,构建起了适应市场需求、具有鲜明自身特点的服务体系。
公司另设两个综合委员会:担保评审委员会和风险控制评审委员会。由公司各职能部门成员,企业代表,法律顾问,银行代表等组成,完成担保过程中的撰写初审报告,机构审核,项目评审等。
第五章 运作模式
公司的运作模式如下:
1、内部分级管理模式。设立董事会,决策公司重大事件,如公司发展方向、担保授信额度审批、担保品种等,对各股东负责;设立经营班子,管理日常担保经营事务,对董事会负责;设立监事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现金流变动进行监察,对董事会负责。
2、业务风险控制模式
(1)实现分级审批制度。从业务层到管理层再到决策层,层层审批,对贷款申请人、第二担保人具体情况做详细调查,收集并整理各类资料,根据贷款金额报相关负责人审批。
(2)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将担保部分收益转换为风险准备金,已备出险时,继续获得银行授信,发放贷款,保证业务顺利展开。
(3)建立客户资料管理制度。对各客户资料进行细分、规档,初步建立客户的信用档案库,为客户再次担保、授信,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信息渠道,并且从内部完善客户资料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
(4)建立客户监查制度。对贷款周期较长,金额较大的贷款客户,实行定期的实地访问和电话沟通,了解状况。在出险前,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股东的权利。
(5)建立贷款回收制度。对于期限快到或已届满的担保客户,实行分级贷款催收,采用电话提醒、上门催收、法律诉讼三种方式对担保客户贷款进行回收。
(6)建立分级贷偿制度。即按一定比例,由公司与银行共同分担担保风险。例如,8:2模式,公司承担出险后80%的风险,银行承担余下20%的风险。其目的降低出险后风险的破坏力,并且提高双方抵御风险的能力。
(7)建立第二担保人制度。担保公司为第一担保人,受担保的企业法人代表为第二担保人,共同担保的方式来提供风险抵御能力。
3、利益激励机制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商品生产和按劳分配。只有彻底消除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实上,企业的利益是建立在每一个员工的个人利益基础之上的,只有当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成效与其个人利益密切相关时,员工的工作能力才会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立利益激励机制的重点是要抓好以下“三项制度”建设:
工资考核制度。要把职能部门的工资考核办法与业务部门的工资考核办法分立开来。职能部门人员的工资可由 “基本工资+效益工资”构成,业务部门人员的工资可由“底薪+提成”,构成工资级别的设臵宜细、宜多,这样可为员工多提供一些晋级的机会。凡连续三个月超额完成任务或表现突出的,都可晋升一级。反之,如果连续三个月都完不成规定任务的,则应予以辞退。
职务升迁制度。部门经理、高级业务经理、业务经理每年考核、调整一次,能上能下。考核优秀的,可连任或升迁;
考核平平的,易职试用,为期一年;考核不合格的,坚决撤换。
职工持股制度。公司可拿出(20%—30%)股份转为职工持股,部门经理、高级业务经理、业务经理和主要业务骨干以上人员均可分配股份。员工持股资金一般通过三条渠道来填实:
(1)员工个人出一部分现金;
(2)公司从历年积累中分给职工一部分;
(3)员工向公司借一部分或公司出面担保员工向银行借一部分。
4、发展创新机制的构建
担保公司要想获得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和业务品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培育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鼓动力和竞争力。担保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一是要培育公司的企业精神,用这种精神去统一意志、鼓舞士气、战胜困难;二是要塑造公司的良好形象,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三是要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确保担保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的稳步提高。
业务创新是担保公司的生命,业务品种的开发和合作银行的开拓,是担保收入的源泉。公司要组织研发小组,不断开发、推出新的业务品种,增加创收渠道,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制定奖励办法,对有重大业务创新、为公司创收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予以重奖。
第六章 综合结论
总之我公司由于自身经营范围,资金来源的限制,只能选定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策略,才能在荆门担保市场取得成功。我们应该在推进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优化金融结构、推动金融创新的战略高度,强化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拓展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渠道,改善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会发展的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