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牢记“四点希望”,做人民满意公务员
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
17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接见受表彰人
员和与会代表,并对广大公务员提出“促进改革创新”、“始终勤政为民”、“践
行法治原则”、“严守清正廉洁”等“四点希望”。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这“四点希望”,既深情寄寓了党和政府对公务员队伍建
设的厚望与重托,也集中体现人民群众对公务员履职的期待与诉求,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必将激励广大公务员更加忠于职守、奋发有为。
我国改革和发展已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有幸亲身参与国家现代
化建设的伟大进程,既是各级公务员展现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难得际遇,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广大公务员要以“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为榜样,珍惜机遇,迎接挑战,牢记重
托,不辱使命,做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满意、问心无愧的合格公务员。
“促进改革创新”、“始终勤政为民”、“践行法治原则”、“严守清正廉
洁”,既是对“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精神概括,也是每一个合格公务员应当具备的为政品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作为负有引领人民、管理社会之责的公务员,应做
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与务实推动者,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既定目标建功立业。
和谐社会应该是有法必依的法治社会,各级公务员应当带头遵纪守法、践行
法治。让人民满意必须先要人民放心,各级公务员,特别是掌管公共资源的领导
干部,一定要谨记公仆身份,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既做廉洁官,更做有为者,以清正的干净之身取信于民,以勤勉的为政业绩赢得
掌声。
“四点希望”彼此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公务员的为政品德。期待“人
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激发广
大公务员争先创优的引领效应;期待广大公务员铭记嘱托,付诸行动,努力成为
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让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第二篇:新华网评:牢记“四点希望”,做人民满意公务员
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17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接见受表彰人员和与会代表,并对广大公务员提出“促进改革创新”、“始终勤政为民”、“践行法治原则”、“严守清正廉洁”等“四点希望”。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这“四点希望”,既深情寄寓了党和政府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厚望与重托,也集中体现人民群众对公务员履职的期待与诉求,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必将激励广大公务员更加忠于职守、奋发有为。
我国改革和发展已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有幸亲身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既是各级公务员展现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难得际遇,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广大公务员要以“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为榜样,珍惜机遇,迎接挑战,牢记重托,不辱使命,做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满意、问心无愧的合格公务员。
“促进改革创新”、“始终勤政为民”、“践行法治原则”、“严守清正廉洁”,既是对“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精神概括,也是每一个合格公务员应当具备的为政品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作为负有引领人民、管理社会之责的公务员,应做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与务实推动者,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既定目标建功立业。
和谐社会应该是有法必依的法治社会,各级公务员应当带头遵纪守法、践行法治。让人民满意必须先要人民放心,各级公务员,特别是掌管公共资源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谨记公仆身份,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既做廉洁官,更做有为者,以清正的干净之身取信于民,以勤勉的为政业绩赢得掌声。
“四点希望”彼此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公务员的为政品德。期待“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激发广大公务员争先创优的引领效应;期待广大公务员铭记嘱托,付诸行动,努力成为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让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第三篇:2017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愚公精神
http://zj.offcn.com
2017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愚公精神
2016年6月,习近平近日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在全党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际,李保国同志用其感人事迹给我们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用其实际行动为广大党员树立了优秀党员的标杆。
在新的历史时期,愚公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愈发彰显出时代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综合分析* [重要意义]
“丹青难写是精神”,精神是如此弥足珍贵。一个人、一个国家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没有精神容易垮掉,一个国家没有精神经不起风浪。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时时补足“精神之钙”。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期,改革进入攻坚期,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以更大勇气破思想观念之束缚、利益固化之藩篱,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精神的力量不可或缺。立下愚公志,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我们就能排除万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愚公精神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基因。镶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上,不仅代代相传,而且与时俱进。愚公移山最早是一篇寓言故事,出自战国时期《列子·汤问》。它比喻做事要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迎难而上,不退缩。“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将愚公精神挖掘出来,使这则寓言故事,被赋予“为公精神、民众意识、努力精神”等现代民族精神的含义。
改革攻坚,需要愚公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具有经久不衰的思想魅力,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期,改革进入攻坚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是一场革故鼎新的攻坚战。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这提示我们,打好改革攻坚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需要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精准扶贫,需要愚公精神。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精准扶贫,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它说不来,唱不来,更不可能侥幸得来,要靠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靠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毅力,以及科学的方法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得来。李保国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在太行山上从事科学研究,让群众走上致富路。魏登殿带领村民在绝壁上肩挑、背驮、手刨,筑出一条条通村通组公路,解决村民吃水、用电、致富难题。这就是愚公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
http://zj.offcn.com
|对策措施*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矢志不移、至死不渝,子孙相继、久久为功,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是愚公移山精神的核心。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奋斗目标是如此宏伟、如此鼓舞人心,但实现的过程既不会顺风顺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充满曲折和艰辛,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越是曲折和艰辛,越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立下愚公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宏伟目标就能成为美好现实。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务实重干、勇于担当。愚公之“愚”,就在于他把别人不敢想、不愿做的事情扛到自己肩上,明知千难万险却义无反顾,历经千辛万苦仍不改初衷。愚公移山精神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干,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就力排众议、一干到底。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愚公之“愚”显得尤为可贵。我们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有问题敢面对,有责任不推脱,敢于触及矛盾、迎接挑战,承担风险、破解难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有了愚公移山精神,才能迈过沟沟坎坎,越过发展中的各种陷阱,赢得更加光明的前景。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开放合作、互联互通。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与外界实现互联互通。我国自古就有追求互联互通的传统,创造了许多互联互通的奇迹,丝绸之路就是其中的典范。当今时代,实现内外联动、协同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互联互通的新探索。在新时代弘扬愚公移山精神,需要在开放合作、互联互通中寻求机遇、集聚优势、实现共赢。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1.让“愚公精神”滋润信仰之田 2.新时代仍需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3.“愚公”是一道挺立的脊梁 4.不忘赤子之心 不移愚公之志 [开头示例] 示例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是见于《列子·汤问》的一则古老寓言。这则寓言传承了上千年,愚公移山精神也传承了上千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强调“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他还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借愚公移山寓言倡导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
http://zj.offcn.com
系。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不但进一步丰富了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更启示我们:新时代仍需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结尾示例] 示例一
国之所需乃之吾责,民之所需行之所至。李保国所秉承的“愚公精神”,必定能激发着更大多数人秉志前行,以优秀为镜照亮更多“优秀”,必定能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画下圆满句号。
[标题示例]
1.让“愚公精神”滋润信仰之田 2.新时代仍需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3.“愚公”是一道挺立的脊梁 4.不忘赤子之心 不移愚公之志 [开头示例] 示例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是见于《列子·汤问》的一则古老寓言。这则寓言传承了上千年,愚公移山精神也传承了上千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强调“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他还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借愚公移山寓言倡导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不但进一步丰富了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更启示我们:新时代仍需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示例二
巍巍太行铸丰碑,拳拳之心写忠诚。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帮助农民增收数十亿元„„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把标杆立在广大群众和党员心中。
[结尾示例] 示例一
国之所需乃之吾责,民之所需行之所至。李保国所秉承的“愚公精神”,必定能激发着更大多数人秉志前行,以优秀为镜照亮更多“优秀”,必定能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画下圆满句号。
示例二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一如既往地传承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凝聚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这是时代所需。
http://zj.offcn.com
示例三
愚公精神告诉我们,人,是要有梦想的,而实现梦想,必定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人间正道是沧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艰难险阻,可能会比以往更多更复杂,这都需要我们拿出新的愚公精神,拿出勇往直前的那种狠劲、艰苦奋斗的那种拼劲、持之以恒的那种韧劲,锐意改革、科学施策、勇于担当、众志成城,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
浙江中公教育
第四篇:2017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农村土地确权
http://zj.offcn.com
2017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农村土地确权
【热点阐释】
什么是土地确权?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
【中公评析】 土地确权的必要性
1.很多地方都处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如果长久不变必定会导致新生人口分不到土地,这是不公平的。
2.土地没有确权之前,没有明确农民对土地的相对权利,所以出现了很多强征、强占农耕地的现象,而农民成为了受害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
3.以前咱农民贷款很不方便,因为没有可以认定的抵押物,只能用联保等方式,而且贷款额度也不大。
4.各地对于农民开垦出来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地”没有统一的确权政策,虽然实际种植依然是原来开垦的农民,一些农民担心以后这地到底能不能归自己,自己到底能种多久,而且土地流转也存在信任问题,承包土地的人对于能种多久也心里没有底,不敢贸然承包或者承包太多年限。
土地确权的意义
1.农村二轮承包的延续,让农民放心。自从1998年开始的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开始后,明确了我国农用耕地承包期为30年,之后又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不再限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缔约期限”,保证农民对土地的所有。
2.有效保护农民财产。土地确权后,土地成为农民的一项“固定资产”
3:贷款方便。土地确权后,土地使用证可以成为一种资产来作为抵押,大大方便了农民贷款,解决农民生产资金紧张的问题。
4.农民可放心大胆往地里投入、流转。农民开垦出来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地”,对于“四荒地”确权之后,农民可放心大胆往土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于土地流转也可增加信任度,对增加收入功不可没。
土地确权落实对策
1.土地确权“总体上要确地到户”
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要重点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
2.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落实集体所有权,就是落实“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明确界定农民的集体成员权,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归属,实现集体产权主体清晰。稳定农户承包权,就是要依法公正地将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本集体 组织的每个农户。放活土地经营权,http://zj.offcn.com
就是允许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配置给有经营意愿和经营能力的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浙江中公教育
第五篇:浅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技巧】浅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考试往往考热点,而本或近几年有那么多热点,哪些是复习中的重点关注的呢?通过对历年申论考试中的常考热点研究,我们对申论考试的常考热点及其特点有如下一些认识:
第一,“三农”话题是申论考试的常考热点。如涉及农民工话题的申论试题有:2004年北京市考试题,2008年湖南省考试题和2010年广东省考和安徽省考试题;涉及新农村建设的试题有:2006年的湖南省考和海南省考试题,2007年广东省考和山东省考试题,2005年国考试题;涉及农村土地征迁的是2007年国考试题。这方面,跟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一定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持续关注的一个重点。新世纪以来,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2004年至今,中央先后有8个涉农“中央一号文件”,从第一份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到第八份2011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第二,文化建设话题是申论考试的常考热点。如2011年国考两份试题:一个涉及黄河精神,一个涉及乡村教育与文化。而在此之前,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试题有:2006年北京市考和江苏省考试题,2007年贵州省考试题,2010年广西省考试题。而这方面,跟我国几代领导人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有关,即在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不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毕竟,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
第三,生态文明话题也是近几年来申论考试中常考的热点。如国考2008年怒江水电建设话题、国考2010年海洋的开发与保护话题,2010年湖北省湖泊的治理与保护话题。这方面跟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关。现阶段,要求各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社会保障话题也是近年来申论考试中常考热点之一。如2007年江苏省考试题,2008年湖南省考、吉林省考、广东省考试题,2011年浙江省考试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三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东西部地区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阶层收入差距加大。这些,都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党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保障必不可少。
综上所述,近几年申论试题的常考热点从中观角度上讲,不外乎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维度: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生态文明。从宏观角度讲,就是“全面落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两大方面。
因此,在热点复习方面给准备2012年国考的考生建议有:一方面要熟悉申论考试的原理论,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内涵;另一方面要结合近年来国考与地方面省市考申论中的常考热点复习,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