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专生写作心理障碍疏导
摘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会表达运用,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追求。然而,当前职专写作教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畏难、倦怠、焦虑、兴趣淡薄等心理障碍,成为职专写作教学的“瓶颈”。审视这些心理障碍,探讨切实可行的疏导途径,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关键词:写作心理障碍审视疏导途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智能活动,是主体对生活的一种能动再现过程。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在于调动学生主体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理。然而,在写作实践中,有不少职专生存在着畏难、倦怠、焦虑、兴趣淡薄等心理障碍,这不仅湮没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写作潜能,而且严重制约了他们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审视职专生写作心理障碍,有四大“诱因”值得关注:其一,长期以来教师、家长偏重作文进而过分夸大写作难度、辛苦程度,无形中给学生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写作畏惧心理潜滋暗长。其二,部分教师呆板、封闭的教学方式熄灭了学生灵感的火花,加之职专生残存的自卑心理的作崇,窒息了学生的智慧,阻碍了正常的写作进程,写作倦怠心理蔓延膨胀。其三,职专生阅读面的狭窄导致了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词汇贪乏,语言表达苍白无力,语言运用和技巧生疏,以至文思枯竭,下笔凝滞,写作焦虑心理与日俱增。其四,不少教师过于注重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运用表达等写作知识技巧,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信心、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职专生写作兴趣淡薄,写作心理障碍根深蒂固。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既要正视职专生的写作心理障碍及其产生根源,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疏导。一、命题原则方法别出心裁。命题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写作情绪的高低。心理学告诉我们:求新、求异是中学生心理特征之一,他们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好的命题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使之以愉悦的情感进入写作。反之,“大、深、旧、疏”的命题,不仅因直接违背学生心理特征而难以唤起写作的欲望,而且会使学生因无话可说而退避三舍,视若畏途。为此,作文命题一要把握“两个贴近”原则:贴近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把学生喜爱、感兴趣的新事物引入写作,把题目出在学生身边,出在学生生活的横断面上,使学生一看题目就觉得亲切,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贴近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题目设计应富有生活情趣,以选用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学生日常接触到的一部分社会生活为素材较适宜,因为熟悉的生活易于表达,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写作的冲动,从而写出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来。二要改变命题方式,鼓励学生自拟文题。自拟题目,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观察生活、选取题材、开掘主题的能力,真正使他们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有为而作。这对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展个性是大有裨益的。当然,这里说的提倡学生自己命题,并不是学生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不要把学生自己命题理解为自由命题,而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训练的连续性、阶段性要求,在文体上、内容上规定出大体的范围,在这个大体范围内把命题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
二、生活经历阅历日积月累。职专生写作中产生的惰性心理,从根本上说是观察懒惰和思维懒惰造成的。为此,教师一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生活阅历。良理益友、同学情谊、校园**、日常琐事,都是写作的题材;严父慈母、邻里关系、街坊趣事、小巷轶闻都是作文的源泉;甚至上学路上、走亲访友的途中都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正如罗丹所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生活的源是无穷的,只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生活处处皆文章,文章篇篇放光彩。二要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释放生活阅历。教师要创设一个让学生情绪比较激动、喜欢质疑的作文环境。教师举出一种现象,让学生调动生活阅历,从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去思考,各抒己见,自由争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丰富其生活阅历,使他们的作文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讲。
三、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稳扎稳打。写作是用书面语言写文章,写作能力就是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职专生写作中存在着“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障碍,其实质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滞后所致。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刻苦地学习和锻炼语言尤为重要。一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讲解课文时不要老停留在“文章写的是什么”的程度上,而应对“文章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紧抓不放,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揣摩、咀嚼、领会、品茗课文中的词语、优美句子,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二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种文体的文章。尤其是古今中外的名著,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特点,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三要组织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书评、读书心得报告会,定期开展读书笔记交流、摘抄和妙语精粹展览,努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兴趣信心培养持之以恒。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作文的动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一要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点星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信心。多给学生以肯定性的评价和激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肯定,适时给予热情的鼓励,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激发写作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写作成功的愉悦,增强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二要强化耕耘意识,淡化分数结果。平时作文批改适当放宽标准,不求全责备,不吝啬分数。在下评语时,指出作文优美要不惜笔墨,指出缺点要少而精,并尽可能说得委婉些,切忌把学生作文说得千疮百孔,一无是处,挫伤其写作的积极性。三要创造条件,搭设学生表现写作才能的平台。对学生习作中比较成功的文章可以通过范文朗读、张贴等形式给以肯定,或者通过推荐文社、报刊发表等形式,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兴趣盎然,信心十足地写作。
五、动机意志培育常抓不懈。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一般是由学习的动机决定的。一个学习动机纯正的学生,他就会勤奋学习,这种理智的动机激励他不断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学习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写作也不例外,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写作意识,这种意识就会在心底迸发出练笔的激情和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会驱使他调动意志的力量,通过各种手段去克服困难,这种人可以称为主动写作者。反之,一个为老师而作文,为作文而作文的人的动力源是极其有限的,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悲观,产生畏惧心理,恶性循环的结果只能使写作水平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线上,这种人称为被动写作者。“解铃还须系铃人”。对被动写作者,在写作教学中,老师一要培养学生正确高尚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的,认识写作能力在人的智能机制中的重要位置,注入写作动力,让学生在作文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一角的星空,
,找到照耀自己的星座。二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提供成功者的宝贵经验,特别是胸怀大志,最终成就事业的典型,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性格的力量,借助意志的作用支持他们认真写作。三要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给学生讲述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成长经验,让学生明白,成名的作家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并不神秘,更不是超人。他们也经历过迷惘和困惑。写作不值得畏惧,因为它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相信自己,奋起直追,就一定能写出满意的文章来。四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切实的帮助。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卞壳,出现焦虑、烦躁等消极心态,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让一个个令人生畏的难题变得饶有兴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愉悦的情绪,为他们克服困难注入一支强心剂。此外,创新作文方式,灵活作文时间,也不失为疏导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作文时间不宜限制太死,少量在课内限时完成,多数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外完成。这样能让学生充裕构思,从容修改,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总之,只要教师因势利导,趋弊为利,就能有效消除职专生对写作的畏惧心、恐惧感和写作中的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与心理障碍,达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境地,使学生的思想在活跃、舒畅、欢乐的心理支配下自由运转,产生巨大的创作热情,进入写作时的最佳心境。主要参考书目:
1、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的《审视中学语文教育》
2、杨青松主编《语文教学艺术新论》
3、余文森著的《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4、周庆元著的《语文教学设计论》
5、《心理学原理与运用》(经济科学出版社),职专生写作心理障碍疏导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二篇:试析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成惊涛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作文表现出来的兴趣不一:或积极性高涨,除课堂作文能及时完成外,还连篇累牍的交上自己的课外习作,要求老师给予批阅;或表现平平,完全停留在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上;或态度冷淡,学不学作文无所谓,写好写差一个样;或讳疾忌医,一遇作文课如见妖魔鬼怪,能躲则躲,能拖则拖。诸如此类,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屡见不鲜。试图从中小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好恶表现方面探索原因,并就作文教学中必须采取的对策略陈管见。一、是否具有优质的作文起步教学,是儿童稚嫩、敏感、
纤弱心河里能否激起喜爱作文浪花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二三年级是起步作文的关键阶段。大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师资质量上的问题,不少教师对学生造句的辅导,不是通俗地解释某词的意思,在学生真正理解之后,再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多角度训练,达到比较熟练运用的目的,而是在学生一知半解之时,就举出少得可怜的例句,替刚刚启动思维的学生套上一个箍,把知识局限在一个小圈圈内。当着根据一定的意思缀段或缀文时,教师所举例句上有的,学生有可能熟练运用,很快成段成文。而例句上无,缀段或缀文中所需要的,学生就会彷徨而不知所措。如无反复,就会加重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负担,感到“作文”难,从作文起步阶段就开始产生逆反心理。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儿童感到学习困难,如果别人都能够接受的东西他不能接受,那就说明,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对于他的发展来说应当获得的东西。儿童正是在这个年龄期——从一岁到七、八岁,变得头脑迟钝的。”因此,起步作文这一步抓不好,对学生以后的作文学习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二、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是激发学生作文情趣的源泉,
而生硬平淡的作文教学,则是阻碍学生作文进步的丘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也在逐步变化。尤其是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分化,而且兴趣广泛又不稳定。他们表现出有时特别喜爱作文学科,或者某种与写作有关的活动,有时又特别喜爱另一门学科或另外一些活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数理化成绩冒尖,但语文成绩不佳,尤其是作文水平低劣,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和合理性。那么,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分化,除了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变化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呢?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业务素质的强弱、教学是否生动有趣、组织教学的新颖程度等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在这个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作文辅导的责任更为重大。其一,应采用多侧面的训练,拓宽学生学习写作的内涵,例如在记叙文训练中,可以分出写人训练、记事训练、写景训练、状物训练等。在写人训练中可以分出写人片断训练——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写人完篇训练——用综合方法写人、通过具体事件写人、把题材归类后从几个不同方面写人、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人、用对比方法写人等。在记事训练中也可以分出记事片断训练——场面描写、事件片断描写;记事完篇训练——单一事件描写、复杂事件描写等。在写景训练中又可以分出写景片断训练——抓住景物特征写环境的一角、按观察的方位或层次描写全景、固定观察点与景物的变化、移动观察点按移动的空间顺序写景、即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等;写景完篇训练——实景描写、虚景描写等。在状物训练中又可以进行静物的描写训练、动物的描写训练和借物抒情的训练。多侧面训练,可以避免写作教学过程的枯燥和空泛,使教学内容充实全面,使学生学来有其味难尽的感觉。其二、采用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提高写作水平。诸如到野外春游,当场进行写景训练;课内进行限时口头作文比赛;教师引导。学生当堂进行作文构思或评讲辩论;布置对一个老师进行肖像描写;布置记当天的某一堂课;布置观察当天的哪一件事,并进行描写;布置学生间相互进行肖像、个性、表现的描述;指定学校或野外的专一景物,要求即景抒情;指定教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其他学生当场进行描写;布置对专一动物进行观察描写等。笔者曾运用以上这些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常常达到妙趣横生、寓教于乐而乐不可支的境地。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因此而长盛不衰。
三、在学生生活实际的园地里,充分利用教材,强化课外
阅读,以培养想象力为助动力,才有可能获取作文教学的累累硕果学生感到苦恼的是作文,教师感到苦恼的是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思想、生活、思维、语言的综合反映。为什么有些学生对作文畏之如虎?关键在教师身上。首先,作文教学必须局限在学生生活实际的园地里,要写学生所熟悉且有较深理解的东西。这样,学生作文才不会味同嚼蜡,无物可写。吕叔湘曾说过,命题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但这个命题又决定着学生写作的成功程度。题目出得不好,主要表现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无物可写时,只好抄书抄报。写作文无非是让学生把脑子里的东西组织起来,表达出来,如果出题强人所难,学生就会勉为其难。因此,写作教学中必须非常注意体察学生的生活,对他们所真正熟悉或者生活中肯定会出现的东西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掌握写作教学的主动权。其次,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美感和吸引力,并通过强化课外阅读,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自觉性。众所周知,一般的说来,教材就是范文,顾名思义,范文即典范之文。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总是津津乐道,分析来、分析去,学生最后仍然无动于衷,或者毫无收获,而在如何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则考虑甚少。另外,有的教师仅仅满足于课上对课文的教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提倡、不组织,原因是怕影响课堂学习,这些同志把课外阅读与课堂语文、写作教学的关系对立起来了,忘记了教材学习、课外阅读是写作学习的宝贵源泉。我们难以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能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第三、以培养想象力作为助动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干巴巴,枯燥乏味,这正是缺乏想象力的表现。想象力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艺术;同样,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不可能有大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因为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是观察,所以教师应首先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努力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留心周围的事物,处处做有心人,生活积累得多了,想象力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其次,要明确,什么事情,都要亲自经历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要求写强盗的人先去做强盗,写特务的人先去叛国出卖情报,这是愚蠢和离奇的,也是做不到的。但是,不管写什么,既可以从观察中了解,又可以从书本上得到启迪。因此,广泛的阅读和实际观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大脑部位打上几口“深井”,让学生的想象力源源不断地从“井口”喷射出来。
综上所述,学生对作文好恶的主要原因在教师身上。而在小学、初中、高中这漫漫的作文教学长征中,要想寻觅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良方,还得靠教师苦练作文教学基本功,真正发挥“保姆”和“向导”的作用。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试析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其疏导责任编辑:飞雪阅读:人次
第三篇:浅谈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浅谈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宜春五中王隆裕
【内容摘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严重地阻碍着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不但影响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而且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地探索学生的学习心理,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表现;原因;疏导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或接受新技能培训时,如果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心理准备(求知欲),则其接收的效率将会高出被动接收效率的一至两倍。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还会产生压抑、厌倦、对抗、恐惧等情绪进入心理的误区,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写作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许多教师意识到采用导向、养学、授法的学习指导策略的必要性,努力使学生乐学、持学、会学,达到优化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但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障碍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事物的认知心理过程,它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也要服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呆板,语文教学的模式普遍采用背课文、做题目战术,大运动量训练,加上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要记的内容多,课外阅读要多,又要经常写作文等,伴随学生的是一次次考试的失败,致使学生在心理上对语文产生偏执、畏难,虽然迫于高考压力,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未间断,但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其后果可想而知。因而,分析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就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题,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而语文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人们的语文素质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
由于某些学生智力较差,或学习方法不当,或刻苦努力不够,大量的琐碎的字词识记,漫长的所谓精彩语段的背诵,支离破碎的课文分析,频繁的训练测试,绞尽脑汁仍无从下手的作文,铺天盖地,考
试屡考屡败,形成严重的失落心理,从而产生颓废、伤感、畏惧和焦虑等情绪,这样天长日久在他们心理上形成了“怕上语文课,厌朗读”的条件反射,忧虑、畏惧心理自然产生。
2.主观意识的惰性
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思维的惰性,对教师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语文阅读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答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还有一些同学不能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成绩,心理情绪总是随“分数”起伏,不是认真分析失误的根源,只简单认为是自己发挥不好、粗心,掩盖了自己平时主观上努力不够、方法欠佳、思维懒散等不良思维品质,或者是垂头丧气,十天半月都回不过神来,意志消沉,思维懒惰。
3.急于求成在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的情况下急于答题,不管该答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答案?为什么要这样答?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忽视对语文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
4.教学方法呆板。
新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还没有被广大语文教师接受和运用。我们往往遇到,学生初读文章时尚能被吸引,但教师不厌其详地分析,新鲜感却没有了。经过肢解的教学内容的枯燥、琐碎,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的呆板、单调,企图用教师的“思维捷径”去代替学生感受和探索的教学语言的平淡、乏味,以及强制完成的大量练习的机械和繁琐,都不但不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反而会将已经形成的兴趣驱散,甚至变为一种负担。
5.思维定势
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思考和解答语文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格式、惯性。该答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答案?为什么要这样答?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同时,部分学生由于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消极、紧张、压抑、厌学等因素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语文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做了不间断的调查:为什么有大量的初中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八年级、九年级的差生是如何产生的;初中生语文学习方法欠缺的原因。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状况如何,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将随着学习的状况而上下波动,许多心理问题源于学习的失败、挫折。学生的学习活动能顺利地进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二、造成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
1.教师方面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不管学生有多么大的差异,每天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学生必须全部掌握,所灌知识量的大小及灌输方式都必须接受。天长日久,学生接受不了的知识就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障碍,即产生认知障碍;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情感的投入。讲课传授知识和考试是传统教学的两个核心要素。教师对学生缺少信任,缺少爱的表示。我们走进课堂,总会看到学生由于回答不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受到严厉批评的场面。很少有教师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说“你试试看,你一定会答上来的”,或“错也没关系”等鼓励的语句,慢慢地使学生由不喜欢语文教师发展到对语文学科淡漠,从而出现情绪障碍。
2.学生方面
由于缺乏信心,学习不肯努力;或由于多次在语文学习上的失败而厌恶语文学习。这些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障碍;态度及习惯方面的问题。有不少学生由于怕苦怕累、懒惰、不肯动脑动手,因此产生语文学习障碍。尽管从小学到初中,已学习了六、七年语文,但仍不知用什么方法才能学好语文,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能力不足。相比小学语文而言,初中语文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语文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由于对语文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课外阅读量少,而产生语文学习障碍;社会和家庭方面的问题。由于家庭教育不当或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也会产生语文学习障碍。
3.师生沟通方面
教材是师生沟通的中介,由于教材过深过浅,或教学进度过快过慢,都会影响语文教学,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障碍;师生缺少沟通,产生不了互动的正面效益。一方面,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主观想象制定学习目标,以致目标太高,学生无法达到。另一方面,学生不了解教师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双方产生不了碰撞,引不起互动,在情感上更缺乏沟通。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语文有兴趣,从小学一年级直到大专或大学毕业,连续学习语文达15年以上。他们很难体会在语文学习中有障碍的感受。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师,经过一两个小循环,就可把初中语文基础内容概括起来。而学生们,从小学一年级直到初中,越学越感觉到语文学科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在情感上是很难沟通的。由于师生双方缺少沟通,很容易在语文学习中产生障碍。
三、排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注意点
1、“晓之以理”,使学生充分认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语文课,即向他们介绍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重视语文学习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仅学习社会科学需要深厚的语文基础,就是学习自然科学同样需要深厚的语文基础。语文以其精髓开启了学生的心窍,培养创造精神,达到动情、激思、砺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健全人格的目的。
2、灵活运用多变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欧拉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学习,必将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以保证他们有高效率的心理投入。当学生学习带有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兴奋的心情时,他们就会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好感,从而将他们对一节课的局部兴趣转化为对整个语文课堂的持久兴趣。根据课文内容和体裁的不同,灵活机智地将录音、录像、投影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于教学之中,变无形为有形,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无色为有色,使平板枯燥的文字符号变为形象的画面,悦耳的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人情入境,生情生意,获得深刻的感悟认识,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宽联想和想像的空间,把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
起。这样,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陶冶情操,由厌学变为好学,进而乐学
3、根据学科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学好语文的金钥匙。
(1)字词学习。打破传统教学的集中学习,死记硬背的方法,采用分散学习,突出重点难点的方法。通过比较、猜谜、表演等方法,在具俸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掌握字形
(2)阅读学习。改革低质量、低效率的传统阅读观念和传统阅读教学陋习,强化阅读的效率意识,强化自主、创新、探究阅读的意识,弘扬阅读的人文精神,发挥学生的心灵自由和主体创造必以课内阅读为轴心,开辟课外校外阅读课堂,变漫无目的阅读为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的优读;变“庖丁解牛,不见全牛”的肢解式阅读为整体感知的意会性阅读;变囫囵吞枣的被动阅读为创造性的探究式阅读;变走马观花,只重情节,没有记忆的无效阅读为重视诵记、重视积累的有效阅读,(3)写作学习。首先在生活中培养作文的感受能力。妙笔生花、文辞隽永的文章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重视阅读,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因为阅读是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是写作的间接源泉。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优美词句和段落,反复吟诵,鼓励学生做知识卡片,写读文,反对模仿,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再次,追求新颖。改变命题形式,以往作文是老师统一命题,学生思维受到限制,写出的文章大多是“文不附体”,言不由衷。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采用学生自由命题。反对千人一面,于部一控,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要求命题新,立意新,选材新,描写手法新,重视联想和想像。学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求索和创新的精神。
4、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做到想学生所想,所疑,所难,所错,所忘,所会,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地探索学生的学习心理,便于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把握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使语文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从而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分析∕窦银强.《教坛聚焦》,2010年第17期。
2、初中语文学习心理障碍的分析及对策∕朱素娟.《都市家教》,2009年第8期。
3、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排除对策∕刘西志.《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4、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申建军.《考试周刊》,2008年第31期。
5、论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姚秀梅.《文教资料》,2011年第2期。
第四篇: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障碍及疏导
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障碍及疏导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观在不断提升,年轻夫妻的离异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就是贫困山区也不例外:年轻小伙出去打工,带来一个姑娘做妻子,生了孩子,再出去打工媳妇又跑了,导致一些孩子没了妈。这个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目前我在小学所带的一个班级单亲孩子达到60%了。这些孩子心理受损,形成障碍,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要使这些孩子健康成长,教师正确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而这项工作已成为我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障碍;疏导;化解
为了给这些学生正确有效的疏导,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他们的心理特点,经过几年的观察、分析、研究,我觉得他们的心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懦弱伤感型。这类学生沉浸在对远离自己的母亲的思念之中久久不能自拔,感情敏感脆弱,情绪焦虑忧伤,行为固执冲动。在班上不从众、不合群,好独处、避活动,多自思、少交流,上课分心走神,下课喜怒无常。他们一般都曾经得到父母双方的疼爱,现在知道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但不明白是为什么,一下子承受不了这突然的变故,心里时常产生一些天真的假设,构想一些寻母的计划,回忆一些和母亲在一起的画面。敷衍学习和生活。
二、抱怨仇恨型。这类孩子为父母的离异而羞耻,怨恨他们。久而久之,迁怒于人。在学校的表现是急躁烦恼、较真粗暴、嫉妒高傲。不会随便接受帮助,喜欢掌权驾驭别人,主动冒犯挑战强者,甚至敢于正面冲撞老师。吃了亏不吱声,欺负人不认错。发威在瞬间,出手极狠准。完全一副勇夫架势。这类学生虽然不多,但影响班级团结合作的氛围,给班上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危害较大,是心理疏导的重中之重。
三、自由散漫型。这类学生自私、顽劣、任性、贪玩,凡事由着自己的心情来,不考虑后果,不做长远打算,得过且过。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上课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拖拉作业,逃避检查。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成绩较差。
由于造成家庭破裂的原因复杂多样,给孩子的心灵创伤也是多方面的,权且归纳为以上三种类型,并由此出发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探讨一些疏导的途径和方法:
一、亲近温暖法。对于多愁善感的单亲学生我要做的工作首先是设法亲近他们,打开心灵的窗户,让阳光和温暖照射他的心田。接着分析他的长处,培养他的兴趣,逐渐转移他的注意力。然后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及时肯定他的成绩,时时表扬他的优点,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看到前途的光明,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
二、揭示化解法。稍大一点的孩子把父母的分离看成是一种耻辱,耻辱的迷雾在他的心里凝结成一座冰山,而冰山里面封存的却是愤怒的火焰,我们必须尽早把冰山打开,让里面的火焰趁小冒掉,不要等待它蓄积喷发。打开“冰山”的途径和方法也许不少,以下三种是我惯用的,比较有效:
1.撞击法。直接找这类学生正面交谈,让他理解婚姻的意义,学会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和他展开辩论,让他发泄心中的不满。这样就等于先把“冰山”打开一个缺口,渐渐释放了里面的“火焰”。
2.水溶法。“冰山”实际上不过是个别单亲孩子内心世界一个薄薄的表层,猛给的温暖会使它即刻崩溃,结果适得其反,最好用水融化。发动他身边的人,共同关心他,并且要做得自然,要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和大家打成一片,使心中的怨气得以化解。
3.激将法。内心怀有仇恨的孩子往往都很好强。不服人,看到别人受表彰,他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心里却盘算如何战胜他。如果把激将法用得恰如其分,也会得到很好的效果。不妨在他面前表扬一下别的同学,顺便比较说说他的长处,这样好使他的嫉妒心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强制管教法。自由散漫型的孩子,从表面看来父母的离异对他们的心灵刺激不大,倒显得自由快活。然而问题正出在这里,是爸爸妈妈的放手,爷爷奶奶的娇纵助长了他们的任性和惰性,一再地迁就使他们一些具有缺陷的行为成为习惯。就是在他们知道了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的时候,仍然没有毅力坚持去做应该做的,放弃不该做的事情。对于这种学生我必须严加管教,既做他的教导员,又当他的监督员。同时经常联系他家里人互相配合,逐步矫正心态,培养好习惯,形成毅力。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作为这些孩子的老师,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可怎么能替代他们的父母呢?借此文顺便呼吁一下:年轻的父母亲们能不能从源头上遏制一下这种现象?生而不教罪过也。
第五篇:职专生社会见习报告三则
(一则)
本人,杨。在校期间一直担任学校学生会副主席以及纪律委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任职期间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工作,得到了团委领导的好评。由于表现突出,成绩优异,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获“槐荫区优秀团员”、“市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取得优秀干部奖学金。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
在此期间实习于某书店的配送站。由于自身经验较少,于是经理安排我从小从简做起。
首先,第一天我就被安排到仓库去贴磁条。虽然这活很简单,但是它却需要工作人员更多的细心与耐心。时间长了总觉的枯燥无聊,但是只有把工作当成一种兴趣和责任便会越来越得心应手。本着这样的心态,我很快便做完了属于自己的分内工作。
由于得到了经历的赏识,此后又被调到了分书的工作仓库。即,在许多书中找出相对应的出版社并放到指定位置。刚一进仓库的时候真的是把我吓着了。因为库房出乎我的意料的很大,大于我们的操场。而且出版社也不只百个。
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所以我坚定自己的内心,开始自己的工作。其实。再麻烦的工作只要缕出头绪,懂得方法,就会变得不麻烦了。
首先,我先将出版社的名称按照从东到西的顺序及排列在脑子里记个大概印象,然后,将书按出版社先分出类,这样,再去放置就简单快捷多了。
一个月的实习使我受益颇深。经验和方法是靠在实践中取得积累。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跃而成,只有走好踏实的每一步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二则)
在九职专学习的这两年,使我收获很多。在学校里不仅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而且也在学生会中担任学习部部长。锻炼了自己的组织与领导能力,在团委的工作,使我更加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学习之余我利用双休日做促销员,每个寒暑假都不忘提高自我,在外打工。
仔细算来,我也算是一名老服务员了。曾在济南鲁全大酒店、桃源大酒店、泉西商务酒店等多个
酒店任职。今年的寒假当然也不例外,从一放假的第一时间便投入了工作,地点是:泉西商务酒店。因为这是最后一次利用假期时间打工了,所以心里格外珍惜这次机会。酒店服务员这一职业最能锻炼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了,体会在劳动中收获快乐是多么的幸福。在酒店这个小家中了解社会,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在于多方面的的人谈话中,了解不同人的不同心理。处理事情要灵活圆滑,真正用心去体会什么叫作“顾客就是上帝的”真正含义。我想无论做什么情,需要的不只纯熟的技能,更需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待人,微笑服务的心态。这样才能赢得顾客的心,取得他人好感。
通过这几次的社会实践,使我更加了解社会,增强了我的社交能力,为我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则)
社会实践报告在我的生活中可算是重要的一部分了。我积极寻找锻炼自己的机会,争取在这些角色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不放假了,也闲不住,就找找看能干点儿什么,刚好经过某国产手机业务员找到我,希望我能在某商品做促销。考虑后我就答应下来了,因为这是第一次能较长时间连续上班,即使工资低些,我也很愿意尝试。
首先,我更深的体会到“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的含义。曾经单纯的我第一次做电器促销时没能适应当时的工作环境,把在学校里学得一套理论硬搬到实践上来,太过诚实而不讲技巧,最终得到销量最低的结果。而看到周围的“老江湖”们对自家的产品夸大优点,回避缺点,忽悠顾客,这种惟利是图,尔虞我诈换来销售楷模的称号,顿时对现实社会失望和气氛。然而再次干销售我似乎成熟了许多,能客观理性的看这个问题。第一,产品质量问题在于研发和生产部门而非销售环节,作为销售人员,应该提高业务水平,掌握销售技巧,从企业利益角度出发做好销售工作。第二,销售人员应该相信企业,真诚对待顾客,尽全力为客户做好服务工作。有了积极的态度,我的工作就变得充实而快乐,而不是从前那样偏激。当小朋友经过我的柜台时我会主动提醒他到服务台领取赠品;当学生来选购时我会给他推荐质优价廉的手机,同时结合手机功能介绍一些学习方法,比如下载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