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系列古典诗词艺术手法辨析训练题(精选)

时间:2019-05-12 18:3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语文复习系列古典诗词艺术手法辨析训练题(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语文复习系列古典诗词艺术手法辨析训练题(精选)》。

第一篇:高考语文复习系列古典诗词艺术手法辨析训练题(精选)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古典诗词艺术手法辨析训练题

新疆奎屯市二中 高葆金

请说明下列各题中诗句表现手法的艺术特色: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2、“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3、“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李忱;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4、“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子规》余靖;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5、“红籍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剪梅》•李清照;再如:“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春雨》•周邦彦又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韦庄

6、“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晚次鄂州》卢纶

7、“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赵师秀

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韩愈

9、“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

10、“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再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

1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王维。

12、“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双调]水仙子•寻梅》乔吉。

1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14、“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15、“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时是归年。”《绝句二首》•杜甫;再

如:“江上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越调•平湖乐》•王恽

16、“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杜甫;再如:“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林景熙)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再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18、“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19、“住近湓江地低湿,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代音乐《琵琶行》•白居易;再如:“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度大庾岭》•宋之问“长沙”代贾宜。

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晴”谐“情”《竹枝词》•刘禹锡;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

21、“白发三千长,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李白;再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白居易

2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再如:“有请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秦观

2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店,只今唯有鹧鸪飞。”《越中览古》•李白;再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雁歌行》•高适

2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廷钧;再如“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25、“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文天祥。

26、“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踏纱行》贺铸。再如:如 “红豆生南国”《相思》•王维。

27、“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再如“莫,莫,莫„„错,错,错。”《钗头凤》•陆游

2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再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白居易。

2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再如“邯郸驿里逢冬天,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

应说着远行人。《邯郸至除夜思家》·白居易

30、“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债中行》•岑参;再如“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31、“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田园乐》王维

3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33、“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儿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白居易

3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王维

35、“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南乡子》•苏轼•梅花词,和杨元素。

36、“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过山农家》·顾况

附:参考答案:

1、直抒胸臆

2、融情于景

3、托物言志

4、托物起兴如

5、巧用衬托

6、联想巧妙

7、细节逼真

8、欲扬先抑

9、欲抑先扬

10、以动写静

11、以静写动

12、以虚写实

13、以实写虚

14、虚实相间

15、乐景写哀

16、巧用问答

17、巧用比喻

18、巧用讽喻

19、巧用借代 20、巧用双关

21、巧用夸张

22、巧用拟人

23、巧用对比

24、巧用白描

25、巧用典故

26、巧用象征

27、巧用反复

28、巧用互文

29、巧用曲笔 30、言有尽而义无穷

3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2、开门见山

33、卒章显志

34、首尾呼应

35、不着一字尽现风流

36、平中见奇

第二篇:艺术手法赏析题题组训练

艺术手法赏析题题组训练

一、基础题组

1.判断下面文字所用的描写技巧。

(1)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祝福》)描写方法:肖像描写

(2)“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3)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描写方法:景物描写

(4)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描写方法:侧面描写/环境描写

(5)(林冲)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描写方法: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6)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祝福》)(《祝福》)(《祝福》)描写方法:心理描写

二、核心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林冲棒打洪教头

(柴进与林冲正吃酒间,洪教头进来)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

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各坐了。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柴进起身道:“二位教头较量一棒。”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真本事来。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杆棒来,放在地下。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林冲拿着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洪教头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

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柴进见林冲手轻,便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了,被林冲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

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有删改)

2.选文中用了多种手法刻画林冲这个人物形象,请选取两种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动作描写,如选文第二段,林冲拜见洪教头后,洪教头“却不躬身答礼”,“林冲拜了两拜,转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表现了洪教头傲慢无礼、狂妄自大的性格特征。②心理描写,如选文第四段的开头部分,在柴进提议两个人进行比试的时候,“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表现了林冲事事谨慎、小心沉稳、谦虚忍让的性格特征。

解析 描写人物的手法有多种,如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联系原文举例分析,答出两种即可。

3.选文的主要内容是“林冲棒打洪教头”,然而真正写到林、洪两人交手的笔墨很少。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样安排选材更加突出了林冲与洪教头的性格;在情节上,经过层层铺垫之后再写两人交手,更能突出林冲的武功高强。(如能从“欲抑先扬”等方面分析,言之成理也可)解析 小说在写林、洪两人交手之前,先从语言、心理、行动等方面把两人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些描写都是为表现小说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服务的,从这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4.有人说“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这几句话是闲笔,可以删掉,你怎么认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可以删掉。在林冲一忍再忍,洪教头一逼再逼之后,作者宕开笔墨写柴进劝阻,写月下景色,这些“闲笔”使得情节张弛有度,为下文写林冲棒打洪教头蓄势,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解析 这几句话实为景物描写,而景物描写的作用在于营造氛围和推进情节。并且,从上下文的全局来考虑,这几句话绝非闲笔,不能删掉。

三、综合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早上——一堆土一个兵

沈从文 天欲发白。一切皆静静的。这分沉静便孕育了稍后一时金铁齐鸣的种子。

老同志伏在山地土沟边,身穿破棉袄儿,见得多,听得多,胆量稳稳的,心沉沉的,不怕冷,不怕饿。

为的是会那么一手,有了经验,到时候天空中燕子似的钢铁飞窜,“来,×你的娘,炸你个七块八块!”一下子把那个黑沉沉的玩意儿,向远处抛去,訇——一堆烟子,一堆石头,一堆泥土,向上直卷。一口猛劲的犁,一只瞧不见的大手,这么一下翻起多少东西!那大腿,那手指,那点撕碎拉长的内脏,起花的肠子,水蛇似的肠子。“来,×你祖宗,再来一下!”又再来了一下。

在那时节老同志是半疯的。空中的一切声音皆使他发疯。

“来,×你„„”便又再来了一下。每一个动作相伴而来的是个粗俗的字眼,这包含了一种力量,一分气。

老同志可没有死,天知道这是谁出的主意,勇敢人照例就不会轻易死。枪子儿常常赶人背后穿,你想跑,只一下子你便完事了。你不跑,你不会在冲过来的毛子以前完事。

嘘——一颗流弹;一只紫色的鸟儿打头上飞过去,一个信号,暴雨中第一滴雨点。来了,昨天的事又快来了。同天明一样,黑夜一走终究要来的。

一切过去了,黑夜和沉默皆已过去了。远处有了机关枪声音一阵,过后又异常沉静了。天已亮,好像再不会有什么事。

老同志把手在空虚里抓了一把。看看风向什么方面吹。老同志身伴一个小同志,一个学生,那顶圆圆的钢盔搁在头上,代为说明他来到这儿还不多久。那学生哑哑地说:“老同志,别开玩笑,小心一点儿。”

“小心一点儿?小心你做皇帝的命!你是来干吗的?我问你。”

那一边便无回嘴声音了。

过一会儿,那戴了钢盔的学生却说:

“老同志,老同志,到了一万顶钢盔,今早冲锋时可不怕机关枪了。”

人年轻了一点,话说得那么傻,真像机关枪子儿单拣脑瓜子钻,别一处皮肉不作兴穿过似的,故老同志听到这个时笑也不笑。后面的人要买帽子爱国,前面的可不要。他们要大炮小炮,要机关炮同向空中飞机瞄准的高射炮,向谁去要?

从学生看来,这老同志正有点傻,那么勇敢,那么猛,不是傻子谁做得出?看看地面各处已现出了淡淡的轮廓,只壕沟如一条黑色带子,向高处爬去。学生问:“老同志,老同志,你为什么到这儿来?”

“我为什么到这儿来?鬼明白。你为什么到这儿来?我问你。人明白的都不来,来的就不大明白。大家都想搬了宝贝向南边跑,不要脸,不害羞,留下性命做皇帝,这块土地谁来守。”

“你有家„„有土。”

“我有田土舍不得离开吗?我有坟土。毛子来了,占去咱们的土地,祖宗出了多少力,流过多少血,家门前一块肥土让他们拿去,不丢丑?读书人不怕丢丑我可怕丢丑。站不住了,脑瓜子炸了,胸脯瘪了,躺到那炮弹犁起的坑里去,让它烂,让它腐。赶明儿有人会说:‘老同志不瘪,争一口气,不让自己离开窄窄的沟儿向宽处跑。他死了,他硬朗,他值价。’”那学生一句话不说,也把手在空气中捞了那么一下,想爬过来一点,似乎要亲老同志一下,老同志说:“伙计,小心点,不是玩的。”

“得啦,我让你去做皇帝。我把你这个。”他想脱下那顶帽子,这帽子使他害了羞。哟——

一下子小雏儿完了,放翻了,一个滚便转到壕沟里泥水中去了。一顶钢盔留在老同志身边。“发明这玩意儿!”老同志道,“天空中落雪子时,戴它到头上去,挡一阵雪子。送来一万顶,好像全望着别炸碎脑子,枪子儿赶别处进,把受伤的填满一个北京城,让人知道抵抗了那么久,伤了那么多,就来讲和似的。妈妈的,你们讲和我不和。我怕丢丑。我们祖宗并不丢丑。”

稍远处有了枪声,左边有了枪声,右边有了枪声,老同志摸摸身边,身边有一十七个炸

药作馅的铁棒槌。寒气中一切皆结了冰似的;空气结了冰,铁也结了冰。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插入“钢盔”情节,通过小同志戴钢盔——谈钢盔——让钢盔等情节写出了他的天真、幼稚、害怕和诡诈。

B.结尾“寒气中一切皆结了冰似的;空气结了冰,铁也结了冰”,这个环境描写烘托了天气的寒冷,表达了对小同志的哀悼。

C.本文作者利用“钢盔”巧妙地交代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揭露了卖国谋私者企图让士兵用鲜血来掩饰他们逃跑的丑恶行径,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

D.老兵身上体现出人性的不畏强敌、前赴后继的雄强精神以及为无产阶级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价值观。

E.本文通过在天欲发白、恶战在即时的两个士兵的对话,深刻表现个人、死亡与战争的关系、意义。

答案 CE

解析 A项小同志逐渐成长,并无“诡诈”之性。B项分析有误,这里的环境描写,突出的是一种冰冷、残酷的气氛,表达了老同志的哀思、悲愤之情,不怕牺牲,决心为小同志报仇。D项“无产阶级利益”文中没有体现。

6.请赏析画线文字的描写特色及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采用比拟的手法,②从人物心理感受的角度写出了战斗爆发前黎明时分的沉静气氛,③为下文描写战争的残酷激烈做了反面的铺垫。

解析 本题考查开头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内容上,应考虑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了怎样的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结构上,一般作用是引题,或总领全文,或为下文内容做铺垫。画线文字所用修辞手法为比拟,从视觉和听觉以及心理感受的角度描写,为下文描写战争的残酷做铺垫。

7.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从多角度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用老同志的经验丰富、沉着勇敢、洞察人心和小同志的天真、幼稚、害怕作对比,突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②小同志原来对战斗是有些害怕的,在老同志的影响下勇敢起来,这种对比写出了人物的性格及其成长过程。③用两位在前线抵抗敌人入侵而流血牺牲的战士和在后方卖国谋私向南逃跑者进行对比,深刻揭示了主题。④老同志对小同志的态度前后形成对比,由开始的冷漠怨恨到后来的体贴关心甚至决心为小同志的死而报仇。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对比手法。对比可以是内容上的对比,也可以是人物间的对比,还可以是情感上的对比。本文中主要是老同志和小同志的性格情感的对比,小同志前后思想的对比,以及爱国与卖国的对比。

8.作者取题“早上——一堆土一个兵”有何用意?请作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标题暗示了小说背景和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及结果。②在早晨的山地土沟边,一位学生士兵在守卫阵地中不幸被炮弹击中牺牲。③标题的深层含意是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不被外来侵略吞噬要靠每一个浴血奋战的士兵,他们是中国真正的脊梁。④标题暗含对那些企图让士兵用鲜血来掩饰他们逃跑的丑恶行径的卖国谋私者的谴责。

解析 “早上——一堆土一个兵”这个标题交代了时间、人物和结果并暗示着事件:早上战场士兵牺牲。读完全文,不难明白这一标题暗含的深层意蕴。

第三篇:高考语文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

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是较高的要求,历年高考中虽然不是经常涉及到,考到的也是常见风格,但高考对诗词语言艺术的考查一般是大处着眼(作品风格的界定),小处分析(句子表现手法的分析),因而有必要集中梳理一下常见诗歌语言的类型。

一、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

1.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

2.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淡质朴、语淡情浓等。

二、鉴赏语言常用术语汇释:

(1)平淡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其中却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又如李煜的《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于平淡之中见新奇。

(2)清新自然。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给读者以清风扑面之感。清新之风常见山水田园诗中,以“王、孟”为代表。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风格清新淡雅,最能代表其山水田园诗的特色。孟浩然的诗歌清淡简朴,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又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

(3)绚丽飘逸或绚丽工整。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李贺的诗风绚丽华美,如《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以玉碎山崩喻众弦齐鸣,以凤凰鸣叫喻一弦独响,以“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又如李商隐的《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以及“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二首无题诗,诗风于工丽中略带沉郁,优美而不失厚重。

(4)简洁明快。其特点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干净利落。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又如其《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表现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5)含蓄委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以“小楼”、“深巷”点明环境静谧幽邃,衬托出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以“春雨”、“杏花”点出江南早春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这两句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慨。又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6)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如杜甫、陆游、辛弃疾,他们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以严格的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之诗,为沉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而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7)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驰誉诗坛,他的《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8)雄浑壮丽。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

(9)豪放旷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高洁特立。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第四篇: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词鉴赏

2008年4月24日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 石柔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②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摇。②飞球:杨树籽

(1)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

(1)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或: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2)在借物(景)抒情、对比烘托、通感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①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②对此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给人“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的不能自主的无奈。(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杨花随春风飘荡,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燃”字状物写景,妙在何处? 答:

(2)“又”字有何意味? 答:

(3)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燃”字以火的燃烧写花的鲜艳无比,表现春光之美好(重在加点词)。(2)暗指其滞留异乡时间长(或身在异乡已不是一年两年了)。年年因春而生离乡之愁(或思乡而不得归的愁苦)。

(3)衬托或反衬或以乐景写哀情先写春光美好,以突出后两句所表达的思归之情。3.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 陈羽

海边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联系全诗,说说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答:

(2)

三、四句意在写人却说“不见人”,说说作者是怎样来写人的? 答:

(3)第四句中“直上”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参考答案:

(l)

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的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2)作者用“横笛”、“红旗”来指代人,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在壮美的背景上凸现行军将士的昂扬斗志。

(3)“直上”两字,是动态描写,使画面显得生机勃然,显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答:

参考答案:

(1)作者以甘露寺所处的地势为立足点,描绘了山川的雄伟壮阔。开头写小小的枕头却装着浩然的云气,而由于云气,遥远的千山万峰也近在身边了;低矮的木床下面却响着松涛之声,而由于松声,仿佛千沟万壑的风声也都响在耳边了,这表现了崇山峻岭的雄伟。至于“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更是突发奇想的神来之笔,以写“银山拍天”浪之大,以“开窗放入”写江之汹涌。作者正是以这样开阔的境界、宏大的气势抒发作者豪迈、进取的情怀。

(2)虚实结合。前两句弥漫山巅云气直入枕中是实写,然而这却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这是虚写。在这里,千峰万壑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魂的艺术境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村 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

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

(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

(1)描绘了流水绕田,青竹绕篱的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榆钱落尽,槿花残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2)

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明发房溪二首(其一)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⑴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

答:

⑵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⑴“清”。一个“清”字,不但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泠泠清韵,呈现出清幽澄明的境界。

⑵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转折引起悬念。诗人却把晴日雨声的谜底在第三句直接挑明,然后又在这基础上,回过头去将“霜水”声与一般的“雨声”作比较,引出第四句来。这就使诗意多了一层曲折,诗境也显得更为深邃。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

(1)①“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②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③“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言之成理亦可)(2)①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②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 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 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答: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

(1)有道理。因为诗歌的意境不仅指诗所描绘的寄寓着诗人情思的生活图景,而且含有言外之意,画外之情。理解意境,读者必须展开想像,联想,于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2)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孤苦无依,对不能完成使命的一丝忧郁之情。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长安秋望 杜牧①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②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注】①杜牧:晚唐诗人。②南山:终南山。③外:上

(1)虚实结合是本诗的在大特点,请你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答:

(2)这首诗写出诗人怎样的精神性格? 答:

参考答案:

(1)答:高远寥廓的秋空和南山是实写,秋色是虚写。“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一句,作者通过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将有形之山与无形秋色两相比高)以虚是实,虚实相生。不但写出了南山的峻拔,具体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也写出了它的气势精神。

(2)答:诗人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现秋色一种的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峻拔向上的性格气质。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小题。浣溪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答: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答:

参考答案: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或物象)表现出来的;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①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②。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1)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答:

(2)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答:

(3)作者“老尽少年心”了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答: 参考答案:

(1)作者先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2)展开想像,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

(3)没有,从三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上阕传达了边地见到梅花的喜悦之情,二是下阕化用典故表现自己的浪漫情怀(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三是末两句主要抒发了诗人失意后的豁达之情。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①断肠天②。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③学不成。

【注释】① 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仕女节日游赏之处。②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既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③“饿损纤腰”:暗含“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1)古典诗歌讲究炼字。前一首诗中的“逐”字和后一首诗中的“绊惹”在用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答: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柳”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的“柳”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答:

参考答案:

(1)本是东风吹得柳枝飘拂,用“逐”字则说是柳枝在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更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机。唐诗“绊惹”用法同李诗“逐”字,本是春风吹柳,却说柳枝有意撩逗春风,表现出垂柳的调皮与风情万种。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用春日之柳的繁华得意反衬秋日之柳的衰落憔悴,寄托了作者的迟暮之伤与沉沦之痛。后一首,一、二句先极写垂柳之美,三、四句笔锋一转,联想到“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意,巧妙地讽刺了世人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的丑恶现象。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渡湘江① 杜审言

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绝句漫兴九首

(一)杜 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 ①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写在这次流放途中。②迟日:春日。③造次:匆忙。

(1)请具体解说诗中“边愁”与“客愁”。答:“边愁”: “客愁”:

(2)《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句和《绝句漫兴九首

(一)》中的“即遣花开 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答:

参考答案:

(1)“边愁”是因个人的不幸遭遇而产生的悲思愁绪,今昔对比,思念京国。“客愁”则为诗人客居他乡的游子之愁。

(2)两诗都将“花鸟”人格化,并运用了“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春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渡湘江》中鸟语花香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

(一)》中,诗人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李白诗的最后两句,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2)请结合诗歌分析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画面:碧空,孤帆渐行渐远,直到天尽头再也看不见;只看见长江水流向天边。情感:友人离去之后怅惘与失落这两句诗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2)这两首诗均表达了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远眺碧空,长江孤帆之景间接抒情或借情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日暮征帆泊于何处间接抒情外,还有“天涯一望断人肠”的直接抒情。1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

参考答案:

(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1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苏幕遮 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①年最少,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②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1)“嫩色宜相照”一句在词中有多方面的作用,请作简要赏析。

答:

(2)综观全词,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参考答案:

(1)①以青青春草衬托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②以草色和服色的相映生辉,巧妙地把写景和写人贯通起来,使全篇内容和谐自然。③突出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下阕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

(2)①写春草易衰、春光易逝,表达了惜春之情。②写少年得志,草怨归迟,表达了对仕途的失望之情和思归之意。

17.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鹧鸪天 贺 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

(1)这两首词同写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苏词上阕有“无处话凄凉”一语,贺词上阕虽无“凄凉”二字,却无一语不凄凉,说说《鹧鸪天》上阕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采用的不同写法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

(1)《鹧鸪天》上阕先写自己重归故地,物是而人非,“为何不能同归”的感叹表达出作者悲从中来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又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分外悲凉(由重归故居的感受切入,“比”的手法的运用,能结合词意阐述清楚即可)

(2)苏词通过梦境来写人,描绘出妻子对镜梳妆、见到久别的丈夫喜极而泣的情景,表现了夫妻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贺词通过细节来写人,追忆妻子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景,表现了贫贱夫妻患难与共之情。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 溪 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三月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⑴词的上阕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回答。

答:

⑵词的下阕以景取喻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

⑴写出了清泉寺优雅清新的风光和环境,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愉悦心情。

⑵作者以“门前流水尚能西”体现出作者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以及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两题。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空,出墙红杏花。绿扬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1)简要分析“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答:

(2)“出墙红杏花”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读这句诗你联想到了哪个有名的诗句? 答:

参考答案:

(1)首句写斜阳映照着溪山,属远景、静景;次句写微风吹来青山楼台的倒影飘荡起来,对对鸳鸯在溪中嬉戏,属近景、动景。整个画面有远有近,动静结合,富有立体感,富有活力。

(2)“出”字用得好,以“出”字形容红杏花,使杏花富有勃勃生机,意味隽永。联想到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者“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举出一句即可。)

20.阅读下面晏几道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答: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答:

(3)简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答:

参考答案:

(1)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春恨”,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蘋及“当时”的情景,采用的是倒叙;《鹧鸪天》采用的是顺叙,上片写当年佳会,过片写别后思念,结尾写别后重逢。

(2)《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鹧鸪天》上片表现当年欢聚时豪情欢畅,逸兴飞扬。下片表现的是重逢后的惊喜之情。

(3)反衬。在微雨落花清美的景色中,以燕子双飞来反衬愁人独立,无情之燕犹得双飞,有情之人反而独立,令人惆怅不已,从而构成了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问答问题。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作者于庆历五年(1045)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做了两年多地方官。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滁州父老亲故为作者饯行,本诗即写当时情景。

有人说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具体赏析。

答:

参考答案:

认同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诗一开头就写明媚的景物,渲染饯行时的热烈气氛,为全诗定下了乐观开朗的基调。后来又直接抒情,希望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不愿管弦演奏离别的曲调,表现了乐观豁达的情怀。

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注],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注]“玉勒雕鞍游冶处”指丈夫所在之处。

(1)本词哪一句最能表现庭院之深?是怎样表现的? 答:

(2)怎样理解“无计留春住”中的“春”字?本词抒发了词中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 答:

参考答案:

(1)“帘幕无重数”是写庭院之深。作者不直接说庭院到底有多深,而是用一重又一重的无数重帘幕间接表现庭院的无比幽深。(2)“春”既是自然之春,也指女子的芳华。本词抒发了女子感伤春天与芳华将逝、思念丈夫、连无情之物都报以深深的伤感之情。

第五篇:2012年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训练

2012高考近义词辨训练

【基础演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我市在开发区建设中,要强化农田保护意识,严禁借建设开发区之机滥用耕地。..

B.对于控制疫情,传统药物并不一定生效,因此,加快新疫苗的研制,是当务之急。..

C.在这次公开赛上,王浩以4:0轻描淡写地战胜队友,获得男单冠军。....

D.局长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解救人质能否成功,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

2.下列名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即将告竣,这座大桥的建成又将为我国桥梁建设树起一块丰碑。..

B.萨科齐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希望努力开创中法关系的新局面。讲话时他信誓旦旦,上下..其手。..

c.在人才选拔中“举贤不避亲”本无可非议,但有些领导借机安插自己的亲信,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实在让人不齿。..

D.在治污检查中被发现问题的企业,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整改好,相关领导要予以敦促,使整..改务必落到实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30年前,这个乡镇非但不能上缴国家粮食,年年要吃国家的“返销粮”。②航天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使得人类许多关于太空的幻想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③“台独”分子没有从一次次的挫败中接受教训,在分裂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A.而且甚至以致B.而且以致甚至

C.反而以至以致D.反而甚至以致

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人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警方包围了贩毒团伙,并试图用谈判的方式使犯罪嫌疑人_____,但这伙贩毒分子负隅顽抗,警方认为围困和谈判不能______事态的发展,因此最终决定采取强攻______。

A.就范控制措施B.就范遏制态度

D.屈服遏制态度D.屈服控制措施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鲁迅的杂文语藏机锋,气如秋霜,至今仍显露着的思想光芒。

②张老师虽然只是一个中专生,但他在语文教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一些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

③这满屋子的秦砖汉瓦、唐玉宋瓷,是他花费了二十年时间,千辛万苦从民间来的。

A.锋利刮目搜集B.锋利侧目收集

C.犀利侧目收集D.犀利刮目搜集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美国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他们的政治,信口开河,不厌其烦地编造着“中国威胁论”。

②5月7日中午11时20分,北京商业区西单大悦城发生火灾,消防官兵英勇奋战,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了火魔。

③完备的硬件建设、精干的师资队伍,为教学秩序的良好、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A.图谋降服运转B.图谋降伏运行

C.谋略降伏运行D.谋略降服运转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新的《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主要内容仍为培植汽车消费市场、推进汽车产业重..

组等五方面。

B.从2009年起,部分地区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使全国二级收费公路里程和收..

费站点总量减少约60%,C.春节刚过,电信市场已经火药味十足,低资费成为运营商的“回马枪”,运营商期望借以...

争取更多客户。

D.如何评估新时期30年来的散文创作,可能是一个众口难调的话题。但新时期30年散文....的喜人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根据专家考证,晋祠难老泉见于文字记载的历史应至商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②这件珍贵的历史文献材料发现于著名的红色革命陕北延安。

③北方航空公司在候机大厅安装了带电源插头和USB的特别座位,以为旅客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A.回溯胜地连接B.追溯胜地连结

C.回溯圣地连结D.追溯圣地连接

9..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韩非子与李斯在荀子“性恶论”的基础上,了“以法治国”思想,为秦的崛起打下了思想基础。

②贾平凹、迟子建、麦家、周大新等四位作家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仪式于11月3号在乌镇隆重举行。

③我们具备一些简单的防骗知识,在遭遇骗术时,能保持理智而不至于受骗。

A.阐发授奖如果/就B.阐发受奖 既然/也

C.阐述受奖如果/就D.阐述授奖既然/也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山师大校园里有两株银杏树,枝繁叶茂的,看上去它们的______足有四五百岁。②从曾国藩家书中可以看出,他一生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从不______自己的过失。③据专家分析判断,H1N1流感疫情仍有继续的可能。

A.年纪 隐讳 延续B.年龄 隐讳 蔓延

C.年纪 隐瞒 延续D.年龄 隐瞒 蔓延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这次金融危急中,我们公司的销售额 ______会出现下降,但这更需要我们团结协作,风雨同舟。

② ______ 面临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护航官兵却仍然保持着饱满的精神和高昂的斗志。③我们这次能进入决赛,______ 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万一落选也不必懊丧,毕竟我们还年轻。

A.不免不管虽然B.不免尽管固然

C.难免尽管固然D.难免不管虽然

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赖以______、繁衍的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人人都有义务来小心呵护她。

②是否存在外星人至今仍是一个迷,______ 有外星人的话,他们也已经______和适应了千万年______上亿年,未必能像我们一样适应地球的环境。

A.栖息 即便 进化 到B.生息 即便 进化 或

C.生息 如果 演化 到D.栖息 如果 演化 或

【探究提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甲型H1N1流感还存在许多未知因素,如果不做好防控工作很可能更多国家。②开元中学的校长对学生家长的来信十分重视,即便工作再忙,他也要作出答复。③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关系,不是同一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实体与灵魂的关系。

A.波及择要而是/或者B.涉及择要就是/或许

C.涉及摘要而是/或者D.波及摘要就是/或许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国将开展选拔女宇航员的工作,具体做法虽可参照国外的经验,但更要根据中国国情进一步。

②企业购置了新设备,对员工分批进行了业务培训,又提高了福利待遇,大大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③铁人王进喜为甩掉祖国贫油帽子而表现出的那种工作精神,并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A.摸索 从而 坚苦B.探索 进而 艰苦

C.摸索 从而 艰苦D.探索 进而 坚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分数只是评价的一种尺度,我们更应该以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来学生的学习效果。

②温总理在全国消防工作会议上说,消防工作应常抓不懈,千日无灾,不可一日不防。③从事这项工作有特殊的要求,上岗人员不仅要专业素质好,而且要诚实温和。

A.考察 宁愿 品性B.考查 宁可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D.考察 宁可 品行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兼并胜利职业学校的工作已基本完成,请大家抓紧时间做好和管理工作。

②我们的产品质量无可挑剔,但就是不好销售。我们得做做市场调查,找找原因。③这次补给任务很艰巨,但我们为了海岛驻防战士能正常生活和执勤,一定要早一点完成任务。

A.接洽 看来 尽量B.接收 可见 尽快

C.接收 看来 尽量D.接洽 可见 尽快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小人君子,多半是因为嫉妒君子的学识,这恰恰又表明他们修养的卑下。②包公故里有一块宋代留下来的石碑,可惜碑上的文字,难以辨认了。

③从小就想做一名飞行员,如今如愿以偿,因此我心情十分激动。

A.贬损泯灭竟B.贬损残灭竟

C.贬斥泯灭居然D.贬斥残灭居然

6.依次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自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哲理,现在却很少为人所_____,是因为现在的人们愈来愈浮躁,失去了倾听自然的耐心。

②舞台上的英雄人物,总需要一些小人物当______,就像红花之于绿叶,月亮之于云朵。③当我们快要到达九寨沟时,天色已经有些______ 了,远处的群山也显得有些朦胧起来。

A.领会 陪衬 暗淡B.领悟 映衬 黯淡

C.领会 映衬 黯淡D.领悟 陪衬 暗淡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与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相比显得十分迟钝。..B淡薄名利,甘于寂寞,这些操守古人守之,终成其名节,今人守之,方可成大事。..

C.商家“买一赠一”的促销宣传,看似一种明确的说法,实则似是而非,“赠”的那个“一”....

是什么其实并没说明。

D.战后,伊拉克曾多次开展大规模的清除地雷活动,清除出的数千枚地雷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大量地雷还埋在地下。.

8.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冷战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畸形现象,它注定不会永无地下去。随着新型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不断,加之东西方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趋于平衡,天下趋和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新秩序的建立而形成,冷战也许会成为永远的历史陈迹。

A.止境继续完全同时B.休止持续完善同步

C.止境持续完全同步D.休止继续完善同时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1号在太空了494天后,在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

②漫步微山湖畔,听听渔歌唱答,看鸥鹭翻飞,任清风拂袖、翠荷牵椐,一切烦恼与忧愁都浩渺水光、粼粼碧波。

③5月6日,北约部分成员国和伙伴关系国举行军事演习,俄罗斯表示强烈反对。北约方面表示,此次演习并非北约内部演习,俄方不必这次军演的目的。但俄方对北约的军事行动保持高度警惕。

A.度过 赋予 误解/始终B.渡过 付与 曲解/始终

C.度过 付与 误解/一直D.渡过 赋予 曲解/一直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这次国标舞大赛中中,她风光,魅力四射,技压群雄,轻松折桂。

②据伊朗某要员,伊朗有可能与俄罗斯在核领域签署某项协议。

③三G公司与微软并没有渲染,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双方均从中受益。

④合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对民族文化的承传,是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扬。

A.十足 泄露 大肆 更/和B.实足 透漏 大事 也/乃至

C.实足 泄露 大肆 更/和D.十足 透漏 大事 也/乃至

参考答案

【基础演练】

1.A(B生效,发生效力,多用于法律文书、条约等,不合语境,可换成“奏效”;C轻描淡写,意为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或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不合语境,可换成“轻而易举”;D顶中可换成“成败”)

2.A.告竣:宣告事情完毕,多指大的工程。(B.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C.换汤不换药,只改形式不改内容。D.敦促,恳切地催促,应为“督促”,监督催促之意。)

3.C(“而且”表递进;“反而”表反方向递进或出乎意料;“以致”多领起不好的结果;“以至”用在下一句话的开头,表示结果)。

4.A(就范,听从支配和控制;屈服,对外米的压力妥协让步,放弃斗争。根据上下文语境,“就范”更精准。“遏制”和“事态的发展”不能搭配,故选“控制”。从语境看,能与“强攻”搭配的只能是“措施”。)

5.D(“犀利”常用于武器、言语的锋利、锐利,还可用于见解、观点、风格等抽象事物,书面语色彩浓;而全句书面语色彩浓重,故选“犀利”。“侧目”与 “刮目”,从感情色彩上看应选“刮目”。“搜集”有“到处寻找”之意,语境中含有“千辛万苦”,故 “搜集”合适。)

6.B(“图谋”与“谋略”都解释为计谋策略,但“图谋”多用于贬义;“降伏”是制伏的意思,而“降服”是投降屈服的意思,“降伏”与宾语“洪魔”搭配;抽象的事物一般用“运行”,具体的事物一般用“运转”)

7.B(培植:培养(人才)或扶植(势力)使壮大,与“市场”不搭配。回马枪意为“回过头来给追击者的突然袭击”,不合语境。众口难调比喻“不容易使所有的人都满意”,不能修饰“话题”。)

8.D(回溯:回顾,回忆。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圣地:指有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的地方。胜地:出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连接:事物相互衔接。连结:结合在一起。)

9.A(阐发,阐述并发挥;阐述,论述。结合语境,应选“阐发”。受奖/授奖,从相异语素上容易辨析。从语境上看,第③句为充分条件关系,应选“如果/就”。)

10.答案:B(“年龄”用于人或动植物;“年纪”用于人。“隐讳”指心有顾虑而隐瞒不说;“隐瞒”指掩盖真相,不让人知道。“蔓延”行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

11.C(“难免”表客观不易避免。“不管”表示条件关系,“尽管”表让步;“虽然”用在上半句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固然”,连词,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12.B(生息,生活生存,生长繁衍,多指人;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即便,表假设和让步;如果,只表假设。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发展变化。或,表选择;到,直到,表时间。)

【探究提高】

1.A(涉及,强调与对象有关联;波及,强调对对象产生的影响。据语境应选“波及”,排除BC。②摘要,意为摘录要点;择要,指选择重要的。据语境应选“择要”,故选A)

2.A.(摸索,小心地以尝试的方法寻找;探索,多方面加以研究,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与语境中的“做法”搭配,“摸索”更好,排除BD。从而,表因果;进而,表递进。据语境应选“从而”,故选A。)

3.B(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验衡量行为、活动等,符合语境,排除A D。品性,指品质性格;品行,指有关道德的行为,据此排除C。)

4.C(接收/接洽,从相异语素上看,应选适用“将财产拿过来”的“接收”,排AD。看来/可见,从语体色彩上看,应选口语色彩较强的“看来”,再排除B。)

5.B(贬损,贬低;贬斥,贬低并斥责或排斥。据词义及语境当选“贬损”,排除CD。泯灭,指消灭,多用于良心、印象等抽象事物;残灭,残杀毁灭、毁坏,残缺磨灭,多用于具体事物,故选B。)

6.D(领悟:理解。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陪衬:陪衬的事物。映衬:映照,衬托;暗淡:多指光线昏暗,不明亮;也指色彩。黯淡:指色彩暗淡)

7.D(A迟钝:反应慢,不灵敏。不能陈述“发展”。B淡薄:味道不浓,兴趣不浓厚。文中应用“淡泊”。C似是而非:好像对实际上并不对,句中意思是“模棱两可”。)

8.B(完善,完备美好;完全,齐全,不缺少什么。修饰“网络”,“完善”更好,排除AC。同步,指互相关联的事物在进行速度上协调一致;同时,同一个时候。根据语境,应选B。)

9.C(第①句应选“度过”,“度过”常用于时间方面,“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难关、危机等;第②句应选“付与”,“付与”涉及的双方无上下之分,交付的对象多为具体事物;“赋予”用于上对下或组织对个人;筛选排除,答案可得。)

10.D(大事/大肆,结合语境,从感情色彩上看应选中性的“大事”,排除AC。实足/十足,从词义上及搭配上看应选“十足”,故选D。且用“乃至”表递进更符合句意关系。)

下载高考语文复习系列古典诗词艺术手法辨析训练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语文复习系列古典诗词艺术手法辨析训练题(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

    1、学习目标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本部分共选诗词25首。其中古典诗13首,现代诗5首(包括外国诗1首),古典词5首,赋1首,曲1首。通过者25首诗词,赋,曲的学习,1,要掌握诗词的主要写作特......

    2010高考语文复习病句辨析和修改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010高考语文复习病句辨析和修改 (一 )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字音专题训练60题.doc

    高考专题复习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盐碱箴言呼喊 减员增数感激涕零 B.阐述弹药禅让 肆无忌惮殚精竭虑 C.束缚薄荷簿册 赤膊上阵博大精深 D.滇池嗔怒缜密......

    201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高效题组训练(汇编)

    201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高效题组训练:写作训练 4 一、夯基训练 1.(2013年泰安市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滑雪是一种很好的运动项目,穿越林海雪原,飞速行进在都市中无缘......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古典诗词鉴赏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古典诗词鉴赏 2011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①关河令周邦彦 ②③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古典诗词鉴赏范文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古典诗词鉴赏 2011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①关河令 周邦彦 ②③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2012年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第一章 考纲与核心知识体系构建 第一节 新课标考纲与高考命题对应关系 一、新课标考纲: 古代诗文阅读 《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总......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病句辨析和修改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病句辨析和修改 考点讲解: 最近几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列举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从近年的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