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8:2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一篇: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养老,是社会成员生产与发展中的客观需求,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律表明,任何一个完整的的人生必然经过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当一个人步入老年后,就可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而需他人的供养。养老保险是为社会成员生命过程最后阶段的生活进行的物质储备,是现代各国社会保障中最重要的项目,也是开支最大的项目。众所周知,中国不仅是个人口大国,而且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更加是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农业人口大国。因此,农民的问题不容忽视。当前,中国人口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向是人口老龄化,因此解决好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是当前一段时间甚至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热点话题,能否解决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关系着中国的稳定发展,也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从1954年就开始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已经是比较完善了。但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则是从1986年开始的,而且只是初步探索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养老保险是从1991年以后才算建立起来的。目前,大多数的学者都只是在研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及资金管理问题上,而忽视了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与探索,特别是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研究问题就更是少之又少。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而言,不仅仅是开头难,更难的是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建设,包括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基金的投资运营以及养老保险金的支付三个方面。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坚持“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的约束,导致个人缴费缺乏积极性、集体补助不到位、国家政策难以落实等乱象丛生。在基金的运营方面,由于统筹层次过低,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缺乏互济性;投资渠道单一,导致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在养老保险金支出方面,由于国家给予的补贴标准过低,导致农民缺乏参保积极性;由于各地区的发放标准一致(主要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使养老保险失去了公平性。因此,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乱象丛生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研究意义:农村养老保险从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将近三十年,在其探索与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其中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包括保险资金的筹集、必须基金的投资运营与养老保险金的支出三方面。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坚持“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的约束,导致个人缴费缺乏积极性、集体补助不到位、国家政策难以落实等乱象丛生。在基金的运营方面,由于统筹层次过低,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缺乏互济性;投资渠道单一,导致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在养老保险金支出方面,由于国家给予的补贴标准过低,导致农民缺乏参保积极性;由于各地区的发放标准一致(主要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使养老保险失去了公平性。如何处理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问题,是关系到这个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否良性有运行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基金的运营投资与保险金的支出三方面分析了玉山镇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并以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为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提供一些建议及对策,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处于良性运转之中。

第二篇: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1.民政部1992年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简称“老农保”)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没有实行农民养老保险,只有生活贫困的农民才有社会救济。直到1986年,国家“七五计划”提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当时受到改革开放政策影响有农民开始外出打工,收入有所增加,起初在江浙一带的乡村试点,并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1991年,为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我国选择山东的五个县作为典范开始试行。1995年到1997年的两年时间里,全国2900个县中有2123个县引进了此项制度,参保率为9.74% 0 1998年,为满足资深投资人士选择可预测的、透明的、且有一定管理框架的市场进行资金注入,国家着手整顿保险业,这一举措阻碍了农村养老保险业务发展且使其进入暂停整顿时期。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9月,国家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但是,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高龄化不断发展,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人口,且城乡老龄化差距在扩大。袁俊、吴殿廷、吴铮争(2007年)根据1990-2000年数据预测,到2010年全国除东北的黑龙江和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6个省份尚处在成年型外,其余都将进入严重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状态。农村人口老龄化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中部、西部内陆递进,且已发展成农村地区相对普遍的人口变化趋势①。

在人口快速且大面积老龄化状态下,我国一直实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属于“杯水车薪”。面对强大的农村社会变化,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口依然处于贫困和养老远,这意味着,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

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此次养老保险筹资方式改变了过去主要由农民自己缴费的模式,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在支付结构上采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开,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形式。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着手建立针对农民的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新型养老保障制度,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2.政府及政府财力具备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行为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

政府行为包括政治行为、经济行为和行政行为,研究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行为也就是研究政府如何参与社会养老保险。通常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发展职能。而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手段是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这极大的体现了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由于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公平和增进社会福利的本质属性,政府在社会保障中承担主要责任便构成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这一共同特征不会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而改变。

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责任定位在监管责任和财政责任两个方面。在大多数国家,财政对养老保险提供一定的支持,养老保障开支成为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财政支持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和争议。现在财政有没有能力彻底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到底需要多少钱可以在全国普及农村养老制度?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政府财力持续高速增长,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日益丰厚,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88254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增幅279.99%;国家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3395亿元增长到2009年68477亿元,增幅411.21%,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可达到国民福利与国民经济增长、政府财政同步增长的异曲同工之妙。3.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成功经验给予我国的良好启示和借鉴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问题,世界各国具有较大差异。一部分国家没有设立单独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而是给予农村居民以相同的国民年金待遇;一部分国家则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单独设置在具体内容上受到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因素影响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或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农村(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都是围绕农村、农业和农民而展开,其最终目的都是成功的解决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例如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立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土地细碎化、实现现代农业经营和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中国家建立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老年贫困问题,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另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时大多数都成功地建立了完备的法律制度,这是各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当然,在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政府的财政作用也不能忽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给予了稳定的财政支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积累和支付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因此,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模式选择、法律保障和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给予了良好的启示和经验。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国家财力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我国不可能简单选择高福利模式,也不可能采取完全自助型模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据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呈可持续发展态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趋于成熟,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属空白,本文引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试图厘清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从理论上拾遗补缺,提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参考。

2.实用价值。农村养老保险依托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与财富积累,通过国家财政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保障农民的老年基本生活甚至是较高水平的生活,促进现代农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提高和增长,这种良性的社会收入再分配方式给农民带来希望和感动。总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基本稳定、消除农村贫困,尤其是消除农村老年贫困现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一定的基本生活保障都能带来较大实用价值。

第三篇:农村银行研究背景和意义

1.1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经济学家樊刚的一项统计研究表明,我国非国有企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它们创造了7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65%的GDP以及95%以上的新增就业,但占用了不足30%的银行借贷资源。我国70%以上的银行信贷资源仍然由国有部门占用,这一比例与中小企业所创造的产值比例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与此同时,证券市场上的直接融资多为国有企业服务,“融资难”己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资金供给的不平衡不仅制约着金融市场的成熟和发展,也制约着整个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倾向于为发展成熟的各类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则由于本身的高风险等不利因素而在融资活动中处于劣势地位,只能获得极为有限的资金支持。当中小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与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有限资金支持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时,民间金融,特别是非正规民间金融,解决了中小企业由于高风险而得不到融资的困难,成为了中小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

民间金融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也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根据花旗银行一份研究报告的估计,在2004年4月到5月期间,大陆银行居民存款流失额在9000亿元左右,而这些资金都用于自己投资或民间融资,报告认为由于地下信贷的原因,官方信贷的降低可能转向了地下信贷。事实证明,民间金融由于灵活和成本低的特点,具有正规金融不可比拟的优势,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根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中国农民来自民间金融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四倍。根据农村固定点办公室的调查显示,2000年每个农户累计借入款为1020元,其中约700元来自民间借贷,约占68.6%。温铁军分别对东、中、西部15个省份的调查研究发现,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95%。张建军(2003,数据来源于张建军《正规金融推出后的信贷市场研究》金融研究 2003(7))对广东恩平基层乡镇的300户农户和不同行业的300个企业的调查显示,发生民间借贷行为的农户和企业分别占样本总数的94%和87%,2002年民间借贷余额约为10亿元,约占恩平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50%。何广文(2004)对360户农户的调查发现,农户60.96%的借款行为是与民间放贷主体之间发生的,农户93.95%的放款行为是在亲戚、邻居、朋友之间进行的,其余部分是在农村企业、合作基金会、农村基层机构之间发生的(分别占2.2%,1.65%,0.55%,其他关系人所占比例为1.65%)。朱守银(2003)的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一笔借款来自商业银行,来自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仅占16%,而民间借贷占79%(数据来源于刘锡良王磊《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政策研究》第三届金融学年会)。从以上不同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正规金融市场之外,民间借贷在我国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地广泛存在,而且其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但是,民间金融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及调控造成了冲击。在我国,非正规金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违法的,受到蔑视和轻视。那么,如何全面地认识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如何正确地认识民间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如何在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建立一个能够发挥各自所长的平台,让民间非正规金融得到健康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都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四篇: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幼儿早期学习中,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开发及终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早期阅读对幼儿早期的语词、概念、能力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早期阅读备受幼教界的关注。许多幼教工作者对早期阅读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如:阅读环境的创设研究、阅读材料选择研究、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以及家园互动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等,在不同方面都总结出了一定的教育经验。我园过去也曾对早期阅读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研究,发现幼儿对早期阅读颇有兴趣,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有灌输的现象,忽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阅读教育环境;重知识轻能力,把早期阅读等同于识字教育;重结果轻过程,忽视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思维训练;重集体教学,忽视日常培养;重幼儿园教育忽视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的作用。为此,从2009年7月起我园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并有针对性的从2——3岁幼儿早期阅读指导为切入点,在分析2——3岁幼儿阅读特点的基础上,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通过家园同步开展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实现家园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师、家长指导幼儿阅读的水平的能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并在阅读过程中,引起幼儿阅读识字的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思路

1.研究目的:了解教师与家长在2—3岁早期阅读指导过程中的困惑,总结出一套有效解决2—3岁早期阅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2.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案例收集法、追踪记录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3.研究途径:

①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教师及家长对早期阅读指导的困惑;

② 通过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获得理论上的经验积累;

③ 通过具体方案的实施,不断观察幼儿的阅读特点,进行案例的总结,个案分析;

④ 积累2—3岁早期阅读指导的策略,并总结出适宜的指导方法;

二、研究价值

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提高本幼儿园上在早期阅读的材料、指导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细致探讨一下针对2—3岁幼儿的、教师与家长在早期阅读指导中的策略,同时让好的图书在幼儿2—3岁这个年龄段发挥更好的作用,并在研究过程中实现辐射家庭的目的。

三、研究基础

在以前的工作中,进行过有关早期阅读材料和指导的初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是这次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如2007年6月,梅建宁的教案—

—《小鸟的家》收录在《幼儿园发展课程——教师用书》中,2008年2月,倪雪春的文章《开展家园互动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全国创建和谐校园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8年9月,倪雪春图文《虫虫爬》在《现代教育报》启蒙专刊刊登等。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对适合2-3岁幼儿的阅读材料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并搜集了大量的图书(比如……),同时也认识到有些方法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养成阅读的习惯(比如……)。但要更好地发挥图书的作用,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探讨。因为图书只是阅读过程的第一步,它还需要具体指导策略、阅读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以及家庭参与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在前面获得大量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的作用、如果更好地指导和干预幼儿的阅读过程,帮助他们享受阅读的兴趣,并不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第五篇: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诞生了第一个安乐死法案,安乐死作为一个法学问题被正式提出,从此以后成为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本文根据国外和国内的安乐死的背景和对安乐死支持与否的民意调查,从我国的立法角度和立法背景等方面和我国的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个体法等方面来认证我国实行安乐死的意义和可行性。并且提出一些关于安乐死的立法建议和实行措施。

(意义)安乐死是一个涉及伦理、法律和医学等方面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当代社会,为制定政策和立法之目的,审视安乐死必须立足伦理,要围绕生命价值、个人自由和人权保障等来看待问题。讨论安乐死的最佳情景是国家经济、法制、医疗保障和公民的观念达到一定的发达水准,根本问题是病人的自由意志能够在物质和精神高度文明的基础上得到保障。从伦理上来讲,绝对禁止或全面开放安乐死均不可取,我国社会目前不具备讨论安乐死的理想条件,从立法上来讲,我们仍需创造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严格规范安乐死使用的对象范围、主体范围、实施条件、申请程序、审查程序、操作程序,和明确擅自实行安乐死的刑事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安乐死职责的刑事责任,并明确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

其中以安乐死为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实施安乐死的对象必须是根据现代医学和技术断定已身患不治之症,并死期又迫在眼前的病患者;(2)实施安乐死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痛苦;(3)病人忍受的肉体痛苦,达到任何人都难以忍受的程度;(4)病人意思清楚并能表达自己的意识,必须有其本人真挚的嘱托和承诺,且该嘱托和承诺是在事前或行为当时作出。在病人无法表达时,近亲属及其他人不得代为请求,医生也不得主动实施;(5)除安乐死外,无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来减轻或消除痛苦;(6)应由医生实施,其他人无权实施,且实施安乐死必须有三名医生研究同意,在经主治医生批准;(7)实施安乐死的方法必须合乎伦理而且被认为是妥当的。研究方法

安乐死的性质

由此可见安乐死行为的实施是需要第三方的致死行为,那么第三方行为是合法的民事行为还是我国《刑法》中232条所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呢?目前我国学者多数人认为应该定为故意杀人罪,其理由是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对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安乐死的相应法律规范,因而若从法律角度上看,其行为本身属于一种故意杀人行为,但鉴于这种行为的特殊性,又应另当别论。[4](P.687)

首先,从行为实施动机上看,第三人实施行动的初衷是为了使病人在医学无法救治时尽量免受病痛对身心的双重折磨,与故意杀人的初衷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主观意愿。其次,从行为实施依据上看,第三人的活动是应病人要求而实施的,并非行动者自身的要求,与故意杀人的依据不同,因此,实施安乐死的第三人的行为是否违法,应从多方面考察,而不应简单地从行为本身上进行认定。由此可见,安乐死的合法化即安乐死第三人行为成为合法的民事行为是可能的,但应辅之以相应的法律规范,建立一套严密的评定程序,使安乐死真正名符其实的“安乐”。再次,从行为实施的结果上看,第三人实施行动结束病人的生命,并未造成社会危害,与故意杀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相提并论,与刑法所要达到惩处犯罪,保障社会安全的目的不相符,因而从行为结果上亦不能体现刑法的宗旨。

安乐死的分类

安乐死的分类较多有主动、被动、积极、消极、直接、间接、自愿、非自愿等,通常意义下人们把安乐死粗略的划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

主动安乐死是指医务人员或其他人采取某种措施加速病人的死亡,如采用药物或其他办法主动结束痛苦的生命,这也称积极或直接安乐死。

被动安乐死是指中止维持病人生命的措施,任病人自行死亡,也称消极或间接安乐死。

一般所说的安乐死是一种狭义的提法即无痛致死术也就是主动安乐死。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只给你写出正文的一级题纲,分则你自己可编写。

一、安乐死的概念、起源、各国法律规定;

二、安乐死在各国的实施情况、法律对此引发纠纷的处理;

三、对安乐死立法及合法实施是社会必然发展趋势;(理由及你的观点)

四、结论(安乐死对社会发展的最终作用)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这个你自己完全能做出来,再说我也没法安排你的时间:))主要参考文献

〔1〕楚东平《安乐死》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3〕陈兴良 《刑法的启蒙》 第1页 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4〕 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5〕李连科著:《价值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版,第246页。〔6〕欧阳涛:“安乐死的现状与立法”,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5期。〔7〕呼满红 张晖 《“安乐死”离我们有多远》载《民主与法制》2001年第11期.〔8〕祝世讷 梁中天 《安乐死论纲》载《医学与哲学》1998年第7期.〔9〕参见《刑法问题与争鸣》第2辑之专题三“安乐死的刑法意义”的附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10〕(英)尼古拉斯 余纪元 《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11〕黄茂荣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12〕(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13〕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摘要]“安乐死”一直是备受法学界、医学界、宗教界等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对于“安乐死”,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各国的法律也对“安乐死”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法律上允许“安乐死”,有的在法律上把安乐死当成是故意谋杀罪。本文主要是从法律角度来说明“安乐死”在法律上不应该是一种犯罪,它对社会、个人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及“安乐死”的社会基础来分析“安乐死”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探索了“安乐死”的立法问题。[关键词]安乐死 可行性 法律

一、“安乐死”的定义 “安乐死”源于希腊的EUTHANASIA一词,原意为 “快乐死亡”或 “尊严死亡”。目前,我国的学者普遍认为,“安乐死”是指对身患绝症,生命垂危的人或无生命价值的人,经过积极治疗病情不见好转甚至恶化,患者痛苦不堪,根据患者及亲属的意愿和请求,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使其无痛苦地、安然地死亡。它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安乐死”实施的对象应该是指那些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在当前医学条件下毫无救治可能并且正处在极端痛苦之中的病人或者是无生命价值的人;(2)“安乐死”应该是在病人自愿请求的前提下进行。如在果明知病人不愿意,而强行对其实施的话就构成是故意杀人罪;(3)在这一行为中,执行“安乐死”的人,只能是经过正规的培训,取得合法资格的医护人员,且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4)实施行为的目的必须是仁慈和尽可能无痛地让病人死去。目前学术界依照不同的标准将“安乐死”分成不同的种类: 1.根据终止生命的行为方式不同,分为积极的“安乐死”与消极的“安乐死”。积极的“安乐死”又称为主动“安乐死”或仁慈助死,指医务人员采取促使病人死亡的措施结束病人的生命。消极“安乐死”又称为被动“安乐死”或任其死亡,是指对那些身患绝症处于极端痛苦的病人停止、放弃救治,包括停止使用生命的辅助设施和药物,使病人自然地死于疾病。事实上,在医疗实践中,消极“安乐死”已相当普遍地实施了,法律对于消极“安乐死”也是默许的,现在颇有争议的是积极“安乐死”。2.根据被实施安乐死的病人是否明确表达愿望,分为自愿“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自愿“安乐死”指的是患者在意志清醒的时候,有过明确的表示,不愿意忍受疾病的折磨,而愿意实施“安乐死”。如通过立遗嘱。而非自愿“安乐死”针对的是那些无行为能力的病人,主要是指脑死亡、植物人和先天性疾病的婴儿实施“安乐死”。由于这几类人都是无行为能力的人,无法表达自已的意愿。因此,对于这类病人的安乐死问题,应该是由其监护人向法院申请,由法院组织有关部门对患者进行审查,来决定是否对病人实行“安乐死”。

二、实施“安乐死”是犯罪吗? 在我国现行法律未对“安乐死”做出认可的情况下,既使经死者同意而终止其生命的行为,同样也是我国法律所不允许的。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几乎所有的“安乐死”案例均做了有罪的判决。但是把“安乐死”案例一律定为有罪判决,从理论和实践上是不合理的。根据我国理论界的说法,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成立的根本条件。笔者认为“安乐死”不是犯罪,是因为“安乐死”不具有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在一定条件下的安乐死对国家、社会、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都是有益无害的,不具备社会危害性。首先,从人身危害性的角度分析,“初犯可能”和“再犯可能”的机率是极小的。因为首先要有一个身患绝症且痛苦不堪的病人存在,其次是要在病人的请求下,实施行为对象的特殊性大大制约了“再犯可能”和“初犯可能”;其次,从社会危害的角度来看,实施“安乐死”行为的客观结果是病人的死亡,是一种非自然原因而丧失生命。这样的结果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病人是希望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而得到解脱的。它从根本是不同于一般的杀人行为,行为人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原则,在濒临死亡的病人请求下对病人实施了安乐死,不仅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而且还体现了人不但可以选择生的权利还可以选择死的自由,尊重尊严死的权利。因此,“安乐死”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另外,从犯罪的另一个特征刑法的当罚性看,刑罚的目的是一方面通过刑罚惩罚犯罪,改造犯罪。另一方面是威慑、警戒潜在的犯罪者,防止他们走向犯罪的道路,从而达到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的目的。而实施“安乐死”不具有社会的危害性,不会给社会民众产生危险的压力,此外安乐死的再犯可能性非常小。因此根据刑法的惩罚目的来看,“安乐死”行为不应该是犯罪。总之,从刑法理论和实践来看,“安乐死”无害于社会、不具备故意杀人罪人本质特征,不具备刑法惩罚的目的。因此,不能把“安乐死”当成故意杀人罪来论处。

三、实行“安乐死”的合理性及意义 目前法律对“安乐死”是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通过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实行“安乐死”对于患者、家属甚至是国家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同时“安乐死”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一)对病人来说,实施“安乐死”是他的权利。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人不仅有生的权利,而且每个人都应该有“尊严死”的权利。对某身患绝症的病人,在其倍受病痛折磨、求生不得的情况下,明知治愈无望而采用人工的方法延续其生命让他忍受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这显然是极不人道的行为,也损害了患者生命的尊严。

(二)从病人的家属能及社会来说,对病人实施“安乐死”,有利于减轻他们的负担。亲属对病人在道义上有照顾的义务,在法律上有赡养的义务。然而,在长期医治无效下,亲属、单位以及社会已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第一,在精神上继续要求他们长期负担义务,长期地看着自己的亲人整天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痛的煎熬,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作为一个病人的家属,他在精神上是否承受得了呢?发生在1971年,荷兰的鲍格太太“怜悯杀人”一案中,作为一个医生的鲍格太太正是忍受不了看到母亲受到病痛折磨的样子,在其母亲的请求下,帮助母亲死亡。从这我们可以看出鲍格太太是在精神上不忍看到母亲被折磨的情形下才让她母亲死亡。后来法院正是因为这一点而判其无罪。因此,对病人实施“安乐死”不仅是对病人肉体上的解脱而且也是病人家属精神上的解脱;第二,在经济上,对于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来说,医疗上的花费是非常昂贵的。据统计,我国现有5~7万的植物人患者,为了维持这些患者的医疗费用,头一年的花费是10~30万人民币,以后住院治疗的花费每年约6~9万,在家治疗和护理至少也每年需要1.5万。由此可见维持一个已经无生命价值意义的病人的医疗费用是如此的昂贵,给社会增加了一个很沉重的费用。而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支付一个绝症病人的费用,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灾难。因此,对于患者实施“安乐死”,从经济上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而且也在情感上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三)从生命的价值上看,“安乐死”有助于节约吏多的医药资源,实现医药资源的合理分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种医药资源还比较缺乏,病情危重无生存希望的病人长期占用医疗设备、医务人员,消耗大量医疗药品用以延续无希望的生命,显然是对有限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据统计,2001年我国每千人只有2.39张床位和1.69个医生,医疗设备和医疗费用均十分有限,如果允许对那些身患绝症、生不如死、无生存希望的病人实施“安乐死”,就可以为那些有望康复的病人提供更多的资源,从而更能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以及医药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从医学技术的角度上,实行“安乐死”有利于人体的器官移植。目前各个国家都面临着人体器官来源稀少的困境。由于无器官来源,很多病人相继死亡。但对于那些身患绝症、生不如死、无生存希望的人来说,他们身体的某些器官是完好的。如果用来移植的话,不仅可以救活其他病人,同时还可以节约卫生资源,此外还有利于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为了防止为器官移植而滥用安乐死,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安乐死”执行程序,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此外,实施“安乐死”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当的社会基础。首先,从医生方面来说,“安乐死”并不违背医生“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的医德。因为不仅解除了病人的痛苦而且还节约了有限的医药资源。其次,实施“安乐死”已经有了相当的社会基础。经过网上调查:你是否赞成“安乐死”?共有671人参与投票,赞成的548张,占82%,否定的92张,占13%,无所谓的33张占5%。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多数人在心理上对“安乐死”是可以接受的。无可非议,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在我们看到“安乐死”的合理性、可行性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可能导致“安乐死”的滥用,人们推卸他所应该担负的责任,造成人情冷淡,甚至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以合法的方式掩盖其非法的目的,比如,为了人身器官。但我们不能因为它有弊端就否认它,我们必须做的是,用法律的方式加以规范。

四、对“安乐死”进行立法。“安乐死”可能涉及到每个活着的人,因此“安乐死”的立法是一件事关社会和千家万户的大事。因此,在对“安乐死”进行立法以前,我们应该在整个社会中举行一次有关“安乐死”的讨论。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安乐死”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把“安乐死”和犯罪区分开来,从而为“安乐死”的立法执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才对“安乐死”立法。一个合法的“安乐死”应该包括“安乐死”的条件规定,执行程序的规定,监督机构的规定等。

(一)在医疗技术的立法上,应该对“安乐死”的条件进行规定。1.安乐死的对象应该是那些身患绝症在当前的条件下已经是毫无救治的可能性并正在遭受难以忍受痛苦的病人。2.除了具备第一个条件外,还应该是在患者的请求之下,如果病人已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应由其监护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3.该医生对病人执行安乐死的首要理由是为了结束病人的痛苦维护其生命的尊严。4.由于医生对患者实施了“安乐死”,才导致病人的死亡,这是构成“安乐死”的充分条件。5.这种死亡应该是一种快速的,无痛苦的死亡,同时也应该是一种符合人道主义,能够被人民接受而不是用枪杀、溢死或者砍死的方式进行。此外,一外合法的安乐死还包括执行者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医护人员。那么,一个合法的“安乐死”应该经历哪些程序呢?

(二)实行“安乐死”的程序。一个完整的“安乐死”的程序应该包括请求、审查、批准、实行四个阶段。1.申请。首先申请者除了具备法律所规定的“安乐死”对象的条件外,还应该是智力和精神正常,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对于那些无行为能力或未满18周岁的人,其亲属可以根据其意志或现实情况提出申请。申请者在有市一级医疗单位和有一定职称的主治医生证明的基础上,以书面的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2.审查。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书后,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一个委员会(由具有一定职称的医生、伦理和法律专家组成)对这份申请书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应包括专业审查和司法审查。3.批准。人民法院在接到专业审查与司法审查的报到以后,应认真地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查并再次征求患者的意见后,对申请安乐死的行为做出批复,并指定由谁来执行且指派法医到现场进行监督。4.执行。医疗单位在接到法院的载决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实施安乐死的一切事宜做好准备。在执行完毕后,所有相关人员应在有关材料上签名,并将有关材料转到法院存档保密。由法院出具证明给病人家属。为了防止“安乐死”被某些人滥用,除了加强在法律上的审查外,应允许民间成立非官方的“安乐死”审查委员会,对所进行的或未进行的“安乐死”进行审查,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综上所述,“安乐死”是关系到人们生与死的问题,是一把双刃剑。但只要我们正确使用,用法律加以引导、规范和监督,就有益于病人、家属及社会,“安乐死”是可行的。

下载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背景及意义[小编推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进化方式,信息化正在以快捷、多变等特点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活和交流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传统......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

    摘 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推行十多年来,在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理论上也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文献研究的焦点问题,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

    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研究

    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研究 一、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是对我国的弱势群体的养老保险政策的研究而我国农民为重要弱势群体作为本课题研究方向,本课题分为四部分:农村养老保险背......

    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www.xiexiebang.com 摘要:我国城乡发展中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社会、经济、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是四大城市密集地区,即: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关于小额贷款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范文模版)

    关于小额贷款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1.1 研究背景 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小额贷款工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微小企业的发展,1999年2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对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发布了《......

    车牌定位的研究意义及背景

    车牌定位的研究意义及背景 1研究意义 2智能交通系统介绍 3车牌定位与智能交通1研究意义 随着私有车辆的增多,公路上的车辆超速,超载以及日常丢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报载美国平......

    智能小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本课题的研究的背景以及现实意义 目前 ,在企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对自动化技术要求不断加深的环境下,智能车辆以及在智能车辆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产品已成为自动化物流运输、......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 一 农场养老保险新政策 二 农村户口怎么办理养老保险 三 如何办理退出农村养老保险 四 中国社会养老现状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