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法院违法判案
兰考,开封,两级人民法院违法违规判案,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指令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后的判决书中仍违反《宪法》第十九条,《民法通则》第八十条,河南省《城市规则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建设部542号文件“强制性国家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第三款,颠倒事实的判决结果。
一,田伯志盖楼,没有四邻签字,没有规划证,没有准建证,只有一个田景和的假临时施工执照,后面加了个“天伯志”。
田景和,田伯志,实为各执一土地使用证的相邻关系,且两人合一的假临时施工执照,建筑面积与两人合计不符,与分别一证不符,就这样,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称:田伯志建房有行政部门批准许可手续齐备。明显歪曲事实。
二,国标规定,郑州冬至正午影长率1.61,日照 1.5,大寒影长率1.43,日照1.23,不同方位拆减换算0-15’为1.L。郑州纬度34°40’,兰考纬度34°51’与郑州只差11’,完全能说明国标对兰考也有具体规定。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按国法,国标规定,在判决书中却说:省市文件中对兰考没有具体规定。
三,国标规定,中原地位冬至日9—15时连续日满窗大于或等于1小时,大寒8—16时大于或等于3小时,兰考县人民法院2007年冬至过后7天(12月29日)中午12点,现场勘验所测数据,所拍照片,田伯志楼荫遮我平房顶南半部3.23米,向东延伸10米以东的又一楼上,向西延伸4米以外,这样连房顶都遮住了多半,日满窗现象从何而来?更别说1—3小时以上。兰考县公证处2010年12月28日(冬至过后6天)监督录制的光盘,出具的公证书,也能说明当天从早到晚没有日满窗现象出现。
四,国标也有计算公式:D=L×H。(H-H)将兰考县法院现场所测数据带入公式,田伯志楼高
8.8米,两房间距应为12.7米(实为5.44米),按现有间距,田伯志房只能盖4.3米,这样连小学生都会计算的公式,人民法院不去计算,我计算出来他们又不采纳。非要我到全国都没有的司法鉴定机构搞司法鉴定。这完全是为自己的枉法判案找不正当的借口,直接违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第三款。而让我承担不能举证的法律后果。
以上,这么明显的事实,这么明确的法律,法规做依据,现已7年之久,就是讨不回公道,我该怎么办?(求好心人转发)。。
第二篇:司法公正和异地判案
Script>四川蜀泸律师事务所 赵永忠
摘要:在现有国情下,由于法院存在地方保护、人情案、部分法官素质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造成法院的公信力下降,司法权威得不到真正维护。为有效解决现有的矛盾,在保持现有我国两审终审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笔者提出了“当地审理异地判案”这一新思路,与大家商榷。
关键词:地方保护 人情案 法官素质 异地判案
在世界各国,最受尊敬最具公信力的国家机关是法院,最受欢迎的官员是法官。在法治化的社会中,在司法最终裁决的原则下,人民法院是社会正义的捍卫者,是公民权利的最后防线。公民对法治的信任和对法院的尊重,是通过法院的公正判决、平等保护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严肃执法等公正司法行为来建立的。
毋庸置疑,我国通过几十年的法制建设,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广大老百姓的法制意识在不断增强,对法院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但司法腐败问题依然严峻,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受到了严重挑战。笔者认为影响司法公正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地方保护主义依然严重
我国法院一般案件的管辖是“原告就被告”原则。对原被告在同一地的案件,自然不存在管辖之争,但对跨地区的案件管辖之争却异常激烈。由于主场有“关系”之利,每个案件的当事人总是力争把“审判主场”留在自己住所地,如果被告是当地的上税大户,当地政府
更会为其撑起保护伞。地方行政权干涉司法权已是中国一大特色,由于我国司法体制长期以来是依照国家行政机关的模式来构建的,地方法院在某些人看来是地方党政机关的组成部分。法院在财政、组织、人事编制等许多方面都是由地方行政机关负责办理,甚至管理。法院资金由地方财政供给,法院的人员编制更是由地方机构编制部门来核定。使得法院在审理涉及地方利益的案件时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官员的压力,受到少数地方党政权力机关和个别领导的不当影响、干预、乃至控制,从而法院不能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力。外地企业、外地人不敢到异地打官司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人情案、关系案、勾兑案依然困扰司法公正
最近,司法部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的严重。大多数基层法院的法官生在当地,长在当地,与当地的关系非常密切,亲戚、朋友、同学、领导关系错综复杂。一些法官不能恪守职业准则,将个人感情带入具体案件的处理中,将司法公正置于人情之下,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下。有些法官与律师形成所谓的“利益共同体”,搞“暗箱操作”,损害国家和当事人的利益。人情案、关系案、勾兑案虽然不是主流,但他严重影响了法院形象,大大挫伤了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度和追求公正的积极性!
三:部分法官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也是影响司法公正的原因之一
法院的判决维系着公民的生死荣辱。因此在许多国家,法官的选任是非常严肃的,总是要经过一道道严格程序的筛选才能得以委任。我国虽然颁布了《法官法》,但由于过去法官的出任条件宽泛,导致法官的来源复杂。在以前,法院等司法机关往往是复转军人和本单位子弟的安置地。现在我国大多数法官虽已达到了大专以上专业水平,但熟悉中国教育现状的人都知道。除了真正的全日制大学和自学考试含金量较高外,目前专门为有关部门设计的函授班、电大班、网络班是有很大水分的。再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从律师队伍中选拔优秀法官的选任制度,也没有建立按照不同专业素质评定不同等级法官的标准,也没有完全废除按行政级别、工龄评定法官级别的不合理标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人才差距很大。据报道,我国还有260个县没有一个律师,从中我们也不难想象到这些县的法院现状。总之,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法官素质是无法达到应有水平的。因此,法官素质仍然是影响我国司法公正的原因之一。
诚然,影响司法公正还有其他诸多原因,但笔者认为以上提及的三个原因是主要的,是主要矛盾。为了在真正意义上解决现有国情下我国司法公正问题,提高法院的公正形象,增强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信任,真正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真正实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对现有审判制度作一定改革。在不改变现有二审终审的审判制度下,笔者大胆设想提出了“当地审理异地判案”的新思路。简单的说就是:案件的最终判决权不是赋予当地实际主审的法官,而是由异地法院的法官作出,当地主审法官只是严格按程序引导当事人参与诉讼。书记员则将庭审过程一一详细记录在案,有条件的法院还可对审理过程全程摄像。整个庭审程序结束以后,主审法官要在双方当事人都在场的情况下,将双方提交的证据、庭审笔录、摄像资料、双方代理人的代理词、主审法官撰写的审判意见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予以当场封存,再移送异地法院,由异地法院的资深法官作出最后判决。也就是说,当地的主审法官只有对该案的判决有建议权,而无最后判决权。他的建议权是否被异地法院的法官采纳,可以作为考核法官一年来工作业绩的依据之一。
这样的变化,需要着重说明几个问题:(1)关于异地法院,这里的异地法院应是同级别的法院,这样便于实行二审终审制。但异地可以是跨省,也可以是跨地区的,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2)关于异地法官,判决的作出可以是一个法官,也可以是评审团,这可以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定。但审理异地送来的案子的法官必须是当地法院德才兼备的精英,这些法官的主要工作就是阅卷判案。(3)关于判决的宣布,异地法院的法官审理完后,也应封存案卷并发回原地法院。当地法院收到判决后也应当当着双方当事人的面开启案卷,并当场宣判。通过异地判决的案子,如果当事人不服,仍然可以上诉。二审法院也仍然可以实行异地判案制度。(4)关于案件的移送,当地法院的法官是不应知道也不会知道他审理的案子的移送去向,每个地区
将成立一个案件移送中心,全面管理案件的移送和接收。移送情报属国家级秘密,不得对外泄漏。
通过以上改革,诉讼成本可能有所提高,但它带来的正面效应是非常巨大的。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尤其是弱势方,对法院的信任度将会大大提高。有利于矛盾的解决,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对法院来说,有利于法院行使独立审判权,少一些外界干扰,真正做到审判独立。对法官来说,将大大减少人际关系案,有利于法官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走出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广大律师的角度看,尤其是那些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律师,对这样的改革更是梦寐以求。现在有些律师把时间都花在跑关系上,专业能力不行,业务却异常火爆,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也真因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才出台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笔者也是一名律师,对司法腐败深恶痛绝。笔者在代理过程中,亲身经历了一些在笔者看来不该输,而由于案外原因而输了的案子。此时,笔者总是彻夜难眠,为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而难过,为不能体现律师价值而伤心。相信,实行“当地审理异地判案”制度后,律师与法官的关系也将发生微妙的变化,与律师直接面对面的法官不能直接左右案子的最后结果,律师与法官的地位更趋于平等。广大律师将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业务中去,将会更加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律师之间的竞争才会是真正的平等竞争。这也必将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以上,笔者只是针对现有国情下司法公正问题提出了一点新想法,这种新思路真正投入审判实践,还有待广大法律工作者和学者们的完善。我想,在现有的国情下,在没有找到更好解决司法公正问题的情况下,在小范围内,或几个县,或几个地区先搞一下试点,是完全可行的。好则推广之,不好则吸取经验加以改进。社会总是在改革中前进。
注,本文参阅文章:宋鑫《论我国司法体制的行政化及其对策》
作者单位:四川蜀泸律师事务所 电话:0830—2695095 地址:四川泸州市春雨路
司法公正和异地判案(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人民法院违法审判违法执行责任追究纪律处分办法
人民法院违法审判违法执行责任追究纪律处分办法
一、总则
为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促进我院审判人员依法审判,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纠正审判纪律审判作风上存在的问题,维护司法公正,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除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本院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工作在院党组的领导下进行。
(二)本院违法审判、违法执行违纪案件调查由纪检监察部门和审判监督庭负责。
(三)本院纪检监察部门和审监庭除了履行“保护、惩处、监督、教育”四项职能外,是本院行使违法审判、违法执行监督的职能部门,负责违法审判、违法执行责任追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四)违纪违法案件调查部门组依据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律处分办法》以及本办法开展工作,行使职权。
二、违法审判违法执行追究范围。
(一)审判人员私自受理自己办理的案件。
(二)审判人员与律师联系办理的案件。
(三)审判人员为当事人介绍辩护人、代理人的案件。
(四)审判人员、执行人员接受当事人吃、请及收受礼物的案件。
(五)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的案件。
(六)其他需要追究的案件。
三、纪律处分的种类
(一)纪律处分分为通报批评、黄牌警告、扣发津贴、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二)通报批评、黄牌警告、扣发津贴均由本院制度规定,可单独适用,也可同时适用。
(三)警告以上处分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适用。
四、违法审判责任的追究及纪律处分适用
(一)自找案件未经院领导批准自办的,给予黄牌警告。
(二)与律师联系办案的,给予黄牌警告。
(三)私自受理案件并办理的给予记大过至撤职处分。
(四)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财物,或者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报销应当由自己支付的费用,视数额多少给予纪律处分。数额在一佰元以上不到一千元的,给予通报批评或黄牌警告;数额在一千元以上不满三千元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数额在三千元以上不满五千元的,给予降级至撤职处分;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给予开除处分。
(五)利用办案执行之便为配偶、子女或他人谋利益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至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六)执行人员所收实支费不入帐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并全额收缴实支费。
(七)审判人员一年内连续两次办错案,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的,免去其审判资格,不得办理案件。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
(八)丢失或者过失损毁证据材料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九)涂改、隐匿、伪造、偷换或故意损毁证据材料的,给予记大过至开除处分。
(十)向合议庭、审判委员会汇报案情有意遗漏主要证据、重要情节,导致裁判错误的,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十一)故意隐瞒主要证据,重要情节,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
(十二)在审判和执行活动中,滥用警具、戒具或打骂、侮辱诉讼参与人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
(十三)办理案件严禁超审限,未经院领导批准而超审限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为谋取私利故意拖延办案时间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
(十四)丢失案卷或擅自将案卷或其他诉讼材料借给他人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十五)故意损毁案卷或其他诉讼材料,影响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
(十六)以法院审判人员、执行人员身份未经立案进入程序,擅自为他人催要货款、财物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十七)上诉案件、管辖移送案件未按规定时限移送的,对责任人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十八)因工作失职、渎职致使案件当事人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扣发当月政法津贴和黄牌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至降级处分。
(十九)开庭审理案件时,着装不规范,醉酒审案,行为失态,接打传呼机、手机,对待当事人态度恶劣及辱骂当事人的,给予黄牌警告。
(二十)违反本办法情节轻微的,责令有关责任人作出检查或者通报批评。
(二十一)本办法记大过以上(不含记大过)处分须报有关部门审批。
(二十二)本办法由院纪检监察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篇:合议庭依法判案责任制调查研究
为了进一步规范合议庭的工作程序,充分发挥合议庭的职能作用,200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并下发了《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的施行,对于各级人民法院开展审判工作、提高审判质量、完成审判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由于受办公办案条件、审判人员素质、审判工作管理等多方面因
素的限制,合议庭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笔者以光山法院为例,对合议庭依法判案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以期对不断完善合议庭依法判案责任制有所裨益。
一、合议庭在依法审判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合议庭组成人员到庭率低,“形合实独”。目前,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仍然突出。以光山法院为例,全院现有在编上岗人员89人,除去法警、书记员、职工共计21人后,有审判职称的仅为68人。在这68人中,再除去立案庭及后勤行管人员32人,实际在一线审案的仅有36人。这36人每年要审理2000余件案件,审判任务繁重。正因为如此,每个审判员手头上都有许多工作要做,时间非常紧。这样,审判人员如果不是自己承办的案件,组成合议庭往往只是挂个名,开庭时很少到庭,即使为避免当事人提出疑问到庭应付,也只是在审判长宣读合议庭组成人员后又退庭去做自己的工作,只留下案件承办人一人和书记员继续开庭,甚至有时只有案件承办人自审自记,使合议庭只是依照法律规定的形式走了过场,实质上仍然是独任审判。
2、合议庭组成随意性大。主审法官接案后,没有经过任何组织或相关领导按一定程序确定该案件适用何种程序或合议庭有哪些人员组成,完全由主审人自由定夺,并将合议庭组成人员写在开庭传票上算是告知了当事人。临届开庭时,如果出现原定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工作变动或出差等原因不能到庭的情况,主审法官往往也不报请院长或庭长决定,自行变更合议庭组成人员,并不按规定及时通知诉讼当事人,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同时,还存在不分案件性质随意使用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的情况,有时对再审案件违反规定,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了合议庭。
3、合议庭人员分工不清、责任不明。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合议庭的审判活动由审判长主持,全体成员平等参与案件的审理、评议、裁判,共同对案件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负责。据此规定,合议庭应当是一个在审判长主持下的全体成员平等参与共同负责的审判组织,对案件责任既不是审判长负责制,不是主审人负责制,而是全体成员共同负责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审判长、主审人、合议庭组成人员并没有完全按照上述规定进行分工,履行职责,承担责任,而是审判长只负责开庭程序的进行,对案件的审理、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等等工作都是由主审人负责,至于其他合议庭组成人员或者不参加庭审,或者合而不审。在此体制下,一旦出现错案,承担责任的往往只是案件主审人,其他成员不承担责任。因其不承担责任,对案件的审理也就没有压力,更没有参与的动力,合议庭的集体作用也就难以得到发挥。
4、合议庭与庭务会、主管院长间职责不明。依照法律规定,法院的审判组织只有合议庭、独任审判员和审判委员会三种形式。但是,一直以来受行政化管理体制的影响,还存在庭务会、主管院长这些对合议庭判案产生影响的组织。一般情况下,案件先由合议庭进行合议,然后提交庭务会讨论,通过后再送交主管院长审核,主管院长同意并签发后合议庭意见才能付诸实施。一旦合议庭意见不能被庭务会或主管院长审核通过,就必须重新合议或提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应当说主管院长对合议庭判案享有监督权,当其发现合议意见不当时,可以要求合议庭重新合议或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是,如果合议庭按照主管院长的意见改变原合议意见,重新作出合议意见,而重新作出的意见后来被认为是错误的,此责任应由合议庭承担还是由主管院长承担?至于庭务会,就根本不应过问案件。
5、合议庭组织纪律松散。表现在:开庭随便,不按规定着装,不能带头遵守法庭纪律,抽烟、说话、随意接打电话、缺席、早退等;开庭后合议评议案件不及时、不认真,没有按照合议庭评议案件应当在庭审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进行的规定执行。在评议时也没有按照认真负责的要求,充分陈述意见,独立行使表决权,主审法官之外的合议庭成员一般不对案件发表自己的意见,仅作同意与否的简单表态;评议案件不遵守评议发言规则,审判长应当最后发言而变成第一个发言,其他成员跟着审判长的发言随声附合;制作裁判文书不遵守时限,按照规定,合议庭一般应当在作出评议结论或者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后的五个工作日内作出裁判文书,但此规定很难得到执行,亦无人对此予以监督,往往是不届审限不下判,有的甚至超审限。
6、激励和奖惩机制不健全。目前,我院在合议庭依法判案激
第五篇:吉林省农安县法院枉法判案
吉林省农安县法院枉法判案,夫妻共同债务法院判分开偿还,合理吗?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是一名下岗职工,1996年8月25日,赵福军刘凤华夫妇因经营食品批发和养猪场缺乏资金周转,向我借3万元,借条上写明借款人赵福军、刘凤华(刘凤华的名字是赵福军写的),同年12月24日,又向我借3万元,借条署名赵福军。1997年3月21日,刘凤华向我借款2万元,借款署名刘凤华。之后,刘凤华还款6500元。
后来,我多次催要这几笔欠款,但赵福军、刘凤华夫妇一直拖欠不还。无奈,2003年4月,我向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赵福军、刘凤华二被告偿还全部欠款及利息,并申请了财产保全。
2003年12月23日,就在法院开庭审理此案的当天,赵福军和刘凤华以感情不和为由协议离婚,他们在法庭上并没有出具由民政部门办理的离婚证。
2004年4月26日,农安县法院对此案作出裁定,判被告赵福军于判决生效后立即给付原告款项6万元及利息,判被告刘凤华于判决生效后立即给付原告款项1.35万元及利息。该案转至执行庭后,追回了由刘凤华署名的欠款1.35万元及利息,但判由赵福军偿还的6万元及利息没有着落,赵福军向执行人员出示了离婚证明并表示离婚时他是净身出户,已无偿还的能力了。
2005年5月10日,我找到主管执行的院长,说明我案子错判的情况,院长批示:“原判决有误,夫妻应互相承担连带责任,可提起再审。”
2005年8月7日,农安县人民检察院就此案出具“检察建议书”,认为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建议农安县法院重新审理此案。
我向农安县法院提出再审请求后,法院以“再审申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再审条件”为由驳回,维持原判。
赵福军、刘凤华借款行为发生在他们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应认定是他们夫妻的共同债务,根据法律规定,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任何一方不得以不知情或另一方无权处分为由拒绝承担债务。而农安县法院判二被告各自承担债务,这是枉法判案。
法院依据欠条上的签名判决,赵福军偿还6万元,刘凤华负责偿还1.35万元并无不当,但前提是赵福军和刘凤华已解除夫妻关系,且此种身份已得到法律的认可。事实上赵福军、刘凤华并未向法庭出示离婚证,表明法院在审理此案时,赵福军、刘凤华仍然是夫妻关系,则法院抛开“夫妻”这种特殊身份关系,孤立审判欠条所反映的债权债务纠纷,据此事实所作出的判决就是错误的。
为了维护我的正当权益,我先后找了法院的所有院长,县政法委,县人大主任,长春市中法。中法的法官说:“农安县的法官跟你玩法律游戏呢,你这案子得回农安法院解决”。我也曾去吉林省信访办,都没得到合理的说法,至今已拖延达十年之久了,一桩错案,造成我很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法律的尊严,司法的公正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