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混凝土养护的总结
一、地面整体面层养护时间7d(5Mp方可上人);
二、涂料粉刷前,砂浆层养护7d,混凝土层养护28d;
三、防水混凝土养护14d;
四、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时,基层抹灰或混凝土养护强度不小于80%;
五、水泥砂浆防水层养护时间14d,温度不低于5°;
六、主体混凝土,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养护7d,火山灰、粉煤灰水泥,养护14d,掺加缓凝剂、矿物掺和料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14d;
七、大体积混凝土,普通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14d,矿渣、火山灰等水泥,养护时间21d。
规律总结:
1、养护时间一般就三种:7d、14d、21d;
2、凡是有防水、抗渗要求的,一般都是14d;
3、大体积混凝土要求高些。
4、对于矿渣、火山灰、粉煤灰水泥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都比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长,原因:矿渣、火山灰、粉煤灰具有潜在水硬性,在水泥水化后能引起二次水化,所以养护时间要长些,有利于强度。
混凝土浇捣和水泥砂浆抹面完毕,要浇水养护的原因:混凝土浇捣后及抹灰工程完成之后,将要逐渐凝固、硬化,这个过程主要由水泥的水化作用来实现,而水化作用必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完成。因此,为保证根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在施工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方法:用温草袋、湿麻袋、湿滑秸和温砂土复盖,并经常浇水使之保持湿润。晴朗的白天每隔2小时浇水一次。混凝土的浇水养护起止时间:用普通水泥时,浇注12小时后连续潮湿养护不少于7昼夜;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时,浇注20小时后浇水养护不少于14昼夜;对于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和掺有塑化剂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昼夜。
第二篇:混凝土养护施工工艺
混凝土养护施工工艺
1.1.操作要点:
1.1.1.5℃以上时混凝土养护:
1、5℃以上时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采用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选择养护方式应考虑现场条件、环境温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
2、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7d;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性能确定。
2)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14d。
3)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及以上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14d。
4)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
5)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宜适当增加养护时间。
6)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
1.1.2.5℃以下时混凝土养护:
1、5℃以下时应对混凝土裸露表面采取防风、保湿、保温措施,不得进行洒水养护。
2、混凝土强度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和设计要求时,应继续进行养护。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蓄热法、暖棚法、加热法施工时,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时,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40%。
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低于4.0
MPa;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采用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低于
5.0MPa。
3)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
C50的混凝土,不宜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
4)对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0%。
覆盖土工布养护
覆盖薄膜养护
覆盖保温被养护
第三篇:冬季混凝土施工养护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神华准池铁路项目部
附件:冬季混凝土施工保护措施
冬季混凝土施工保护措施
冬季天气寒冷,混凝土如养护不当,极易受冻,可能出现裂缝、疏松、凝结时间过长等质量问题。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要求做好以下几点:
一、原材料方面
1、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调试工作,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外加剂)时,其试配强度较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在钢筋混凝土中禁止掺用氯盐类防冻剂,以防止氯盐锈蚀钢筋。
2、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严禁含有冰雪等冻结块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中,骨料不得混有活性材料,以免发生碱—骨料反应。
3、为减少冻害,冬期施工中,混凝土拌制应优先选用与水泥相融的高效减水剂,同时适量减少拌合水用量,控制坍落度。
4、砼搅拌机和砼泵、出灰斗和泵送管道以及钢筋模板用热水冲洗湿润。管道热损失较大时,管道要用双层麻袋保温。
5、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
水:在环境温度处于-5℃~5℃之间时,将水加热至40℃~60℃;环境温度处于-10℃~-5℃之间时,将水加热至40℃~80℃;拌合站设置加热用热水及蒸汽锅炉,并与储水箱相连,混凝土拌合时自储水箱直接抽水做为拌合用水,储水箱表面覆盖棉被以减少热量损失。
骨料:对合格骨料料仓,在料场四周设置暖棚并安装暖气管道及暖气片,采用蒸汽锅炉加热,保证温度5℃~10 ℃左右即可。
二、混凝土拌合1、提前在模拟冬期施工条件下进行混凝土试配,对3天、7天和28天强度进行比对,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外加剂的掺量,用以指导施工,并在施工中予以微调。冬施过程中,混凝土拌和站要严格按照试验室发出的配合比通知单进行生产,不得擅自修改配合比;
2、拌制混凝土的各项材料温度,应能满足拌和后混凝土所需温度,否则应考虑水加热或砂、碎石材料加温,混凝土拌合用水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砂石料温度不得高于60℃,水泥只保温不得加温。
3、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加强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控制。投料前,先用热水冲洗搅拌机10min,投料顺序先放骨料,再加水,拌合后,最后加水泥和掺外加剂,搅拌时间较常温时延长50%,直至混凝土拌合均匀为止,避免水泥遇到过热出现的假凝现象;
4、混凝土拌制设备宜设在气温不低于10℃的厂房或暖棚内。模板、钢筋、管道经过预热,表面温度达到5℃以上。
5、拌合站要比对预报气候仔细分析取保险值,分别按-5℃、-10℃和-15℃对防冻液试验,严格控制其掺量。
6、必须随时测量拌合水的温度,水温控制在50±10℃,保证水泥不与温度≥80℃的水直接接触。
三、混凝土浇筑
1、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选择最佳路线和最佳时间,确保入模温度,混凝土运输车和输送泵应有保温措施,混凝土运输车外包裹保温罩减少散热,运输过程中以2~4r/min的转速转动,卸料前以常速再次搅拌,减少混凝土装卸次数。
2、尽量白天浇筑混凝土,夜晚停工。加强施工协调与管理,使工序流畅有序,避免砼运输车在施工现场停留时间过长,使砼一抵达现场可立即入模。
3、混凝土浇注前,应先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对保温设施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派经过培训有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进行操作,定员定岗,确保混凝土质量。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立即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
4、在混凝土浇筑前,对入模温度进行量测。不满足要求的混凝土禁止浇筑,如气温过低,必要时应对入模温度进行验算。当环境气温低于0℃时,采用暖棚法将模板、钢筋加热至2℃以上。
5、尽量加快砼浇筑速度,减少热量散失,做到砼拌合物入模温度≥5℃。分层浇筑厚大的整体式结构砼时,已浇筑层的砼温度在未被上一层砼覆盖前不应低于2℃。
6、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施工缝处的砂浆、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必须凿除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新混凝土在浇注前,宜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15mm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然后再继续浇注新层混凝土。施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要重点捣实。冬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
浇注前对结合面进行加热使结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浇注完成后,及时加热养护使混凝土结合面保持正温,直至达到浇注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对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
四、混凝土养护
1、砼浇筑完毕找平抹面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如棉被、草毡)覆盖,应加强裸露砼表面的保温覆盖,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在初凝至终凝间要搓抹1-2遍。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2、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应做到随浇筑、随振捣、随覆盖,减少热量失散;保温、保湿材料必须紧密覆盖模板或砼表面,迎风面宜设置挡风设施,形成不透风的围护层;对细薄结构的棱角部分,应加强保温;结构上的孔洞应暂时封堵。
3、采用暖棚法加热养护混凝土,暖棚应坚固、不透风,靠内墙宜采用非易燃性材料,在暖棚中用明火加热时,须特别加强防火、防煤气中毒等措施;暖棚内宜保持不得低于5℃,且保持一定的湿度,当湿度不足时,应向混凝土面及模板上洒水,也可以在煤炉上烧水增加暖棚内湿度。
4、要加强混凝土工程的测温工作,项目部设立专职试验测温员一名,准备干湿温度计两支,普通温度计20支,测温员要及时对混凝土出罐及入模温度进行检查,每班至少检查4次,室外温度每日
3次:7:30、14:00、21:00,混凝土养护温度每日6次:0:00、4:00、8:00、12:00、16:00、21:00,现场测温员测温后必须填写混凝土测温记录,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测温情况决定是否采取适当保温保湿措施。
5、混凝土浇筑时应留取足够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当试件证明混凝土已达到要求的抗冻强度,且养护结构的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冷却至5℃以后方可拆模,当拆模后混凝土与环境温差大于20℃时混凝土应保温覆盖,使其缓慢冷却。尽量避免在寒流袭击、气温骤降时拆模。
6、28d龄期内的混凝土,在气温骤降前进行表面保护,平面初凝后砼、侧模拆除后砼要及时涂刷两遍养护剂,覆盖一层塑料布,并在塑料布上铺盖5cm厚棉被一层。浇筑面顶面保护至其恩骤降结束或上层混凝土开始浇筑前。
第四篇:混凝土施工养护的重要性
混凝土施工养护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对以欧盟为主编制的标准中涉及混凝土施工养护方面的规定作了综述,重点介绍施工中常遇的质量问题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理论分析等,以期从中借鉴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混凝土养护开裂龄期强度
1.概述
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国家标准或业主提出的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在上述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应确保结构混凝土的质量,期望达到结构不必进行大修的目标。为达到预定的结构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重视结构的设计及混凝土的施工、养护;交付后还应关注使用维护。
避免复杂形状结构和密集的配筋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因为易于施工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就易于得到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好;在相同断面的结构构件中,应避免过多的纵向钢筋突变性截断,以防在该断面处形成过宽裂缝;建筑平面布置有突变处的混凝土楼盖,常是裂缝发生的薄弱环节。显然,这些与设计是紧密相关的。
对浇筑完的结构混凝土进行精心养护,是确保刚浇筑的混凝土以最佳的方式,朝高强度、抗渗、抗裂且耐久的硬化混凝土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混凝土养护期内,避免混凝土表层过早干透而开裂,确保早期不受冻或不受热应力的危害等不利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是对CEB/FIP《模式规范》MC90和CEB《耐久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南》第二版(1989)以及2000年后欧洲规范等标准、文献中有关内容的学习体会,重点介绍标准、文献中关于混凝土施工养护中实际经验和理论阐述。混凝土施工的一般要求
2.1混凝土浇筑
对于土建结构中常规混凝土的浇筑,应努力做到下列诸点:
(1)混凝土的浇筑不能导至离析。浇筑高柱或高墙时,不应采用高抛散落方法,而应采用溜槽或其它有效的措施。
(2)较厚的混凝土可分层均匀地浇筑,每层厚度取决于浇筑方法及其效果。
(3)严禁倾倒大堆混凝土、然后靠振捣器来振平的施工方法。
(4)分层浇筑时,应防止混凝土表层过度泛浆。
(5)连续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振捣器能使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而又不致引起离析;同时振捣器不应伤及已初凝的混凝土层,或者导致钢筋位移或碰坏。
(6)当混凝土在初凝前仍具有和易性时,允许再振捣或压实抹平,用以消除混凝土的塑性收缩、沉缩或早期塑性裂缝,并使水平钢筋处可能产生的空腔闭合。
(7)施工缝的留置应得到设计方的许可。通常,设置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施工缝有可能成为抗渗的薄弱环节,除非采取专门的设计构造和施工技术措施。
(8)超过初凝时间后的混凝土“冷缝”,应进行专门的表面处理和清洗。
2.2混凝土养护和保护的宗旨
对混凝土养护和保护所采取的措施,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开始,其目标是:
(1)混凝土养护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产生早期开裂;保证浇筑的混凝土中水泥有足够的水进行水化,以获得设计期望的混凝土潜在性能所采取的措施。混凝土表面快速干燥将会使水化难于继续。因为混凝土表层的硬化,有时还需要外界的温、湿度提供。
(2)混凝土保护是为了抵抗各种外来作用对初期混凝土造成损害所采取的措施。外来作用是指:雨水的冲淋、冰冻、温度(含水化热和环境温度)、振动、冲击等。
2.3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应包括养护方法、养护时间等。实践证明,养护措施可得益于好的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但是养护不好则会损害混凝土拌合物;同时,养护充分不能补救不好的混凝土拌合物。
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保证混凝土硬化过程的正常发展。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可采用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手段。主动控制主要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厂,例如,采用蒸汽、红外线等方法以增加热量来进行控制;被动控制通常用于现浇混凝土工程中,它仅能用选择浇筑温度和模板温度等手段有限地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的热量。
这里仅讨论被动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措施。被动控制的控制参数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的种类,包括水泥种类及其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它可由施工者通过调整来控制热平衡。
(2)浇筑温度、模板类型、保温程度、拆模时间等。它是施工者通过浇筑计划,主动实施的有关参数控制,显然,这涉及到经济、工期进度及相关设备等因素。
(3)结构尺寸、环境气候。它们是客观条件,施工者难于改变它,而要顺应地采取恰当的措施。
在正式进入养护阶段前,应注意对刚浇筑完的混凝土采取降低蒸发速度的预防措施,避免因混凝土表面蒸发速度大于混凝土内部水上升到表面的速度,特别是在气温高、大风、低湿度或在它们的组合下,从而导致塑性收缩裂缝的发生。
在高温天气施工中,应采取包括润湿模板,选择一天中最低温度时浇筑混凝土,设置挡风、遮阳设施、喷雾等,缩短从混凝土浇捣到开始养护之间的时间。在冬季施工中,对刚浇筑的混凝土,应采取排除表层多余的水,以避免受冻;在混凝土受冻前,其抗压强度至少达到5Mpa后,方可认为它具有抵抗早期冻害的能力。
混凝土的养护就是为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早期干燥,便结构混凝土周边具有高湿度的小环境。必须指出,如果混凝土在第一次干燥后,再采取养护措施是难于补救的,因为混凝土硬化一经中断,就难于补偿其渗透性的损失。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利用模板(隔热、封闭)、铺盖暴露表面的复盖物(包括塑料薄膜等)并喷洒水(适用于冰冻温度以上,并应注意水化热表面上喷洒冷水导致表面开裂)或使用养护剂形成保护膜等。上述方法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2.4混凝土的养护期
科学确定混凝土的养护期是一困难的问题。较合理的方法是,规定在混凝土养护终止前,混凝土表面层的渗透率达到规定的某一限值,它主要取决于结构所处的暴露环境和水泥品种。
通俗地讲,混凝土养护期是指:养护的混凝土表面层具有足够的不透水能力(与渗透限值相关)和达到要求的强度所决定的持续时间。由于混凝土表面渗透率限值难于为工程界接受,需要有一个替代的实用方法来近似地估计养护期。
在前述CEB《设计指南》中指出,耐久的混凝土取决于高质量的养护措施,混凝土表面渗透率取决于混凝土表层(也与钢筋的保护层有关)的质量,如果没有足够的振捣和完美的养护,设计人员的努力几乎是白费。
基于混凝土表层不出现早期干燥作为条件,混凝土养护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参数:使用期间环境的侵蚀性、养护期间的环境、混凝土拌合物对养护的敏感性(水泥品种及其含量、水灰比等)。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敏感性可通过减小水灰比来调整,使其对养护不太敏感或不敏感。因为,水灰比对混凝土的渗透性、透气性有重大影响,当水灰比超过0.6时,混凝土中毛细孔增加而导致渗透明显增加。
《模式规范》MC90根据上述概念对混凝土养护的估计采用列表方式(表达
1、表2)作出具体的规定。在表1中根据环境条件和混凝土不渗透度的发展速率,给出了最短的养护
持续时间;在表2中根据水泥品种和水灰比来确定不渗透度的发展速率。
注:①除暴露等级XO(无腐蚀或破坏危险性)、XCI(干燥或持续潮湿)、XM(磨损导致混凝土破坏)外,其它暴露环境中的混凝土的持续养护时间必须使混凝土表层抗压强度达到的fcu,k的50%;
②对初凝时间超过5h的混凝土,其持续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
③表面温度低于5℃的混凝土,其在温度低于5℃期间的持续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④比值可由先行的试验确定,或根据已有类似组成(即相同水泥、相同水灰比)的混凝土确定;
⑤表面温度是指空气温度而非混凝土表面温度。
在按表1取用养护持续时间时,应注意下列情况:
(1)表1是以波兰特(硅酸盐)水泥(熟料含量不少于95%)配制的混凝土和养护的基准温度为20℃而给出的;同时,它也是考虑结构构件的使用(例如,打算做饰面)为依据而给出的最短养护时间。
(2)对含有大量掺合料的波兰特复合水泥、高炉水泥和火山灰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其养护将比用波兰特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敏感。对为样的混凝土如处在表1的暴露条件Ⅱ和Ⅲ时,其养护时间应比表1中的规定增加1~2d;对暴露条件Ⅰ未作补充规定,因为对养护后干燥率低的混凝土,即使在养护终了后,混凝土表层仍将会继续水化。
(3)对养护的环境温度低于10℃时,应延长养护时间。延长的时间理应以混凝土成熟度为依据来确定。作为一个粗略的估计,对10℃温度下的混凝土,要求其养护期为20℃时的2倍;对30℃温度下的混凝土,要求其养护期为20℃时的一半。
2.5养护期前后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处于不同温度下会得到不同的硬化效果,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对浇筑的混凝土拌合物及其在养护中和养护后的温度有必要作出控制。常规的经验作法是:
(1)在冬期施工中,为避免冰冻使混凝土毛细孔中的水结冰而导致混凝土破坏,要不混凝土浇筑时的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对薄形截面构件的混凝土,其最低温度不应低于10℃。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温度应予提高,用于考虑补偿混凝土拌和至浇筑时间内的热量损失,但不得高于30℃。
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可由加热至100℃的拌和水以及平均温度不超过65℃的骨料来实现。应先对水和骨料拌合,使拌合物温度降低到小于40℃后,再加入水泥拌合。
(2)在高温、低湿度、高风速及其任何的组合下,浇筑混凝土会带来损害新拌的和硬化的混凝土质量。对通常的结构,浇筑时的温度不宜高于35℃;对大体积混凝土则宜低于15℃。
为控制高温的影响,对拌和水、骨料应采取冷却措施,水泥也要保持低温;对运输和浇筑的设备可采取遮挡或洒水等措施。
高温下的润湿养护特别重要,且养护时间至少为7d。对平板型结构,应采用防风板、遮阳板,并对周围空气采用冷却和润湿或喷雾。
(3)避免在正常条件下由于混凝土表面受热产生开裂,拆模后的结构构件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宜控制在不大于20℃;大体积混凝土和施工缝处的温度差,宜控制在10℃~15℃。
显然,上述要求比我国相关标准的规定要严。
综是所述,要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质量,先要科学地确定混凝土的养护期和持续养护的最短时间,再选择必要的养护措施,并注重养护期前后的温度控制,以达到混凝土养护和保护的宗旨。
参考文献:《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第五篇:冬季混凝土养护方案
冬季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范》(JGJ-104-97)
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2003)
二、冬季施工时间确定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季施工。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高于5℃即解除冬季施工。
三、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商品混凝土
⑴施工前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全面交底,水泥优先选用水化热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m³,水灰比不大于0.6;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为加速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加快施工进度,必须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5℃,入模温度不低于10℃。
⑵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控制:冬季混凝土到达现场德尔出罐温度不得低于10℃。由现场试验员随时抽测。泵送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在16~18cm以内。原材料及外加剂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经试配确定,并按施工单位交底要求配合比供应混凝土。
2、混凝土运输
现场混凝土水平和垂直运输的混凝土输送泵管道必须用矿棉被
进行保温,防止管道产生冻结。混凝土地泵、吊斗在表面包上保温海绵,外罩胶皮加以笃定保温。商品混凝土运输车,外包保温被保温。
3、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混凝土强度试块至少留置四组。
一组为28天标养;三组为同条件养护: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的受冻临界温度,一组用于检验混凝土的拆模温度,一组为同条件转常温养护28天强度。
抗渗试块:至少留置两组标养。
4、混凝土测温孔设置要求
测温孔设置在温度变化大的,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测温孔的口不迎风设置,测温口用棉纱团临时封闭。测温时,测温仪表要与外界气温采取隔离措施,并留置在测温孔内不少于3分钟。
5、混凝土测温要求
混凝土测温采用留置测温孔的方式进行测温。
⑴ 混凝土测温开始时间:混凝土从入模开始到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
强度,每隔2h测定一次,室外气温及周围环境温度每昼夜定时、定点测量四次。
⑵ 全部测温孔、点进行编号,测量结果由现场试验员写入正式记录。⑶ 采用测温孔测温时,在孔口四周用保温材料塞住,温度计在测温
孔内应留置3分钟以上,方可读数。
⑷ 测温人员应同时检查覆盖保温情况,并应了解结构物的浇筑日
期、要求温度、养护期限等。若发现混凝土温度有过高或过低现
象,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⑸ 测温结束时间:
1)混凝土到达临界强度:
2)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冷却到5℃且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
温差≤20℃;
3)测温孔温度与大气温度接近时;
满足以上条件方可结束混凝土构件的测温
6、混凝土的浇筑
⑴施工现场须准备好混凝土覆盖用保温材料,如塑料薄膜、岩棉、彩条布和草帘等。
⑵搞好挡风外封闭,以提高保温效果。
⑶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工的冰霜和污垢,但不得用水冲洗。⑷不得在冻土层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必须设法升温使冻土消融。
⑸混凝土接槎时,应预热旧槎,浇筑后加强保温,防止接槎受冻。⑹严禁私自往罐车内加水。如果送到时混凝土的塌落度过小,不符合设计要求,可在混凝土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适量添加随车带的高效减水剂,搅拌均匀后仍可继续使用。如果送到时的混凝土塌落度过大导致不能使用,项目部可做退货处理。
⑺冬施时初期泵送的清水应用水温不低于40℃热水,以防在管内结冰,泵车润管用水不得放入模板内,初期泵送润管用过的砂浆也不得直接放入模板内,可先放到其他容器内或均匀散开。
7、混凝土的养护
冬期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为8小时~10小时,终凝为12小时~14小时。因此应适当把握好抹面时机,并在初凝前(用手轻按表面可留下指痕)进行二次抹面,可以减少表面裂缝。混凝土墙、柱等边模的拆模时间应适当延长,以避免表面发生脱皮等影响外管质量问题。
主要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混凝土养护。即在混凝土中掺加合理的外加剂,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的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或设计规定温度前达到临界温度。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草帘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初凝前不受冻,根据施工部位及气温情况,一般可参照如下数据覆盖:气温在0℃~5℃时盖一层草帘和一层塑料薄膜,气温在-10℃~0℃时盖三层草帘和一层塑料薄膜,低于-10℃时盖四层草帘和一层塑料薄膜;低于-15℃时应采用加温和其他材料(如岩棉、苯板等)进行保温。对边棱、角部的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防风防失水,加强养护期混凝土测温。
由于混凝土中掺有粉煤灰和外加剂,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覆盖保温养护,按国家标准要求,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若早期养护不到位,其28天强度将受到很大影响。
四、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真正编制和落实冬季施工方案。充分做好冬施物资和机械设备准备。
2、与混凝土搅拌站签订的合同中,在合同技术条款中明确要求
混凝土到达温度、入模温度、供应频率、间隔时间、混凝土外加剂类型,并认真对照检查。
3、严格按照测温布置图做好测温的位置、深度、数量、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资料,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应严格遵守测温制度,做好混凝土结构覆盖保温工作。测量及时准确,发现温度下降太快应加大力度进行覆盖及保温处理。确保冬季施工质量。
五、安全保证措施
1、冬天施工时,人员应注意防滑,出入基坑应走专用马道。大雪天气上下人梯设专人清扫积雪,斜道设防滑条。
2、浇筑混凝土时,使用振捣棒的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戴绝缘手套。振捣设备应设有开关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
3、冬季施工中加强天气预报工作,防止寒流突然袭击,合理安排每日的工作,同时加强防寒、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