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基层工作调查报告
一、村情介绍
七里桥镇观音堂村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城浯溪镇东南方向,距县城仅3.5公里,3路公交车从县城直达七里桥镇上,该村紧邻镇政府,离七里桥镇街道不足500米,祁羊公路(县道)穿村而过,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是镇里重点发展的6个行政村之一;全村现建有3公里多的通村联户水泥路,实现了对全村各组的覆盖,通户率达95%;
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308户,共1125人,其中党员35人;全村地势较为平缓,有多座100-300米的小山,山上多种植油茶、柑橘,该村相对本镇其它村来说,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人均占有率较高;全村80%的成年人以在家务农为主,20%的外出经商务工,村里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目前,由于受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该村仅有一家私营锰矿加工冶炼厂,这是村里唯一的吸纳就业和给村里创收的经济实体。2009年,七里桥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动员全镇力量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县里也给予土地、财税、融资等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镇财政还拿出一部财力鼓励作为招商引资杰出单位和个人,目前。该镇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协议金额已过千万,种植漆树的投资项目已经在该镇乌山冲村破土动工。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该镇其他一些行政村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瓶颈,以下几点是在调查观音堂村中发现的问题:
二、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观音堂村全村90%左右的农户增收渠道主要靠务工、养殖和种粮三种方式,少数人通过经商发家致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稳定并逐渐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资、饲料价格等大幅上涨,增加了种养殖业的生产成本,制约了规模化产业的形成,同时受疫病、市场风险等的不利影响,抵销了农作物丰产带来的增收效应,农民的种养信心依然有较大上升的空间。据村里会计苏祥发反映,当地2009年尿素价格上涨到了每吨1850元左右,其它需求量大的化肥价格也继续保持高位,农膜中地膜价格每公斤13元左右,农资价格较去年增幅达20%左右,虽说有一些补贴,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大因素。二是粮食作物生产成本较高。由于受资金、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业预期收益的不乐观的影响,当地农民普遍采用传统耕作模式以降低成本。据调查,每亩田从种到收的购选种子、抽水费、播栽人力、田间管理、收割等花费不低于500元,按最好年景每亩田一季产稻谷550公斤每公斤1.8-2.1元的收购价测算,除去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本,每亩只有300-500元的纯收入,如果加上种第二季440公斤左右的亩产量,每亩可以再增加300-400元的纯收入,那么一年好的年景中每亩的纯收入在700-900元左右,平均每户以5亩田来算,一户每年从种植水稻的角度来说,可以有3500-4500元的纯收入,这与一个中青年熟练农民工一年在外务工所得的平均年收入8000-10000元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且这还需要很多有利条件的支撑才能实现。在此基础上,农户想继续保持增收就显得异常困难,这是为什么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一个有力体现,也是为什么青壮年农民更愿意外出务工而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以及劳动力缺乏等系列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农户增收长效机制不健全,这是一个亟需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性问题。
二是农业基本设施投入不足。该村现有的水库、水渠、提灌站农业基础设施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近些年新建较为先进的比较少,这样不仅在总量上与现阶段农村生产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在质量上也不能满足现阶段农村生产生活的需求,目前,我国众多农村的社会矛盾依然比较简单,但在农业生产高峰时期,当地的农业生产设施远不能满足众多农户的生产需求,因此造成了一些影响农户之间产生矛盾的问题,有些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被激化,从而影响农村的稳定、发展与和谐。该村作为县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业基础设施在全镇属于上游水平还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那些条件较差的村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问题,因为资源的不均衡和分配的不公平,可能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谐的不利因素。对于如何有效改善本村的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村里的“一事一议”制度显得不足,镇里对加快全镇农村基础建设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显得捉襟见肘,想得而做不到。
三是农产品市场风险较大。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扶持,在全县城镇化和实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有效带动下,为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七里桥镇和该村也出现了“订单农业”这一有效的农业发
第二篇:农村基层工作调查报告
一、村情介绍
七里桥镇观音堂村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城浯溪镇东南方向,距县城仅3.5公里,3路公交车从县城直达七里桥镇上,该村紧邻镇政府,离七里桥镇街道不足500米,祁羊公路(县道)穿村而过,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是镇里重点发展的6个行政村之一;全村现建有3公里多的通村联户水泥路,实现了对全村各组的覆盖,通户率达95%;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308户,共1125人,其中党员35人;全村地势较为平缓,有多座100-300米的小山,山上多种植油茶、柑橘,该村相对本镇其它村来说,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人均占有率较高;全村80%的成年人以在家务农为主,20%的外出经商务工,村里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目前,由于受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该村仅有一家私营锰矿加工冶炼厂,这是村里唯一的吸纳就业和给村里创收的经济实体。2009年,七里桥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动员全镇力量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县里也给予土地、财税、融资等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镇财政还拿出一部财力鼓励作为招商引资杰出单位和个人,目前。该镇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协议金额已过千万,种植漆树的投资项目已经在该镇乌山冲村破土动工。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该镇其他一些行政村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瓶颈,以下几点是在调查观音堂村中发现的问题:
二、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观音堂村全村90%左右的农户增收渠道主要靠务工、养殖和种粮三种方式,少数人通过经商发家致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稳定并逐渐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资、饲料价格等大幅上涨,增加了种养殖业的生产成本,制约了规模化产业的形成,同时受疫病、市场风险等的不利影响,抵销了农作物丰产带来的增收效应,农民的种养信心依然有较大上升的空间。据村里会计苏祥发反映,当地2009年尿素价格上涨到了每吨1850元左右,其它需求量大的化肥价格也继续保持高位,农膜中地膜价格每公斤13元左右,农资价格较去年增幅达20%左右,虽说有一些补贴,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大因素。二是粮食作物生产成本较高。由于受资金、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业预期收益的不乐观的影响,当地农民普遍采用传统耕作模式以降低成本。据调查,每亩田从种到收的购选种子、抽水费、播栽人力、田间管理、收割等花费不低于500元,按最好年景每亩田一季产稻谷550公斤每公斤1.8-2.1元的收购价测算,除去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本,每亩只有300-500元的纯收入,如果加上种第二季440公斤左右的亩产量,每亩可以再增加300-400元的纯收入,那么一年好的年景中每亩的纯收入在700-900元左右,平均每户以5亩田来算,一户每年从种植水稻的角度来说,可以有3500-4500元的纯收入,这与一个中青年熟练农民工一年在外务工所得的平均年收入8000-10000元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且这还需要很多有利条件的支撑才能实现。在此基础上,农户想继续保持增收就显得异常困难,这是为什么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一个有力体现,也是为什么青壮年农民更愿意外出务工而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以及劳动力缺乏等系列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农户增收长效机制不健全,这是一个亟需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性问题。
二是农业基本设施投入不足。该村现有的水库、水渠、提灌站农业基础设施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近些年新建较为先进的比较少,这样不仅在总量上与现阶段农村生产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在质量上也不能满足现阶段农村生产生活的需求,目前,我国众多农村的社会矛盾依然比较简单,但在农业生产高峰时期,当地的农业生产设施远不能满足众多农户的生产需求,因此造成了一些影响农户之间产生矛盾的问题,有些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被激化,从而影响农村的稳定、发展与和谐。该村作为县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业基础设施在全镇属于上游水平还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那些条件较差的村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问题,因为资源的不均衡和分配的不公平,可能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谐的不利因素。对于如何有效改善本村的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村里的“一事一议”制度显得不足,镇里对加快全镇农村基础建设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显得捉襟见肘,想得而做不到。
三是农产品市场风险较大。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扶持,在全县城镇化和实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有效带动下,为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七里桥镇和该村也出现了“订单农业”这一有效的农业发展模式,现在该镇有湖南天龙米业有限公司、永州七里香米业有限公司、湖南湘妹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们一直是全县“消耗”水稻的主力军,年加工粮食达几十万吨,它们也在政府的扶持和市场的推动下实行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收购优质水稻。但该村参加的订单农户不到全村总户数50%,覆盖面较小,大多数农户的生产还处于“单兵独将”游离状态,生产效益不明显,制约了规模和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户的抗市场风险能力依然不高,在当前粮食收购中买方居于主导地位的局面中处于严重不利地位。
四是缺乏优质高效产业。该村原本土地气候水利等资源相对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受国家政策支持与扶持力度不大、农民个体自主投入能力弱小、农村信贷规模小等不利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本村种养植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90%以上的农户无力扩大现有种养植业和加工业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大多数农户依然处于“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小农经济状态,由于村里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企业,全村基本上都只是向市场提供原料这种初级产品,未有经过初加工的产品,更不用说产值高的农副上加工产品了,没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方,这样就导致了导致农户种养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致使种养殖结构不合理、品种不健全、品质不优质、生产无规模、产品无特色,产品销售难、供需矛盾突出、效益不明显等制约农户增收的现象依然很突出。
五是涉农服务体系滞后。针对我国国情来说,在我国要想形成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除了政策扶持、种养殖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实施科学的城镇化战略转移农村人口和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外,坚持科技兴农富农、健全涉农服务体系的战略依然很重要,广大农村真的很急需各种涉农服务,尤其是对涉农科技、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实用技术、种养殖结构调整、市场信息等资源的需求很急迫,政府、科研单位、社会、企业、市场以及个人如果为他们提供了好的涉农服务资源,这对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尽快形成无疑是一大助推力量。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针对以上现状,因此充分发挥该村地理、交通区位与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对外招商引资,扶持发展乡镇企业,新建农村集贸市场,发展物流商贸业,尤其是引进涉农企业和产业;国家必须完善农副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监测好市场价格信息,积极引导服务农民种养;确保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防止谷*伤农现象的出现,实现农民丰收年份要增收的良好局面;尝试农村集体土地和山林的流转、入股、承包、租赁,对吸引当地中青年人就近就业,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对增加镇级财政和集体经济收入有重大作用,是加快该村经济较快发展的捷径,同时也能吸收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是真正实现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所在,形成农民增收的“软件”。
二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国家在确保现有强农惠农政策不减弱的情况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继续加大对三农事业的支持扶持力度,实施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农业基础设施保护力度,增加在农业基础设施上的资金投入,新建、改建、扩建涉农基础设施工程,既要考虑从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予以支持,也可以在招商引资中借助企业、市场的投资弥补资金短缺问题。镇村应该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发挥好村集体的力量,最大程度上广泛动员村民集资与合作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来满足生产生活求,形成农民增收的“硬件”。
三是提高农户抗市场风险能力。在全县大力实施工业兴县、以工兴农、以工促农和农业产业化战略下,积极服务于农村产业结构和种养殖结构调整战略,着力发展市场前景较好、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农业体系,实施一村一品、一村多品战略;扶持壮大重点涉农产业和企业,尤其是像湖南天龙米业有限公司、永州七里香米业有限公司、湖南湘妹食品有限公司这些七里桥镇本土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打破地区界限和小团体主义,大力加强与全县其他涉农企业像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银光粮油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合作发展关系,为进一步拓宽涉农市场和壮大本土涉农产业奠定好的基础;在农户生产中,要大力广泛实施湖南天龙米业有限公司的发展模式,暨“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订单式农业模式,在农户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三个阶段提供全程跟踪与指导服务,实现多赢,提升农户抵御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的能力,形成农民增收的“定心丸”。
四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高效农业应该是科技投入较高、产业集中度较高、有规模、有特色、效益高的集约化的农业模式。这需要在市场需求上寻找突破口,以技术、资金为保障,以当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为支撑,以实力比较强大的涉农企业为载体,以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为目的;除了培育以上具有较强实力的本土企业和树立他们良好的品牌形象外,县里、镇上也可以以合适的方法引进外来企业参与良性竞争,在发展当地经济和激励本土企业发展上会有较大作用;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和农村种养殖结构,在品种、规模、质量、效益上统筹兼顾;目前全县比较有影响力和规模的农业资源是大米、茶油、油菜、水果、蔬菜、禽畜(生猪、鸡、鸭)、花卉、鱼类等八大产品,另外,还有比较有特色如肉鸽、肉兔、小山羊、蜜蜂等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以上这些专业户需要政府部门、涉农企业、科研机构、市场等主体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政府应该在发展高效农业上提供必须的支持扶持措施,为涉农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方便,引导他们更好地“走出去”;政府也要推动以上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各主体间的多赢,形成农民增收的“保险绳”。
五是努力完善涉农服务体系。目前,农村的涉农服务需求与各种提供者的供给来看还存在较大差距,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和单位以及企业、科研单位、市场在提供这种涉农服务资源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要更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切忌不能搞对农民无多大实际利益的形象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发挥好技术能人和农村专业户、致富能人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整合资源,形成传、帮、带、教的良好机制;针对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种养殖结构特点与需求,完善涉农服务体制机制;政府在其中应该充当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角色,更多的依靠科研单位、企业、市场、学校、培训机构等载体的力量来完善涉农服务体系,为农户增收保驾护航,最终形成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第三篇:基层工作调查报告
围绕司法行政各项业务 谈谈如何做好司法所工作
虽然孔局长提出写这样一个题目的调研文章,但是我觉得以目前学习的情况,实在不足以写出一篇真正的调研文章,所以更多的是谈一点自己的感想和看法,算是一篇给领导的思想汇报吧。
在报这个岗位之前,我确实对基层司法所是怎样的机构,从事的是怎样的工作完全一无所知。单靠在网上查到的只言片语也几乎看不出任何端倪。可以说,我是完全以一种懵懂无知的状态来到我的工作岗位上的。
不得不说我们真的很幸运,甫一到司法局就受到了领导的如此重视,专门安排孔局长和张科长为我们进行岗前培训,还到我们未来的工作岗位去实地学习。领导确实是用心良苦,我们也知道,你们是希望我们能尽快成长成一名合格的基层司法工作者。我们承载着领导们的期望,老实说压力不小,但是俗话也说了,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几天通过领导的讲解教育,我们不仅对相关的知识和业务有了熟悉,也增强了我们未来做好工作的信心,也让我们对马上要开始的工作充满了激情,很想知道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到底怎么样,能不能胜任基层司法所的工作,能不能把我们的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更好更强。未来对于我们来说充满了挑战,但是我也相信这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一次机会,我们必须能牢牢地把握住它。下面就通过我这几日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浅层了解
正如孔局长在授课中提到的,司法行政工作主要包含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基层基础工作。对于我们现阶段而言,法律服务恐怕涉及的不多,主要还是普法和基层基础的工作。首先是普法这方面。我个人觉得普法工作作为一个前期的法律宣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的知法犯法这样的情况毕竟不多见,大多数时候帮助群众了解法律,还是能够避免一些纠纷问题的发生的。就比如说新出台的《新婚姻法》,对于夫妻共同财产这方面就做了较大的调整,如果是对此不了解,将来就会产生很多的婚姻纠纷。作为普通百姓来说,谁也不会去特意关注法律变动修改这方面的信息,而实际上有些内容就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我们普法工作的重点,应该就是把这些他们需要知道的,日常也许会用到的法律知识予以告知,这样就会阻断后期很多问题的发生。
其次就是真的与我们切实相关的基层基础工作,这里面主要就是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和人民调解方面的内容了。
在进入司法局之前,我几乎完全就不了解什么是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甚至也不清楚这
是基层司法所所要负责的工作。而现在通过这几天领导的反复强调,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恰恰又是我们工作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尤其是社区矫正,作为一个比较新的事物,却并没有很多先例可循,也没有足够的经验供我们学习,更没有专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就像我进入司法岗位之前,就完全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社区矫正对象们也未必很了解自己所负有的义务和责任。这些都要靠我们先去摸索研究,找寻一套可行的办法,然后才能对具体人员进行具体的管理。但是真正要制定实施方案,现在仍然是毫无头绪可言,更不要提真正实践起来又会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这些只有等我们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对实际情况有了大体的了解之后,才能切实的予以确认。
可以说,和人打交道是最麻烦的事情,而和特殊人群打交道就更是麻烦中的麻烦。首先我们要做到的一点是,必须完全弄清自己辖区里的矫正对象的情况,给每个人做好完整的档案,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步工作的正常开展;然后,我们必须了解这些矫正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进一步具体到了解每一个对象的特性,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我们不可能统一用一个方法来管理,必须因人而异地量身订做一套管理方针。同样,安置帮教也是如此,要清楚什么人需要帮,什么人不需要帮,什么人有什么样的困难,可以怎样帮助解决。
另外,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需要接触的,是普通人眼中的特殊人群,虽然说我们因为他们身份的特殊性需要给予严肃认真的对待,但是我们的角色既然是要给予监督与帮助,就不应该过多的戴着有色的眼镜去看待他们,也不要认为是在为他们提供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毕竟谁也不是天生的破坏分子,很多人也并非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行,他们应当和我们服务的其他人一样,得到我们真诚的帮助,让他们能尽快的适应社会,找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当然,也许我这样的想法过于天真和单纯了,但是这确实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如果能实现,那么社会的安定团结也能够得以保障了。
对于人民调解这方面,虽说是在理论上要比社区矫正这方面知道的多一些,但在运作程序、内容等方面,还是一知半解的状态。以前学校就单纯的是学习理论,没有能与人民群众接触的机会,也不知道他们需要解决的到底是什么方面的问题。倒是短期的法律援助中心的实践经验,让我接触了一些人民群众的纠纷或其它法律问题。我觉得人民调解固然是很神圣庄严的司法活动,但是也还是与法院的审批工作有所区别的。人民调解只要是需要双方自愿达成一种共识,而不是强制性的,所以有时也不能很死板教条地去进行工作,还是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而且,人民调解很多时候都是非正式的,正如孔局长所说,乡间的地头、炕头、墙头,都可以是调解的场所。如果是在那里,对着村民们还说些十分理论的东西,确实是不合时宜
了。有时很多的群众并不是真的需要我们用法律知识给他们说出个子丑寅卯,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在陈述自己的故事,所以我觉得聆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不能很主观很机械的就告诉人家在法律上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如何,而是需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为人家设身处地的考虑如何解决事情才是最合适的方式,这样也才能有利于调解的达成。
以上就是我对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些浅薄的看法,也许有些还是很幼稚的看法,将来在这方面还是要继续进行学习。
二、我将如何做好基层司法所工作
老实说,在没有真正工作过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最基本的了解来谈怎样做好未来的工作,也只能说一些很抽象、空无的话,也许并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我也就是谈谈我现阶段的一些想法和看法,也许在工作了几个月甚至几天后,这些想法都会发生改变。
首先,作为一名新人,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无论是年龄还是资历,任何人都比我们要长,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谦虚谨慎的态度去与领导、同事相处。领导指出的问题要虚心接受,同事提出的建议也要认真听取。我们现在就是一个向别人学习的阶段,我们来到工作岗位上,其实还是一张白纸,光靠自己的揣测构思,自以为是的去描绘上色,是很难完成一幅传世佳作的,必须先临摹大家的作品,学会了其中的奥秘和精髓,然后加以自己的创作,才能诞生一幅完美的画作。所以愿意学习,学会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学到了足够多得东西,有了足够深厚的积累,我们才能扎实地走好脚下的路,取得优异的成绩。
其次,是张局长讲到过心态问题。我觉得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心态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既然已经决定要做基层工作,就必须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年轻的我们都怀有建功立业的宏图壮志,但同时,我们也很容易在现实中受到挫折和打击,对自己的信念产生怀疑,然后就开始出现悲观主义。越是在挫折中、逆境中,我们就越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既要有务实精神,又要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自己要做的事情,在维护自己底线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变通,以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
第三是思考与反省。我认为思考和反省应该是一体的。思考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换位思考,我们通常都比较习惯主观的思考方式,有时这是不自觉无意识的,但是我们必须刻意培养自己的换位思考意识,凡事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同时,换位思考也有利于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同样的事情,当自己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看待自己的解决方式时,也许就会发现这样并不是最佳方法。所以说,思考也是一种反省的方式,我们必须要具备一个换位思考和自我反省的意识,这样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有助于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断提高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
第四要及时总结。总结是一个好的习惯,如曾国藩那样日日记录自己的缺点不足也许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但是一段时间一总结,每逢大事一总结,新的领悟一总结,却是不难做到的。对自己的工作定期总结,既有利于清楚的了解自己每一段时间都做了哪些工作,算是对自己予以一个肯定,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来马上改正,这样才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第五要有责任心。所谓在其位司其职谋其事,我们踏上了工作岗位,不管其重要性大小,都自然而然的担负起了一份责任,也许他是无形的,但却是实际存在的,也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即使撇开工作不说,责任心是一个人的最重要的品质。正如张局长所说,我们找老公都想找个有责任心的,但是我们也必须这样要求自己,不然不也配不上人家嘛。所以在工作上,只有是自己分内的事,就绝不能够推脱。有时即使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也会由于我们没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产生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要把责任时刻记在心上,这样才有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最后,要再次感谢司法局各位领导这些天来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可以说,这是我们在踏入社会后上的第一堂课,也是受益匪浅的一堂课,我相信不仅会终生难忘,还会终生受益。我们即将带着领导对我们的期望踏上工作岗位了,虽然我们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但是我们怀着一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心,我们有踏实工作的决心和激情,我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让领导失望,我们会交上一份让领导满意也让我们自己满意的完美答卷。
李静
2011年9月1日
第四篇:治安基层工作调查报告(模版)
关于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曾几何时,频繁发生的街头“双抢”事件让人们心生恐惧,因为不止是在夜晚,就是在白天的闹市区,也会遭人抢劫、抢夺,就连晨练中的老人戴的耳环戒指等金饰品也是犯罪分子掳掠的目标。不时的入室被盗事件时有发生,更猖獗的是夜晚,人在居室入睡也连遭持刀盗窃事件,一时间,人们心头布满阴霾,百姓怨声载道。为彻底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近几年以来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有关部门利剑出鞘,加大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使我市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满意程度也明显上升。
长期以来社会治安问题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真正取得实效,进一步了解市民对社会治安状况和公众安全感的满意程度,湖北警官学院学警在湖北警官学院北校区至古田中百仓储店范围内以发放问卷、询问方式开展了社会公众安全感快速调查。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份,回收率为100%,现把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涵盖了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个体从业人员、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及离退休等其它人员。从调查结果显示:
1.被调查者职业状况:公有制企业职工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0%;非公有制企业职工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0%;个体从业人员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0%;下岗失业人员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0%;离退休及其它人员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0%。
2.被调查者的年龄情况:20-30岁年龄组的有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0%;30-40年龄组的有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0%;40-50岁年龄组的有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0%;50-60岁年龄组的有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0%。
从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看,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各层次的城市居民都对社会治安状况表现了极大的关注。此次调查,随机抽选的10位社区居民按照计划将样本在辖区范围内进行了合理分布,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二、居民选择的结果
这次调查本人列出了调查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我们针对目前辖区内社会治安状况和居民安全感满意程度等问题展开,了解广大居民的心态,直接反映市民的心声,为各级领导制定决策性建议提供可靠依据。调查结果显示:
1.在回答“您对所在地区治安状况满意状况?”这一问题时,市民对这一问题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回答很好的为0人,较好的只有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0%,有4人回答一般,仅占调查总人数的40%。这说明社会治安的形势仍存在的问题和打击不力,刑事犯罪和治安事件有较大幅度下降,社会安全稳定。从六成以上市民对公众安全感的满意度充有针对性地开展几项大型集中活动,有效地打击了各种犯罪,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分说明,我市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成效是喜人的,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
2.在回答“在目前治安环境下,您觉得安全吗?”这一问题时,有6位市民认为比较安全,占调查总数的60%,有1位市民认为基本安全,占调查总人数的10%;只有3人认为不太安全,仅占调查总人数的30%。这说明目前整体社会治安大形势还是有所好转。
3.在回答“您最担心在哪个区域受到不法侵害? ”这一问题时,有 5位居民认为担心在娱乐场所受不法侵害,占调查总人数的50%;有3位居民担心在交通工具火车站受到不法侵害,占调查总人数的30%;有2位居民担心在其他区域受到不法侵害,占调查总人数的20%。因此加大对社会治安重点区域进行巡逻和管理对提升民众安全感将有很大帮助。
4.在回答“当您受到不法侵害时,您会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这一问题时,有8人选择报警,占调查总人数的80%;有1位选择向周围人求救,占调查总人数的10%;有1位选择逃跑,占调查总人数的10%。这说明有困难找警察这一思想的贯彻深入人心,认为人民警察还是能保护自己的,最关键时刻还是首先会想到警察。
5.在回答“您认为目前搞好社会治安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一问题时,有2人选择加大打击力度;2人选择加强流动人口管理;2人选择提高群众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2人选择加强巡逻;2人选择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各项各占调查总人数的20%。由此可见,目前社会治安亟需解决的不是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更好的为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才能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目标。
6.在回答“您对公安民警执法行为是否满意? ”这一问题时,5人选择的一般满意,5人选择的不太满意,各占调查总人数的50%。由此可见我们公安队伍在执法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
7.在回答“您认为公安民警执法过程中应该改进的方面? ”这一问题时,有4人选择执法态度蛮横,占调查人数的40%;有3人选择执法违法问题,占调查总人数的30%;有2人选择执法不公的问题,占总调查人数的20%;有1人选择举止不端的问题,占调查总人数的10%。由此可见,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不仅存在诸多问题,而且也是影响警民和谐关系的重要原因,也是警察队伍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不那么崇高,而是称为“警匪一家”。
三、总体评价
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我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严打”整治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抓捕捷报频传,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市民对公众安全感的满意度较高,但是整个治安工作也有不足之处,毕竟治安是一个长期的巨大的工程,仅仅通过几次的“严打”很难以根治,不仅从公安队自身和其他方面综合提升,才能真正的使得整个社会长治久安。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今年以来,我市治安形势明显好转,但仍然存在问题:一是公安干警队伍思想素质方面有所欠缺。从调查的结果看,民众对公安队伍中的执法不严、执法态度蛮横、举止不端等问题存在诸多不满;二是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大,辖区内流动人口增多,但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两抢一盗‘犯罪现象居高不下,多数民众认为这与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三是社区民警在社区的时间太少,社区警务室形同虚设。据访问民众反映大部分社区民警都没按规定时间到警务室执勤,在社区的时间很少,一周都难得有一次到社区去一次,致使大部分社区警务室形同虚设。
五、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公安干警素质,提高执法水平。首先进一步提高干警“立警为民”的思想意识。部分干警宗旨意识淡薄,在当前社会巨变的洪流中,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着我们的干部队伍,极少数干警往往把自己摆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待群众冷漠、生硬、蛮横、耍特权等,警民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因此我们要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在对待群众问题上,要从维护公民合法利益出发,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树立人民警察爱人民的良好形象。其次要着力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争做办案能手。调查访问反映,一些民警业务素质不高和处置复杂和突发事件能力不强,在调查案件线索遇到困难时,总是一味地抱怨群众不配合,而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致使老百姓对公安干警有不好的印象。我们知道,警察是在街上行走的国家,是公权力最具体的化身,是最可见的政府形象。对一般公民而言,警察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看得见,最容易接触到的政府机关,他们往往把警察与政府等同。因此,警察形象至关重要。
第二,进一步增强治安管理措施。首先是要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管理。要摸清辖区内流动人口的底子。社会上所反映的黑恶帮派势力人员,绝大部分是外来人口,掌握了这部分人的流动规律,便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治安隐患。由于出租房管理不到位,一些违法犯罪嫌疑人很容易找到安全落脚点;其次是加强对废旧物品收购的管理;再次是加强群众群治力度,加强治安巡逻,发挥治安联防作用,构筑治安防线。增强基层保卫组织在治安防范方面的作用,理顺治安巡逻体制;最后加大对管制刀具的管理。
第三,建议“严打”专项整治力度仍不能放松,要常抓不懈。各级有关部门要始终保持对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建立“严打”整治的经常性工作机制,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彻底斩断邪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加强治安防范教育,使社会各单位、各居民家庭都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加快巡逻的频率,而且要做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不能一阵紧一阵松,要对巡逻人员进行素质训练,提高望、闻、听、问的能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利于维护好辖区的治安势。确保百姓一方平安。只有安全平和的环境才能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才能稳定,人们才能安居乐业。
第五篇:农村基层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自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以来,作为乡镇党委的一把手,我经常性地进村入户了解农民疾苦,解决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农村基层工作感悟颇深,真正体会到:只要把真心掏给农民,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云坛村是云坛乡政府所在地,由于××高速公路经过云坛村,而且需要拆迁房子的对象比较集中,这些房子一旦拆除,村容村貌将受到较大的影响,村民顾虑不少,这也是我们乡政府所顾虑的问题。如何做到使每位村民都满意,不埋怨,让他们对政府的工作有信心,这是我们这次拆迁工作的宗旨。
说服村民是我们工作的第一步,对于安置点的选择和构建新村工作是后续的重点工作。云坛村总共要安置78户305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让村民尽快住上新房,我们政府通过选择位置,开山填滩,合理科学地开发网出新村的位置。为了确保新村更规范科学,设计更合理,云坛乡特地邀请县设计专家进行专业设计,还组织拆迁户到松阳古市、莲都南山等地参观考察村镇建设。这一系列的工作的背后,都是经过我们无数次的与农户恳谈,解说方针政策,消除农民后顾之忧,才确保了高速公路的无障碍施工。
云坛村整体搬迁,××高速公路构建这个大难题总算攻下来了,从中我深刻体会:“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须知自己也是百姓。”我们只有真正换位为“百姓”,身去联,心去驻,驻到“百姓”中去“察民情、解民忧”,才能真正了解、理解、依靠群众,帮助和引导群众。最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让群众得益,干部作风转变,工作方法得当,都能办成;最尖锐的矛盾,只要走下去,坐下来,也都能解决好。党员干部要学会听群众说话,这样才能知群众的想和盼、缺和忧、怕和怨,才能真正办好群众拥护的事情。通过蹲点调研,我认识到作为乡镇领导必须明确的以下几点意识:
一、服务基层是我们乡镇干部始终要树立的意识。通过与基层党员干部交流,与群众座谈,使我更加了解到基层和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帮助解决什么,而这些都是我们指导和改进工作的客观依据。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联系村制度,切实通过干部进基层,联心结对送服务等活动的开展,来推进基层的创业创新。
二、改善民生是我们乡镇干部始终要做好的命题。在调研过程中,听到最多的是农村干部群众对党和政府改善民生方面所做工作的肯定,村民建房、关心低保弱势群体、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他们期盼着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要始终做好的改善民生问题。
三、破解难题是我们乡镇干部始终要交好的答卷。通过走访调研,村项目建设推进难、新农村规划建设难和各类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化解难等一系列问题更加凸显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