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文化创新的军旅舞台艺术
坚持文化创新的军旅舞台艺术——在“先进文化旗帜
下”系列述评之五(舞台艺术篇)
卞 振
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军旅舞台艺术,借助日益发达的电视媒体的广泛传播,辐射到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群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力地弘扬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军旅舞台艺术之所以能担当起这么重要的角色,除了其本身形象、直观,易为人们接受外,还因为这些年来军旅文艺工作者的艺术追求,正践行了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有关指示精神。
江总书记指出:“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就民族而言,坚持创新思想,关系到其能否永不故步自封、永葆青春活力,以竞争的姿态跻身世界民族之林。就文化而言,坚持创新思想,不仅合乎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而且对艺术创作能否准确揭示时代精神,反映人民心声,为伟大的时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回顾军旅舞台艺术的发展历程,其作品都是吸收和借鉴了中华民族和国外优秀艺术作品的优长而创作成功的。如军旅文艺工作者在不同年代推出的《鱼水情》、《洗衣歌》、《长征组歌》、《海燕》、《中国革命之歌》等舞台节目,都是其成功范例。改革开放以来,当其他行业的人们以创新精神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捧出物质文明成果之际,广大军旅文艺工作者也以创新精神投入创作,结出一串串精神文明之果。近年来,以一年一度的春节“双拥”晚会、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春节文艺晚会为代表的军旅综艺晚会的创作,凭借其政治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完美统一,受到军内外广大观众的欢迎,成为通过舞台艺术来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军旅舞台艺术的创作成功处处体现着创新精神,而其根本之处是主题的创新。回溯近年的春节“双拥”晚会,不论是《携手欢歌向未来》、《欢歌奔向新世纪》,还是《世纪的春天》、《世纪之歌》,每一年的晚会既有对共和国辉煌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美好前程的展望。从那一个个异彩纷呈的节目中,我们不仅听到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喜庆锣鼓,也听到了’98抗洪胜利之际的大型文艺晚会《当人民需要的时候》的雄壮歌声。亮相于去年“八一”建军节前夕的《军人道德组歌》晚会以及今年“八一”上演的大型文艺晚会《边关颂》,充分反映了人民危难时刻子弟兵勇于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展示了全军官兵积极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思想,以及广大边防官兵捍卫祖国万里边境、保护人民幸福生活、争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的崭新风貌。
艺术要创新,创新要生活。军旅舞台近年来之所以好作品不断涌现,究其根本是从总部到各大单位狠抓创作人员深入生活,坚持专业、业余创作相结合的结果。如近年来出现在军队重大晚会上的精彩节目,许多出自全军文艺调演,出自基层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又如1999年春节“双拥 晚会上的节目,全部选自此前组织的全军和武警部队的业余文艺调演,后经专业创作人员编排而成,小品《八班来信》,群口快板《党小组长》,器乐合奏《班务会》,舞蹈《荔枝飘香》、《生命之舟》、《受阅在明天》等取自基层部队生活的作品,也同样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仅在今年的全国小品比赛中,部队作品就夺走了6个金奖中的5个,而军队选手在参加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声乐比赛中,竟囊括金奖。
坚持创新,还有赖于文艺队伍的后继有人。近年来,军队各文艺团体深刻领悟今天的名演员是昨天的新演员,而今天的新演员将可能成为明天的名演员的辩证关系,积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为了激励新人涌现,他们大胆启用近年来在军内外和国际艺术比赛上崭露头角的年轻演员,参加春节“双拥 晚会等重大演出,努力在军旅文艺舞台形成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苍松老干扶新枝的喜人局面。
摘自:解放军报
日期:2001/09/26
南京政治学院网管中心
第二篇:论军旅文化
论军队文化管理
部队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随着兵员成分的变化和军队使命任务的拓展,“文化管理”这一新理念、新手段,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军现代化管理的实践中。强化军队文化管理,是把军队各项工作纳入科学轨道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
“文化”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军队文化管理不等于“文化工作管理”
军队文化管理,即从文化视角审视军队的一切管理行为,使军队管理者确立科学的文化管理理念,增强管理活动中的文化含量,形成自身科学的价值体系,其政治保障功能与军事管理价值,超越了包括部队文化工作在内的各项具体工作。
“军队文化管理”与“部队文化工作管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概念,后者管理对象是具体的工作任务,前者管理对象是特殊的文化体系。
“军队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军队”是条件。“军队文化”包含多种特定文化概念:“军营文化”重在表述军队驻地区域内官兵生活的特色文化现象;“军旅文化”重在表述军队组织成员即军人军事生活旅程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军事文化”具有更复杂的价值体系,主要表现与军事行为相关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等,体现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军队文化管理是“文化”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它通过科学手段,为价值观念生成积极转化效应、创造可能、提供条件。
就军事管理意义而言,军队文化管理是一项包括了从军人核心价值观到部队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所有具体工作价值观层面的塑模工程。
随着信息化战争制胜模式的转型,战争的认识系统发生根本变化,并促使其行动系统与之同步,呈现出实时化、精确化等外在军事特征。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官兵对各种军事信息的认识与判断能力,使军队的信息力与火力、机动力同步发展,对官兵的文化价值观念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军事博弈中单兵信息判断处理能力的重要价值更为凸显。部队文化管理已不是活动层面单一组织管理,而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从军队文化管理领域,整体反思我军管理工作理论与实践状况,高度重视当代官兵个体文化心理及文化背景与发展趋势研究。
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人”。“人”不仅是“人力资源” 意义上的管理对象,不仅具有一般的“物”或“有理性的动物”所具备的规律性,更具有自身特有的规律性。只有切实以尊重人性为基础的管理,才能有效发挥人的决定性作用。军队文化管理价值指向,首先应从人性价值层面发掘官兵生命意志中奋争拼搏的精神资源,引导他们勇于实现生命价值,完成自我超越,追求人生梦想;其次,从社会角色层面定位合格军人的人格标准,塑造当代军人精神风貌;从意识形态层面牢固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充实官兵精神信仰;从文化观念层面对官兵实施精神塑模,营造积极向上的军营文化环境,促使官兵真正确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方法论层面坚守管理科学核心理念,提升官兵人文素质,增强其主体创造的精神、能力。
管理模式的革命性转变——文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带兵方法问题,而是观念转型问题
“文化管理”强调从文化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文化的手段解决问题,突出官兵精神文化心理因素在军队日常管理活动中的科学运用。无疑,这不是简单的带兵方法问题,而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观念转型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学历青年批量进入部队,我军官兵的知识文化结构逐步改观,“文化带兵”成为新时期军队管理研究的焦点话题。去年底,全军近13万大学生应征入伍,必将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更迫切、更现实、更具体,在我军战斗力建设方面更具有科学发展的积极意义。
今天许多新战士入伍到部队,第一件事就是先问能不能上网。当今时代,文化以其特有的生动形态,全方位地影响着当代官兵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理想信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年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强烈。官兵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呼唤军队文化管理达到新水平。广而言之,我军各项管理实践活动将因为管理对象越来越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基础、人文素养,必将更加趋向科学、文明,甚至在管理模式上发生革命性转变。军队文化管理理论包括基础性、应用性两部分。前者从管理学核心价值理念出发,对军队管理行为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系统、理性的逻辑归纳,使其具备政治保障意义与军事管理价值。后者研究军队在不同时机、环境、任务条件下,包括文化工作在内的所有工作中文化现象之本质,科学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总结其发挥政治保障功能和体现军事管理价值的规律,实现官兵精神培育目标。
军队文化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以官兵为中心的精神管理和观念管理,这就决定了其管理方法有不同特点和要求。军营文化管理,往往难以立竿见影,只能通过长时间的作用,才能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和支配作用,起到春雨润无声的管理效果。
任何军事组织行为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环境的适应性,来自于该组织与内外环境的整合,在整合中会产生该组织独特的行为模式。这种独特的行为模式系统,显示了该组织的文化个性和生命力。部队管理者应依据本团队的根本价值理念,结合自己的特殊性,整合出一套有本部队特色的行为模式,并以此形成自己的文化个性。通过塑造官兵的个性化形象和集体的特色化形象,来增强官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败矣”。探寻文化带兵的奥义,提高文化带兵的能力,无疑成为各级带兵人的新课题。
通信14-1班
张泽华
第三篇: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安全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安全文化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是中央企业“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早在2004年就被提出。这些年来,国资委提出的“铁腕治安全”、“谁不重视安全、组织上就让他不安全”、“要安全的效益、不要带血的利润”、“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品牌”等安全管理理念,已经得到中央企业的广泛认同,并逐步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取向,中央企业安全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
一、确保本质安全,创新安全文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安全生产工作只要领导重视,落实了安全责任制就行了。一个领导重视了,仅仅停留在责任制的落实,那是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低层次的,是基本的。
我国著名的安全工程专家罗云教授有个生动的描述:如果将企业安全生产比喻为一个球,企业的安全生产不是停在平坡上的球,它是停在斜坡上的球。
保证这个球的稳定靠什么?首先是工艺和设备的固有安全,这是任何一个工艺工程师都有的意识;第二,要有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检测监控系统,花钱投入都能办到。第三,基本的制度和检查管理措施。这些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是基本支撑力。
企业有了这些基本支撑力只可以说是有基本的安全保障。但是事
故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之经营者的趋利主义,使企业会有意无意的降低安全保障措施。还有员工操作的惰性和习惯,增加了安全的风险。这些问题和风险不是基本支撑力能解决的,仅靠提升安全意识也是无法做到的,需要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包括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等等。“坚持以人为本”是要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人人都是安全员。创建本质安全型人,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自学学安全,全面会安全,现实做安全,事事成安全。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进步到“我会安全”,确保“本质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是要创造人的本质安全。创造人的本质安全,就要明白人的安全素质及要素,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人的基本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二是人的深层安全素质,包括:情感、认知、伦理、道德、良心、意志、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安全态度等。
人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通过日常的安全教育手段可以得以保证和提高,在社会和企业的日常安全活动中(宣传、教育、管理等),能够得到较好地解决和保证。而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安全态度,以及情感、认知、意志等,则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本质安全的保证,要通过安全文化的创建和创新,把风险降到最低,让风险趋近于零。
二、央企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创新工作方式是当务之急
1、“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虽然保持稳定并
趋于好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趋于下降,特别重大事故明显减少,一些企业事故多发势头得到遏制。2010年,中央企业百亿元销售收入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5,比2005年下降了53%。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业绩持续改善,中央煤炭企业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0.075,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央建筑施工企业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2以下,处于全国行业领先水平。
但国资委认为当前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领域和部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仍未得到完全遏制,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不可盲目乐观。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还很不平衡,个别企业还存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够有力等问题。
2、“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已经确立:建立一大特色体系,创造一流安全业绩。
建立一大特色体系,就是到“十二五”期末,中央企业要普遍建立健全与国际标准接轨、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这一安全管理体系,对外要经得起境外竞争对手挑剔,对内各企业和全体员工能得到有效执行。
创造一流安全业绩,就是到“十二五”期末,中央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主要安全业绩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水平;重点行业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十一五”期间明显下降。
要实现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创建创新安全文化。
三、探索创建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道路
探索创建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道路,把管理和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从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提升。
第一,在实践中创新文化管理,使安全生产管理体现安全文化特征:
1、安全核心价值——“以人为本”高度认可,取得一致;
2、安全行为科学合理,并得以有效的、广泛的、自觉的践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国资委公布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是给中央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划出的不可逾越的红线。要按照《通知》要求,进一步梳理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有章可循。
3、软管理、硬管理巧妙结合,监督型管理变为科学的预测型。着力做好事故的预测和防控。“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一是要抓好源头防范。二是要抓好过程管控。三是要抓好重大危险源控制。
4、人人都是安全管理员,本质安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员、全过程、全过程。
败涂地化建设的方法安全考核和事故问责力度,加快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第二,从安全管理关注的3种人——负责人、专业人员、特种作业人的安全素质向安全文化强调的五类人拓展。即强化负责人、专业人员、特种作业人+人人和员工家属的安全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一是要突出培训重点。二是要注重培训效果。三是要加强培训师资和基地建设。
第三,结合实际,完善措施,抓好落实。突出做好三项监管。
1、“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要深刻汲取近年来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剖析深层次原因,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加强对承包商和分包队伍的管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对承包商和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一旦出了问题,业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中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对承包商和分包队伍管理日趋复杂的情况,要认真履行对承包商和分包队伍的安全监管责任。
3、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四、江苏苏美达集团公司在创建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体验
江苏苏美达集团公司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要成员企业。2010年底苏美达集团连续第三年在国机集团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在A级(先进)行列;在2007年荣获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荣誉后,又创建为江苏省“平安企业”和南京市玄武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能够取得成绩,总体上应归结为“以人为本”,创新践行安全文化建设的结果。重要的体验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点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是根本,第二点是管理的基础在基层。承包经营发展与安全管理现的矛盾。正确的安全意识,明确的责任目标、有效的管理制度、高效的执行力度、有力的保障措施构成了江苏苏美达集团公司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体系。在安全生产方面,苏美达集团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坚持“基础建设”的路线、秉承“常效管理”的法宝、落实“重在执行”的措施。
苏美达大厦得以有效禁烟是最典型的事例。在苏美达拥有15年以上司龄的同志都知道,现在的办公大楼——苏美达大厦从它落成使用的那一天起就严格的实行全楼禁止吸烟。当年公司许多“烟民”普遍认为实施禁烟规定的重要原因是主要领导人自己不吸烟。随着领导到龄退休,继任主要领导人是公认的“烟民”。广大“烟民”们默默地期盼着连续实施多年的禁烟“铁律”无声无息的消失。谁知等来的是继任主要领导人的以身作则的执行着禁烟规定。这一以禁烟为典型事例充分说明了安全文化已深入苏美达的骨髓,上至公司主要领导人,下至公司基层员工,无一例外。
第四篇:坚持四个创新 促进文化繁荣
坚持四个创新 促进文化繁荣
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要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总书记的讲话对以体制机制为重点的文化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宿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文化体制、文化载体、文化产业和文化活动的“四个创新”,努力促进文化繁荣。
一、创新文化体制,增强发展活力
创新文化体制是激发文化活力的重要源泉。宿迁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首批试点单位。自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已率先在全省基本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组建了市、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实现了局台分设、台网分离、电台电视台合并。除沭阳淮海剧团、泗阳淮海剧团正在扫尾外,其余16个文艺院团、放映单位都已实现了转企改制,形成了崭新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在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到位的基础上,下一步,将重点引导经营性文化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对以文艺院团为重点的经营性文化单位,采取“政府买单、群众享受”、“政府补贴、开展公益”等措施,支持其发展壮大。同时,整合市内文艺院团现有资源,筹备组建演艺集团。优化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推进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形成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着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推动新组建的宿迁报业传媒集团和宿迁市广播电视集团做大做强,在做优新闻主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新闻网站、手机电视、网络游戏、网络培训等新型媒体及文化创意新兴业态,努力形成富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融媒体产业。
二、创新文化载体,打牢发展基础
文化载体是宣传文化工作的基础。没有健全完善的载体作支撑,宣传文化工作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宿迁建市时间短,文化设施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宣传文化工作的主要瓶颈。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把载体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依靠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和招商引资等,强力推进载体建设,尤其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在苏北五市中率先全面建成,初步完成了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任务,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面推进文化宿迁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将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继续坚持把载体建设作为宣传文化工作的关键,同步推进基本载体、特色载体和新型载体建设,使宣传文化工作既有声有色,又有形有体。在基本载体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全面实现“县有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镇(乡)有一站(综合文化站)和村有一屋(农家书屋)”。对已经建成的文化设施,重点在完善功能、强化管理、提升使用效益上下功夫。在特色载体方面。着眼于地方文化特色的挖掘和培育,围绕“文化百馆”建设目标,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展览馆。重点抓好酒文化博物馆、鼎博物馆、粮食博物馆、棉花博物馆、花卉博物馆和泗洪英雄纪念馆建设;拓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按照“一站、一校、一会、一馆、一舞台”的要求,将其建设成集日常文化活动、农民创业培训、民间文化协会、展览馆和群众文艺活动舞台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载体;在村(居)居民集聚区建设固定的小戏台,鼓励支持群众发展文化大院,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在新型载体方面。围绕广大市民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重点建设一批影城、书城和文化综合体,推进网站、动漫园等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促进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
三、创新文化产业,培育新兴业态
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是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我们在更高起点上进行文化表现形式、生产方式和体制机制的创新。近几年来,我们把发展新兴业态作为文化产业的突破口,文化产业得以起步,其增加值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30%。宿迁文化艺术市场已投入运营;市广电集团控股的“西楚网”发展规模居全省新闻网站前列;骆马湖创意产业园正在建设之中;以水文化、婚庆文化和休闲旅游文化为内容的中国水城一期工程即将完工;以世界运河文化为主题,集影视、创意、游乐为一体的运河文化城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下一步,我们将以产业园区和新兴文化项目建设为重点,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坚持市县(区)联动,重点抓好沭阳图书印刷产业园、泗阳生态文化园、泗洪英雄文化园、宿豫项羽文化园、宿城古黄河文化园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博览、动漫、影视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促进“西楚网”原创网络游戏的更快发展,力争早日上市。逐步形成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四、创新文化活动,改善文化民生
文化活动是文化的展示和表达。创新文化活动的源头在于文化创作。近几年来,我市抓住重大活动、重大节庆、重大题材,精心制定创作规划,形成了富有宿迁特色的文化节庆和活动品牌。创业文化节、西楚文化节、骆马湖渔火节、沭阳花木节、泗阳杨树节、泗洪螃蟹节、宿豫项羽文化节、宿城社区邻里节等影响力不断扩大。去年,电视剧《美丽的中国结》、电影《彭雪枫纵横江淮》、大型音舞诗剧《虞美人》等荣获了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位列全省中游水平。今后,我们将充分挖掘各类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文化活动,着力在三方面实现大提升。一是在文化作品的创作数量上大提升。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加强对精品文艺创作和生产的选题论证,集中推出一批既有时代性又富有宿迁特色的精品力作。近期,重点做好以大学生村官为题材的电影《青春上路》、动漫系列剧《西楚霸王》等原创文艺作品的制作生产。二是在节庆文化活动的品质上大提升。从内容到形式,对现有的节庆文化活动进行整合和提升,尤其是对西楚文化节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丰富和创新,使之成为具有更大影响力和覆盖面的、能充分代表宿迁文化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三是在大众文化的普及上大提升。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搞活动、建文化的多元发展路子。以“广场文化市民乐、民间文化乡亲乐、节庆文化大家乐”的“三乐”工程为抓手,不断创新内容、完善机制,使之成为宿迁特色的大众日常文化生活习惯。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努力使地方文化在普及中提高、活动中繁荣、创新中出彩。(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益)
第五篇:军旅特色文化餐饮项目
军旅特色文化餐饮项目
招商简章
(项目持有人 董志文)
一、前言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璀璨、最耀眼、最具广泛群众基础的特色文化之一,它与法国、土耳其的饮食文化并驾齐驱、形成了称雄世界的三大风味文化体系。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中,由于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经历了从素食到荤食、从生食到熟食、从淡而无味到五味调和的演变,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坚实的技术基础。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饮食文化品味的不断提升,以各种文化为背景的特色餐饮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人们吃的不再只是果腹的食物,而是吃特色、吃氛围、吃高境界的饮食文化。这些特色文化餐厅的生命力和活力来源于顾客的好奇心和追求特色文化心理的满足,经营者从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现代人追求特色、追求个性、追求时尚、寻觅美好回忆的心理。所以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给投资和经营的项目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市场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本项目是业内知名餐饮理论及运作策划人董志文经过多年的调研和实践,开发并力挺的项目,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前景,是致力于饮食文化产业投资老总的最明智、最具潜力的开发项目之一。
二、项目名称(店名)
军旅文化餐厅(餐厅名称保密)
三、目标
在山东省济南市开设第一家军旅文化餐厅,逐步完善形成复制模式面向全国招商推广,力争使全国334个地级市(自治州盟),1735个县级(市、自治旗)达到一地一店,成为中国餐饮界独树一帜的特色餐饮品牌。
四、产品及目标市场定位
1、产品定位
作为饮食文化的特色餐厅,必定有自己独特的产品。本项目的产品主要是挖掘解放军陆、海、空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特别是边、海防官兵进食的地域特色菜品,并给这些特色菜肴冠以“兵味”十足的菜名。
2、目标市场
本项目目标市场定位县级或县级以上的地市、省城和直辖市,每地一店或两地一店,忌盲目扩张。
3、目标客群
(1)解放军陆、海、空和人民武警现役军人;(2)复员退役军人和预备役军人;(3)军属;
(4)拥军民众和军事迷;
(5)参与军训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员工、大专院校学生等等。
五、运作模式及特色装修
(商业机密略)
六、合作理由或前景
1、市场份额大。由于军队情结,与军旅文化为背景的餐厅虽屡见不鲜,这些店投资少,装修简单,投资者眼光短浅,小富既安,没有真正体现军旅文化的内涵,缺乏人性化和怀旧功能,更没有拓展市场的资金、能力和勇气。为本项目进入市场预留了巨大的份额。
2、发展前景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与军队有不解之缘的地方政府机构如武装部、民政局近四千个。且这些机构似乎都有自己的房产、店铺和物业。这些资源80%的由于缺乏适合的项目,被闲置和浪费。主管部门为此焦头烂额。本项目不仅与之对口,也正好解决他的燃眉之急。我们试着算了一笔帐,按每两个县有一个县加盟此项目,全国可加盟2000家军旅文化餐厅,再按每店10--30万加盟费计算,仅加盟费就可以收取2--6亿元,加上管理费、设施、设备、资料、配料、提成等,利润空间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3、目标客群多,特别是经历生死之交的军中男儿重情重义经常聚会,增进交流,一直以来,他们也正为没有一个合适的聚会去处而犯愁。本项目从菜品到装修,营造的就是这种氛围,从根本上保证了客源。
4、餐厅分陆、海、空和武警厅,专门挖掘各地各部队当年吃腻了的菜肴,再配上“兵味”十足的菜名,如“凤爪”在这里叫“机(鸡)枪手”,肉丸子(内蛋黄)在这里叫原(圆)子弹(蛋),菜品容器海军的用罐头盒、炮兵用炮弹壳、钢盔等,既新颖又怀旧,更具招徕和吸引客源的商业卖点。
七、招商的方式及其对象
1、招商的方式
方式一:500万买断技术和垄断市场
方式二:合作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方式三:依法融资,推行股份制
2、招商对象
(1)具有法人资格诚实守信的公司和自然人;
(2)具有长远的市场规划及强烈事业心和成功欲望,熟悉军旅文化和餐饮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推广扩张能力和良好的军政关系,最好有军队实体、地方民政、人武部实体、复员退伍军人、热爱军队文化背景的公司和自然人;
(3)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独立的市场开发能力,拥有组建、健全、打造和整合高素质精英团队的协调运作能力。
(4)具有大思路、大手笔和做大市场的思维,以及敢打大仗打硬仗的魄力。
八、合作者的权益 捷足先登的营运商,不但享有全国庞大的空白市场,而且项目持有人会将一整套成熟的运作方案(包括核心机密)与合作者资源共享,同时安排实战经验丰富的餐饮理论及运作策划专家亲临指导,并享有如下其它权益:
1、享有项目持有人所在公司所有项目的特价优惠;
2、免费提供咨询、提供各种资料包括培训资料、营运手册、产品宣传资料等;
3、可一次性优惠买断市场,独占市场份额,也可共同合作开发,利益共享;
4、按商谈的合作方式,签订有第三方公正的合作协议书。
九、相应的支持力度
1、提供可靠性市场分析报告;
2、提供店面设计和店内特色装修方案;
3、提供市场推广和扩张计划;
4、提供稳定和维护客人的计划;
5、委派经验丰富的运作策划专家、顾问、督导,协助培训和经营管理;
6、协助建立功能齐全的官方网站、媒体宣传推广、商业炒作、最先进的点售系统、专线电话等,免费接受咨询,解答运作中的实际问题;
6、强强联合,与贵州茅台知名酒厂联合,开发与之匹配的专供酒水和其它对口的相应产品。
十、流程
1、具备申请人条件;
2、索取《申请书》《招商手册》及其它相关资料;
3、填写《申请书》并上交相应的资质证明等;
4、审核;
5、交纳买断或合作协议意向金资金;
6、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书》
7、选址;
8、实地考察绘制装修图;
9、按图装修施工;
10、培训业务及经营管理骨干;
11、金日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