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兵役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章兵役基础理论
1、什么是兵役?兵役有哪些基本特征?什么是兵役学?兵役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兵役:《军语》释为公民依照国家兵役制度履行的军事义务。
兵役的基本特征
1、阶级性;
4、目的性;
2536兵役学:关于研究兵役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以兵役这一社会
历史现象及其实践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并在更高层次上反映兵役和兵役工作的理性认识。
兵役学的基本特征
1、系统性
2、政治性
3、社会性
4、法理性
5、实践性
2、兵役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学习和研究兵役学有何重要意义?兵役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兵役的产生与发展;
2、研究兵役理论和兵役体制建设;
3、研究兵役工作实践活动。
学习和研究兵役学的意义:
1、学习和研究兵役学是普及兵役知识,增强兵役意识的需要。
2、学习和研究兵役学是适应新形势,改进兵役工作的需要。
3、学习和研究兵役学是提高征兵工作水平,确保兵员质量的需要。
3、兵役学与战争动员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学有何区别和联系?
战争动员学与兵役学的关系
联系在于:都是独立的新兴学科,内容相互包容、互补,都具有学科自
身独特的学科特点和研究任务,研究主要对象都是兵员问题。
区别在于:战争动员学是以战争动员实践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侧重研究的是“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逐行任务状态”的问题,平战转换是战争动员学灵魂。兵役学是研究兵役活动现象的本质、规律并指导兵役实践活动的学科,侧重从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角度,研究探索包括平时、战时在内的军队兵员补充和更新的相关问题。和平时期兵役工作是战争动员的基础,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兵役学的研究紧紧围绕解决武装力量的兵员补充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战争动员学的研究紧紧围绕解决国家国防潜力转换为战争实力而展开。所以,二者研究兵员问题侧重点不同,随着学科的建设发展,各自已形成较完备的体系内容。
兵役学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学的关系
联系在于:二者相互包容、互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学中关于预备役兵
员来源、管理、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与兵役学相包容,需要兵役学提供理论支持,兵役学中关于预备役登记管理等方面问题又是自身研究的主要任务,其成效直接影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
区别在于:二者互相独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学是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储备及动员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主要任务是阐述国防后备力量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侧重研究国家常备力量以外的一切可以转换为战争实力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量,其研究对象是后备力量的基础理论、相关建设、转化机制、战时应用、发展原则等方面的问题。兵役学侧重研究包括现役和预备役在内的兵役体制、兵役建设、兵役工作等问题,其任务是系统揭示兵役的本质、特点和一般规律,为兵役工作实践提供指导。
4、简述我国古、近代各时期的兵役形态及其特点。
第二章兵役制度
1、什么是兵役制度?兵役制度在国家国防建设中有何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兵役制度的概念: 是国家规定的关于公民服兵役的制度。具体地说,是由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义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
地位:
1、兵役制度是国家重要的军事制度,是兵役法的核心内容;
2、兵役制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通过特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行的军事制度;
3、具有最高权威性,必须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国家元首以法律、法令的形式颁布实施。作用:一是通过平时征集兵员,保障军队现役兵员的补充和更替,以满足平时军队建设的需要;
二是通过对退役军官、士兵的接收安置以及民兵、预备役人员的训练和储备,为战时兵员动员打好基础;
三是通过战时兵员动员,为国家武装力量按战时编制扩编满员、组建新部队和伤亡补充输送所需兵员。
2、兵役制度有哪些基本的类型?
兵役基本制度的主要类型:强制兵制度;自由兵制度;混合兵役制度
3、兵役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基本内容主要有:
1235 6 74、我国现行兵役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
兵役制度的演变调整情况?
我国现行兵役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
1、义务兵役制;1955年7月30日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兵役法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
2、志愿兵役制;1978年3月7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批准了《关于兵役制度问题的决定》。决定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3、民兵制度;伴随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4、预备役制度。中国最早于1955年开始建立预备役部队。按照国防部发布的《关于组织预备役师的命令》,先后组建了一批预备役部队,1958年3月预备役师取消。现行的预备役制度是我国第二部兵役法颁布之后,开始建立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兵役制度的演变调整情况
一、从《兵役法》层面,新中国成立61年来,我国兵役法进行过两次历史性的调整,即1955年7月3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第一部兵役法。1984年5月31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重新修订的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一部兵役法,把历次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初,一直实行的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在全国开始实施依兵役法征兵;第二部兵役法,将第一部兵役法实行的单一义务兵役制,改为“实行义务兵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二、从兵役制度层面,新中国60年间,兵役制度经历了4次较大调整:第一次调整(1949—1955年):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志愿兵役制到和平建设时期的义务兵役制度。
第二次调整(1956—1984年):从完全的义务兵役制到义务兵为主体、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
第三次调整(1985—1998年):从义务兵为主、志愿兵为辅的兵役制到义务兵与志愿兵地位均等的兵役制度。
第四次调整(1999年至今):从以农村青年和城镇待业青年为兵员主体的兵役制度到以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为兵员主体的兵役制度。
5、简述外国兵役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是推行募兵制,保障军队职业化。
二是调整服役期限,实行长短搭配。
三是注重新兵智力,提高兵员质量。
四是常备军规模缩小,后备军建设加强。
五是加强爱国教育,增强公民兵役意识。
六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征募工作效率。
第二篇:兵役学概论
1、兵役,是公民根据国家需要而应尽的仅是义务。(1)、主政处罚、兵役行政强制执行、兵役行政奖励)。体要素:公民。(2)、目的要素:“为国家”。(3)、责任要素:
36、兵役司法管辖:(1)、地方司法机关管辖非军人、非军事履行军事义务。(4)、形式要素,指公民服兵役的种类区分:组织违反兵役法规的案件。(2)、军事司法机关对兵役案件的现役和预备役。管辖,是指军队保卫部门、军事检察院、军事法院等受理兵
2、兵役学是以兵役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知识体系,它役刑事案件的分工。是对兵役活动的科学总结与概括。兵役学基本特点:综合37、兵役法规的普及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及点:第一,将理论性,阶级性,社会性,实践性,开放性。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第二,将突击宣传与经常性普及教育有
3、兵役学的研究内容:兵役义务、兵役工作、兵役制度、兵机结合。第三,将院校教育与军队、社会普及教育相结合。役机关、兵役法规、兵役发展趋势。第四,兵役法规教育普及的重点对象是领导机关和干部。
4、兵役义务,是公民依法在一定年龄内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
38、兵役机构的设置原则:(1)、兵役机构设置必须符合现实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义务、接受军事训练的责任。军事需要。(2)、立足本国国情是兵役机构设置不变的宗旨。
5、兵役工作,是国家有关军事职能部门依法对公民履行兵役(3)、依法设置兵役机构是其建立的基本依据。义务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39、根据现行的《兵役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现行的兵役机
6、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构主要有:(1)、兵役决策、协调机构:总决策由党中央、国动员、为现役部队伤亡补充动员、预备役部队转为现役部队、以民兵组织为基础组建地方部队、非编组预备役人员动员、非预备役人员动员。
67、战时动员征召的程序:传达部署动员任务、兵员集结、兵员交接、兵员输送、做好持续动员准备、复员。
68、传达部署动员任务的工作:健全动员机构;计划安排工作;向地方党委、政府通报情况、下达预先号令;修订动员征召计划,下达动员任务。
69、兵员集结:是指本级动员(集结)命令下达后,组织应召后备兵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域集中的过程。其方案:下发兵员征召通知、开设兵员集中站、组织兵员收拢集结、请领征用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调整兵员和健全组织、组织兵员运输保障、组织兵员集结时的安全保卫。
70、战时动员与平时征召的区别:直接目的不同;二者背景、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准则。
7、兵役机关,是国家设置在各级政府和军事系统的兵役管理工作部门,是国家与军队各级领导机关实施兵役工作的具体办事部门,也是贯彻实施兵役法规的执法机构。
8、兵役学的基本特征:综合性、阶级性、社会性、实践性、开放性。
9、兵役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与军制学的关系、与战争动员学的关系、与后备力量建设学的关系。
10、兵役学的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法、系统考察法、分析比较法。
11、兵役学与后备力量建设学的关系:二者统一于军队建设的实践,相互包容又相互独立。
12、兵役随着国家和军队的形成而产生,并根据战争的需要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和人口等状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13、国外第一支军队出现在古埃及拉美斯二世时期。波斯帝国各郡实行普遍征兵制。在古希腊各国,由于奴隶制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努力占有制范围的扩大,到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雇佣兵制,雇佣对象主要有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游民等。古罗马也采用民军制度,同样规定每个自由民出身的成年男子在年龄为17—50岁时都必须服兵役。
14、我国兵役最早可以上溯到上古上期的炎黄二帝时期。
15、由于受农耕经济的限制,从原始社会后期到奴隶社会中后期,中外战场都呈现出规模小、动员兵员数量有限的特点。
16、1793年8月,法国最先实行普遍征兵制。19—20世纪初,普遍征兵制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兵役形式。
17、我国兵役的发展:(早期发展)春秋末期,征兵范围进一步扩大。战国时期除了临时征集来的兵员以外,还建立了常备军。秦汉早期主要以“征兵制”为主,后期兴起了“募兵制”。三国两晋南北朝主要实行“世兵制”,到后期演变为“募兵制”。元朝初期,仍然实行举族皆兵制。清初实行举族皆兵制。(近代演变)清末讲兵役分为三等:常备、续备、后备。北洋政府时期沿袭清末兵役制度“募兵制”
18、兵役发展期的主要特点:一是征集的范围有所扩大,二是具有普遍性,三是征兵已逐步向法规化过渡,四是雇佣兵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兵员来源。
19、外国主要国家现代兵役的成熟状况:美国一直采取募兵和征兵相结合,越战后“全志愿兵役制”。日本二战前征兵制,战后募兵制。英国传统是志愿兵制。法国军队职业化改革之前,是征兵与募兵相结合,目前法国已基本实现全募兵制,并于2001年初步实现了军队职业化20、建国后,我国兵役制度的演变:第一阶段(1949—1955)主要实行志愿兵役制,第二阶段(1955—1978)主要实行义务兵役制,第三阶段(1978—1984)只要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第四阶段(1984—1998)主要实行以义务兵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第五阶段(1998至今)实行了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21、1955年7月3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共九章五十八条,规定了义务兵役制。
22、兵役制度的功能:促进功能、保障功能、供需功能。
23、兵役制度的特点:法律性、国家性、全民公开性、军事专门性。
24、兵役制度的主要内容:兵役登记制度、平时征集制度、公民服现役制度、公民服预备役制度、退役安置及优抚制度。
25、平时征集制度包括征集对象(年龄条件、性别条件、体智条件、政治条件)、缓征、征集标准、程序、要求等内容。
26、平时,我军军官补充来源有:一是从普通中学毕业生入军校学习毕业,二是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三是由文职干部改任现役军官,四是招收军队以外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战时军官补充主要有:一是从优秀士兵中任命军官,二是征召预备役军官,三是从非军事部门直接任命军官。
27、安置,指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退役军人的工作、生活等妥善安排的活动,安置对象包括士兵、军官、伤残军人等。
28、兵役法规的功能:规范功能(评价、教育、指引、预测、强制等方面),社会功能(肯定、协调、组织)。
29、兵役法规的作用:(1)、从军事法律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兵役法规极大地丰富与完善了国防法律体系。(2)、从国防后备力量的角度出发,兵役法规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后备力量建设。(3)、从权利与义务角度出发,兵役法规明确了责、权、义,有利于兵役权利与义务的平衡。(4)、从开展兵役工作的程序上看,兵役法规保证了各相关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实施兵役活动。30、兵役法规体系:(1)、宪法中有关兵役的条款,(2)兵役基本法以及其他军事基本法中有关兵役的规定,(3)、一般兵役法律,(4)、兵役行政法规,(5)、兵役规章,(6)、地方性有关兵役法规。
31、兵役立法指拥有兵役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以及被授权的其他机关,为规范兵役活动,在其职权范围内以一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兵役法规的活动。
32、兵役立法程序指享有兵役立法权限的机关,依照宪法、法律等规定,对兵役法规的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等活动所必须遵循的方法与步骤。
33、兵役基本法和一般兵役法的立法程序:(1)、提出兵役基本法和一般兵役法律议案,(2)、兵役法律案的审议,(3)、兵役法律案的表决与通过,(4)、兵役法律的公布。
34、兵役法规的立法,主要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独立或联合制定。其立法程序:(1)、起草兵役法规阶段,(2)、兵役法规的送审与审定阶段,(3)兵役法规的发布阶段。
35、在兵役行政执法中,主要有三种行为方式:兵役行政命令、兵役行政检查和兵役行政处理(兵役行政处分、兵役行
务院、中央军委统一负责。(2)、兵役领导与执行机构:四总部、军区、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人民武装部。(3)、其他兵役机构:征兵领导小组、征兵办公室。40、平时兵员征集,是指国家在和平时期依照法律的规定,征集公民到军队和其他正规武装组织服现役的工作。
41、兵员征集的特点:征集标准严格、服役期限多样、征集方法灵活、征集程序规范。
42、兵员征集的条件:(1)、征集对象:年龄条件(起征年龄12月31日前年满18岁、最高征年龄);性别条件;种族、民族和宗教。(2)、身体条件。(3)、智力标准。(4)、政治或道德标准。(5)、免、缓条件。
43、在我国,平时的兵员征集也称征兵,搞好平时兵员征集工作,提高新兵质量,向部队输送优秀兵员,是加强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保持人民军队性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44、兵员征集的准备:是保证征集工作顺利进行和兵员质量的前提,也是为部队输送优秀的基础性工作,(1)、兵役登记,(2)、确定预征对象,(3)、对预征对象的管理和教育。
45、兵役登记的内容:(1)、适龄男性公民人数、政治条件、身体状况、文化水平。(2)、应征、缓征、免征人员的确定。(3)、应征对象体检、政审。(4)、预征对象的选定。(5)、有关书面名册上报。(6)、《兵役证》和《预征对象通知书》的下发。
46、兵役登记的时机和方法:每年的兵役登记工作都应当在9月30日前完成,采取单独进行或者结合其他工作进行。
47、兵役登记的一般程序:(1)、逐级部署任务,落实办事力量,制定本级实施计划,印制各种表格。(2)、组织准备工作。(3)、兵役登记站的开设及工作。
48、确定预征对象的要求:择优选定、严格年龄和其他条件、预征对象的数量。
49、对预征对象的管理和教育的要求:(1)、熟悉管理考查的方法,(2)、把握管理考查的重点,(3)、适时进行家访,(4)、建立广泛的联系制度,(5)、完善档案,分工负责,(6)、加强督促与指导,(7)、加强对预征对象的教育。50、兵员征集的实施:(1)、组织计划(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拟制征兵命令和工作计划、召开会议,部署任务、搞好征兵工作人员的培训)。(2)、宣传教育(在工作指导上,要注意发动全社会力量进行。在宣传形式上,要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在宣传内容上,要突出以爱国主义教育、英雄主义教育和国防知识、军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在宣传时间上要有长远的规划。在宣传的对象上,要有针对性。)(3)、体格检查(体检组织、体检标准、体检站的开设、体检的要求、做好征兵体检工作的几项措施。)(4)、政治审查。(5)、审批定兵。(6)、发放服装。(7)、新兵的交接和启运。(8)、复检和退兵。(9)、总结和善后。
51、新形势下做好征兵体检工作的措施:加强征兵体检队伍建设、实施病史调查、严格体检秩序和标准、强化监督约束机制。
52、政审要求:(1)、实行三级政审、区域联审和岗位责任制。(2)、要突出政审的要求,(3)、要重视发挥接兵部队在政审工作中的作用。(4)、实行群众监督。
53、政审步骤:初审、政审、复审
54、改进和加强征兵政审工作的几点办法:(1)、要始终把政治质量放在首位,(2)、把征兵期间的政治审查与平时的考查了解相结合,实施政审工作的经常化。(3)、加大联审力度,实现政审工作网络化。(4)、完善有关法规,实现政审工作法制化。
55、审批定兵的基本工作:召开审定新兵的会议、办理入伍手续、整理新兵档案。
56、国外兵员征集的方法:(1)、调整兵役制度。征募职业化军人,(2)、征集高素质兵员,提高兵员质量,(3)、灌输国防思想,增强公民兵役意识,(4)、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征募工作效率。
57、军官预备役登记的对象:转服预备役的预备役军官、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退出现役的士兵、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高等院校毕业生、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和民兵干部、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非军事部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预备役部队中的预任军官。
58、士兵预备役登记的对象:转服预备役的退伍军人、民兵、35岁以下的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经过兵役登记的其他未服现役的公民、预备役部队的预编士兵。
59、军官预备役登记的组织实施:组织准备、宣传教育、实施登记、总结验收。60、预备役士兵登记的组织与实施:(1)、登记:固定人员登记、抽调人员登记、上下结合登记。(2)、分类、归档。(3)、编造花名册。(4)、核对。(5)、统计上报。61、预备役登记的方法:登记填卡;分类、归档;定期核对;统计上报。62、预备役登记的要求:数据准确、资料完整、分类合理、专柜存放、专人保管、防止泄密。63、战时动员征召是国家根据战时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征召范围、年龄、时限和程序,紧急征集公民到军队服现役。64、动员征召的主要任务:依照国家发布的动员令,征召预备役公民和适龄公民入伍,通知预编人员到现役部队报到等,以保障军队扩编和伤亡补充所需的兵员。65、战时动员征召的特点:应急性和时效性突出、范围和规模有限、专业技术兵员种类和数量增多。66、战时动员征召的基本形式:为现役部队扩编和补充满员
环境状态不同、二者条件不同;二者动员方式不同。
71、优待抚恤,简称优抚,是国家和社会对武装组织成员及其家属进行的精神鼓励和物质照顾的统称。
72、优待抚恤的意思:是加强军队建设的有力措施、是维护军人合法权益的基本需求。
73、优待抚恤的原则:依法实施优待抚恤的原则;符合国情、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74、优待的对象:义务兵及其家属;现役军官;伤残军人;烈士及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家属子女。
75、对义务兵及其家属的具体优待政策:享受服役待遇、享受优待金、保留权益、减轻负担、解决困难。
76、抚恤是指慰问死者家属或伤残人员并给以物质上的资助。包括死亡抚恤和伤残抚恤。
77、优待抚恤标准的性质、功能:具有社会保障属性;具有国家财政分配性质;具有褒扬、优待和抚慰的性质。
78、确定军人优待抚恤标准的基本原则:国家抚恤的原则;按贡献与按实际需求相结合进行补偿的原则;优待抚恤标准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79、现行军人优待抚恤标准包含的内容:负伤费、伤残抚恤金、死亡抚恤金、丧葬费及遗属生活补助。
80、退役安置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国防观念和意识、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军队的稳定和建设。81、退役安置的对象:义务兵、志愿兵、军官。
82、退役军官的安置: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安置方式、放宽安置条件以合理安置人才资源、规范了军队转业干部职务安排工作、合理确定军队转业干部的待遇。
83、退役安置的措施和方法: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优先就业规定、进行就业前的培训。
84、退役安置的原则:军地协调,依法安置;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量才而用,合理配置。
85、学生军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国防整体水平和全民族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培养和储备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
86、学生军训的内容:军事理论学习;军事技能训练;军训的保障(教学力量的保障,装备物资、器材的保障,训练场地的保障)。
87、学生军训的组织形式:集中训练;分散训练;其他训练形式。
学生军训的要求:强化国防兵役义务教育,消除认识误区;建立健全军事训练机构,加强组织指挥;重视发挥军事机构作用,增强协调力度;完善学生军训保障机制,理顺各种关系89、兵役发展的主要动因:战争形态转型的牵引性需求、新军事变革的推动、国内社会发展状况的客观要求、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提供的外部条件 90、战争形态转型的牵引性需求:(1)、战争规模和强度的可控性不断增强,兵役制度应合理调节兵员数量。(2)、战争的技术含量、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兵役制度应保证兵员质量与之相适应。(3)、战争对抗的整体性、系统性特征日益突
出,兵役制度应有利于形成战时整体力量。91、国内社会发展状况的客观要求:(1)、国家总体改革环境要求改革兵役制度与之相适应。(2)、不断发展的经济条件为兵役制度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3)、人口状况是兵役制度改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92、兵役发展的主要趋势:兵役形式将日益多样化、军队将加速实现职业化、兵员素质将整体趋高、兵役建设的整体性将不断增强、兵役保障日趋社会化。93、兵役形式将日益多样化:(1)、精兵政策的实施将导致武装力量结构和功能的分化。(2)、国防安全的威胁因素增多,必然带来兵役形式的多样。(3)、兵役制度将向多元并存的状态发展。(4)、兵员服役期将整体趋短,但方式更加灵活。94、军队将加速实现职业化:(1)、职业化是提高军队稳定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2)、职业化是适应军事技术专业化趋势的必然选择。(3)、世界兵役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募兵制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4)、军队向职业化方向发展的基本途径(意识由征兵制转向征募混合制,二是在征募混合制的基础上进行全募兵役制)。(5)、我国兵役制度的未来发展。95、兵员素质将整体趋高:(1)、调整征募范围和重点,确保数量和质量。(2)、提高入伍标准,严把质量关(3)、不断改进征募方法和手段。(4)、通过兵役制度改革,储备和保留优秀兵员。
96、兵役建设的整体性将不断增强:(1)、兵役规模将与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需要相适应(保留全民动员的基础、科学确定和调整预备役力量的规模)。(2)、预备役与现役力量将逐渐实现一体化建设(在服役期上现役与预备役逐步实行结合、现役与预备役人员在津贴和福利待遇上趋向一致、现役与预备役在征募方式和标准上趋于一致)。(3)、预备役制度不断改革,以适应建设总体力量的要求(根据需要建立健全兵种齐全的结构体系、适时调整后备力量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预备役部队建设将向与现役部队一体化建设的方向迈进、改革预备役装备制度,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改革训练制度,提高战备水平)。97、兵役保障日趋社会化:(1)、提高军人待遇,以增强军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注重提高物质待遇,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才;注重精神优待,增强军队凝聚力;科学设置各项待遇,贯彻激励和公平)。(2)、妥善安置退伍军人,解除其后顾之忧(发放相对优厚的退伍、退休金;加大就业培训和教育力度,协助就业;军地共同努力,妥善安置就业和生活)。(3)、加强完善法规措施保障,维护军人待遇落实(不断完善法规,实现依法保障;适时调整和加强社会保障; 强化各种监督工作)。
第三篇:法学概论.doc作业答案
《法学概论》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法律
广义的法律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而狭义的法律则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法的历史类型
是按照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和所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进行的分类。
法的创制
也称立法,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或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
法的适用
法的适用,是法的实现的另一种形式。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
法律制裁
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对于违法者依其应负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强制措施,是国家保证法的实施的重要形式。
法律解释
广义的法律解释是指国家机关、组织或公民个人,对现行法律规范或法律条文内容、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作必要说明。狭义的法律解释是国家机关的专有活动,只有被授权的国家机关才能在职权范围内进行法律解释。
违法
是指具有一定主体资格的公民或组织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照法律应当予以追究的行为。
法律渊源
作为法理学的专门术语,“法律渊源”通常指法律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
法律关系
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汇编
又称法规编纂,是指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现行的法律文件按照一定标准(如制定时间顺序、涉及问题性质)加以系统排列,汇编成册。法律汇编是规范性文件系统化最常见的形式,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查阅法律法规提供便利,而且往往是法典纂的必要准备。
法典编纂
也称法律编纂,是指在对某一部门法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整理、补充、修改的基础上,制定新的系统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部门法典的活动。
权利
是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可从事某种行为以及要求国家或其他公民作为或不作为的资格。
义务
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
二、简答题
1法的本质、特征、作用及分类。P3-8 法的本质:(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3)法所表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国家意志是由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特征:(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量作为最后保证手段的法律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4)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之内具有普遍的约束性。(5)法有严格程序规定,具有程序性。作用:(1)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强制、教育作用。(2)法的社会作用:法的阶级统治职能,法的社会公共职能。
分类: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公法和私法、国内法和国际法。
2法律解释按不同标准可分为哪些种类。P23-24 答:(1)根据解释的主体和法律效力不同,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2)根据法律解释的尺度不同,可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3)根据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语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和历史解释。
3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及遵循的基本原则。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
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司法公正和效率。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③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④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试述法律责任、法律制裁的分类。P22 法律责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为不同的分类:根据责任的内容不同可以分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根据责任的程序不同,可以分为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根据责任的人数不同,可以分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根据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分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最常用的分类标准,是以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为标准,分刑事责任、民现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根据违法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性质和实施法律制裁的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制裁分为:
(1)刑事制裁,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违反刑法的犯罪者依其所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而采取的刑罚措施。刑事制裁是各种法律制裁中最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2)民事制裁,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
(3)行政制裁,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与真题呼应
(4)违宪制裁,指对违宪行为实施的一种国家强制性惩罚措施。
5试述我国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和分类。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根据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对法律规范所进行的分类。凡是采用相同的方法来调整同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一个法律部门。主要法律部门有: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议论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婚姻法、资源与环境法、军事法。
6试述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P26 答:(1)当代中国法律的渊源是主要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2)法律规范制定机关和规范性文件的多样性。(3)在“一国两制”的格局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特别行政区法,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例外情况,在特定区域长期存在。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有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规章,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等等。其中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法律渊源体系中居于主要地位。这是由我国国家和法律的本质决定的。同时,改革开放后英美法律文化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且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之间地理,文化差异较大,国情比较复杂,这使得当代中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法律渊源。
7法律关系的要素有哪些。P33 包括主体、客体和以权利和义务为主的内容。
8宪法的特征。P41-42 宪法作为特定国家的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同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一般法律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都是实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都具有国家意志性,具有规范性,它们的内容都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同其他一般法律相比,宪法又具有其本身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法;(2)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3)宪法是阶级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9试述建国后我国宪法的发展阶段。P45 1949年9月召开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颁布的第二部宪法是一部内容很不完善并且有很多错误和缺陷的宪法;1978年宪法虽经1979年和1980年两次局部修改,但从总体上仍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因此,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四部宪法,即现行的1982年宪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1982年宪法曾经过三次修正。
10试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P55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选举制度在运行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条:(1)选举权普遍性原则;(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差额选举原则;(5)无记名投票原则。11试述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及职权。P69-71 全国人大的性质和地位: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职权:第一,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第二,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第三,选举、决定、罢免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第四,最高监督权。第五,决定国家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职权。第六,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它隶属于全国人大,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全国人大对其的监督。职权:第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及立法权。第二,解释法律。第三,监督权。第四,任免权。第五,对国家生活的重大问题的决定权。此外,全国人大常委还行使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12试述我国的国体政体是什么。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论述题
1试比较两大法系的特点。
答:大陆法系的特点:①全面继承罗马法,吸收了罗马法的许多原则和制度,还接受了罗马法的整套技术和方法,如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人法、物法和诉讼法的私法体系等;②实行法典化,法律规范的抽象化、概括化;③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强调制定法的权威,法官一般不具有造法功能;④法学在推动法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法学创立了法典编撰和立法的理论基础,法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任务由法学家完成。
英美法系的特点:①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②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遵循先例;③变革相对缓慢,具有保守性;④在法律发展中,法官有突出作用;⑤体系庞杂,缺乏系统性;⑥注重程序的“诉讼中心主义”。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同属资本主义性质的法,但由于它们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因此各有差别,其表现如下:①法律渊源不同;②法的分类不同;③立法技术不同;④诉讼程序和判决形式不同。
2试述法与道德间的关系。
答:道德与法律具有一致性,它们都表现为社会的行为规范,二者互相参透、相辅相成。道德与法律区别在①在上层建筑中所属的范畴不同。②表现的形式不同。③调整的范围不同。④规范的内容不同。⑤调整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3试举例说明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发展的条件。
社会主义法律关系充分体现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所以,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必须以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为前提条件,否则就无法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法律关系不是固有的,也不是一经产生就固定的,而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法律产生变更是由法律事实引起的。
4试述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基本义务及其内涵。P60-67 答: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①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寺依法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②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权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以及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而不受政府非法限制的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包括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选择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而现在信的自由,也有过去信而现在不信的自由。④人身自由。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⑤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享有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享有财产权,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文化权利和自由。⑦特定主体的权利。包括保障妇女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禁止对任何民族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国家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关系到祖国的尊严,每个公民应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④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关健,不仅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宁和幸福。⑤依法纳税。税收是国家筹措资金的重要方式和国民收入的重要来原,每一个公民都应当自觉遵守和执行税收法规,对偷税漏税的行为,国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案例
1、因邻里矛盾,李某于一日在众人面前辱骂了张某,请你分析该违法构成。
分析:李某当众辱骂张某,侵犯了张某的人格尊严。我们《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齐某与陈某均系B中学1990届初中毕业生,陈某在1990年中专预选考试时成绩不合格,失去了升学考试资格。齐某则通过了预选考试,在统考中成绩为441分,超过了委培录取的分数线。后来A商校发出了录取齐某为该校1990级财会专业委培生的通知书,陈某从B中学领取了该通知书后即以齐某的名义入A商校就读。
目前,陈某在其工作单位某银行支行人事档案中的姓名为“齐某”,工资单位仍为“齐某”,“陈某”为其户籍中使用的姓名。齐某经过复读,后就读于某劳动技校,自1998年7月,有相当一段时间下岗待业。后齐某知道事实后,以其受教育权被侵犯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B学校和陈某赔偿损失。
请问:齐某的请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以侵害其姓名权、受教育权为由
根据本案事实,陈某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某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在本案中,齐某被陈某等被告侵犯的权利包括姓名权、受教育权和劳动就业权,但实质上齐某主要受到侵犯的是公民的受教育权,侵犯姓名权只是侵犯受教育权的手段,对劳动就业权的侵犯也只是侵犯教育权的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可见受教育权是一项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对受教育权受侵犯如何处理,我国民法通则没有规定,在涉讼侵权行为发生期间,也没有可适用的其他法律规范
第四篇: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txt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得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成就就越少。自卑有多种档次,最高档次的自卑表现为吹嘘自己干什么都是天才。社会学概论作业1 一.填空
1.孔德 19世纪
2.“优势需要” “需要” 3.社会关系 直接交往 情感性 4.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5.突发性 非组织性 6.自致角色 7.库利
8.家庭 邻里 儿童游戏 9.人际关系亲密
10.正式结构 非正式结构 11.泰罗
二.选择题 1-5 BDDAD 6-10 ACABA
三.名词解释 1.《群学肄言》:严复翻译英国早期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的一个绪论部分。1903年于上海文明编译书局出版,书名定为《群学肄言》,即“如何学习社会学”的意思。1897年先为上海国闻报社翻译了两章,名为《砭愚篇》和《倡学篇》,1901—1902年陆续译完,共十六章,于1903年出版。译文古雅而精深,文章并可琅琅成诵,一时风行海内。
2.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3.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四.简答题
简述西方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条件
答:社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社会学、哲学家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 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
①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十九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也是其弊端开始暴露的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物的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 ②科学条件:当时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给立志研究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思想家以深刻启示,能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运行规律。所以说社会学从产生开始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影响。
③思想渊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分析,以及对圣西门试图用物 理学研究社会的想法都对社会学的建立有直接影响。
社会学概论作业2
一.填空 1.滕尼斯
2.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 3.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4.过度城市化
5.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6.财富 声望 权利 7.社会需要 规范体系 8.社会行为规范 9.社会结构
10.人口再生产 物质资料在生产 11.国民收入
12.人民的物质和文化 13.“五行相胜”
二.选择题 1-5 BDCDC
三.名词解释
1.城市化:城市化是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2.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3.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为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四.简述社会趋同论
答:社会趋同论是一些学者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程中遵循同一规律的理论。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提出。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尽管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
第五篇:管理学概论作业答案
《管理学概论》作业
1,1)管理内涵:
管理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科学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活动或过程.2)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工作: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
组织工作:为了有效地达成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进行分工协作,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的过程。领导工作: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达成目标的过程。控制工作: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检查和纠偏活动或过程。
2,1)管理具有二重性。这是指管理具有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营效果的管理活动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和技术进步的比例、协调、配合、效率的要求,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社会属性,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行为也要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制度的规定性,体现所有者和执政党的意志。
2)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科学方法应能通过对事物与事情的观察而对事物本质作出判定,并通过联系不断的观察来对这些本质的确切性进行检验。而管理知识来自本世纪以来,在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管理也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方面。同其他所有技艺一样,管理工作也要利用系统化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采取适宜措施,以获得预期效果。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
3,完成具体任务的人。操作者指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业务的人,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组织所分派的具体的操作性事务。
4,任务环境: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竞争对手,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等。
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
5,1)组织文化:指组织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共同理解。
2)组织文化的特点:a客观性,b个异性,c民族性,d稳定性。
3)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主要是它建立了在这个组织中管理者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规范。
对计划工作的影响:确立什么样的目标,计划可以包含的风险程度,决策的重点是长期还是短期的。
对组织工作的影响:可授权给下级管理者的程度,设计工作时对员工自由度的考虑,规范化程度的大小。
对领导工作的影响:运用什么激励技术,采用什么样的领导方式,是否要消除一切不一致。对控制工作的影响:采用何种控制方式,业绩评估时注意什么标准,超过预算时应有怎样的反应。
4)组织文化可能在某特定时间或是某些特定状态是适合的。但随时间与显示条件的改变(国家的竞争,政府管制的改变,快速的经济变迁,创新的科技),这时组织文化是需要适时的做些调整。以下因素回对管理组织文化产生影响:a引人注目的危机,b领导者的转换,c组织
处于何种阶段,d组织的年龄,e组织的规模,f现有文化的强度,g次级文化的多寡.不过改变组织文化是很困难的。
这就需要管理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文化分析:
(1)现有文化的审视:组织的价值如何形成?这些价值的顺序?组织的界限?
(2)寻找有价值,被期待的文化,对寻找于所期待的文化进行比较。
(3)别出不在调整范围内而且需要改变的文化价值于维度针对需要调整的因子找出特定的缺点,考虑用特别的方法直接来纠正。
二是对组织提出具体建议:
(1)使潜在的危机更能调整员工成员感知
(2)管理阶层应提出新的组织,愿景
(3)创造新的故事,仪式,象征,以取代现有的文化
(4)改变遴选员工,社会化的过程,评估及奖赏系统。
6,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可获得性和组织文化。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的正确性。组织文化会影响决策者所能采取的决策准侧和决策方式。
7,遵循的基本原则:
1)目标明确原则
2)重点原则: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控制,这就是重点原则。
3)及时性原则:控制是通过纠偏来保证目标的实现的,因此控制信息要求准确而及时。
4)灵活性原则: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就要使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控制的灵活性原则要求制定多种应付变化的方案且留有一定的后备力量,并采用多种灵活的控制方式和方法达到控制的目的。
5)经济性原则:一是要求有选择地实行控制;二是要求努力降低控制的各种耗费而提高控制效果,改进控制方法和手段,以最少的成本查出偏离计划的现有或潜在的原因。遵守的基本要求:
1)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点
2)控制工作应面向组织的未来发展
3)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
4)控制系统应切合主管人员的个别情况
5)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目标制定的过程
8,1)内外部环境分析:
a外部环境分析b内部经营条件分析c愿景和追求分析
2)拟定总体目标方案
3)评估各总体目标可行方案并选择决策方案
a限制因素分析b综合效益分析c潜在问题分析
4)总体目标的具体化
5)目标体系的优化
a横向协调b纵向协调c进行综合平衡
9,1)因事择人,适应发展原则
2)因材器使。客观公正原则
3)合理匹配,动态平衡原则
10,1)问题导向性2)可操作性3)具体化4)多元化5)体系化6)具有激励性
11,制定目标的原则:
1)以满足社会或市场需求为前提,并要考虑到组织的社会责任
2)以提高投入产出率为出发点,注意资源的有效利用。
3)所制定的目标值应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
目标运用过程中的问题:
1)目标能否事先设定
2)怎样的目标表述是符合要求的3)目标应该由谁来制定
12,计划职能是对管理进行预先筹划和安排的一项活动。具体而言,计划职能就是明确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各分支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对未来活动的具体行动任务、行动路线、行动方式、行动规则等方案进行规划、选择、筹谋的活动.它是管理活动的起点,是确定管理目标的首要步骤,也是实现管理目标,使管理由此岸到彼岸的桥梁。
13,1.人员招聘录用以提高企业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确立第一基础。
2.人员招聘必须坚持计划性原则,必须制订人员招聘计划来指导员工的招聘工作。
3.人员招聘必须坚持贯彻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的原则,充分配合企业各机构、部门的工作需要,为企业提供可靠、及时的人力保障。
4.招聘员工的程序要坚持科学化原则,制订一套科学而实用的操作程序,使招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为企业挑选出高质量的合格人选 内部招聘的优势:
1、招聘成本和效率。从内部培养和选拔人才,直接成本比较低,效率也相对较高,但企业内部要有一套系统的人员培养和选拔体系。
2、选拔的效度与信度。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用人风险比较小,成功率较高。企业对于内部员工工作态度、素质能力以及发展潜能等方面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3、员工激励。内部选拔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使员工的成长与组织的成长同步,容易激励和鼓舞员工士气,形成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氛围,达成美好的远景。
4、价值观念。长期的磨合,员工与企业在同一个目标基础上形成趋同的价值观,相互比较信任,员工已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组织的忠诚度较高。
5、学习成本。内部员工对企业的现有人员、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非常熟悉,易于沟通和协调,因而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学习成本更低,有利于发挥组织效能。
14,1)直线权利
2)参谋权利
3)职能权利
15,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1)管理者是被正式授权来管理一个组织或部门的,领导者则可能是在群体活动中自发
形成的2)
2)管理者利用职权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和实施行动,领导者的影响力与其在组织
中的职位无关;
3)管理者的对象是组织中的下属,领导者的对象是群体中的追随者;
4)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来提高效率,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领导者通过指导,协调和激励使追随者自觉地朝着领导者所指引的方向前景。
5)管理者更多是在群众后面鞭策,而领导者更多的是在群众前面带领;
6)管理者更多的是关注正确地做事,领导者更多的关注与做正确的事
领导者实施领导的基础:
1)职位的权利,即伴随一个工作岗位的正常权利。
2)威信,即下属服从的意愿
16,授权的原因:
1)可使高层管理者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重大问题
2)可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并增进效率。
3)可增长下属的才干,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培养。
4)可充分发挥下属的专长,以补救授权者自身才能之不足。
17,沟通的形式:
A正式的沟通
B自下而上的沟通
C横向沟通
D斜向沟通
1)非正式沟通
主要障碍:
1)等级观念的影响
2)小集团的影响
3)利益的影响
4)信息的超负荷
18,公平理论:
人是社会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收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
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求由高到底可归纳以下5个层级
1)生理需要:是一个人对生存所需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的追求
2)安全需要:是指对人身安全,就业保障,工作和生活环节安全,经济保障等的追求。
3)社交需要:指人希望获得有一和爱情,得到关心于爱护。
4)尊重需要:指希望自己有稳固的地位,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或为他人所尊重。
5)自我实现需要:是促使其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愿望。
双因素理论:
1)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1)激励因素是以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为核心的2)只有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19,常用的激励手段:
1)工作激励:
指通过设计合理的工作内容,分配恰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特点:a工作内容要考虑到员工的特长和爱好b工作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成果激励:
指在正确评估员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予其合理的奖惩,以保持员工行为的良性循环 特点:a报酬必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求
b报酬的多少应于员工的工作业绩挂钩
3)培养教育:
指通过思想,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增强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工作能力。特点:a通过思想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职业道德。
b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20,1)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泰勒
主要特点:a提出工作操作的每一动作的科学方法,以代替过去单凭经验从事的方法 b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成才
c于工人密切合作,以确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所制定的科学原则行事。
d管理者和工作的工作和职责几乎是均分的。管理者应该承担起那些自身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
2)一般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法约尔
基本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报酬;8.集中;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队精神
3)权变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韦伯
1,劳动分工2,正规选择3,规章制度4,非人格化5,职业导向
21,1)品德:a有强烈的管理意愿和责任感。b良好的精神素质。
2)知识:a政治法律方面的知识。b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c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D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3)实际能力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22,当一个组织的人数确定后,管理层次与有效管理幅度呈反比。有效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少;有效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
23,在一个组织中,由于组织成员的素质不同,可以把组织中的各成员,划分成各个能级,为了保证组织的高效率和搞可靠性,不仅要合理划分组织中成员的能级,还要使不同能级的人员有一个合理的组合。
24,1)职位的权利,即伴随一个工作岗位的正常权利。
2)威信,即下属服从的意愿
25,响应时间:不可控制的,用于响应其他人提出的各种请求,要求和问题。自由时间:可自行控制的时间。
时间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生物钟2)牢记帕金森定律3)把不太重要的事集中在一起出来
4)尽可能减少干扰5)提高会议效率。
26,1)直线—职能制。2)事业部制。3)模拟分权制。4)项目组。5)矩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