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军事学教程论文
上课周三晚上、序号:106
成绩———
浅谈江泽民的国防军事思想
***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土建系 09工程**(1)班 0906***** 福建福州邮编:350007)
摘要: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从国际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大局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提出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并用以统揽军队建设全局;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实施科技强军战略,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跨越 式途径实现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等一系列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
关键词:军事思想江泽民打得赢 不变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前言
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有这样闪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同志着眼于总结我军作战和建军的历史经验,发展我国军事科学,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亲自批准组建军事科学院。1958年3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诞生,从此,中国的军事里理论走向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轨道。
一、什么是军事思想
军事是一切与战争或军队直接相关的事项的总称,是以准备和实施战争为中心的社会活动,思想亦称“观念”既理性认识。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思想源于人类的军事实践,同时又给人类的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在军事实践中接受检验。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继承性等特点。
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两点:
1)军事哲学。包括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包括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军事思想的分类标准有许多种,可以按时间,阶级,国家等进行分类。
二、江泽民的军事战略思想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江泽民同志以政治家、战略家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时刻洞察国际风云变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关注着世界军事领域的新变革,提出了一系列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重大决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他深刻指出:“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军队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他要求根据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军事理论的创新引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首先必须解决新形势下仗怎么打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要着眼于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指导规律,努力探索现代条件下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战法,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作战理论。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部队建设之中,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压倒一切敌人的力量源泉。江泽民同志不仅反复强调了把思想政治建
设摆在首位的战略意义,而且从各个方面深刻阐明了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方针、原则和思路。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突飞猛进的严峻挑战,江泽民同志主持制定并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作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我军战略指导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为军队建设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同志亲自领导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先后裁减军队员额70万,使我军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道路迈出新步伐;决定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推动我军建设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强调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这些重大战略决策,在我军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江泽民的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思想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从国际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大局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江泽民在1990年12月的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军部队要做到“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后来,又把“五句话”作为军队建设的总要求反复加以强调。政治合格,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模范贯彻执行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国家。军事过硬,就是要具有牢固的战斗队思想、精湛的军事技术、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快速高效的反应能力,能够有效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的职责使命。作风优良,就是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战斗作风和生活作风,做到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学以致用,言行一致;积极进取,敢于创新;英勇顽强,雷厉风行;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纪律严明,就是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条令条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确保部队的集中统一和高度稳定。保障有力,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基础上,科学组织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及时、准确、高效地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五句话”总要求涵盖了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基本内容,把部队各方面的工作纳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轨道,使实现军队建设总目标成为部队经常性的基本实践活动,既有很强的总体指导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提出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并用以统揽军队建设全局;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军队现代化建设动力在改革;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等。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江泽民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针对时代发展变化,为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军队集体智慧的结晶。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未来打什么仗、怎样打仗的基本问题,是新形势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
以上观点从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老师指出,谢谢!
参考文献:
[1]《大学军事学教程》,陈润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联系电话:1528005****
第二篇:高校军事学概论论文
《 高 校 军 事 学 概 论 》
选
修
期
末
作
业
姓名:
学号:
院系:
时间:
《高校军事学概论》期末作业
一、论述为什么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军的根本原则
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特殊规律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正确抉择。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得出的真理性认识,是我军的建军之基、立军之本。
1、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南昌起义,党在起义部队团以上单位建立了党的组织。三湾改编,在连队建立党支部,在班、排设立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从组织上解决了党直接掌握士兵群众的重大问题。古田会议,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制度和措施。长征途中,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张国焘与党争军权、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行径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保证了党对红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毛泽东在总结这一历史教训时深刻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此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军队要听党的话,不能打自己的旗帜。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胡锦涛主席在领导我军建设的实践中,明确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由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多党制不同,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政治制度决定军事制度。与我国特有的政治制度相适应,在对军队的领导和指挥上,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直接掌握,而不能由其他任何政治力量来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根本原则,历经80多年的风雨而不动摇,还在于它本身有一系列稳固的、成熟的要求和制度。
这些根本要求是:我军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都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决不允许向党闹独立性,不允许其他政党在军队中建立组织和进行活动,也不允许任何个人向党争夺兵权;未经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授权,任何人不得插手军队,更不得擅自调动和指挥军队。这些根本制度是: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部队各级党委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团以上单位设立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制度;支部建在连上。这些制度构成了一个严密、科学、完整的体系,实现了党的组织与军队建制的紧密结合,实现了党的领导与军事行政领导的内在统一,是坚持和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保证。
(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学说与中国军事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军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军队的政治优势。实践证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根本原则,有利于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强军队建设,有利于保证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的高度集中统一,有利于发挥军队在保卫和建设国家中的职能和作用。
1、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能够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仅是我们党能够夺取政权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党执好政和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正如胡主席指出的:“总结历史,我们完全可以说,党和人民事业
之所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剧烈变幻中始终站稳脚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人民解放军这样一支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英雄军队。”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严峻斗争,只要我军始终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指挥,始终成为党巩固执政地位的中坚力量,我们党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社会主义红色江山就能永不变色。
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能够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个国家的军队掌握在什么人手中,始终是关系这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近代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军阀混战、有国无防、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军队沦落成为个人或狭隘利益集团服务的工具。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能真正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浴血奋战,成为捍卫国家的坚强柱石、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正因为我们党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每当国家和人民遇到危难时刻,这支军队都能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使国家获得了安宁,社会保持了稳定,人民得到了幸福。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复杂严峻,国家利益不断拓展,我们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迫切需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和安全的外部环境。只有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我军才能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
3、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能够永葆我军性质宗旨和强大战斗力。
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正因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才始终保持了统一的意志、坚强的团结、铁的纪律,既没有被外部的敌人所撼倒,也没有被内部的野心家所分裂;才始终保持了强大战斗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才始终赢得了人民群众爱戴和支持,有了不竭的力量源泉。新世纪新阶段,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推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更加繁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能以党的先进性确保人民军队的先进性,使我军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能依靠党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战略战术,保持我军英勇善战的本色和强大战斗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就能以党与时俱进的品格保持我军的生机活力,不断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创新发展。
二、简述国家与国防的关系
国家与国防是联系密切、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1、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对外的最好体现即是国防实力,当前各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与较量主要体现便是国防实力的较量。
2、在信息化时代,和平崛起的大国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来排除外来的干扰,特别是来自霸权国的军事干扰。这就要求有更强的国防实力做保障。
3、国防建设不但要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发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能因为国防建设而损害国家经济的发展。
4、在当代,战争作为一种解决国家利益的手段已越来越不为主流国际社会支持,但战争作为解决国家间冲突的最后手段并没有被放弃。这就意味着,国家在具备“胜战”的基础上,国防斗争的立足点应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5、一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将会给国防力量的壮大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经济的发展推动科技的创新,从而推动一国国防技术装备与设施的更新。
6、国防是整个国家的一部分,事关国家的荣辱兴衰。弱国无外交,只有国防力量壮大,国家可能发展得更好更强,才能在当今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7、国防实力弱小的国家不会长存;发展速度和程度滞后的国家也没有实力与精力建设
国防力量。国家与国防密不可分,唇亡齿寒。
三、简述毛泽东军事思想对现代高技术战争的指导意义
第一:毛泽东在指导战争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客观和主观的关系看作是战争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他指出,打胜仗的关键是主观指导和客观实际相符合。我们研究高技术局部战争,就要从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技术和地缘政治等客观实际出发,着重考察世界科学技术、军事变革和军事发展对高技术局部战争带来的巨大影响,正确分析影响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搞清时代的变化,搞清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搞清敌我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和武器装备的数量与质量等情况,使作战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第二:正确研究和认识战争规律,是毛泽东科学研究战争的着眼点,也是毛泽东正确指导战争最根本的依据。他强调指出:“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不知道如何指导战争,就不能打胜仗。”毛泽东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观察和分析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要对高技术局部战争实施正确指导,首先要把握高技术战争的规律,对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全面,才能更好地驾驭高技术局部战争,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
第三:毛泽东同志在指导战争实践中十分重视人的自觉能动作用,认为这是把胜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决定因素作战指导者有没有敢打必胜的信心,影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作战指导的成败。在今天,高技术局部战争异常激烈残酷,新的战争不仅是力量、技术、信息的较量,同时也是智慧、意志、心理的较量。作战指导者责任重大,又承担着极大的风险和巨大的战场压力。作战指导者具备了坚定必胜的信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心理防线不被陡然升高的压力冲垮,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实施正确的指挥。
第四:毛泽东同志指出:作战指导规律,就是合乎战争客观规律的指导原理和原则。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具有进程相对缩短、节奏加快、战争的消耗巨大等新特点。我们学习毛泽东作战指导思想的目的就是要研究战争的新特点,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学会“游泳”,把握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指导规律,防止作战指导上的偏差,提高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
第五:毛泽东同志认为,作战指导的基本问题就是实施正确的指导,确保战争胜利。毛泽东在这些方面的大量论述,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把握作战指导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指挥的构成要素进一步增加,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作战指挥系统更加复杂,能否实施正确的指挥直接影响作战准备的速度和质量,影响作战时机的选择和把握,影响兵力兵器的运用及高技术性能的发挥,影响作战整体威力的充分发挥和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能否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
第六:毛泽东十分重视作战指导中的策略运用,强调利用一切矛盾打击主要敌人,坚持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分化敌军,争取友军,采取不同方式解决残余敌人等。在是否使用武力上,我们要力争用非武力的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能不打仗尽量不打仗。而在军事斗争准备上,要坚持不放弃武力,做好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准备;在使用高强度军事手段上,要坚持“能低不高、先低后高、逐步升高”,能打小仗不打大仗,能速胜不持久;在面对多种矛盾的情况下,坚持“拣弱的打”,避免先同强手作战,但在军事斗争准备上要尽可能做好同强敌作战的准备;在多处同时出事的复杂情况下,军事斗争准备上要有应付几处同时出事的准备,同时也要避免四面出击。正确把握作战指导的基本策略,才能正确指导高技术局部战争。
第七: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上,提出了许多带有军事方法论的指导原则,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灵活用兵,随机应变。这些重要原则和思想,仍然是我们研究和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指导。
第三篇:大学奥林匹克文化教程期末论文
上大学奥林匹克文化教程的感想 由于我比较喜欢体育,但是对于体育文化的了解却是一片空白。所以当我看到奥林匹克文化教程这门课程时,我就迫不及待选了这门课。最后,我也是很幸运的被选到这门课。我原本以为选这门课了解的纯粹只是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但是令我惊奇的是,我从这门课中了解的不仅是体育方面的知识,还有对现实的客观看法和关于人生方面的感想与感悟。我觉得这是我们学生所需要的,也是一位老师必要做的。下面我想针对上面提到的几个收获进行比较深入的论述:
体育知识的收获。对于老师所放的视频,我的感触是比较深的。观看了《同一个梦想》系列视频,我对整个奥林匹克体育的发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奥林匹克体育的举办起因是为了表达人类对神的尊敬与崇拜。然后在逐渐的发展中转变为提倡通过体育增强体魄。在这发展中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从刚刚举行时妇女不能进入观看,到后来的可以观看,再到现代奥林匹克提倡的男人和妇女都可以参加体育竞赛,并且具有同等地位,最后到现在的妇女在比赛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她们能同男人同台竞技。这一个发展过程向我们说明了,人们的观念是在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妇女的重视越来越深,觉得妇女的天地不只是在家里,她们还可以在外面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还有自己可以挥舞的空间。久而久之,人们给妇女的权利越来越多,最后到现在,男女地位的平等。我想这就是我对现代奥林匹克提倡的公平竞争的理解吧。从视频里面还有其它的一些收获,比如人们的体育竞技水平越来越高,100米赛跑从刚开始的12,13秒到之后的进入10秒,再到2008年奥运会的9.69秒;在游泳方面也是有很大的突破„„这种种进步表明人类在体育事业上也是不断进取,不断发展的。我想这就是我对奥林匹克口号: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理解吧。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我去论述的,但是我觉得要说出我的感想:我看了这些视频之后,我觉得我们要发展,我们就得要有合作的精神,还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更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我想这是奥林匹克能给我们激情的主要原因。
现实感悟的收获。虽然说我上的这门课叫奥林匹克文化教程,但是对于我上课时老师讲的现实问题。我不得不提到这方面的感触。老师讲了我们现在国家足球队的一些问题;还有就是小悦悦事件。老师给我们谈了这些事情,我觉得是在我十几年的课堂学习里从未收获的。因为之前的教学,老师只是负责将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完就行,从未提到我们现实生活所发生的一些问题,所以说导致了我们现在很多人只是有一心只读圣人书的现象出现,进而导致我们这些人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不闻不问。而现在老师让我们明白了我们要时时刻刻都关注我们的生活,对于一些事情我们应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这些行为作出回应。比如在小悦悦事件中,无情的司机知道自己的车已经碾到人了,但他还是将自己的后轮猛地压过去,希望压死她。他的想法更令人无法理解——压伤的话就得赔巨大的医疗费用,而压死的话顶多陪几万元而矣。还有更糟糕的是竟然从小悦悦身边走过十几个人居然没有一个人呼喊救助,还有另外一个司机碾过去。对于这种行为的出现,我们必须得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得有自己对这行为的反击。我觉得老师在上课时给了我们讲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并能够学习其他人的思想,而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将自己学生的客观判断能力给扼杀掉。从这里我也明白,我们的学生任务不是学习,学习只是帮助自己提高生存能力的一种手段,我们的任务是要将这个社会建设的更加和谐。所以我们不管身处何时何地,我们都得铭记我们的任务。
人生观方面的收获。老师在上课时提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我感受颇深。您说到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并且不是靠关系走到现在的位置,而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当今中国社会很少有人仅凭自己的实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绝大多数是靠关系才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您说这原因就是自己对生活的不懈追
求,对自己理想的不放弃。作为学生,我想,我也要学习您的这种吃苦耐劳、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还要学习您的那种不管在何时都要保持自己的原则与信念,而不管现实究竟是怎样的污浊的品质。在我的眼里,您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您的这种精神将会影响到一大批学生。在以后日子里,我会努力学习,希望能成为像您这样优秀的人。
总而言之,在上奥林匹克文化教程这门课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知识上,还有就是自己思想上。我在自己的道德观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进。我想这远远超过了我上这门课的初衷,但这是我很高兴的。
第四篇:中国周边军事形势之我见2000字军事学论文
中国周边军事形势之我见
儒家思想历来强调“中正仁和”、“仁者爱人”、“内圣外王”、“和为贵”,强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厚德载物”。中国人历来酷爱和平,反对战争,尤其是厌恶侵略战争。在唐代的“贞观之治”和清代的“乾隆盛世”,中国都是当时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却不屑于对外诉诸武力搞扩张,而是实行睦邻友好政策,鼓励商贸交流。唐代的长安城内,各国商贾云集,如同当今纽约大都市一般热闹;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更是记载了中国的先辈们孜孜追求“和平发展”的历史轨迹。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最远抵达北非,一路留下的是友谊邦交和货物贸易,却未在海外占领一寸土地
总体来说,在我国周边环境上,我们仍然是守多攻少。我们在国际势力的围堵中进行了艰苦的反围堵战斗,从政治、经济、外交与军事等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这些年军事上,在东海、台海、南海有所作为,基本维护了我们的权益;朝核问题,在艰难地维护着地区稳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发展,企业的海外战略虽然阻力重重,但仍取得丰硕成果。
现在我们的国防是以台海为主的。台湾是我们固有神圣领土,国家是决不会让他从我们的版图分裂出去的!
1、现阶段,我国主要的丢失领土有被韩国侵占的黄海和日向礁、苏岩礁等岛礁,被日 本侵占的东海和琉球群岛,台海与台湾岛,南海以及南海诸岛,藏南以及中巴阿边境的武装骚乱份子对我国边境安全的威胁。
目前,对我国进行军事合围的势力包括韩国军事力量以及驻韩美军、日本“自卫队”、台湾军队对和平统一台湾设置的阻力,美国扶植下的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对我国的威胁,中阿边境的美军和北约部队。可以看出,周边这些国家的军事组织背后,都有美国军队的存在与影响,使他们敢于侵占我国领土、敢于不时挑衅我们的忍耐力。
这些年我们周边政策的有得有失:在黄海,韩国侵占日向岛、苏岩礁的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东海,海军突破了日本的封锁,舰艇突入太平洋,基本压制了日本对我国的叫嚣,但是没有实现钓鱼岛等岛屿的收复;在台海,通过一系列和平谈判与努力,压制了台独势力,但是国民党、马英九领导下的台海政治局势走势仍未明朗;在南海,实行了渔政正常巡查,但是美军侦测船频频骚扰,并有向越南派驻空军的迹象,我们的行动力度与等级急需加大;在藏南,印度态度相当强硬,没有丝毫谈判余地,武力收复藏南几乎成为唯一途径;
在中阿、中巴、巴阿边境,被美军与北约部队鼓捣的塔利班突入巴基斯坦,危及我国向西发展的通道安全。
2)武力收复作为唯一手段的范围:
在其他领土问题上,通过谈判实现收复的难度非常大,几乎只有通过加大军事压力,或者直接采取军事措施进行收复:
韩国在我国日向岛、苏岩礁已经修筑军事,和平收复的可能性不大; 日本长期霸占琉球群岛以及钓鱼岛,轻言撤出几乎不可能;
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夺占南海诸岛,让他们主动放弃和退还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印度霸占我国藏南地区,态度极其强硬,唯武力无其他选择;中巴通道的武装骚乱份子,也只有通过武装行动进行清除。
针对以上领土收复问题,我们只有加强自身军事军力发展,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提高军事组织与指挥现代化、提高各兵种的作战水平与协同能力,才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敌人有力打击,并且坚守领土,防止反复。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摔打和苦练,我军早就具
备了相应能力。
一、现阶段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步伐,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
首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大国关系出现新的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出现新的增长,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相互依存加深,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也有新的发展,围绕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的斗争此起彼伏,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经济安全面临新的问题。
其次,军事因素对国际格局和国家安全的影响上升。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军事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谋取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倾向突出。
最后,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重。因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时起时伏,同时,国际恐怖势力活动频繁,环境污染、非法移民、毒品走私、跨国犯罪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跨国性、流动性、复杂性、隐蔽性和突然性等特点,已成为影响世界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国防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制止分裂,促进统一,防备和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现代化国防,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持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在这些目标和任务中,制止分裂,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事关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国家利益又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而不断拓展。全力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我国在未来多极化国际格局中取得重要地位的实力基础。在各种力量和矛盾纵横交错的当今世界,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必然把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作为优先目标。
三、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立足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创新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坚持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法律等各领域的斗争密切配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主动预防、化解危机,遏制冲突和战争的爆发。逐步建立集中统一、结构合理、反应迅速、权威高效的现代国防动员体系。以联合作战为基本作战形式,发挥诸军兵种作战优长。陆军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海军逐步增大近海防御的战略纵深,提高海上综合作战能力和核反击能力。空军加快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空中打击、防空反导、预警侦察和战略投送能力。第二炮兵逐步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威慑和常规打击能力。
第五篇:军事学讲稿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部分
中国国防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借口中方销毁鸦片而派兵入侵的战争。大清帝国兵力91,680人,伤亡,22,790人。
英国兵力20,000人,伤亡,523人。
鸦片战争使旧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一)国防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1.国防的含义
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是个历史概念,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为国家的利益服务的。国家的兴衰和国防密切相关,国防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
现代国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科研、国防工业建设、国防工程建设和战场建设、军事交通、国防动员、国防教育等。
2. 国防的类型
根据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国防政策及国防目标的不同,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1)扩张型。该类国家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它们以国家安全和防务需要为幌子,将其疆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纳入本国的势力范围,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如美国为了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300多个军事基地,在全球各地实行军事力量“前沿存在”的国防,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同时对他国进行侵犯和干涉。
(2)自卫型。该类国家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达到维护本国的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我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是自卫型的国防。(3)联盟型。该类国家为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以结盟的形式联合相关国家进行防卫。联盟型国防又分为两种:一是一元体联盟;二是多元体联盟。
(4)中立型。该类国家为保障本国的安全、发展和繁荣,实行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实施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如瑞士和圣马力诺。
(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它具有不同于传统国防的基本特征。
国防基本内容: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国防力量、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国防工程、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法规以及与国防有关的其他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体制: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国防经济体制、国防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的管理体制、兵役制度、动员制度、国防教育制度以及国防法制等。国防战略:我国实行的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国防政策: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霸权主义国家的国防政策是为其强权政治服务的;我国为维护和平反对侵略服务。国防力量:政治影响力、经济实力、武器装备、兵员。。。国防科技:战场主宰者信息技术,战斗机,卫星 国防工业: 国防工程: 国防教育: 国防动员: 国防法规:
1. 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现代国防,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对抗。综合国力主要由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和国防力等组成。其中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经济实力是基础,国防实力是支柱,民族凝聚力是灵魂。现代国防与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武器装备发展水平和国防力量的总规模。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国防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2.战争潜力能否转化为战争实力是现代国防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代国防虽然是以军事力量为主体,但它还要靠国家潜力转化为作战的实力。国家潜力包含: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地形气候、生产能力、科技和文化水平、交通运输、通信状况、社会制度、国家政策、管理能力、国际关系和国际地位等诸多方面。如:南联盟战争的中后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打击军事目标到向民用基础设施开火,以主要力量轰炸南联盟的制造工厂、炼油厂、发电厂、道路和桥梁等,其目的就是摧毁南联盟的战争潜力。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讲,就是彻底打垮南联盟的国防,“将其倒退到原始状态”,最后是剥夺南联盟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2.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现代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利益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日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已成为整个人类的共同奋斗目标。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不仅与其本国利益相关,而且与国际的安全、发展和稳定息息相联。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安全有利的国际环境,国际政治、经济的有序发展也有赖于各国国防的巩固。现代国防已不再仅仅是国家行为,而且日益成为一种国际行为。
3.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政治、经济对现代国防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使现代国防呈现出多层次的目标体系。从范围上,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从内涵上,也可 分为不同的层次目标:在国家面临严重威胁时,国防目标要首先解决存亡问题;在和平与发展的情况下,要致力于保障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同时还应努力营造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随着国家的出现,就有了领土、疆界和主权的概念。
领土,指在一国管辖下的区域。领土由领陆、底土、领水和领空四个部分组成。疆界,是国家领土范围周边的界限。主权,指国家对所属疆域领土拥有的权利。马克思主义的疆域理论告诉我们,对国家疆域规模的认识,必须具备空间意识、主权意识、历史意识、职责意识、民族意识和统一意识,这是建立大国防观念的认识论基础。
中国国防历史
分中国古代国防、近代国防和国防历史的启示三个部分进行表述。(1)中国古代国防
1、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
高度集权的国防领导体制:我国古代实行皇权至上的军事领导体制。皇帝掌握着军事大权,将军由皇帝任命,有指挥权,而军队的管理和训练由太尉负责。调兵通过符、玺、节(通行证)实行。
独具特色的武装力量建设:
兵种建设: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兵种─—车兵。战国时步兵从车兵的依附地位中解脱出来,成为一支独立的兵种。继车兵、步兵之后,春秋战国之交产生的建制骑兵,在战国时也成为战场上的一个重要兵种。同时,有的诸侯国,为了战争的需要,水师也成为能独立作战的兵种。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全国有了统一的军队,并形成了由京师兵、郡县兵、边兵组成的武装力量体制。
京师兵:类似现在的野战部队或战略机动部队(兵称正卒),由皇帝直接指挥调遣。
郡县兵:类似现在的地方部队,部署在各郡县,维护地方政权(兵称更卒,)。边兵:主要部署在边境地区,类似现在的海、边防守备部队(兵称戍卒)。秦朝以后,汉承秦制,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热兵器代替了冷兵器,兵役制度进行了更改,根据作战空间又进行了陆、海、空军的分工,但武装力量体制基本上沿用了中央部队、地方部队、边防部队这三种基本类型。此外,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后,随着士族门阀制度的盛行,出现了以士族门阀的家丁、部曲为主的私人武装集团。
丰富多彩的兵役制度:我国古代实行了民军制、征兵制、世兵制、府兵制和募兵制等多种制度。
(1)民军制(特点:军民合一,寓兵于农。只用兵,不养兵)(2)征兵制(有明确的服役年龄和年限)
3(3)世兵制(军民分离,各有户籍。一旦编为军户,则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为兵。)
(4)府兵制(兵制与田赋税制紧密结合。)
(5)募兵制(以国家名义招募士兵,一旦应募,终身为兵,由国家发粮饷。)
2、我国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我国古代国防奉行以防御为主的国防政策,因而修筑了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国防工程。如城池、长城、京杭运河以及海防要塞等。我国古代的边防和海防,到了明朝就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完整的边、海防体系。
(1)边防建设:
长城是城池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越、燕三国北部的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址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至辽东。后经各朝代多次修建连接,至明代形成了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的万里长城。派大将蒙恬负责,征集大量人员,大力修建和扩展,把北部长城连接起来。以后,经各个朝代的多次修建,到明代形成了东起辽东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5千多公里(1.27万多华里)的长城。
历代还沿着长城一线设置重镇,驻守重兵,边防线上一旦有事,即可机动作战。历史上著名的有“九镇”、“三关”。“九镇”指的就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及甘肃镇。
“九镇”作为一个整体,前有外三卫,后有内、外三关。外三卫指的是: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外三卫为九镇中坚部的外围要地,防御边塞。内三关为: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内三关起着直接屏障京师的作用;外三关为: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固山西而联全陕,互为犄角,形成防卫整体,以卫京师。
(2)海防建设:
我国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代开始的。明朝初期,倭寇的侵扰活动日益严重,给沿海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明代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他在浙江组成戚家军,在沿海地区构筑水城,编练军队,与倭寇斗争中,在浙江九战九胜,并先后消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于1566年彻底平定了倭寇,使海防得到巩固。
清朝前期,在明代卫、所的基础上,逐步将沿海建成炮台要塞式的防御体系。分为海岛要塞、海口要塞、海岸要塞和江防要塞。海岛要塞有:长山、舟山、澎湖等。
海口要塞有:虎门、温州、镇海、吴淞、大沽等。
海岸要塞有:厦门、福州、乍浦、威海、烟台、山海关、旅顺、大连等。江防要塞有:江阴、江宁(南京)、营口等。除了建有这些炮台要塞式的防御体系,还编有江河水师和外海水师。在天津还建有满蒙八旗水师营(相当于海军基地)。
但是,随着清朝政府的腐败,到清朝中期海防也日渐虚弱。
城池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工程。城池建筑始于商代,后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完善,一直延续到近代。由此,城池的攻守作战成为我国古代战争中主要的样式之一。
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隋炀帝时在原有的旧河道上开凿连贯。运河北起通州,南到杭州,全长1794公里,把南北许多州县连成一线,对军事交通运输和“南粮北运”起到了积极作用。
3、谋统一、求和平、重防御、讲凝聚的国防思想
谋统一:在中国古代国防历史上,统一是主流。
求和平:和平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
重防御:这是中国区别于西方崇尚进攻军事传统的一个根本区别。讲凝聚:这是中华民族的无形精神力量,也是近代以来屡遭侵略而不亡的根本原因。
(四)我国武装力量
1、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的编成、任务和武器装备
陆军:陆军是以步兵、装甲兵、炮兵为主体,主要在陆地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是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多兵种的合成军队,具有强大的火力、突击力和快速的机动力,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海、空军协同作战,是决定陆战场胜负的主要力量。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陆军部队已经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的军种。80年代以后,编组了装备有先进水平的坦克、装甲车、火炮、武装直升机和导弹的陆军集团军,使其成为一支具有强大火力、突击力和高度机动能力的合成军队。
PGZ95式(PGZ2000式)4管25毫米自行高炮系统 该火炮系统于90年代研制定型并装备部队,具有80年代末期世界先进水平。它是我国第一代全自动、昼夜合一、可行进间射击的野战自行高炮系统。该炮在自动机两边分别加挂两枚“红缨”一6或“前卫”一1便携式地空导弹.炮在炮塔后部上方安装有一部单炮S波段全固态、全相参、频率捷变多普勒搜索雷达,在行军中天线可向前折叠。该雷达具有边搜索边跟踪能力和对低空、超低空以及悬停直升机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强,最大作用距离11000米,高度范围50~2000米。单炮雷达用于对空搜索、敌我讽别、威胁判断和确定攻击目标。在4管25毫米自行高炮炮塔上还安装有光电火控系统,包括三光合一跟踪系统(光学跟踪镜、电视跟踪器、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稳定跟踪伺服系统、车辆姿态传感器和数字式火控计算机,具有独立瞄准线功能。光学跟踪镜视场12度,放大倍率5倍;电视跟踪器作用距离6000米;红外热像仪作用距离5000米;激光测距仪最大测距范围5000米。光电火控系统可涮足在昼夜好天候条件下,在车辆行进或停止中,对空中和地面目标进行跟踪、测距、解算射击诸元以及驱动火炮射击的需要。
轮式突击炮在国外也被称作坦克歼击车、轮式侦察车、轮式火力支援车等,因其机动性好、用途广、反应快、价格低等优点而被许多国家重视和研制.该炮采用了先进的跟踪制导火控系统,实现了行进间对敌固定和运动目标的瞄准和射击。它采用炮射导弹技术,使武器系统的精确打击能力大大提高,可在远距离上摧毁敌坦克、装甲车辆。底盘安装有中央充放气系统、防弹轮胎和导航装置。武器系统具有夜视夜瞄、通信设备,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7.62毫米并列机枪,烟幕发射装置等。该炮可全天候对多种目标作战,并具备空运能力.海军: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它具有在水面、水下和空中作战的能力,既能单独在海上作战,又能协同陆军和空军作战。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海军部队已经成为一支兵种齐全、常规和尖端武器兼备,具有立体攻防能力,能有效保卫国家领海的战斗力量。
“汉”级(091型)攻击型核潜艇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SSN),也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一级攻击型核潜艇,共五艘,舷号:401、402、403、404、405。
首艇(401)首艇1968年在葫芦岛船厂动工,1971年4月开始系泊试验,7月开始用核能发电,主机试车考核,8月15日开始海试。1974年8月7日交付海军使用。后几艘下水时间依次为1977,1983,1987和1990年4月8日。5艘汉级核潜艇都部署在北海舰队。
夏级核潜艇:092型潜艇(北约代号夏级潜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第一代的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1978年开始研制,北约命名称为(Xia、夏)级,正式名称为“092型”。2009年该型潜艇长征6号参与海军60周年阅兵时首次对外公开亮相。
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主要遂行空中作战任务的军种。它既能协同陆军、海军作战,又能单独作战。其作战行动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能产生重大影响。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空军部队已经具备了执行空中突击、空中支援、空中运输、航空侦察和防空等任务的能力,成为一支既能独立完成国土防空任务,又能协同陆、海军作战的战斗力量。
第二炮兵:是以地地战略导弹部队为基本单位,实现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重要核反击力量。它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可单独作战,或与其它军种协同作战。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第二炮兵部队已经成为一支装备多种型号导弹、配套齐全的合成兵种,具有一定规模和实战能力的主要战略核反击的作战力量。
3、从国庆阅兵看我国武装力量
建国后,我国先后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影响较大且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阅兵。请看一组建国后几次国庆阅兵的照片,从中我们更能够深刻体会到我国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所取得的成就。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大阅兵:当时参加阅兵的装备是“万国牌”的,除了马匹是国产的以外,其他的装备大都是缴获的。
1954年国庆五周年时的阅兵:当时参加阅兵的装备,不论是车辆、各种火炮,还是坦克、飞机,基本上都是苏式的。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国防工业和科研刚刚起步,主要是引进一些装备。
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的大阅兵:这时第一个接受检阅的坦克方队,装备的是我国制造的59式中型坦克;在受阅的6种型号的火炮中,有5种型号是我国自己制造的;从天安门上空飞过的,也是由我们自己制造的歼—5型飞机。也就是从这时起,我们的国防工业开始走上了仿制的道路。
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这次阅兵使用的全部都是国产的新式装备,特别是战略导弹第一次向外展示,壮大了国威和军威。这充分说明,我国的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具有了自主研制、自主生产的能力。
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武器装备种类比1984年增加了近一倍,其中95%是新装备。
2009年,中国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无疑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中国在“厉行节约”前提下举行阅兵式。这是我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
从开国大典上的“万国牌”、“骡马队”,到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的国产新武器、新装备,一条阅兵路,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纵观这次大阅兵,中国军队实现了漂亮“转身”。
陆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在国庆阅兵方队中,陆军方队的规模是最大的。细心者可发现的明显变化:徒步方队减少,战车方队增多;步兵方队减少,专业兵种方队增多;作战方队减少,保障方队增多。上述变化不仅意味着人民解放军在力量构成上正由庞大单一向精兵合成迈进,而且在使命任务上,亦由以往的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
海军:由近岸防卫型向近海防卫型转变。新型舰对舰导弹、新型舰对空导弹,新型两栖战车等等,不断增大的射程,日渐提高的精度以及更趋完善的体系等,充分表明了人民海军的日益强大。目前,海军正加快重点武器装备建设步伐,研制大型水面战斗舰艇、高性能潜艇、大航程作战飞机、远射程导弹等新一代武器装备,使海军由近岸防卫型向近海防卫型转变。
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从天安门广场上空依次飞过的预警机、加油机、歼击机、轰炸机等,昭示着人民解放军空军不仅正向多兵种组成的战略空军迈进,而且担负的任务和具备的能力,亦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
第二炮兵:由单一威慑向双重威慑转变。此次阅兵依次驶过的新型近程、中程及远程弹道导弹方队及首次露面的巡航导弹方队,让人感受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在由单一核打击向远近结合、固液并存、核常兼备方向的迈进中,具有双重威慑和双重打击的能力。武警部队:从构成单一向合成多能转变。此次大阅兵中,武警部队的装甲方队、特警方队等,预示着这支武装力量开始了自身的跨越和转型,成为一支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国家处置突发事件和反恐怖的突击力量。
后备力量:由数量规模型和直接参战型向质量效能型和支援保障型转变。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这曾是以民兵为主的中国国防后备力量的行动写照。今天的国防后备力量却大有不同。中国民兵目前不仅建有炮兵、通信、工兵、防化以及海军、空军、二炮等专业分队,还在地方高科技行业组建了信息通信、医疗卫生、工程维修、伪装防护等信息含量较高的专业分队。民兵武器装备不仅实现了国产化、制式化,还陆续配备一批新式防空装备和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所需的装备器材。在现有的51万人预备役部队中,兵种部队占78%,基本形成诸军兵种齐全的新格局。
和平时期,军队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威慑,而阅兵就是一种常用的威慑手段。它是国家使用不流血的军事方式来解决军事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重要工具。气势如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是对那些欲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绝对震慑。
国防与武装力量建设三个重点:
重点一:国防政策。了解我国国防政策,使大学生自觉遵守国家的大政方针。
重点二:国防工业和科研的成就。介绍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过程,尤其现代国防技术,增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三:现役部队的组成。掌握军兵种知识,扩大知识面。
(五)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是为了应对战争、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的需要,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国家体制及其相应的活动,全部或者部分地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急时)状态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本课是新教学大纲增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教学内容:
一、国家动员的基本功能(应战、应急、服务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运输动员、政治动员)
三、国防动员的实施程序(进行动员决策、发布动员令、充实动员机构、修订动员计划、落实动员计划)
四、国防动员的发展趋势(1、由单一应战向应对多种安全威胁转变
2、由平战结合向军民融合拓展、3、由数量规模型走向质量效能型
4、由维护国家安全向维护国家利益拓展
5、国防动员法规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节重点: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
(中学一般也讲一些国防内容,“法规”和“人民军队”放在这里讲。法规 主要讲三法或四法;“人民军队”,内容中的武装力量相同,只是简略一些,辉煌历程和光荣传统是对中学生要求。主要了解我国的国防历史和国防科技、工业现状,熟悉国防法规、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武装力量的构成,掌握国防动员的程序、方法和主要内容,增强国防观念。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和光辉战斗历程,熟悉光荣传统的基本内容,“艰苦奋斗、拥政爱民、尊干爱兵、自觉基础上的严格纪律、三大民主、压倒一切敌人、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第二部分 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人们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认真学习和研究军事思想,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和掌握战争的一般规律,同时还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熟悉竞争的谋略,学会“治众”的艺术,领略“造势”的内涵。尤其还可以学会从战略高度去观察、设计和处理问题,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促进智力向高层次不断发展。
军事思想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武装力量建设和使用的原则和原理。大致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思想、国防建设思想和军事哲学等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
一、军事思想概述(包括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
三、新时期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
重点把握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主要内容;地位作用。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1)关于时代主题发展的理论:一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二是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三是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2)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一是服从国家建设大局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二是军队和国防建设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3)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核心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4)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和积极防御战略理论:一是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二是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三)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1、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保证“不变质”:一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是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三是坚持按照“五句话”总要求,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军的特点和规律。
2、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立足于“打得赢”:一是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提高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二是质量建军,科技强军,实现我军 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宏观构想是:实施一个战略——科技强军战略;解决一个主要矛盾——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完成双重历史任务——机械化和信息化,努力争取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一个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套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五大做出了用下个世纪前五十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个构想,既从我国、我军的实际出发,又更多地体现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特征;既强调我国、我军的特色,又更多地尊重世界军事发展的客观规律,重视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与军队建设路子。
(四)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会议以后,确立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这一时期,我国顺利实现了人均1000美元的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矛盾不断突显出来。在历史转型期中,如何继续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国防建设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的和平发展,实现国防与军队建设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我党正面临历史转型期的考验。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军队与国防建设
2、建设和谐国防,推动中国的和平发展
3、加强国防教育,推进公民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
4、加强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5、加强和平时期忧患意识教育,勿使战场成为国防教育的最后课堂,这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的一个事关国家兴衰存亡的大问题,也是胡锦涛高度重视的问题。
主要内容;指导作用
了解中国当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掌握我军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我军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第三部分 国际战略环境
一、战略环境概述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
原因:一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二是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三是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四是南北矛盾更 10 加突出,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五是武器发展和现代战争的巨大破坏性,导致人们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因此当前的战略环境用一句话概括,即: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世界格局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首先,未来的世界不可能是美国一家独霸。其次,其他力量中心也在成长壮大。
3、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严重;二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世界局部动荡的主要根源。
4、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二、国际战略格局
1、二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重点把握: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和特点;发展趋势
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从中国的国家安全角度看,周边形势总体走向缓和,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深入发展。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周边国家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各种分裂势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给我国周边安全不断带来危害,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强国威胁、热点问题、领土争端、分裂势力。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多层次的国家安全挑战。演变与现状;发展趋势;国家安全观
掌握战略基本理论,了解世界战略格局的概况,正确分析我国的周边环境,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四部分 军事高技术
一、军事高技术概述
概念与分类;发展趋势;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二、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精确制导技术;隐身伪装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技术;航天技术;指挥控制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
三、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教学目标:了解军事高技术的内涵、分类、发展趋势及对现代战争的影响,熟悉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范围,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重点讲清“科技与战争”关系:科技为战争服务,最新科技成果首先运用于战争,科技突破引起战争方式变革,科技水平对战争结局影响加大,军事需求引发新技术。重点: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血的教训。
第五部分 信息化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概述
二、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三、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明确科技与战争的关系,树立为国防建设服务的思想。(了解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发展趋势和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熟悉信息化战争的特征,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
当代国际战略形势表明,传统意义上的世界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战争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是在不断的运动、发展、变化着,直至最终灭亡。只要战争根源没有铲除,战争的危险就一天不会消失。我们只能认真地准备战争,去研究、适应战争的新情况、新特点,切切不可淡化战争意识,消极对待就会被动挨打。
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曾有过汉唐之盛、明清之盛,但也出现过严重的民族危机。特别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在有屈辱、有斗争中挨过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一次化险为夷。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中华民族将又一次面临危机。落后就要挨打,领先则可求存。我们深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有强大武装力量作坚强后盾,有十三亿各族儿女的关心支持,中国的强盛,中华巨龙的腾飞世界是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