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单元课标解读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1.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设置公理的必要性
2.关注现实.并通过具体例子定义.命题.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3.会证明两平行线线平行的有关判定定理。两平行线平行的有关性质定理。三角形内角和
定力及其推论.4.体会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正确定性.出步树立步步有据的推理意识。发展推理论证能
力。
5.感受公理化方法是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一.本单元的分解时目标各是什么?
第一课时
1.初步体会检验数学结论的常用方法;实验法,举反例推理方法。
2.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第二课时
1,3时定义。命题。其他命题的含义。含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2和学体会公理化思想。
第三单元
1.今根据‘圆位角和时。西边线平行,园弯内角互补两边平行线.内错角时.两边线平行.并
能简单应用这些结论。
第四课时
1进一步理解和总结证明的步奏.格式证明方法.2体会互相思维过程.第五单元
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第六单元
1理解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两个推论及其证明.内容解读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相关内容;
1“两直角平行”同位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内错角相等三角形内角“180°”
本单元主要内容:两直线平行的有关性质.三.本单元的列题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课时3的例题重点:利用同旁内角互补证平行.课时4的例题重点:利用平行证互补.课时5的重点:怎样证明三角形内角和.课时6的重点:利用外角证明两角大小.四.平行线形质和平行线判定的区别是什么?
平行线性质是:已知两直线平行证出结论.平行线判定是:已知角的关系.推出角直线平行.
第二篇:课标解读
对运算能力的理解与培养策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一直将运算作为主要内容,运算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有别于《标准(试验稿)》,这次《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运算能力”。
一、如何理解运算能力
新课标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来解决问题。”
运算的正确、灵活、合理和简洁是运算能力的主要特征。
(一)要保证运算的正确
数学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是进行数学运算的依据。数学运算的实质就是根据这些运算的依据,从已知数据及算式中推导出结果。在这样的推导、运算的过程中,如果小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掌握不扎实,即出现数学运算中的知识性错误,运算结果的正确性必然受到影响。这也是小学生运算能力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例如:计算200+20÷10,错误的解法:220÷10=22。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算式中既有乘除又有加减,要先计算乘除、后计算加减。又如:一个矩形的花坛,长为4米,宽为3米,求其周长。错误的解法:4×2+3=11或4+3×2=10,出现该错误的原因在于对于矩形的周长公式掌握不牢固。
(二)理解算理
在适度的训练、逐步熟悉的基础上,对运算的基础知识不仅“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清楚地意识到实施运算中的算理。算理从字面理解,即为运算的原理或者道理,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解决“为什么算”的问题。学生
只有理解了计算中的道理,才能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才能正确地、迅速地运算。在深入理解运算法则、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法则、公式的使用条件、特例、变式,从多个角度解释法则和公式、理解多个法则公式间的内部联系。
以16×4运算的道理为例,首先使得学生明白16×4表示4个16是多少;其次引导学生思考运算的原理:16是由1个10和6个1组成的,可以将16×4与以前学习的乘法运算结合起来,先算4个10是多少,再算4个6 是多少,最后将两次运算的结果相加,即为16×4的结果。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得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三)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在实施运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力求做到善于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使运算符合算理,合理简洁。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出现在运算过程中是十分普遍的,一题多解体现了运算的灵活性,多题一解体现了运算的普适性。一题多解是激活解法的核心,目的并不在于“解法的多样化”,而在于思维的“多层次”,在于学生从众多的解法中比较反思、分析出解法的优劣,最终能够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估算是重要的运算技能,是运算能力的特征之一。估算已经成为衡量个体数学计算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充分重视估算。估算指的是个体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必作准确计算,并会灵活使用。
小学生运用估算策略评价计算答案的合理性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需要用到估算策略(以及动手操作、心算和计算器)来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此以后的分数和小数的运算中,学生需要估计分数和小数运算的
答案。进行估算需要经过符合逻辑的思考,需要有一定的依据,学生需要掌握估算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策略。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计算中,养成看到题目先审题的习惯,这样计算起来方法会更正确更合理,计算速度会不断提高。学会利用有关法则、定律进行计算,注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时要按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运算,不盲目简算;还要仔细检查,看有无错抄、漏抄、算错现象。学生计算出现差错,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常有的事,因此指导好学生认真书写也十分重要,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准确表达运算的思路和计算步骤。在平时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注意算法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正确计算。
(二)基础计算要过关
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数,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他们的基础都是“20以内的加减法”。实践表明“笔算的错误”大部分是由于“20以内的加减法”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特别是,如果学生没有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都会受到影响。学生必须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这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如果基础都不熟练,计算起来肯定错误百出,速度也会很慢。
(三)注重计算策略的教学
小学数学的重点不仅仅只是交给学生正确、基本的计算程序,教师更应该
使学生掌握一系列的解题策略。包括加倍、补偿、分割、重新组合等。例如,解决8+7=?的问题,可以采用加倍策略:8+7=8+8-1;凑“5”策略:8+7=5+3+5+2;凑“10”策略:8+7=8+2+5.使用凑“5”策略,凑“10”策略的好处在于:学生对于“整
五、整十”数比较熟悉,而且也有利于简化计算。在学生熟练地运用这些策略解决个位数计算的基础上,还可以将这些策略应用于两位数、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例如:43 + 25 =(40+20)+(3+5),324-86=324-100+14等。
(四)理解算理,便于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
计算的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也就是为什么这样计算。算理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的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它通常是算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规定。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就便于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算理为了算法提供理论指导,算法使算理具体化。
如两位数笔算加法运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就向十位进一。”规定了两位数竖式加法的写法、算法和计算的先后顺序。期中“相同数位对齐”“各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理论依据是“计算的位值制原则,不同位置上的数字计数单位不同,相同单位的数字才能相加。为什么要从个位加起,从十位加起不可以吗?其实对于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从十位加起更简便。而对于两位数进位加法若从十位加起,“进一”后需要十位上再加一,容易出现错误。为减少学生计算错误,才规定“从个位加起”。因此,“计数的位值制原则”和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是两位数加法的算理,而“从个位加起”只是一种人为规定。同样小数的加法法则:解决小数加减问题时,学生必须先
将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因为相同的单位才能进行计算,因此加数与加数,被减数与减数的各个单位必须对齐。
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强调算理的教学,但并不等于每种算法都要让学生把算理表达出来,对于有的算理,小学生是难以表述的,只要让学生能意识到它就可以。二是通常不需要在计算教学中把算理提出来进行专门的教学,而是把它蕴藏在计算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计算中明确这样算的道理。
(五)向学生传授灵活的估算策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1.要求学生使用首位数进行计算,然后再调整答案
一个简单有效的估计策略是先用首位数估计值来替代每个数(其他数位用零代替),然后再计算。得到的结果会给出精确答案的正确大小,然后再计算,以调整第一个估计值,接着注意第二位数字。例如:748+436+192.估计方法是700+400+100=1200,为其他剩余数字再加200,大约是1400,。请注意这些数字的传统程序是先将其四舍五入到最近的百位数:700+400+200=1300.2.培养学生先灵活使用四舍五入法则,然后再计算
对于许多运算来说,在实施运算之前就对数字进行四舍五入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不能被严格的四舍五入规则限制住,要使选择的近似数尽量同具体运算形成“补偿”(一个向上取整,另一个则向下,或者向同一个方向取整)和(或)“兼容”(产生能在可视范围内进行计算的数字)。正如上面例子所表明的,这种类型的四舍五入经常在首位策略的调整阶段中使用。例:852×65。可计算900×60,即大约是54000,或者计算800×70,即大约是56000。我们也可将两个数字都向下取整,然后再把答案向上取整,从而可以得出结论,认为精确答案在48000和63000之间,约为55000。
如: 852×65,可以把852向上取整900,65向下取整60.也可以反过来把
852向下取整800,65向上取整70。
第三篇:课标自我解读
课标自我解读
王吉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形成一场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全方位、大动 作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其实质是努力构建适应新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教育体系。各国学校音乐教育顺应这一教育改革的大潮,也不再局限于音乐学科内部某些方面的小修小改,而是进行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性质、研制新的课程标准、设计新的教学体系、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等。综观各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个特征:
1.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价值。国际音乐教育学会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世界音乐的丰富多样性给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带来机遇。
2.制订音乐课程标准。为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确保音乐课程的地位,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制订或重新制订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1994年美国制订了该国有史以来第一套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下产生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此外,英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相继制订了各具特色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或《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3.确立新的音乐课程目标。对于音乐课程目标的确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做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的做法,而是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
4.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目前各发达国家音乐教育大都放弃了对西方音乐的盲目推崇或对本民族音乐的固步自封,一致认为音乐教育必须融合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像日本音乐教育就较好地融合了东、西文化。
5.不同音乐教学体系走向融合。半个多世纪以来,多种著名的音乐教学法体系相继创立并得到推广普及:包括奥尔夫教学法(德国)、柯达伊教学法(匈牙利)、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瑞士)、等。这些教学法体系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它们往往是强调音乐教学的某一方面,解决的只是一些局部问题,因此,在普及推广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的局限性。
为此,上述各种教学法体系都在努力完善自身,正是这种自我完善导致了不同教学法之间寻求互补、走向融合的趋势。它们都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强调通过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来加强音乐体验,强调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来开发学生音乐潜能,强调教学必须以激发音乐兴趣与培养良好态度为基点并视之为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等等。这些教学思想无疑将是今后音乐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爱心相伴 共同成长
大窑中学
王吉朋
记得有这样一首诗:我是一个老师,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我的鸽群能翱翔蓝天,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坚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远年轻,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的生命,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在血液的鲜红中奔腾„
我今天选择了教育,当了教师,就应拥有一份爱的艺术,那就是宽容、鼓励、提醒,我们的工作就像绵绵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让我们的学生倍受鼓舞,获得无穷的信心。细细回味,我在教育战线上已度过了十三个春秋,微笑过、哭泣过,也感动过、彷徨过,在不断地总结分析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宝典------那就是一颗爱学生的心,这颗爱心与我相伴,和学生共同成长。
十三年前,怀揣着美丽的梦想,我踏上这条充满阳光的希望之旅。漫漫长路,一路走来,虽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时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十三年的辛勤耕耘,十三年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地喜爱着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十三年的工作实践,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感悟,特别是在大窑中学全员班主任制的环境中,做为一名年轻班主任,既要有严师的风范,又要有慈父的情怀,既要关注班级中特殊的学生心理发展,又要把自己的爱心播撒在全班每个孩子的心上。我深知对学生的爱发自内心,才能尊重学生,宽容学生。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教育了一个用砖头砸同学的男孩子,分别奖励他的守时、尊重人、有正义感和知错就改的品质,使学生非常感动,对我也产生了很大的启发。面对学生的错误,陶先生用他的真挚的爱感染着学生,用他宽广的胸怀教育着学生。现在当我的学生犯错时,我会诚恳地指出;帮他们分析原因,是思想上的疏忽,还是长期以来的习惯;是因为身体的不适还是家里的小麻烦,我都要尽全力的帮他们解开心结,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把他们当成和我们平等的朋友,把宽容融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上,融入到我们的举手投足间,镶嵌在他们的一颦一笑中,让爱的清风在整个班集体中飘荡。
我深知,一句简单的鼓励,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因为它包含着浓浓的师情。记得开学初的时候,我所教的班课堂气氛特别沉闷,他们习惯了老师讲学生背,不需要动脑的教学模式,为了改变这种环境,我发动同学精心准备了一场班级歌手大赛,比赛结束后,我拿出了自己为选手们准备的证书,以全班的名义颁发给他们,并做了简短的鼓励性的总结,没想到发生了让我十分惊喜的一幕,很多没有参赛的同学都主动要求上台演唱,他们的表现同样得到了我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从那以后,我每天早上都会听到他们欢快的歌声,音乐课上也能看到他们积极思考、踊跃的参与。简单的鼓励,让他们丢掉了自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青春的活力。
我更懂得,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我不断的提醒自己,要走下“高高的”讲台,步入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走进孩子的内心,蹲下身子平视他们,分享孩子的喜悦,分担孩子的苦恼,用真诚的语言赞美,用美丽的心情对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未来,用真挚的爱心引导孩子的方向。
十三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让我拥有无穷的力量,战胜了生活中、教学中的各种困难,也战胜了自己的退缩和懒惰;对学生的热爱使我兢兢业业,在三尺讲台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的青春。
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正是教师一生的写照。最后我想以汪国真的两句诗献给所有的老师并感谢一直陪我一同成长的学生们: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进你的时候,我愿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进你的时候,我愿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第四篇:解读课标讲稿
2011年岁末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的19个新课程标准悄然出笼,这意味着从2012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将陆续使用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
义务教育新课标新在哪,把我学习的结果与大家分享一下,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以语文教学为例
要求会写字的数量减少
此次语文新课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低年级会写字数量要求减少。“旧课标”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写字要求为800—1000字,三四年级学生会写2000个汉字。而在“新课标”中,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字要求维持不变,但对小学生的写字要求则大为降低。其中,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写字要求降至800字,三四年级学生写字要求降至1600个。
要求会写毛笔字
根据“旧课标”的要求,小学一到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从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而在这次公布的“新课标”中,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则提出了“兼修毛笔”的新要求。“新课标”明确,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准备一桶水,或者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写字应该从我们老师自身练起,针对市里的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我们申报了李博老师先期书法培训,预计近期将有具体的内容安排,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在下学期全体老师中开展写字基本功专项训练)
背诵篇目数量增加
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而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则有136篇。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则增加了14篇。(为更好地做到初小衔接,我校今年分年段开展的国学背诵,也是为了达到加大知识积累,减轻未来学生的课业负担的目的)
具体解读“新课标” 突出时代性,增删有原则
增,突出时代性
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如反映科技进步新成果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知识。除此之外,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判断,如化学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了课程内容。
删,合理安排课程容量 课程标准修订后,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德育敢为先,能力成亮点
亮点1 母语教育循序渐进
依据小学阶段不同年龄学生语言发展特点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情况调查结果,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写字量做了适当调整,以更好地遵循识字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调整之后,低、中年级适当减少了写字量,高年级相应增加了写字量,整个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保持不变,仍然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亮点2突出传统文化教育
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等内容
亮点3 “坚持能力为重”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一直很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比较弱,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坚持能力为重”,新课标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调整,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
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
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关于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要求每位学科教师在本学期放假前,先学习领会本年段的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家要把它分章节记录在学习笔记上。推荐一本书 作者简介
郑杰校长是上海原北郊中学的校长,上海市“十大”读书成材标兵,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现任上海师大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上海市方略教育研究所所长,现代教育理论家、实践家。
郑杰校长的见解是独到的。他的理念在自己朴素的教育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如“淡泊名利的人就一定要把名利先拿到手”,“能把差生培养成材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学校”。他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事例,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反思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理念,自己的管理、自己行走的路。
本次我们学校还为每位教师精选了教育书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愿我们在教育的书籍中重拾教育的快乐,在读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课标解读工作总结
溱水路小学课标解读工作总结
根据市教研室关于课标解读的工作精神及安排,我校积极开展课标解读工作。在教导处的精心组织下,课标解读工作开展顺利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投身课标解读
为了搞好我校的课标解读工作,我们多次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在樊校长的带领下,集中学习了市教研室有关课标解读的文件,使每个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透彻的领会了课标解读的精神。各学科教研组长及时传达市教研室关于课标解读的具体安排要求。教导处两次组织课标解读工作的大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课标解读方案。通过学习,从任课教师到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把课标解读工作作为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的重点工作来做。各教研组、备课组能够积极行动,积极开展活动。
1、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我们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努力学习《课程标准》及解读等教学理论,从而丰富更新自己的头脑。我们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标准,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件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
2、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标解读的显著特征。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继续确定了“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努力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解读以来,老师们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小组合作学习正走向实效。
二、备课组分工明确,任务具体,确保课标解读顺利进行
为了更好的完成课标解读工作,使每个教师在解读教材课标的过程中提高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我校教师的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导处的指导下,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根据自己学科特点将本学期教材的解读内容进行了分工,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任务。如语文学科每个教师解读一个单元,英语学科按单元分配,数学每个教师解读几个章节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解读任务。有不少教师在完成学校分给的任务的同时,还互相帮助,相互探讨解读的策略。
三、人人参与,共同成长,确保课标解读的实效性
各备课组能够按照学校课标解读的要求,把教材解读工作与集体备课融为一体进行,是我校的传统的教材分析变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以课文确定主备人,人人有任务,人人钻研课标和教材。先个人解读,后集体讨论,解惑释疑,确定结果,形成教案。主备人在集体说课前先说自己的研读思路,然后每个成员针对解读内容,说出自己的意见,讨论教法、学法实施策略是否恰当,对解读出来的困惑和问题,再进行集体讨论,由本组的骨干教师或经验丰富的老师做总结指导,达成共识,形成初步的材料。解读以来,老师们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小组合作学习正走向实 效。
四、吃透教材,把握教法,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课标教材解读的目的是为了促使老师更好的把握教材,吃准课标这个“度”,使老师更有效的备好课,上好课。在课标解读过程中,不少老师能够以解读成果指导备课上课,并以学校教学擂台赛为平台上好一节公开课,提高了上课的质量和层次。
1、深入钻研教材,备好每一堂课。能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拟定教学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编写比较实用性的教案,教案中体现学法的指导。
2、努力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入课堂,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因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精心设计练习,认真批改作业。力求每一次练习都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实践性的作业,如,语文办手抄小报、数学到超市调查商品售货状况等。
4、做好学科培优转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习能力相 对好的学生注重他们在更深层次上的学习和探究;对于学习能力相对困难的学生,从基础知识方面着手对其进行再一次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促使他们可以逐渐跟上其他同学的脚步。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通过老师的不懈努力,同学们在探究问题、预习、解决问题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后进生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能自觉完成作业,考试不及格的人数也逐渐减少。
五、积极反思,善于发现,确保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授课后及时记载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能够比较真实地从教法的选择、教师的备课、教学目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教材的编写等方面加以分析,寻找问题出在哪里,并能提出今后的改革措施。从而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备课组教研中积极发言,在教学目标,教材处理,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在学校的教研中,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课标解读的困惑。
1、课标解读需要专家引领和指导。
2、解读成果书写形式需要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