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夏县:牵着牛羊奔小康 (定稿)
临夏县:牵着牛羊奔小康(定稿)
本报通讯员白兴华张志强
新春伊始,走进临夏县安家坡乡瑞安养殖场,占地120多亩的养殖场,我们走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才参观完,先进的管理模式、干净整洁的养殖圈舍,让我们感到特别振奋。采访中,养殖场负责人说,瑞安养殖场是兰州庄园牧业公司的养殖基地之一,现在存栏820头奶牛、每天产奶8.4吨,年加工群众玉米秸秆9000多吨,每亩地为群众增加收入近2000元。临夏县背靠牧区、面向城市,该县依托少数民族善养殖懂经营的民族优势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大、饲草料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抢抓省上实施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加快牛羊大县发展的政策,按照州上“农牧稳州”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和资金投入,狠抓规模养殖,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畜牧养殖业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转变生产方式,狠抓规模养殖。2012年新建了麻尼寺沟乡兴发肉牛养殖、尹集镇卡家滩肉羊养殖、南塬乡光辉肉羊养殖、刁祁乡转咀肉羊养殖等7个养殖小区,瑞安公司奶牛养殖园区、韩集镇穆伊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牛羊育肥场、河西乡兴西肉羊养殖场、尹集镇汇源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牛羊育肥场、井沟乡兴辉养猪场等10个规模养殖场,发展规模养殖户150户,截至目前,全县养殖小区达到67个,规模养殖场224个,养殖大户3485户,创建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0个,其中部级示范场1个、省级示范场1个、州级示范场8个,畜牧农民合作社累计达到29个。
漫路乡周家岭村群众马录录,妻子因病常年吃药,两个孩子年纪还小,经济状况一直很差。为了改变这种窘迫的生活,他想在原有养殖规模的基础上扩大养殖,来增加家庭收入,但苦于没有后期发展资金。去年6月份周家岭村成立了东昇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马录录通过合作社向融资担保组织申请了5万元贷款,购买了新品种母牛5头,多胎羊10只,形成了一定的养殖规模。他告诉我们:“以前我只有2头牛、8只羊,收入也相当少;通过贷款养了7头牛、18只羊,去年底,就收入了3万元”。通过创建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广大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2012年建设了临夏县新集镇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临夏县牧德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畜牧农民合作社累计达到29个,显著提高了养殖户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帮助临夏县养猪协会、聚兴猪业农民合作社等合作组织规范化运行,成功举办了养猪产业研讨会和科学养猪培训班,为全县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总结了经验,树立了典型。去年末全县畜禽存栏达130.91万头(只);全年出栏畜禽109.52万头(只);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685元。
一个个龙头养殖企业,一座座标准化的养殖小区,一户户规模养殖户,让临夏县各族群众多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途径,也增强了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第二篇:牛羊买卖合同
购(牛、羊)合同
甲方:
乙方:
现就在甲乙双方买卖牛羊相关事宜经协商,相关事项签订如下协议:
一、根据乙方的需要,甲方组织保质保量的货源,由乙方在场地内自由选购体型纯正,发育正常的(牛、羊),达到乙方满意。乙方购买牛()头,羊()只。
二、付款方式:签订合同时一次性付清欠(牛、羊)款()元。如不付清甲方有权把(牛、羊)全部拉回。
三、甲乙双方不得违约,若一方违约,应承担全部经济损失,由法院机关制裁,此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以双方签字生效,四、此合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年月日
第三篇:临夏中学
临夏中学
临夏中学始建于1923年。1943年设立高中部。1980年被确定为全省24所重点中学之一。1989年、1992年、2006年三度被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校现有各族学生3500多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246人,占学生总数的35.6%。现有64个高中教学班。有教职工269人,其中专任教师239人,省州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省州级青年教学能手37人。有高级职称教师64人,中级职称教师82人,初级职称教师7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3.31%。2005年,通过州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2008年5月,通过了省级示范性高中初评。
2009年5月,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理清发展思路,规划发展远景,确定了“崇德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悦纳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的育人理念,弘扬“严谨治学,乐于奉献,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学校传统,倡导“立德修身,严谨诚信,爱心育人,敬业乐群”的教风;培育“敬、进、竞、谨、静、净”的学风;以“志向远大、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鲜明”为育人目标,遵循“以德治校,质量立校,教研兴校,名师强校”的办学宗旨,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州内各族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学校建有综合教学楼1栋,建筑面积12355平方米,图书阅览楼1栋,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1栋,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现在的17个,已建成连接综合教学楼、旧教学楼的校园网,另建有计算机室4个(其中教师电子阅览室1个),各办公室安装有计算机。有多媒体教室11个(包括8个安装有电子白板的教室),微机总数达537台。有容纳700人的多功能厅1个,能容纳1800多人、投影设施齐备的多功能大厅1个,有能容纳300多人的报告厅1个。图书阅览室2个,面积520多平方米,可供400多人同时阅览。教师阅览室1个,面积16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67万册。拥有100米直跑道、250米环形跑道的人造草坪标准体育场1个,面积7952平方米。有640多平方米的体育训练馆1个。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兵乓球场、体育器材达到国家《中学体育器材实施目录》二类标准,能满足师生活动的需要。按照《临州府纪【2008】7号》文件精神,随着“临中小区”的开发建设,校园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校园整体布局将更加合理。目前,学校申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已通过。80年来,特别是解放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日益提高,培养了以数万计的建设人才,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校园面积达80亩,全校有教职人员189名,其中专任教师146名。有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30名,中级教师65名。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在读研究生16名。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族学生2400多名。自1984年以来,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全州首位。2003年6月最后一届初中生毕业,标志着临夏中学迈开了向省级示范性高中冲刺的新步伐。2003年高考,参考的488名学生中,397名学生被省内外各类高校录取,升学率为81.35%。2003年10月,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12355平米的综合教学楼建成并投 入使用。2004年4月,投资380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5600平米的学生公寓楼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在新的世纪,以直接造就地方建设人才,间接促进地方文化发展为己任的甘肃省临夏中学,将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下,在地方党政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指导下,恪守“团结自强,求真创新,敬业勤学,育人报国”的校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甘肃通渭什川乡:围绕资源做文章 赶着牛羊奔小康
甘肃通渭什川乡:围绕资源做文章 赶着牛羊奔小康
沧海桑田,急剧变化。居于穷山僻壤中的通渭什川人,经过近两年发扬“苦干不苦熬”的精神,终于使昔日“苦瘠甲天下”的“什川人家”跳出了“靠天吃饭”的圈子而走进了“种草养畜”的大行列,全乡的牛羊市场每集由以前的三五头发展到如今的成百头,招来了武山、洛门、甘谷等外地的客商,每集交易额达50万元以上,丰收的喜悦让走上富裕道路的什川人民激动不已。这一成绩的取得,无不凝聚了乡党委、乡政府一班人认真践
行科学发展观的无比智慧和辛勤汗水。
科学决策定思路 确定规划明目标
什川乡共有16个村民委员会,108个村民小组,4291户,20000余人,平均海拔2112米,人均耕地4.7亩。由于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该乡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十分严酷,长期以来,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的农村经济效益很低,人民生活相当困难。新一届乡领导班子调整以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总结历届班子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三个月时间踏遍了全乡所有的沟沟峁昴,并发动全乡上下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寻找经济发展的路子。70高龄的老党员席万祥分析说:“当地土地广阔,气候凉,旱情重,不适宜种粮食作物,最适合种草,只有大力发展养殖业才是出路,如果把这种天然优势变成经济优
势,不信什川人就不得富”。老人的话印证了乡党委一班人几个月来的想法是正确的,于是乡上决定把大力发展草畜产业作为调整结构、培育产业、推动全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并利用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有利时机,采取“政府搭桥,信用合作贷款的模式”,畜牧部门指导,按照“五统二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筑、统一品种、统一防疫和分户饲养、分户核算)的原则,采取大户带小户、富裕户带贫困户,组建“双培双带”信用合作组的方式解决发展资金,提高科技含量,达到
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
优势政策增活力 培育重点上规模
为把什川乡建成以农业结构调整、草畜配套、生态能源为一体的基地农业经济生态模式,全乡牛羊养殖业形成市场规模,使什川人早日走上富路,乡党委一班人多方争取,调剂了一批发展资金,整合什川、吴湾、盘龙、地
八、崖边等村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规模养殖户和促进牛羊养殖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一是为养殖户提供围栏、水泥、红砖、竹板及棚膜等配套物资修建标准化暖棚圈舍及解决养殖户贷款贴息;二是养殖户引进一头牛补助500元,引进两头补助800元,引进3头补助1000元,每引进1只羊补助100元,并签订长期养殖协议;三是建成秸秆青贮氨化池30立方米以上的养殖户,每座补助现金100元、水泥半吨、并奖励水泵一台;四是结
合“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组建“双培双带”信用合作组56个,发展成员392户,为养殖户解决信用资金256.8万元,不足部分由农户自筹,对养牛5头以上、养羊15只以上的农户平均每户投入资金1.8万元,基本上解决了制约草畜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在优势政策的鼓励支持和党政组织、技术部门的包抓下,截至目前,全乡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2.6万亩,全膜玉米2.53万亩,发展规模养殖户达到1200多户,大家畜存栏达到1.32万头(匹),出栏1500头(匹),牧业总收入可达3000多万元。席顺成是发展的典型养牛大户,现正常存栏肉牛20头左右,今年该户出售自繁牛6头,育肥出售肉牛22头,纯收入6万多元,自家42.5亩地一半种了牧草、一半种了全膜玉米。
强化服务解难题 科技兴牧增效益
围绕牛羊养殖规模化、市场化、什川乡通过努力强化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依靠科技,提高牛羊养殖效益。首先从品种上进行改良,在什川、盘龙、崖边三村建立黄牛冻配点3处,从山东引进鲁西黄牛、夏洛来等品种牛和小尾寒羊,更新了当地牛羊育肥周期长、饲养转化率低、胴体瘦肉率低等品种缺陷,发挥了优良品种优势。其首在引进品种的过程中,由山东技术员集中传授养殖技术,并逐户上门指导,解决了良种牛羊在当地适应的过程,并且由县畜牧局技术员认真主持,通过举办培训班,给养殖户讲解并现场指导饲草氨化技术,同时就日常饲养管理及疫疾防
治等环节进行培训,并发挥“双培双带”信用合作组的作用,开展组内互帮互学,提高饲养水平。什川、吴湾等5村成立了养殖协会,在协会中建立了党支部,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协会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发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什川乡扶持群众大力发展草畜产业这一举措得到了社会、老百姓和上级政府的充分肯定。是的,工作思路的调整,使什川乡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发生了如此的变化,到过什川的人们无不为什川人的变化而感叹。16个村先后被省委、市委、县委命名为“五个好党组织”,乡党委在今年“七一”也被市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
(赵世军)
第五篇:奔小康
奔小康
鹿楼镇魏花园小学四年级赵玲
“红袖添香情久长,喜看小康臻大有”现在我们已步入小康社会,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些都赖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政策。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策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沛县人民抓住每一个时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人间仙境,让沛县改头换面。与之前的经济条件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还记得爷爷奶奶给我们将过去的故事,他们穿着小棉袍过冬,我们现在穿羽绒服御寒。他们袄子里装着几片破棉絮,我们羽绒服里全是鸭毛,可比他们的破袄子暖和多了。那时候他们吃树皮草根,后来经济有了一些起色,就吃吃白薯馒头。难的过年吃顿好的,包的饺子馅里奢侈地滴上几滴油。这可算上是一顿美餐了。天天盼着大鱼大肉。可现在呢?天天吃着大鱼大肉,可还要追求粗茶淡饭。想要吃得清淡。爸爸“五一”黄金周有四天不在家吃饭,都被朋友请去聚餐。这顿顿是山珍海味,可他在第五次别人请的情况下委婉地拒绝。因为他实在无福消受。以前有句老话叫“比吃了蜜还甜”,可现在我估计,已没多少人会觉得蜜很甜。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替代了以前的茅草屋、红瓦房。以前挤在几十平米的小瓦房里,现在住进了几百平米的公寓甚至别墅里,宽敞又明亮。好不惬意!现在,道路也宽了,也平了。私家车也多了。人民的经济腾飞了!民工也是社会的一部分。现在民工的维权意识有了大大的提高,加上国家政府为民工几番下达政策。以前公司老板拖欠民工工资的事也少有发生。看来政府的存在,旨在为人民服务,替人民排忧解难、主持正义,是人民的好主人。可见我们的生活在这几十年里有了飞速发展。
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并不能代表精神上的满足。就拿我们是来说,虽然物质生活很优越也很充实,但我们不忘精神上的追求。我们经常会举行一些文艺活动。每天晚上,都会有许多市民到广场上跳跳舞,全当作健身。沛县素来有少儿书法之乡之美称,有多少孩子、青年和老人学习书法,来陶冶自己的情操。
我明白,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顽强劲取,才有我们祖国的自立自强、兴旺发达。今天,只有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不为艰难,奋力拼博,才能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小康社会!
辅导老师: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