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职业学院的选择
甘肃省职业学院的选择
随着仲夏七月的迫近,职业学院招生进入旺季。随着近年来职校毕业生就业走势日趋良好,越来越多曾经打算读三本院校或大学二级学院的同学开始关注职校。
近日,有不少是想多了解一些职校信息、职校专业的,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希望尽可能多地了解当前职校专业的就业信息和各专业的就业前景。为此,我集中了解了几家甘肃省内知名的职业院校。
斟酌比较中,我了解到,兰州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就业良好,走上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第一年薪酬都在3000元左右。从事高技能岗位或中层领导岗位的待遇能达到5000元左右。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是在原兰州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始建于1996年。为经济管理、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和机械加工等行业培养输送了万名应用型技能人才。学院占地面积230亩,建筑面积64620平方米,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15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建有标准化400米塑胶跑道、足球场、健身房和综合礼堂等体育文化场所一应俱全。学院下设医学护理系、经济管理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和基础教学部五个教学单位和一个信息化网络教育中心。开设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焊接及自动化、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会计电算化等十个专业,在校生1230名。学院现有教师97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8人。
学院坚持“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学生实训基地全部实行工厂化管理和运作,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实训环境。目前,学院建有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工程类专业的各类实验室32间;各类实验设备总价值3600余万元;学校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建有数控加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义齿加工三个校内实训基地。三个基地总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建有9个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基地,这些校办企业和实训基地,形成了“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办学格局,保证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先后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兰州分公司、中国电信兰州分公司、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兰州石化医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实习,就业、联合办学等合作关系,企业在学院设立了企业奖学金,组建或参与实习基地建设,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第二篇:甘肃警察职业学院教学水平评估解说词(修订稿)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宣传片解说词(修订稿)
校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办学思路和学院发展
陇原卫士的摇篮---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坐落在兰州市北大门。学院创建于1978年,成立之初为甘肃省公安学校,隶属于甘肃省公安厅领导,1980年更名为甘肃省人民警察学校。2001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学院。承担着我省全日制公安专科学历教育和在职公安民警的业务、警衔晋升培训任务。
院领导采访内容:(定位)
学院升高职以来,在省厅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服务,坚持学历教育与民警培训并重并举,协调发展,使学院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学院占地面积182亩。教学、办公、实验、生活等设施,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现有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刑侦、治安、交管、禁毒各专业实验室、射击馆、查缉战术训练馆、电教中心、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等教学实训设施。图书馆藏书11万册。有教学办公用计算机300余台。
学院设有政治处等6个党政部门和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11个教学及辅助部门。现有教职工167人,全日制学生2179名,常年在校培训学员200余名。学院紧密结合基层公安实战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现开设警察管理、刑事侦查、交通管理、经济犯罪侦查、治安管理、1
禁毒6个专业和刑事技术、特警两个专业方向。
教学工作与科研成果
重人才,强师资,学院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摆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坚持常抓不懈。现有专任教师79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0人,讲师35人,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教师达81%,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7人。学院还常年聘请其它高校教师和理论素养较好、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基层公安机关业务骨干20余人作为兼职教师。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形成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能够胜任各学科教学、科研任务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先后有6人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有2人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园丁奖”。主持参与编写专著(教材)14部,在国家、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1篇,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有5 项成果获得甘肃省教学科研成果奖。
学院突出警察职业特色,注重实践实训,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
学院始终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加强学生警务化管理,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强化警务体能训练,逐步形成良好习惯,养成过硬作风,练就强健体魄。
学院始终把政治合格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努力培养优
良警察意识,确保实现政治可靠、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公安基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和办学成果
三十年,春华秋实,硕果累累,书写了警院壮美的诗篇。
三十年来,学院秉承“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和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办学精神,一代代优秀的人民警察从这里脱颖而出,扎根陇原大地。已为全省各级公安、交通、监管、保卫部门培养和输送了8000名合格的大中专毕业生,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培训在职民警21000名。他们大多数已成为基层一线的业务骨干,有的已经走上市、县公安机关领导岗位。为甘肃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公安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当中有1800人(次)立功授奖,获得各种荣誉称号。
习尚银----我院82届毕业生,现任金塔县公安局长,曾获 “中国杰出青年卫士”“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任长霞式的公安局长”等光荣称号,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朱守科----我院91届毕业学生,现任兰州市公安局红古分局局长,曾获“全国禁毒先进个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他们当中有的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涌现出了田发文、张鸿瑜等英雄模范人物。
基层公安领导采访内容
警察职业学院的毕业生经过在校三年的教育训练,培养了良好的警察意识和警察纪律作风,公安业务知识扎实,上手快,适应能力强,热爱公安工作,能吃苦,能战斗,很受基层公安机关欢迎。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省教育厅“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高校工委“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和省公安厅党委“优秀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结尾语)
春华秋实三十年,继往开来谱新篇。作日的努力,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今天的努力,将迎来未来的辉煌。
院领导采访内容(目标)
今天的警院人正以崭新的姿态,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谋划未来。我们要按照省公安厅党委的要求,为把我院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一流的公安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顾问张崇春李红斌
策划李岁来张苏云
撰稿赵生政杨福泰
编导
摄像
剧务 解说 监制 总监制
第三篇:甘肃公务员面试 关于如何确选择公务员培训机构
公务员考试面对众多培训机构我们该如何选择?
2011省考面试就要出来,2012国考也已展开,面对千军万马我们如何能顺利度过公务员考试这座独木桥?
?? 在我们努力奋斗学习迎接公务员考试的同时,想过自己怎样才能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吗?俗话说,成功是天才加汗水能达到,但是在现在这个竞争化异常激烈的时代,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达到公务员考试所要求的高度。如今,公务员考试的难度远远超出了高考,证书考试的范畴,怎么样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标准?怎么样才能发掘自己无穷的潜力?选择一个比较好的的辅导机构是最佳途径,辅导机构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效果事半功陪,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熟悉公务员往年的考查点,熟悉公务员考试的出发点,从而让我们节省的大量的时间,让我们集中精力去学习公务员的要点。
如今,市场上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多的让考生不知如何选择。
宏政教育专家白老师给广大考生介绍了这么几点,大家可以参考选择:
第一:必须是国家注册的正规教育培训机构,这样首先在法律上保障考生的利益。
第二:必须有自己的教育教学资质,有正规的上课场所(最好能和考场保持一致,让考生有主场作战的感觉)。
第三:有自己的师资力量,一个成熟的教育机构都会拥有自己的师资力量。
第四:价格合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费用低的效果怎么样你懂的)。
第五:在网络上搜索引擎里面有这家机构的简介和人气。
第六:看是否拥有真正的“先过关后付费”教育协议合同。考生选择这种班级,如果某一机构要让考生先付费,不通过后退款,那么这就要谨慎了。你想,一旦钱被收去了,想全额退回的可能性怎么样?
第七: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看一个机构笔试培训的时候用远程视频还是老师现场面授。远程视频教育的效果好坏,大家心里都清楚,好比自己在电脑上搜索一些公务员上课视频去看,会有好的效果吗?建议学员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有专家现场面授的机构,无论老师讲课的水平怎么样,因为有现场的互动,效果会大大提升。
宏政教育专家赵子龙(宏政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提醒广大学员,选择一个好的培训机构是为通向公务员之路多开了一扇门,但是前提还是要自己努力复习。
有关公务员考试动态,请关注宏政教育官方网站
最后,希望大家考试成功!
第四篇:甘肃高铁学校:为什么要选择职业教育
甘肃高铁学校:为什么要选择职业教育
中考每年来临之际,是“上普高”,还是“上职业院校”,已成为每个初中毕业生及家长面临的重要抉择。为此,甘肃高铁学校的小编提醒广大初中毕业生及家长,就读职业院校有七大好处:
1读职业院校,好就业。据了解,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低,一直没有摆脱就业难,而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5%以上,职业院校毕业生面对社会各种大中型企业单位的需求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 难”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好。
2读职业院校能成才。职业院校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以继续深造。参加对口高考,同样能考取大学本科、专科,同样享受注册入学。重要的是上职业院校更有利于把自己培养成高管、经理、技师、工程师、大老板。
3读职业院校,享受国家对职业院校优惠。国家规定职业院校学生前两年80%的学生享受1500元/年人助学金和奖学金。4读职业院校选择多。就读职业院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专业,目前,职业院校根据市场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的特点,开设了各种各样的专业,既有理科类专业,只要确定自己一生的发展方向,就能选到满意的专业,成就美好人生。
5读职业院校,学生根据自身基础条件、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经济状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有助于自己走向成功。比如,逻辑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卷面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适宜选择普通高中,而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应该更有利于终身发展。
6国家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建立了高等、中等教育沟通的升学“直通车”、“立交桥”。进大学深造不再是高中生的“专利”,职业院校学生一样能圆大学梦。高考已取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 “禁令”,职业院校学生不仅可参加高考,进入普通高校学习,而且可参加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进入以培养高级技工人才为特色的高等职院学习。
7成才之路每个人的发展道路是多样性的。而选择什么道路关键是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对初中生来说,如果考试成绩较差,却还要报考普通高中,除了要付出高额费用外,其风险也比较大,可能白白浪费三年光阴却进不了大学门。与其如此,还不如就读职业院校,既可以学得一技之长终身受用,又能通过各种方式圆你的大学梦。最后,学会一门或数门过硬技术,相信你的未来将会拥有一方广阔天地。从个人发展看,职业院校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社会视野开阔,因此往往能抓住转岗、升学进修、职务提升、跳槽寻找更高工资职位等各种机会,人生发展道路广阔。
兰州铁路技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办学原则。并奉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学校秉承服务铁路面向社会和主动适应、主动服务的办学思想,致力为社会培养中高等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
第五篇:甘肃区域分析
一、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发展条件包括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两个方面,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分析这些条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基础,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1、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甘肃位于中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二级阶梯上。是山地形高原地貌。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
(2)气候特征: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关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0-14℃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年平均降水量300mm左右,降水各地差异很大,在42-760mm之间,主要降水集中在6-9月。甘肃省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加。
(3)自然资源:
a.土地资源: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农用地3.81亿亩,建设用地0.14亿亩,未利用地2.87亿亩。人均占有土地26.3亩,人均占有耕地2.71亩,比全国人均占有量高出一倍多。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8681.4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05%。
b.水利资源:甘肃省的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河流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游河谷潜,水量小,河床多变等特点,但水量较稳定,但总体处于缺水状况。
c.矿产资源:甘肃省是矿产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截止2006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4%。2.社会经济背景条件
2008年,甘肃实现GDP3176.1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110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0.14亿元,同比增长18.82%。完成出口总值6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7%。总人口数2628万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69.41元,同比增长9.56%。甘肃目前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向中期推进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在40%左右。甘肃是西北重要的科技和人才基地,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与发达省区还有一定距离,恩格尔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可从社会状况和经济状况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社会状况:a.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较为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实现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突破,促进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b.文化事业: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文物遗迹较为完善;秦安大地湾遗址、武威铜奔马等一系列名胜古迹极大促进了甘肃的旅游业发展。发行量亚洲第一的《读者》杂志;多次获奖的舞剧《丝路花雨》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荣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的舞剧《大梦敦煌》等都代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c.卫生事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全国唯一的重离子肿瘤治疗落户于兰州,并拥有佛慈制药,奇正藏药等一批知名医药企业。d.体育事业甘肃体育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竞技体育方面在全国保持较高水平。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00多万人增加到1000万人,达到全省总人口的38.4%。
(2)经济状况:经济发展处于平稳较快态势。劳动就业形势较好,2008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3.20%,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25.6万人,增长12.78%;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7万人,增长27.17%。农业经济运行良好,工业生产、对外贸易发展平稳。内需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工业投资热点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开发投资整体呈现增幅回落的情况。消费品市场处于增长态势。
二、找出区域发展的优劣势
区域优势是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地区更富有竞争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1)矿产资源 :甘肃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甘肃省查明矿产资源的矿种数有97种,在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中,甘肃省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前五位的有25种,前十位的有49种。有亚洲最大的金矿-甘肃的阳山金矿。(2)水能资源
甘肃境内有黄河、白龙江等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能资源总蕴藏量达1426万千瓦,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资源开发程度为14.1%,目前在黄河上游已建成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水电站和白龙江的碧口水电站,省内还有遍及各地的小水电站。(3)较为良好的工业基础
甘肃工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3位,从甘肃的支柱产业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电力、建材、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等工业,从技术水平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9%,国内先进水平的17%,国内一般水平的64%,国内落后水平的仅占10%。全省支柱产业的固定资产更新率为79.8%。
国有工业企业实力雄厚。国有工业技术装备好,拥有一批较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一大批较为熟练的技术工人。雄厚的国有工业企业基础,具有很大的改革和盘活潜力。
(4)交通通信优势: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内陆,处于“左中四联”的地理位置,省会兰州是全国地理中心,是西北最大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网络中心,四条铁路干线、六条国道和西乌兰、京呼银兰、兰西拉等多条光缆在这里交汇,辐射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已出具体系,兰州中川机场有40条左右的航线直通国内外。
区域发展劣势分析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区域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能够更准确的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甘肃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省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仍未改变在全国的下游落后水平。在工业结构方面,仍处于“两高一资”型的传统工业结构,粗放型线型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浪费了大量资源,万元产值能耗、水耗等资源转化率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链条较短、精深加工能力弱、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甘肃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性极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资源优势在快速、高量消耗下逐渐减弱,工业发展步伐较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具体劣势:
(1)生态环境恶劣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地势高,地貌复杂,以丘陵、山区为主,年降雨量仅有约300毫米,且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约12.7万平方公里,省境内每年仅向黄河输沙量就达5.18亿吨。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仅为9.04%,农业 基础设施差,生产条件恶劣,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甘肃是全国荒漠化和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1000万亩耕地受到沙漠化威胁。同时也是全国环境污染和破坏最严重的省份之一。(2)水资源严重匮乏:甘肃深居内地,远离海洋,水资源十分贫乏,自产水资源总量306亿立方米,为全国总量的1.3 %,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1200多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耕地水量8985立方米,仅为全国水平的30%。在农业灌溉最需水的五、六月份,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15-25%,而此时的需水量则占全年需水量的35-40%,这制约了全年水资源的利用。空间上,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黄河干流。河西走廊水资源矛盾十分突出,由于缺水,每年有6万多公顷水地不能适时灌溉。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甘肃已接近严重缺水标准。
(3)经济结构不合理: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突出矛盾,一产就业比例明显偏高。在产品结构上,突出表现为粗加工有余,精加工不足。甘肃在全国占有一定优势的骨干行业有色金属、化学工业、中下游产业附加值高,由于深加工能力不足,本省主要向外输送粗加工产品,供外地加工增值。在所有制结构上,突出表现为国有工业比重高。整体非公有制所占比重仅略低于全国水平,但是在工业领域,非公有企业的比重低,在利用外资和产权交易方面成效不明显,缺乏真正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
(4)投资环境不佳 :投资环境不佳体现在软硬环境两方面。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少、标准低,部分国道、省道路面欠佳。铁路密度低、形车速度慢。机场标准低,不适于大型客机起降,且航班少。软环境欠缺表现在,办事效率低、全局观念差、执法标准不一等方面。政府为企业服务意识差,法制环境改善不明显。
(5)经济基础薄弱: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低,收入低,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不多,直接导致经济发展的投资不足。省地县三级财政困难。
三、确定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主导产业的判定主要从产业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和产业本身竞争能力两方面考虑。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甘肃石化工业在2008年,已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甘肃石化工业就迅速兴起,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就于1957年建成于甘肃玉门。甘肃的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在兰州炼油厂建成投产后成倍增长。1978-2008年的30年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200多亿。现今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中心的、技术先进、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拥有石油勘探、开发与加工、化学矿山、化肥、农药、有机和无机化工基本原料、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化工机械等25个行业。生产的石油化工产品达1000多种,出口创汇产品上百种。
有色冶金工业是甘肃省为数不多的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十五”期间,甘肃省重点有色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3.29亿元,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运,产能规模成倍增加。2005年,甘肃省21户重点冶金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20亿元。冶金有色金属产量除铅下降外,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大幅增长。
甘肃省建材工业与其他省份相比,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企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不尽合理,规模小、集中度低、竞争乱,大多数工艺装备落后,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仍然明显,节能减排压力大。
电力工业不仅是具有公用性的社会基础产业,而且也是地方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产业,甘肃省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增长,与电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国家“一五”“二五”建设期间,大批重点工业项目落户陇原,镍都、铜城、钢城、石油城、卫星城等工业城市,甘肃由此成为国家石油、化工、冶炼、纺织、建材、国防工业、机械加工制造等行业的重要基地。而电力工业为这些项目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机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机械产业多年处在为能源、原材料工业配套服务的地位,甘肃的机械装备企业已经可以生产12个大类、45个中类、85个小类的产品,石油钻采、炼化、电工电器、机床工具、机械基础件等一批重点产品和骨干企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到2003年底,全省限额以上的机械装备企业已有385户,拥有资产228.73亿元,从业人员达13.54万人。但尽管有这么多企业,大多经营规模小、结构分散、辐射作用小、配套能力不强。拥有优势产品的企业却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贡献十分有限:真正体现行业竞争力的高精尖加工工艺和重大技术装备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缺少凭借高技术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创利手段。
食品产业:甘肃省绿色食品的起步阶段从1992年至1999年,2000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目前,累计申报绿色食品企业453家,认证产品704个。从2000年到2009年,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数由18个增加到222个,企业数由16个增加到126个,绿色食品产品数、生产企业分别增长11.3倍和6.8倍。得到保护的农田、草场、水域监测面积661.4万亩,申报产量435.9万吨,产值49.7亿元。有机食品生产企业21家,产品88个,监测面积11万亩,国内年销售额3.1亿元,年出口额747万元。从本世纪初全国排序末尾发展到目前的中上水平,并跃居西北地区首位。
经过上述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兼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目标,甘肃主导产业的确定应以“保留重要传统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主导产业”为原则。未来甘肃应该保留的主导产业是:石油化工工业、有色冶金制造业、电力、热力、石油等能源工业;应该培育的新兴主导产业是:餐饮业;建筑业;零售业;中医药产业等。
单位数
从业人数
工业增加值
年末资产总计(亿元)石化工业
0.4
6.1
8.32
23.07 有色工业
4.8
-2.8
5.7
电力工业
9.38
13.03
2.07
冶金工业
16.88
7.85
9.76
机械工业
4.66
-1.43
9.39
24.62 食品工业
11.7
13.86
18.46
28.39 建材工业
-0.52
4.21
23.07
30.52
利润总额
工业销售产值
-30.48
13.86
-42.85
-8.49
-17.44
13.03
-2.96
35.76
45.89
31.51
87.37
31.55
102.99
32.92 1.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a.客观性原则b.目的明确原则c.比较全面原则d.区域性原则
2.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模型共分三个层次:目标层-主导产业选择;准则层-市场需求、产业关联、竞争优势、产业规模、产业经济效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指标层-行业市场占有率、销售利润、固定资产规模、就业规模、销售利润率、产业利润率、经济增加值、能源消耗产值率。3样本选择说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