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石化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通过鉴定
中国石化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通过鉴定中国石化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日前通过鉴定。至此,国内规模最大、集成度最高的审计业务在线管理和监控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树立了总部职能部门、专业条线信息化集成应用的典范。该项目在管理、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在审计业务管理方面,实现全流程管理,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促进了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在审计项目监控分析模式上,该项目创造性地设计了审计项目全过程管理监控及动态分析模式,实现审计项目进展情况的全程在线实时监控,为集团公司全面、及时、准确掌握下属多级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提供了有力支撑。(李鑫轶 刘陈宇)
濮城油田巧用“信息技术”根治数据归整顽疾“我们对单井信息库中2400口井的常用井号与其对应的设计井号进行核实对应。我厂的生产数据与静态数据关联之后,动态技术人员就可以任意调用库中的坐标、分层等数据喽。”8月8日,中原油田采油二厂信息技术人员秦义江如是说。7月下旬,该厂借助油田信息中心在全油田范围内统一、核实井号的时机,对单井基层信息库中的设计井号字段进行了完善,此项“小举措”根除了这个厂多年来因井号不统一对应,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不能关联,数据无法共享的难题。由于新井在输入井号时使用的是汉字井号,一些诸如坐标库、井斜数据库等静态信息采用的都是汉字井号。而油藏管理区信息录入人员输入日常的油水井产量、含水等生产数据时用的是简化井号,两套数据由于井号的不一致,造成数据无法共享。因为数据归整的工作量大,组织起来困难较多等原因,该项工作一直久拖未决,并成为了多年来工作中的一个“顽疾”。7月下旬,采油二厂抓住油田信息中心统一井号之机,升级了单井基础信息库程序,从而彻底根除了此项“顽疾”。(王远程 郭焕玲)
中国石化召开《内部控制手册》宣传贯彻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内控规范 深入实施内部控制
为全面贯彻国家内控规范,健全完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企业两级内控制度体系,深入实施内部控制,1月25日,中国石化《内部控制手册》(2011年版)宣传贯彻工作视频会议在总部召开。会议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内控制度,实行生产经营管理全方位控制和监督。
中国石化十分重视内控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内控工作。自2003年起,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先后在国内率先建立并实施内控制度,连续5年顺利通过外部监管的审计验证,内控工作得到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和肯定。8年来,中国石化不断健全内控体系,建立日常管理机制,持续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内控检查与考核,企业的风险防控意识显著增强,为堵塞管理漏洞、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石化在内控工作上创新不止,内控手册的修订是又一次重大调整。新版手册在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和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基础上修订整合,首次实现了上市、非上市内控标准的统一,为提升中国石化内控管理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
会议指出,中国石化的内控工作尽管起步早、发展快,但整体水平还处于“合规”的初级阶段,促进企业提升价值的作用还未完全显现,内控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内控工作的认识。
会议强调,深入实施内部控制既是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提高公司规范化运作水平的基础性保障,又是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做优做强企业的迫切需要。各企业要积极落实新版内控手册,健全企业内控制度,完善风险管控体系。一是明确内控组织机构,配备内控专职人员;二是认真组织实施细则修订工作;三是建立内控管理长效机制;四是认真自查测试,强化考核,提高内控执行力;五是深化内部控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六是持续开展宣传培训,培育风险控制文化。
2010年之前,内控工作在集团财务部和股份财务部分设,此后合并整体划转到企业改革管理部,同时纳入发展计划部的风险管理职能。目前,中国石化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职能由企业改革管理部行使。企业改革管理部将于春节后分三批对企业内控部门负责人和内控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据悉,集团公司党组今年将择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进一步细化内控制度,把内控工作抓得更实。(韩晓杰)
第二篇:机场信息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背景
在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民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民航运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运输能力、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机场条件和 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与航空运输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民航正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多方筹集资金,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多种方式加快机场建设和基础设施 的改造进度和力度。这给民航领域的信息产业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达公司”)作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弱电系统总承包,在圆满完成工作的基础上,在充分分析了国、内外民航机场信息系统现状和发展要求之后,提出了基于集成平台的集成系统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覆盖了机场航班信息管理、运营管理、资源管理、统计与分析、VIP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等核心管理功能以及航班信息显示、离港、广播等机场弱电子系统。通过信息的自动获取、自动处理、以及自动发布将机场内异构的子系统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顺畅的运营指挥环境。
顺 利完成大型国际机场的实施管理后,万达公司又把整套解决方案成功地应用于宁波栎社机场这样中等规模的干线机场的信息系统建设。万达公司实现了宁波机场新、旧候机楼信息系统在一夜之间无故障切换,并平稳运行至今长达八年。此外,宁波机场信息集成系统被评为民航管理局“优良工程”。
万达机场核心生产运营系统(AIIS)及信息集成平台(CUTELNK)均荣获上海市“优秀软件产品”。上海机场集团、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无锡、温州等机场都先后采用了万达公司提供的机场软件产品。系统结构
万达公司的集成系统是支持机场生产运营集成化的系统。该系统由高速主干网、核心运营数据库(AODB)、核心生产运营系统、集成平台以及其它弱电子系统构成,如图所示。(1)主干网
机场高速主干网是集成系统重要的物理组成。通过IP地址分配策略,可在该主干网上划分功能化子网,核心生产运营系统、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和离港系统等子系统作为功能化子网共享网络资源。
针对外部接口、驻场单位与主干网之间不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而是通过主干网上的防火墙实现受限的访问。以实现内外部用户不同安全级别上的控制,内外部接入用户使用各自独立的接入交换机。
(2)核心运营数据库(AODB)
核心运营数据库(AODB)集中存储机场运营数据和其他商业数据。是所有集成的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各个系统的数据必须跟AODB的数据保持同步、一致。
(3)集成平台(CUTELNK)
集成平台是信息系统集成的平台,它与各个核心管理子系统、各个弱电子系统以及中央数据库AODB连接。各个信息系统要访问AODB必须通过集成平台来实现访问和操作。
集成平台提供了各弱电子系统与集成系统交互的接口标准和规范。主要弱电系统有:航显系统、广播系统、离港系统、安检信息管理系统、时钟系统、内部通信系统、电话问讯系统及楼宇自控系统。
集成平台提供的接口标准和数据规范也适用机场相关的管理系统和服务器系统,同时外部单位的信息系统也可以通过集成平台接入。
(4)核心生产运营系统(AIIS)
核心生产运营系统是机场的各类日常运营业务处理的表现层。应用系统主要由航班信息处理系统、生产营运管理系统、机场运输资源管理系统、航班综合信息查询系统、航空业务管理系统、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应急处理系统等组成。
(5)外部单位信息系统接口
未来可能接入的外部单位主要有航空公司、空管、海关、联检、货运、食品、公安、油料、地面代理、其他机场以及相关公共交通系统。系统联动
通过信息集成平台,集成系统实现与各子系统的联动,如图所示。核心生产运营系统
万达公司的机场核心生产运营系统主要包括航班信息处理系统、生产运营管理系统、机场运营资源管理(分配)系统、航班信息综合查询系统、机场航空业务管理系统、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机场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应急处理系统等。5 应急指挥中心
机场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对内负责整个机场生产运营的总体协调,对外负责与空管、航空公司等单位的生产协调。应急指挥中心将通过运营系统实现对各项服务保障活动的总体监管。
信息汇集和决策分析是通过对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展现等手段,为领导指挥和控制提供各类信息依据,指挥控制则是在信息汇集和决策分析的基础上,领导通过指挥控制平台,进行命令的下达和指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控制、战时的会商协同等工作。
(1)应急预案管理
◆ 预案概况——对紧急情况应急管理提供简述并作必要说明;
◆ 预防内容——对潜在事故进行分析并说明所采取的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措施;
◆ 预备程序——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 ◆ 基本应急程序——给出任何事故都可适用的应急行动程序;
◆ 专项应急程序——针对具体事故危险性的应急程序;
◆ 恢复程序——说明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所需采取的清除和恢复行动。
(2)应急指挥
应急指挥是突发事件指挥控制的枢纽,通过应急指挥系统,为现场指挥和控制提供全面的应用支撑。应急指挥包括对各类信息的综合查询,如事件报告、状态跟踪、资源调配部署情况、人员分布情况、控制范围等,通过报表、图表、GIS等方式进行展现,为指挥人员提供各种辅助决策信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命令发布与现场指挥,如:紧急流调、范围控制和预防、现场救治、资源调配等。应急指挥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6 展望
随 着中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机场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万达公司提供的机场信息系统集成产品,给机场管理者提供实时、全面的机场运营状态信 息,从而有序地组织机场的生产运管,有效地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及管理水平,同时,也提升了机场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机场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民航事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三篇:中国石化审计项目业务流程
中国石化审〔2015〕646号
中国石化审计项目业务流程
1基本要求
1.1本制度所称审计项目是指集团公司(含股份公司,以下统称公司)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根据公司/企业审计工作计划安排,围绕特定的审计对象,为达到既定的审计目标,所承担的具体审计任务。审计项目可划分为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
1.2本制度所称重大项目在公司总部层面是指党组管理干部的离任和任期(中)经济责任审计、资产在100亿元以上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管理效益审计、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等具有重大影响的审计项目;企业层面是指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审计项目。一般项目是指除上述项目之外的审计项目。1.3本制度所称审计项目业务流程是指公司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实施审计项目应遵循的工作步骤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8个环节:选定项目组组长与主审;开展审前准备,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实施现场审计,编写审计工作底稿与报告;审理、签发《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书;申请、受理审计复议;跟踪落实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审计项目立卷归档及考核。
1.4公司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应自觉遵守依法依规、科学高效、防范风险、从严管理等原则。
1.5公司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应重点防范审计实施方案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不强、重大违规违纪问题未发现或未报告、问题整改不到位等影响实现审计目标的风险。
1.6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审计部门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等常规审计项目,一般不适用于专项审计调查、核查举报线索等工作。对于未独立设置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相对较少的单位,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可适当简化审计项目业务流程的环节。2各级审计部门职责
2.1审计局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制度,并对各审计分局和企业审计部门依据本制度开展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2.2各审计分局和企业审计部门负责本制度的贯彻落实,并接受上级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
3工作程序及要求 3.1选定项目组组长与主审
3.1.1项目负责处(科)室根据公司/企业的审计工作计划安排,适时提出审计项目的组长和主审人选,报审计局(处)/审计分局(分处或中心)分管领导。
3.1.2审计局(处)/审计分局(分处或中心)分管领导根据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对一般项目的审计组长和主审人选直接予以审定;对重大项目的审计组长和主审人选提出审阅意见后,报审计局(处)/审计分局(分处或中心)主要领导审定。
3.1.3审计局(处)/审计分局(分处或中心)应与审计组长签订《审计工作廉洁执业责任书》,具体落实审计廉洁执业责任。3.1.4审计组长和主审选定后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调整人选也应严格按照上述程序审批确定。审计局(处)/审计分局(分处或中心)应与新任审计组长重新签订《审计工作廉洁执业责任书》。3.2开展审前准备,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3.2.1审计组长和主审依据审计项目所适用的审计业务规范指引或其他有关制度确定的审计目标与内容要求,开展审前准备工作,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并收集所需资料。3.2.2审计组长和主审研究认为需要开展审前调查的,应当开展审前调查。审前调查应由主审编制调查方案,经审计组长审核签字后报审计局(处)/审计分局(分处或中心)分管领导核准实施。3.2.3在审前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应了解掌握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分析相关指标与数据的重大变化,初步判定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问题线索,必要时也可对有关业务进行内控测试或风险评估。
3.2.4主审依据审前准备阶段所掌握的情况,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的目标、范围、内容、方法、所需人员及人员分工等要素。3.2.5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后,审计局(处)/审计分局(分处或中心)分管领导对一般项目的实施方案直接予以审定;对重大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审阅意见,报主要领导或办公会议研究审定。3.2.6主审依据审定的审计实施方案,填写《审计通知书》,经审计组长审核签字后,由审计局(处)计划管理处(科)室/岗位对项目总体安排情况进行审核,再由综合处(科)室/岗位具体办理签发手续,其中一般项目由审计局(处)分管领导审批后下发,重大项目需经审计局(处)主要领导审批后下发。企业需要报单位分管领导签发的,报分管领导签发。
3.2.7《审计通知书》一般应在审计组进驻前3日送达被审计单位;领导临时交办的审计项目《审计通知书》可在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时送达。
3.2.8审计组长和主审认为需要进行审前培训的,应当组织审前培训。
3.3实施现场审计,编写审计工作底稿与报告
3.3.1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应当召开审计进点会,说明审计的依据、目的、审计范围、工作方法和步骤、时间初步安排等,同时对配合工作及审计工作纪律等提出具体要求,并将《审计人员廉洁纪律执行情况意见反馈表》送交被审计单位,请被审计单位予以监督和及时反馈。
3.3.2审计组长和主审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访谈、组织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有关情况,收集审计线索,并适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审计内容和重点进行合理调整。需要设置举报电话的,审计组应设置举报电话。3.3.3审计人员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现场审计,根据了解掌握的情况采用判断抽样或随机抽样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相关会议纪要、记录和业务、会计资料等进行检查核实,广泛收集审计证据。3.3.4审计人员根据现场审计掌握的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以及相关审计证据,逐事逐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3.3.5审计人员将编制完成的《审计工作底稿》连同相关证明依据和材料附件,送经授权的复核人员、主审复核。
3.3.6复核人员、主审逐项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并在复核确认的《审计工作底稿》上签字。对复核人员、主审提出异议或认为需要补充证据的,底稿编制人员应当进一步核实确认或补充审计证据,并另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报复核人员、主审重新复核签字。所修改内容比较重要或变化较大的,原底稿应作为附件。
3.3.7主审将经复核的《审计工作底稿》统一编号,交由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签字并加盖公章。若被审计单位不予签字确认和盖章的,应当书面说明不予确认的理由。3.3.8审计人员依据审计实施方案的审计步骤和方法难以取得充分审计证据的,应当及时向主审报告,并共同研究和实施追加或替代审计程序。若实施追加或替代审计程序仍难以取得充分审计证据的,应将结果报告主审确认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予以记录。3.3.9审计过程中审计组发现重大问题或问题线索,应及时向审计局(处)/审计分局(分处或中心)主要领导报告,并按领导指示做好相关审计工作。
3.3.10主审应在现场审计结束,且《审计工作底稿》经相关部门签字确认后3个工作日内,起草完成《审计报告》,并组织审计组人员进行讨论和修改,经审计组长审核后形成《审计报告》初稿。3.3.11审计组长和主审将《审计报告》初稿以审计组名义与被审计单位初步交换意见,并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进一步核实相关问题,修改《审计报告》。同时要求被审计单位将《审计人员廉洁纪律执行情况意见反馈表》及时反馈给审计局(处)审理处(科)室/岗位。3.3.12审计组应于现场审计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已由审计组长与主审背书签字的《审计报告》和被审计单位意见连同《审计工作底稿》等一并报送审理处(科)室/岗位进行审理。报送审理前需根据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3.3.12.1审计分局(分处或中心)实施的项目《审计报告》须报审计分局(分处或中心)的领导及有关人员审核并签字,再将《审计报告》及《审计工作底稿》等相关材料上报审理。
3.3.12.2审计局(处)直接实施的项目《审计报告》及《审计工作底稿》等相关材料直接报送审理。3.4审理、签发《审计报告》
3.4.1审理处(科)室/岗位在收到《审计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理意见,经处(科)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交审计组。审计组按审理意见落实有关问题,修改《审计报告》,并将修改后的《审计报告》经审计分局(处)领导审核后再次提交审理处(科)室/岗位签字确认。经确认后的一般项目的《审计报告》报分管领导审定,重大项目报主要领导审定。
3.4.2《审计报告》审定后,若与征求意见稿有较大变化,审计组应进一步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报告》所反映情况、问题或所提建议涉及有关管理部门的,还应征求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在收到征求意见函的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方式反馈意见,且主要领导要在反馈意见上签字并加盖公章。
3.4.3审理处(科)室/岗位根据被审计单位与有关管理部门反馈的意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根据相关规定或要求修改《审计报告》,并将修改后的《审计报告》按下列程序处理:
3.4.3.1审计局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由局(部)务会审定,再由主要领导签发,具体包括各板块前五大企业及各专业公司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报告、涉及重大违规违纪问题的报告、需对党组管理干部追责问责的报告等。3.4.3.2审计局除以上审计报告外的其他审计报告,一般项目报分管局领导审阅签发,重大项目报主要领导审阅签发。企业的《审计报告》,报审计处主要领导或企业分管领导审阅签发。
3.4.4签发后的正式《审计报告》应及时送达被审计单位,上报公司/企业领导并抄送有关管理部门。委托实施的审计项目,受托单位应将审计报告送达委托单位,由委托单位审核、签发。3.4.5审计局(处)对审计中查出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带有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等问题,还可通过《审计简报》、《专题报告》等方式向公司/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进行反映。经审计局局(部)务会/企业分管领导批准,也可将具有警示、教育作用的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告或通报。
3.4.6审计组在项目结束后要组织召开审计项目内部总评会议,总结审计工作开展及廉洁责任落实情况。3.5下达《审计决定书》
3.5.1主审在起草《审计报告》的同时,草拟《审计决定书》,对审计查出的违反国家法规与公司规章需要纠正和严肃处理的问题做出审计结论和决定。
3.5.2《审计决定书》由审计组长审核、审计分局(分处或中心)领导审阅确认后,提交审计局(处)审理处(科)室/岗位审理。3.5.3审理处(科)室/岗位审理《审计决定书》,并将审理后的《审计决定书》报审计局分管局领导/企业审计处主要领导或企业分管领导审阅签发。《审计决定书》在送达被审计单位的同时,还应抄送有关管理部门。委托项目的审计决定由委托单位根据实际需要下达,并督促整改。
3.5.4《审计决定书》(包括《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等项目资料)需要提供给外部单位的,必须报审计局/企业领导批准。3.5.5对审计中发现的可能存在涉案嫌疑、需要进一步深入查实的审计问题线索,审计组长和主审应在提交、上报《审计报告》时明确提出,由审理处(科)室/岗位审核确认,经审计局局(部)务会/企业主要领导批准后,以正式函件形式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3.6申请、受理审计复议
3.6.1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书》有异议的,可在收到《审计决定书》15个工作日内向审计局提出书面复议申请。
3.6.2审计局在收到复议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提出是否受理复议申请的意见,经分管局领导审阅后,报审计局局(部)务会审议,做出是否受理复议申请的决定。经办处室负责将有关决定及时通知申请复议单位。
3.6.3接受复议申请的,经办处室应编制复议方案,一般项目报分管局领导审定后实施;重大项目报主要领导审定后实施。复议工作一般应在复议方案批准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出具复议报告,一般项目报分管局领导审定、重大项目报主要领导审定后,正式回复申请复议单位。
3.7跟踪落实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
3.7.1《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下达以后,审计组长和主审以及审计组派出机构应及时跟踪《审计决定书》的落实情况,督促被审计单位在30日内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和措施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审计组长和审计局(处),并附上有关调账凭证的复印件和具体整改措施的情况说明。
3.7.2审计局(处)审理处(科)室/岗位应当督促审计组长和审计组派出机构以及被审计单位认真跟踪和落实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
3.7.2.1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未将整改落实情况反馈给审计局(处),审计局(处)应及时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理督导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立即落实审计整改意见,并责成被审计单位将整改情况和措施于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方式反馈审计局(处)。
3.7.2.2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仍未上报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整改落实结果的,审理处(科)室/岗位应及时将情况向分管领导报告,并以审计局(处)名义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书面通报批评。3.7.3审计局(处)有关处(科)室/岗位要及时做好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统计工作,并定期向审计局(处)的领导反馈。3.7.4需要实施后续审计的,审理处(科)室/岗位应提出后续审计建议,报审计局(处)主要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后续审计应当出具《后续审计报告》,并根据具体情况出具《审计决定书》。3.8审计项目立卷归档及考核
3.8.1审计项目结束后,主审和审理处(科)室/岗位的有关人员应当按照审计项目档案管理规定要求,及时组织做好审计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列出审计项目档案资料清单,报审计组长和审理处(科)室/岗位的负责人审核签字。
3.8.2主审和审理处(科)室/岗位的有关人员,将审计项目档案及清单移交档案管理部门时,交接双方的经办人员和处(科)室负责人应在移交清单上签字。
3.8.3审理处(科)室/岗位应对每个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和审计人员廉洁自律情况按规定进行考核和评分,考核评分结果经审计局局(部)务会/企业审计处处务会审定后,作为综合评价与考核的重要依据。
4监督与考核
4.1本制度是各级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开展审计项目的依据,由审计局通过审计督导、审理处(科)室/岗位项目审理等工作监督实施。
4.2对未按本制度要求开展相关审计工作的,按照《中国石化审计项目审理办法》、《中国石化审计项目质量考核评估办法、《中国石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督导办法》等制度进行认定和处理,并视情形追究审计组派出机构的管理责任。
5附件
5.1审计项目业务流程图 5.2审计工作廉洁执业责任书
5.3审计人员廉洁纪律执行情况意见反馈表
5.1审计项目业务流程图
附件5.2审计工作廉洁执业责任书
甲方(派出审计组机构): 乙方(审计组):
为规范甲、乙双方执行审计公务活动行为,建立健全审计人员廉洁自律监督的长效机制,维护审计良好形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双方一致同意签订如下廉洁执业责任书。
一、双方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从业有关规定,严格遵守集团公司《员工守则》和总部机关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以及《中国石化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二、甲方应加强对乙方的管理和廉洁执业教育,双方应自觉抵制不廉洁行为。
三、乙方在实施审计项目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中国石化审计工作“八不准”规定》,即:不准超规定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不要求企业和被审计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到机场、车站迎送并支付不必要的贵宾服务费用;不准接受企业和被审计单位安排的高标准住宿和超标准宴请;不准参加企业和被审计单位组织安排的旅游或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准接受企业和被审计单位以任何名义赠送的各种礼品、礼金、土特产、有价证券及支付凭证等;不准向企业和被审计单位提出与审计工作无关的任何其他要求;不准要求企业在外部宾馆或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培训活动,或为审计部门承担、支付会议和培训活动等费用;不准以任何名义在企业和被审计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其他费用;不准利用工作之便为亲朋好友谋取任何私利。
四、甲方有权力和义务对乙方在实施审计项目全过程中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若发现乙方存在不廉洁行为,有责任和义务及时向派出审计组的机构领导或审计局有关处室反映。
五、审计局对乙方在实施审计项目全过程中涉嫌不廉洁的行为进行调查时,甲、乙双方有提供证据和作证的义务。一经查实,审计局将根据具体情节和造成的后果,对有关责任人相应进行戒勉谈话、审计系统通报批评、转岗,或提请纪检监察和人事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
六、本责任书经双方签署后立即生效。
七、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主要负责人 审计组组长: 或授权代理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四篇:中国石化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
中国石化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要求
1.1 有关概念的界定。
1.1.1 各单位负责人是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及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统称各单位),及其所属二级单位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等主要行政负责人、重要业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1.1.2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部门依据本办法规定,对以董事长为代表的公司决策层和以总经理为代表的公司高级管理层,以及重要业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所开展的审计监督和评价活动。
1.2 根据被审计对象及其任职情况的不同,各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分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任期(中)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经济责任审计。
1.2.1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单位负责人,应组织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1.2.1.1 拟提拔或调任的。
1.2.1.2 被免职、解聘或辞职的。
1.2.1.3 拟办理退二线或退休手续的。
1.2.1.4 拟整合重组且主要负责人需要调整的。
1.2.2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单位负责人,可不组织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但为核实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分清继任者的经济责任,应组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
1.2.2.1 因病故离任的。
1.2.2.2 因违法乱纪被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
1.2.2.3 不宜或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无意义的其他情形。
1.2.3 各单位负责人任期已满或任职超过3年的,原则上应组织开展任期(中)经济责任审计。
1.2.4 企业发生重大经济异常情况,如发生财务危机、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质量较差,以及改制、关闭、破产、注(撤)销等重大经济事件的,应组织开展专项经济责任审计。
1.3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客观公正地提出审计评价意见。
1.4 按照中国石化领导干部管理权限,各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行“统一标准、分级负责”的管控方式。
1.5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被审计人享有下列权利:
1.5.1 依照相关规定,要求与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审计人员回避。
1.5.2 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意见。
1.5.3 对审计结果有异议的,按规定向总部审计部门申请复议。
1.5.4 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其他权利。各级审计部门职责
2.1 审计局负责中国石化党组管理的各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履行管理、指导职责。
2.2 各单位审计部门负责本单位管理的二级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成上级审计部门安排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接受上级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3.1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主要有: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责任认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提出审计评价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3.2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按照中国石化有关规定,选派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担任审计项目组长和主审,并严格执行审计工作流程。
3.3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遵循“以风险为导向,以内控为主线、抓重点”的审计方法,在审计现场进行公示并公布举报电话。
3.4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充分利用财务收支审计、管理效益审计、专项审计、纪检监察和外部审计工作成果,努力避免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3.5 中国石化及各单位应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形成监管合力。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与规则
4.1 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计划。
4.1.1 各单位负责人离任和任期(中)经济责任审计,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各级人事部门于每年底前商同级审计部门提出拟审计名单,报经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后,以书面形式委托审计部门纳入审计工作计划。
4.1.2 专项经济责任审计由审计部门于每年底商有关部门提出审计项目计划,连同其他审计项目计划一并报经单位办公会或主要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4.1.3 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追加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按上述规定程序报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办理审计项目计划追加手续。
4.2 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4.2.1 开展各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根据审计类型和审计对象的不同,科学确定审计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4.2.2 对以董事长为代表的董事会决策层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围绕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长及董事会的职责履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审计。主要审计下列内容:
4.2.2.1 经董事会审定的单位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执行结果的真实性、合规性。
4.2.2.2 应由董事会和董事长决策的各项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的合规性,落实决策事项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决策事项执行结果的效益性。
4.2.2.3 单位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及重大责任措施的监督落实情况,包括教育培训、检查监督、隐患治理、监测分析、事故信息、应急处理、落实问责、建立保险等。
4.2.2.4 单位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相关措施的监督落实情况。
4.2.2.5 单位构建和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加强风险防范情况,以及治理的实际效果。
4.2.2.6 单位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及执行情况。
4.2.2.7 单位正确处理国家、股东、企业、职工和社会等多元利益关系,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4.2.2.8 董事长个人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遵纪守法和廉洁从业等情况。具体审计时,审计组还应关注董事长对决策事项的个人表决意见。
4.2.3 对以总经理为代表的高级管理层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围绕总经理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审计。主要审计下列内容:
4.2.3.1 单位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包括审计投资计划、生产经营计划、财务预算指标完成情况,以及会计信息反映和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完成情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2.3.2 单位财务收支核算及管理的合规性,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税费和损益的核算,以及资产、资金等管理的合规性。
4.2.3.3 单位重大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包括重大筹融资活动、重大对外投资、重大资金支付和对外担保、重大资本运作和资产处置、重大购销合同签订与履行等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4.2.3.4 单位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健全性、有效性,以及加强隐患治理、节能减排等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重大安全、环保事故的预防控制情况。
4.2.3.5 单位内部控制和管理的健全性、有效性,特别是各项主要经济业务、高风险业务的内部控制与监管的到位情况。
4.2.3.6 单位资产质量变动及持续发展情况,包括资产质量的改善、财务结构的优化、资产运营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经营和发展能力的提升情况。
4.2.3.7 单位正确处理国家、股东、债权人、职工及社会等多元利益关系,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
4.2.3.8 总经理个人及班子其他成员遵纪守法和廉洁从业情况等。没有设立董事会和董事长的单位,其总经理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应包括董事长的审计内容。
4.2.4 对部门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围绕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合规性、真实性、有效性,以及个人遵纪守法、廉洁从业情况等进行审计。
4.2.5 对单位发生重大财务异常情况实施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应区分不同审计事项和目标,审计以下内容:
4.2.5.1 对财务危机、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质量较差等异常情况或事项实施专项审计,应重点审查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落实相关责任。
4.2.5.2 对改制、关闭、破产等特殊经济事件实施的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审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和净资产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资产评估和审计结果的合法性、恰当性,同时评价、界定各类资产的价值或变现能力。
4.2.6 对以董事长为代表的决策层和以总经理为代表的管理层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按照重要性原则将企业机关及其重要子公司(单位)纳入审计范围,审计单位户数不得低于企业总户数的50%,审计资产量不得低于被审企业资产总额的70%。
4.2.7 对各单位负责人任职期较长的,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近3年。但若发现重大情况和问题,应追溯或延伸,直至查清为止。
4.2.8 审计部门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单位应按规定向审计组提供相关资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同时作出书面承诺。被审计人应向审计组作任期述职报告,并积极配合审计组的工作。
4.2.8.1 各单位负责人述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4.2.8.1.1 各单位负责人任职期限和职责范围。
4.2.8.1.2 任期内各项目标任务及其完成情况。
4.2.8.1.3 任期内重大经济事项及其决策过程和效果情况。
4.2.8.1.4 任期内重要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的制定完善情况。
4.2.8.1.5 任期内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总部规定的遵守、执行情况。
4.2.8.1.6 任期内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情况。
4.2.8.1.7 任期内个人及班子成员执行廉洁从业规定的情况。
4.2.8.1.8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改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等。
4.2.8.2 对财务危机、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质量较差等异常情况或事项实施专项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单位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审计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形成该状况的主要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单位为改变该状况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其效果,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或问题等。对因改制、关闭、破产等特殊经济事件实施专项审计,被审计单位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改制等事项的依据、决策过程和审批情况,相关资产的评估和审计情况以及相关法律程序履行情况,单位的财务状况及损益情况、资产价值或变现能力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或问题等。
4.3 责任认定。审计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根据各单位负责人对问题产生所起的作用,按照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实事求是地予以划分和认定。
4.3.1 直接责任是指各单位负责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直接作出违纪违规的决定或指使授意下属单位(部门)、人员违反规定所应承担的责任。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应承担或认定为直接责任:
4.3.1.1 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违反中国石化经营管理规定的。
4.3.1.2 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单位(部门)或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中国石化规定的。
4.3.1.3 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或玩忽职守的。
4.3.1.4 未经民主决策、相关会议讨论而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事项,造成重大资产损失、效益流失的。
4.3.1.5 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但是在多数人不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事项,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资产损失、效益流失的。
4.3.2 主管责任是指各单位负责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所分管的工作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管理职责,导致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产生所应承担的责任。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应承担或认定为负有主管责任:
4.3.2.1 对分管工作领导、指挥不力,致使经营管理活动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
4.3.2.2 由于分管工作制度缺失、监管措施不到位,致使相关经营管理活动失去控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
4.3.2.3 对分管工作存在其他失职渎职或不作为行为,致使相关经营管理活动面临重大风险或产生重大经济损失的。
4.3.2.4 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且在多数人同意的情况下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
4.3.3 领导责任是指各单位负责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所承担的职务岗位责任;对任期内单位(部门)存在的重大问题,除负有直接责任、主管责任的问题外,对其他问题均负有领导责任。
4.4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审计部门在对审计查出的重大违纪违规问题逐项明确和认定责任的基础上,应对各单位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恰当的审计处理意见。
4.4.1 审计部门评价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政策法规为准绳,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4.4.2 经济责任评价内容。
4.4.2.1 对以董事长为代表的董事会决策层进行审计评价,应主要评价以下内容:
(1)经营计划、财务预算和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科学性及执行结果的真实性情况(计分系数0.15)。
(2)重大事项依法依规决策及效果情况(计分系数0.15)。
(3)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及效果情况(计分系数0.12)。
(4)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及落实情况(计分系数0.12)。
(5)企业体制机制构建、内控制度建设和风险防范情况(计分系数0.15)。
(6)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及执行情况(计分系数0.08)。
(7)企业处理各方利益及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计分系数0.08)。
(8)董事长个人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遵纪守法和廉洁从业情况等(计分系数0.15)。
4.4.2.2 在对董事会决策层审计评价的基础上,依据董事长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在审计查出问题中所承担的责任,对董事长个人作出恰当的审计评价。
4.4.2.3 对以总经理为代表的高级管理层进行审计评价,应主要评价以下内容:
(1)单位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真实性情况(计分系数0.15)。
(2)单位财务收支核算及管理合规性情况(计分系数0.10)。
(3)重大事项规范决策及执行效果情况(计分系数0.10)。
(4)安全环保责任措施落实及效果情况(计分系数0.15)。
(5)内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计分系数0.10)。
(6)企业资产质量变动及持续发展情况(计分系数0.15)。
(7)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及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计分系数0.10)。
(8)总经理个人及其他班子成员遵纪守法和廉洁从业情况等(计分系数0.15)。
4.4.2.4 在对高级管理层审计评价的基础上,依据总经理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在审计查出问题中所承担的责任,对总经理个人作出恰当的审计评价。
4.4.2.5 对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审计评价,应主要评价以下内容:
(1)经济业务活动执行决策及完成目标情况(计分系数0.30)。
(2)经济业务活动执行有关法规政策和总部规定情况(计分系数0.20)。
(3)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计分系数0.20)。
(4)个人及部门其他管理人员遵纪守法、廉洁从业情况等(计分系数0.30)。
4.4.3 审计部门评价上述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先以每项100分为基准逐项评估打分,再按照相应的计分系数计算并汇总得分。审计部门评价各单位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评价标准划分为“很好履行”、“较好履行”、“基本履行”、“未履行”4个档次。
4.4.3.1 汇总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单项评估得分不低于75分,且个人不存在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给予“很好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评价。
4.4.3.2 汇总得分在75(含75)-90分之间,且个人不存在严重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给予“较好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评价。
4.4.3.3 汇总得分在60(含60)-75分之间,且个人不存在严重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给予“基本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评价。
4.4.3.4 汇总得分在60分以下、存在应承担直接责任或主管责任特别是有严重的违纪违规行为的,给予“未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评价。
4.5 提出审计评价意见。审计部门应结合实际审慎提出评价意见,并遵循以下原则:
4.5.1 对与被审计对象无关的经济责任不评价。
4.5.2 对与审计事项不相关的事项不评价。
4.5.3 对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评价。
4.5.4 对一般性的问题原则上不评价。
4.6 出具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现场工作结束后,审计组应按照规定向派出机构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充分征求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的意见。
4.6.1 审计报告分类。各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可分为主报告和副报告。主报告主要反映被审计人任职期间发生的重大问题,副报告主要反映与被审计人履职无关。但现任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或予以纠正的问题。
4.6.2 审计报告主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4.6.2.1 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4.6.2.2 各单位负责人任职期间相关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
4.6.2.3 各单位负责人任期内所做的主要工作和业绩。
4.6.2.4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4.6.2.5 审计的总体评价意见。
4.6.2.6 审计问题的处理意见及建议。
4.6.3 审计报告副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审计发现的与被审计人无关的问题及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
4.6.4 审计派出机构应按规定对审计报告进行审理和审议。审理、审议时若重大问题定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审计派出机构应进一步征求被审计人和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并在确认审计报告无误后,连同审计决定一并报领导签发。
4.6.5 审计报告主送委托审计的组织人事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同时抄报本单位有关领导,抄送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审计决定抄送被审计单位,同时抄送本单位有关管理部门。监督与考核
5.1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对各单位负责人在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和经营业绩的最终认定,是组织人事部门考核、评价和任用干部,以及有关部门奖惩、处理(处罚)干部的依据。
5.2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各单位负责人负有经济责任问题的,应区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移交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5.2.1 对一般经济责任问题,应移交相关管理部门予以处理。
5.2.2 对违反党纪政纪问题,应移交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予以处理。
5.2.3 对触犯国家法律法规问题,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5.3 各级审计部门应严格按照《中国石化审计项目审理办法》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行审理,确保审计质量,并根据项目质量评分情况进行考核,纳入综合考评结果。
二O一一年四月一日
第五篇:浅析SOA信息通信技术集成系统
一、新一代无线宽带系统的介绍
(一)移动通信的概念
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两部分组成。
(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其中每一代技术的发展都要经历从提出、增长、高速发展、成熟到衰退的过程。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模拟移动通信,其主要缺点是频率利用率较低、系统容量小、制式多且不兼容,不能实现自助漫游、通信保密性差、提供有限的业务种类。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数字移动通信,其容量和功能比模拟移动通信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业务类别仍局限于话音和低速率数据。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超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B3G)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统称。它将可以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00Mbit/s,甚至更高,支持的业务从语音到多媒体业务,包括实时的流媒体业务。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根据这些业务所需的速率进行动态调整。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另一个特点是低成本。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3G的技术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简称IMT-2000)。
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ICT业务的概念与特点
一般理解,ICT(Informationandconnec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是“信息通信技术”的英文缩写。广义上的ICT可以扩展到国家信息化层面;狭义上作为电信运营商的一种业务,ICT就是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用以满足“客户综合信息化需求”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通信、信息收集、发布、自动化、传感、自动化等各个方面。在这个概念上讲,ICT其实就是CT企业将价值链延伸到了IT行业。但是,与传统的CT业务相比,ICT业务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市场特性。
第一,“一揽子解决”特性,重新整合了价值链。传统运营商价值链的核心是信息传递服务,末端是用户,向上一个环节是CT网络及平台生产商。CT经营主要涉及网络及平台传输、连接服务,而ICT则涉及到从设备到厂商到客户端使用服务的全部链条。在CT时代,“客户端”的设备、维护、服务、障碍都与电信企业无关,我们只管“局端”。在ICT时代,只要客户有信息化方面的需要,我们就主动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做“交钥匙”工程,之后
还要承办好“物业”。
第二,“综合集成”特性,涉及所有相关业务。我们习惯于向公众客户“卖话务”,向政企商务客户“卖电路”,营销服务多停留在客户“关系营销”层面。ICT业务就要把所有用户需要的元素都“加”到产品中,“电路”+“话务”+“维系”+……只要客户需要,我们可以做所有客户的“信息通信外包商”,做信息通信领域的“沃尔玛”。
第三,“技术方不可复制”,解决客户个性需求。个性即差异。传统的CT产品基本上是无差异的、标准化的,因此竞争的结果就是“拼”2M或者话务量的“价格”和个别服务指标,这是CT企业的“红海”。如果能够深入到客户的具体工作中,深入到管理、财务、物流、销售、后勤等领域,每个企业或多或少均有差异,这就是个性,个性的需求要用个性的方案来解决,这就是ICT业务营销的目标与方向。
第四,“海量市场空间”的特性,为传统业务找到新的出路。从CT到ICT,就如同“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开始“搞运输”,不仅收过路费,还要收“运费”甚至物流涉及的“全部费用”。突破了原来只赚取接入利润的定位,开始涉足价值链的全部环节。虽然单位利润率可能比流通企业小,但总量规模明显增大。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的不断膨胀,ICT市场空间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与逐渐走向饱和的单一CT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三、SOA概述
(一)什么是SOA
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也叫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或面向服务架构,是指为了解决在Internet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连接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体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SOA(面向服务的体系)则是采用面向服务的商业建模技术和WEB服务技术,实现系统之间的松耦合,实现系统之间的整合与协同。WEB服务和SOA的本质思路在于使得信息系统个体在能够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协同工作。对于面向同步和异步应用的,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分布式计算来说,SOA是一场革命。一个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business logic)或某些单独的功能被模块化并作为服务呈现给消费者或客户端。这些服务的关键是他们的松耦合特性。
SOA是一种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构建在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图1给出了其体系结构,SOA结构中共有3种角色,即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者),对外提供服务,并且通过注册来发布服务信息;Service broker(服务代理),提供服务的发布和定位功能;Service requester(服务请求)。
(二)为什么选SOA
不同种类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基础结构(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相互交织,这便是IT企业的现状。一些现存的应用程序被用来处理当前的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es),因此从头建立一个新的基础环境是不可能的。企业应该能对业务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利用对现有的应用程序和应用基础结构(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的投资来解决新的业务需求,为客户、商业伙伴以及供应商提供新的互动渠道,并呈现一个可以支持有机业务(organic business)的构架。SOA凭借其松耦合的特性,使得企业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方式来添加新服务或更新现有服务,以解决新的业务需要,从而通过不同的渠道提供服务,把企业现有的或已有的应用作为服务,保护现有的IT基础建设投资。
(三)基于SOA的ICT集成的体系结构
当今市场的SOA解决方案有三种主流标准:一是以IBM为代表的J2EE架构,其优点在于具有开放的标准和良好的可拓展性,适合大型系统和项目的使用;二是以微软为代表的“.NET”架构,其优点在于具有快速便捷的部署性,价格低廉,但难以支撑大型系统的使用,相对适合于对技术架构要求不高,预算有限的中小用户使用;三是以SAp为代表的ERp型SOA,适合已有ERp系统和准备以ERp作为核心应用的用户使用。ICT集成系统是一个涉及部门众多且极其复杂的大型系统,因此在综合考虑以上三种解决方案之后,最终选定第一种。
图3是本文中建的基于SOA的ICT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分为客户层、服务层、应用层以及技术层四个层次。
第一,客户层。客户层包括了中国移动营业厅、网站、10086客服等接入方式,受理客户的业务需求,统计用户、收入、业务发展情况。
第二,服务层。服务层包含了针对业务流程层的各种服务以及Web服务平台。Web服务平台可以允许以一种与下层应用及技术平台无关的方式来定义和使用业务服务,服务层为业务流程层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提供了粗粒度的业务功能;提供了良定的、无歧异的接口,因此业务流程无需了解下层应用及技术平台的细节;服务层数据模型是根据服务业务领域定义的,而且是独立于特定应用的数据模型的;服务层安全模型提供了单点登陆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这确保了任务可获得使用服务的授权,并令业务流程层免于处理各种下层应用及技术平台提供的安全接口;服务层管理模型可以生成有关服务使用状况的统计数据,供业务流程层使用。
第三,应用层。通过对ICT现状的分析,并参考国内外市政管理的先进经验,本文中建立了应用子系统,即OA、BOSS客服。
第四,技术层。技术层包括了各种应用平台、技术平台和各种操作系统等,技术层是确保实现上述各个应用的技术细节。市政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各应用系统所依托的技术平台、技术细节各不相同,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技术的应用系统都可以实现与技术无关的通信。
四、结束语
随着SOA技术的逐步成熟,ICT以服务模块化的方式搭建更加灵活开放的架构,提高异构系统交互性,降低管理复杂性,提供对业务的支持用户。企业移动化,将企业的信息管理、业务交互延伸到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上,对企业管理与决策、业务促进,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