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双字名的人都有哪些(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8:1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国演义》里双字名的人都有哪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国演义》里双字名的人都有哪些》。

第一篇:《三国演义》里双字名的人都有哪些

“《三国演义》里双字名的人都有哪些”

看过《三国志》的人便可发现书中的人物几乎是清一色的单名。如曹操、袁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周瑜、蒋干、黄盖等等。《后汉书》中的人物亦是如此。这两部书纵横300年历史,即是单名流行三世之史。单名成滥,肇自王莽。莽传有“匈双单于,顺制作,去二名”语。其长孙王宗谋反未遂自杀,莽又谕其复名会宗。可见王莽对二名的不快和对单名的偏爱。如此一贬一褒,上行下效,黎民百姓均起而仿之。一时间单名遍天下。王莽皇袍加身才十几年,单名之盛却持续了近300年,直至魏晋以后,单名还多于二名。

下面进入正文:

如果纯粹说《三国演义》的话,历史上的确存在、并且拥有货真价实的双字名的只有六个人(留在文末分析)。其余一些看起来似乎是双字名的人,现先考辨在下:

1.少数民族译音:

阿会喃:八十七回,孟获管下第三洞洞主,蜀军南征被张翼所擒,释后为获所杀。彻里吉:九十四回,西羌国王

董荼那:八十七回,孟获第二洞元帅。为张嶷擒。释后为获所杀。

俄何烧戈:一百九回,羌将。兵败自刎。

金环三结:八十七回,孟获第一洞元帅。为赵云杀。

轲比能:八十五回,辽东鲜卑国国王。

忙牙长:八十七回,孟获将。为马岱斩。

沙摩柯:八十二回,蛮王。兵败为周泰杀。

兀突骨:九十回,乌戈国国王,为诸葛亮烧死。

2.是复姓而非双字名:

淳于琼:三回,左军校尉,袁绍将。失乌巢,为绍斩。

淳于导:四十一回,曹仁部将,为赵云杀。

淳于丹:八十四回,吴将。

濮阳兴:一百二十回,吴丞相。为孙皓斩。

毋丘俭:一百五回,魏幽州刺史,扬州都督,字仲恭,河东闻喜人。为宋白杀。毋丘甸:一百十回,毋丘俭长子。

3.因作者误断史书句读而错者:

乌桓触:三十三回,幽州刺史,降曹,加镇北将军。(据考,此人名是句读错。《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载:“尚、熙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奔辽西乌桓,触自号幽州刺史,驱率诸郡太守令长背袁向曹……。”触即焦触。)

王子服:二十回,汉侍郎,衣带诏事发,为操杀。(《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献帝起居注》有“承谓服曰:„……今吾与子由是也。‟”云云,可见王子服名服,字子由。《后

汉书.董卓列传》称其为“偏将军王服”。)

胡赤儿:九回,牛辅心腹,为吕布杀。(《后汉书.董卓列传》注引刘艾《献帝纪》:“辅帐下支胡赤儿等,素待之过急,尽以家宝与之,自带二十余饼金、大白珠璎。胡谓辅曰……诸胡共取其金并珠,斩首诣长安。”可见“胡”是族名,不是姓,“赤儿”是译音。)

胡车儿:十六回,张绣之偏将,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也是胡人。)

傅士仁:七十三回,关羽将,荆州失,降吴,后归蜀为刘备剐。(《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杨戏传》:“士仁字君义,广阳人也”;《吴主传》也说“获将军士仁”,可见“傅”是衍字。)

杨大将:十五回,袁术将,长史。(《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罗贯中漏看“弘”字,将“杨弘”误为“杨大将”。)

4.将字、号误作名者:

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其实陈寿的这一记载本于曹丕的《典论》:“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子修是曹昂的字,安民自然也是字。)

许子将:一回,汝南人,著《人物志》。(名许劭。)

吴子兰:二十回,汉昭信将军,衣带诏事发,为操杀。(名吴硕。)

庞德公:三十五回,襄阳人,字山民,庞统之叔。(“德公”是字,其名失传。所谓“字山民”,其实是他的儿子字山人,事见《后汉书.逸民列传》。)

孟公威:三十七回,汝南人,诸葛亮友。(名孟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公威名建,在魏亦贵达。”)

石广元:三十七回,颖川人,诸葛亮友。(名石韬。《诸葛亮传》注引《魏略》提到:“庶……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可见石广元就是石韬。)

崔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其名失传。卢弼集解引《九州春秋》提到其兄崔钧字元平,可见“州平”是字。)

黄承彦:三十七回,诸葛亮岳父。(其名失传。以《襄阳记》体例,德公、公威、广元、州平、承彦皆为字。)

娄子伯:五十九回,京兆人,隐居终南山,道号梦梅居士。(名娄圭。《崔琰传》注引《魏略》:“娄圭字子伯,少与太祖有旧……太祖以为大将,不使典兵,常在坐席言议”;引《吴书》:“从破马超等,子伯功为多”。后因“腹诽”,被曹操诛杀。)

曹文叔:一百七回,曹爽从弟。(其名失传。其人出自皇甫谧《列女传》,该书对一切人皆言字不言名。且曹爽字昭伯,他的从弟字文叔,正合体例。)

刘元起:刘备之叔父。(其名失传。)

单子春:六十九回,汉琅琊太守。(其名失传。见《管辂传》注引《辂别传》:“琅琊太守单子春,雅有才度……辂谓子春曰:„府君名士,加有雄贵之资……‟”《辂别传》里多有只书字不书字之人。)

吕伯奢:四回,成皋人,曹操义叔。为操杀。(其名失传。)

卫仲道:七十一回,蔡琰前夫。(其名失传。)

眭元进:三十回,袁绍将。为曹兵所杀。(其名失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淳于仲简即淳于琼,以《曹瞒传》体例,元进、莒子、威璜应皆为字。)

韩莒子:三十回,袁绍将。(其名失传。我猜测是韩■{上“荀”下“大”},见《荀攸传》,另,注中说诸书“或作韩猛,或云韩若,未详孰是”;《曹仁传》作韩荀。)

吕威璜:三十回,袁绍将。(其名失传。)

蒋义渠:三十一回,袁绍将。(其名失传。我猜测可能就是蒋奇。《后汉书.袁绍列传》:“沮授说绍可遣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绝曹操之钞。绍不从”;“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度河,至黎阳北岸,入其将军蒋义渠营。”)

刘子扬:二十九回,鲁肃友。(其实就是曹操的谋士刘晔。刘晔是淮南人。鲁肃是临淮人,都是扬州名士,年龄也差不多。当时郑宝“才力过人,一方所惮”,刘晔便邀请准备料理祖母丧事的鲁肃加盟;但鲁肃还没有来,刘晔就因为不满郑宝想要“驱略百姓越赴江表”(参见刘晔传)的做法干掉了他,鲁肃也在周瑜的劝说下投奔孙权。另一说法认为《鲁肃传》所引刘晔信并不可靠。)

严白虎:十五回,东吴德王,为董袭杀。(“白虎”是其号,相当于水浒中“及时雨”、“母大虫”之类。王肇和曰:“严白虎、刘雄鸣,则贼号也”。)

孙尚香:刘备妻,孙权妹。(我实在不知道该不该把她归入虚构人物中……按演义的说法,她的名字是孙仁。可是实际上,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其名,“孙仁”其实是孙坚庶子孙朗的别名:《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注引《志林》:“坚有五子……少子朗,庶生也,一名仁。”至于“孙尚香”这个名字,尽管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就连演义中也并没有提起。——不过在京剧中,该名字却很常见,比如《别宫.祭江》、《龙凤呈祥》、《孙尚香》等等。猜测这个名字的出现不会早于元杂剧。)

第二篇:《三国演义》里双字名的人都有哪些

“《三国演义》里双字名的人都有哪些”

看过《三国志》的人便可发现书中的人物几乎是清一色的单名。如曹操、袁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周瑜、蒋干、黄盖等等。《后汉书》中的人物亦是如此。这两部书纵横300年历史,即是单名流行三世之史。单名成滥,肇自王莽。莽传有“匈双单于,顺制作,去二名”语。其长孙王宗谋反未遂自杀,莽又谕其复名会宗。可见王莽对二名的不快和对单名的偏爱。如此一贬一褒,上行下效,黎民百姓均起而仿之。一时间单名遍天下。王莽皇袍加身才十几年,单名之盛却持续了近300年,直至魏晋以后,单名还多于二名。

下面进入正文:

如果纯粹说《三国演义》的话,历史上的确存在、并且拥有货真价实的双字名的只有六个人(留在文末分析)。其余一些看起来似乎是双字名的人,现先考辨在下:

1.少数民族译音:

阿会喃:八十七回,孟获管下第三洞洞主,蜀军南征被张翼所擒,释后为获所杀。

彻里吉:九十四回,西羌国王

董荼那:八十七回,孟获第二洞元帅。为张嶷擒。释后为获所杀。

俄何烧戈:一百九回,羌将。兵败自刎。

金环三结:八十七回,孟获第一洞元帅。为赵云杀。

轲比能:八十五回,辽东鲜卑国国王。

忙牙长:八十七回,孟获将。为马岱斩。

沙摩柯:八十二回,蛮王。兵败为周泰杀。

兀突骨:九十回,乌戈国国王,为诸葛亮烧死。

2.是复姓而非双字名:

淳于琼:三回,左军校尉,袁绍将。失乌巢,为绍斩。

淳于导:四十一回,曹仁部将,为赵云杀。

淳于丹:八十四回,吴将。

濮阳兴:一百二十回,吴丞相。为孙皓斩。

毋丘俭:一百五回,魏幽州刺史,扬州都督,字仲恭,河东闻喜人。为宋白杀。

毋丘甸:一百十回,毋丘俭长子。

3.因作者误断史书句读而错者:

乌桓触:三十三回,幽州刺史,降曹,加镇北将军。(据考,此人名是句读错。《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载:“尚、熙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奔辽西乌桓,触自号幽州刺史,驱率诸郡太守令长背袁向曹……。”触即焦触。)

王子服:二十回,汉侍郎,衣带诏事发,为操杀。(《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献帝起居注》有“承谓服曰:„……今吾与子由是也。‟”云云,可见王子服名服,字子由。《后汉书.董卓列传》称其为“偏将军王服”。)

胡赤儿:九回,牛辅心腹,为吕布杀。(《后汉书.董卓列传》注引刘艾《献帝纪》:“辅帐下支胡赤儿等,素待之过急,尽以家宝与之,自带二十余饼金、大白珠璎。胡谓辅曰……诸胡共取其金并珠,斩首诣长安。”可见“胡”是族名,不是姓,“赤儿”是译音。)

胡车儿:十六回,张绣之偏将,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也是胡人。)

傅士仁:七十三回,关羽将,荆州失,降吴,后归蜀为刘备剐。(《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杨戏传》:“士仁字君义,广阳人也”;《吴主传》也说“获将军士仁”,可见“傅”是衍字。)

杨大将:十五回,袁术将,长史。(《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罗贯中漏看“弘”字,将“杨弘”误为“杨大将”。)

4.将字、号误作名者:

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其实陈寿的这一记载本于曹丕的《典论》:“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子修是曹昂的字,安民自然也是字。)许子将:一回,汝南人,著《人物志》。(名许劭。)

吴子兰:二十回,汉昭信将军,衣带诏事发,为操杀。(名吴硕。)

庞德公:三十五回,襄阳人,字山民,庞统之叔。(“德公”是字,其名失传。所谓“字山民”,其实是他的儿子字山人,事见《后汉书.逸民列传》。)

孟公威:三十七回,汝南人,诸葛亮友。(名孟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公威名建,在魏亦贵达。”)

石广元:三十七回,颖川人,诸葛亮友。(名石韬。《诸葛亮传》注引《魏略》提到:“庶……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可见石广元就是石韬。)

崔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其名失传。卢弼集解引《九州春秋》提到其兄崔钧字元平,可见“州平”是字。)

黄承彦:三十七回,诸葛亮岳父。(其名失传。以《襄阳记》体例,德公、公威、广元、州平、承彦皆为字。)

娄子伯:五十九回,京兆人,隐居终南山,道号梦梅居士。(名娄圭。《崔琰传》注引《魏略》:“娄圭字子伯,少与太祖有旧……太祖以为大将,不使典兵,常在坐席言议”;引《吴书》:“从破马超等,子伯功为多”。后因“腹诽”,被曹操诛杀。)

曹文叔:一百七回,曹爽从弟。(其名失传。其人出自皇甫谧《列女传》,该书对一切人皆言字不言名。且曹爽字昭伯,他的从弟字文叔,正合体例。)

刘元起:刘备之叔父。(其名失传。)

单子春:六十九回,汉琅琊太守。(其名失传。见《管辂传》注引《辂别传》:“琅琊太守单子春,雅有才度……辂谓子春曰:„府君名士,加有雄贵之资……‟”《辂别传》里多有只书字不书字之人。)

吕伯奢:四回,成皋人,曹操义叔。为操杀。(其名失传。)

卫仲道:七十一回,蔡琰前夫。(其名失传。)

眭元进:三十回,袁绍将。为曹兵所杀。(其名失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淳于仲简即淳于琼,以《曹瞒传》体例,元进、莒子、威璜应皆为字。)

韩莒子:三十回,袁绍将。(其名失传。我猜测是韩■{上“荀”下“大”},见《荀攸传》,另,注中说诸书“或作韩猛,或云韩若,未详孰是”;《曹仁传》作韩荀。)

吕威璜:三十回,袁绍将。(其名失传。)

蒋义渠:三十一回,袁绍将。(其名失传。我猜测可能就是蒋奇。《后汉书.袁绍列传》:“沮授说绍可遣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绝曹操之钞。绍不从”;“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度河,至黎阳北岸,入其将军蒋义渠营。”)

刘子扬:二十九回,鲁肃友。(其实就是曹操的谋士刘晔。刘晔是淮南人。鲁肃是临淮人,都是扬州名士,年龄也差不多。当时郑宝“才力过人,一方所惮”,刘晔便邀请准备料理祖母丧事的鲁肃加盟;但鲁肃还没有来,刘晔就因为不满郑宝想要“驱略百姓越赴江表”(参见刘晔传)的做法干掉了他,鲁肃也在周瑜的劝说下投奔孙权。另一说法认为《鲁肃传》所引刘晔信并不可靠。)

严白虎:十五回,东吴德王,为董袭杀。(“白虎”是其号,相当于水浒中“及时雨”、“母大虫”之类。王肇和曰:“严白虎、刘雄鸣,则贼号也”。)

孙尚香:刘备妻,孙权妹。(我实在不知道该不该把她归入虚构人物中……按演义的说法,她的名字是孙仁。可是实际上,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其名,“孙仁”其实是孙坚庶子孙朗的别名:《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注引《志林》:“坚有五子……少子朗,庶生也,一名仁。”至于“孙尚香”这个名字,尽管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就连演义中也并没有提起。——不过在京剧中,该名字却很常见,比如《别宫.祭江》、《龙凤呈祥》、《孙尚香》等等。猜测这个名字的出现不会早于元杂剧。)

第三篇:《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它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元代评话、杂剧、传说等资料编写而成。小说描写了汉末、三国时期复杂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及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成功地塑造了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典型形象,对智慧和勇武精神作了出色的描写,积累了古代政治、军事斗争的知识和经验,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被世人称为“第一才子书”。

一、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故事,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14个故事。诸葛亮在三国里一生的故事都经历了哪些历史典故?整理一下《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故事。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 旷世济民

2、火烧博望

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3、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4、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5、智激周瑜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6、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7、祭七星坛借东风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8、孔明巧布八阵图

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八阵图“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9、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

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智勇双全 沉着冷静 知己知彼 胆识过人

10、挥泪斩马谡

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军纪严明,以身作则

11、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羽扇纶巾)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12、六出祁山

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态势,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亮进攻武都、阴平,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此时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

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意志坚定 性格倔强

13、七擒孟获

孔明归到寨中,升帐而坐,谓众将曰:“吾今此计,不得已而用之,大损阴德。我料敌人必算吾于林木多处埋伏,吾却空设旌旗,实无兵马,疑其心也。吾令魏文长连输十五阵者,坚其心也。吾见盘蛇谷止一条路,两壁厢皆是光石,并无树木,下面都是沙土,因令马岱将黑油柜安排于谷中,车中油柜内,皆是预先造下的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吾又令赵子龙预备草车,安排于谷中。又于山上准备大木乱石。却令魏延赚兀突骨并藤甲军入谷,放出魏延,即断其路,随后焚之。吾闻:‘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藤甲虽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见火必着。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吾之大罪也!”众将拜伏曰:“丞相天机,鬼神莫测也!”孔明令押过孟获来。孟获跪于帐下。孔明令去其缚,教且在别帐与酒食压惊。孔明唤管酒食官至坐榻前,如此如此,分付而去。却说孟获与祝融夫人并孟优、带来洞主、一切宗党在别帐饮酒。忽一人人帐谓孟获曰:“丞相面羞,不欲与公相见。特令我来放公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负。公今可速去。”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 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以德服人

14、星落五丈原

次曰,诸葛均回,孔明嘱付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曰,即当归隐。后人有诗叹曰: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后日本诗人土井晚翠拿这句诗作题目,咏叹诸葛亮。

二、刘备

原文: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

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出场,桃园结义;讨伐黄巾,救董卓被辱,官封平原县,张飞鞭督邮而去;投公孙瓒,随之讨伐董卓,是有三英战吕布;董卓灭,曹操举兵伐讨陶谦为父报仇,刘发兵救陶谦得陶谦临终举郡(徐州)相托,袁术伐徐州,得吕布辕门射戟得解;吕布伐徐州,小沛安身,联曹操灭吕布,小沛被夺,寄身曹营,吕布败,绑付白门楼,得刘备一语致死地;觐见汉帝,得皇叔之名,于是有曹操煮酒论英雄;联马腾等密议除操,事败前,借兵讨贼,得豫州,由称刘豫州;曹操伐刘备,三兄弟失散,寄身袁绍,关羽与曹操约法三章,张飞落草;官渡之战前,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三兄弟始相聚,投奔荆州刘表刘景升;徐庶投奔明主,曹操用计赚徐庶;三顾茅庐得诸葛;曹操南征,刘表病逝,蔡氏得权,是有长坂坡之围,赵云单枪闯曹营,杀大小名将五十余员;诸葛东吴求联合,遂有赤壁之战;曹操败,乱中取荆襄五郡,始得基业;得庞统,议伐西川,庞统身死落凤坡;攻入西川,得益州;东吴吕蒙献计,计赚荆州,关羽走麦城,兵败身死;汉灭曹兴,刘备称帝,举国伐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身死白帝城

1、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刘备,关羽,张飞于桃园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关、张二人一心追随刘备,助其完成刘氏大业。

2、三英战吕布

话说虎牢关下,诸侯云集.天下豪杰,奉先神威。两军阵前,吕布身着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手持方天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真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幽州公孙瓒,舞动铁槊直取吕布,吕布挥戟,战不三合,公孙招架不住,拨马败退。吕布纵马直追,危急关头.诸侯军阵之中,一将飞出,圆睁环眼,,怒声如雷,手持丈八蛇矛,正是张飞张翼德!二将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势震八方。当时恼了虎将关云长,瞪起丹凤眼,竖起卧蚕眉。手提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催马上前,夹击吕布。关张奋力,三将酣战三十回合,战不倒吕布。三人战得难分难解之时,诸侯军中,奋起一将,手持雌雄双剑。刘备刘玄德,一马当先,前来助战。三英合力攻杀,意欲将吕布斩于军前!虽吕布雄勇无双,无奈独力难支。大战多时,遮架不住。画戟带风,急取刘备,玄德急忙闪躲,再凝神看时,奉先已然纵马杀出。正是放开玉枷脱蛟龙,反身飞上虎牢关。虎牢关前,神将天威。桃园三英,兄弟扬名。

3、三拒徐州

曹操攻打徐州,刘备率军是徐州缓解了危机,徐州太守陶谦款待刘备,宴席上提出将徐州让给刘备,备推辞不受并写信给曹操使之退兵。陶谦再次宴请刘备等人,并让徐州于备,备再次拒绝之答应留驻小沛。后陶谦病重,死前于榻上将徐州托付给备,关羽等也力劝,刘备这才同意。徐州刺史陶谦因年老,且身体抱恙,想将掌管的徐州让与他人。陶谦三次想将徐州让给刘备,因为他认为只有刘备才能使徐州安定,才能管理好徐州。

第一次陶谦想将徐州让给刘备的理由是因为刘备祖上是汉室的宗亲,理当为汉室的江山社稷贡献力量,但是刘备却以自己德才浅薄而不称职为由委婉拒绝了;第二次陶谦以同样的理由想将徐州让给刘备,但是刘备依然拒绝了;第三次陶谦准备将徐州让给刘备的时候,陶谦病重,以邀请刘备前来共同商议事情为由,想将徐州让与刘备经营管理,同请的还有关羽和张飞两人。但是刘备认为陶谦可以将徐州交由他的两个儿子来经营管理,陶谦感叹,他的两个儿子无一能够胜任,刘备依然想拒绝,但此次关羽和张飞两人也一同进行劝说,刘备才勉强答应。

4、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曹操说,则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里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5、白马跃檀溪

当年蔡瑁因嫉妒刘备想陷害他,于是摆下酒宴,结果伊籍向刘备报信,刘备在酒宴上仓皇逃走,慌乱之中走错路,跑到檀溪,前有深涧后有追兵,就当刘备绝望之时,胯下的卢马忽然从水中一跃三丈而起,飞上对岸,救主一命。

刘备被曹操打败,投靠刘表,住在荆州。刘表待刘备甚厚,可他的妻子蔡夫人和其兄蔡瑁总怀疑刘备有吞并荆州之心,每每提醒刘表:“刘备常居荆州,久必为患,不可不防。”刘表却道:“玄德仁人也,不至如此。”

有一次打仗,刘备缴获了一匹名叫“的卢”的千里马。刘表看见,非常喜爱,称赞不已。刘备便将此马送给刘表。刘表手下有人颇晓相马之术,谓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劝刘表不可骑乘。自此刘表便对刘备起了戒心,他听从蔡夫人之言,把刘备派往新野驻扎,并将“的卢”送还刘备。第二天,刘备骑马出城,刚出城门,只见一人在马前拦住说道:“公所骑马,不可乘也。”玄德视之,乃荆州幕宾 伊籍,忙下马问之。伊籍道:“昨日有人对刘表称:此马名的卢,乘则妨主。刘表因此还公,公岂可再乘之?”刘备答道:“谢先生好意。但凡人死生有命,马岂能妨哉!”自此仍骑乘的卢。蔡夫人和蔡瑁早就对刘备恨之入骨,几次图谋加害,都未能得手。一次,刘表在襄阳大会百官,由于病重不能行动,便请刘备到襄阳代为主持。蔡氏兄妹借此机会又设下毒计,欲害刘备。宴会这天,蔡瑁派兵把守住东、北、南三座城门,只留下西门。西门外有一大溪,宽数丈,名“檀溪”(今襄阳市一带),水流湍急。虽有数万之 众,亦不易过。城内埋伏五百军士,把州衙围得铁桶一般。又另设一席,劝保护刘备的赵云和三百士兵都去吃酒。一切布置停当,只待时机一到,即刻下手。

席间,幕宾 伊籍起身把盏敬酒,来到刘备面前,悄悄向他透了消息。刘备会意,借口更衣,来到后园。伊籍随后赶到,对刘备附耳言道:“蔡瑁设计害君,城外东、南、北三处皆有军马把守,唯西门可走,公宜速逃!”刘备听罢,大惊失色,急解的卢马,开后园门牵出,翻身上马,连打数鞭,飞也似地奔出西门。行无数里,迎面檀溪挡住去路,只见溪水湍急,波浪翻涌。刘备见溪宽水急,欲勒马再回,只见城西尘土飞扬,追兵将至。刘备不觉叫苦:“今番死矣!”回马到溪边,再看时,追兵已近,只得纵马下溪,没走几步,马失前蹄,浸湿衣袍,刘备挥鞭大呼:“的卢,的卢!今日果然害我!”话音刚落,那马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

蔡瑁引兵赶到溪边,隔岸见刘备骑马远去,无可奈何,对左右说:“刘备定有神灵相助!”说罢,悻悻而归。

6、三顾茅庐

在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下,刘备与关、张前去拜访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的诸葛亮。二顾茅庐,诸葛亮都闲游去了。三顾茅庐,孔明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便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拱手立于阶下,直到诸葛亮醒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答应出山,做出了鼎足三分的大事业。

刘备因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就在茅庐中和刘备共同探讨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略。刘备大为叹服,愿以诸葛亮为师,请他出山相助,重兴汉室。诸葛亮深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又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就答应了刘备的请求,离开隆中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7、刘备摔阿斗

当阳长坂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子。刘备接子,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赵子龙长坂坡救主。赵子龙在曹营中杀了数进数出,险些将性命丢在曹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方将幼主阿斗救出,刘备从赵云手中接过阿斗不仅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高兴,反而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掷之于地,说:为你这乳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赵云一见此情景,立时被感动得涕泪涟涟了,连忙抱起被刘备抛掷于地的阿斗,一边跪到地下: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主公的知遇之恩啊!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伪善

8、迎娶孙小妹

9、进位汉中王

10、夷陵之败

第四篇:《三国演义》里的哲理

文学与哲学 《三国演义》里的哲理

安徽省桐城中学 陶郑宏

《三国演义》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有价值的伟大著作之一,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毛宗岗曾借金圣叹之说,称此书为“天下第一才子书”。这部小说除了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一定的历史价值外,同时还是一座尚未充分挖掘的哲学宝库。本文将选取《三国演义》中部分精彩片段作一些哲理透视,以供同学们阅读时参考。

一、草船借箭

故事梗概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家喻户晓的智慧故事。这首古诗就是描述这则故事的。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讲到,诸葛亮为寻求破曹之策来到东吴,东吴大都督周瑜见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且又不肯转向事吴,于是就暗下决心除掉诸葛亮。周瑜以公事为由要诸葛亮为其监造十万枝箭。诸葛亮一口答应,并立下军令状,保证三日内完成,“三日不办,甘当重罚。”第一日、第二日诸葛亮没有什么动静。至第三日夜,诸葛亮带有鲁肃私自借给他的二十只快船及兵士前往曹操处“借箭”。当夜大雾漫天,曹操不敢轻举妄动,只教军士向江中射箭,曹军射来的箭纷纷落在小船草人身上,诸葛亮估计十万枝箭差不多了就返回江东向周瑜复命。周瑜在得知诸葛亮“借箭”的经过后,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哲理评析

1、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客观规

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取得积极的效果。诸葛亮并非“神人”,只不过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得长江中下游流域冬季气候变化的规律,预测到三日内必有大雾,因而敢任三日之限。客观条件同样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鲁肃是东吴极力主张孙刘结盟之人,若无鲁肃从中帮忙,借其小船束草,诸葛亮既无“船”又无“草”,又何来“草船借箭”之说呢?

2、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在认识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要重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表现是,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即使周瑜不指使工匠从中作梗,诸葛亮也难以在三日内造箭十万枝,结果势必为周瑜所害。然而诸葛亮毕竟是诸葛亮,他摒弃了常规做法,另辟蹊径,改“造”箭为“借”箭,借曹操之手破解了“盟友”给自己出的难题,从而暂时化解了他和周瑜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孙刘联盟的破裂。

3、“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和周瑜皆为大智之人,“草船借箭”的成功显示出诸葛亮终较周瑜计高一筹,周瑜也不得不自叹他不如诸葛亮。诸葛亮这时有点得意忘形,在返回途中竟对着鲁肃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暴露出其宿命论思想和唯心主义世界观,使其光辉形象大打折扣。这是同学们在读《三国演义》时应予以摒弃的糟粕之处。

二、火烧藤甲军

故事梗概

蜀后主刘禅继位后第三年,蛮王孟获起兵十万,侵扰蜀国四郡,蜀国后院起火。为北拒曹魏,诸葛亮奏请后主先平定南方。蛮王孟获在南蛮诸部中威望甚高,因此,降服孟获是平定南方的关键。在南征途中,诸葛亮听从马谡之计,以“心战”为上,六擒孟获而故纵之,意在感化孟获及蛮人。而此时孟获尚不死心,扬言“汝第七次擒住,吾方倾心归服,誓不反矣。”

孟获再次被诸葛亮释放后,收集残兵败将,逃往乌戈国,哀求乌戈国国主兀突骨借其“藤甲军”助战。乌戈国国主的手下军士都穿着藤甲,因而被称作藤甲军。藤甲军所用藤甲的制作十分讲究,该国工匠将采集于山涧的藤蔓浸于油中,半年后方取出晒干,晒干后再浸入油中,如此反复几十遍,最终制成铠甲。这种铠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

乌戈国国主答应了孟获的请求,借给了他三万“藤甲军”。在与“藤甲军”的首次交锋中,蜀兵吃了大亏,死伤惨重。于是诸葛亮命令蜀军将士不要与“藤甲军”死打硬拼,而是设计将其诱入盘蛇谷,然后以火烧之,结果蛮兵被烧死大半,孟获随后再次被诸葛亮所擒。至此,孟获方服,发誓永不再反。哲理评析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藤甲虽刀剑不能入,但作为油浸之物,见火必着。诸葛亮针对藤甲军的特点以火烧之,终于制服了孟获,平定了南方。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就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蛮王孟获在南蛮诸部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降服孟获是平定南方的关键。也正因如此,诸葛亮对孟获颇具耐心,七擒七纵,可谓仁至义尽。孟获受其感化,终于泣泪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

3、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立足点。诸葛亮在了解到藤甲军特点后,又到周边地区作了实地考察,并依照当地地形状况设计将孟获引入盘蛇谷用火烧之,这也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

三、空城计

故事梗概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乘机北伐中原。对蜀军而言,街亭为其咽喉之地,“干系甚重”。马谡虽有些谋略,但总的来说是夸夸其谈之徒,刘备在世时就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一生谨慎,但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把街亭重地交给马谡去防守。马谡不听诸葛亮临行前吩咐及随行上将王平劝阻,执意屯军山上,结果在魏军包围及火攻之下将街亭丢失。

街亭丢失,蜀军粮道被魏军截断,意味着伐魏败局已定,诸葛亮回天无力,只好安排撤退事宜。就在诸葛亮引五千兵退去西城搬运粮草之时,司马懿率十五万人马直奔西城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没有什么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城中只剩二千五百军士。众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大惊失色。惟有诸葛亮镇定自如,他一方面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一方面自己则“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司马懿引兵城下,见如此情形,疑心城中有埋伏,因而引兵急退,诸葛亮抓住机会,立即率领蜀军士兵及百姓退入汉中,至此总算逃过一劫。哲理评析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面对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诸葛亮如用二千五百老弱兵卒与其硬拼,这无疑是以卵击石,必败无疑。根据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诸葛亮充分利用了司马懿性格多疑的特点,冒险 演了一场“空城计”,这本是被迫无奈之举,结果反成为千古绝唱。

2、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在实际工作中,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一是教条主义,一是经验主义。前者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后者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马谡自恃“熟

读兵书,颇知兵法”,有一定的战争理论功底,竞盲目自大起来。“丞相诸事尚问于我”,他听不进别人意见,对战场上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熟视无睹,只是简单地照搬兵书上的个别语句,在山上屯兵,将蜀军臵之死地,结果是将街亭丢失,众多蜀军士兵魂散他乡,马谡自己也被诸葛亮含泪处斩,而未能“后生”,其教训是惨痛的,这值得我们后人深刻反思。

四、赤壁之战

故事梗概

曹操听从荀攸之计,派蔡和、蔡中二人来东吴诈降。周瑜将计就计,故意将蔡和、蔡中二人留在军中,以便向曹操传递有利于东吴的消息。

为了能够接近曹军水寨,火烧曹船,周瑜与黄盖商定用“苦肉计”迷惑曹操。黄盖有意在众人面前顶撞周瑜,周瑜被“激怒”后就势棒打黄盖。随后黄盖即派人往曹操处联络,表明自己反吴降曹之心,曹操将信将疑。此时,蔡和、蔡中也派人捎来书信,言明事情原委,生性多疑的曹操还是觉得不踏实。于是决定再派蒋干往江东打探虚实。

蒋干这人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自恃自己是周瑜同窗,先是去江东游说周瑜降曹,结果反中周瑜反间计,使曹操误杀了蔡瑁、张允两个重要的水军将领。真是偷鸡不着反赊一把米。而这次他只身来到江东,给曹操带回去一条大鱼——寓居江东的凤雏庞统,似乎收获不小。其实庞统来到曹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替周瑜行使连环计,他劝曹操将大小船只用铁链首尾相连,船上铺上木板,这虽然大大减轻了曹兵晕船之苦,同时也为周瑜火烧战船埋下了伏笔。

曹军居于北方,而吴军居在南岸,若无东风,则火烧曹军无望。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哪来的东南风呢?这时诸葛亮出场了,他在南屏山建台仗剑作法,借来了“东风”,这样,终于有了后来火烧赤壁的好戏。赤壁之战,曹军大败归北。哲理评析

1、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对现象的认识有助于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但不能代替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黄二人联手用“苦肉计”蒙骗了曹操,曹操虽然生性多疑、狡诈,但还是上了周瑜的当,使“来者不善”的黄盖轻易接近了曹军水寨,曹军为此损失巨大,曹操本人也差点丢了性命。我们不能不说,赤壁之战是曹操心中一个永远的痛。这件事告诉我们,要分清事物的真象和假象,看清事物的本质。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客观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将战船用铁环首尾相连,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它一方面使战船平稳,减轻了士兵晕船劳疾之苦,而另一方面它又不利于曹军战时机动,为后来的“火灾”留下了隐患。

3、战船相连虽然是利弊并存,但弊端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曹军战舰若无铁环相连,士兵所受到的只是皮肉之苦,而将战船相连,一旦敌方采用火攻,那将是致命一击。这其中的利弊得失可谓不言自明。

4、“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借东风”一说,在显示诸葛亮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妖化了诸葛亮,其唯心论的思想昭然若揭。

总之,《三国演义》是中学生理想的课外哲学读物,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极其丰富多彩,本文受篇幅限制,只能搜罗其中一二简析之,余下的由同学们在读《三国演义》时各自慢慢品味。

邮 编:231400

联系电话:0556—6125892

第五篇:三国演义里的诗词歌赋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赏析:剧中这首诗是诸侯联盟瓦解之后曹操感慨下而作。

前四句“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描述了当时诸侯联盟的目的,关东诸侯为了同心讨伐董卓而结盟。

接下来四句“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则描绘出诸侯们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接下来就出现了一个不小的穿帮“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此时袁术还没有得到玉玺,更加没有称帝。这一句可谓穿越了。

最后几句描绘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悲惨画面: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

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曹操出征幽州,大坡二袁,二袁投奔辽东。曹操继续前进,再次大破乌桓,听从郭嘉遗计,等候辽东公孙康的消息。不久公孙康斩二袁首级来献。曹操此时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曹操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可惜郭嘉再也看不到了。

数年徒守困,蔡瑁

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

龙岂池中物,承雷欲上天。

赏析:这首诗是蔡瑁为了诬陷刘备而作,大意是这些年来一直受困,并非池中之物,只是没有遇到好的机遇而已,一旦得到机遇权势,必将扶摇直上,凌驾于他人之上。

此诗也倒是蛮符合皇叔在荆州的处境,刘表也知道皇叔并非池中物。但此时刘备并没有夺取荆州的心思,蔡瑁想借此陷害皇叔,刘表想了想就识破了蔡瑁的诡计。

明主求贤兮

徐庶

天地反覆兮

火欲殂

大厦将崩兮

一木难扶

山野有贤兮

欲投明主

明主求贤兮

却不知吾

赏析:这首赋的意思是:天地翻转啊,火要灭了;大楼要倒了啊,一条木头难以支撑。山里有贤人啊,想投明主;明主寻找贤人啊,却不知道找我。

预示着自己是一位可以拯救社稷万民的贤人,等待着明主前来求寻。

徐庶在见过刘表之后才发现刘表是庸主,正欲离开是得到水镜先生点拨,于是在大道上吟歌,刘备果然被吸引,于是明主贤人得以相遇,揭开了刘备的新序幕。

苍天如圆盖

诸葛亮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赏析:元直走了之后,刘备再次求贤,第一次前往卧龙岗,听到耕田农夫唱这首歌,此诗先写天地如棋盘,含古人天圆地方之观点,再写世人争名逐利,成王败寇之现象。最后写自己隐居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情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快乐。

刘备听后大为惊叹,感诸葛亮悟人生之深刻,遂有三顾茅庐之举。独叹梅花瘦

黄承彦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赏析:刘备冒雪二顾茅庐寻孔明而不得,忽然听到茅庐外有人吟歌而来,误认为孔明,一问方知是孔明岳父黄承彦老先生。

这首出自诸葛亮的梁父吟,黄承彦老先生骑驴过桥望见寒梅有感而吟。

壮士功名尚未成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

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

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

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

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

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

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

赏析:刘备冒雪二顾茅庐经过一家酒店,听到了酒店内有歌而喝。

前两句“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大意为,怀才不遇。

接下来“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寓意姜太公钓鱼遇到文王的典故。

然后“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武王伐纣,会诸侯与孟津。

接着“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高阳酒徒郦食其使得刘邦折服,靠着口才游说齐国,连下齐城七十二,使得齐王投降刘邦。

这首赋主要讲姜子牙和郦食其利用自己的才能,受到君王的优厚礼遇,用自己的才能立下不世之功。

大梦谁先觉

诸葛亮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赏析:刘玄德三顾茅庐,终于等来了诸葛亮,而然孔明却高卧未醒。皇叔之后侯阶等待。

等了一会儿,卧龙终于醒来了,念出了这首诗。

大意为:人生只不过是看起来真实一点的梦境,谁能够先看穿这个呢?我生平所为只有我自己知道啊!在草堂内睡的十分充足,窗外已经到了正午了。果然是山中野人,疏懒成性啊(孔明自嘲)。

铜雀台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赏析:铜雀台赋是实际上是赤壁之战之后曹植写的,曹操北定袁绍后,夜居邺城,见到城的东北角有奇光发出,命人查探,挖出了铜雀。在中国古代,铜雀极富祥瑞之气,好象还是唐舜的象征,曹操对此感到很高兴,就叫儿子曹植负责督建铜雀台,好向后人展示他的丰功伟绩.铜雀台两边各建一台,一名金凤,一名玉龙,架双桥于三台之上,三台奇高,邺城风物尽为所观。台建成后,曹操在台上大宴群臣,命文官写诗赋助兴,曹植才思敏捷,笔挥纸落,就写成了这篇千古名文。

此时罗贯中巧妙地移花接木,并且修改了“二桥”之意,使得孔明借此激出了大都督的抗曹决心(其实大都督本来就是真心抗曹)。

下载《三国演义》里双字名的人都有哪些(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国演义》里双字名的人都有哪些(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国演义》里的管理学

    《三国演义》里的管理学 读《三国演义》很有味道,要说赢家,魏蜀吴三国都不是赢家,最先完蛋的是蜀国,最后亡国的是吴国,最终三国归晋。从管理学角度看,蜀国、吴国是被兼并,而......

    《三国演义》里的优美词句摘录

    《三国演义》里的优美词句摘录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三结义) 2.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 3.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袁绍) 4.......

    《三国演义》里的四次“舌战”

    《三国演义》里的四次“舌战” 阎浩岗《三国演义》全书充满争斗。这些争斗包括斗勇、斗智,还包括斗嘴,即所谓“舌战”。其中最著名的“舌战”有四次,分别是:第四十三回“诸葛亮......

    名人指环里的密码

    《名人指环里的秘密》戒指无须说话,它本身就是一段最荡气回肠的故事。戒指仿佛是一个小小的注脚,Mark了名人精彩生活各个不同的断点。而那些尘世中的现实爱情,也借由戒指的佐证......

    三字经里名人故事[大全五篇]

    1.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名禹钧,北京幽州人。古代幽州属于燕国,燕国有山名燕山,故以地名尊称他为窦燕山,就像诗圣杜甫住在京兆少陵,被人称为杜少陵一样。 窦燕山......

    三国演义里的人名的谜语大全 一

    三国演义里的人名的谜语大全 一 猜三国演义里的人名的谜语大全 飞(张翼)俊 (颜良)由 (田续)旧屋 (陈宫)镀金 (黄盖) 语法(陈纪)旧作 (陈表)面秀 (颜良)正色(严颜)鸟笼 (关羽) 拙作 (文丑)鸟瞰......

    《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寓意深奥

    《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寓意深奥 罗贯中写的长篇巨著《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该书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从桃园结义开始,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

    建筑里边的材料里都包括什么

    急!!建筑里边的材料里都包括什么啊?谁能给我一份完整的资料?谢了! 10 [ 标签:建筑,材料,资料 ] 问题补充2008-10-14 15:02 钢材,金属制品,结构件,水泥,木材,周转材料,地材,装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