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发挥共青团优势助力青年走出创业困境
试论发挥共青团优势助力青年走出创业困境
关键词:青年创业 共青团 优势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和劳动力大国,青年就业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崭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就业模式从“统包统分”向“市场用人”机制转变,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威胁我国的就业形势,这都为青年就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客观形势和主观期望的双重作用下,以创业促进就业应运而生。但青年受到心理、经验、信息、资金等多元因素的制约,创业过程往往举步维艰。共青团作为最大的青年组织,肩负着服务青年创业的重大使命,应该积极利用自身的政治、组织、资源、载体优势助力青年走出创业困境。
一、共青团的优势阐释
1.政治优势
共青团在服务青年创业方面具备天然的政治优势。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密切联系党和青年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团的十六大将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作为全团工作的重点,并在十六届二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全团要高举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旗帜,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共青团的纽带作用与职责使命决定了其在服务青年创业方面的政治优势。
2.组织优势
共青团以其结构完善、严密有序的组织形式奠定了服务青年创业的组织优势。共青团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建立了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该系统包含: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共青团省、直辖市、自治区委员会、共青团地市委员会、共青团县(市)委员会、共青团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共青团支部等。这保证了共青团组织的辐射范围,有助于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凝结、引导、服务青年创业。
3.资源优势
共青团以其组织辐射范围和长期活动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资源。首先,共青团始终和各行各业团组织、青联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搭建了广泛的人脉关系网,有助于搜集创业信息、推荐创业见习岗位。其次,共青团在长期服务青年创业过程中强化了自身组织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既能积极运用自身的引导、服务资源,又能主动引进外部的支撑、协助资源。
4.载体优势
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介入到全面铺开的过程”,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积累了众多的载体。这些载体形式多样,包括了: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广场、青年创业基地、青年创业学院、青年创业园等。这些有形载体有助于青年零成本入驻、低风险创业、高创业预期,更好地确保了共青团助力青年创业。
二、青年创业的困境描述
1.心理困境
青年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以及自身经验阅历的缺乏,往往导致在创业过程中步入一定的心理困境。这种心理困境主要表现在:对于创业前景非理性判断产生的畏难和退缩情绪;对创业期望与社会需求认知偏差产生的失落和挫败心理;对创业项目评估偏差产生的自我质疑和自我否定等。
2.经验困境
青年虽然具有一定的创业意愿,但受制于经验,最终放弃了创业想法;即使坚持了创业梦想,也常常以失败告终。青年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困境主要体现在:对创业项目评估非理性化,导致创业项目选择失误,;对企业的运营模式和赢利方式不够了解,导致创业行业选择受限;缺乏实际的创业见习实践,导致创业起始阶段错误频发。
3.资金困境
青年创业初衷无论是个人致富还是自我价值实现,都在不同阶段受到资金的制约。产生资金困境的一部分原因表现在:信息不对称,青年创业初期管理的规范化缺失和交易对象不确定性强,使创业者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征信基础弱,青年创业的信用基础数据不足加大了银行贷款的风险系数;信贷服务成本高;风险补偿能力弱。
4.信息困境
青年创业者多为初次创业,对创业领域的行业信息和有关的政策信息搜集、理解能力较弱,对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市场前景分析不足,这些都使青年创业者在信息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分析等方面坠入困境,严重限制青年创业的起步和进一步发展。
三、共青团促进青年创业的路径探索
1.推广创业教育培训
助力青年创业,不仅要从思想上转变青年人的创业观念,更要在实际上帮助其掌握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推广创业教育培训”即是实现的有效路径,这需要做到:(1)加强青年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共青团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联合各类高等院校、大中专院校,建立多层次的青年创业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工作;
(2)增强培训的有效性,适应市场的需求和青年人自身的特点,进行多样化的专项培训,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和职业资格准入培训;(3)丰富培训导师团资源,在原有YBC创业导师的基础上,借鉴各方运作导师团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内容载体,发挥共青团在创业导师中的引导和培养机制,形成培养创业青年成为创业导师的良性循环[3];(4)增强培训的权威性,共青团要有效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编辑共青团的培训教材,遵循统一的培训标准与制度,形成科学、权威、系统的培训体系。
2.加大创业筹资力度
青年创业者拥有的资金有限,而创业所需资金数额往往超出创业者的能力,单纯依赖共青团掌握的资金显然不现实,所以共青团应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创业筹资。(1)积极动员筹款。共青团作为牵头人,积极组织各级团组织展开宣传,有效推动创业资金的筹募工作,同时还能依托YBC项目寻求多方支持。(2)争取专项拨款。共青团作为青年和党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利用自身的角色优势与政府部门展开协商沟通,为青年创业筹募财政专项资金。(3)争取活动冠名赞助。共青团在组织举办青年创业大赛等活动时,应积极利用平台机遇、加强多元媒体宣传,利用活动冠名的方式争取企业赞助,以扩大创业资金支持。(4)寻求金融机构联合。共青团要积极寻求与金融机构的联合,以银团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展贷款业务,为青年创业初期解决资金难题,帮助青年自主创业,为青年创业寻找融资支持,帮助青年创业做大做强,推动青年创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青年创业只有掌握了充足的信息资源才能
及时、有效地了解市场和行业动态,找准创业的切入点、紧盯创业的赢利点,把握创业项目的市场前景。共青团应及时洞察青年创业者的信息需求,通过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创业者所需的信息资源,有力引导创业者对信息的识别和利用能力,具体应做到:(1)帮助青年分析国内外形势,引导青年适应发展需要,培养青年创业者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创业行为;(2)通过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宣传党和政府有关青年创业的政策法规,使青年的创业选择更符合政策导向;(3)加大对各级共青团组织门户网站的建设,持续发布各级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动态;(4)积极与人保部、社保部、市场分析部门沟通,及时了解市场政策及市场动态,通过多种渠道反馈给青年创业者,让青年创业者随时了解市场的动向。
第二篇:正确引导和发挥青年骨干优势
正确引导和发挥青年骨干优势
——立足岗位成才 才能更好履行职责
无论在什么岗位,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才能走得更高更远。而如何正确引导和发挥青年骨干优势,立足岗位成才,是新时期广大青年骨干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该说,新时期青年人最具创业愿望、最富创业激情,更是最主动的实践者和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创业行动的生力军。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激发青年骨干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我觉得应该首先解决当前青年骨干中普遍存在的思想障碍。
要想在服务青年创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牢牢围绕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进一步发挥青联组织自身的组织优势、网络优势、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应该说,青联组织在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工作中具有很多特殊优势和特殊作用,青联组织在这项工作中大有希望,大有可为。结合工作实际,在今后的工作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青联的组织优势,建立就业互动网络,拓宽就业渠道。青联组织最为活跃,有着广交朋友,互通有无的良好传统。因此,在青年就业和创业工作上也应实现互动、互补,打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界限,培育和发展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青年就业市场,通过劳动力的供求信息的采集、发布、传递,实现双方的沟通,以达到双向选择、合理配置、安置就业的目的。
2、充分发挥青联的信誉优势,建立青年就业和创业的激励机制和扶助机制。青联是青年之家,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青联的组织信誉,多方协调,为青年就业和创业争取相关的政策,扶助青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多取金融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小额信贷支撑体系,使青年在创业发展中所遇到的资金困扰问题得到缓解。
3、充分发挥青联的教育优势,帮助青年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就业观和创业观。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年进行改革开放形势教育,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树立竞争意识,克服自卑心理,转变就业观念,打破传统的“铁饭碗”观念,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主动到市场经济中去找出路、谋发展。帮助青年开阔思路,引导他们向非公有制经济转移,向第三产业分流。
从以上几个切入点入手,青联组织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积极引导和服务青年创业。
首先从思想上解放青年 通过组织学习讨论、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为青年创业鼓劲呐喊,创造条件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在全市积极营造勇于创业、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推动青年思想大解放。
1、积极引导青年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青年创业论坛、青商论坛、亲商对话等活动,引导青年改变就业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摈弃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勇于放眼世界看镇江,面向未来看镇江,敢于自加压力求发展,提升标竿求率先。近年来,镇江青联已经组织了多次创业论坛,邀请了浙江、上海等地的创业成功青年来镇江做专题报告,以他们自身创业成功的例子来激励、引导镇江青年,也起到了一些实际效果,今后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努力营造全民创业氛围。深化开展“青年创业先锋”“十大杰出青年光彩之星”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和选树青年创业典型,奋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使人人争当创业英雄的理念深入人心,激发起青年创业的无限激情和潜能,引领更多青年迈上自主创业之路,为镇江富民经济注入源源的生机和活力。
3、大力激发青年创业活力。通过举办创业方案设计大赛、创业1+1金点子大赛、创业先锋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激发青年创业火花,拓宽青年创业的思维,进一步引导青年勇于创业、理性创业。
其次从人才上培育青年发展的希望看青年,创业的根本在青年,创业的关键在人才。没有了人才,创业就成了无本之木。
1、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实施青年人才“菁英计划”,努力发挥青联组织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和青年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放大青联委员在激励和帮助青年创业过程中巨大的榜样和带动作用,为镇江全民创业、率先发展增创竞争优势。
2、畅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主渠道。大力开展符合青年成才规律、特点和需求的评选表彰、立功竞赛和风采展示活动,不断创新和深化“十大杰出青年”、“十行百星”、“十大杰出青年卫士”等品牌载体建设,帮助和引导更多青年在丰富多彩的成才活动中展现青春才华,赢得社会认可,加快成长进程。
3、搭建青年实践成才的大舞台。深入开展“创业行动”、“康桥工程”、企业青工“学技增效”、大学校园“蓝帆工程”等青年成才行动,帮助各族各界、各行各业青年岗位创业、本土创业、二次创业。
4、举办技能培训,切实提高青年创业本领。充分发挥青联组织的资源优势,面向广大农村青年进行科技普及培训、技能培训,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掌握技能,争做科教兴农带头
人。针对城市青年,开办SYB创业培训,加强青年职业技能,切实提升青年素质和创业本领。
三是积极搭建创业平台服务青年比起创业宣传的潜移默化作用,为青年搭建创业平台则是青年创业成功的保证。我市青年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还很欠缺。因此,青联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服务青年成长,服务青年创业。
1、切实提高服务青年创业的工作水平。进一步创新服务青年创业的载体建设,成立青年创业担保基金,发放青年创业贷款,深化青年创业直通车活动,建立青年创业基地,发挥青联委员的创业示范作用。通过调研发现,镇江有些地方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起步,丹阳青联和农村合作信用社联合,已经连续几年给农村创业青年发放小额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扶持了青年创业,今后。青联组织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为青年创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从资金上、技术上、人才上进一步扶持青年创业。
2、切实加大青联委员的扶持力度。充分发动青联企业界委员的作用,扶持和带动青年创业,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管理界别的委员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吸收和带动更多有志青年就业创业,尝试以青年创业“1+1”行动为依托,即 1个创业成功的青年带动扶持1个具有创业愿望、具备创业可能的有志青年发展事业,通过定期走访关心、方向引导甚至必要的资金扶持,带动和帮助后者,达到扶持创业的目的。
3、切实发挥青联组织的桥梁作用。做好创业青年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为创业者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市领导和创业青年见面会”等活动,使创业青年和市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能够更好更多的地沟通交流,促进创业者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切实帮助创业者协调处理一些创业难题,为创业者的发展做好服务和参谋。
第三篇:发挥远程教育优势 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发挥远程教育优势 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裕民县充分利用远教平台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培训农牧民群众、带领群众致富中的突出作用,裕民县充分利用远教平台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帮助农牧民群众掌握科学种养殖、实用技术等,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注重培训,搭建农村“流动课堂”。组织全县各终端站点管理员对本村富余劳动力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按数量、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等相关情况进行分类建档。同时,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与农牧民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掌握农牧民群众的需求,特别是技能、就业方面的需求,结合个人的特点与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将光碟和学习资料直接流动到农牧民群众手中,将课堂直接搭建在农牧民群众家中。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科学化种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工等培训50多期,培训农牧民群众2万人次,向广大农户赠送各类实用技术辅导光盘3500多张,分发技术资料2万份。
拓宽渠道,创办本地“精品课堂”。针对部分农牧民群众有思路、有想法等特点,裕民县对现有的劳动就业、创业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及时调整充实终端站点课件资源1万余张,涵盖实用技术、先进人物事迹、自然人文等内容。整合人事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局等远程教育成员单位资源,通过在《红色远教〃幸福裕民》栏目上播放相关致富信息和创业、就业技能等节目,在站点开设专栏、发放相关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抗旱保增收和扶持农村发展的相关惠农政策和措施。同时,借助全县站点均可上网搜索资料的优势,结合农牧民群众所掌握的技术、经验,及时在相关网站上搜集和发布信息。共搜集和发布用
工需求和创业信息600余条,多渠道、多角度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信息资讯服务。
学用结合,打造实践“互动课堂”。发挥远程教育站点辐射优势,捕捉需求、凝聚力量、传播技术,组织本地涌现出的党员创业带富能手和学用标兵与农牧民群众进行经验交流,将成功经验和致富法宝及时传授给农牧民群众,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借助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农牧民群众就近开展技术支持,增强农牧民群众的“造血”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大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力度,着力培育一批示范基地和示范户,根据自身实际坚持就近原则运用实用技术增产增收。截止目前,全县共成立种养殖合作社48家,合作社成员总数3326人,实现经营额5708万元,为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提供了坚强保障,有力地助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四篇:走出误区,发挥物理媒体教学优势
走出误区,发挥物理媒体教学优势
[摘要]在现代教学中,物理教师应用媒体教学,能增加知识容量,开阔学生视野,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但物理教师必须注意走出媒体教学的误区:一、运用了媒体教学就是一节好课;二、容量大,节奏快就是教学效率高;三、“电子文档展示”就是现代化教学;四、媒体与学生对话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走出这些误区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物理媒体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媒体、物理教学、误区、优势
时代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教学已进了物理教学课堂,增加了知识容量,开阔了学生视野,有效地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联想,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存在许多误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应更加注意,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运用了媒体教学就是一节好课。
为了使用媒体而使用,为了讲“公开课”、“优质课”而机械的使用媒体教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并不是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应该是两者有机的结合,互补优势,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媒体教学,有的通过教师的演绎、语言的描述,姿势语及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提问所反馈的信息,教师灵活地运用适当的教育手段,因势利导,获得了最大最好的效果。每一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都只是教师开展活动的工具,都必须依靠物理教师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合理地运用,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是任何一种媒体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而网络、媒体教学所具有的强大信息处理和直观化,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所以不能厚此薄彼,应坚持“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唯物主义观点,二者优势互补。在信息时代里,应使学生具有信息素养,提倡媒体网络教学,用它去解决传统教育所不能解决或难以实现的问题。
二、容量大,节奏快就是教学效率高。
网络媒体教学虽然节省教师作图、板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加快课堂节奏,但有时欲速则不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媒体把教案中的例题投上屏幕,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手写板书”,授课人只要点击鼠标,加上讲解,十分方便。当学生正在思考回味时,屏幕上又显示出了下一个问题,缩短了学生思维时间,不利于学生自己独立自主地学习,此时媒体有“喧宾夺主”之嫌。学习过程是有一个认识、思考、探索的过程,应该注意媒体的“快”与学生学习的“慢”的关系,切实把媒体教学用到实处,让学生得到实惠,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成绩。
三、“电子文档展示”就是现代化教学。
实践教学中部分物理教师把教案、例题等内容投到屏幕上,以“电子文档展示”代替“黑板板书”,授课者只需点鼠标,对其他教学手段置之不理,不加整合,由“人灌”变成了“机灌”,教师成了播放员,学生成了观众,以为就是现代化教学。严重不符合新教学理念,影响教学效果。从课堂效益角度讲,有的`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讲得清清楚楚的知识点,或让学生自己学习就能掌握的知识,就没有必要去采用网络下载整合媒体教学。从身心健康角度讲,过多的“电子文档”显示,有损学生视力,易使眼睛疲劳,降低学习情趣,影响学习效率,减轻学生主动性,挫伤学生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媒体展示运用要适当。
四、媒体与学生对话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
大多媒体教学的课件,都配有语音,取代了教师的说教,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组织作用。实践中,学生在电脑中完成选择、填空、作图十分方便,而完成解答计算就很困难,还不说方案设计,单就公式,就存在严重的障碍。它不利于学生的演示和口头的交流,在这些方面,运用传统的稿纸和黑板十分方便,优势很大。在实际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是必需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手势在提高教学效果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启示、组织、诱导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难的培养。
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走出媒体教学的误区,有效开启学生思难之门,激发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课堂高效。
第五篇:青年农民工创业:困境与脱困
青年农民工创业:困境与脱困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解放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城乡收入巨大落差的吸引下,这些劳动力持续地流向城市并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群体。根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平均年龄为28.6岁,以青年民工为主体。另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青年农民工总数为8300万人。青年农民工穿梭于城乡二元经济之间,不断地把城市新的知识、技能、理念带回农村,改造着落后的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作为青年人的一部分,他们富于进取精神与创新精神,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是城市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青年农民工处于社会运动的交叉点,就如处于地壳板块碰撞地带,他们注定要凤凰涅槃,实现经济社会身份的转变,比如由城市非正规部门的打工者转变为城市正规部门的职工,由打工者转变为工商企业经营者。许多进城打工的青年民工在城市打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经验之后,毅然放弃了城市正规部门待遇优厚的工作以及在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下价值不菲的城市户口,选择了回乡创业。“民工潮”之后的“创业潮”成为民工集中输出地区一道亮丽风景线,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荡大道,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青年民工的创业困境
自有资金不足
在刘易斯对城乡二元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托达罗把一国经济划分为三个部门,即农业部门、城市传统部门、城市现代部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以及向城市的转移,但是这些劳动力很少直接进入城市现代部门,而是大量涌入城市传统部门,即劳动密集、使用简单技术的小规模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它们具有以下特点:小私有制、资本有限、就业者文化水平有限、劳动生产率低、福利极差。农民工缺乏完备的权益保护与社会保障,工资收入虽然高于农村务农所得,但总体水平偏低。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提供的调查数据,农民工月平均工资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至500元的占29.26%,500至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据此推算,2005年农民工年均工资在6000元到10000元之间,这个数字不仅低于国有单位与集体单位平均工资水平,也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参见下表)。这表明,青年民工要想完成创业所需启动资金的积累,他们必须要在较长时间内压缩基本生活支出,其中的牺牲非常辛酸。
融资渠道狭窄
青年民工创业不仅缺乏启动资金,而农村金融体系的残缺也使得民工创业者无法像城市创业者那样便捷地完成创业融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是以政策为导向的国有农业信贷机构,仅承担粮、棉、油收储贷款业务,不与居民直接发生信贷业务关系,这意味着创业者无法从中融到资金。邮政储蓄以前只充当“只存不贷”的抽水机功能,源源不断地把资金从农村输送到城市,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创业者暂时也无法从中融到资金。由此,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当前农村地区最重要的面向居民服务的正规金融机构,但近年来,农村信用合作社因不良贷款和巨额亏损而陷入经营困境,它对创业项目的支持也相当有限。此外,像城市创业者可以运用的融资手段,比如风险投资、基金担保贷款、保单质押贷款、信用卡透支等等,农村创业者也难以运用。对于青年民工创业者而言,他们所能运用的融资手段仅包括向亲朋好友筹借或者依赖于农村地下金融市场,比如私人钱庄、合会等等,与正规金融市场相比,其融资成本相当高。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地下金融市场借贷年利率在30%以上,这高出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数倍,如果考虑到创业投资的巨大风险,其利率就会更高。
素质有待提升
青年民工虽然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与创新精神,在城市打工生涯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能,但他们受教育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创业者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提供的调查数据,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青年民工人力资本水平之所以相对较低,这与他们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途径有关。一般而言,青年民工通过以下三种手段获取各种知识与技能,即经验、短期培训和正规教育。经验即青年民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知识,这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往往收效缓慢、代价较高;短期培训主要指社会职业培训机构提供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各级政府也推出了许多免费或低费用的创业培训项目,但这些项目往往是针对下岗职工与大学生的,青年民工则很难获得这样的培训机会;正规教育是青年民工在打工前接受的学校教育,其从根本上奠定他们学习、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影响较为深远,但大部分青年民工只是勉强读完初中。
技术力量薄弱
从技术层面来看,青年民工创办的小型工商企业技术水平比较薄弱,他们选择的行业多为技术要求较低的传统行业,比如商品零售、农产品初级加工、水产养殖等等,这些行业与城市创业者选择的行业迥然不同,比如艺术设计、生活服务、咨询分析等等。技术薄弱使得创业者无法充分有效地化解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也增加了创业风险与经营风险。比如一些青年民工创业者返乡创业时继续选择了经营农业,而农业易受自然灾害的干扰,比如洪涝、干旱、霜冻、酷暑、疫病等等,但由于技术水平较低,他们无法应对自然的挑战。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产品就会缺乏市场。此外,技术水平与成本密切相关,技术水平越低生产成本就越高,预期收益不高而成本高昂,这无疑增加了创业风险与经营风险。
投资环境恶劣
美国经济学家蒂布特的“以足投票”模型表明,人们会以“以足投票”的方式来选择居住地,当他们发现居住地符合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目标时,他们便会在这一区域居住下来生活和工作。同样地,资本以及创业投资也会进行“以足投票”,追求“地利人和”的居留地。所谓的“地利”,不仅指自然地理条件,更包括政府创造的投资的“硬环境”,比如完备的基础设施;“人和”则主要指投资的“软环境”,比如高效率、无缝隙的公共服务。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尽管地方基层政府愿意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地资本以及进城务工民工回乡进行创业投资,但是地方政府受制于财力而难为无米之炊。近来年,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入,比如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三个高于”的基本原则,其中之一便是“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高于上年”,但是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中央政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也只能收得“撒胡椒面”的效果。基础设施的不
完善,一方面增加了创业者的投资成本,比如创业投资者需要自己完成一部分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了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创业者生产经营过程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比如交通设施不完善增加了原料运入与产品外运的成本,前者属于生产成本,后者则属于交易成本。
农村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城市政府也有较大差距。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招商引资,注重吸引外出务工民工返乡创业,但一些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比如税务、工商行政管理、土地管理等职能部门,不仅不能为回乡创业民工提供及时高效的公共管理服务,反而把公共管理服务作为自己敛财牟利的手段,比如诱使创业民工请客送礼,甚至强制地参与利润分配,这些都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
积极支持青年民工创业
改善农民工待遇,加快创业资金积累。农民工在城市从事最脏、最累、收入最低的工作,权益保护与社会保障残缺不全,并为讨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多年未涨的微薄薪金而身心俱疲。无论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比如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加快民工创业资金积累等等,还是超越经济利益的计算,基于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考虑,我们都需要积极改善农民工的待遇,让他们获得与贡献、绩效相一致的工资报酬。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支持创业融资。伴随着中国农业银行经营网点在农村地区的收缩,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成为面向居民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需要改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困境,这需要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消化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的基础上,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需要对尚处起步阶段的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业务加以引导和规范,在积极支持农村各类融资的同时强化风险管理,避免不良贷款的累积。此外,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信贷、互助基金等等也是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拓宽青年民工创业融资渠道的可行选择。
在支持青年民工创业融资方面,公共财政应当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可以为创业项目贷款提供财政贴息,也可以将创业项目纳入扶贫开发项目。我国政府在贫困地区推动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其还款率一直不高,其中的原因包括:(1)财政扶贫资金与信贷扶贫资金的分配与使用是在灰色状态下操作的;(2)小贷信贷支持的项目盈利能力较弱,缺乏稳定的现金流来偿还贷款。如果能将一些能够扩大就业、盈利前景明朗的创业项目纳入扶贫开发支持的范围,其资金使用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对民工的技能与创业培训。青年民工在打工前接受的中小学教育,这些教育从根本上奠定他们学习、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重视与发展基础教育是提升民工创业群体素质的基础。此外,政府应当重视针对民工的技能与创业培训,政府既可以直接推出培训计划,也可以通过扶助民间职业培训机构对技能与创新培训给予间接支持。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创业提供技术支持。舒尔茨曾经把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技术停滞,其实技术停滞不仅仅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也是二元经济格局下整个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青年民工创办的工商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缺
乏市场竞争力,地方政府应在企业技术与研发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健全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研发提供财政补贴等等。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投资的软、硬环境建设,为创业及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需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政府需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为创业投资提供技术指导、融资支持、税费优惠等公共服务。(杨宜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劳动人事科学发展研究院 杨欣波/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