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流媒体发挥融合传播优势助力乡村扶贫
主流媒体发挥融合传播优势助力乡村扶贫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黄可 发布时间:2020-12-16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在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乡村扶贫工作具有不均衡性、多样性、动态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本文认为,主流媒体在乡村扶贫中担负着权威信息的发布者、扶贫政策的宣讲者、扶贫实施的动员者和扶贫效果的助推者等重要角色。对此,主流媒体应进一步践行“四力”,在与乡村扶贫相关工作中把握正确导向,以融合传播为核心,坚持长期宣传与重点报道相结合、线上线下活动拓展相结合,释放出融合传播的强大能量,助力乡村扶贫。
关键词:主流媒体,乡村扶贫,融合传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明确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脱贫进度符合预期,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中国的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堡垒,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在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
一、乡村扶贫工作的特点与要求 乡村扶贫工作具有不均衡性、多样性、动态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广阔的乡村地区仍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存在,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历史、地区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群体构成、贫困程度以及脱贫意识和脱贫技能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造成扶贫工作的复杂性和扶贫模式的多样性,客观上要求乡村扶贫工作应做到以贫困户为本,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找到致贫原因并加以解决,这既是当前我国乡村扶贫的挑战,也是提升扶贫效率及效益的机遇。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新的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如扶贫效益的公平问题、返贫问题等,特别是当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得以改善,扶贫对象对帮扶工作的新期待、新需求将使扶贫工作呈现因时而变的动态化特征。2020 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但并不代表着扶贫工作的完结,农村人口长期“靠天吃饭”的传统营收模式没有得到改变,脱贫人口很可能因灾、因病等再次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破解相对贫困的远期目标决定了扶贫工作需要长期不懈地开展。
二、主流媒体在乡村扶贫中的角色 打赢脱贫攻坚战,媒体发挥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乡村扶贫工作具有显著的多主体特征,扶贫工作的目标是解决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而这一目标的达成不单单取决于贫困人口本身,更有赖于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个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其中,多主体间的信息沟通对于高效协作有重要意义,也契合了当前扶贫工作不均衡性、多样性、动态性和长期性特点的现实要求。因此,主流媒体应深入宣传中央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深入报道国家扶贫攻坚的各项举措,全面反映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探索、新进展、新成效,在乡村扶贫工作当中切实担负起四方面重要角色。
(一)权威信息的发布者 政府作为扶贫工作的行为主体之一,不仅是扶贫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扶贫工作的执行者、协调者和监督者,多重角色决定了各级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但“衙门难进,官老爷难见”的观念造成了某些地方政府与贫困群众之间的心理和空间隔阂,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阻碍了扶贫政策的传达、扶贫工作的开展,长此以往影响到扶贫政策的效力和效益。
长期以来,以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在农村地区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普通群众也更容易、更经常接触到大众媒体,因此,利用好媒体平台,特别是主流的媒体平台,开展扶贫宣传、动员和教育工作,让更贴近群众的媒体为政府代言,有助于群众更多了解党的好政策,拉近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提升扶贫工作的成效。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已成为当今人们的普遍习惯。实践中,不少媒体依托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移动终端平台,及时发布图文、视频新闻资讯,更加准确、真实、全面地将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传播到基层,打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
(二)扶贫政策的宣讲者 乡村扶贫工作涉及农业、市场、基建、金融、医疗、教育、环保等多层面,相关扶贫政策不仅内容繁多,且使用正式公文的形式刊发,普通群众往往较难准确理解和把握好政策精神和内容,使得扶贫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一段时间以来,广播电视作为贴近农村广大群众的主流媒体,运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创新报道手段,充分发挥覆盖面广、信息传播效率高的优势,积极利用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等形式开展通俗易懂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宣讲脱贫前后对比变化,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从而为推动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加快乡村振兴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营造积极舆论氛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积极利用媒体开展搬迁政策的宣传,做好群众工作,“依托新疆卫视、《新疆日报》、天山网络等各大主流媒体,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扩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知晓面,把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讲清楚、说明白,让搬迁贫困群众知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贫困群众的关心和关爱。切实增强搬迁人口主动自觉参与搬迁的积极性,夯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群众基础”。
(三)扶贫实施的动员者 贫困群众不仅是乡村扶贫工作的目标对象,也是扶贫工作的参与主体,只有贫困群众从心理上接受扶贫政策,并从行动上加以落实,才能真正达成扶贫效果,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任。因此,贫困群众的参与意愿和参与热情成为扶贫政策是否能够推行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主流媒体在贫困群众中相对普及率高,可以借助形式新颖、手段丰富的现代化传播手段,将扶贫动员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广电节目或影视作品当中,宣传脱贫攻坚模范、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等先进典型,合理引导群众预期、激发内心动力,引导群众团结奋进、勤劳致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贫困群众的参与热情,进而推进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推出大型融媒体行动《走村直播看脱贫》,陆续走进全国 20 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脱贫村,挖掘鲜活脱贫故事,直击村容村貌巨变,展现村民突破生存发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历程。2020 年 8 月,由中宣部指导、总台出品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枫叶红了》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该剧真实再现了内蒙古草原儿女投身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据报道,电视剧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开启追剧模式”,“《枫叶红了》开播周每集平均到达率 2.156%,收视
率 1.179%,位列黄金时段电视剧单频道收视率第四”①。观众的口碑肯定、收视的积极表现,都展示出主流媒体借助影视剧作品鼓舞群众的良好效果。
(四)扶贫效果的助推者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和贫困群众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只有让更多的人和组织了解贫困地区现状和所需,才能有效地动员全社会发挥各自优势支持贫困群众实现早日脱贫,特别是贫困乡村,一般地理位置相对闭塞,与外界沟通交流较少,因此缺乏有效的渠道获取社会力量的扶贫支持。主流媒体在公信力、覆盖面、影响力上具有优势,可以通过多种节目或广告的形式将贫困乡村的情况介绍给全社会,通过信息传播吸引社会资源,为乡村扶贫的招商引资、专项支援牵线搭桥,同时也可以将贫困乡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农产品等介绍给普通受众,帮助贫困乡村打开市场,促进乡村旅游扶贫、消费扶贫等活动的开展。
总台“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自 2016 年开始实施,通过免费或优惠的销售政策,将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广告在总台各平台推广,取得显著成效。5 年来共帮扶 22 个省市,覆盖 332 个贫困县,推广 128 种农副产品,累计投入屏幕时间 99957 分钟,资源刊例总价值达 64.06 亿元,有力带动 150 个县退出贫困县行列,受益贫困户 155 万户、540 万余人。② 这既是扶贫模式的创新探索,又是媒体挖掘自身价值、推动公益广告深化发展的有益尝试。
“学习强国”客户端 2019 年 9 月连续刊发河南孟津县平乐村农民画师放下锄头、拿起画笔走上致富路的故事,迅速引发全国书画爱好者的兴趣,来自全国的订购电话激增。至 2019 年 11 月 5 日,农民画师陈继霞的牡丹画线上线下销售 100 多幅,销售额达 6 万多元;农民画师潘小妙、吕丹霞分别接到内蒙古、广东等地的 100 多个电话,售出 150 余幅画作。“学习强国”运用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了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主流媒体助力乡村扶贫的策略与建议 2020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要重点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③
脱贫攻坚倒计时,主流媒体应进一步践行“四力”,注意把握好政策导向、受众需求和市场动态,尊重新闻规律,提升传播效果,履行好职责使命。
(一)把握正确导向 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宣传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突出鼓舞干劲、坚定信心主基调,多反映贫困地区的发展变化,多展示干部群众的新风貌,用宣传贯彻中央精神的“深度”校准好脱贫攻坚的“精度”,用反映扶贫一线所愿所盼的“人心”凝聚起真抓实干的“决心”,将八方支援的“合力”转化为万众一心的“动力”。
乡村扶贫工作的目标是让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生活,这一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政策上的大力保障,更重要的是贫困群众自身意识的转变及实践的努力。但现实中,贫困群众中思想观念保守、畏惧创新和改变的人不在少数,政策推进往往会遇到不小的阻碍,扶贫工作的突破不仅需要扶贫干部的耐心解释和动员,也需要大众媒体对脱贫成功案例的宣传,塑造宣传典型、发挥示范效应,借助多种内容形式让贫困群众真切感受到扶贫政策带来的好处,营造扶贫成效的光辉图景,可以鼓舞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信心,激发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二)以融合传播为核心 当前,互联网作为“最大变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适应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加快提升主流媒体网上传播能力,他指出,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④。媒体融合是新媒介环境下主流媒体持续发挥影响力的改革方向,也是乡村扶贫工作的客观要求。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以社交媒体、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快速渗入农村地区,并发挥着强大的舆论影响力。脱贫攻坚报道中,媒体机构应发挥融合优势,创新传播手段,做到信息传播的多渠道覆盖、差异化传播,让精准扶贫的理念和信息更广泛地触达受众、更深层地触动用户,为受众提供全介质信息服务,带来全新的丰富体验,以大大提升传播的效果与效率。聚焦脱贫攻坚中涌现的生动事迹和先进典型,借助全媒体时代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出大量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精品力作,以鲜活的故事呈现和新颖的报道形态助力乡村扶贫工作。
(三)长期宣传与重点报道相结合 乡村扶贫工作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即使完成了全面小康的建设重任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需要处理好致贫返贫、相对贫困等问题。因此,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宣传活动也需要做到长期化、持续化,切忌出现“有热点就大张旗鼓、无要求就悄无声息”的做法。建议在主流媒体的报道或栏目中增加长期持续性的板块,以一定的周期为单位对扶贫工作进行反复宣传和动员,期间可以结合扶贫工作中的热点事件增设专题节目或活动,做到长期宣传与重点报道相结合,讲好脱贫故事,更好地记录时代、引领风尚,配合乡村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效果导向,配合乡村扶贫工作稳步推进,聚焦扶贫成就,挖掘扶贫典型,推广扶贫经验,做好深度报道,不断提升扶贫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传播力、影响力。
不少中央和地方媒体积极助力乡村扶贫,把做好脱贫攻坚舆论引导作为宣传报道工作的主题、主线,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及时总结提炼各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让看到的成果和看不见的努力,真实、客观地呈现在广大受众眼前。总台《决不掉队》《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等节目,以明星的参与体验使更多观众关注贫困问题,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困惑,以最优组合做到扶志、扶智;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则借电视综艺的影响力强化社会责任担当,在真实记录“三区三州”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基础上,打通全媒体传播渠道,对旅游扶贫相关信息进行及时且广泛的推广,从“活跃度”“传播力”“互动力”三个维度发挥电视节目的作用,切实带动“宝藏”大环线相关线路的旅游发展。⑤
(四)线上线下活动拓展相结合 主流媒体具有较强公信力、权威性,掌握了面向大众的信息传播平台,品牌好、内容佳、覆盖广是其优势,但这一典型的点对面平台也因缺少及时的反馈和良好的互动,传播效果往往会打折扣,特别是面对高度互动的新媒体平台的冲击,主流媒体的弊端更加突出。如何才能将主流媒体的信息扩散优势转化为受众的实际行动,除了坚持融合策略,借助新媒体平台获知受众反馈、积极开展互动之外,勇于从线上走到线下,深入乡村贫困群众的生活,也是主流媒体提升传播效果的策略之一。主流媒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构建起了较好的媒体品牌,并拥有一批口碑好、视听率高的栏目,应积极利用好这些知名栏目,将公
信力、影响力延伸到新媒体平台,利用好主流媒体的品牌。同时,主流媒体中知名主持人在群众当中也有较高的影响力,通过将优质主持人资源引入扶贫工作、宣传活动,积极发挥其“名人效应”,也将大大增加扶贫工作的效力。主流媒体利用其内容资源和品牌优势,既做扶贫开发工作的忠实记录者、守望者,又做脱贫攻坚的积极推动者、参与者,对于扶贫工作将会是大大的促进。
实践中,不少媒体发挥强大的组织统筹和品牌传播能力,通过优质的内容和权威的信息,既展示乡村贫困地区的文化风貌、风土人情,又通过联合电商,直接带动了数字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尤其是乡村扶贫工作做出了贡献。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湖北部分农产品出现滞销,2020 年 4 月,总台启动了“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的大型公益行动。央视新闻频道依托其良好的公信力和强大的覆盖面,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率先为活动预热,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和心理认同,同时,“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纷纷上线活动专题页,为受众变消费者打通渠道。总台新闻主播朱广权和“淘宝”主播李佳琦搭档带货,同步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为受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融合大戏。据统计,直播两小时累计吸引 1.2 亿受众,销售土特产 4000 余万元,主流媒体著名主持人与网红达人的跨界合作不仅带来触达率和点击量的双丰收,更将受众注意力转化为支援湖北的真金白银。这是一次由主流媒体发起的全方位融合传播的媒体实践典范,活动过程中主流媒体不断发挥影响力,持续吸引受众关注和参与,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也为主流媒体助力乡村扶贫提供了范本。
四、结语 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节点上,“扶贫”“助农”等词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媒体宣传报道的重点。如何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品牌优势、内容优势、人才优势,开展切实有效的宣传、动员和帮扶工作,需要多思考、多实践,注重创新表达形式、拓宽传播渠道,抓好内容、形式、传播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脱贫成效宣传的感染力、影响力,释放出融合传播的强大能量,切实担负起应有的重要角色,助力乡村扶贫。
注释:
①《这样的扶贫故事真接地气》,新浪网,2020 年 08 月 15 日,http://k.sina.com.cn/article_3919603060_e9a0657402000os8p.html?from=news&subch=onews.②《快快看过来!总台“广告精准扶贫”的带货攻略》,央视网,https://1118.cctv.com/2020/07/01/ARTIb8kGzDUEjR3HPfSwe7z6200701.shtml.③《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 年 3 月版。
④《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求是》,2019 年第 6 期。
⑤《电视文艺见证着脱贫攻坚的火热当下》,央广网,http://ent.cnr.cn/zx/20200729/t20200729_525184992.shtml.《中国广播》2020 年第 10 期
第二篇:新闻网站如何发挥主流媒体作用
新闻网站如何发挥主流媒体作用
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已经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杭州网作为杭州信
息资源高地之一的主流新闻网站,在壮大主流舆论、提高引导水平、做好社会热点引导的工作中,以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责无旁贷
地承担起工作重任,尽心尽责,努力工作,发挥了一个主流媒体的作用,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网民的好评。同时,在实践中建立和完善实用而
牢固的基础体系,从而在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舆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确立引导舆论的思想体系
杭州网首先从理清和建立一个较新闻网站如何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入手,来实践新闻网站主渠道作用。新闻网站是一个年
轻的媒体,它的从业人员相比传统媒体也更为年轻,恰恰就缺乏这一必须的引导舆论的思想体系。所以,如果我们要求新闻网站能够发挥主渠
道作用,第一要解决的就是思想意识的问题,即如何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从业人员的思想。
杭州网通过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第一,运用互联网开展新闻宣传,是我们网络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网站应承担的社
会责任。“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正确、稳定的舆论环境。
新闻网站只有肩负起这一社会责任,才能够赢得社会的信任。新闻网站是中国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的骨干力量,肩负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只
有具备一双担道义的“铁肩”,才会有著文章的“妙手”。
第二,弘扬主旋律,在新闻网站上坚持正面宣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进步的要求。如果我们的网站上是正面的宣传,热心的引
导,动人的事迹,那么新闻网站的导向一定是积极向上的。
第三,网络舆论业已成为真正的强势舆论之一。在这个阵地上,各种力量、各种意识形态、各种思潮都有。有的思想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为了国家的安定团结,为了青年人的健康成长,重视网络舆论阵地的教育引导作用,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
第四,中国加入WTO后,按照承诺,境外门户网站和媒体,会通过各种渠道在我国境内设置盈利或非盈利的网站,来为他们的全球战略服务
。因此我们必须在网络技术上保持一流,在内容建设上全面超越商业门户,在舆论导向上取得主动权,才有可能在与国外强势媒体网站和门户
网站的竞争中,占领先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新闻网站建设,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支点,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
动权。
如何确立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意识,关键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杭州网在实践中找到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除了必要的岗位培
训之外,结合业务学习是一个非常有效和实用的办法。比如结合每个月的好稿评选,结合省市记协每次好新闻的评选,结合每一个典型事
故案例的分析,从剖析优秀作品和“问题作品”的思想特点上入手,让网络编辑在正面的和反面的事例中,感悟到我们新闻工作中的思想价值
取向。
制订相关管理机制体系
如同网络运行必须同时具备硬件和软件这两种设备一样,一套符合自身特点和实际的科学管理机制是有效发挥新闻网站主渠道作用必要的“软件”。
由于新闻网站是一个新兴媒体,在它建立之初,其管理机制往往参照或直接沿用传统媒体的做法。应该说,传统媒体的管理机制应用于新
闻网站,有其可行之处,特别是在宏观的防错把关方面更是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新闻网站比较快地走上正规轨道,尽快发出我们的“声音”。但是,新闻网站在互联网技术运用上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比如,它的点击率基本来自网民的自愿行为,不同于报纸的强制
性阅读;它比传统媒体更具有信息的交互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它的宣传平台更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比如黑客攻击和有害信息侵袭等;它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一旦产生错误,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就传播得更快更广,等等。因此,新闻网站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前提条
件之一就是要制订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体系。
杭州网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并借鉴他人和自己的经验教训,到现在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机制,除了岗位职责制、建立考核办法
等一般媒体都已具备的管理制度以外,杭州网还制定了《关于突发事件新闻管理办法》,以应对日益增多的各类突发事件;制定了《新闻和论
坛管理的若干原则》,以完善网络新闻的全面管理等。杭州网论坛管理的有关制度均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准则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从避
害的原则出发,考虑论坛有害信息的把关和处理准则;从趋利的原则出发,考虑网民信息的选取、编辑和发布准则;从引导的原则出发,考虑
新闻点评和管理准则。无论哪个工作准则的制定,均考虑了如何进一步吸引人气提升互动力,又确保这些互动平台杜绝有害信息,让信息在安
全的、良好的环境中传播。这也是网站相关岗位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性的工作标准。
打造网上舆情引导体系
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就是它的互动性。如何利用网络的互动性特点,打造一系列互动栏目,以引导好网上舆情,并
由此发挥新闻网站的主渠道作用,这也是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不同,但必须承担的一份责任。
网上舆情引导首先需要有一支具备较高业务技能的网络编辑队伍,这个团队既要有较高的政策素养和新闻素养,还要熟悉网络环境,掌握
网上“规则”,这样的人才是现代新闻专业院校在教育中所忽视的,也是任何新闻网站都急需的。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只能由新闻网站在具体
实践中去发现和培养这样的人才。
除了网站自己的队伍之外,还建立一支由社会各方面有识之士组成的网络兼职评论员队伍,这对积极引导网上舆情也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
用。目前国内一些有影响的新闻网站都成功地组建了有相当规模和能力的兼职评论员队伍。
杭州网近年来在网站首页互动栏目的创立上,从新闻和论坛相结合的层面着手,从打造网上舆情引导体系出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
“新闻热评”由网络编辑每天挑选一些值得议论的新闻,加注编者按主动发布在杭州网论坛上,让网民品头论足;“网友播报”从杭州网论坛
中发现、挑和编辑一些有益的信息和有一定新闻价值的帖子,在首页上主动发布;“网民观点”栏目中的帖子内容都是网民对一些热点新闻或
社会现象的看法,我们在首页上及时发布。这些栏目对网民都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其他还有“民声互动”、“网上调查”等互动栏目,都
是杭州网为了积极引导网上舆情而设置的。
杭州网还与《杭州日报》联手打造了每周均有固定版面的报网互动版“报网e动――热帖大家顶”。该栏目的定位以社会热点话题为主,话
题的取材来源就是杭州网论坛。该栏目在充分体现报网之间、读者和网络之间互动的同时,也很好地发挥了主流媒体对于网上舆情的引导作用
。“报网e动”中的“平民英雄杨桂英遭质疑事件”连续报道,就是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成功实践。“报网e动”推出以后,也引起了业内的广
泛好评和关注。
积极应对重大突发事件
杭州网近年来参与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闻网站如何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成功做好公共危机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案例。2007年10月,杭州网在有关抗击台风“罗莎”的特别报道中,对50年一遇的灾害性突发事件采取了动态、同步和互动的立体式报道,体现了网络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先导作用,并通过有效引导凝聚人心,继承和发扬了这座城市“同舟共济、守望互助”的可贵精神。
还有2008年1~2月在杭州遭受50年一遇的大雪时,杭州网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即时、海量、互动、联动”的优势,筑起了一座“守望相助,风
雪同行”的网上精神家园,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通报表扬。
杭州网在具体的报道中有几点体会:
新闻网站必须在第一时间抓住新闻热点。当一个重大突发事件来临,如何面对和处置这
个事件往往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新
闻报道的热点。对此,新闻网站首先必须在思想上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这种挑战,要有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捕捉和把握网络媒
体发展机遇的大局意识。杭州网建立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准确、快速地在第一时间播出我们的“声音”,并通过各种渠道放大我们的“声音”,从而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这也是对突发事件报道成功的前提。网络宣传的创新必须抓住网络特点和网民需求。网络宣传中
搞好一个主题报道的常规手段是做好专题报道,专题的特点是将众多相对分散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栏目设置加以归并集中,以便网民寻找和浏览
。但是,专题报道又往往是单向的,是一种与传统媒体相似的单一方向性的信息传播。杭州网参与的多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之所以获得网民的热烈反响,之所以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就在于这些报道的推出结合了网络所具有的广泛互动的特点,并充分考虑到网民的需求。在第一时间充分发布我们的“声音”的基础上,善于组织和发挥网友的力量,由网友自己来辨别是非、评判事实、教育民众,这对网上舆情引导和
发展能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乘势而上,把握发展机遇。宣传是硬责任,发展是硬道理。杭州网在每次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结束后,都进行认真总结,特别是围绕如何进
一步提高网站记者捕捉新闻的敏感性和提高采访传播新闻的技术水平,如何进一步在资源整合等方面再下功夫等问题,收集网民对杭州网的不
满意之处,关注网站在具体报道中暴露出的快速反应机制上和硬件软件建设上的问题,通过及时调整、修正和改善,趁热打铁,凝聚人气,从
而进一步发展壮大网站,在今后的网上新闻宣传中真正发挥出一个主流媒体应有的影响力。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主流媒体应该贯穿于网络宣传报道之始终的重要方面。杭州网之所以能成为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新闻网站,能在省市多次文明网站评选中成功当选,与其踏实而有效的网络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
2007年,杭州网成立了杭州慈善总会杭州网义工分会。杭州网将最初在其网上论坛“义
工联盟”中的四五个网友的个体行动,逐渐放大和
扩大影响,到现在已经发展壮大到一千多人。将一个网上几个网友自发的行为和松散的组织成功地集成为一个由杭州网规范管理的爱心团队,形成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爱心群体,这也是杭州网正确宣传和引导网上舆论的过程。
杭州网成立义工分会的宗旨是,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借助高科技网络形式,关注弱势困难群体。一年多来,义工分会的网友们进行着
一次又一次民间的援助行动。在“2007杭州生活品质主题点评”活动的发布会上,杭州网义工分会用他们的一系列善举感动了社会,感动了杭
州,最终入选了本次点评活动十大现象之“关注困难群体”现象中的代表人物。2008年初,杭州网“义工联盟”又名列杭州市“爱心生活点评
”的榜首。
第三篇:推进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抓手。作为全省唯一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体推进试点市,是新时代省委省政府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又一次重锤响鼓。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将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列入重大改革及先行先试项目,各县(市、区)围绕打造融合发展“晋城样本”,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乡村民宿、文创农业、农村电商等融合型新业态蓬勃发展。去年11月,笔者随市政协调研组深入到城区西上庄、泽州川底、阳城蟒河、高平野川、沁水土沃、陵川附城6个试点乡镇20个试点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在真切感受各地率先推进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的同时,对进一步推进融合发展做了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一、当前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融合特色不足。许多试点乡村只是对“农林文旅康”各种元素进行机械的组合,而不是有机的融合,存在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在主导产业选择和新业态培育上特色不够鲜明,布局随意,景致雷同,品牌化程度不高。目前试点乡村的产业融合充其量也就是在农业产业化方向上的传统延伸和简单升级,并没有打破产业间的界限,没有走出创新的路子。普遍停留在浅层次、表面化的乡村旅游上,多数仍以生态观光农业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受农业的季节性特点影响,农旅融合项目淡旺季特征明显,产业链条短,为当地创造的价值有限。
二是融合机制不活。市委《关于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是指导全市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产业、用地、融资、税费、基础设施、农村改革、人才队伍、组织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安排,释放了最大红利,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改革决心和魄力。但在落实层面,真正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善于突破的不多,有的还处于等待观望状态,在盘活土地资源、创新金融服务、引进能人贤才等方面尚未创造出更多鲜活的经验。
三是融合主体不力。目前,我市缺乏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乡村普遍存在新型经营主体结构单一、管理粗放、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带动融合发展的能力不强。一些龙头企业仍然沿袭过去乡镇企业的做法,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仍以订单农业为主,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比例很低;没有真正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农户在规模经营和产业链延伸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从而影响了广大农民主动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存在“上头热下头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推进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化发展。产业融合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要立足我市的太行山水、沁河古堡、绿色田园、红色文化等区位特点及产业优势,进行不同层次的乡村生态、康养、教育、休闲价值的深度挖掘,精准制定特色鲜明的综合化解决方案和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设计方案,避免千村一面,保持乡村魅力。这既是解决布局简单雷同、项目同质同构的前提,又是降低发展成本、适应消费习惯的关键,也是提升竞争力、增强持续吸引力的核心。乡村的休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乡村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质、健康的食品,要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拉开现代农业、全域旅游发展框架,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田园、新农家、新农村,建成“农业有看点、村庄有亮点、农产品有卖点、乡村旅游有爆点”的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先行区,叫响“康养晋城”大品牌。
二是汇聚政策资源,强化要素保障。大融合需要大整合,要抓住用好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机遇,一是整合分散于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休闲农业开发等领域的扶持政策,创新涉农资金统筹投入、集中使用、强化管理的机制,破解农林文旅康政策资源“碎片化”的困境,让一个钢镚儿花出两个钢镚儿的效果。二是将资金整合和资金撬动两促进,通过以奖代补、贴息、担保等方式,撬动工商资本、金融等各类资金资本涌入乡村。建议在晋城市转型发展母基金下设立“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专项基金”,为农村新业态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让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八方来财”。三是试点统筹增设农业建设用地指标,专门解决新业态中设施农业和乡村旅游等融合产业用地难问题,推动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尽快从脑中“一张蓝图”变为眼前“一幅实景”。
三是抓好主体培育,增强融合动能。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不仅是把五个“鸡蛋”放在一个盆里、并且还要打碎搅匀,是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有机交融。促进产业融合健康发展,重要的是谁来干、谁能干好的问题。产业融合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化程度作保障,一家一户有时很难干成,核心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元化的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目前,全市培育出农业龙头企业2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700余个、家庭农场(业主大户)335个,各类新兴主体正在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但应在抓面上开花的同时,择优聚力做强一批真心搞农业、真正有实力、真情带农民的主体,打造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航母”。
四是注重利益联结,确保农民受益。农民群众既是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的建设主体,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绝对主角和直接受益者。要创新融合发展的组织模式,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在就业安排与创业机会上更多地让农民参与。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优先承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落实财政资金直接投向农民合作社、形成资产转交合作社成员持有和管护政策。要探索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宅专业合作社,盘活闲置的土地和空闲农房,设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确保农户持续受益,让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甘霖润泽广袤乡村和广大农民,进而结出乡村振兴更丰硕、更甜美的果实。
第四篇:以媒体融合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以媒体融合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社会治理合力。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深入推进,各类新媒体在畅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搭建多样化社会治理平台、汇聚各方资源、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发挥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夯实用户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用户是发挥全媒体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媒体融合发展应着眼于拓展用户覆盖面,实现终端随着人走、信息围着人转,为全媒体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下坚实用户基础。坚持以互联网思维优化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等资源配置。坚持移动优先,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和服务矩阵,持续推出形态新颖、内容优质、服务精准的移动端产品,提升用户到达率,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好群众基础。打造互动平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单向信息传播转变为双向和多向互动。用户不再只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应强化媒体与用户的连接,打造更多更优质的有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互动平台。高度重视网、端、微、屏等多种终端建设,促进单向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场景转变。简化用户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降低用户参与成本。加强用户习惯和偏好研究,优化用户互动体验,形成高黏度、高频率的互动平台。聚焦治理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媒体融合开拓了新空间,也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了重要支撑。要以先进技术引领和驱动媒体融合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新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为社会治理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供更多媒体融合平台,不断增强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网络谣言、用户隐私泄露、大数据杀熟、网络暴力等问题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媒体融合发展应聚焦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着眼于社会和用户可持续发展需求,以提升用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帮助用户解决操心事、烦心事,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贡献力量。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拓展用户网上网下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推动“媒体+政务”“媒体+服务”“媒体+商务”等的发展,提升全媒体服务水平。比如,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各类媒体可以通过建构线上线下渠道,征集相关信息和求助线索等,帮助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难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一些新媒体平台组织了公益直播带货活动,聚合社会各方资源,对接市场和用户需求,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高效更便捷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取得良好效果。(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第五篇: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2014-7-11编辑李雪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因此必须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惊人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改进创新网上宣传,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推进网络依法有序规范运行,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决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决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更不能沉默失语、没有声音。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有力批驳,针砭要害、揭露本质,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管理,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