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远程教育优势 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发挥远程教育优势 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裕民县充分利用远教平台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培训农牧民群众、带领群众致富中的突出作用,裕民县充分利用远教平台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帮助农牧民群众掌握科学种养殖、实用技术等,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注重培训,搭建农村“流动课堂”。组织全县各终端站点管理员对本村富余劳动力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按数量、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等相关情况进行分类建档。同时,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与农牧民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掌握农牧民群众的需求,特别是技能、就业方面的需求,结合个人的特点与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将光碟和学习资料直接流动到农牧民群众手中,将课堂直接搭建在农牧民群众家中。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科学化种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工等培训50多期,培训农牧民群众2万人次,向广大农户赠送各类实用技术辅导光盘3500多张,分发技术资料2万份。
拓宽渠道,创办本地“精品课堂”。针对部分农牧民群众有思路、有想法等特点,裕民县对现有的劳动就业、创业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及时调整充实终端站点课件资源1万余张,涵盖实用技术、先进人物事迹、自然人文等内容。整合人事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局等远程教育成员单位资源,通过在《红色远教〃幸福裕民》栏目上播放相关致富信息和创业、就业技能等节目,在站点开设专栏、发放相关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抗旱保增收和扶持农村发展的相关惠农政策和措施。同时,借助全县站点均可上网搜索资料的优势,结合农牧民群众所掌握的技术、经验,及时在相关网站上搜集和发布信息。共搜集和发布用
工需求和创业信息600余条,多渠道、多角度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信息资讯服务。
学用结合,打造实践“互动课堂”。发挥远程教育站点辐射优势,捕捉需求、凝聚力量、传播技术,组织本地涌现出的党员创业带富能手和学用标兵与农牧民群众进行经验交流,将成功经验和致富法宝及时传授给农牧民群众,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借助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农牧民群众就近开展技术支持,增强农牧民群众的“造血”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大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力度,着力培育一批示范基地和示范户,根据自身实际坚持就近原则运用实用技术增产增收。截止目前,全县共成立种养殖合作社48家,合作社成员总数3326人,实现经营额5708万元,为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提供了坚强保障,有力地助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篇:发挥远程教育作用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发挥远程教育作用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的有效手段。我们在开展远程教育过程中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发挥站点作用的新途径。
一、建立学习培训机制,在制度促学上下功夫
在工作开展中,我们坚持在制度促学上下功夫,做到站点建设与制度建设同步进行,设备系统与制度建设同步验收,力争建设一个规范一个。统一为各站点制作了培训学习“三簿一册”,对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作了明确规定。为确保学习实效,在组织学习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对象年龄、文化程度、从业类型、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实行分类教学、按需培训,使远程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二、健全站点运行机制,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度保证终端站点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有效使用。二是明确管理责任。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实行责任管理,做好服务工作;明确村党支部的使用责任,要求他们监管好资产,维护好设备,选聘好管理人员,开展好日常工作。三是规范管理内容。认真抓好设备的安全管理、维护和使用三个环节,做到操作规范、维护经常、使用有 序。
三、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在提升素质上下功夫
我们重视选配好站点工作人员,注意挑选那些政治素质较好、文化水平较高、年富力强、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能人充实到站点工作岗位。一是抓培训。按照“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分层培训”的原则,把站点的工作骨干作为培训的重点。二是抓管理。建立站点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制订站点工作人员职责,以制度规范站点工作人员的行为,推行制度管理、目标管理、动态管理。三是抓激励。对贡献突出、能力较强的站点工作人员,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优先吸收入党,并推上村组干部的岗位,使其干有想头,干有劲头。
四、健全典型推广机制,在引导示范上下功夫
先进典型作为一种导向,其辐射示范作用不可低估。我们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积极宣传推广那些在学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一是培养典型。有针对性地组织那些具有一定经济基础、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党员群众,进行重点培训,从而更好地发展生产。二是发现典型。对于涌现出来的致富典型,各站点及时总结上报,并建立先进典型台帐。三是推广典型。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系统归纳和全面总结。有侧重地选择一批典型事迹制作成课件,下发各站点组织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三篇:加强远程教育培训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加强远程教育培训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普定县远程教育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做法
作者:黄明全 文章来源:普定远教办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9 普定县紧紧围绕远程教育服务党的建设、服务科学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加强学用成果转化为重点、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全面抓好远程教育工作。
一、加强骨干队伍培训,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提供组织保障
(一)采取多种培训措施,提升骨干队伍综合素质。加大对操作管理人员的政治理论党性知识、业务知识及操作管理技能等培训,提升操作管理员的政治觉悟、远程教育工作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选派操作管理员参加省、市、县远教办组织的远程教育操作管理业务知识培训;乡(镇)对站点操作管理人员进行了普训或轮训;操作管理人员自身的学习实践;采取跟班学习等等。使操作管理人员基本掌握了远程教育规范操作,为确保远教设备正常运行奠定基础。今年来,共组织管理员(维修员)学习培训77次,3850人(次)。
(二)实现“以奖代补”措施,充分调动和激发远教骨干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站点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县组织开展“远程教育技能”大练兵活动,鼓励村干部参加“远程教育技能大练兵”活动,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工夫,掀起了学远教,懂远教,用远教高潮。今年10月,我县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对14名操作能手和9名技术维修员实行了“以奖代补”,每个人“以奖代补”500元,进一步激励骨干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推动远教工作正常开展。
二、创新教学培训方式,注重学习应用效果,为农民群众拓宽致富增收渠道
(一)坚持“四因四教”,把握学习重点。乡、村认真对乡情和村情进行调查研究,多方面收集和征求群众意见,认真进行分类,结合实际选择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烤烟生产、蔬菜栽培、茶叶栽培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按需下载和收看教学资源,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好地满足群众的学习需求。
(二)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培训,增强理论知识。结合全县开展“创先争优、践行宗旨”、“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和“三创三强”等活动,各远程教育站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政治理论和烤烟生产、蔬菜栽培、茶叶栽培等实用技术,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有学习讨论,有学习记录。全县共培训农村党员干部7.9万余人(次),农民群众16.4万余人(次)。
(三)坚持个性化选择学,按需进行培训。结合站点对群众的需求调查,根据群众需求开展有针对性有计划组织学习培训,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大部分站点做到每周开机4天以上,最少的也能开机2天以上,部分站点基本做到天天开机。教学有辅导、有记录、有计划。
(四)强化基地教学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在县委组织部组织的“三支队伍”培训中,针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时,开展了基地教学等现场指导和学习培训。各乡镇、村也结合实际,就近在本村或相邻村的科技示范户现场观摩学习,让群众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进一步增强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科技示范户和致富能人不断对较为困难的群众进行了帮扶。
(五)实行流动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县委流动党校定期不定期到站点开展教学培训,主要讲解党的有关理论知识,涉农部门长期在站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000余人(次)。
(六)加大选派培训力度,提高致富能力。县委组织部安排,各乡镇选派比较有发展致富能力的村党员干部到县委党校加强培训市场经济管理、农村经营管理、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等,共76人参训,进一步提高致富能力。
三、抓好示范带动工程,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为促进农民群众致富增收更好更快发展
(一)抓好示范带动工程建设,着力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新型农民。全力抓好“三个一批”远程教育示范带动工程创建和评选工作,在全县创建远程教育学用转化示范村至少11个;评选远程教育成绩突出站点管理员27名;培育远程教育党员创业带富能手190名。今年投入6万余元建设了化处镇水母村、白岩镇薛家村、龙场乡索桥村远程教育示范村,并挂牌“普定县党员干部短期教育实践培训基地”。以点带面,发挥辐射带动致富作用,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和新型农民。
(二)抓好跟踪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各远程教育站点加强了对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基地和示范户进行跟踪服务,了解需求情况,提供技术资料和有效服务,采取了“支部+远教+协会+农户”、“支部+远教+基地+科技示范户”的运作模式,为推动示范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明显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县村级站点已形成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示范培训基地77个,年产值达1200余万元,纯收入达3500余万元,带动富余劳动力7400余人就业转移。如:城关镇青山村梅谢的青山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年产量40吨,年产值达80万余元,纯收入达30万余元,转移富余劳动力20人。化处镇汪朝祥重华茶叶育苗基地,年产值100余万元,利润60余万元,转移富余劳动力50人,带动群众致富500余人。马官镇六谷村伍丽红伍氏蛋鸡养殖场,年产蛋鸡240万枚,年产值120余万元,纯收入25万多元,带动富余劳动力55人。马场镇云盘村卢凤祥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种植100亩,年产值100万元,利润32万元,劳动力转移30人,带动群众40人致富。学用成果转化科技示范户441户,年产值达6500余万元,纯收入达1920余万,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1600余人,带动群众46000人致富。逐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如:马官镇二官村洪国伟经果林栽培300余亩、年产值80多万元,纯收入30万余元,解决富余劳动力23人等等。鸡场坡乡那兑村伍朝学富强养殖场,养猪600头,年产值80万元,30万元,带动富余劳动力55人等等。
第四篇:加强远程教育培训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加强远程教育培训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普定县远程教育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做法
作者:黄明全文章来源:普定远教办点击数:
21更新时间:2010-12-9
普定县紧紧围绕远程教育服务党的建设、服务科学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加强学用成果转化为重点、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全面抓好远程教育工作。
一、加强骨干队伍培训,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提供组织保障
(一)采取多种培训措施,提升骨干队伍综合素质。加大对操作管理人员的政治理论党性知识、业务知识及操作管理技能等培训,提升操作管理员的政治觉悟、远程教育工作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选派操作管理员参加省、市、县远教办组织的远程教育操作管理业务知识培训;乡(镇)对站点操作管理人员进行了普训或轮训;操作管理人员自身的学习实践;采取跟班学习等等。使操作管理人员基本掌握了远程教育规范操作,为确保远教设备正常运行奠定基础。今年来,共组织管理员(维修员)学习培训77次,3850人(次)。
(二)实现“以奖代补”措施,充分调动和激发远教骨干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站点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县组织开展“远程教育技能”大练兵活动,鼓励村干部参加“远程教育技能大练兵”活动,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工夫,掀起了学远教,懂远教,用远教高潮。今年10月,我县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对14名操作能手和9名技术维修员实行了“以奖代补”,每个人“以奖代补”500元,进一步激励骨干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推动远教工作正常开展。
二、创新教学培训方式,注重学习应用效果,为农民群众拓宽致富增收渠道
(一)坚持“四因四教”,把握学习重点。乡、村认真对乡情和村情进行调查研究,多方面收集和征求群众意见,认真进行分类,结合实际选择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烤烟生产、蔬菜栽培、茶叶栽培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按需下载和收看教学资源,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好地满足群众的学习需求。
(二)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培训,增强理论知识。结合全县开展“创先争优、践行宗旨”、“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和“三创三强”等活动,各远程教育站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政治理论和烤烟生产、蔬菜栽培、茶叶栽培等实用技术,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有学习讨论,有学习记录。全县共培训农村党员干部7.9万余人(次),农民群众16.4万余人(次)。
(三)坚持个性化选择学,按需进行培训。结合站点对群众的需求调查,根据群众需求开展有针对性有计划组织学习培训,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大部分站点做到每周开机4天以上,最少的也能开机2天以上,部分站点基本做到天天开机。教学有辅导、有记录、有计划。
(四)强化基地教学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在县委组织部组织的“三支队伍”培训中,针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时,开展了基地教学等现场指导和学习培训。各乡镇、村也结合实际,就近在本村或相邻村的科技示范户现场观摩学习,让群众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进一步增强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科技示范户和致富能人不断对较为困难的群众进行了帮扶。
(五)实行流动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县委流动党校定期不定期到站点开展教学培训,主要讲解党的有关理论知识,涉农部门长期在站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000余人(次)。
(六)加大选派培训力度,提高致富能力。县委组织部安排,各乡镇选派比较有发展致富能力的村党员干部到县委党校加强培训市场经济管理、农村经营管理、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等,共76人参训,进一步提高致富能力。
三、抓好示范带动工程,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为促进农民群众致富增收更好更快发展
(一)抓好示范带动工程建设,着力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新型农民。全力抓好“三个一批”远程教育示范带动工程创建和评选工作,在全县创建远程教育学用转化示范村至少11个;评选远程教育成绩突出站点管理员27名;培育远程教育党员创业带富能手190名。今年投入6万余元建设了化处镇水母村、白岩镇薛家村、龙场乡索桥村远程教育示范村,并挂牌“普定县党员干部短期教育实践培训基地”。以点带面,发挥辐射带动致富作用,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和新型农民。
(二)抓好跟踪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各远程教育站点加强了对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基地和示范户进行跟踪服务,了解需求情况,提供技术资料和有效服务,采取了“支部+远教+协会+农户”、“支部+远教+基地+科技示范户”的运作模式,为推动示范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明显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县村级站点已形成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示范培训基地77个,年产值达1200余万元,纯收入达3500余万元,带动富余劳动力7400余人就业转移。如:城关镇青山村梅谢的青山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年产量40吨,年产值达80万余元,纯收入达30万余元,转移富余劳动力20人。化处镇汪朝祥重华茶叶育苗基地,年产值100余万元,利润60余万元,转移富余劳动力50人,带动群众致富500余人。马官镇六谷村伍丽红伍氏蛋鸡养殖场,年产蛋鸡240万枚,年产值120余万元,纯收入25万多元,带动富余劳动力55人。马场镇云盘村卢凤祥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种植100亩,年产值100万元,利润32万元,劳动力转移30人,带动群众40人致富。学用成果转化科技示范户441户,年产值达6500余万元,纯收入达1920余万,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1600余人,带动群
众46000人致富。逐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如:马官镇二官村洪国伟经果林栽培300余亩、年产值80多万元,纯收入30万余元,解决富余劳动力23人等等。鸡场坡乡那兑村伍朝学富强养殖场,养猪600头,年产值80万元,30万元,带动富余劳动力55人等等。
第五篇:如何通过远程教育带领群众致富
如何通过远程教育带领群众致富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 52更新时间:2008-12-7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面向农村的现代化教育,其优点是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生动直观;其教育途径是通过天网或地网接收各级远教站的教育节目或者通过播放光碟等为主要手段,放给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观看学习,以传播致富信息、科技信息为手段,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出发点、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为最终目的,是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有效机制的一项“民心工程”。建好、用好、管好这一工程,意义重大。
一、制定 学习培训计划
为了保证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做到经常性、针对性,使学习培训不走过埸,各站点应结合自身需要,拟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培训计划 >>、<<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培训目标>>等,有计划的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收看有关远程教育节目,认真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辅导。各站点可采取统一播放、分组播放或分发光盘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农民群众学习的参与程度,为把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培养成致富能手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发挥阵地作用,抓好学习培训
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培训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站点的培训阵地作用,是培养科技带头人和致富能手,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全县各站点可按照“三围绕、四产业、一示范”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和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因地制宜、灵活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要把培训工作作为远程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各站点根据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需要,确定好培训的目标和内容,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采取分组集中收看、分组播放光碟和分户轮流播放光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做到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和因地施教的效果。二是规范县级领导联系有关站点的管理,实行全天开放,保证党员干部群众随到随学。三是把室内培训与室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因此培训工作注重实践性,室内培训室外实践,使农民群众对远程教育培训看得见摸得着。如东街村葡萄专家蒋文武在梅影村葡萄基地现场讲解葡萄种植技术,镇政府科技副镇长李美辉到排汪村现场指导种草养牛技术等,使培训达到速成效果,得到了参训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镇里还依据信息站教学设备先进,信息量大的优势,有针对性的面对全镇农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天麻栽培技术、种草养蓄、计划生育等农业农村适用技术和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培训。自开展远程教育培训以来,全镇43个站点共组织各类教育培训648期次,发放实用技术光碟168张,培训农7950人次。通过培训有1700多名群众撑握了1一2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科技示范带头人500人。形成了村村有技术骨干、寨寨有致富带头人的农科技致富“领头雁”。
三、发挥远教作用,带领群众致富
为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台拱镇结合本地实际,结合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量力而行讲求实效,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增强“学、用”的广泛性,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学习的积极性,农民群众眼界开阔了,发展思路明晰了,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想,带领农民致富,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观。通过学习教育培训,通过对科学技术知识实际应用,全镇成形了登交红阳的劳务输出、排汪村的种养畜、梅影上桃一带的大棚蔬菜、方省、南省的果树栽培等一批独具特色的远程教育科技培训示范网络,科技应用效果显著,远程教育犹如一朵朵绚丽的花绽放在神秘的苗疆腹地之中。
实践证明,党中央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解决“三农”问提作出的战略性决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长远的民心工程。如台拱镇梅影村,该村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村,“种地收粮,养猪卖钱”的粗放型经营观念在一些干部群众的头脑中已经根深帝固。村“两委”一班人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后,他们的决心大、信心足了,充分依托地理位置优越和市场优势,决心把做大做强蔬菜文章作用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经来抓,积极引导和动员群众种植大棚蔬菜。为做大做强世蔬菜产业,村干部们因势利导、借题发挥,抓住远程教育这个有效载体,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专题培训。4个月来,一共组织学习培训23期,培训技术骨干50余人,受教育群众达700人次,为达到培训目的,在培训中,该村还专门请来了县、镇农技专家给予具体辅导,随堂讲解,并且专门在当街、显眼、群众容易看到的地方设置学习园地,力求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了白天忙农活,晚上忙学习良好氛围。经过远程教育学习培训,使梅影村的村民撑握了科学种菜的致富本领,运用科技积极性高涨,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村委副主任欧阳明学就是个典型示范户,他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后,看准了种植蔬菜有市场、风险小见效快、有潜力、有赚头,加之多年积累的经验,他的胆子“壮大”了,由原来种植2.5亩的露天蔬菜改为大棚蔬菜,并租用其他农户的农田扩大到5亩,品种由原业的5种发展到现在的10余种,销路极为可观,供不应求,仅今年时令菜第一茬收入就达到6500元。当谈及远教育时,欧阳明学高兴得合不拢嘴地说:“真想不到,在短短的时间我就收入这么多,这都是远程教育立下的“功”。它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实在太丰厚了,我决心明年再扩大规模呢?”在欧阳明学的带动下,全村由去年已建蔬菜大棚35个28亩发展到现在50个45亩,带动露天蔬菜106亩,蔬菜品种多达20余种,成为台江闻名典型“大棚蔬菜村”。欧阳明学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梅影村的发展,同时也辐射带动了上桃、下桃、桃尧等周边村寨蔬菜产业的发展,仅梅影、上桃、下桃、桃尧等村的蔬菜种植面积就达1050亩,建有大棚蔬菜164座。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在梅影村中下游已成为了现实的绿色产业带。为了拓宽蔬菜销售路子,村“两委”一边抓好大棚蔬菜配套建设的同时,一边积极为农民联系“订单”,并成立了以农民会员为主的“蔬菜协会”,现有协会会员30人。“协会”具体负责蔬菜生产、销售等,为农民提供中介服务,联系定“订单”,找销路,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农民搭起了致富“桥梁”。蔬菜产“一供一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在梅影已经形成。蔬菜已遍布全县各个市场,挤入邻县剑河、三穗及州府凯里蔬菜市场。农民种大棚蔬菜真正得到了实惠,远程教育把村民一下子拉到了现代意识面前。
又如上桃村主任李鹏举,他是个科技人才,瞄准了远程教育带来的好处,借助光碟和下载的内容,认真翻阅,作好记录,学到了母猪的饲养管理和方法后,对其饲喂的3头母猪进行品种改良和人工授精,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饲养方式进行饲养管理,果不其然,今年每头母猪产仔较往年多出了3头。他如获得宝地竖起大指母说:“远程教育真好,他是我们的好老师,感谢中央的英明决策,我今年饲喂母猪产仔个头大、仔数多,按每头母猪两年产仔5窝计算,今年可净赚1万元啦!”。这就是农民群众的肺腑之言,党性民心在这里有了最好的诠释。
像这样典型的事例还有很多。远程教育实施以来,台拱镇始终把其视为农民致富、农村奔小康的主要途径,扎实开展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求在“用”字上狠做文章,做到一切为农民一心为农村。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高涨,全镇在农业生产管理、科技种养等方面均跃上一个新台阶。
实践证明,依托远程教育这块培训学习阵地,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认真开展培训工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铺就了一条致富的桥梁,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科学致富的“金钥匙”,它是广大群众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有效阵地,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