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山乡“袖珍经济”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时间:2019-05-14 19:2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仲山乡“袖珍经济”引领群众增收致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仲山乡“袖珍经济”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第一篇:仲山乡“袖珍经济”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仲山乡“袖珍经济”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近日,在刚刚投产运营的江苏‘每个人’服饰有限公司仲山分厂车间,我们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快乐的忙碌着,或缝制手套、或裁剪衣料、或整装待箱。按照往年的场景,一过年,年轻的她们都会奔赴沿海发达的城市外出打工。但今年,她们很多人选择留在了家乡,新建投产运营的服装、箱包、手套加工厂为他们提供了在家门口 “打工挣钱”的机会。现在该厂拥有员工80余人,人均工资1500元。今年以来,仲山乡紧密结合劳动力资源充足的优势,把发展手套、服装、箱包等针织来料加工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该乡联合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来料加工户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政策、资金、信息、培训、场地、市场和资源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切实用优惠的政策鼓励来料加工业迅速发展。通过扶持鑫盛箱包厂、青岛美松箱包公司仲山分厂、旭日箱包厂等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加工户带动更多的群众从事服装、手套、箱包等来料加工。同时,帮助加工户积极搭建业务对接协作平台,开拓业务渠道、扩大市场对接,确保尽快迈上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轨道。

目前,全乡发展针织加工户56户,拥有加工机器3500余台,实现4500余人“家门口”就业,“袖珍经济”引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吴学标)

第二篇:促进大学生创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促进大学生创业 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东岳乡党委政府促进大学生创业纪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促进大学生创业是我县十大民生工程中一项重要特色工作,东岳乡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以基地建设为重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新路。目前,东岳乡已建立占地面积15亩的大学生创业园。2009年示范园已种植5亩黑花生和培植香菇12000袋,共产生经济效益近3万元,带动了周边农户踊跃投资加入专业合作社种植食用菌,我乡产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我乡党委政府将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业园规模扩大,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队伍。

一、鼓励创业,勾画产业发展示范蓝图

2009年,县委、县政府下达大学生创业目标任务后,在县人事局的精心指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东岳乡明确了“产业+基地+服务”为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思路,乡党委政府提出了“基础强乡、产业富乡、环境美乡”的发展构想,我们深知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收的必经之路,决定依托东岳乡的优势产业,创建一个大学生创业示范园。通过在创业过程中的学习与实践,为广大农户做出产业发展的示范,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走上产业致富之路。2009年3月,东岳乡在全乡范围发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倡议,很快得到杨杰等几位大学生“村官”的积极响应,他们结合东岳乡产业发展指导思想以及自身创业需求,深刻认识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并最终决定先期从事黑花生、水果玉米、香菇、黑木耳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2009年3月28日,东岳乡“大学生产业富民创业示范园”在环境优美、土壤肥沃的油房坝正式标牌,标志着东岳乡党委政府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示范引领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二、克服困难,齐心合力促进基地发展

创业示范园成立初期,面对自身不足以及各种制约因素,大学生“村官”们遭遇到重重困难。

管理方面。对于处于初生阶段的创业示范园来说,能否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6名大学生“村官”能否科学做好示范园的日常管理工作。然而,才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们在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缺乏。为了让创业园顺利度过艰难的初创阶段,也为了让大学生们能在创业园这块“土壤中”吸取养分,健康成长。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反复讨论,精心谋划,并在征求6名大

学生村官的意见后,决定由乡分管领导牵头,乡农业服务中心和产业办主任欧光明同志担任示范园的顾问,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大学生们做好创业园的生产、销售以及指导合作社发展等各项管理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6名大学生村官结合各自所学专业与工作实际,通过会议民主推荐园长,并根据各自个性与特长,每人都确定账务管理、技术联系、群众宣传等具体职责,并集思广益,详细制定了示范园的日常管理细则,保证了创业园生产管理与自身工作的协调运作。

技术方面。6名大学生“村官”在参加工作前对农业生产的熟知程度不尽相同。为了示范园的发展,乡领导与大学生“村官”们联系上了回乡创业的“合众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均富。谢总说:“我们公司之所以回乡创业,一是因为现代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二是用我们掌握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现代农业,为老百姓创造更多致富的路子。大学生们创办创业示范园的目的和意义与我们不谋而合,公司一定尽全力支持他们。”在乡党委政府的全力促成下,通过与合众公司签订协议,大学生们获得了其食用菌种植基地技术人员提供的免费技术指导,技术方面的难题迎刃而解。

资金方面。对于6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村官来说并非易事。但他们都拿出了自己的微薄积蓄,尽可能争取亲戚朋友的支持,最终每人都筹集资金5000元,完成了集资入股。同时,乡领导还积极帮助大学生争取大学生创业贷款资金,想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5万元,搭建了12个标准钢架大棚供创业园和合作社使用,县人事局领导得知这些情况后极为重视,多次到东岳乡视察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的发展运行情况,并表示:东岳大学生们选择的自主创业之路,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他们自身的发展,示范园的建立对东岳乡广大的农民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有利于东岳乡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主管部门一定要尽全力支持东岳大学生们的自主创业梦想,决不能因资金问题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的发展步伐。在县人事局、东岳乡政府以及示范园所在村干部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创业园在用水、用电、搭棚、储运所需物资等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对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示范园的运行成本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有力保障了创业示范园的正常运转。

人手方面。一方面因6名大学生都承担着比较繁重的村务工作,另一方面示范园日常生产与管理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两者往往难以调和,人手得不到有效保障。乡党政领导和在乡的机关干部们就经常义务抽空到创业园同大学生们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共同品尝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2009年下半年,随着2名“三支一扶”志愿者和第三批共14名大学生“村官”的加入,人手紧缺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经乡党政领导和大学生们一道开会研究决定,将在乡的21名大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天安排一个小组到示范园进行生产值班,示范园的运转效率显著提高。

示范园创建以来,我乡的大学生们学会了很多农业生产的知识与技能,也学会了很多合伙经营的规则与方法,更学会了相互理解与团结互助。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东岳的大学生以及他们的创业示范园都在逐渐成长,并与当地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大学生们的创业示范过程中,东岳乡政府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提供便民服务等一系列措施鼓励群众参加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东岳乡各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茶树菇、反季节香菇长势喜人,钟井、鱼龙、佛照等专业合作社的黑木耳喜获丰收,每根菌棒盈利3-4元,全乡200万根菌棒总产值近1200万元,盈利近700万元。全乡群众对发展食用菌种植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创业示范,不辱使命引领致富之路

2008年2月,在东岳乡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决议,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发展3000户农户加入食用菌产业链生产中。东岳乡党委政府的宏远规划震撼人心,但农村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和传统的生产方式还是具有强大的阻力。大学生“村官”文蔚霞走访调查了很多农户,了解到他们对土地流转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普遍持肯定态度,但对食用菌产业发展这样的特色产业还处于一种观望态度的现状。

正是针对这一点,乡党委政府指出创业示范园应着力于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东岳的大学生们发挥村官与技术人员的双重身份,宣传优惠政策、组织参加合作社、进行生产示范、提供技术指导,对食用菌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胡小静、杨杰、文蔚霞、刘园等大学生村官所在的村均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动员了许多农户参加合作社,特别是胡小静,协助油房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率先成立,争取到该村62户农户入社,并帮助合作社理事会流转土地20亩,建立钢架大棚30个,租给食用菌种植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对全乡各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表率作用。目前,全乡入社社员已达256户,食用菌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鱼龙村退伍军人食用菌种植大户钟洪志被命名2009“县级优秀人才示范岗”,2010年3月,我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荣获“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东岳乡食用菌产业正驶入快车道,天时、地利与人和皆备,我们的创业示范园一定能驶在前列,发挥带动作用,引领群众走上这条产业致富之路。”东岳的大学生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现在,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中的1万多袋香菇菌棒已喜获丰收,取得了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桶金,以实际的效果奏响了大学生创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引领群众产业致富的优美乐章。

推进大学生创业,是加强基层大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基层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对于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东岳乡党委政府将积极采取政府搭台、产业引导、创业发展、辐射带动的方式与全乡大学生们一道,在县人事局和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同心同德艰苦创业,不断探索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动大学生创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工作模式,培养一批具有高学历、多技能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东岳乡)

图:大学生创业园丰收

第三篇:大力发展白芷种植 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大力发展白芷种植 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射洪县柳树镇魏家营村“一村一品”建设的启示

袁洪滨

[摘 要] “一村一品”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强村的发展途径,本文从魏家营村“一村一品”建设的调查中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提出了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着重强调发挥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两方面作用,达到功能互助,促进双赢。

[关 键 词] 白芷种植 群众 增收致富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A [作 者] 袁洪滨 农业经济师 射洪县柳树镇农业服务中心 629209

***(0825)6767898

射洪县柳树镇魏家营村位于射洪、大英、蓬溪三县交界处,东临涪江、西临绵渝公路。全村辖9个居民小组,521户,农业人口2056人。全村耕地1635亩,加非耕地共2200亩,劳动力1026人,人均耕地0.75亩,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平坝村。

近年来,魏家营村在镇村干部积极引导下,水路不通走旱路,大力种植中药材白芷,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规模发展,实行GAP规范化种植,小小白芷挑起全村增收致富的大梁——

2007年魏家营村白芷种植面积达1500亩,收入300多吨。依照今年每公斤13.5元的市价,全村白芷收入可达400万元——小小白芷让全村人均增收2000元,白芷收入占到了全村经济总收入的70%以上。全村80%的农户通过种植白芷修起楼房、买起了摩托,购置了高档家电,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魏家营村白芷种植能取得如此大发展给我们很多有益启示。

启示一:立足村情建基地,因势利导谋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长,加强“一村一品”建设,各级组织必须加强领导,履行引导指导职能。

过去魏家营村的农民主要靠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传统作物为生,由于该村属于人民渠“尾灌之尾灌区”,用水十分艰难,种庄稼纯粹靠天吃饭,干部群众改变种植结构的愿望十分强烈。干部们通过调查,认为中药材白芷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而魏家营村土壤中砷元素含量丰富,特别适合白芷种植。于是村两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强村的发展思路,决定不再种植传统粮食作物,而是建基地,大规模发展白芷生产。

柳树镇因势利导,将种植白芷作为当地发展地方经济、农民增收、科技示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来抓,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落实了人员和责任,积极引导、指导该村农户种植。在白芷基地开发建设中,镇政府通过宣传表彰、资金贴息扶持大户、协调信用部门贷款扶持、搞好科技示范等措施,积极支持该村白芷基地建设,有力促进了该村白芷生产的大发展。短短几年,全村就涌现出了种植白芷的专业大户127户,白芷种植收入上万元的农户21户,5000元以上的123户。尝到甜头的村民们不仅在自己的承包地上种植白芷,还到相邻的村租赁土地进行白芷种植。按他们的话说:“干部们为我们选择了这么好的产业,我们不能看到钱不赚啊!”

启示二:企业引领谋双赢,规范种植上台阶。龙头企业、农民经济人和专业大户等多元主体参与发展一村一品的积极性,通过订单、股份、股份合作等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达到互利双赢。

白芷形成产业后,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村支两委一班人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在发展过程中,魏家营村加强了同省级龙头企业——四川银发资源公司的合作,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道路。依托银发公司进行订单生产,与银发公司签订合同,坚持“四个统一”,即种子统一供应、技术统一培训,资料统一发放,产品统一回放。特别是在生产关键时期,银发公司派出专家按GAP要求及白芷规范化操作规程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确保了产品质量。

2005年5月,魏家营村和该公司积极合作,促使该村白芷顺利通过了国家药监局专家组验收,通过了国家GAP认证,进一步促进老百姓种植白芷的积极性。

启示三:依托协会强服务,白芷实现大发展。通过协会平台,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围绕主导产品,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对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

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魏家营村的干部们深感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难以抗御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风险,同时在同龙头企业的对手交易中也处于弱势地位。为此,该村吸纳种植大户、种植能手、销售大户为会员,建立了由村支部委员、村主任为协会理事长的村白芷协会,全面推进“支部+协会+农户”。通过协会为广大村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切实帮助村民解决困难,真正做到“支部为民引路,协会肋农致富”。

白芷协会采取一抓生产,突出协会的服务功能。协会按照公司的技术标准切实加强了技术培训、信息发布、生产指导,不断提高群众科学生产水平。仅2007年1-6月,协会就举办了培训班4期,参训药农800人次,发放宣传技术资料1200多份。二抓市场,突出协会的中介功能。协会组织多名信息员多方收集市场行情,认真分析市场趋势,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然后由协会出面同企业进行协商谈判,签订收订合同,确定销售价格,最后按照公司订单组织生产,促进了 3 全村白芷产业的长期良性发展。三抓科学管理,突出设施完善。协会组织专业队对基地实行集中成片规范种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采收;实施沼气能源工程,新挖化粪池4口、沤烘池120口,将人畜尿进行无害处理,优化白芷生产环境,提高了白芷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白芷的大发展。

启示四:典型引路促发展,调动群众积极性。发展特色产业,必须两手抓,一手是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一手是政府引导这只有形的手,无形的手起决定内因作用,有形之手起推动促进作用。

魏家营村发展白芷产业,已有10余年,历经坡坡坎坎,从一户两户三户开始种植到100户200户300户种植,通过了示范——带动——再示范——再带动——大示范——大带动这么一个循环过程,中间也出现过白芷价格的涨涨落落,但魏家营村人认准了这个产业,坚韧不拔发扬了打持久战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难看出发展一个成功产业是一个十分艰苦漫长的工作,决不是靠政府或某个组织一厢情愿能短期打造的。

从魏家营村一村一品建设中,充分说明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两方面作用,实现功能互助,才能推进“一村一品”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卫泽:以一村一品一企为抓手,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J] 北京:农村经营管理,2006,(04)

2、农业部:加快发展一村一品的指导意见 [Z] 北京:农村经营管理,2007,(03)

第四篇:发挥远程教育优势 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发挥远程教育优势 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裕民县充分利用远教平台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培训农牧民群众、带领群众致富中的突出作用,裕民县充分利用远教平台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帮助农牧民群众掌握科学种养殖、实用技术等,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注重培训,搭建农村“流动课堂”。组织全县各终端站点管理员对本村富余劳动力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按数量、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等相关情况进行分类建档。同时,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与农牧民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掌握农牧民群众的需求,特别是技能、就业方面的需求,结合个人的特点与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将光碟和学习资料直接流动到农牧民群众手中,将课堂直接搭建在农牧民群众家中。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科学化种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工等培训50多期,培训农牧民群众2万人次,向广大农户赠送各类实用技术辅导光盘3500多张,分发技术资料2万份。

拓宽渠道,创办本地“精品课堂”。针对部分农牧民群众有思路、有想法等特点,裕民县对现有的劳动就业、创业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及时调整充实终端站点课件资源1万余张,涵盖实用技术、先进人物事迹、自然人文等内容。整合人事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局等远程教育成员单位资源,通过在《红色远教〃幸福裕民》栏目上播放相关致富信息和创业、就业技能等节目,在站点开设专栏、发放相关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抗旱保增收和扶持农村发展的相关惠农政策和措施。同时,借助全县站点均可上网搜索资料的优势,结合农牧民群众所掌握的技术、经验,及时在相关网站上搜集和发布信息。共搜集和发布用

工需求和创业信息600余条,多渠道、多角度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信息资讯服务。

学用结合,打造实践“互动课堂”。发挥远程教育站点辐射优势,捕捉需求、凝聚力量、传播技术,组织本地涌现出的党员创业带富能手和学用标兵与农牧民群众进行经验交流,将成功经验和致富法宝及时传授给农牧民群众,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借助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农牧民群众就近开展技术支持,增强农牧民群众的“造血”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大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力度,着力培育一批示范基地和示范户,根据自身实际坚持就近原则运用实用技术增产增收。截止目前,全县共成立种养殖合作社48家,合作社成员总数3326人,实现经营额5708万元,为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提供了坚强保障,有力地助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五篇:引领妇女增收致富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版]

引领妇女增收致富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强化科学技能培训,扶持妇女发展生产,实现妇女共同增收致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妥善解决好妇女的增收致富问题。为此,**县紧紧依托惠农政策,强化科技培训,把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妇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认真开展技能培训。首先是立足失地抓培训。针对库区失地妇女面临再就业而

又缺乏技能的实际问题,积极组织失地妇女参加家政、家经及服务技能培训,为异地就业奠定基础。近年来,全县共开办培训班30多期,培训失地妇女1000多人,帮助800多名失地妇女走上“钟点工”、“保洁员”、“酒店服务员”等岗位。其次是围绕输出抓培训。坚持“以培训促进劳务输出,以劳务输出促进培训”的方针,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储备培训”,提高了妇女就业能力。去年来,经过培训共向东莞皮具厂、樟州冷冻食品加工厂等企业输出劳工100余名。第三是发展特色抓培训。根据不同乡镇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立足当地的经济特色开展妇女科技培训工作,提高了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在长官乡开展的柑桔栽培技术培训、王村开展的猕猴桃栽培技术培训、抚志乡开展的烤烟栽培技术培训,对发展壮大当地的支柱产业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二是大力引导妇女创业。2004年以来,结合党员“三卡”管理,把引导妇女创业作为培育党员示范经济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求每个党员经济示范园区均要有一定比例的妇女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西米乡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妇女参与能源综合运用生态示范园、时鲜水果示范园、苗木花卉植物好范文版权所有园、反季蔬菜示范园、农家乐旅游示范园、优质水稻示范园建设。在经济示范园建设中提高了妇女创业能力,增加了妇女劳动收入,并有效带动了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全乡以时鲜水果、猕猴桃为主的水果开发达到13400亩,以辣椒为主的反季蔬菜达到3000亩,以湘宛仙13号为主优质稻5000亩。同时,全县积极组织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城从事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百货销售等工作,开创农村妇女就业新天地。三是积极帮扶贫困妇女。首先,大力推广“妇代会+协会”的模式,壮大农村妇女合作经济组织,走脱贫———致富———共富的路子。近年来,全县共建立10多个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了近6万妇女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实现增收致富。其次,实行对口帮扶。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妇女对贫困妇女家庭实行“1 1”对口帮扶,在资金、技术和劳力上给予支持,帮助贫困妇女发展生产实现脱贫致富。第三,加强与农行、扶贫办、农村信用社的合作,为贫困妇女发展生产争取小额信贷和低息贷款。仅2005年,全县就为贫困妇女提供信贷200多万元。

加强妇女思想教育,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努力形成文明社会新风

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文明、社会文明中的特殊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

下载仲山乡“袖珍经济”引领群众增收致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仲山乡“袖珍经济”引领群众增收致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