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

时间:2019-05-14 21:1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

第一篇: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

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

【摘要】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事件传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传播内容的独特性及受众的可参与性等无时无刻都在增加新闻传播事件的价值。论文基于新媒体视角重点阐述了新闻传播事件中新媒体应用的具体优势,旨在更好地凸显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 传播 新闻事件 优势

传播技术的日益成熟促使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具有迅速性、多渠道、灵活性及互动性特点,一旦传播的新闻事件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受众,此新闻事件必然会掀起社会热门话题的浪潮。显而易见,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颇具独特的应用优势,更是传播新闻事件的必然发展方向。对此,为更好地理解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如何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可为我国新闻事件传播工作提供更科学的借鉴。因此,论文对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进行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契合受众期待心理,新闻价值含量高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渴望在短时间汲取更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就需要新闻事件传播中契合受众期待心理,为受众提供高价值含量的新闻信息。那么,新闻事件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传统新闻事件传播的单一性,而是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体现了新闻传播事件的简洁性和最高价值。比如说传统媒介以报纸、图书的方式传播新闻,其新闻内容多以文字和图片方式展现给受众,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具有丰富的内容,图文并茂、动画视频结合等形式还原了新闻现场,新闻报道的内容也更加生动形象。

如新华网2018年5月4号报道的“微视频:小岗村里的年轻人”事件,以4分钟零4秒的微视频和简短文字形式打造出有声的新闻事件报道,既满足受众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又契合受众对更高新闻价值期待的心理,新闻渲染性极强。

二、多元化多渠道传播,新闻事件传播范围广

全媒体背景下的媒介相互融合是媒体的大势所趋,也是众多媒体互融互通谋求共赢的最主要发展模式。国外有学者声称“媒介即讯息”,时代发展中人类活动也和媒介传递的内容与时俱进着。在新闻事件传播中,新媒体以多元化传播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也在文明社会建设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新闻传播事件应用新媒体技术,依据受众心理形成热门话题,以更加多元化传播渠道增加受众数量,扩大新闻事件传播范围,以增强新闻事件传播的价值。

当今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也多借助于新媒体平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媒和单纯的电视新闻频道等方式,可从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各个新闻网站等平台获取感兴趣的新闻。如新华网2018年5月5号以图文并茂形式关于“马克思告诉我们:人生这件事情很重要”的报道,当天也在澎湃新闻网站以“200秒穿越200年!纪念马克思微视频《传人》”为题目作了相关的深度报道。与此同时,该新闻在界面新闻网站、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他新闻网站等均有报道,且报道方式更多元化,新闻事件传播范围以多元化报道方式及多渠道传播途径扩大了新闻事件的受众范围。

三、低门槛的互动交流,新闻时效性强

一般来说,人自始至终都具有探索新奇事物的心理,以趣味性及价值性为自身成长提供必备的知识库。新闻事件的传播也作为人们获取有效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新闻多以图片和文字方式传播新闻,受众接收新闻信息时容易处于疲惫状态,且单一和枯燥的新闻信息很难加深受众的印象,很有可能读完后就印象不深刻了。那么,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事件应用中,拉近了新闻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新闻报道,而是以受众可参与话题热议活动,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 o当然,传播新闻事件时,在新媒体平台可完成实时发布和实时传播的新闻报道工作,受众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实时新闻讯息,及时掌握新闻事件进展情况,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比如新华网、澎湃网及界面新闻等平台关于2018年夏威夷群岛地震的报道,以最初发现地震的报道、接连地震和火山持续喷发的新闻信息传播,短时间己吸引受众参与话题讨论,也为关注此新闻的受众持续提供新闻信息,以获取实时性、全面性的夏威夷群岛地震信息。如果仅仅借助于传统媒介,很难实现新闻事件传播的实时性,很有可能夏威夷群岛地震新闻过去一段时间才出现在广大人民的视野范围内,地震情况的后续报道也是延迟性地传播着,导致了受众读完前期新闻报道后过了一段时间再去看后续报道,已然无印象。

再如我国民生新闻的报道,受众在新闻平台坚定立场表明自己的观点及需求,成千上?f的心声会在一起,有助于我国相关民生部门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要的科学指导。当然,新闻事件的传播在新媒体平台以多渠道方式进行,满足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口味,增强了新闻事件传播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展现出的优势还有很多,可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新闻内容,也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传播符合其期待心理的新闻事件,更以多元化、多渠道方式掀起新闻事件热议的浪潮。新闻事件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也要注重媒介的科学性融合发展,保留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及价值意义,不仅仅为受众提供颇具新闻价值的讯息,受众参与其中的互动交流讯息也为我国新闻事业的战略性发展提供最有力的科学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佳妮.VR新闻对新闻报道的意义、局限与发展路径[J].传媒,2018,(5).[2]马百行,周树雨.新媒体环境下的两会传播研究――以2017年全国两会传播为例[J].青年记者,2017,(36).[3]李璐.2017新闻传播活动的10张面孔――规范化、智能化与范式创新[J].中国记者,2018,(1).

第二篇:从新闻传播的有效性看新媒体发展优势

从新闻传播的有效性看新媒体发展优势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自媒体,因其“去门槛化”的信息审核机制、即时的信息传播速度、呈裂变式的传播态势,在灾害发生期间的信息沟通、反映民情、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抗灾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3年10月,台风“菲特”袭击中国沿海城市,成为国庆节长假期间的一大舆情事件,浙江宁波、温州等地受灾尤其严重,抗灾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根据新浪微博的数据检索,从10月1日零点到10月10日23点,包含“菲特”这一关键词的微博条目多达1,769,226 条。微博——这一“社会化自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迅速、及时地发布、展露、评论而振聋发聩。笔者以10月1日零点至10月10日23点59分的新浪微博数据为原始素材,对“菲特”“台风”“大水”等关键词进行了数据挖掘,经过筛选和去重后,共得到有效样本70931条,以下研究就是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获得①。

一、浅析微博发布数据对台风“菲特”地域分布情况的及时传递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xiexiebang.com收集整理“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656万人。”微博作为网络用户最常使用的信息获取和分享平台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2216万,增长7.2%。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②职称评定期刊投稿Q2215169893

通过对“菲特”登陆浙江后的新浪微博数据统计发现,在70931条相关微博中,发布者位于浙江的博文共有28127条,占本次样本总数的39.65%,其中发布者位于宁波的用户共发布博文6834条,占样本总数的比例为9.63%,占浙江地区微博总数的比例为24.30%。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杭州、宁波、温州三地为本次微博讨论最多的城市。

表1

地市分布 用户数 博文条数 转发数 评论数

总数平均数 最大值 总数 最大值平均值

杭州 5728 7216 33652 4.66 4907 20117 1464 2.79

宁波 5555 6834 25728 3.76 1104 17799 341 2.60

温州 5024 6821 24175 3.54 818 15684 169 2.30

嘉兴 1494 1808 2400 1.33 131 3691 99 2.04

台州 1111 1309 3681 2.81 2882 29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整理27 207 2.24

绍兴 793 905 1046 1.16 140 1825 86 2.02

湖州 516 601 320 0.53 83 1148 54 1.91

金华 506 585 611 1.04 121 1182 48 2.02

舟山 345 404 1100 2.72 303 953 51 2.36

丽水 207 256 174 0.68 24 413 35 1.61

衢州 104 163 141 0.87 36 259 20 1.59

(缺省值)961 1225 9665 7.89 2057 2482 319 2.03

总计 22344 28127 102693 3.65 4907 68480 1464 2.43

根据数据统计,杭州、宁波、温州三地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地区,并且呈现出博文条数、博文的总转发量、平均转发量、最大值、博文的总评论数、平均评论数和最大值的依次递减状态。据此可以判断,在浙江,本次“菲特”台风给杭、甬、温三地带来的影响最大。

如果说在沃尔特·李普曼(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时代,“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做出激烈的本能反应”③,在今天的社会化网络媒体时代,微博已经扮演了米歇尔·福柯(法国思想家)笔下的“全景式敞视机制”(在封闭的、被割裂的、处处受到监视的空间内,微观权力技术的规训作用),甚至已经实现了“媒介不是人与自然连接的纽带,媒介就是自然本身”这样的预言。微博对事件“报道”的自我认识、表达就使得微博本身成了大灾的一部分。

原来发布的“菲特”的登陆路径并非浙江,百年不遇的这场强台风给浙江尤其是宁波人民带来了灾难,其中余姚又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对新浪微博研究发现,宁波地区共有5555个账号参与对本次台风事件的讨论,共发布微博6834条,累计获得转发25728次,累计获得评论17799条。以各类账号的活跃度、影响力和传播力看,普通个人及微博达人发布的博文数量最多,而在认证账号中,政务微博发布的数量最多;在全部被考察账号中,媒体账号微博及政务微博的覆盖度和影响力最大。

据此可见,在本次台风事件中,政务微博和媒体微博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台风事件的社会传播中扮演了极为活跃的角色。整体上体现出“大多数账号的琐碎性”以及“小部分账号的重要性”,传统媒体必须融入互联网的大网也得到充分印证。

表2

认证类型 用户数 博文数 转发数 评论数

总数 最大值平均值 总数平均值 最大值

达人 1413 1630 5822 1104 3.57 5944 3.65 150

普通 3611 4027 3423 257 0.85 6083 1.51 82

认证个人 121 185 2003 657 10.83 770 4.16 128

认证媒体 33 203 4121 618 20.30 1054 5.19 99

认证企业 165 287 2958 270 10.31 1755 6.11 341

认证社会团体 4 5 86 59 17.20 45 9.00 25

认证网站 14 81 459 175 5.67 80 0.99 13

认证校园 27 30 219 70 7.30 61 2.03 17

认证政府 152 368 6630 669 18.02 1940 5.27 202

微女郎 15 18 7 2 0.39 67 3.72 19

总计 5555 6834 25728 1104 3.76 17799 2.60 341

二、微博对台风“菲特”时间分布的特殊呈现

微博发布呈现出与台风“菲特”的强弱变化紧密关联的态势,为了探讨与台风相关的微博在10天内的数据走向,我们选取全国微博样本的时间分布作为本研究统计对象,汇成如图1所示的折线图:自10月5日开始,博文数量持续攀升,并在10月7日达到高峰,当天共有15835条微博,此后数据陆续下降。

图1

为了进一步探讨重灾区宁波地区的数据走势,我们还着重考察了位于宁波的发布者,就10天台风过境期间的微博表现进行了统计分析,如图2。

图2

经上述两个图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宁波的微博条目走势与全国各地的总体走势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全国的微博峰值出现在10月7日,而宁波的峰值出现在10月8日。此外,研究分别就7类不同的传播主体发布微博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如图3所示的折线图。

图3

统计发现,在10月1日~3日三天内,微博上的数据呈现出较为零散的个别信息,并没有大规模的数量呈现,从4日开始,微博数量直线攀升并在6、7、8日三天形成了不同的峰值。

研究结果表明:微博的发布完全与事件发生进程一致,社会化媒体的新闻聚焦与传统媒体完全一致,但是在发布速度上优于后者。

三、宁波市政务微博在“菲特”时期的表现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菲特”期间宁波市共有152个官方微博账号发布相关博文368条,累计获得转发数为6630条,平均每条微博获得转发18.02次;累计获得1940条评论,平均每条微博获得评论5.27次。表3是依据微博发布条数列出的前15名排行。

表3

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整理

排序 政务账号 微博条数 转发数 评论数

合计平均值 最大值 合计平均值 最大值

01 宁波气象 14 199 14.21 86 20 1.43 9

02 镇海气象 14 5 0.36 3 0 0.00 0

03 宁波公路局 13 168 12.92 115 23 1.77 11

04 宁波发布 11 1783 162.09 669 493 44.82 202

05 宁海气象微博 11 0 0.00 0 0 0.00 0

06 象山发布 11 28 2.55 6 18 1.64 4

07 象山水利局 9 4 0.44 2 1 0.11 1

08 慈溪发布 8 71 8.88 20 9 1.13 2

09 余姚发布 8 1376 172.00 566 458 57.25 122

镇海网络问效 8 177 22.13 107 67 8.38 25

海曙江厦 6 5 0.83 2 3 0.50 2 宁波北仑气象 6 10 1.67 7 1 0.17 1 宁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6 2 0.33 1 2 0.33 1

宁波水利 6 31 5.17 16 11 1.83 8 余姚水利 6 425 70.83 216 61 10.17 41

根据以上数据统计,气象局、水利局及新闻办的微博账号在此次台风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结果既说明了台风期间社会大众对政府相关部门,譬如气象、交通部门等的关注度,同时宁波发布、余姚发布等官方微博对事件进行实态的连续报道以及与阅读者的密切互动,使得新闻事件在微博上的传播力、覆盖度都优于传统媒体。微博的可互动性特点也丰富了信息的实态化,进而推动了新闻内容的即时落地和传播扩散,使微博的质量和力度都获得了较之传统媒体更受社会追捧的不俗表现。

四、宁波媒体和网站微博表现评点

“菲特”期间,宁波共有47个媒体和网站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与台风相关的信息,共发布微博284条,获得4580条转发,1134条评论。其中宁波日报微博发布53条位居微博发布数量第一名。表4是对47个账号根据博文发布数量进行排列的前15名。

表4

排序 账号 博文数量 转发数 评论数

总数平均值 最大值 总数平均值 最大值

01 宁波日报 53 1964 37.06 618 404 7.62 54

02 宁波民生e点通 30 71 2.37 27 13 0.43 3

03 宁波交通广播FM939 28 116 4.14 22 43 1.54 7 04 宁波晚报 21 808 38.48 235 287 13.67 86

05 东南商报 20 188 9.40 55 38 1.90 8

06 宁波看看 17 7 0.41 2 7 0.41 4

07 宁波公益网 12 44 3.67 7 6 0.50 2

08 NBTV4 11 80 7.27 28 17 1.55 6

09 中国宁波网 10 264 26.40 90 52 5.20 15

桥城快报 7 16 2.29 5 8 1.14 6

现代金报 7 103 14.71 22 19 2.71 8 余姚新闻网 7 306 43.71 175 42 6.00 13

宁波头条新闻 6 69 11.50 61 30 5.00 29

奉化994 5 5 1.00 2 7 1.40 5 宁波微生活 4 380 95.00 328 110 27.50 99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排列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和宁波门户网站“中国宁波网”三个账号在本次台风事件中传播的抗灾信息,拥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客观上成为部分新闻迅即传播的强音,同时也是本次研究中所发现的媒体及网站类微博用户的典型代表。但是值得提出的是:这些官方微博没有及时调集精兵良将系统、充分、高屋建瓴式地发布信息,失去了一次传统媒体人人都兼起网络记者的实战好机会,失去了一个以宁波主流媒体构造微博成为危机时期发出强大喉舌之声的良好“战机”,需要今后在充足专业工作者和新闻信息把关人员配备上引起重视,与时俱进。

五、“菲特”专题微博热点话题聚类分析

“菲特”突然峰回路转袭击浙江,使得全省的多个地区都猝不及防。在抗灾救灾过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整理程中,费尽心力但仍然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而反映在自媒体微博中的内容就非常的私人化、情绪化和无方向。根据兼顾“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原则,本文就收集的70931条微博所涉及的核心话题及观点进行了聚类分析,解析步骤以博文的转发次数由高到低进行排行,选定转发次数排行前500位的博文内容进行解读、话题聚类和观点提炼,进而以70931条博文作为全部的分析对象,进行二次聚类。

表5

话题聚类及观点

话题 观点

媒介批评 主流媒体失语;

政务批评 违停罚单;停水停电;排水问题

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防灾准备

娱乐化 婚礼、喜酒;划船;胖子的吨位

信息公开 经济损失;伤亡人数;航运车次;新闻报道

社会动员 救灾抗灾;因公殉职;乐观精神;幽默感

根据对500条影响力较大的博文的观点聚类分析,发现微博讨论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媒介批评、政务批评、预警信息、信息公开、娱乐化及社会动员6个层面。其中,从发布数量上来看,预警类的信息数量居多,以台风来袭前的预警信息分享、实际体验为主;其次是对媒介和政务的批评类信息,核心的观点在于批评部分以卫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台风肆虐之际仍然关注各类选秀节目而不对浙江地区的灾情予以重视;再次为各类信息的报道与公开,包括部分媒体对此次台风来袭后受灾人数、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关注与通报。

从中可以看出,民众的微博参与对新闻事实的系统、系列、权威、有效性等方面的体现是非常有限的,微博在新闻事件发布和评论过程体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和即时性,是新闻媒体必须引起重视和参与的良机。以新闻媒体和新闻人的专业特长参与和推进微博的发展,其实也是一个反哺自身的契机:搭乘网络多媒体的加速发展,把中国的新闻事业推向一个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与时俱进的新高度。

第三篇:新媒体的优势

近几年来,新媒体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称为主流营销渠道。互联网这个平台给予了太多太多可能,所以才有了营销的“互联网+”和新媒体运营的出现。

新媒体运营,是通过现代化互联网手段,通过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进行产品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的一系列运营手段。通过策划品牌相关的优质、高度传播性的内容和线上活动,向客户广泛或者精准推送消息,提高参与度,提高知名度,从而充分利用粉丝经济。达到相应营销目的。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

“互联网+”概念的中心词是互联网,它是“互联网+”计划的出发点。“互联网+”计划具体可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来表述。一方面,可以将“互联网+”概念中的文字“互联网”与符号“+”分开理解。符号“+”意为加号,即代表着添加与联合。这表明了“互联网+”计划的应用范围为互联网与其他传统产业,它是针对不同产业间发展的一项新计划,应用手段则是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联合和深入融合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其深层意义是通过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完成产业升级。互联网通过将开放、平等、互动等网络特性在传统产业的运用,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整合,试图理清供求关系,通过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等内容,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升效益,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新媒体营销是指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的模式。在web2.0带来巨大革新的年代,营销思维也带来巨大改变,体验性(experience)、沟通性(communicate)、差异性(variation)、创造性(creativity)、关联性(relation),互联网已经进入新媒体传播2.0时代。并且出现了网络杂志、博客、微博、微信、TAG、SNS、RSS、WIKI等这些新兴的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同时,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客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传统营销相对而言更加注重用户的到达率:报刊杂志上的发行量,电视广播的收视(听)率,而在网站上则是访问量。将广告或者公关文章投放到覆盖面更广的媒体上,便可以获得用户较多的注意力。新媒体营销是企业软性渗透的商业策略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形式上的实现,通常借助新媒体表达与舆论传播使消费者认同某种概念、观点和分析思路,从而达到企业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的目的。想必大家一定还记得史玉柱当年的送礼就送脑白金,通过电视黄金广告位、杂志、户外媒体和互联网海量的软文广告,向我们进行了轰炸,更像是强迫的向我们的脑海里植入了品牌形象,让我们过目不忘。传统营销主要是单向输出,洗脑式的宣传方式以获取更多的购买客户和潜在购买用户。而说到新媒体营销,相对于传统媒体这种单向的轰炸式宣传,新媒体注重的是种子用户,这是新媒体营销非常关键的起点!keep,小米,小黑裙,非常多的案例,无不都是从种子用户开始的。种子用户是谁?用户画像越精准越好,知道他是谁,才知道去哪里找他们。想要吸引到种子用户,双向互动就是作为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了,这之中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主动传播,借此可以扩散式的获取更多的种子用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找到一个种子用户,等着你的是他身后的120个种子用户。总的来说传统营销到新媒体营销,最根本的思维改变就是:永远从新媒体的用户需求和用户价值出发,和用户做朋友!培养用户的参与感是至关重要的。

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更快捷方便,给人更好的感官享受,更符合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要求的特点,但随着各自的改革发展,现在是割据一方,各有所长。

拿电视剧的播放形式来说,在传统媒体代表-电视机上播放的,需要不断收看广告,等待更新时间较长,广告质量较差,广告播放费用成本较高,给观众的选择比较单一。但在新媒PPS等互联网上播放时,观众可随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播放画面进来也出现高清选择,广告时间较短,广告内容,画面质量较高,广告播放成本投入较小。但是就音效和画面质感以及播放的流畅性来说,电视播放媒体还是比较占优势,互联网播放媒体就受到网络连接,网络信号不稳定造成的播放不够流畅,甚至不能播放的尴尬情况,同时网络的使用也涉及更多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

互联网环境复杂,给人多种选择和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潜在很大的使用风险,随时可能遭受病毒等恶意程序的影响,给观众带来损失。同时,因为互联网的寄托形式-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使用操作较电视机复杂。还受到观众投资成本(购买电视机和电视无线信号的价格平均低于电脑和宽带或无线网络的价格)年龄,习惯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造成两者的观众基本盘,几乎秋色平分。但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等互联网的携带方便性是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

1、新兴媒体行业将引领时代潮流,新媒体产业在媒体产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新兴媒体产业所占比重尤其高于传统媒体产业。美国十分注重把高新技术应用到文化娱乐业。数字娱乐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将占一半的份额,新技术、新产品将使数字娱乐全面超越传统娱乐方式。日本媒体产业依托数字化信息技术,也已完成了从早期媒体产业向现代媒体产业的转型。

2、部分传统的媒体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媒体行业将继续保持活力 新媒体产业对报刊、图书出版等传统媒体产业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图书出版业也面临市场萎缩的窘境。新兴媒体产业的崛起,对传统媒体产业、特别是传统媒体构成冲击是毫无疑问的。但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可以肯定的是,一些适应市场需求的传统文化行业仍将继续保持活力。

3、文化内容将成为媒体产业核心竞争力。现代科技使文化表现形式日新月异,“传媒汇流”为文化传播手段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过去稀缺的媒体资源、传输资源出现了过剩的现象,文化内容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没有内容,新媒体产业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空壳,如同一台无效运转的机器。“创意性文化内容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未来的竞争中,文化内容是最重要的竞争力。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内容为王”。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新媒体相对比传统媒体来说优势比较大,所以新媒体的运营方式现在普遍于大众,也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

第四篇: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形式的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形式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各种新媒体的日益壮大发展,已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持续和强烈的冲击,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话语权也受到严峻考验。新闻传播是传统媒体第一责任,也是赖于生存的根基,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新闻运作该如何顺应潮流,正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困惑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目前,传统媒体在新闻运作中普遍遭遇的矛盾:

一、新闻消费习惯改变与传统新闻理念的矛盾

信息传播手段的变化必然带来接受方式的改变,读报看电视听广播,这是过去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如果把新闻信息看为一种产品的话,那么它的消费方式就是买报纸杂志或在特定的时间、区域看电视听广播。然而,当互联网迅猛发展起来之后,这一切开始悄然发生了变化。“美国著名的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网络新闻比报纸在美国更受人欢迎。最受欢迎的新闻形式首先是社区新闻和全国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接下来排在第三位的就是互联网上登载的新闻„„调查显示美国人的获取新闻的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1]。

在中国也出现同样的情况。新的传播载体有它自身的传播特点,它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恰好迎合了人们某种心理需求。就微博而言,140字的限制,短平快;不求深入,只求大概;不求过程,只求结果。这与社会浮躁心理的契合度极高。新闻也成为一种快速的消费品,像只为赶时间填饱肚子的快餐,不求精致。

喜欢从微博上获取新闻信息的年轻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趋同性,在眼下信息过剩的时代,新闻信息的大小、重要与否其实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他们关心的往往是自己关注的人都在关心什么新闻信息,这才是最重要的、与自己有关系的。他们只是通过别人的关注,借助别人的眼光来筛选新闻,这当然也是有效率最省力的方法。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载体,它的信息传播主要以个体为单位,所以,有一种说法叫:“人人都是新闻的发布者和接收者”。与专业媒体的新闻产品其实存在很大的区别。

专业媒体有新闻的专业性要求,也有新闻传播的价值预期判断和理念的追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新华社调研就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用心走基层,用情写群众,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把火热实践作为报道的主题,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的主角,真正做到为人民采写、为时代放歌。要坚持不懈地改进文风,写短文、讲实话、发有用的报道,以文风的有效改进,促进新闻报道水平的提高。[2]”

可是,当许多受众都习惯了只接受140字的简短信息之后,专业媒体的专业报道往往变成转发者断章取义的资料来源,变成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第一手材料。这是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困惑之一。我们会奇怪地发现,在微博微信中,往往被广泛传播的新闻信息,基本上都是语焉不详的。新闻的要素,即五W+H都是残缺不全(What何事? 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How怎么样?),但就是这样的产品却依然会大受关注,被广为转发。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如何适应受众新的消费特点,是个待解的课题。“写短文、讲实话、发有用的报道”或许是不二的选择。

二、信息传播全面提速与传统运作模式的矛盾

200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改版被业界认为是新闻提速的成功范例:“新闻可以不断被刷新,不断被改写”已经成为“中国之声”的治台方略。30分钟为一个播报轮盘,在这30分钟里,当天的新闻要尽可能地涉及。对于一个新闻事件,记者捕捉到一个信息点就播报一个信息点,再捕捉到新的信息点,纳入下一个播报轮盘。没有新料,就把之前的信息点合并播出„„“中国之声”按栏目设置的编制完全打散,强化大编辑部、大采访部、大策划部,全“中国之声”共用同一个400人规模的采编后台[3]。

作为一个传统媒体,这已经是最成功的运作模式的改革,它付出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自称的“不计成本”的代价。而对于其它基本上靠自负盈亏、靠市场经营养活自己的传统媒体来说,只能望其项背,谁也干不了“不计成本”的事!

即使如此,相对于新媒体,这样的运作速度还是落后的。新媒体的特点在于随时随地可以发布新闻信息,以微博为例,它由个体操作,以个体的眼光和角度,不必通过层层把关,只需用手机拍一张照片就可以发送出去,与传统媒体相对复杂的运作模式大不相同。除了严格的稿件审查制度外,技术的要求也远比新媒体复杂,而且传统媒体的新闻还是以定时定版面的方式发布为主,例如报纸有出版的时间、版面,广播电视也是通过固定时间的新闻节目来发布信息。即使是广播电视的直播活动,它也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这使得真正的新闻事件的直播无法成为常态,许多大规模的直播活动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往往是那些已经多次排练的活动类事件,并非突发的未知结果的事件,其对受众的吸引力有限。

对于随时随地想通过媒体了解最新信息的受众来说,传统媒体显然难以满足要求。而且,由于新闻的管理部门大多未能适应新的舆论环境,在管理方式上观念落后,对于突发事件多采用封堵传统媒体的做法,而对于新媒体,例如微博、微信等却无能为力,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灯下黑”的状况,传统媒体经常出现对于本地突发事件的报道“失声”、“失位”的现象。“本地媒体对本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装聋作哑,是本地媒体的耻辱,也严重妨碍了媒体业的发展。媒体不管怎样发展,它的本职仍然是传播新闻事件,行使社会监督功能。只有立足于这种最基本的职能发挥,媒体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并进而赢得市场”[4]。

由于个人发布平台时常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传播的信息又在转发中不断地出现信息的偏离,但却在第一时间满足了群众的信息需求,所以传播力很强,极容易造成社会舆论对主流方向的偏离。而这个时候,主流的传统媒体无论是出来“以正视听”收拾残局还是继续保持沉默,都难以获得受众的信任,由此,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会不断地受损,直接威胁传统媒体的生命力。

三、新闻评论个体表达与客观公正立场的矛盾

新闻评论历来被看作媒介的声音,社论、评论员评论、评论类节目等重型评论文体甚至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也是判断媒体的政治面貌和衡量媒体实力和视野的主要标尺之一,更是媒体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南方日报》就打出了“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口号;《南方都市报》更是以评论作为自己的新闻拳头产品,每天推出“社论”和“个论”两个专版。

20年来,各种媒体在新闻评论方面的大量投入促进了新闻评论的繁荣发展成为我国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已形成一个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及网络媒体的意见表达和传播系统,跨媒体合作和传播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新闻评论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新闻评论的发展与民主社会的建设具有同步性,现代社会需要各种声音的争鸣、辩论,同时也给人们更多话语表达空间。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问题凸现,也需要媒体传递更多的意见性信息来解疑、释惑。伴随着媒体评论的竞争,有一些媒体依靠优质言论从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配备自己的队伍和运作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评论风格。比如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建立了自己的评论员队伍,拥有一批名牌评论类节目和栏目。

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网络的意见也纷纷被传统媒体所引用,而传统媒体的声音更是网络传播的重要依托,这种相互的融合和互动有力地推动了新闻评论的发展,甚至一些原本在网络上传播的个人评论节目也被搬到传统媒体上来,例如:高晓松的《晓说》2013年在东方卫视播出;2013年**的《老梁据说》在浙江卫视、《老梁有话说》在陕西卫视播出。

新闻评论的兴起和受欢迎无疑满足了受众某些方面的信息需要。网络时代的传播媒体多了,传播的速度快了,传播的范围广了,信息量的爆炸性增长对于受众来说也是一种负担——选择的负担、甄别的负担、深入思考的负担。在信息庞杂、各种媒体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受众也需要媒体能够帮助他们对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处理,以提高受众接受和利用信息进行决策时的效率。而新闻评论是通过了整合加工后的精致新闻产品,通过对庞杂信息的提炼加工再生出新的信息,新闻评论受欢迎往往还在于它的原创性和独创性,有助于满足受众对原创和独家信息的阅读需求。

而为了满足受众对独创性的需求,评论的“个性化”正成为不少媒体的追求。我们并不否认独立思考的积极作用,但为了“个性”而“个性”,只追求与众不同,往往又极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背离客观公正的立场。

在不少网络的重大舆论事件中,我们看到许多评论会被大量转发,而最受关注的往往是那些偏激、极端,甚至断章取义的评论,容易吸引眼球,有的甚至为了表达某种情绪或意见,不惜编造捏造事实,这种不良倾向有蔓延之势。而传统媒体也深受其影响,有的传统媒体会不自觉的采信、引用网络不当的评论;有的本身向网络媒体“学习”,“语不惊人誓不休”,常出现惊人之语;有的失去立场,成为个人情绪宣泄的渠道。

或许,一时的痛快表达能换来眼球,但缺失客观公正的基础,媒体的生命力如何得以维持?在个性的张扬和客观公正立场之间,媒体正遭遇困惑。或许答案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不少媒体会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深陷选择的泥沼不能自拔,这也正是传统媒体常常出现评论导向问题的症结所在。

四、信息碎片化故事化与社会普遍意义的矛盾

新闻的“碎片化”和“故事化”是近年来新闻发展呈现出来的最显著的特点。“碎片化”既基于受众对“短平快”信息的需求,同时也契合了新媒体的传输特点。无论是面对什么媒体,如今的受众很难集中精力在特定的时段专注地接收信息,而是随意性很强,这种随意性包括时间的随意性、接收的随意性、选择的随意性等,有时间看一下、听一下,边干别的事情边接收信息,只有感兴趣的信息才会予以特别的关注,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变得碎片化,这就迫使媒体的信息传播也要“碎片化”。

例如对于广播,节目形态越来越“碎片化”,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内尽量分出小板块,小片段,各个片段能相对完整独立,在各小片段中还要频繁地营造兴奋点以刺激听众的收听兴趣。中央电台以前的节目不少是完整一个内容的专题节目,而2009年12月改版后的创新点之一就体现在碎片化播出形态上,即采取“间隔性原则”,分散信息重点,每五六分钟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片段,每个片段都会努力安排一个关键的重要的信息点,也就是节目的兴奋点。并通过不停的新闻提要的穿插进行内容切换,打破原来整体感很强的“一体化”形式,代之以“碎片化”节目形态,使听众任何时候打开收音机都能够听进去,而没有“不知前面说什么”的突兀之感,能无障碍顺利地进入收听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而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这种碎片化的形态还有利于在新媒体上的二次传播。因为篇幅短又独立成章,信手拈来就可以粘贴的网络上,也适合网络的传播特点。

与“新闻的碎片化”相伴而行的还有“新闻故事化”,即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将新闻事实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现给受众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新闻故事化在新闻叙述中更加注重细节的描写、人物的刻画、场景的再现以及背景的交代等,将新闻事实当作一个故事叙述出来。

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报道强调的是信息发布和传达,相对而言不太讲究表达的艺术性,而将新闻事实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形式则更有吸引力。新闻故事化主要表现在它所产生的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上,而要把新闻当故事讲要讲究技巧,要本着一波三折的原则来推动故事的整个讲述过程,要有故事的“冲突”。这种冲突,可以是人物与外界的冲突,也可以是来自人物内心的冲突。然而,新闻故事化作为一种新闻传播模式,也普遍存在一些传播上的毛病。比如,为追求故事化而使新闻主题流于表面,难以深化主题;为追求曲折情节容易引发人为安排、不客观等现象。在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面前,对曲折情节的挖掘容易偏离新闻事件的本质,变成“舍本逐末”——“2002年的莫斯科人质危机事件中,不少报纸几乎都充斥着大量侧重于事件过程和细节描述的新闻故事:《莫斯科上演‘倩女幽魂’女人质手机传情荡气回肠》《‘女肉弹’几乎全被歼灭 她们更残酷、更富进攻性》《我离死亡只有3米》等等,读者在看得惊心动魄、痛快淋漓的同时却容易忽略国际恐怖事件背后蕴藏的社会政治危机,沦为系列故事的新闻报道对事件本质的揭示容易停留在某一阶段而难以深入。”2001年12月,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老总怒砸奔驰车事件接连数天上了江城各大都市报的头版,《车主不满售后服务 老牛拉奔驰‘游街’》到《奔驰车真的砸了》,这一事件倍受各报青睐,也的确吸引了许多读者。先不论车主是否有借此炒作其公司的嫌疑,各媒体对这一极端事件近乎狂热的追踪报道实际上是相中了它所包含的离奇故事情节,报道真正给汽车消费者带来了多大实惠还是个疑问。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同时发生在武汉的“全球最大冰毒案在汉侦破”等影响百姓生活的重大社会事件却少人问津,媒体在新闻故事化倾向影响下所进行的“厚此薄彼”的关注对社会议题的设置进行了不恰当的引导[5]。

在“走基层”的新闻实践活动中,传统媒体都推出了一系列的栏目,到基层去,反映基层百姓生活的现状,于是媒体不约而同地在表现形式上更趋碎片化、故事化,选择报道的也绝大多数是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但由于这样的新闻作品不太具有新闻性,时效性不强,同时其社会价值也不高——不是重要人物、不是重大事件、不是普遍现象。所以早期的不少栏目实际上传播效果并不是太好,也缺乏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与碎片化、故事化的形态相伴而来的就是新闻主题不明确,分散且隐蔽,容易造成传播方和接收方的不一致,甚至偏离。这与传统新闻传播强调的主题鲜明、立场鲜明不相适应。

普通人的故事要引起关注就必须寻找主人公故事的独特性,追求故事的曲折性,而与之相伴的必然是事件的个别性和偶发性,往往并不具备社会的普遍意义,甚至作品的主题极易偏离社会普遍价值,走向故事的猎奇。

我们要追求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和多样化,但对于某种形式的追求应该保持在一种理想性、适度的基础上,它永远只是新闻报道模式的一种,形式最终也永远是要服务于内容的,对适合的题材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报道形式才能相得益彰,而绝不能把形式当成终极的追求。

第五篇:新闻新媒体培训 感悟

外联部培训心得

在公司领导的关怀下,很荣幸,我被派往新疆电力公司外联部进行了一个月的学习,在学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感谢外联部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外联部的老师给我们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在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中,首先是跟着张老师学习传统媒体。在传统媒体的第一天,张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传统媒体的大体情况,讲述了做消息和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每天给我们安排了具体的作业,我们学会了新闻的选稿、编辑、和简单的写作。并开始日常工作,在这几次的工作中,我感觉我学到了一些更真实的道理,一些我们常挂在嘴边,却从未引起心灵撞击的写作道理。对于老师给我们安排的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并且给我们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这里是一个完全锻炼自己的平台。不懂的,不会的,不理解的,不明白的,全看自己怎么对待。老师就在眼前,学或者不学,老师就就在那里。半个月的时间,能学到什么,不看工作种类、工作任务、工作量,看的是我们自己在这里的想法,往哪方面努力。积极主动从来都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行动起来才是真!真正的行动靠自觉、靠信念。我要做的从来都不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一个思想与行动并进的人”。

对于新闻我有了几下几点认识 1真实性

人无信而不立,新闻媒体是为大家服务的,只有反应事物的真实性,才有其价值,人们才能从其得到有价值的东西,2、思想性 挖掘新闻的价值,之所以为新闻,大家来看,是因为它有价值。简练而贴切,要出彩。题目是新闻的脸面,倘若下一番功夫斟酌,推敲出一个精彩的题目,新闻将会更吸引人,更加具有传播效果,每次写完通讯、消息,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写标题。总是想写出一个出彩的标题,以至于很多时候普通的题目也在思维之外。遇到这样的麻烦,总是会把问题丢给老师。尽管已学过新闻标题的写法。

为此,我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标题的要求第一个是准确,第二个是简约,如何做到新闻标题的准确与简约呢?现在一般性的标题,消息标题主要是以主题和辅题。为了方便现在繁忙的人群,消息的主题一般以实题为主,让读者能够很快的了解消息的主要信息。假若主题为虚题,也会加上个辅题,以提高消息标题的准确性。对于通讯一般也以实题为主,有时也会以虚题为主题。

三、关于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在写人物通讯周汉高时,经老师指点在通讯的开头部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误将消息的导语强加到通讯上,写成既不像通讯也不像消息的样式,使得通讯的特点完全没有突出出来。通讯不需要把它的每个点都举出例子,要抓住重点来写例子,例子要简短而有力,将通讯的点归纳起来,抓住重点,将不重要的点结合到其他点上,事例要有针对性,且将事例简要归纳,有些事例可以一笔带过,有些事例用典型事例来写。

四、关于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把握重点,首先将会议内容重点讲一下,接着是主要领导的讲话,再其次人员的讲话。主要领导的讲话要比其次人员的讲话详细,突出重点。其次再会议内容方面,讲清楚会议要求、会议目的。另外,关于会议的参与人员,如果是市领导,要讲清楚召开会议的人员,如果不是市领导,可以一笔代过,甚至省略不写,只要将出席人员、出席部门讲清楚。

下载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媒体传播中话语权的分配(优秀范文5篇)

    新媒体传播中话语权的分配 ——以新浪微博草根话语内容与话语权的分配为例 微博的兴起与发展成为新媒体时代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微博成为近几年来网络世界最炙手可热的一个词......

    新媒体传播的盈利模式研究

    新媒体传播的盈利模式研究 一、新媒体传播的 盈利模式研究 本文从传播模式和盈利模式两大维度,对当前新媒体、主要是网络新媒体的类型进行分析,归纳出内容新媒体和平台新媒......

    网络新媒体传播论文[推荐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传播技术的革命大大改变了媒介环境和传播生态,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那关于网络新媒体传播的论文怎么写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网......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即时化、互动化的特征,快速地影响和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成模式,使舆情传播具有鲜明的特点。 传播主体多元化。这是一个人人......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公关传播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公关传播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①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的“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上,也体......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四大转型趋势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四大转型趋势 摘 要: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以下四大转型趋势:学科融合,大学需要优化内部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

    短信在人际传播中的优势与缺陷

    短信在人际传播中的优势与缺陷 手机短信是一种新兴的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传播媒介,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沃达丰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后,短信便迅速成......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昔阳县皋落小学乔晓华 [摘要]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我们的教学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