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的农业保险以及其中再保险体系的构建大全

时间:2019-05-12 18:5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我国的农业保险以及其中再保险体系的构建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我国的农业保险以及其中再保险体系的构建大全》。

第一篇:浅谈我国的农业保险以及其中再保险体系的构建大全

浅谈我国的农业保险以及其中再保险体系的构建

摘要:农业保险在我国方兴未艾,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支持。由于农业保险具有风险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经营农险的保险公司容易亏损,因此迫切需要再保险构筑分散保险公司风险的有效机制。以商业运作模式为农业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的探索困难重重。尝试构建三层次农业再保险保障体系不失为一条出路。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三农”工作列为主题,农业保险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是引人瞩目,任务艰巨的。该文件提出,要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

我国农业保险现状严峻,但是市场潜力巨大。

瑞士再保险近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随着经济基本因素和市场开放的推进,保险业在新兴市场的表现日益强劲,而农业作为新兴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仍然发展不足。

亚洲新兴市场的农业保费为4.28亿美元,占该地区非寿险保费的0.6%。各国农业保险渗透率相差很大且普遍水平偏低。

从保护农业运营商和加快农村发展的角度来说,设计得当的风险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然而由于行政成本高昂或是逆向选择,保险的方案渗透率过低,且承保并不理想。

据瑞士再保险测算,新兴市场农业保险的规模有可能达到100亿美元的指标,这个数字相当于较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渗透率

发展农业保险作为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要争取做到让保险公司尝到甜头,让农民得到实惠。

农业保险具有明显的政策性保险的性质,不管采用何种模式经营,总要有一个组织来承担承保与理赔的工作,这个组织可以是政策性保险公司或代办的商业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要想走向正轨,这个组织很关键,它可以不盈利,但不能为此而亏损。早期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农险业务之所以逐渐萎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项业务不赚钱,而任何一个商业公司,赚钱是它的责任。所以,成功的农业保险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支持,以保证经营者愿意去做这些工作。

依我看来,这些配套措施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立法,美国、日本等农业保险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都在发展初期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很好地支持了农险业务的开展。其次,对农险经营组织应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在目前的发展初期可以尝试返还一定的税收。第三,对专业性的农险公司可以给予经营管理补贴。第四,农业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息息相关,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能出现巨灾。我们要想彻底摆脱政府补贴的模式,走向商业化运作,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应对这些风险,只有前台的承保与理赔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后台的农业风险基金和再保险基金。

接下来我想详细谈谈上述提到的第四点,关于农业再保险的构建。

以商业运作模式为农业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的探索。

2004年以来,针对各家农险公司对再保险的需求,在中国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的协调和指导下,中再集团以商业合作的模式,依托自有资本金,遵循“以点及面、以险养险、从小到大”的基本原则,为已经开业的专业农险公司提供了部分再保险保障。

但是,随着农业再保险的开展,商业运作模式的局限性却开始显现。首先,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承保能力十分有限,需要强有力的再保险支持。然而仅依靠中再集团一家再保险公司所能提供的承保能力,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再保险需求。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不得不分别求助于国际再保险市场,并为此支付较高的分保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其次,中再集团依托以商业运作模式提供农业再保险,经营的不确定性极易给

中再集团造成巨大的潜在风险。没有政策支持和保护,商业运作模式很难实现持续稳定经营。如何提高国内再保险市场的支持力度,创新和建立农业再保险的支持体系,已经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

尝试构建三层次农业再保险保障体系

如同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样,农业再保险的健康运作也同样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在现阶段国家政策对农业再保险的支持尚未真正到位的情况下,针对国内农业再保险需求不断扩大的现状,有必要初步构建农业再保险保障体系,在最大限度和最大范围内分散风险。

依我看来,在商业运作模式基础上,现阶段农业再保险保障体系可由三个层次构成。

商业再保险支持体系中的第一层次是作为专营农业再保险业务的主体的中再集团,它与国内农业保险公司签订一揽子成数再保险合同,同时接受农业类及非农业类风险,达到以险养险的目的。

商业再保险支持体系中的第二层次保障,以稳定农业保险经营为目的,中再集团与各家农业保险公司签订一揽子赔付率超赔保障合同,对约定的赔付率区间的经营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从而平衡农业保险公司或共同体的年度损益,降低各地方政府补贴的程度与频率,保证经营的长期稳定。

商业再保险支持体系中的第三层次保障,主要针对前两层保障仍未完全覆盖的风险,如巨灾损失等,国内农业保险公司与包括中再集团在内的再保险公司共同组成农业再保险联合体,按照约定的比例予以承担。这种运作方式是为了给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提供最大程度的再保险支持,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再保险承保能力,实现农业保险全国范围内的风险分散,保证农业再保险的持续稳定经营,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参考文献 1《构建多层次农业再保险保障体系》刘京生《中国金融》

2《农业保险怎样成为鲜美的奶酪》《中国保险报》

3《瑞士再保险:新兴市场农业保险潜力巨大》《上海证券报》

第二篇:浅谈我国农业保险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

1、中央重视、政府扶持

作为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农业保险尤其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近两年有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2、我国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主要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法国安盟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等,经营主体不断增加

3、保费收入不断增多

2004至2008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农业保险占财产保险比重、农业保险赔付金额、农业保险赔付率都不断增加

4、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目前,市场上农业保险险种达160多个,基本涵盖了种养两业的各个领域。2008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所涵盖的主要农作物,在2007年初期的玉米、水稻等5个品种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花生、油菜,达到 7个品种。养殖业方面,2008年在巩固发展能繁母猪、奶牛等养殖业保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家禽、淡水养殖等领域的保险服务。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了林木、烟叶、葡萄、西瓜、青稞等特色险种,进一步拓宽了农业保险的服务领域。

5、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保监会先后批准了5家专业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浙江等地结合本地农业发展特点,采用“共保经营”和“互助合作”两种方式,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也在积极开展渔业保险经营的。

目前,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组织形式主要有:股份制的商业保险公司形式、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组织、政策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农业保险公司。

6、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作用逐步发挥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增强了农民抗风险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确保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稳定。

三、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

农业保险缺乏立法支持;农业保险通常是政策性保险,要使农业保险发挥应有的作用,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和推动。

我国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及相应政策予以扶持,我国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很大,农业保险长期缺乏政府支持,近两年有所突破,我国的农业保险长期处于自主经营状态,而且政府出资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相对较少,没有给予投保农户更多的政策,没有出资建立全国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从而导致农业保险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二)现有的农业保险业务一度萎缩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经营得较为成功:政策支持和优惠较好地解决了准备金积累问题,该公司实行全兵团统保,既有效防止了逆向选择,又使风险充分分散,使责任准备金能够在各险种之间调剂使用,公司于场、团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也解决了展业和理赔的困难。这种经营几号字是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现行生产机制为基础的,难以得到推广。

全国的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1993年到2000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财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

(三)农户风险意识淡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严重

我国的农业保险缺少“孕育”过程,我国的农户生活在“靠天吃饭”的阴影下,随着农户风险意识的提高,部分农户开始投保农业险,农户道德诚信意识水平不高,道德风险困扰保险公司,逆向选择问题严重。

(四)2007年出现重大转机

主要表现在:第一,2007年底,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区,种植业、养殖业保费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第二,能繁母猪保险迅速推进,能繁母猪保险覆盖突破80%,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农业保险险种。

第三,涉农保险产品更加丰富。保险公司因地制宜创新农业保险产品,除主要粮食作物保险外,还开展了林木、油菜等其他险种,涉及多个领域。第四,中央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投入保费补贴,对大豆、玉米、小麦、水稻、能繁母猪等6个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进行保费补贴。第五,农业保险作用日益凸显。2007年保险公司的赔付挽救了台风“罗莎”对农业造成的损失,2008年保险公司对能繁母猪的赔付,为灾后生猪生产的额尽快恢复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六,农业防灾防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在做好保险理赔服务的同时,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险防灾防损功能,提升全社会防灾抗灾能力。第七,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初具规模。逐步探索了政府与保险公司共担风险的联办模式,政府承担风险、保险公司代为经营的代办模式和政府政策支持下的保险公司自营等不同经营模式。

(五)新疆农业保险现状

2009年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5.8%,赔款支出8.77亿元,同比增长10.84%。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承保各类农作物近2050万亩,大力推进棉花和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工作。

发展设施农业。和田地区保险业在当地大规模开展设施农业保险,为地方2.1万做蔬菜大棚提供了风险保障。

稳步推进村干部、“三老人员”养老保险。新疆“三老”人员以及村干部有12万人,做好他们的保险保障工作,对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进农资龙头企业参与保险,探索建立适合新疆特点的涉农保险服务网路和销售渠道。采用专业保险中介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的方式,利用农资集团服务网络,由农村当地的连锁店代售保险产品,搭建了涉农保险服务平台。

四、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长期严重滞后的制度根源

深层次根源,在于市场化经营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不相适应。所谓市场化经营,是指政府不提供资助和补贴,农业保险的供给主体以市场为依托,实现自我发展的市场化经营方式。中国的农业保险一直由商业性保险公司依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来提供。这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不相适应。两者的不适应性体现为:(1)农业风险点高度关联性不能满足商业保险可保风险的独立性和随机性的要求。保险要实现“风险分散和组织经济补偿”的职能,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求承保的风险必须是“独立的随机事件”。而农业保险,风险单位在灾害事故及灾害损失中常常表现为高度的时间与空间的关联性。农业保险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连续性。农业风险的高度关联性,容易形成农业巨灾损失。农业巨灾损失风险是商业性保险公司很难独立承担和消化的。(2)农业保险中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我国的农业保险缺少“孕育”过程,我国的农户生活在“靠天吃饭”的阴影下,随着农户风险意识的提高,部分农户开始投保农业险,农户道德诚信意识水平不高,道德风险困扰保险公司,逆向选择问题严重。政府、保险公司、农户没有结成利益共同体。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政府管得少,保险公司不愿管,农户没人管。从政府的角度看:国家财政比较困难,暂时拿不出很多资金支持农业保险。从保险公司角度看:不愿意经营不盈利甚至是负利的农业保险。从农户的角度看:部分农户不相信保险;部分已投保的人,怕得不到赔付。若发生保险事故,则千方百计地从保险公司获得尽可能多的赔付。根源于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农业保险的地域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比较大,使得农业保险经营中的你

选择更为严重。受农业生产经营的自身属性及农民小农意识的影响,农业保险经营中的道德风险比较严重且难于有效控制或控制成本比较高。农户将最容易出险的农作物投保,造成了逆向选择;索赔时,将没有投保的农作物也一并要求保险公司赔付,导致了道德风险的产生。严重的你选择和道德风险,均使得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很高。(3)农业保险的交易成本高、有效需求不足,均使得农业保险的市场化经营难以为继。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对农业保险造成两种影响:a 由于农业经营单位大量分散,给农业保险的承保、查勘定损,理赔,风险控制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农业保险的交易成本较高。b 受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低下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即超高的交易成本与赔付率,既限制了供给又印制了需求。

五、我国农业保险的制度选择

(一)政府主办,政府组织经营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格局由政府主办,并由政府设立相关机构从事经营。其主要内容是:第一,成立专业性的隶属于中央政府或其某部门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以该公司为主经营全国农村保险业务,它既可以经营农业(种植和养殖业)保险,也可以经营农村的寿险和其它财产保险,其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的亏损可以通过农村寿险和其他财产保险得到弥补。也允许商业性保险机构、合作社和相互会社经营农业保险业务,成立专业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是一种政府、整个保险业、单个的保险公司和农民四方受益的举措,对政府来说,农业救灾的压力可以减轻;对于保险业来说,由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在政策扶持下着力开拓农村市场,对保险业的持续发展十分有利;对于农民来说,是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的最大受益者。第二,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政策性的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或由目前的中国再保险公司兼营这部分业务)。其职能:一是通过再保险机制,使农业风险在全国的范围内得以最大程度的分散,维持国家农业生产稳定;二是对各省、市、区农业保险的亏损实行差额补贴。国家是通过差额调节来保证农业保险发展。第三,根据有关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保险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筹集,由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统筹使用,做到“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分离”,避免渗漏。第四,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结合。根据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对有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的少数几种农林牧渔产品实行法定保险,其他产品的生产实行自愿保险。宜将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结合起来,凡有农业生产借贷的农业保险标的,及时自愿保险项目也应依法强制投保,政府至少对法定保险险种提供保费补贴。第五,农业保险的经营是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全部或大部分经营管理费用由政府拨付。政府还应给予农业保险经营免征一切税赋的优惠,以利于其总准备金的积累和长期稳定经营。第六,除了经营农业保险外,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商业性保险的税赋可适当减免,使其可用这些险种的盈余补贴农业保险。第七,为保证上述各项能够顺利贯彻实施,必须先制定和颁布有关法规,因此,《农业保险法》的制定是当务之急。

在各省、市、自治区自主决策、独立经营的体制下,中央农业保险公司不直接经营农业保险业务,而主要经营全国农业保险的在保险业务,或者就成立农业再保险公司,并通过全国在保险公司给予举办农业保险的省、师

自治区一定的资金扶持。从国外的实践来看,这种灵活的体制,适应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

第一,设立中国农业保险管理专门机构(如中国农业保险公司),该机构隶属中央政府或其有关部门,它不是商业性的企业,而是国家的事业机构,不直接经营农业保险具体业务,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该专门机构的主要职责和功能是,负责设计和改进全国农业保险制度;设计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具体险种;审查和监督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并根据各商业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业务量对保险公司提供补贴;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进行统一规划,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向参与农业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业务,对经核准的商业保险公司依法开展的农业保险业务情况施行监督。

第二,允许商业性保险公司(主要是财产保险公司)自愿申请经营由政府提供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政府的补贴可分为保险费补贴和经营管理费补贴,具体补贴比例和(或)数额因政府的财力状况和不同险种而有异。获准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农业保险的专门机构除了给予补贴外不承担其他责任。

第三获准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主要经营中国农业保险公司设计的基本险种,采用规定的费率规章,也可以自行设计自愿投保的农业保险险种,但这种险种必须经过中国农业保险公司的审查和批准后,才可以出售。保险的展业、核保、理赔由商业保险公司直接或通过其代理人进行。但各级政府应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四在这种经营模式下的农业保险项目要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对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作物和畜禽的一切现货多重风险保险项目,有必要实行法定保险,以避免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便于风险在尽可能大的空间上分散和降低项目的经营管理费用。其他保险项目实行自愿保险,政府只对法定保险项目给予补贴。

第五,政府对商业保险公司所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还应该给予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对法定保险项目应免除营业税和所得税,自愿保险项目也应该免除大部分税负,以利其健康经营。

第六,中国农业保险公司要为经营农业保险公司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再保险,其他国内外商业性保险、再保险公司也可以向其提供再保险,再保险可以采取自愿方式,必要时时也可以采取一定范围的法定分保方式。

第七,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同样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协助。在我国如此分散和规模狭小的农户经营的农业制度下,其展业、承保、签单、防灾、查勘、定损和理赔,离开了各级特别是乡镇、存的支持与协助,不仅成本很高,还会因难以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和逆旋转而使其归于失败。

第三篇:农业保险试点应建立再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试点应建立再保险机制

“为支持和保障农业保险的发展,有效提高地方开办并补贴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推动农业保险的快速普及,在农业保险试点期间,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再保险机制。”在日前由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举办的“农业保险和再保险国际研讨会”上再保险专家指出。

专家认为,在市场条件不成熟、政策支持未能到位的情况下,可由中再集团和其他再保险公司暂时以商业再保险的方式进行过渡,以商业运作的模式向各级地方农业保险机构提供再保险支持,为建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体系积累经验、培育市场。当市场条件成熟、政策支持到位的时候,推动建立国家农业再保险基金,由指定的专业再保险公司负责运作农业再保险,管理国家农业再保险基金,中央财政对该基金实行一定的补贴。

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通过政策支持、商业化经营以及再保险的保障,为更多的农民提供保险保障,一直困扰着农村农业保险的发展。

研讨会上,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对“由政府驱动农业保险”提出了希望。与会者认为,从历史发展和现状来看,单纯依靠商业保险的市场手段,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对保险的迫切需求。必须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规则下,建立我国的政策农业保险体系,走政策支持、商业化经营的道路。

中国保监会积极推动农业保险试点改革,已在上海和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全面推行,同时江苏、浙江、四川、内蒙等省区也全面启动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总经理刘京生在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表示,中再集团作为国家再保险公司,将按照建立和完善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要求和农业保险试点的现状,积极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为培育和发展农业再保险市场作出贡献。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研讨也涉及到如何确定政府补贴份额等热点问题。与会专家认为,许多国家之所以热衷于使用农业保险的手段来补贴农业和农民,关键在于农业保险所能动员的补偿灾害损失的资金,对受灾农户的经济补偿水平是任何其他补偿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也是最有效的。正是因为有了依靠全体投保人互助而达到的“乘数”效应,美国、日本等国政府才采取了农业保险的手段。据了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比例最高可达以上。

此次研讨会还就建立农业保险法规、给税收优惠、设立国家农业保险专项基金、培育和发展农业再保险市场等方面展开了充分的研讨。

第四篇:浅议加入WTO后我国保险监管体系的构建

浅议加入WTO后我国保险监管体系的构建

中美两国经过长期谈判,终于在1999年11月15日签署了双边协议,为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扫除了最大障碍,我国可望能尽快加入WTO。加入WTO后,我国保险市场向自由和竞争性市场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必然,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我国保险监管体系,是每个业内人士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WT0中关于保险业的有关规定

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涉及金融保险业部分主要是依据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各方根据“推进公平、自由的服务贸易,消减服务贸易壁垒”的宗旨和原则要求就服务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进行磋商,以求达成一致的协议。其中涉及保险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1)开放内容的广泛性。该协定对金融服务的定义是:金融服务是由一参加方服务供应者提供的任何金融性服务,金融服务供应者是指一参加方希望或正在提供金融服务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其中保险服务主要包括:直接保险(包括合作保险在内的人寿保险、非人寿保险),再保险和再再保险,保险中介(如中间人业务和代理业务)以及辅助性保险服务(如咨询、保险统计、风险评估和索赔清算服务等)。

(2)行业管理的公开化。行业管理中的各项程序和各项制度的透明度要增加,应公开一切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有关规定、法律、行政命令及习惯做法。

(3)开放内容的逐步性。可先开放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再保险、保险经纪、咨询、风险评估和理赔清算等辅助性的保险服务,再开放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及有关业务。

在保险市场开放方面,《协议》规定各缔约方享有如下一些权利和义务:(1)市场准入;(2)国民待遇;(3)透明度要求;(4)最惠国待遇;(5)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和保护性条款。

同时,《协议》还具体规定:各缔约成员允许其他缔约方在本国建立保险服务公司并按竞争原则进行;外国保险公司享受同国内公司同等的进入市场的权利;取消对跨国保险公司的限制。允许外国资本在投资项目中比例超过50%。由于我国还不是WTO成员,《协议》对我国目前还没有约束力。但是我国加入WTO后,也必须按照《协议》的有关要求,允许外国资本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并享受与国内资本同等的机遇,在国内保险市场上进行“合理、公正”的竞争。

二、我国保险监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保险监管体系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这主要表现在:

1.法规建设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在走向市场化的同时,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步伐,但至今我国保险业的国际化水平仍然很低,对国际业务一些通用的做法不熟悉或不习惯,有很多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操作。例如,我国许多保险公司的主要条款中甚至没有“不可争议条款”这一被国际保险业证明为及其重要的条款;又如“近因原则”这一被国际保险业普遍运用的原则在我国也缺乏适用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未来的国际竞争要求我们遵循同一的游戏规则,我们只有尽快地融人世界保险市场,熟悉并掌握国际游戏规则,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与《保险法》相配套的相关法规尚未完全出台,致使在保险经营管理中许多环节缺乏法律依据,无法可依。

2.保险市场不规范现象严重。我国保险市场过去长期处于垄断封闭状态,一方面厘订的保险费率远远高出应有的市场费率;另一方面大量的保险资源有待开发。保险市场一经开放,市场的巨大潜在资源和高获利水平,造成只要抢先占领市场就能够获得丰厚利润的局面。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保险公司自然都把重点放在扩张规模、抢先占领市场上。

然而,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参与竞争的主体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相对饱和,在保险公司粗放式经营和多数客户对保险仍处于初级需求的情况下,各家保险公司获取业务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给予客户价格优惠,结果费率越开越低,甚至出现了竞相以高退费、高手续费等方式变相降低费率等的情况。导致保险公司的获利能力迅速下降,愈演愈烈的恶性竞争使一些保险公司面临难以盈利甚至亏损的局面,严重危及自身的偿付能力。保险监管部门虽然采取了如统一机动车辆险保单,清理整顿保险中介市场等措施来规范保险市场,但还未能采取更有效的手段,将保险公司真正引向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轨道上来,盲目追求规模、恶性竞争、违法违规经营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3.监管重点有待调整。从保险监管的角度看,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是保险监管的重要目的,而要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证保险公司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保证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能获得及时的保险赔偿或给付。因此,偿付能力监管历来都是世界各国保险监管的核心。但由于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不规范竞争对保险监管部门的精力牵制过多、以及保险监管部门受自身人力、监管技术、监管手段的限制等原因,使现阶段保险监管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合规性监管方面,仍没有将监管重点转移到偿付能力上来。

4.保险自律组织缺位。由于没有健全全国性的、分层次的,如保险行业协会那样的保险自律组织,保险监管只能把很多微观层次的问题由宏观来管,如费率的厘订和险种的设计等都由保险监管部门来确定。而一些重大问题如风险防范、偿付能力及资产负债比率监控、建立保险风险的预警、评价、监控系统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提上重要日程。这样既束缚了微观的运作,又未能很好行使宏观监管的职能。

三、加入WTO后我国保险监管体系的构建

1.以政府监管为主导 中国保监会对保险市场的宏观监管是保险监管的主导力量。目前监管部门要实现对保险市场的有效监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A加快保险立法。保险立法是保险监管部门实现宏观监管的主要工具。完善的立法是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前提。目前,保险监管部门应加强与《保险法》相配套并与国际惯例相符合的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如《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规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险企业认许资产标准及评估准则》、《保险机构年检办法》、《外资保险机构管理办法》等法规,使保险监管的每个环节均有法可依。

B建立健全保险监管报表报送制度。由于目前国际上普遍采取非现场监管的模式,所以财务报表就成了各国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管的首要工具。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英、美等保险监管发达的国家对保险公司的会计报表都规定有法定的报表 格式、报表内容和填表要求,以保证保险公司在报表中对经营状况作出充分披露。为达到利用报表进行风险监管的目的,a.保险监管部门应配备专业的分析人员,及时、有效地评估各家保险公司报送的财务报表;b.建立预警制度。所谓预警制度是指依据有关法令和经营原则,设立一套科学的关键业绩指标体系,以诊断保险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并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公司预先发出警告,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勒令其尽快 予以改善。c.充分利用电子化技术,实现对保险业的动态监管,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C突出对偿付能力的监管。在目前保险监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突出偿付能力的核心地位,建立一套完整的控制指标体系,无疑对加强监管、改善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凡是代表偿付能力或与偿付能力有直接关系的指标,即为要害指标,这类指标要重点控制;而与偿付能力关系不大的指标则为次要指标,不应同等对待,更不能避重就轻。可参考美国保险监管IRIS比率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债务清偿能力和盈利能力是衡量一个保险公司是否健康的标准,前者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偿付能力,后者关系到公司偿付能力的稳定情况。例如,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应作为预警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不良资产、资金运用等属于直接关系到债务清偿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指标,这类指标应重点监控。而保险公司保费增长率、赔付率、利润等可列为次要指标,只要不危及偿付能力,应该相对放松控制。

2.以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为依托 因为由保险公司应收保费产生的呆坏帐风险、业务人员截留保费风险、不妥善安排再保险而盲目承保巨灾风险导致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等在保险监管报表中不能全面反映出来,所以说防范经营风险的关键,还在于保险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提高自身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化解风险的能力。通过完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科学有序的决策系统、责任分离的执行系统、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以及与一个法人体制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系统和切实有效的支持保障系统,以确保一个法人体制的有效运行,确保公司决策层所发布的指令及其制定的各项规章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稳健经营的原则,切实避免决策失误、执行失真、监督失灵和保障失效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增强自身抗击风险的能力。

3.以行业自律为辅助 国外保险监管的经验表明,行业自律是保险监管的重要辅助力量。从目前我国保险监管的现状来看,如果不借助必要的辅助力量,单单依靠保险监管部门自身的力量很难取得最佳监管效果。因此,充分利用 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广泛延伸保险监管触角,对保 险市场进行间接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行业自律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应主动帮助保险行业协会早日完成筹备工作,并通过适当授权,提高行业协会的权威性,以发挥保险行业自律力量,而保险监管部门通过授权可以集中力量对关键内容进行重点监管。

具体包括:其一,把保险条款与费率厘订的监管职能授权由保险行业协会行使,并设立具有权威性的费率厘订委员会。由费率厘订委员会对现行费率的合理性进行日常检查和调整,以保证各险种费率水平的科学合理。其二,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保险精算师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对个人保险代理人的管理、培训等,完全可以交由保险行业协会下设的保险代理人协会、保险经纪人协会、保险公估人协会、保险精算师协会来组织进行,监管部门对此项工作仅提供必要的指导。这样,保险监管部门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保险市场监管的关键工作。

4.以社会监督为补充 社会监督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等,如果能够有效利用,社会监督可成为保险监管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发挥好社会督力量,保险监管部门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其一,对险公司进行评级监管,充分披露保险公司的资信。对保险公司的评级主要是通过综合考察保险公司的偿 付能力、资产质量、准备金的提取、管理能力等因素,对保险公司进行客观、公正的资信评估,按评估结果 将保险公司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并定期在媒体上予以公告。从而可以让社会各方面,包括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投资者、公司内部员工和上市公司的股民等了解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和资信情况,增加保险公司的资信透明度。

其二,充分利用保险业以外的专业力量,如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通过把监管渠道收集到的数据、企业经营报表与审计师报告提供的数据 和意见定期进行核对、比较,就能更清楚地看到企业的经营全貌,为有效实行监管提供可行帮助。

其三,妥善处理保户投诉,可在保险行业协会内设立专门的保险投诉部门以受理投保人的投诉。投诉部门处理 保险纠纷,既可以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维护整个保险业的信誉,同时通过研究保户投诉情况也可以将有用的监管信息提供给保险监管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可据-此采取相应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结束语

保险市场的开放作为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 组成部分,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开放会带来阵痛,开放同样会带来发展和提高。加入WTO可促使我 国保险业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加快与国际保险 业接轨的步伐,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只要重视和加强 保险监管,建立科学的保险监管体系,我们坚信在加入WTO后我国的民族保险业一定能应付各种挑战,也一定能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第五篇:对于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的探讨

对于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的探讨

杨君岐1 侯晓康1 杨瑞琴

2(1.陕西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2.山东省济南康树工贸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本文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出发,对我国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以及东北地区代表省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对其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总结,最后就如何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给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加快立法进程、构建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建议。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概述;政府引导;政策建议

Exploration on Perfecting Political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licy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elaborated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represent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eastern, southern, northern and central China, and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policy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China, and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develop policy-orient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re as follows: speeding up legislative process, building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scattered mechanism, increasing government efforts to support the proposals.Keywords: Political Agricultural Insurance;Development Overview;Government Guidance;Policy Recommendations

一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阐释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界定

顾名思义,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相对于商业性农业保险而言的,是政府对于保障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而设计和实施的具有政策扶持和优惠的制度性安排,其目的是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改善民生。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有属性

首先,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一方面体现在保费的交纳方面,由于政策性农保并非强制所有的农户一定要参加,而是鼓励有意愿的农户自愿交纳一定的保费,并由政府和地方财政共同补贴的这样一种“三方共付”的保险制度。那么,没有交纳保费的这部分农户显然没有条件再接受政策性农保的保障和福利,被排除在外;另外一方面,政策性农保显现出显著的“公益性”和“外部性”,政府作为这项政策的主导者,对农业发展、粮食市场的供需平衡肩负着全局统筹和主导义务,通过普及和实施政策性农保,在完善我国社保体系,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显示出强烈的正外部效应。此外,由于国家农业巨灾救济和补偿制度的存在,使得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农户存在着“无灾收益”的搭便车行为;

其次,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三方共同博弈的结果。在完全没有任何农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高风险低回报的农业经济生产使得农民朋友受益甚微,在有些年份由于巨灾降临,甚至会造成“入不敷出”的情形,如果将所有的农业风险转嫁给农业保险机构,显然,作为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保险机构会关闭这部分保险业务,从而避免“低保费、高赔付”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不得不作为主导方和支持者对农业保险市场进行干涉,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分别对承担农业风险的保险机构和农民朋友予以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以保证农业保险机构的正常盈利、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农民生活的平安保障。

二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概述

自2007年政策性农保在江苏、新疆、四川、湖南、内蒙古、吉林等6省开展试点以来,发展势头良好,成就显著。下面,遵照国家行政地域的划分,我们分别对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的代表省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进展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华东地区

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华东地区“共保模式”的代表,最初由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太平洋产险等十家保险公司于2006年3月成立,人保财险公司作为首席承保人,占取份额为60%,其余九家公司为共保人。然而在2009年3月份,“共保体”成员调整为五家: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大地财险、永安财险、安信农业保险,其中,依然作为首席承保人的人保财险,所占份额提高到了77﹪。人保财险受“共保体”各成员委托,在各试点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负责保单出具、查勘核损、财务清算等工作。

(二)华南、华北地区

广东省和海南省作为华南地区农业生产比较有特色的俩个省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和完善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农业经济发展规模集约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推动和支持。首先,华南地区农业产业化及农业产业集群已经形成,订单农业、科技农业、蓝色产业带已经成为华南地区农业经济的代名词。农保产品的保障范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水产养殖、橡胶树和香蕉风灾、甘蔗火灾、水稻保险、渔船全损保险等;其次,根据参保者承受风险能力的不同,实行差别保费补贴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华北地区政策性农保推广和实施最早的省份,至2011年末从保费收

入、补贴金额和承保面积等指标来看,所取得的成就已位于全国各省市之首。在基础农作物方面承保的农产品主要有:玉米(400元∕亩)、小麦(400元∕亩)、大豆(200元∕亩)、葵花籽(250元∕亩)、油菜籽(170元∕亩)等;在养殖畜牧业方面承保的主要有:能繁母猪、生猪养殖、肉羊养殖、肉牛养殖等。在保费补贴比例方面,截止到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累计下拨财政资金13.2亿元,专门用于补贴农牧业保险水平和提高保费给付标准。其中,在种植业方面,财政部补贴35﹪,自治区财政安排补贴55﹪,农户自付10﹪;在养殖业方面,财政部补贴为能繁母猪补贴50﹪,自治区本级财政补贴20﹪,盟市、旗县财政补贴均为10﹪,其余10﹪由农户承担;奶牛保险由财政部补贴30﹪,自治区补贴50﹪,其余20﹪由农户自付承担。

(三)华中地区

自2008年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正式启动以来,省政府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保险公司自营”的管理运作模式,实施当地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贯彻和推广。全省按照从村到镇再到县的顺序进行投保登记,以县为单位签订统一投保单。保费由农民个人缴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贴三部分组成。主要险种有:水稻保险、棉花保险、油菜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水产养殖保险、泥石流保险、森林火灾保险等。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起步比较晚,急于提高和改善的问题颇多,比如说,办理农业保险的机构太少,全省共有二十一家财险机构,而受理农业保险业务的单位仅仅只有俩家,根本无法肩负起全省政策性农保保障当地农业正常生产的重任。

(四)西南西北地区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是全国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火灾、雪灾发生最频繁、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地区。所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该地区起步非常早,这也体现了政府对西部农业发展的重视,对西部人民安居乐业愿望的深切人文关怀。比如说新疆畜牧业保险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经受到党中央的重视和发展了,从刚开始仅仅以保障耕畜业为主,到今天基本上覆盖大多数家养牲畜、基础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甚至还将牧区房屋保险纳入农业保险体系之中。在西藏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开问展到三十多个县和区,并且在2015年之前,西藏自治区计划将70多个县区全部纳入到农保体系中。

但是,西部地区政策性农保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核损的高成本和由于高赔付率造成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于高海拔、自然条件和交通便捷条件的限制,核损人员很少能够及时的抵达到受灾现场。而且,由于国家在西部地区各项财政指出的高度扶持,基本上只要是受灾或者动物的死亡,均会受到赔偿和给付。这样就造成了牧民眼睁睁的看着家畜生病死亡也不愿意花钱去医治的情况。所以,这样就造成了保险机构和牧民之间的道德风险,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保险基金的浪费。

(五)东北地区

在东北地区,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保是实施时间最长久,成绩最显著的省份。可以为其他省市借鉴和尝试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了避免保费支付负担过重及农户的搭便车行为,农保政策将承保范围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其中,非承保范围主要有:泄洪区内的水稻、防洪堤外的水稻、水源不足种植区域的水稻、田间试验种植的水稻、违背农时种植的水稻、技术部认定不宜种植水稻耕地上的水稻;第二,垦区内农作物保险费率由基本保险费率和附加险保险费率两部分组成;第三,保险赔付分为即时赔偿和收获后赔偿,免赔率分为绝对免赔率和浮动免赔率;第四,核灾和定损工作通过独立的第三方实现,第三方将受灾土地进行分类、编号、核灾和上报。

三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制度方面

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如果说现在国家有哪一部法律正在提到过农业保险,那就是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保险法》,但是却仅有一处提到过农业保险,即第186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在国家积极推进政策试点的今天,我国仍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基层政府贯彻政策性农业保险无法可依,政策性农保法制化进程还非常遥远。

2缺乏风险准备金制度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农业生产容易受巨灾风险事故的威胁,大面积的旱灾、涝灾在我国各地区时常发生。据了解目前我国尚无一省在试点之初就计划和建立巨灾补偿准备金的,巨灾风险只能由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独立承担。从目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情况来看,巨灾风险准备金要如何建立、筹集、启动、管理都还没有成熟的办法和机制。

(二)政府方面

1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广和普及不够

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这几年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地方政府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并不明确。基层地方政府肩负着政策性农保顺利开展和普及的重任,对于基层组织本身而言,要认真学习、贯彻和执行党中央关于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各项相关性政策,并将其及时、客观地传达到基层农民群众之中。本地区政策性农保所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执行态度和服务水平,基层地方政府在推广和普及政策性农保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2财政补贴缺乏长效机制

自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试点以来,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的各省、市、自治区,虽然对保费支出给予了一部分财政补贴,但是试点如果全面展开以后,财政补贴的压力势必会增大,而中央财政扶持手段和力度仍不够明确,没有任何先关政策期许和支持承诺,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建立巨灾补偿基金及农业保险法定再保险条件下,若真的发生大灾,地方财政支撑力量有限,很有可能造成农民心理承受能力的崩溃和农村生活的混乱不安。

3行政手段推广农业保险的色彩比较浓厚

某些试点在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过程中把握不准自身的定位,常常利用行政命令将任务层层分解至各乡镇,并严格要求全部按期完成,有些地区甚至将参加农业保险与粮食补贴等政策直接挂钩,偏离了党中央关于政策性农保的支持方向。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于承保公司的选择上采取内部指定的方式而并非公开招标的方式产生,这就造成了承保公司在优化农保体系方面的“惰性”,“看不见的手”也就不能够自发的调节和调动农保市场的供需平衡。

(三)保险机构方面

1专业人才匮乏,核损结果缺乏准确性

目前我国保险专业人才在农村发展的数量极,在基层发展政策性农保就需要一批既能够准确把握国家农业保险政策,又了解农村现状和农民心理的专业保险人。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所导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自然灾害之后,核损过程的科学性和核损结果的准确性遭到当地农民的质疑,甚至有些时候会导致保险机构和农户之间的激烈争议和经济纠纷。2缺乏商业保险公司的参与和支持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的赔付率是相当高的,一般都在60%以上,如果再加上20%的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赔付率一般都在80%以上,有时候甚至会超过100%,这种情况下就使得商业保险公司入不敷出。对于以营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保险机构而言,农业保险很有可能是笔赔钱的买卖,相比之下,它们更愿意“独善其身”、“避而远之”。商业公司的消极参与以及农民薄弱的参保意识就会出现双重弱化农业保险的情形,使农业保险不断萎缩。

(四)农民方面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开展进程中,造成农民朋友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如下:第一,政策性农保的高成本与家庭低收入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化向现代机械化的过渡时期,农业基础薄弱,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缺乏收入保障机制,在扣除了各项生产、生活资料及最基础的医疗和教育支出以后,可支配的收入微乎其微,农保支出超过了其承受能力;第二,我国长期实行的巨灾中央财政拨款救助制度,形成了农民对政府依赖心理,使得他们缺乏主动防范和规避风险意识;第三,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使得农业生产分散化经营,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

四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1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

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农业保险法》,以此来确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国家农业保护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农业保险法》条例应明确规定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保障范围、运行方式、参与方式、经营主体资格、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会计核算制度、基金筹集方式、财政补贴标准等内容,以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体系化和法制化。

2建立多层次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首先要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或巨灾风险融资机制,对遭遇巨灾损失的农业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补偿。其次是成立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承担起国家农业再保险的职能。3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机构

以防避免出现因农业、金融、投资、税收、财政等领域各自为政、分割管理及资源分散而导致的高投入、低效率的局面,应考虑在目前保监会监管部门的基础上,联合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局或农业风险监管机构。

(二)增强政府行为的有效性

1增加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

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确定补贴资金来源:一是从每年的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以补贴农业保险;二是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抑制行政经费支出增长,提高资金利用率,将削减的费用补贴农业保险给付标准;三是将农保补贴政策调整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粮食生产者直接补贴、农业生产机具补贴和良种补贴 “四补贴政策”;另外,国家应从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及支持,以体现党中央对农业生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2建立专门的国家农业保险管理机构

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特征使其对政府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国家应建立国家农业保险管理机构,全面统筹管理农业保险,突出农业保险的国家意志和社会效益。国家农业保险管理机构由中央财政出资成立,其性质为非营利性质的国有独资公司,隶属国家农业部,经营管理费用由政府直接拨付,并免征所有税费,以便于准备金的长期积累和管理机构的稳定运营。

(三)提高保险机构经营能力

1提高保险公司业务水平,改善经营效率

在贯彻执行农业保险政策过程中,农险公司不能一味地做执行者,也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实际需求改变经营战略,努力提高保险技术,使核损过程更加科学、赔付更加公平,有效地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同时还需要与农业主管部门合作,不断扩大承保范围,增加保险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赔付率等,以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农业保险缺乏专业人才,遇到多起理赔事件时,人员配备上常常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因此保险机构要认识到培养专业化农业保险人才的重要性,采取提高机构内部人力资

源的福利待遇及在岗保险员工专业化培训“双管齐下”的方针,更好地为广大农户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

(四)加大宣传,提高农民认知程度

一是要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站部门,鼓励和带动农民集中积极性;二是保险公司要加大宣传和业务咨询力度,通过宣传单、农业保险知识讲座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相关政策、条款、参保程序、保险费率等知识,增强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

参考文献

[1]陈盛伟,史建民.省域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的理论思考—以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例

[J].农业经济,2006(2).[2]黄英君.保险和保险法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巴特尔.大力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促进新疆畜牧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新疆畜牧业,2011(8).[4] 杜先明.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5] 张艳,钱振伟.云南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中的治理机制问题研究 [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6]张福梅.海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研究[D].广西南宁:广西大学,2009.[7]廖文龙.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0).[8] 王娜加.广东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前沿,2011(17).[9]韩司南.政策性农业保险调研报告—以黑龙江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10]龙文军.谁来拯救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1] 汪俊鹏.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9).[12] 刘洋,张文章,龚小梅,荆赛.江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西省南昌县为例[J].现代经济,2011(11).[13] 乔海滨.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2007-2010年内蒙古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情况调查[J].北方经济,2011(9).作者简介: 杨君岐,男,1962年3月生,陕西省岐山县人,教授,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分析的数学模型与电算化处理,近年来开展了对轻工企业管理及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近年来,分别在在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研究、分析实验室、中国酿造、统计与决策、商场现代化、酿酒科技、饮料工业、中国酒、陕西科技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共三十多篇。

侯晓康,女,1988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2006年至2010年就读于山东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就读于陕西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

联系方式:侯晓康,电话:***;邮箱:myfirstandlastlove@163.com;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校区 管研10级848信箱,邮编:710021。

下载浅谈我国的农业保险以及其中再保险体系的构建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我国的农业保险以及其中再保险体系的构建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樊森 规划是国土空间管理的龙头,规划体系是规划编制、实施、修改、评估、监督全过程,涉及技术、管理和法规的集合和系统。我国现有各类空间规划层......

    构建我国木家具标准体系[模版]

    浙江蓝炬星集成灶 近年来我国家具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家具生产和出口大国。按照使 用材料不同,家具可分为木家具、金属家具、软体家具、塑料家具和其他家具(包括玻璃家具、竹......

    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

    以“四化”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贵州土地破碎分散、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处于“小、散、低”水平,而服务不足、农民素质不高、龙头企业不强三大因素尤为突出。要解决贵州的“三农”问题,只有靠创新机制体制,推进“......

    浅析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构建诚信体系的探索

    浅析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构建诚信体系的探索 宜宾市第四中学校杨军 摘要: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诚信现状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加强诚信建设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从教育、制度等多方面......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之后不久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对......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感想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毕竟中国还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对优势数量,农业也是所有产业的基础,所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很有......

    如何构建我国职务犯罪防控体系(模版)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如何构建我国职务犯罪防控体系 鱼过千层网,网后还有鱼。对于职务犯罪分子来说,不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