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农村养老制度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新型农村养老制度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标志着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试点、探索之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被正式提上日程。
有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缺乏可靠保障,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空巢家庭增多,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
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
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养老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其它养老方式并存的格局。
家庭养老: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农村家庭养老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区间发展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全农村范围内建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这决定了家庭养老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第二,农村家庭服务业不发达。即使部分老人拥有数目可观的养老金,但由于疾病缠身、自理能力较差,他们仍然难以安度晚年;第三,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对农村老人生活习惯的感染和影响。“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仍是他们所渴求、向往的,且随着年岁的增加,农村老人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有限,对家庭人员的物质、精神依赖亦会增加。
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一种形式,是以集体为单位对老人进行集中供养的养老方式。
尽管集体养老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其作用仍然有限。第一,养老对象过窄,集体养老的范围事实上就是对五保户的供养。然而,五保户的供养条件非常苛刻,对于只有女儿的老人一般不予“五保”;第二,没有敬老院的农村地区主要由村组负责对“五保户”实行分散供养。集体养老保障也仅仅停留在维持其温饱;第三,对集体养老认识明显不足。在农村地区,许多符合条件的农民不愿享受“五保户”待遇,只要尚有一点点劳动能力,或者有亲人可以依靠,谁也不愿享受“五保户”的供养。
储蓄养老:是一种最典型的自我养老方式,即老年人依靠日积月累、勤俭节约的积蓄养老,但这种养老方式在农村越来越缺少实用价值。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有限,尽管辛苦劳作和省吃俭用,但盖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各项开支却很大。到了晚年,其积蓄难以保障养老的基本需求。
二、人口老龄化对传统农村养老模式的挑战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发展差距大,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于家庭养老。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必将对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提出严峻挑战。
1.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2.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降低了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未读过书的占一半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占到九成以上,低素质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大部分都是体力劳动者,年龄对他们的自我养老能力影响很大。老年人口中高龄人群比重的增加,降低了老龄人口的自我养老能力,同时也降低老龄人口自理能力。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无疑加重了农村养老的负担和压力。
3.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农村家庭的子女数也大大下降,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核心化,使过去一般是多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变成现在一对夫妇供养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无论财力上还是精力上,都让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4.“空巢老人”的增多,独身老人比重上升,加大了农村养老的社会化需求。传统的家庭养老不仅由子女为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后,虽然也履行了在经济上供养父母的义务,但考虑到进城农民的自身经济状况,供养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无法给予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农村老人尤其是高龄人口中独身老人,由于缺少了“老来伴”,没有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在情感上相互慰藉的对象,使得养老更加困难。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
(一)农村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保障对象一直限于“困难的人”、“光荣的人”和“富裕的人”,农村的大多数人由于种种原因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相关的调查显示,占人口总数20%的城镇居民,享受全国89%的社会保障,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到了社会11%的社会保障,在县城以下集体单位的1 000多万职工和2 000多万城镇个体经营者基本上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
,特别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子女的赡养压力增大。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我国农村主要的家庭构成模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8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面临着承担四个老人的赡养义务,同时还有一至二个子女的负担。(2)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给家庭赡养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内地农村人口大量向经济较发达的城镇流动,这些“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人员长年在外务工经商,势必影响对老人的供养。(3)随着农民观念和家庭规模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模式正在被核心家庭模式所取代,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弱化。
(三)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管理水平较低
事实上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一直都是一项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都很高的工作,既有商业保险的技术难度,又存在着依法实施的政策难度,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很严格,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就是管理、缴费和实施的使用三权分离,互相监督,这样才能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使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过程更加顺利,使基金的运营更加畅通;但就我国现行的农村保障基金的管理办法却是管理、缴费和实施使用三权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挤占、挪用、贪污、挥霍农村养老保障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农村养老保障的现行制度和法规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协调
从现状来看,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和法规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是以土地为中心的正规保障。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人均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土地涌入城镇,使得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其次,新型的社区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障模式仅仅在少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农村较富裕的家庭存在,很难推广普及。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的步伐正在加快,老年人比重达7.51%的农村老龄化压力更加不言而喻。
新型农村养老制度调研报告范文的延伸阅读——调查报告的特点与作用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3)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调查报告的作用
调查报告具有针对性、真实性、论理性、典型性和时效性,起到了解、剖析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对于解决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篇:关于创建新型农村家庭养老制度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逐步发展,农村老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由于农村家庭供养意愿和供养水平普遍较低,老人的生活水平还停留在温饱线附近。
一、农村家庭养老制度面临的困境
目前在农村,由于代际关系“轻老重幼”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家庭物质资源的代际间分配严重扭曲,老年人处于被忽视被排斥的地位;另一方面,老人在家庭
和社区中的话语权也在迅速失落,他们不但缺乏与子孙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而且连表达个人意见和不满的权利也经常被剥夺。老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弱化与农村整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反映了农村以年龄和代际为界的社会分化业已形成,并在不断扩大。
第一,家庭养老的制度基础已经改变。一般认为,家庭养老是在长辈对知识和家庭经济具有控制权威的社会中形成的制度性传统,父辈对财产等资源的控制地位是其赖以获得子孙赡养的主要制度基础。我国农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流动与交往范围的扩大,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长辈对家庭经济和其他资源的控制性地位已不复存在,他们可用于与子女交换赡养的物质基础亦非常有限。在农村,儿孙对老人的赡养意愿和赡养水平,通常与老人的财产和收入状况密切相联。由于父权基础的普遍衰落,除亲情约束之外,养老不再具有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力和保障,较大程度上主要依赖子女的个人意愿和内在道德的支撑。
第二,家庭养老的支持性文化正在衰落。有研究认为,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即“孝”文化可以成为当今家庭养老制度的主要依托性资源。但调查表明,“孝”文化的支撑作用并不乐观。在农村,对赡养内涵最具共识的看法是“给老人吃饱”,这种基本义务也成为普遍的标准赡养行为。例如,兄弟几人每年合供每位老人500斤谷子或300元钱后,对老人其余衣食寝饮、情感悲欢不闻不问,以“供”代“孝”,有“养”无“孝”。虽然农村目前还能普遍接受家庭养老制度,但是在养老的制度基础逐渐瓦解后,作为其文化基础的“孝道”观念也已逐渐式微。
第三,人口流动背景下的老人照料资源短缺和血缘关系弱化。调查显示,贫困农村家庭的养老仍然主要依赖子女数量。农村劳动力在地理上的流动和迁移,使得因计划生育和家庭小型化而出现的老人供养及其照料资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重。流动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家庭养老所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紧密的血缘联系。地理间隔使得农村老人从儿孙方面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变得不现实。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另一个重要后果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公民化”过程的开启将会导致血缘关系的重要性逐步降低,人们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认同程度也会随之下降,从而进一步削弱家庭养老的基础。
第四,养老行为的规范资源消失或功能减弱。作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家庭养老制度还包含一套规范人们养老行为的制度维护机制,如法律、社区行政组织、宗族制度和公共舆论等,对不赡养行为予以规范和惩戒。但农村的现实情况是,除法律外,其他传统的制度维护机制作用都在显著消退,家法族规和公共舆论曾经是农村最重要的规范资源,但是这项制度资源的功能也在弱化中。村干部对眼皮底下发生的一些赡养纠纷通常持消极态度,“民不举官不究”,“管不了,没法管”。一旦发生不赡养或其他虐待事件,老人能够从制度渠道获得的救济非常有限。
第五,新的制度资源开始进入,但是远远不够。一些新的支持性制度资源正在进入农村并且受到老人们的欢迎,如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奖励制度等。但是这些制度资源目前还存在着资源量小、覆盖面窄等问题,总体而言,还只是杯水车薪。
二、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困境的政策思路
农村养老制度目前面临两难选择,所谓资源困境实际折射的是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变迁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因其制度化基础改变而难以为继。对此,首先要改变对农村养老方式的自然主义态度,加强国家对农村养老行为的积极干预、扶植和管理;其次,要创造新的资源形式,立足农村资源的开发,鼓励探索和实验新型养老方式。
第一,政府主导在农村兴起尊重、关怀老人的风气,以政府的威望代替老人在社区和家庭中日益没落的权威。除必要的大力倡导和宣传工作之外,还应考虑采取一些制度措施,如成立老年人协会等,并规定其在村庄相关事务决策中的一定地位,以提高老年人在社区中的话语权来带动老年人其他权利地位和权利意识的提升。
第二,强化村级组织在社会风气、道德建设方面的规范、监管职能。在养老制度以道德自律方式难以充分维持的情况下,应补充以行政手段,建立新的尊老敬老的村规民约,以及群众投诉和举报的受理责任制,切实解决不赡养和其他虐待老人的行为。
第三,倡导移风易俗,鼓励女儿赡养,挖掘农村新的养老资源。在多数老人看来,儿子供养是出于义务,女儿赡养则是出于亲情,女儿的重要性在精神和物质
第三篇:河北唐山-李峰-关于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研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调研报 告
标题:关于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的调研报告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姓名:李峰
考号: 220112100356
完成日期:2012年9月13日
关于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调研报告
一:摘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养老的科学发展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启动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但在发展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二:调研的目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发展差距大,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于家庭养老。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必将对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提出严峻挑战。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查以资料调查为主,以访问调查为辅,在农村发放问卷调查,其主要侧重于60岁以上人口的居民对当前农村养老制度的看法和反映以保证问卷的有效性。
四:调研内容
(一)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目前,河北省人口已达到7,000万人,居全国第六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平均年龄的增长,河北省人口呈现出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这对社会保障提出了现实的要求。截至2009年7月份,河北省21个县(市)区政府出台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文件,其中15个县(市)启动了试点,82.57万农民参加新农保,26.56万农民已经领取养老保险金。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虽有进展,但整体上参保覆盖面仍较窄,参保人数仅占农村人口的4.7%。从参保人员构成看,主要是富裕地区农民、教师、村干部和外出经商农民。
(二)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特别是新农保试点推行情况,我查阅资料对,唐山、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等地进行调研,现将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农民养老保险意识缺乏,新农保宣传力度不够
河北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民对参加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宣传不够,农民对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思想认识不统一,有的认为是加重农民负担,有的认为是超前行动,有的认为农民养老是自家儿女的事,因此没有认真落实。据网络上的问卷调查统计显示,1000位受访者有80%的农户知道新型养老保险这项新的惠民政策,但大多数人不是很了解,甚至有20%的农户根本没有听说过。
2.农村传统养老功能弱化
总体而言,河北省农村居民养老方式实行的仍然是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特色的养老保障模式,社会养老保险对普通农民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农村养老问题及相关的社会矛盾日趋凸显和严重。首先,家庭养老职能弱化。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加之年轻人价值观念的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在逐步弱化;其次,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弱化。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是人多地少。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种地成本不断上升,农产品市场需求严重失衡而导致价格下跌,使土地的投入产出比上升。在有的地方,农民种地不仅不能获得维持生活的收入,甚至出现亏损。
3.农民收入偏低,城乡差距大
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81年的204.41元增加到2005年的3,481.64元,增长了16倍,年均增长12.54%,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02.48元增长到9,107.09元,增长了21.63倍,年均增长13.88%,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扩大化趋势。
4.基础养老金发放存在制度性缺陷
基础养老金的发放实行捆绑式。中央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是每人55元,年满60周岁的,符合相关参保条件的可以领取养老金。而事实上所谓的相关条件必须是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金发放,同时其子女必须参加新农保之后才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即养老金的发放是与子女个人参保缴费捆绑式进行。而不参保的多是一些年轻人,他们认为自己还年轻,没到参保的时候,因此持消极态度,但他们若不参保,自己的父母将无法享受养老保险金的发放。
5.新农保面临管理和操作难题
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人口流动性大,居住分散,再加上部分群众对户籍意识淡薄,造成“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等现象。部分参保人员户籍信息不准确,无法在代办银行办理开户手续,无法参保。另外,子女长期在外务工的留守老人也因无法提供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等而无法参保。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入伍人员、外出打工人员、婚嫁未办理户籍转迁人员、大中专院校学生等不同情形,做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做到应保尽保,避免历史遗留问题,这也就决定了它的艰巨性。
五:调研结论及建议
新农保试点工作应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原则,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坚持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村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
(一)立法先行
纵观国外成功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经验,无疑不是依靠法律做保证,法律的强制性对于一个政策最终效果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容易忽视的。我国除了1992年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外,相关法律体系呈现碎片化格局,且多以地方性政策出现,法律位阶较低,对保险对象、资金来源、基金管理运营等方面都没有明确。建议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同时,拟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依靠法律法规明确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各项内容,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较稳定后,颁布更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的农村养老保险相关法律,以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立的社会意义。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地方财政预算每年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出专项资金,充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并要随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这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要向农村倾斜,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支出的相对均衡。在实践中,应根据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健全保障项目、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可以通过税收和相关金融优惠政策来支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三)拓宽筹资渠道和基金运营模式
养老保险基金与一般的基金运营不同,它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规模大的等特点。目前,农民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执行标准暂定为中央人民银行一年储蓄存款利率。就社保基金其他运营情况来看,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发达,缺乏适合社保基金风险小、回报率高的投资渠道。建议日后通过法律程序,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的公开招标方式来选择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进行多元化组合投资运营,防止政府机构在投资经营过程中的道德风险行为。
(四)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
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必须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成立专门机构保证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和挥霍浪费;各监督部门要明确职责,合理分工,使养老保险基金置于法律监管、行政监督和基金持有人监督的多重监督之下;同时,可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的积极性,加强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的自觉性
针对农村人口养老保险意识不强的现象,政府及各部门要广泛宣传新型农村
养老保险政策,让农民放心投保;还可以组建文艺宣传队、设立乡镇政策咨询点、组织干部走村入户等方式,深入宣传试点工作,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同时,要加大政府组织引导的力度,“群众自愿”不等于放任自流,各级政府应把推进农保工作提高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高度来抓。
六:参考文献
[1]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齐伟娜,郑伟,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关键问题和解决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
第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黄阳涛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9期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2005年开始启动试点的一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淮安市是新农合制度实施大市,以97.07%的覆盖率走在了全省新农合制度推行的前面。本次对淮安市涟水县黄营乡开展新农合制度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意在了解新农合制度在该乡的推行与落实情况、农民的参合情况与满意程度,并通过农民的反馈,整理分析出一份反映当前淮安市涟水县黄营乡新农合实施情况的研究报告,为政府完善新农合制度、改进制度执行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了解程度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养老调研报告
浅析**地区
未来五年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
截止到2011年6月30日,**地区的老年人口(60岁以上)是15545人,占地区总人口92791人的16.76%,7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7.36%。这两个指标表明:**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老年人口进入高龄化。(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标志是老年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老年人口高龄化的标志是70岁以上老年人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
**老龄办近五年对**地区老年人口的统计显示如下:
2005年12月31日统计老年人口11514人,地区总人口92025人,老年人口占地区总人口12.51%。
2006年12月31日统计老年人口11810人,地区总人口89264 人,老年人口占地区总人口13.23%。
2007年12月31日统计老年人口 12528人,地区总人口 89444 人,老年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比例14.01%。
2008年12月31日统计老年人口13229人,地区总人数93538人,老年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比例14.08%。
2009年12月31日统计老年人口14200人,地区总人口95570人,老年人占地区总人口比例是14.86%。
老年人口统计数字表明,**地区近年来老年人口总数是增加的(六年增加4086人),老年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是上升的(六年上升4.67个百分点)。按照**地区前六年的老年人口增长预计,到2015年,**地区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8000人。
为进一步了解我地区老年人养老生活状况及机构养老服务需求,2011年3月,**老龄办进行了**地区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发放机构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表5000份,收回4948份,调查采取问卷方式,现将老年人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性别、年龄分组:男性2337人,占47%,女性2611人占53% ;年龄分组:60-69岁的2860人,占58%;70~79岁的1627人,占33%,80岁以上461人,占9%。
2、居住方式情况分组:与子女同住1855人,占37% ;老人自己居住(空巢老人)3093人,占63%。
3、从是否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分组: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2851人,占58%;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2097人,占42%。
4、养老机构收费价格承受。老年人家庭收入绝大部分以退休金为主,养老机构收费价位是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第一关注,有2602人,占53% ;老年人入住养老院所能承受的费用水平,认为每人每月能承受1000-1500元的4266人,占86%,能承受1500元-2500元的390人,占8%。能承受2500元以上的292人,占6%。
当前**地区养老机构现状及未来五年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当前**养老专业机构现状:当前**地区有二家养老机构,**养老院,隶属**办事处,公办公营,床位100张,入住老人96人,当前登记想要排队入住的有50人;已处于饱和状态下运行。**康福寿养老院,属于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床位80张,现入住老人71人,调查发现他们也多次接待想要入住的来访者,同样处于饱和状态下运行。由此可见,当前**养老机构都处在饱和状态下运行,且把部分老人入住养老院的诉求拒之门外。**地区的养老机构已经不能满足**地区老年人机构养老的服务需求。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目标明确
随着未来五年老年人口逐渐增加,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趋加剧,养老问题尤其是一些高龄、空巢、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变得越发引人注目。为应对目前养老服务需求高峰,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残联《关于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的通知,该办法提出了北京市“9064”养老服务模式(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机构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到2015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
服务协助下家庭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从2011年1月1日起,提高街道乡镇敬老院建设资助标准,最高资助额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乡镇机构每新增加一张床位资助额从5千元提高到1万元;社会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贴标准,从100至200元提高到200至300元;在全国率先出台低保家庭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办法,每人每月补贴1100元;出台养老机构星级评定以奖代补政策,对获评1至5星级的养老机构分别给予2至32万元的奖励。
**地区十二五期末养老机构建设建议:
按地区老年人口4%的比例测算**地区2015年入住养老院集中养老的老人数应为720人。即2015年**地区要有800张床位才能满足**地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
因上述原因我们对**地区十二期间养老机构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在**的**地区按北京市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的四星级标准建设400张床位的(中档300张床位和高档100张床位)集老年餐桌、托老(残)所、制式养老机构等系列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
2、在**地区和**地区采取改扩建的形式,利用社区内现有的闲置资产建设养老机构(在现有180张床位的基础上增加220张)。标准按中档和低档建设,改扩建后的两地养老床位数要达到400张(中档100张床位、抵挡300张床位)。
**老龄办 2011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