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奔小康

时间:2019-05-12 19:2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奔小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奔小康》。

第一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奔小康

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奔小康

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奔小康

我国12亿多人口,有八九亿在农村。党的十六大为我们构画出一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农民作为农村社会活动的主体,则尤其显的重要。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只

有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才有全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农村奔小康,才能有我国全面的小康。

当前影响农民收入的原因主要是:人多地少,资源不足;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够明显;工业化程度不高,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无处转移。我想:要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奔小康,主要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农产品结构,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增产不增收,这是长期;困扰农民的主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等原则,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势在必行。就我镇来讲,优化农产品结构,首先就要积极引导农民引种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进一步培育壮大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通过示范引导,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根据市场需要和自然条件,选择效益好的项目,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挥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要搞好销售服务,保障农民增收。要多方联系销售渠道,通过“订单农业”形式,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流通组织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积极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同时,鼓励、支持当地头脑灵活的人为农民推销产品,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确保农民增产又增收。

二、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转移富余劳动力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主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也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把发展小城镇与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小城镇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把产业发展、市场开发、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鼓励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的要素聚集,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创造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收入。

三、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推动科技兴农

振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通过增加对农田水利及科技地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把改善设施、发展经济、推广科技、培训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科技兴农的强大合力,取得最佳的整体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是规范农村分配制度,遏制各种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一项重大措施。它取消了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费,完善了农业特产税政策等,这将是一项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措施。

五、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增收环境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既是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农民增收环境的保障,也是农村小康建设的要求。我们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保证广大农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正确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农民致富奔小康。

第二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奔小康范文

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奔小康

我国12亿多人口,有八九亿在农村。党的十六大为我们构画出一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农民作为农村社会活动的主体,则尤其显的重要。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才有全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农村奔小康,才能有我国全面的小康。

当前影响农民收入的原因主要是:人多地少,资源不足;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够明显;工业化程度不高,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无处转移。我想:要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奔小康,主要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农产品结构,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增产不增收,这是长期;困扰农民的主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等原则,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势在必行。就我镇来讲,优化农产品结构,首先就要积极引导农民引种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进一步培育壮大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通过示范引导,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根据市场需要和自然条件,选择效益好的项目,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挥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要搞好销售服务,保障农民增收。要多方联系销售渠道,通过“订单农业”形式,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流通组织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积极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同时,鼓励、支持当地头脑灵活的人为农民推销产品,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确保农民增产又增收。

二、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转移富余劳动力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主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也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把发展小城镇与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小城镇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把产业发展、市场开发、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鼓励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的要素聚集,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创造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收入。

三、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推动科技兴农

振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通过增加对农田水利及科技地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把改善设施、发展经济、推广科技、培训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科技兴农的强大合力,取得最佳的整体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是规范农村分配制度,遏制各种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一项重大措施。它取消了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费,完善了农业特产税政策等,这将是一项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措施。

五、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增收环境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既是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农民增收环境的保障,也是农村小康建设的要求。我们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保证广大农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正确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农民致富奔小康。

第三篇:增加农民收入 文档

浅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

内容摘要: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二是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农业增收的支撑点;四是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加,途径

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阻碍了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步伐。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影响了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二是就业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就是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居高不下,农民的就业极不充分。这是农民主要靠农业难以保持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小农户面对大市场仍是目前农村经济的基本格局。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信息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四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农业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此外,因乱摊派

增加农民负担,也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当前要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

农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是解决现阶段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

二、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转移农村劳动力要广开门路,多渠道并举。

1、拓展农村就业领域

一是要放手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二是要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门路。

2、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

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已成为目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来源。政府一要引导、规范劳务输出,二要促进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后,农民可以放心进城务工,不适应还可以回到农村务农,既有利于发展,也有利于稳定。三要抓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四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减少盲目性,降低务工成本。

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在小城镇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支柱产业。要把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三、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农业增收的支撑点

1、积极引导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政府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拓宽视野,克服小农意识和小富即安的思想,鼓励他们面向市场,发挥所长,艰苦创业,勇闯新路,把他们培养成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2、积极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逐步建立起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科技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农村扩散。

3、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首先要抓好文化基础教育,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农民子女的入学率。其次,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第三,强化农民进行包括现代农业知识、法律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的学习。同时要在农村举办各种各样农民短训班,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新技术的培训力度,来提高他们增收的能力。

四、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保障

坚定不移的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民的增收不会因其他隐性负担的增加,从而为农民的增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实现农民增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健全民

主、科教文化进步、社会繁荣、人民生活殷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实现农民真正增收,关键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农业,用市场的手段抓农业,要有跳出农业抓农业的新思维,最终才能从根本上让农民摆脱贫穷,实现增收。

第四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回良玉: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2003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客观分析当前形势,全面部署2004年的工作,着重研究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深化农村改革

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国务院常务会对会议文件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审定,对会议的召开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开好这次会议。

一、正确分析形势,不断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认识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全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我们制定农村政策、指导农村工作的基本依据。基于这一科学判断,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提出了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这期间,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广泛而深刻,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而复杂,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实践丰富而生动。我们要认真总结,深化认识,科学把握,正确应对。

(一)深刻认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时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给最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新阶段的内涵丰富,变化深刻,影响广泛,我们应当不断深化对新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多少代仁人志士梦寐以求、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愿苍生温饱”的目标得以实现。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是新阶段最基本的特征。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使农产品供给的增长在受到资源约束的同时,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农业结构问题凸显,农产品价格低迷,增产难以增效,增产难以增收。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工作往往容易产生忽视农业、忽视粮食生产、忽视耕地保护等倾向,影响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可能导致农产品供求出现新的波动。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现在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入城镇经商务工。这是一个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在社会发展中对良好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农民就业观念和经营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日益增强,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流动的动因也发生很大变化。农民外出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权宜之计。相当一部分进城农民,由过去一人进城到现在举家进城,由暂时居住到稳定居住,由从事简单劳动到从事技术工种,由离乡不离土到离乡又离土。有的进城农民,正在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企业工人和工商业经营者。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将继续呈现农业就业比重逐步下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外出就业较快增加的基本态势。三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但收入增长的来源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农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举,农业收入由主要来自种植业转向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农民增收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扩大就业。目前,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经接近一半;工资性收入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0%多。来自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四是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商品率低、自给性强,城市和乡村分治,农民和市民分隔,农业和非农产业分离,很大程度上是农业和农村承担着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积累的重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开始有所改变,各种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城市发展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五是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

化,各国农业联系更为紧密,农业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农产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加入世贸组织,既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为引进资金、技术和扩大农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也使我国农业发展更加直接地面临来自国际市场、国外产品和技术的严峻挑战。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一方面我们对国际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际农产品生产的丰歉、价格的高低、品种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往往直接影响和冲击着国内的生产和市场。特别是一些地区、一些品种,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已非常密切,农产品进出口已成为一些地区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六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产量、保证供给,往往忽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在农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我们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往往很难顾得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仅要保持数量增长,而且要注重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不仅要开发利用资源,而且要重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要繁荣经济,而且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生的重大变化,既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气象和新机遇,也带来了不少新课题和新挑战,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面临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面临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双重调整,面临着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双重目标,面临着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社会事业的双重任务。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新阶段的内涵,深刻认识新阶段的特征,准确把握新阶段的规律,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2003年,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克服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战胜了频繁发生的多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赢得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农民收入继续恢复性增长、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的难得局面。近两年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平稳运行,2003年实现的稳步发展尤其来之不易。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远没有根本解决。同时,由于农村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又产生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总的来看,农业面临的市场和效益问题,农村面临的增加就业和全面发展问题,农民面临的维护经济利益和保障民主权利问题,都还相当突出。而整个“三农”问题,当前又主要表现为农民的增收困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点、难点主要也在增加农民收入。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1997年至2002年的6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549.5元;增长速度没有一年超过5%,年平均增长不到4%。而且,农民收入很不平衡。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增收困难,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从农村自身来看,主要是“三个不适应”: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应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需要;三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适应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从农业农村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来看,主要是“三个不协调”:一是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没能随农业占GDP比重的下降而同步下降,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效益低下。这是农民增收困难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二是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近几年我国城镇化速度有所加快,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这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产品需求的扩大,严重制约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效益的提高。三是资源和国民收入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协调。受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业、农村和农民在资源和国民收入分配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外流严重。近几年在全社会贷款余额中,农业和乡镇企业的比重一直分别只占5%左右,这与农业和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不相称。我们还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将相互交织、互为影响。近几年来,粮食生产不断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种粮农民增收困难,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民收入问题与粮食安全问题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好,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两者就会产生矛盾,相互制约。我们要把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粮食生产有机统一起来,统筹兼顾,及早谋划,强化措施,主动应对,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促进新阶段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直观地看,是要解决好农民增收和粮食等农产品供给这两大问题;本质上看,是要研究和探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也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要按照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要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发展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发展,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统筹城乡发展,这不仅是繁荣农村的需要,也是发展城市的需要;不仅要围绕“三农”谈统筹,而且要立足全局抓统筹;不仅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考虑统筹,还要从政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考虑统筹。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真正把农业、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之中,统筹考虑,统筹安排。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六个注重”:一是注重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二是注重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打破地域界限,消除城乡壁垒,促进产品和要素在城乡间、地区间自由流动、公平竞争。三是注重兼顾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扶持粮食主产区,推进扶贫开发,逐步缩小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四是注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水平,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五是注重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高农业效益。六是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4年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全面推进农村改革,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出台了一系列力度较大的政策措施。当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农产品市场环境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正在得到逐步改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不可多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努力克服存在的困难,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支持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采取更加有力的综合措施,努力构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调动农民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提高农民购买力,开拓农村市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就必须繁荣农村经济,增强农户的经济实力;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也是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让农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切实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随着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环境、条件和任务的变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和方式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必须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明确、更加有力的措施,对促进农民增收实行“内外抓、重点抓、综合抓”。内外抓,就是既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重点抓,就是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纯农户和低收入农户的增收,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综合抓,就是既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靠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增收,又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国家的支持保护力度;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一)推进结构调整,壮大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但总的看,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深度还不够,水平还不高,还大有文章可做,前景十分广阔,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要依靠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把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变劳动力“包袱”为财富,让有限的土地等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出更好的效益。要适应市场抓调整,不断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要突出特色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围绕加工抓调整,建好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要落实有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要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能单纯地依靠数量增长、外延扩张,要转变增长方式,注重内涵式发展。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适销率。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强对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引导和服务,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四是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县(市)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整个经济发展就好,综合经济实力就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高。壮大县域经济,重在突出个性,形成特色。要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挥其产业集聚和对乡村经济及农业生产的带动功能。要研究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二)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统筹城乡发展,很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就业;城市带动农村,很重要的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农民进城务工,不仅是农民就业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发挥我国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增强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现在农业户籍劳动力已经占到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很大比重,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行业已成为数量上的主体。因此,必须正确看待和公正对待农民工。当前要突出抓好两件事:一是善待农民工,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环境,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当前突出的是要切实解决好工资拖欠、劳动保护和巧立名目的乱收费等问题,还要解决农民工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住房安置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在城市安心务工就业创造条件。二是培训农民工,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这是促进农民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把农民工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实事来办。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各级财政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目前,一些地方在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和推广。

(三)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积极发挥国家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农业是弱质产业。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对农业和农村给予支持和保护。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竞争力不强,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更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工业和城市应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搞好种养业良种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与农产品市场开发、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农业支撑体系的建设。要适应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切实搞好林业六大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巩固成果,注重实效。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治理和重大农林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要进一步向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倾斜。近两年开展的“六小工程”建设,效果很好,对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要拿出一部分资金,通过良种补贴、培训补贴、大中型农机具补贴和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各级都要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扶贫成效。

(四)认真落实政策,放活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农户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也是自主创业增收的主体。增加农民收入,不仅要“多予、少取”,更要做好“放活”的文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激发农民群众自主创业增收的潜能。要突破一切妨碍农民增收的思想观念,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增收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增收的体制弊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充分结合。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投入农业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培养和造就农村能人的机制,营造鼓励能人干事业、支持能人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为广大农村能人施展才华、创业致富、带动一方,给予必要的支持,开辟广阔的天地。进入新阶段以来,中央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这次提交会议讨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稿,也有不少力度较大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把中央的政策细化、实化、具体化,既要遵循政策的基本精神,又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有所创新;既要做存量文章,又要做增量文章;既要有常规性的考虑,又要有一些特殊的办法。要建立健全责任制,把中央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2003年10月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了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明确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重大政策措施。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抓好措施落实,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了1万亿斤的水平,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有条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有基础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总的看,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是好的,当年产量加上现有库存仍然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市场供给是有保证的。现在强调粮食安全,并不是说粮食安全出了问题,而是要防范和消除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苗头已经出现,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最为严重并需要坚决遏制的是,近几年耕地大量被占,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最为根本并需要着力解决的是,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不高;最为关键并需要研究探索的是,有利于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加上目前粮食市场信号的放大效应,各地各方面粮食购销的同步效应,以及粮食生产的滞后效应的影响,就会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减少较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主动调整的合理因素,也有非正常的因素;既有市场经济法则的作用,也有不少政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乱征滥占耕地,大搞各种开发区、园区,既侵害了农民利益,又损害了粮食生产能力;二是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把调整结构与粮食生产对立起来,以为结构调整就是压粮扩经,致使一些地方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大局出发,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2003年入秋以来,粮价开始上涨。这是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多年来粮价低迷基础上的恢复性上涨,是市场对粮食供求预期的理性反应。粮价适度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促进作用。但必须看到,粮食是生活必需品,粮价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粮价的涨跌应该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粮价一价带百价。如果粮价上涨过快过多,就可能带动整个物价的上涨,甚至引发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如何防止粮价暴涨暴跌和生产大起大落,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下大气力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搞好粮食储备和供给,加强粮食市场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越来越起到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在粮食生产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必须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来研究解决新阶段的粮食问题。要始终坚持调整农业结构不动摇,始终坚持增加农民收入不动摇,始终坚持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给不动摇,始终坚持对粮食实行省长负责制不动摇。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兼顾保障粮食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目标,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繁重任务和重要职责。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农业结构调整方针,不能把增加农民收入与发展粮食生产对立起来。调整农业结构要坚持在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粮食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促进农民增收必须首先抓好粮食生产。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地压缩粮食面积,市场信号已经要求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不能再减少。要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粮食质量,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第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稳不稳,粮食安全基础牢不牢,关键在于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不高。价格是调节生产最基本的杠杆,有利可图是农民发展生产最基本的动因。新阶段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市场引导,提高种粮效益,让农民种粮不赔本、能赚钱。粮食是弱质产业,国家必须给予必要的保护和扶持,要使农民在政策支持下从市场获得合理收益而积极种粮。2004年,各地要通过政策和价格信息引导,搞好服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努力恢复粮食生产,不能搞指令性计划,搞强迫命令。第三,守住耕地、依靠科技、改善条件,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是保障粮食供给的重大举措,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安全。要把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作为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是要守住耕地。耕地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易于流失的稀缺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农民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社会具有稳定作用。粮食调控主要在于“库”,保障能力主要在于“地”。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决不能逾越。不能随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禁止在基本农田挖鱼塘、栽种树木,在这方面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二是要依靠科技。集中力量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培育一批影响重大、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三是要改善条件。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扩大高产稳产、旱涝保收面积。第四,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在粮食主产区。抓住了主产区,就抓住了大头,就稳住了全局。粮食主产区多年来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都占全国的6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今后主产区要继续发挥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发挥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国家将采取力度更大、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帮助主产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的主产区解决种粮效益低、财政负担重等问题。要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主产区搞好粮食产能建设和粮食加工转化。粮食主销区和产需平衡的省区,也要注意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也要支持粮食主产市县和种粮农民。第五,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要把粮食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开发和整体建设。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更要立足粮食优势,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把生产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不少粮食主产区通过发展优质专用粮和发展畜牧业,搞加工增值,提高了粮食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要大力支持和发展粮食加工、储运和流通,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强粮食的市场竞争力。要启动重点区域动物疫病应急防治工程,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畜产品贸易的安全性,为粮食的转化增效开拓空间。

四、加大农村改革力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中关于农村改革的内容十分丰富、内涵十分深刻,有许多重大突破和创新,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勇于实践,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开放中拓视野,在创新中求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是否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和保持农村稳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革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几条基本原则:一是要着眼体制创新。改革进行到今天,只有从体制上创新,才能取得新的突破。深化农村改革不仅涉及许多内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而且还涉及城乡关系的调整,涉及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新阶段的农村改革不可能单兵突进、孤军深入,必须综合配套、整体推进。二是要坚持市场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提高农业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凡市场能办的事情就交给市场去办,政府的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是要尊重基层创造。基层和群众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推动改革的原动力。新时期我国农村大的改革发明权都在基层,都是由群众首创,在实践中发展和逐步完善,并经过党和政府的总结和提高。对基层的实践和探索,要热情对待、精心呵护、积极引导,即使对一些一时看不准的事物和做法,也不要急于下结论,轻易否定。四是要注重以人为本。农村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新阶段农村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一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不仅符合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且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必须长期坚持。二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提高农业市场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培育和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等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气象部门对农业的服务功能。三要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这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要培育各种新型的农产品营销主体,健全农产品现货和期货市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方案。四要健全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这是强化农业基础的基本保障。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投资结构,完善补贴方式,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的部署,当前推进农村改革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最基本的制度,土地政策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要认真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计。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的改革办法,并修订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要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不应当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2004年,除烟叶税外,要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总体上要降低一个百分点。这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降低税率后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沿海发达地区原则上由自己消化,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通过增加转移支付解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方案。要继续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扎实稳妥地进行。衡量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做得好不好,一要看是否认真执行中央政策,二要看是否做到“三个确保”,三要看是否与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综合推进,四要看是否妥善解决改革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最终要看是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

(三)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近年来,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效果,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着眼于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要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要抓紧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制定方案,落实资金,完善办法,减少环节,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到农民手中。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稳步发展粮食期货市场,鼓励产区和销区以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加强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健全和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增强调控能力。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四)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强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少、能力弱,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信贷的需求,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要努力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总量,通过明确县域内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完善邮政储蓄政策等措施,缓解农村资金的外流。加快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完善政策性金融的功能,逐步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紧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提高驾驭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的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奋发图强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行动,全面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历来高度重视,在中央文件和领导同志讲话中有许多精辟深刻、醒人耳目的重要论述。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更加重视“三农”问题。要清醒地看到,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虽然新阶段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内涵有所变化和调整,但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政方针没有变。全党全社会要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多方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理解。农业和农村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头绪很多,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地、县两级领导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并体现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中。要切实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的建设,发挥他们在综合协调、调查研究、督促检查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把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改进政府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一个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农村发展要求相协调、与农民承受能力相符合的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是上层建筑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减负、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几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展开,各地在县乡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和压力,跳出“黄宗羲定律”,必须下决心从机制和制度上解决“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问题。要大力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并乡并村,提倡干部交叉任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即将正式实施,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2003年初,中央提出今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这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一定要确保落到实处,尽快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和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继续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制改革。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加强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卫生技术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有效办法。坚持不懈地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基地建设,搞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要把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探索和落实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方法。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总结推广一些地方“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的成功经验,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更加有效地深入帮民致富的产业活动中,更加成功地找到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途径,为农民增收、农村小康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不断强化他们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继续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搞好村镇规划,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建立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规范村务公开制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干部的作风建设。现在一大批有朝气、有学识、有才干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岗位,尽快熟悉党的农村政策,了解农村实际,掌握同农民打交道的办法,增强对农民的感情,是他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也有一个适应形势、更新知识、转变观念的问题。因此,各级干部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要从思想上端正对农民的认识,从感情上密切与农民的联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做到爱民亲民、利民富民、安民护民。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戒浮夸,力戒浮躁,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第五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回良玉: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2003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客观分析当前形势,全面部署2004年的工作,着重研究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深化农村改革等问题。党中央、xx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xx常务会对会议文件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审定,对会议的召开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开好这次会议。

一、正确分析形势,不断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认识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xx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全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我们制定农村政策、指导农村工作的基本依据。基于这一科学判断,党中央、xx作出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提出了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这期间,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广泛而深刻,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而复杂,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实践丰富而生动。我们要认真总结,深化认识,科学把握,正确应对。

(一)深刻认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时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给最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新阶段的内涵丰富,变化深刻,影响广泛,我们应当不断深化对新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多少代仁人志士梦寐以求、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愿苍生温饱”的目标得以实现。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是新阶段最基本的特征。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使农产品供给的增长在受到资源约束的同时,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农业结构问题凸显,农产品价格低迷,增产难以增效,增产难以增收。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工作往往容易产生忽视农业、忽视粮食生产、忽视耕地保护等倾向,影响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可能导致农产品供求出现新的波动。

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现在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入城镇经商务工。这是一个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在社会发展中对良好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农民就业观念和经营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日益增强,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流动的动因也发生很大变化。农民外出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权宜之计。相当一部分进城农民,由过去一人进城到现在举家进城,由暂时居住到稳定居住,由从事简单劳动到从事技术工种,由离乡不离土到离乡又离土。有的进城农民,正在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企业工人和工商业经营者。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将继续呈现农业就业比重逐步下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外出就业较快增加的基本态势。

三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但收入增长的来源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农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举,农业收入由主要来自种植业转向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农民增收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扩大就业。目前,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经

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农民增收困难,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从农村自身来看,主要是“三个不适应”: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应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需要;三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适应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从农业农村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来看,主要是“三个不协调”:一是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没能随农业占GDP比重的下降而同步下降,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效益低下。这是农民增收困难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二是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近几年我国城镇化速度有所加快,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这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产品需求的扩大,严重制约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效益的提高。三是资源和国民收入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协调。受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业、农村和农民在资源和国民收入分配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外流严重。近几年在全社会贷款余额中,农业和乡镇企业的比重一直分别只占5%左右,这与农业和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不相称。

我们还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将相互交织、互为影响。近几年来,粮食生产不断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种粮农民增收困难,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民收入问题与粮食安全问题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好,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两者就会产生矛盾,相互制约。我们要把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粮食生产有机统一起来,统筹兼顾,及早谋划,强化措施,主动应对,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促进新阶段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直观地看,是要解决好农民增收和粮食等农产品供给这两大问题;本质上看,是要研究和探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也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要按照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要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发展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发展,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统筹城乡发展,这不仅是繁荣农村的需要,也是发展城市的需要;不仅要围绕“三农”谈统筹,而且要立足全局抓统筹;不仅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考虑统筹,还要从政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考虑统筹。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真正把农业、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之中,统筹考虑,统筹安排。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六个注重”:一是注重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二是注重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打破地域界限,消除城乡壁垒,促进产品和要素在城乡间、地区间自由流动、公平竞争。三是注重兼顾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扶持粮食主产区,推进扶贫开发,逐步缩小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四是注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水平,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五是注重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高农业效益。六是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04年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全面推进农村改革,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出台了一系列力度较大的政策措施。当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农产品市场环境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正在得到逐步改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不可多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努力克服存在的困难,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ONT>

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支持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采取更加有力的综合措施,努力构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调动农民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提高农民购买力,开拓农村市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就必须繁荣农村经济,增强农户的经济实力;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也是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让农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切实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

随着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环境、条件和任务的变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和方式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必须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明确、更加有力的措施,对促进农民增收实行“内外抓、重点抓、综合抓”。内外抓,就是既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重点抓,就是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纯农户和低收入农户的增收,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综合抓,就是既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靠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增收,又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国家的支持保护力度;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一)推进结构调整,壮大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内部增收潜力。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但总的看,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深度还不够,水平还不高,还大有文章可做,前景十分广阔,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要依靠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把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变劳动力“包袱”为财富,让有限的土地等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出更好的效益。要适应市场抓调整,不断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要突出特色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围绕加工抓调整,建好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要落实有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要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三是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能单纯地依靠数量增长、外延扩张,要转变增长方式,注重内涵式发展。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适销率。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强对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引导和服务,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环境。

四是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县(市)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整个经济发展就好,综合经济实力就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高。壮大县域经济,重在突出个性,形成特色。要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挥其产业集聚和对乡村经济及农业生产的带动功能。要研究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二)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

统筹城乡发展,很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就业;城市带动农村,很重要的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农民进城务工,不仅是农民就业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发挥我国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增强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现在农业户籍劳动力已经占到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很大比重,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行业已成为数量上的主体。因此,必须正确看待和公正对待农民工。当前要突出抓好两件事:一是善待农民工,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环境,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当前突出的是要切实解决好工资拖欠、劳动保护和巧立名目的乱收费等问题,还要解决农民工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住房安置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在城市安心务工就业创造条件。二是培训农民工,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这是促进农民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把农民工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实事来办。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各级财政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目前,一些地方在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和推广。

(三)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积极发挥国家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导向和带动作用。

农业是弱质产业。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对农业和农村给予支持和保护。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竞争力不强,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更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工业和城市应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搞好种养业良种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与农产品市场开发、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农业支撑体系的建设。要适应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切实搞好林业六大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巩固成果,注重实效。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治理和重大农林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要进一步向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倾斜。近两年开展的“六小工程”建设,效果很好,对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要拿出一部分资金,通过良种补贴、培训补贴、大中型农机具补贴和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各级都要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扶贫成效。

(四)认真落实政策,放活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

农户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也是自主创业增收的主体。增加农民收入,不仅要“多予、少取”,更要做好“放活”的文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激发农民群众自主创业增收的潜能。要突破一切妨碍农民增收的思想观念,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增收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增收的体制弊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充分结合。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投入农业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培养和造就农村能人的机制,营造鼓励能人干事业、支持能人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为广大农村能人施展才华、创业致富、带动一方,给予必要的支持,开辟广阔的天地。

进入新阶段以来,中央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这次提交会议讨论的《中共中央xx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稿,也有不少力度较大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把中央的政策细化、实化、具体化,既要遵循政策的基本精神,又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有所创新;既要做存量文章,又要做增量文章;既要有常规性的考虑,又要有一些特殊的办法。要建立健全责任制,把中央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xx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2003年10月xx还专门召开了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明确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重大政策措施。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抓好措施落实,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了1万亿斤的水平,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有条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有基础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总的看,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是好的,当年产量加上现有库存仍然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市场供给是有保证的。现在强调粮食安全,并不是说粮食安全出了问题,而是要防范和消除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苗头已经出现,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最为严重并需要坚决遏制的是,近几年耕地大量被占,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最为根本并需要着力解决的是,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不高;最为关键并需要研究探索的是,有利于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加上目前粮食市场信号的放大效应,各地各方面粮食购销的同步效应,以及粮食生产的滞后效应的影响,就会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减少较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主动调整的合理因素,也有非正常的因素;既有市场经济法则的作用,也有不少政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乱征滥占耕地,大搞各种开发区、园区,既侵害了农民利益,又损害了粮食生产能力;二是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把调整结构与粮食生产对立起来,以为结构调整就是压粮扩经,致使一些地方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大局出发,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

2003年入秋以来,粮价开始上涨。这是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多年来粮价低迷基础上的恢复性上涨,是市场对粮食供求预期的理性反应。粮价适度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促进作用。但必须看到,粮食是生活必需品,粮价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粮价的涨跌应该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粮价一价带百价。如果粮价上涨过快过多,就可能带动整个物价的上涨,甚至引发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如何防止粮价暴涨暴跌和生产大起大落,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下大气力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搞好粮食储备和供给,加强粮食市场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越来越起到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在粮食生产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必须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来研究解决新阶段的粮食问题。要始终坚持调整农业结构不动摇,始终坚持增加农民收入不动摇,始终坚持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给不动摇,始终坚持对粮食实行省

长负责制不动摇。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兼顾保障粮食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目标,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繁重任务和重要职责。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农业结构调整方针,不能把增加农民收入与发展粮食生产对立起来。调整农业结构要坚持在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粮食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促进农民增收必须首先抓好粮食生产。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地压缩粮食面积,市场信号已经要求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不能再减少。要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粮食质量,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加种粮农民收入。

第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稳不稳,粮食安全基础牢不牢,关键在于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不高。价格是调节生产最基本的杠杆,有利可图是农民发展生产最基本的动因。新阶段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市场引导,提高种粮效益,让农民种粮不赔本、能赚钱。粮食是弱质产业,国家必须给予必要的保护和扶持,要使农民在政策支持下从市场获得合理收益而积极种粮。2004年,各地要通过政策和价格信息引导,搞好服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努力恢复粮食生产,不能搞指令性计划,搞强迫命令。

第三,守住耕地、依靠科技、改善条件,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是保障粮食供给的重大举措,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安全。要把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作为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是要守住耕地。耕地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易于流失的稀缺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农民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社会具有稳定作用。粮食调控主要在于“库”,保障能力主要在于“地”。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决不能逾越。不能随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禁止在基本农田挖鱼塘、栽种树木,在这方面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二是要依靠科技。集中力量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培育一批影响重大、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三是要改善条件。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扩大高产稳产、旱涝保收面积。

第四,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在粮食主产区。抓住了主产区,就抓住了大头,就稳住了全局。粮食主产区多年来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都占全国的6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今后主产区要继续发挥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发挥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国家将采取力度更大、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帮助主产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的主产区解决种粮效益低、财政负担重等问题。要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主产区搞好粮食产能建设和粮食加工转化。粮食主销区和产需平衡的省区,也要注意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也要支持粮食主产市县和种粮农民。

第五,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要把粮食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开发和整体建设。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更要立足粮食优势,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把生产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不少粮食主产区通过发展优质专用粮和发展畜牧业,搞加工增值,提高了粮食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要大力支持和发展粮食加工、储运和流通,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强粮食的市场竞争力。要启动重点区域动物疫病应急防治工程,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畜产品贸易的安全性,为粮食的转化增效开拓空间。

四、加大农村改革力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中关于农村改革的内容十分丰富、内涵十分深刻,有许多重大突破和创新,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稳步发展粮食期货市场,鼓励产区和销区以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加强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健全和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增强调控能力。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四)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强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少、能力弱,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信贷的需求,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要努力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总量,通过明确县域内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完善邮政储蓄政策等措施,缓解农村资金的外流。加快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完善政策性金融的功能,逐步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紧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提高驾驭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的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奋发图强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行动,全面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历来高度重视,在中央文件和领导同志讲话中有许多精辟深刻、醒人耳目的重要论述。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更加重视“三农”问题。要清醒地看到,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虽然新阶段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内涵有所变化和调整,但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政方针没有变。全党全社会要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多方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理解。农业和农村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头绪很多,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地、县两级领导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并体现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中。要切实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的建设,发挥他们在综合协调、调查研究、督促检查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把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切实改进政府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一个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农村发展要求相协调、与农民承受能力相符合的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是上层建筑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减负、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几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展开,各地在县乡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和压力,跳出“黄宗羲定律”,必须下决心从机制和制度上解决“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问题。要大力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并乡并村,提倡干部交叉任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即将正式实施,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2003年初,中央提出今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这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一定要确保落到实处,尽快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和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继续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制改革。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加强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卫生技术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

下载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奔小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奔小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增加农民收入情况汇报

    关于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 印台区农业局 (2010年7月2日) 一、基本情况近三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都保持24.1%的增速,2009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05亿元,同比增长5.14%。全区农......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新场乡人大主席王顺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要......

    搞好扶贫开发 增加农民收入

    搞好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 ····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扶贫开发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目前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但是,近年来,农民增收难度增大,增长速......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情况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报告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起步之际,通过对农村实际情况的调查,我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思考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

    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农产品的进口以及科技进步,交通运输的发达,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给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市......

    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指标解释,农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