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时间:2019-05-12 16:5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第一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省劳动模范***同志推荐材料

***市**镇**村党支部书记***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感,把一腔真情奉献在了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上。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实现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受到了本村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在他担任这个职务的4年来,认真贯彻各项政策、方针,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适合本村特点的发展路子,心系全村人民利益,关心群众疾苦,热心助人、真诚服务、协调解决全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村紧紧围绕“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创出了一条适合本村特点的发展路子,全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使**村由以往的全镇后进村一越成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样板村。2002年以来,**村先后被命名为“全省村镇建设先进村”、“全市小康建设工作五强村”、“***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村委会建设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荣获了“全市双十佳先进工作者”,“全市农村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被推选为市第八次党代会党代表、第七届人大代表。以“双培双带”和“三级联创”工作为契机,加强村级党的组织建设,在他的团结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以小康建设为中心,以实现“五好标兵村党支部”为目标,以抓好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紧紧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围绕规划抓党建,夯实基础谋发展,着力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通过镇、村召开的各种会议,举办培训班⒆橹暗榷嘀中问剑嗲馈⒍嗖愦蔚厍炕刹克枷刖跷蚝鸵滴袼健M贝齑宓持Р扛莞鹘锥蔚闹氐愎ぷ骷笆闭倏轿嵋榻邪才挪渴穑⒅鸩铰涫担殖“旃笆苯饩龃迕裥∽橹蟹⑸母髦置芫婪缀湍训阄侍狻=岷稀叭嵋豢巍薄⒌吃倍怠ⅰ八慕寤苯逃⑴┮悼萍肌⒎煞ü娴难芭嘌档裙ぷ髂谌荩凶橹吃薄⑷氲郴肿友暗痴潞偷车氖蟊ǜ妗⑹烊小⑺闹腥峋瘛ⅰ豆竦赖陆ㄉ枋凳└僖芳笆∈杏泄鼗嵋榫瘢鞯胤⒄咕孟冉录#判愕吃保7度宋锸录#惴嚎褂蒙肀叩娜撕褪陆逃肀叩娜耍姑恳晃坏吃苯徊矫魅妨巳嫱平图忧康车慕ㄉ栊碌墓こ痰闹卮笕挝瘛⒛勘旰鸵庖澹徊矫魅妨说吃钡娜ɡ鸵逦瘢险婵妹裰魃罨岷兔裰髌酪榈吃保又贫ù寰梅⒄构婊胧郑忧苛说吃倍倒ぷ鳎鞫说吃钡南确婺7洞纷饔茫吃弊苁泊?ANlang=EN-Ugt;2000年的**人发展到目前的**人。

在他的宣传引导下,2004年全村将粮、经、饲比例调整为10:75:15,落实经济作物面积1580亩,签订订单合同面积1260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80,以制种番茄、制种花卉等为代表的高经济附加值农产品种植面积逐年提高,全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3年的3710元,增长到4260元,净增550元,增幅达到14.8%。

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实现以畜强村。**村通过组织干部到陕西杨凌、平凉等地考察,引进了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秦川牛等优良品种2850头(只),筹建了波耳山羊、秦川牛改良基地。村党支部积极动员70户农民修建标准化暖棚畜舍70座,总投资为21万元,带动全村农民发展养殖业,以逐步实现“依靠科技、以点带面、以畜强村”的发展思路。

为了改善村委会的办公条件和村民参与、监督村务工作的参政议事环境,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积极协调,筹资建成了集商贸、办公、教育培训为一体,设施齐全、简洁实用的村委会综合办公楼,成为村镇建设中的样板工程。对**村砖厂进行了公开招标发包,使一个烂摊子变成了每年为村委会增加集体积累13万元的好企业。

近年来,由***同志带领的石桥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审时度势,提出了“利用中心地带、占有利地形”,“建大市场、上大项目”的发展思路,建设了村委会综合楼,扩建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家乐园,并依托**村二组果园计划总投资50万元建设的农家乐园,总面积7500平方米,完成了集田园旅游、果实采摘、民俗风情、餐饮、娱乐为主的旅游观光园区,配套以亭台、鱼池、假山、喷泉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的增收谋划了一个好思路,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起到了标兵示范作用,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实现小康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 持续性增加农民收入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民增收问题高瞻远瞩地出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即一号文件,就农民增收问题颁发中央文件,是建国55年来的第一次。然而,如何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确保农民收入持续性增长呢?本文梳理##市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做法,提出今后拓展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一、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做法2005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大局,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市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1、稳定和提高粮食和烟叶生产能力。粮食和烟叶是##两个大宗农产品,2004年的产量分别为126.29万吨和5.26万吨;产值分别为18.64亿元和5.27亿元,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市粮食生产围绕稳定播种面积、增加单产和总产、提高粮食品质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和粮食安全体系。继续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加大粮食“种子工程”建设力度,推广优质高产抗病粮食品种(组合)及配套栽培技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产量达129万吨。烟叶生产继续贯彻“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烟叶工作重点,切实提高烟叶整体生产水平,2005年全市计划种烟45.29万亩,收购烟叶105万担。2、突出抓好茶叶、畜牧、笋竹三大特色产业。我市充分发挥茶叶面积大、质量好的优势,继续抓好十大优质生态茶叶生产基地建设,2005年全市要新增茶园面积3万亩,达到20万亩的规模,力争茶叶产量增长10%,优质茶产量占总量的20%左右。改变目前加工粗、价格低、效益差的状况,引进业主,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茶叶品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确立以畜牧业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提高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畜牧业重点发展15个万头猪场、20个5千头猪场的规模养殖和一批生猪养殖专业户;建设出栏达百万只的肉鸡基地和25万套种鸡场10个。加快肉牛养殖基地、肉牛种源繁育、牧草种植和肉牛加工企业的发展,全市计划出栏肉牛5.7万头,种植牧草8万亩。力争2005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增长8%。笋竹业是农民增收短、平、快项目,着重抓住低产竹林改造与建设高产示范园区相结合,2005年全市计划改造低产竹林28万亩,建设3-5个现代竹业科技示范园,实现竹业总产值32.2亿元。3、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2005年##市重点扶持一批符合区域布局、能发挥产业优势、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努力培育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群。积极推行“公司+中介组织+农户”新模式,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中介组织,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市级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优质肉牛、粮食、笋竹、建莲、烤烟、水果、茶叶等一批高效优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种养规模,实现农业增产增效。2004年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29.85亿元,带动农户数36.02万户,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得到的收入达13.42亿元。

(二)以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与第一产业相比,农民在二、三产业上增收的潜力更大,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能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和经营收入。1、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打工”机会。##市充分挖掘本地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当地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小型加工经营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全面清理进城就业不合理收费和限制性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良好环境。增强城市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让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中得到较高收入。全市现有乡村企业72896个,其中工业企业19200个,规模以上工业274个,分别比上年增加787个、605个和14个。目前全市乡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人员达34.1万人,比2000年增加11.22万人。2、为农民创造自己“当老板”的机会。创业是富民之基。##市各地努力走出一条让民众通过诚实劳动、艰苦创业得到更多实惠的创业发展之路。清流县为了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在各种税费、资金信贷、建房居住等方面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让外出务工者带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如该县温郊乡桐坑村村民温冬生,外出务工几年后,回乡承包木制品厂,搞木材深加工,把本地山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解决了20多名劳动力就业。沙县通过在小城镇开辟工业小区、商业、服务业一条街等形式,为回乡农民提供创业条件,激发广大外出农民回乡投资的热情,一些农民带着资金回乡投资创业。如该县夏茂镇西街村罗光文等3位农民外出经营小吃致富后,回乡投资100多万元,创办了夏茂农家冬酒厂,吸纳劳动力近200人。3、开辟多种形式的服务领域。##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发证、推荐上岗“一条龙”服务试点工作,做好劳务派遣与跟踪服务工作,举办全市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促进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2005年全市力争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2005年全市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3.5万人,为农村劳动

力就业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三)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1、“多予”政策。一是增加农业生产投入。2004年全市共完成农业综合开发耕地治理项目投入454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5.2万亩,平均粮食亩产为364公斤,比上年增加9公斤。二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做好乡村供水、险病水库除险加固、水毁修复、山地水利和堤防建设,搞好渠系配套改造和节水灌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04年全市水利建设共完成投入2.58亿元,完成险病水库除险加固57座,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6.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5万亩,修复水毁工程1250处,完成渠道防渗203.4公里,发展节水灌溉3.8万亩。三是增加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全市危房改造项目第一期完成新建校舍132个,面积16.47万平方米;改造危房面积11.2万平方米,投入危房改造资金9300.64万元。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对困难乡镇、村特别是少数民族乡镇、村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2、“少取”政策。一是少收农民的税。农村税费改革前,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负担为125.13元,改革后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负担为44.77元(含一事一议和筹资投劳估算数),农民减负达1.6亿元,人均减负80.36元,平均减负率64.26%。二是少征农民的地。继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逐步在乡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服务;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强土地用途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审核认定制度,坚决制止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行为。3、“放活”政策。一是放活农村金融。##市积极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的金融创新产品,加快落实林权证质押以及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形式的有关规定。鼓励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二是放活农民就业。消除不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障碍,继续清理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各项乱收费;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前培训。

二、拓展农民增收的新路子1.加快明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市若能加快明台农业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把台湾作为农业高科技研发基地,而把大陆作为建设和产销基地,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搞好农业项目协作洽谈会,吸引更多台商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市场,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加工和农业重点特色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突出抓好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规划与建设,大力促进明台农业交流与合作,有重点地建立一批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增强为“三农”服务意思。一是各级各部门务必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战略意图,把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实践,作为落实农村工作长效机制的具体行动,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二是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应对国家产业政策,争取国家和省把##的农业项目列入“十一五”计划的盘子,有项目就有资金,有项目才能更好地改善##市农业生产条件。三是各涉农部门要认识到自己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任何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特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又是弱质、弱势性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决定了它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是需要加以保护的产业。一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市、县两级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时,要向农村、农业、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二是建立农业收入保障体系,由农产品价格补贴转向农民直接收入补贴。三是对农户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进行适度的政策性补贴,每年农业生产资料需求旺季,除要出台一些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政策外,还可根据农民购买的数量给予统一直补,切实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4.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从##市情况看,今后统筹城乡发展,需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在全市12个县(市、区)中,有7个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11个县(市、区)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表明##市农村工业化水平很低,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二是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城镇化率为78%,中等收入国家为49%,世界平均水平为46%,而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2%。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市人口中,200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9.2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38.6%,比1990年提高个14.1个百分点。这说明,##市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三是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到城镇从事非农业和跨地区流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市农调队

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 持续性增加农民收入(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要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

回良玉副总理在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所作的重要报告中曾讲到过: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既要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既要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又要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纯农户和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既要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又要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努力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四个“既要”和四个“又要”,深刻阐释了中央一号文件的鲜明特点,充分体现了我党现阶段农村工作的辩证法,也有力展现了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最新政策思路。

一、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既要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

什么叫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就是中央一号文件第二部分内容所指出的“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做足: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

在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在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各级财政要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在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方面,要围绕增强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较大幅度地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投入。

在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的同时,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中央一号文件第四方面的内容,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即“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中央从“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两个侧重点,提出了鲜明思路。一号文件在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方面,特别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等。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央认为,这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既要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又要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纯农户和低收入农户的增收

什么叫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这就是中央一号文件在第三方面提出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意见。中央提出三个要点:一要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发展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对规模以上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要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三要繁荣小城镇经济。小城镇建设要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在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的同时,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纯农户和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粮食主产区、纯农户和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是全国农民增收问题的重点。农民增收难,主要难在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已连续几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不仅影响种粮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粮食和农产品的供给。中央一号文件制定的政策措施,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调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把保障粮食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抓住了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保持和提高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

三、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既要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又要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中小企业对增加农民就业作用明显,只要符合安全生产标

准和环境保护要求,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聘用制已广泛推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流动就业,不仅成为一种就业现实,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新增就业人口中,无论是下岗职工,还是农民,千万个就业岗位将被众多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有志之士所创造。农民有自主创业的优势。他不背任何包袱,可以自由跳入市场经济的海洋、自主地闯荡。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在那里无不渗透着农民自主创业的光辉业绩,无不体现着农民自强不息的精神,无不展示着农民辛勤劳动的富裕之路。

在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的同时,要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在中央一号文件里,可以说通篇反映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第一部分和第六部分更为突出。在第一部分“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的具体措施中有: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以及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等对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在第六部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中也有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大支持力度的重要措施。

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努力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中央一号文件共有22条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见,条条充满了对农民的感情。它不仅是立足当前所采取的见效快的政策措施,也包含着努力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譬如第七部分,“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就是这个意思。改革是农村发展的动力。深化农村改革在文件中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二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三是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四是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在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方面,要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

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

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要抓紧清理和修改不利于粮食自由流通的政策法规。粮食主产区要注意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

在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方面,要为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创造条件。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等。

在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方面,要建立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服务的机制,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扩大农村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进一步完善邮政储蓄的有关政策,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力度,缓解农村资金外流。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也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等。

总之,随着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条件和任务的变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和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中央一号文件充分地体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最新政策思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第四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省劳动模范***同志推荐材料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省劳动模范***同志推荐材料

***市**镇**村党支部书记***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感,把一腔真情奉献在了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上。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实现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受到了本村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在他担任这个职务的4年来,认真贯彻各项政策、方针,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适合本村特点的发展路子,心系全村人民利益,关心群众疾苦,热心助人、真诚服务、协调解决全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村紧紧围绕“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创出了一条适合本村特点的发展路子,全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使**村由以往的全镇后进村一越成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样板村。2002年以来,**村先后被命名为“全省村镇建设先进村”、“全市小康建设工作五强村”、“***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村委会建设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荣获了“全市双十佳先进工作者”,“全市农村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被推选为市第八次党代会党代表、第七届人大代表。以“双培双带”和“三级联创”工作为契机,加强村级党的组织建设,在他的团结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以小康建设为中心,以实现“五好标兵村党支部”为目标,以抓好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紧紧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围绕规划抓党建,夯实基础谋发展,着力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通过镇、村召开的各种会议,举办培训班、组织学习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强化干部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同时带领村党支部根据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及时召开两委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逐步落实,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村民小组中发生的各种矛盾纠纷和难点问题。结合“三会一课”、党员冬训、“四进五化”教育、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等工作内容,集中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各地发展经济先进事迹,优秀党员,模范人物事迹,广泛开展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使每一位党员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和加强党的建设新的工程的重大任务、目标和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从制定村经济发展规划入手,加强了党员冬训工作,调动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总数也从2000年的**人发展到目前的**人。

在他的宣传引导下,2004年全村将粮、经、饲比例调整为10:75:15,落实经济作物面积1580亩,签订订单合同面积1260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80,以制种番茄、制种花卉等为代表的高经济附加值农产品种植面积逐年提高,全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3年的3710元,增长到4260元,净增550元,增幅达到14.8%。

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实现以畜强村。**村通过组织干部到陕西杨凌、平凉等地考察,引进了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秦川牛等优良品种2850头(只),筹建了波耳山羊、秦川牛改良基地。村党支部积极动员70户农民修建标准化暖棚畜舍70座,总投资为21万元,带动全村农民发展养殖业,以逐步实现“依靠科技、以点带面、以畜强村”的发展思路。

为了改善村委会的办公条件和村民参与、监督村务工作的参政议事环境,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积极协调,筹资建成了集商贸、办公、教育培训为一体,设施齐全、简洁实用的村委会综合办公楼,成为村镇建设中的样板工程。对**村砖厂进行了公开招标发包,使一个烂摊子变成了每年为村委会增加集体积累13万元的好企业。

近年来,由***同志带领的石桥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审时度势,提出了“利用中心地带、占有利地形”,“建大市场、上大项目”的发展思路,建设了村委会综合楼,扩建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家乐园,并依托**村二组果园计划总投资50万元建设的农家乐园,总面积7500平方米,完成了集田园旅游、果实采摘、民俗风情、餐饮、娱乐为主的旅游观光园区,配套以亭台、鱼池、假山、喷泉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的增收谋划了一个好思路,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起到了标兵示范作用,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实现小康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持续性增加农民收入

2004年,党中央、xx针对农民增收问题~远瞩地出台了《中共中央xx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即一号文件,就农民增收问题颁发中央文件,是建国55年来的第一次。然而,如何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确保农民收入持续性增长呢?本文梳理##市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做法,提出今后拓展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一、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做法2005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大局,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市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1、稳定和提高粮食和烟叶生产能力。粮食和烟叶是##两个大宗农产品,2004年的产量分别为126.29万吨和5.26万吨;产值分别为18.64亿元和5.27亿元,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市粮食生产围绕稳定播种面积、增加单产和总产、提高粮食品质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和粮食安全体系。继续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加大粮食“种子工程”建设力度,推广优质高产抗病粮食品种(组合)及配套栽培技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产量达129万吨。烟叶生产继续贯彻“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烟叶工作重点,切实提高烟叶整体生产水平,2005年全市计划种烟45.29万亩,收购烟叶105万担。2、突出抓好茶叶、畜牧、笋竹三大特色产业。我市充分发挥茶叶面积大、质量好的优势,继续抓好十大优质生态茶叶生产基地建设,2005年全市要新增茶园面积3万亩,达到20万亩的规模,力争茶叶产量增长10%,优质茶产量占总量的20%左右。改变目前加工粗、价格低、效益差的状况,引进业主,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茶叶品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确立以畜牧业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提高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畜牧业重点发展15个万头猪场、20个5千头猪场的规模养殖和一批生猪养殖专业户;建设出栏达百万只的肉鸡基地和25万套种鸡场10个。加快肉牛养殖基地、肉牛种源繁育、牧草种植和肉牛加工企业的发展,全市计划出栏肉牛5.7万头,种植牧草8万亩。力争2005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增长8%。笋竹业是农民增收短、平、快项目,着重抓住低产竹林改造与建设高产示范园区相结合,2005年全市计划改造低产竹林28万亩,建设3-5个现代竹业科技示范园,实现竹业总产值32.2亿元。3、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2005年##市重点扶持一批符合区域布局、能发挥产业优势、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努力培育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群。积极推行“公司+中介组织+农户”新模式,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中介组织,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市级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优质肉牛、粮食、笋竹、建莲、烤烟、水果、茶叶等一批高效优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种养规模,实现农业增产增效。2004年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29.85亿元,带动农户数36.02万户,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得到的收入达13.42亿元。

(二)以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与第一产业相比,农民在二、三产业上增收的潜力更大,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能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和经营收入。1、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打工”机会。##市充分挖掘本地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当地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小型加工经营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全面清理进城就业不合理收费和限制性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良好环境。增强城市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让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中得到较高收入。全市现有乡村企业72896个,其中工业企业19200个,规模以上工业274个,分别比上年增加787个、605个和14个。目前全市乡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人员达34.1万人,比2000年增加11.22万人。2、为农民创造自己“当老板”的机会。创业是富民之基。##市各地努力走出一条让民众通过诚实劳动、艰苦创业得到更多实惠的创业发展之路。清流县为了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在各种税费、资金信贷、建房居住等方面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让外出务工者带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如该县温郊乡桐坑村村民温冬生,外出务工几年后,回乡承包木制品厂,搞木材深加工,把本地山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解决了20多名劳动力就业。沙县通过在小城镇开辟工业小区、商业、服务业一条街等形式,为回乡农民提供创业条件,激发广大外出农民回乡投资的热情,一些农民带着资金回乡投资创业。如该县夏茂镇西街村罗光文等3位农民外出经营小吃致富后,回乡投资100多万元,创办了夏茂农家冬酒厂,吸纳劳动力近200人。3、开辟多种形式的服务领域。##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发证、推荐上岗“一条龙”服务试点工作,做好劳务派遣与跟踪服务工作,举办全市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促进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2005年全市力争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2005年全市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3.5万人,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三)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1、“多予”政策。一是增加农业生产投入。2004年全市共完成农业综合开发耕地治理项目投入454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5.2万亩,平均粮食亩产为364公斤,比上年增加9公斤。二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做好乡村供水、险病水库除险加固、水

毁修复、山地水利和堤防建设,搞好渠系配套改造和节水灌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04年全市水利建设共完成投入2.58亿元,完成险病水库除险加固57座,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6.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5万亩,修复水毁工程1250处,完成渠道防渗203.4公里,发展节水灌溉3.8万亩。三是增加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全市危房改造项目第一期完成新建校舍132个,面积16.47万平方米;改造危房面积11.2万平方米,投入危房改造资金9300.64万元。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对困难乡镇、村特别是少数民族乡镇、村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2、“少取”政策。一是少收农民的税。农村税费改革前,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负担为125.13元,改革后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负担为44.77元(含一事一议和筹资投劳估算数),农民减负达1.6亿元,人均减负80.36元,平均减负率64.26%。二是少征农民的地。继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逐步在乡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服务;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强土地用途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审核认定制度,坚决制止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行为。3、“放活”政策。一是放活农村金融。##市积极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的金融创新产品,加快落实林权证质押以及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形式的有关规定。鼓励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二是放活农民就业。消除不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障碍,继续清理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各项乱收费;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前培训。

二、拓展农民增收的新路子1.加快明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市若能加快明台农业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把台湾作为农业高科技研发基地,而把大陆作为建设和产销基地,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搞好农业项目协作洽谈会,吸引更多台商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市场,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加工和农业重点特色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突出抓好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规划与建设,大力促进明台农业交流与合作,有重点地建立一批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增强为“三农”服务意思。一是各级各部门务必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战略意图,把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实践,作为落实农村工作长效机制的具体行动,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二是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应对国家产业政策,争取国家和省把##的农业项目列入“十一五”计划的盘子,有项目就有资金,有项目才能更好地改善##市农业生产条件。三是各涉农部门要认识到自己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任何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特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又是弱质、弱势性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决定了它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是需要加以保护的产业。一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市、县两级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时,要向农村、农业、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二是建立农业收入保障体系,由农产品价格补贴转向农民直接收入补贴。三是对农户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进行适度的政策性补贴,每年农业生产资料需求旺季,除要出台一些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政策外,还可根据农民购买的数量给予统一直补,切实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4.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从##市情况看,今后统筹城乡发展,需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在全市12个县(市、区)中,有7个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11个县(市、区)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表明##市农村工业化水平很低,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二是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城镇化率为78%,中等收入国家为49%,世界平均水平为46%,而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2%。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市人口中,200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9.2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38.6%,比1990年提高个14.1个百分点。这说明,##市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三是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到城镇从事非农业和跨地区流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市农调队

下载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第四期 城固县统计局编 2010年4月26 城固县一季度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今年以来,城固县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浅谈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 “三农”问题,近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工作。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

    发展林业增加农民收入

    蒙城县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2012年4月13日) 蒙城县林业局近年来,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县林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

    增加农民收入 文档

    浅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 内容摘要: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产业......

    加快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畜牧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宝丰县政府围绕“富民强县”发展战略,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作风建设年活动调研报告 丰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铭德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要害是加快发展农......

    发展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劳务输出是通过有序转移富余劳动力创造经济社会效益的一种有效形式。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

    发展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劳务输出是通过有序转移富余劳动力创造经济社会效益的一种有效形式。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