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6年市农业执法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
文章标题:2006年市农业执法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一年来,我市农业执法工作在市委、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
央一号文件及中央、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农资打假工作部署,以“放心农资”为主题,认真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维护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现将我市2006年农业执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加强行风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1、严格执法纪律。牢固树立依法治农思想观念和服务“三农”的执法理念,严格执行农业执法工作制度和纪律,禁止执法人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禁止接受管理对象吃请和收受好处,禁止借办案之机为自己和亲友谋利,树立清正廉洁的队伍形象。
2、严格执法程序。组织队员认真学习农业部新修订的《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按照农业部《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重新印制了20种执法文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各项执法活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禁止违反程序执法,处理案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3、实行文明执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执法检查过程中结合法制宣传,做到以理服人,尽量避免与管理对象发生直接冲突。今年共向农资经营单位和农民群众发放农资管理法律知识和如何购买放心农资等宣传资料13200份,未发生执法人员与管理对象冲突的事件。
4、加强培训学习。积极组织队员参加各种农业执法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队伍的整体水平,今年共组织队员参加省级执法培训2人次;每月组织全体队员学习各种农业法律规范和相关的法律规定,交流办案工作经验,探讨执法办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5、完善执法手段。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种子站的大力支持下,于4月份配备了一部执法车辆,进一步完善了执法手段,为提高工作效率、树立执法队伍的形象,提供了保障。
(二)、认真履行农资监管职责,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1、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3月10日,在本局有关业务股站的配合下,到店下镇开展科技下乡与“放心农资”宣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向参加活动的群众发放了如何购买“放心农资”、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等方面宣传资料,向来访群众现场解答疑难问题,推介优质农药、优良水稻品种等“放心农资产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开展农资质量抽检,保证农资商品质量。今年共抽样送检农资商(产)品22批次,其中:农药16批次、兽药6批次,检出不合格的农药3批次、不合格的兽药4批次,均作出了相应的处罚。
3、开展农资商品标签抽查,规范农资商品标签标识。共抽查农资商品标签174个,其中:种子标签98个、农药标签76个,查出无登记证产品3个、标签不合格产品23个,也作出了相应的处罚。
4、加强监督巡查,促进农资市场的净化。按照农资打假实施方案,认真组织春季农资打假保春耕和秋冬农资打假促增收专项行动,并加强日常监督巡查。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经营农资产品的行为给予严肃处理,促进我市农资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保障了我市多年来未发生因农资质量问题引发的重大农业生产事故。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执法检查64次,出动执法人员264人次,检查农资经营网点303个次,检查农资商品14万公斤,立案查处违法经营农资案件30件(其中:种子4件、农药18件、兽药6件、饲料2件),处以罚没款10.1万元,没收假劣农药、兽药115.8公斤,收缴“三无”鼠药110包。
5、及时处理农民的投诉举报,帮助农民解决困难。今年5月26日贯岭镇透埕村一农民反映使用农药“滴滴畏”后,枇杷出现烧苗现象,7月4日白琳镇翠郊村一农民反映使用农药后出现水稻秧苗烧苗现象,怀疑农药质量问题;11月15日硖门柏洋村农民反映,人工养殖的弹涂鱼使用兽药杀虫剂后,出现死亡现象,怀疑兽药质量问题等,都作出了及时、妥善的处理。
6、开展畜禽养殖场使用兽药的清理整顿。根据闽农执法[2006]189号文的精神,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畜牧兽医站的配合下对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使用兽药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整顿和规范兽药的使用,建立规模养殖场档案,开展新《兽药管理条例》的宣传,并结合开展兽药市场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部分养殖场没有建立兽药使用记录或记录不够完整,以及使用人用药品等违法现象,鉴于违法性质轻微、危害程度较小,采取批评教育、限期整改等措施。
7、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的监管和毒鼠强的清缴工作。配合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整治兽用生物制品市
场秩序。密切关注动物防疫形势,围绕经营资格、产品批准文号、使用记录等内容,狠抓兽用生物制品经营、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工作。结合农资市场巡查,加强杀鼠剂的日常监管,收缴“三无”鼠药,巩固毒鼠强专项整治成果。
8、开展食用菌菌种监管工作。配合食用菌站到前岐、秦屿、店下等蘑菇生产主要乡镇,开展食用菌管理法制宣传,对蘑菇菌种生产经营者的资质、生产经营记录等进行全面检查,促进生产经营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9、开展农业法制宣传。印制农资管理法律知识和如何购买放心农资等宣传资料13000多份,结合农资市场检查进行发放宣传;配合农牧中心举办农资经营培训班,进行法制宣传;结合畜禽养殖场使用兽药的专项检查,发放《兽药管理条例》和禁用兽药清单;张贴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宣传画200多张。及时向有关媒体发布农业执法工作动态,共在福建农业信息网、福建农业法制网、福鼎电视台、福鼎农业等媒体发布、刊登农业执法动态信息7条。
三、存在的问题:
1、农业执法工作面较窄,目前仍局限于农药、种子、兽药等较小的范围内,种畜禽、饲料、农业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执法工作涉及较少,有的甚至是空白。执法方式以主动检查为主,群众投诉举报的极少。
2、农业法制不够健全,部分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造成部分农资产品管理无法到位。如肥料管理无法可依,农药、兽药等管理法规的处罚设定不够科学,难以操作。
3、行业管理部门的农资产品登记、许可等信息资源得不到共享,影响打假工作的深度。如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登记许可,种子的进口审批、检疫等信息。
4、执法职能分工不够明确,造成工作职责不清,出现农业部门内部多头执法现象。如种子、饲料的抽检,兽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管等。
5、农资经营者的素质偏低,未能科学、合理地指导农民使用农药,高剧毒农药用于非适宜作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农资经营行为尚未得到完全规范,如档案不健全、拆包销售种子等。
四、明年的工作要点
1、组织实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工程,加强源头管理,构建放心农资市场;建立农资经营配送中心3个、放心农资店100家;拟于3月份配合省农业厅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
2、组织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保春耕、秋冬农资打假促增收专项行动和毒鼠强专项整治活动。
3、深入开展农资质量抽检和标签抽查工作,确保农资产品质量。全年抽检农药质量12批次、兽药质量3批次,抽查种子标签90个、农药标签70个。
4、争取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检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5、加强肥料、饲料、食用菌菌种的监督管理。
2006年12月12日
《2006年市农业执法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2006年市农业执法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
第二篇:市农业执法2010年工作总结
市农业执法2010年工作总结
2009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下,我支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农业部和省厅的统一部署,把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行动,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履行职责,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强化生产源头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市场整顿,狠抓案件查处,积极推行农资诚信经营,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从而有力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有效地整顿了农资市场秩序,有序地引导了生产、经营、使用农资行为,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繁荣。现将2009年全市农业执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精心组织、强化领导,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
我们始终把农资打假护农工作作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民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在局领导的指导下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切实担负起全市农业综合执法的组织、督促工作。及时学习、传达、落实部、省、市相关文件或会议的要求,及时起草制订重大行动的方案和意见,初步建立起农资诚信单位信息资料库,认真处理上级交办、转办和群众举报的案件,督促查处大案要案,确保工作有实招,有实效。2月17日全国、全省召开农资打假护农电视电话会议,组织了市农业、公安、工商、质监、供销、农机、海洋渔业等农资打假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农林(农经)局负责人,市、县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集中收听收看。全国、全省会议结束后,我局局长、党组书记朱瑞琴同志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着力开展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整治农资市场秩序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为了进一步落实农资打假工作责任,3月15日我局主要领导与各县(市)区农林(农经)局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和农技推广系统守法经营责任状》。为抓好全年农资打假工作,年初印发《2009年南通市农资打假行动方案》,后相继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清查甲胺磷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执法互查的通知》、《关于开展农资打假秋季行动确保国庆期间农资市场秩序稳定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秋冬季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明确各阶段农资打假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提出行动的具体时间部署、各阶段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保障措施。
(二)前移重心、完善机制,着力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最根本要件,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是当前服务“三农”、确保农业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农村安定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将工作的重心前移,在加大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的同时,努力防范农业生产事故的发生,避免给农民造成损失。严把生产、流通这两个环节,努力推动农资打假工作实现由重点抓市场检查向抓源头治理和市场检查并重转变,由重点抓案件查处向全程监管和案件查处并重转变,由重点抓打假治劣向抓促进放心农资供应和打假治劣并重转变,并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工作:
1、开展农资市场动态监控活动。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在不同的时期有的放矢对各类农资进行市场巡查,并建立检查档案,及时发现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问题,对存在问题的经营主体进行教育或处罚。针对巡查中发现的可疑的农资产品实行质量抽检,对存在问题的责令经营主体不得销售并依法进行处罚。今年全市共抽检农资815个批次,其中种子337份、农药154份、肥料186份、兽药10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128份。针对去年出现的肥害事件,特别加强了复合肥料的监控,查处的42起肥料案件中有39起肥料抽检不合格。通过实行农资市场动态监控,有效地避免伪劣农资流到农民手中。今年以来,全市未发生一起因使用假劣农资造成的重大农业生产事故。
2、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行”活动。为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资,节本增效,防止因使用不当造成农业生产事故和经济损失,我们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活动,各地举行了真假农资对比展、农业法律知识竞赛、识别假劣农资技巧讲座等。大力普及农资识假辨劣常识,广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教育农民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指导农民在购买农资时注意索证索票,增强农民维护自身权益意识,提高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并推介了一批放心农资产品。如东由政府主办、农林局承办,举行了大型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启动仪式,海门在常乐、货隆、万年、三阳等镇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暨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周活动。
3、开展涉农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我们针对各个阶段专项整治行动,突出一个“早”字,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先后在南通电视台、《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南通农业信息网、江苏农业信息网上进行了全面宣传报道,形成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的强大声势,切实维护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资质量,满足生产需要,维护农民权益,为全年粮食和农业有个好收成提供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打击经营假劣农资的不法行为,净化我市农资市场,从源头上切实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10月份,全市在海安集中销毁今年以来部分假劣农资共19吨,其中种子2吨、兽药5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12吨,货值20多万元。这些农资中有的根本不含有所标明的成份,有的属违禁兽药,有些是劣质种子、兽药或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这些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将严重干扰我市农资场秩序,危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损害广大农民群众和农资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宣传,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意识,促使农资生产和经营者守法生产经营,形成了农资打假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重点、整顿规范,有效净化农资市场秩序
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从解决农资市场的突出问题入手,狠抓重点品种、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季节和大案要案,继续严厉打击六种违法违规行为:一是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二是生产、销售过期、失效、变质和标签不全、不合格以及国家禁用农资产品;三是生产、销售无登记证(或推广许可证)、批准文号、品种审定、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农资产品;四是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五是生产、销售假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的各类农资产品;六是假冒伪造或者买卖生产、经营许可证、批准文号或者产品登记证、合格证。据统计,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588人次,检查企业3897个(次),整顿市场196个(次),累计立案查处149起,其中种子19起,农药42起,肥料42起,兽药28起,饲料12起。查获违法农资数量77.12万公斤,涉案金额150.98万元,涉案人员185人,罚没款82.05万元,共挽回经济损失818万元。
1、抓住重点,专项治理。我们以对农业生产影响大、问题比较突出的种子、农药、兽用生物制品等农资产品为重点,兼顾其它农资产品,进行集中整治。根据统一部署,分阶段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确保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每期农产品检测结果,对高毒农药残留进行追根溯源,对农贸市场经营业主不能说明来源的,建议该农贸市场对其进行清退。针对南京等地宠物狗因食用澳洲优格(optima)狗粮后出现中毒死亡现象,1月份突击开展了清查“优格”宠物饲料的紧急行动。3月份开始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整治行动,由局领导带队,对六个县(市)各类农资重点区域进行市场巡查,及时发现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问题,对存在问题的经营主体进行教育或责令当地处理。针对巡查中发现的可疑的农资产品实行质量抽检,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坚持追根溯源,加强整改监督工作,对存在问题的责令经营主体不得销售并依法进行处罚。7-8月份,根据全国、全省农药监管年的整体部署,对农药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进行了执法检查和质量抽检。8月20日至9月10日,全市组织开展了种子市场专项执法互查,检查种子经营大户全覆盖,乡镇检查面超过50%以上。9月份对全市重点监控单位进行了肥料抽检。9月1日至10月31日在全市开展了农资打假秋季专项行动,11月份组织开展了秋冬季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2、标本兼治,注重实效。按照“三延伸”选准“切入点”,农资打假工作从单一查市场向查源头、打“窝点”延伸;农资市场管理从单一查标识、证书向内在质量管理延伸;农业执法工作从单一农业投入品管理向以农业经济秩序的全面监管延伸。做到“四个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拉网式检查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行政处罚与教育帮助相结合,质量监督检验与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相结合。4-5月份,我局对全市所有农药生产企业,采取检查标识和农资质量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全面检查。
3、重拳出击,查处大案要案。我局去年底查处的无证生产农药案,3月份当事人已全部履行到位,罚没款238799.6万元。如皋市农林局查处的中黄13大豆种、武香粳14水稻种子案进行了处理,罚没款近10万元。如东县农林局查获经营无登记证农药货值近90万元,已移交给公安部门。海安县农牧渔业局查处一蚕种案涉及数量1565张,移交给司法机关,当事人被判处缓刑一年、罚金1.5万元。全市查处的案件既有数量又有质量,在全省案件评比中名列前茅,并有4个案件获全省优秀案卷。
(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
1、加强部门协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市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市农业局作为全市农资打假的牵头部门,把这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全力抓紧抓实抓好。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行政执法机构、依法管理机构、检验检测机构之间,均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职能配置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在开展各有特色专项整治行动的同时,互通信息,联合办案,优势互补,重拳出击。3月份,市农业局、经贸委、公安局、工商局、质监局、农机局、供销社联合转发了农业部等六部委关于2009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6-7月份,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与市监察局一起进行调查处理。县(市)农业部门在春耕和秋播时牵头组织工商、质监、供销社、电视台等单位分组分片进行农资专项检查。
2、乡镇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员队伍走上规范化轨道。为增强农资监管力量,延伸农资监管网络,我们在全市聘请了181名乡镇农资监管信息员,信息员制度的建立,解决了基层农业执法机构人员少、监管力量薄弱的状况,减少了监管的盲区,提高了监管的效率。为进一步促进乡镇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员队伍的健康发展,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信息员进行了业务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培训,使之具备相应的辨假识假技能和职业行为道德。各县(市)农林部门还建立了信息员考核评价制度,考核时坚持德绩并重的原则,结合实际工作表现确定考核等次,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予以调整,从而确保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农业行政执法的整体形象。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信息员队伍也越来越发挥出其在农资监管中的作用。
3、推行守法经营责任制。全市农技推广系统积极推行守法经营责任制,以农资经营执行“五条禁令”为核心内容,市、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与隶属的经营单位之间签订了“五个层次”的责任状,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农技推广系统发生违法经营,依法从严查处,同时追究相关责任人和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在责任区内发生农技推广系统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严重损害农民利益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农业系统条线工作考核一票否决,凡在县(市)、区本级农技推广机构或农资经营单位发生的,取消该县(市)、区农业部门评优评先资格;对农技推广系统发生违法经营,造成重大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情况予以通报;农技推广系统发生违法经营,严重损害农民利益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对责任区内的相关农业项目和投资给予相应制裁。
4、倡导诚信经营。每两年评定一次农资诚信经营单位,3月12日将评定的68家“2007-2008年农资诚信经营单位”在《南通日报》上进行了公布,并将报纸、铜牌分发到各个单位。评定出的农资诚信单位十分珍视“诚信”这块招牌,不但能自律经营,而且还能影响和带动一批经营单位守法、规范经营,共同维护了全市农资市场的经济秩序。在树起诚信经营这块牌子后,我们也注重加大对诚信经营单位的宣传和扶持力度,为农资诚信经营单位创立营销品牌,扩大服务领域,鸣锣开道,保驾护航。
(五)提升素质、转变观念,努力建设高质量执法队伍
2009年我队和海安、如东县农业执法大队被省厅表彰为全省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先进集体,海门市农林局被农业部表彰为农业综合执法先进单位,另有三位执法人员为先进个人,受表彰数名列全省前茅。我们围绕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高质量执法队伍的目标,重点开展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教育,在全市农业执法队伍中努力营造热心为农,公心办案、真心做事的良好工作氛围。
一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人员的思想状况、职业操守怎么样关系到我们的工作能不能更好的完成,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关系到整个农业行政执法形象的树立,为此我们坚持以思想为先导,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我们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全队人员学习,引导全体队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提高了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能力,使大家绷紧思想上的弦,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明白何所为、何所不为。全体执法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为农服务,主动将服务与管理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文明办公、礼貌用语,对所有举报都认真、热情对待,做好记录,有案必查,认真落实每个举报案件,取信于民。对来电举报突出一个“快”字,查处案件突出一个“公”字,受理投诉突出一个“诚”字。2009,接到各类举报电话44个,举报信函8件,来人咨询28次。按照有关法规和程序移交和分工,及时给予了处理。下发查案通知15个,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督办。
二是加强建设,率先通过验收。我们以深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为抓手,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切实提高农业执法人员法制素质和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强化执法为民的观念,做到文明执法、严格执法。今年全体执法人员均接受了部省农业执法的法律法规培训。各县(市)对照省提出的“有专职的执法队伍、有完善的设施条件、有配套的工作制度、领导重视好、执法行为好、工作效果好”的规范化建设标准,查摆不足,自我补缺,我局召开了全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专题会议并对6县市执法大队进行了现场督察和模拟检查,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海门市和如东县被评为全省第一批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规范化单位。2007年以来我们根据部、省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积极开展了以“三有三好”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2009年通州、启东、如皋通过了省厅的验收,至此,我市用三年时间在全省率先全部通过规范化建设的验收(目前全省唯一满堂红的市)。如东县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获得农业部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全省仅两个县),海安县获得农业部提高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建设项目(全省三个县)。
二、存在问题
1、农资经营门槛低,无序竞争现象突出。《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修订后,取消了农业部门对农药经营者资格的审查,降低了农药经营的门槛,农药经营户数量无序扩大,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种子法》实施后,许多种子代销点多头代销、多级代销,经营网点手续不齐。经营肥料、饲料也同样没有门槛,个别商贩跑墟场、走村串户、无固定销售地点。目前部分经营者进货渠道混乱,进货随意性大,甚至靠流动批发商,致使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给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留下可乘之机。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农资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最终的受害者是农民消费者。
2、经营门店规模小,从业人员参差不齐。在一个合并前的小乡镇100多米长的镇区,农资经营点多达4家以上,有的农资与其它杂百货同存共销,搞不清楚其主营什么,更有甚者吃住在农药经营门市,24个小时与农药为伴。有的经营人员缺乏起码的文化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农资知识更是少得可怜,根本谈不上为使用者提供正确的技术指导服务。
3、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范围内还客观存在。受利益驱动,一些地方对农资制假售假、违法违规行为打击不力,甚至还有庇护的现象。
三、2010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农业执法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业执法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10年我市农资打假工作将继续按照全国、全省的统一部署,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工作:1.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开展以规范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认真落实好全国“种子执法年”活动,探索建立南通市农业执法巡查制度,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县(市)确保对辖区内监管对象巡查1次以上;组织区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环节,抓好2次以上互查、联查;全市将突出抓好春、秋二次农资监管集中执法行动和一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进一步提高执法效果。2.扎实做好源头监管和市场准入。根据农资市场特点,突出重点来源和重点产品,制定针对性强的农资抽检计划,按照“统一部署、任务到点、定时送检、按季通报”的要求,加大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全年抽检农业投入品500批次以上。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发布消费警示,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和违规企业;对已流入市场的,查清销售渠道和销售去向并予以召回,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打击、早控制,严防假劣农资进入农业生产领域,进一步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3.大力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围绕“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以送科技、送识假辨劣知识、送优质农资下乡进村为重点,扶优和打假治劣相结合,引导和鼓励讲信誉、质量好的农资企业下乡宣传,组织放心农资产品下乡进村直接供应给农民。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新和转变营销方式,积极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大力推进连锁企业统一配送,从源头确保农资质量。4.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案要案。采取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的方式,抽调力量,成立专案组(或建立跨县市办案机制),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要举报查获的案件,进行重点突破,切实打击违法分子嚣张气焰,充分发挥大要案的教育震慑作用。贯彻落实《关于农业行政执法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依法彻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决不以罚代刑。5.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和农业生产事故处置办法。发挥“12316”农业执法投诉举报电话作用,切实使它成为农业执法获取案源、维护权益、沟通群众、服务社会的“窗口”。不断完善《南通市农业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认真做好农业生产事故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切实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群众合法利益。
第三篇:农业执法工作计划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2010年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切实做到依法治农、依法兴农,建设“和谐**”,较好地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对2010年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执法力度、巩固执法成果、完善执法程序、有序推进全县农业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为工作目标,以创建“平安海安、法制海安”、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全面达小康”为根本宗旨,全力打造出一支关系协调、组织严密、运行有力的农业执法队伍。
二、做好宣传强树形象
广泛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和农业执法形象的宣传,组织参与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送法下乡,特别是在日常执法工作检查、案件查处中宣传普及农业法律知识,增强农资生产经营人员守法经营的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权意识;在电视台、电台、农业网站等媒体上宣传法律的同时,展示农业执法工作的成果,树立更新执法形象。
三、强化管理提高素质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专业性和政策性很强,涉及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等多方面问题,这就更需要有一支思想端正、工作认真、业务过硬的执法队伍。为此,我们在去年人大代表评议活动的基础上,继续认真进行自我总结,不断完善各项责任制度的建设,并狠抓落实,1
着重抓好政治学习,增强全体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注重抓好业务知识学习,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业务培训、工作研讨等形式,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农资打假有声有色
1、开展春、秋季为主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进一步规范全县农资市场秩序, 根据农时季节和农业生产特点,主动牵头,联合公安、工商、质监、物价、安监、发改委、新闻等部门,进一步探索打假联动机制,做好以春秋季打假为主的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做好种子执法年的各项工作,根据农资市场的特点,适时进行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专项检查,全年专项治理行动不少于4次。
2、强化农资产品市场监督抽样
制定农资产品抽样计划,加大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全年抽样数量不少于150个,尤其是对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产品以及群众有反映的农资产品,净化市场,保障农资产品内在质量符合标准,让农民购买到货真价实的产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有效地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3、不断提高办案质量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开、公平、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和谐执法,做到查办案件正确率100%,无复议撤销或诉讼败诉的案件;做好上级交办、群众举报案件件件有落实,并做好回报、反馈工作;不断提高案卷质量,力争填补无全省优秀案卷空白,全面实行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推行在办公室制作文书尤其是询问笔录的电子化。
4、狠抓违法行为的查处
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农资的行为,尤其是重大典型案件并同时在媒体上曝光,形成农资打假的高压态势,全年查办案件45件以上,切实保护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5、落实长效管理,促进农业执法工作稳步发展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员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镇信息员的作用,落实监管制度,向社会公布农资打假举报电话,发现生产、经营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及时上报,以便采取措施,予以打击;督促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进销台帐,弄清农资的来龙去脉,从而实现农资产品可追溯管理。同时加强农资诚信经营管理,组织农资经营单位开展守法诚信评比活动,促进行业自律。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农资经营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对象的巡查力度,真正把监督和市场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到位。
五、做好创建农业部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县基础工作 学习、借鉴、总结农业综合执法的先进经验,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强化装备手段,全面增高农业综合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今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农业部示范县创建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执法水平,打好坚实的基础,力争明年、确保后年通过示范县的验收,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执法的总体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2010年1月18日
第四篇:农业执法工作计划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2010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执法力度、巩固执法成果、完善执法程序、有序推进全县农业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为工作目标,以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全力打造出一支关系协调、组织严密、运行有力的农业执法队伍。
二、强树我局农业执法形象
在工作过程中以对农业局形象负责好对领导负责的态度,广泛开展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送法下乡,特别是在日常执法工作检查、案件查处中宣传普及农业法律知识,增强农资生产经营人员守法经营的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权意识;在电视台、农业网站等媒体上宣传法律的同时,展示农业执法工作的成果,树立更新执法形象,提高我局在外地位。
三、强化管理提高素质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专业性和政策性很强,涉及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等多方面问题,这就更需要有一支思想端正、工作认真、业务过硬的执法队伍。认真进行自我总结,不断完善各项责任制度的建设,并狠抓落实,着重抓好政治学习,增强全体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注重抓好业务知识学习,通过业务培训形式,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把农业执法工作做到有声有色
1、开展春、秋季为主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进一步规范全县农资市场秩序, 根据农时季节和农业生产
1特点,进一步探索打假工作,做好以春秋季打假为主的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根据农资市场的特点,适时进行种子、肥料的专项检查,全年专项治理行动不少于4次,出动人次不少于325人次。
2、强化农资产品市场监督抽样
制定农资产品抽样计划,加大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全年抽样数量不少于50个,尤其是对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产品以及群众有反映的农资产品,净化市场,保障农资产品内在质量符合标准,让农民购买到货真价实的产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有效地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3、不断提高办案质量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开、公平、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和谐执法,做到查办案件正确率100%,无复议撤销或诉讼败诉的案件;做好上级交办、群众举报案件件件有落实,并做好回报、反馈工作;不断提高案卷质量,全面实行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推行在办公室制作文书尤其是询问笔录的电子化。
4、狠抓违法行为的查处
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农资的行为,尤其是重大典型案件并同时在媒体上曝光,形成农资打假的高压态势,全年查办案件45件以上,切实保护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5、落实长效管理,促进农业执法工作稳步发展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员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镇信息员的作用,落实监管制度,向社会公布农资打假举报电话,发现生产、经营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及时上报,以便采取措施,予以打击;
督促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进销台帐,弄清农资的来龙去脉,从而实现农资产品可追溯管理。同时加强农资诚信经营管理,组织农资经营单位开展守法诚信评比活动,促进行业自律。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农资经营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对象的巡查力度,真正把监督和市场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到位。
第五篇:市城管局执法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市城管局执法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六年并进、六城同创”发展思路和“123456”工作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市容管理提升、执法能力提升”为主线,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着力推进城市精细化、数字化、科学化管理,市容市貌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助推宣城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市容管理提升,着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文明市创建统领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在党委政府统筹协调、高位推动下,借势借力、整合城市管理力量和资源,牵头开展“三车”、建筑立面、背街后巷及次干道、市场周边、城市周边及户外广告等市容管理领域“五大”整治行动。
牵头推进“三车”运输秩序专项整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三车”运输秩序管理的实施意见》,对“三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编制《市区“三车”运输秩序管理制度手册》,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市区渣土运输车辆密闭装置改造。按照《XX市区“三车”突击整治行动方案》部署,会同市公安局、市交通局等部门,组建了一支60人的联合执法队伍,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开展整治工作。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2401起、运输车辆1108台次,暂扣车辆137台,卸货336.2吨,经济处罚26.16万元,基本遏制住了市区主要道路抛撒滴漏现象。
牵头推进沿街建筑立面市容专项治理。按照市创建指挥部《XX市区沿街建筑立面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总体安排,市城管执法局主要承担市区沿街立面市容专项整治任务。通过“部门包保,整街推进,销号管理”等举措,集中整治规范违章建(构)筑物、一店多招、楼体设置的标牌和乱贴乱画等912个市容市貌方面问题。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1200余间低材质、破损脱落的招牌进行提档升级,街道门头标牌整体观瞻度显著提升。
牵头推进背街后巷及次干道市容市貌整治、废品收购站(点)整治。规范报刊亭、摊点群设置和管理;联合交警部门科学施划市区鳌峰路、锦城路等城区主干道两侧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开展城区临街餐饮、汽车修理美容冲洗、金属加工等易污染店面整治及小餐饮、市场周边、中小学校园周边市容环境整治。集中力量治理城市管理顽症,补短板,破解“城市病”,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牵头推进宣州临时市场及周边秩序集中整治。会同市商务、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为期3个月的临时市场及周边市容秩序集中整治。市场批发经营业态有效剥离,依法查处市场内部各类违法违规行为300余起,清理市场周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1300起。通过集中治理规范,明确宣州临时市场零售市场功能定位,统一了管理责任主体,市场经营更加规范、有序。
牵头推进城市周边治理及户外广告整治。制定出台《XX市市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有效规范了户外广告的设置与管理。通过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定期督察和调度、及时通报督办等工作措施,全面完成了各项整治任务。2015,全市共拆除城市周边范围违章建筑136998.3平方米,清垃圾渣土586278.8吨,整治废品收购点328处,拆除违建广告设施2859个,整治“三线四边”范围内各类违规广告7949处。
(二)突出市民素质提升,着力构建城市管理社会参与机制。一是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清单。根据市文明市指挥部《关于印发〈XX市区“门前三包”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认真总结前期锦城路、梅溪路、宛溪路、敬亭路等4条道路、5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1219家临街单位和商户店家“门前三包”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门前三包”创建活动。二是牵头推动落实市区路段长工作制。发挥市区两级43家路长单位、148家段长单位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作用,排定日常及迎检期间值班表,明确工作任务,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文明办等部门“一日一督查”,提高了街道市容秩序综合管理水平。三是积极推动“人人当城管”活动。组建2100人的城管志愿者队伍,积极推行商户联盟自治,广泛发动市民群体在市区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车站广场、公园景区等区域,开展城市管理文明劝导及服务活动。新增锦城、阳德、城南、济川等16个社区城管服务站,建立了工作制度,落实了人员配备,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四是完善市容管理社会化运行机制。引入社会力量源头规范流动摊点群的设置与管理,强化对市容管理、城市信息采集、建筑垃圾处置、环卫作业服务外包项目的日常监管与考核,确保城市管理社会化项目平稳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三)突出服务能力提升,着力完善城市管理基础设施配套。一是停车场建设与管理工作有序推进。按照“政府统筹、部门监管、社会化运作”模式,新建宣狸路、金鑫等4处公共停车场。争取市政府财政投资建设宣城中学西侧停车场,目前,已开工建设。红星礼堂、宛溪河一期等8处停车场林荫式改造顺利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检查验收。经市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自2015年9月份开始,市区文鼎路、宛陵路等5条路段实施停车收费管理。按照ppp模式,启动市区停车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按照“应划尽划”要求,在主次干道新施划停车泊位8797个、停车标识线32084米。全面完成世纪华联、商之都、翠林水城等挪用停车场清理任务。二是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完成夏渡垃圾处理场封场项目。市本级、XX县、宁国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建设有序推进。XX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完成贝林、大唐御苑垃圾中转站建设;双桥物流园区垃圾中转站项目经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完成规划选址、建筑图纸设计,报市规划局审查备案。2015年,纳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115座公厕改造任务(含35座为民办实事公厕),已基本完成。三是网格化管理更加高效。完成数字城管二期建设,同步扩面城市管理区域,实现了市本级规划区范围内13个街道(乡镇)57个社区(村)390平方公里的全覆盖。大力推广“市民通”软件应用,充分调动市民群众争当城市管理的“监督员”,加强信息采集工作。今年以来,数字城管平台共受理案件90300件,立案派遣65016件,结案63504件,结案率97.67%,结案率和群众满意度实现双提升。四是便民摊点群设置更加合理。结合文明创建,集中力量对火车站、学校周边、菜市场周边摊点群进行治理和规范,提升了薄弱区域、重点部位市容整体观瞻度。积极谋划夜市搬迁工作,提出选址意见,强化推进力度。合理调整布局市区季节性农产品直销点,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便民。
(四)突出行政能力提升,着力推动城镇规划管理取得新突破。一是查违属地管理责任得到落实。完成2014查违考核。结合近年来查违工作开展情况,修定《XX市区预防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办法》,制定《2015XX市区预防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考核奖惩办法》,以考核奖惩为抓手,推进存量违法建设拆除。提请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对城市规划区内无证房屋现状开展调查摸底的通知》,初步掌握了市区存量违法建设的基本情况,确定了拆除计划。2015年,市本级共拆除新增违法建设10765平米、存量违法建设40898.03平米。二是县城拆违专项行动稳步实施。根据《安徽省县城规划建设管理2014-2017年六项行动方案》和《全省县城拆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拆违专项行动的通知》,对全市县城拆违行动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了工作要求和措施。2015年,全市5个县市共清查登记违法建设188961.74平方米,目前,已拆除117810.09平方米,超额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城建监察执法更加规范。完成规划区内51处高立柱广告牌的摸底调查,依法对其中28处未经许可或许可逾期的高立柱广告牌进行了立案查处。对市区涉嫌未取得建筑施工许可证进行建设的94起案件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强化了城建监察执法的力度和效果。市区征迁拆违工作保障有力。按照市征迁指挥部要求,在市公安、检察、法院、政法委等部门抽调了13名同志集中办公,组建征迁执法保障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编发《XX市征迁拆违政策法律宣传手册》,深入金坝、市区北门等征迁一线搭台宣传,接受群众咨询。顺利完成了原皖南制药厂宿舍、金坝桂花路延伸段项目等多处助拆及执法保障行动。
(五)突出执法能力提升,着力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监督问效更加有力。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三十条”规定,着力查摆和解决管理与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制定出台绩效考核办法和问责制度,由局领导带队,对执法效能、队容风纪、公车管理等方面情况展开督察,每周通报,跟踪督办,一大批城市管理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严格落实信访工作制度,加大网络投诉督办力度,及时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开展微笑服务窗口创建,提速增效审批项目,打造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出台《局科级领导干部任前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考试制度》,三是能力培训更加规范。组织全市城管系统业务培训班。出台《市城管执法局干部任前考试制度》,将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成绩和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与选拔任用相挂钩。制定《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制度》,坚持周例会“当家法”讲解活动,强化了学习效果。认真组织开展“机关集中学法月”活动,按季度组织法律知识集中测试,通过率达100%。三是法制建设取得突破。经市人大常委会集体评议,2015,我局被表彰为“六五”普法决议贯彻执行先进单位。《XX市城市管理条例》已列入XX市首批地方性立项计划。2015年,全局共办理一般行政处罚案件721起,出庭应诉行政诉讼案件6起,答复行政复议8起,无一起被撤销或败诉。
2015年,城管执法体制机制更加顺畅。依靠党委政府文明创建的高位推动、统筹协调,部门协同联动合力彰显、市区两级职责分工更加明确、全市城管系统联系更加紧密。2015年,城市文明创建喜讯不断。省级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成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15年,效能作风建设有新提升。“三严三实”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实处,行政审批提速增效,首席代表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最美服务之星”。局上半年目标绩效考核工作被市政府评定为“优秀”等次。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城市管理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还不高,垃圾资源化利用还比较薄弱,城管执法矛盾还比较突出,城市管理工作短板和“城市病”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方式、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升执法能力和城市综合服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二、2016年工作计划与安排
(一)总体工作思路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2365”即“两个不变、三大目标、六个重点和五个能力”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以国家文明市创建为抓手、以“市容管理提升活动和执法能力提升活动”为主线,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统一,全面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科学化、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城管执法队伍的规范化,为加快推进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二)主要推进措施
一是以理顺城管执法体制为动力,改进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工作。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要超前谋划、精心筹备,做好城管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衔接。要通过地方性立法,着力将城市管理领域中好的经验与做法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从制度层面解决当前我市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按照“条块结合、重心下移、分级管理”原则,明确事权和权力清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着力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二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持续推进市容管理提升工程。以文明市创建统领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提高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和城市工作的系统性。明确城市管理的标准,加大城市管理“顽症”治理力度,规范设置城市家具,积极打造精品示范街区,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是以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超前谋划市区公共停车场、夜市、建筑垃圾调剂场和环卫等城市基础设施,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采取ppp及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以从严从实治党为基础,持续推动执法能力建设活动。加强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推动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齐头并进。要认真履行党委(党组)书记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职责,强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检监督责任。要扎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提升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树立执法形象”为主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确保文明公正执法。
(三)重点工作安排
1.保持城区市容环境持续向好。一是突出市容管理标准。按照主次干道、背街后巷、商业大街分类,合理划定管理区域,分级制定管理标准,实行城区主次干道的梯次管理,量化监管指标,配套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二是突出市容社会化管理。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市容劝导、摊点群设置、垃圾清运等城市管理工作,强化事前筹备、事中监管、事后审计和监督;三是突出管理“顽症”治理力度。要清理破旧损坏、不具备使用功能的电话亭、果壳箱,及时出新影响观瞻的工地围墙广告,减量提档市区报刊亭,规范城市家具设置。针对侵占盲道、沿街餐饮洗菜、泔水桶乱摆、流动摊点管理等问题,逐项深入研究,明确牵头单位、责任部门和工作措施,实行精细化管理。四是突出精品街区创建。扩大城市建筑立面市容专项整治道路,按照“一街一品”要求,逐条街道制定出台沿街单位门头标牌管理标准,建立城市立面管理电子档案,着力打造鳌峰路、锦城路、叠嶂路、敬亭路等一批金融政务、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示范管理街区。
2.加大市区停车场建设与管理力度。按规划要求,有序启动市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完成宣中西侧停车场建设并投入使用,采用ppp模式完成绕城路停车场建设任务。要规范停车收费行为,适时调整收费标准和范围,充分发挥停车收费调节车辆分流作用。建成停车管理智能化系统并投入使用。积极参与新建项目配建停车场并联审批,严格项目评审、验线、核实等环节监管力度,源头控制配建停车场被挤占挪用。2.加快推进市区环卫事业健康发展。根据省目标考核要求,转变现有环卫保洁服务机制,建立市容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体制和机制。采用ppp模式建设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处理厂。启动餐厨垃圾处理工作,加快科研、环评及项目建设编制。完善生活垃圾处置费征收体制。积极申报生活焚烧发电厂评定工作。
3.健全城市周边及户外广告治理机制。根据省“三线三边”治理工作总体要求,督促各县市区完成城市周边环境治理、“三线四边”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各项任务,回头看,查缺补差,及时整改到位,巩固治理成效。继续推进城市规划区内高立柱广告牌整治工作,依据《XX市市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对高立柱广告牌组织公开招投标,实施长效管理。4.积极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以“人人当城管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门前三包”工作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推动市区路段长工作制落到实处。要发挥商户自治作用,以社区和城管工作站为依托,积极动员居民和单位参与到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建设活动,着力构建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6.强化违法建设的管控工作。严格未取得“两证”的建设工程的城建规划监察执法。健全和完善市本级违法建设巡控网络,加大考核督察力度,强化考核奖惩激励作用,确保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存量违建拆除任务顺利完成。根据《安徽省县城规划建设管理2014-2017年六项行动方案》和《全省县城拆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加强对县市区的指导,压实责任、明确要求、加强调度和督查的力度。7.深入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城管办、查违办职能作用,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挖掘数字平台系统潜能,推动“市民通”(随手拍)、视频抓拍立案、温馨提示等系统运用,充分发挥城市管理专家库功能。要加强代整改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强化考核督察力度,建立核查资料库,完善特殊案件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确保“事有人管、“属地管理”责任落到实处。8.加强“三车”运输秩序综合治理。在市区各主要路口和工地出入口设置高清探头,将渣土车载定位系统与数字指挥平台监控系统相对接,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全面完成渣土运输车辆柔性密闭装置改装。积极推进建筑垃圾调剂场建设。有效整合“三车”运输秩序执法力量,持续开展专项整治,逐步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提升综合治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