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城镇化与就业问题探讨
农村城镇化与就业问题探讨
作者:谢娟娟
本文从农村城镇化与就业的相关概念出发,对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就业的发展状况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对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就业问题的若干路径。明确指出,坚持因地制宜的城镇化战略,使城镇化与农村就业有效的结合起来。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有近9亿的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呈现劳动力过剩状态。曾有专家指出:2005年后,农村劳动力已开始“活化”为公开的失业大军。从此意义分析,我国失业问题潜在的、更大的危机在农村而非城市。
农村城镇化是植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现象,这是因为中国走的是一条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城镇化的核心就是要从总量上减少农民及农村人口。2004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中指出:“中国政府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村就业容量,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逐步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这一白皮书的发布,更加说明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依赖途径。
一、相关概念分析
1、农民就业: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人,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行为。农民就业即指社会为农村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工作岗位,使劳动者能有效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效能。
2、农村城镇化:是指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它是现代文明的历史现象,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农村城镇化作为一个具有科学内涵的概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综合过程;是一系列农村产业结构变动和资源重组的过程;是城乡资源与要素双向流动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农村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就业的现状
1、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状况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城镇化水平处于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的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农村非农业的发展,一方面优化了农村就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农民收入构成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89年的26.2%提高到2001年的37.7%。同时,农村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国家逐年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力度,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公用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小城镇,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状况
客观地讲,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迈出了很大的一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又一高潮,非国有部门迅速发展,同时乡镇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大发展,各种开发区建设出现热潮。这些非国有部门快速增长产生了对廉价农村劳动力的强烈需求,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了一个高潮期。由于中国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限制逐渐被打破,人口流动规模逐渐增大,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改革以来累计约6000多万人到1亿人之间。此外,加入WTO之后,农业竞争加剧,低层次农产品大幅减少,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时间将大幅度上升,大约要有960万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部门,这也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三、农村城镇化与就业的关系
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就业之间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不仅表现为城镇化改变着农村劳动力供求状态,而且表现为农村就业对城镇化的反作用。首先,实施城镇化战略有利于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岗位。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合理地流动与重新结合,引导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经济效益较高的非农业部门,促进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减轻农村就业压力,提升农业结构的过程。同时也应注意到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就业的相互关系中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打破城乡壁垒,极大地促进城市产业分工的发展。农民进城就业不仅能有效解决我国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是目前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合理、有序引导农民进城就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者的良性互动过程,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就业存在的问题
1、城乡结构、城镇布局与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地阻碍了城乡人口正常流动和协调发展。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大量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单纯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小农业生产,农业规模经营无法实现,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乏力,城乡结构不协调。
2、城镇化制度落后。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正常流动。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是城乡分割的社会就业制度,为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固化了农村劳动力的工作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农民在城镇公平就业的机会,农民在城镇就业受到歧视。比如说,城市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只面向城市居民招工,很少从农村招工。
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目前小城镇的就业、养老、保险、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明显滞后,农民利益屡受侵犯,雇佣方常常故意克扣和拖延工人工资。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了打工农民的收入,更糟糕的是为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增添了顾虑。
4、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只能适应简单的体力劳动,然而,城市工业的结构变化非常快,因此在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质量方面存在矛盾,在相当时期内社会上仍将存在职位空缺和失业同时并存的局面。
5、农村人口快速增长。中国人口众多,农业人口的比重较大,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高于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马尔萨斯在1821年的冷酷断言,除非人口问题得到解决,一切改进穷人生活状况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因为即使穷人得到更多的食物,其唯一的结果是生育更多的子女。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人口
与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实际是软政策,并没有落实到位,这样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扩大。
五、农村城镇化与就业问题的解决路径
1、思想上应高度重视。政府首先应制定有效政策。如制定个人创办农民就业中介机构的政策,以此来引导农民进城创业就业;并有效实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其次,正确认识农民工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城镇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文明辐射农村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善待农民工。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经济的增长与就业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要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创造更多的就业选择,就应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城镇第三产业,增强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度。民营经济,是一个经济新增量,可为农民创造非农就业岗位,二十年内每年吸纳八百万到一千万人,减少农民数量,富裕农民。
3、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实行开放式管理,实行户籍登记制,实现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然而,我们也不能进入这样一种误区,认为这一制度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理论上或许如此但现实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城市的市场机制与生态机制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和规范性,这种竞争性与规范性必然对大量涌入的农民实行资格审查(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对农民移民提出要求:如有固定住所、固定住所等)。在资格审查下,城市不可能解决大量农民的就业问题,而另一方面却造成农村精英人才和农业资本大规模流向城市,进一步加速中国农村和农业的衰落。这种严
峻的形式目前已在部分农村呈现出来。因此,改革户籍制度既要从农业劳动力的角度考虑,也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4、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仍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重点是小城镇。通过小城镇来转移,可提供低门槛、低成本的创业与就业环境。并且,小城镇与农村的地缘关系紧密,农民进入小城镇不仅比进人大、中城市付出的经济成本要低,而且心理负担也轻。
5、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不能以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为借口,随意征用农民的农业资源。在必须征用的地方,应该尊重农民的权益,给农民以实实在在的补偿。
6、加强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服务。“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发展劳务经济。因此,加大农村教育力度,加强财政投入和组织领导,为失业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就业辅导等服务,成为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
第二篇: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
太极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6.3亿人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48%;已进入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持续快速扩张,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能否做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对我国社会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农村城镇化 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城镇化侧重于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城镇化问题。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因城镇化而采取城市社区模式治理农村的过程。而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去分析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城镇化的可能路径及其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探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既是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现实发展的需求。
一、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城镇反哺农村;四是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高度融合,通过城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融合,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
农村社区建设是社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尤其在城镇化背景下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将城镇化建设等同于城镇建设,贪大求洋。
城镇化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有的人在追求政绩的心理驱使下,大搞奢华的形象工程,只抓硬件设施,忽视了产业支撑力的提高,使巨额的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反而带来了沉重的债务。
(二)将城镇化简单的化为农转非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从农业变为非农业,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还包括就业、养老、医疗的各项基本福利条件的改变和提高。
(三)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集中居住点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管理服务费用支出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非常突出。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严格控制土地使用管理,很多建设规划难以落实,影响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在农村,村干部普遍缺乏现代社区建设理念和管理知识。而农村基层干部待遇偏低、成长环境较差,要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加入“村官”队伍也比较困难。
(四)农民主动参与意识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
虽然农民主观上都渴望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但真正能主动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却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建设农村新社区是政府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但当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时,又会过分地苛求政府。
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想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要处理好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地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村民自治侧重点在管理,而农村社区侧重于服务。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服务村民的宗旨。通过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完善社区职能,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为广大村民提供便捷服务,让村民真正得到实惠。
(二)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
要坚持政府依法行政,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实际需求,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把干部群众的良好愿望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正确地处理好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而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侧重于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发展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农村社区建设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四)正确地处理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目的是通过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保证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把自己的事情管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社区建设是村民自治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农村基层民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
(五)农村社区建设要以县域经济为依托
实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在县域,县域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促共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村的社区建设才会有更大空间。
(六)加强对农村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从农村发展特别是社区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因缺少专业人才而使社区发展难以获得突破。因此,迫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发展队伍来推进农村社区发展。优秀年轻干部要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并通过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工作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爱民.中国城市化:田野研究与省例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吴学明,王荣启.构建和谐农村需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8(1).[3]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和管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74-75.[4]段炼.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2).[5]威学森.农村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第三篇: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1、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由注重小城镇外延粗放式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的集约型发展;由单纯注重小城镇建设规模和人口数量,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整体素质;由单纯注重小城镇自身完善和发展,转变为注重城镇间的相互联动和开放式发展;由主要通过政府行政手段推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经济的办法和多方面的力量;尊重经济规律,不搞一刀切。
2、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配套政策。一是户籍制度。对到建制镇投资、兴办实体、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均可申请办理小城镇户口,不受“农专非”指标限制,不收取入户费和增容费,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履行同等义务。二是土地使用制度。在非农业建设用地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用于中心建制镇建设。对复垦的旧村庄用地,免收农业税、特产税和集体提留。进镇入户农民原承包的土地根据本人意愿可以不收回,在承包期内可以转让、入股、定期租赁等,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三是财政金融政策。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以投资、贴息和补助等方式,用于小城镇特别是中心建制镇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编制规划和信息网络建设。四是税费政策。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3、繁荣小城镇经济。小城镇建设要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继续支持小城镇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经济规律支持小城镇发展。重点渔区渔港、林区和垦区场部建设要与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推进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
第四篇:农村城镇化
发展小城镇,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的国情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客观上,农民进城也存在习俗、就业、购房、生活费用等诸多约束,采用农民熟悉和能够承受的小城镇生活方式,则是一个现实选择。
当前,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城镇化,是在特定的时期一个正确的选择。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长8.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形成,投机炒房的现象较为盛行。如果以此不发展房地产,经济发展没有新亮点,我国经济将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将是一个一石多鸟的选择。
一、为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降温,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既能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又能利用城镇建设继续发挥房地产在拉动GDP增长中的作用,发挥房地产业与众多的产业相关联的特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还可以解决大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
二、,能够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迁移到小城镇,使得过去以“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有所缓解,使得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能够实现;
三、拉动农村的内需是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由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城市缓慢,加上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相关保障长期缺失,使得农村市场的消费没有撬动起来。事实上,农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是向往和乐于接受的,家电下乡等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就是很好的说明。农民在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城镇提供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没有城镇作为载体,农民就是有消费能力也无法消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还能孵化出更多的消费量。城镇化必然带动基础、旅游设施、公共服务业建设,带动城镇工业、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商业餐饮、文化消费等;
四、农村城镇化能减少农业水土资源流失、草原过度放牧等问题,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在中西部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发展农村经济,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显现出城乡一体化的特征。在我国中西部,城乡差别较大,东部那种广泛存在的产业集群、由村变镇、城乡和镇村界限模糊的情况,在中西部则不存在。西部地广人稀,民众的创业水平较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不发达,有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有些地区交通条件很差,发展小城镇则应该以县城为重点,使之成为一头连接大城市、一头辐射乡村的中介城镇。东部地区依靠经济发展自然形成城镇,而西部地区必须依靠政府的推动和外来资金的投入。前者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后者则是依靠外来的推动。但是,由于农村城镇化,必然带来对土地的占用和环境的污染,所以必须坚持不均衡的发展方式,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应该在战略上积极主动,做好规划,在具体执行中,也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农村产业非农化等基础工作,使得城镇化能有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对于中西部而言,应该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国家也应该有意识地将一些资源大项目放在西部,围绕大项目的供应链,带动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发展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要给予政策优惠,加大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加大西部公共设施建设,商业银行积极提供资金支持,逐步实现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的目标。(董玉华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经济学博士)(人民日报海外版)
第五篇:农村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1991年以来,中国政府在一些地区实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探索不同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的具体途径、实现方式和政策措施,建立与各种就业方式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组织管理形式,研究政府统筹管理城乡就业的政策、法规和宏观调控办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趁这个暑假,我在老家农村的工厂实习期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就业情况调查
我所在的村镇人多地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14人。近几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生产用地的大量增加,人多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2012年,全村农村劳动力已达1514人,而可耕开仅却减至2758亩,劳动力人均耕地只剩下2.04亩,按照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的标准计算,全村富余劳动力达1360人.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大家只好外出打工,或者在村里工厂打工,我所在的工厂吸收劳动力达到331人,工资每小时只有5元钱。总得看,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表现出的基本状况是:(1)农村劳动力总量极度过剩,远超出农村土地的承载能力,人地关系紧张。(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趋势增强。(3)劳动参工率过高,10到25岁年龄段劳动参工率超出世界其他国家。(4)就业岗位严重短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早已饱和,而其他领域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5)劳动者素质偏低,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仅为小学或初中毕业,且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较少,劳动者缺乏维持生存的劳动技能和提升个人素质的学习能力。(6)就业质量偏低,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的是重体力劳动或高强度的重复单一的简单劳动,工作环境和收入都难以令人满意
二.劳动力就业面临的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
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4.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
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以上这些原因都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无处就业,而用人单位缺找不到人,对经济的发展非常的不利,在一个城市辛辛苦苦打工几年、十几年,农民还是农民,融不进城市社会。进城农民在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甚至受到政策性歧视。两种户口,成为权利和地位不同的两种社会身份,加剧了城乡社会的收入差距,形成中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我们可以采取下列建议,意见。
(三)对农村就业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1、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偏少,同时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偏低。在家务农村民多为老弱病残等农民,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缺乏先进的理念,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毕业,甚至初中尚未毕业就随父母外出打工,失去了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特别是失去了正规职业学校培训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业技能等有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农民工素质越来越低,不能从事带有技术性的工作,使就业矛盾愈加突出。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快农村基本实施建设,给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以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给予必要的政策,鼓励农民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参加学以致用、用以致富的就业培训,并保证就业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质量,从而将传统的“亲帮亲”、“邻帮邻”就业方式转变为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结合政府有关部门成批输出。这不但能增强农民工素质,更能为农民工解决许多就业咨询、就业法律等相关问题,节约就业成本,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确保农民工待遇的提高。
2、抓住地方经济特点,加强引导与培训,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比如,某村土地肥沃,宜大力发展种养业。但从以上调查分析来看,从事种养业的劳动力却很少,而且效益并不高。这就说明,我们的技术还很落后,还不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加强引导与培训,从种植养殖入手,用先进技术培训种养能手,致富一个,带动一片。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送农技下乡”活动,不要把农业技术作为某些人谋利的手段,而应成为我们农民共同占有的致富金钥匙,以此才能走出一条致富的小康大道。也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才能真见成效。
3、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转移”(我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解是:由农村人口变成非农人口,要在城镇定居下来,并且有就业场所,下岗、退休后应享受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所以,我们认为,在我县大力推进“兴工富县”的新时期,政府部门应广开门路,引进资金技术,开办不同规模的乡镇企业,最大限度地吸收农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真正转移。
这才叫“离土不离乡,挣钱最荣光”!在吸纳农民工的政策上,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奖励,并鼓励农民工先培训后上岗,让企业与农村劳动力实现“双赢”。对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政府也应组织相应部门专门引导。要从职业培训、就业渠道的拓展上下功夫,要真正地响应党的号召,帮助农民富起来,而不是把职业培训、拓展就业渠道作为我们培训机构、政府部门盈利的机会和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的工作是求真务实的,我们是真正做到了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好干部、好党员、好公民!
4、职业教育机构应拓展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时段,鼓励对青年农民进行长期培训的同时,加强对中年农民短期培训。青年农民,特别是初中或高中毕业不久的农民,应大力鼓励他们进行长期职业培训,学到今后工作的技能的职业培训。中年农民民,应提倡进行短期培训,诸如外出务工的必知法律法规,一般行业技能的培训。对于这批农民工,我们应重点加强建筑业的培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