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19:1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中推广小额贷款的主力军,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只有各级农村信用社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对农户的信贷投入并保证贷款效用的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意义上改善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农户

前 言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户服务的办社宗旨,立足农村、以农为本,在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创建信用户、村、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工作,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这一做法简化了农民贷款手续,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实现了“双赢”的目标,较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但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约束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性质,与资金运营的基本原则有所冲突,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缺乏后劲。

1.贷款的安全性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相冲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还将继续存在下去,这 一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生产和生活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投入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由于当前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收入,导致农村信用社往往会高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惧贷”现象,而农户由于对市场信息缺乏了解,缺少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能力,往往会低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盲贷”现象,二者的矛盾将使有限的小额信贷资金难以发挥效用。、2.信用担保方式在中国农村现有的信用体系中要保障资金安全操作非常困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贷前调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乡村党政组织的推荐、介 绍,对农户信用状况的评估也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性认识而非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信誉低者偏好赖账,发展潜力小的农户对资金需求大,需求最急切,有些农户在签约前会隐瞒自己的信息。这样,农村信用社在签订贷款合同之前,并不充分知道债务人类型,同时,农村信用社在给农户发放贷款后,由于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贷款额度小、笔数多、户头多、工作量大,使得监督农户不要从事那些可能会使贷款难以偿还的事情显得困难,进而影响信用社收益行为,导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此外,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的“短视”,有些地方对信用村的建立做表面文章。对农民资信的评定,把关不严,敷衍了事,结果使评出的信用等级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信用村农户贷款到期偿还率较低,甚至出现有些农村信用社对借款逾期多年的农户也发给“贷款证”的情况。

3.农民认识上的偏差,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道德风险更为突出。目前在农村,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既是“支农”的,又是“扶贫”的,是国家无偿提供给农民发展生产,还不还都无所谓。有的贷到钱后,不是用于发展生产,而是挪作他用。有偿还能力的也不主动还款。

4.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存在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模经营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农村信用社作为市场竞争的一个行为主体,也一 样需要规模经营。分散放贷,固然是分散了一定的风险。但与此同时,贷理管理的成本也会随之大幅提升,管理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二)操作方式局限,信贷队伍力量薄弱,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变味”,优势难以显现,社会效益削弱。

1.贷款目标群体选择缺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以农户自然人为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内向农户发放的不抵押、担保的贷款。一方面,农户 小额信用贷款规定发放的对象是有信誉的农户,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较高,与农户的信誉有关。另一方面,按照农村的传统习惯和经营意识,农民较为保守,担心贷款到期无法偿还,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借款,信用社又规定原欠贷款的农户要借新贷款必须还清旧贷款本息,这样,借款的人一般都是那部分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而那些忠厚的低收人群体缺少信贷支持,这就限制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目标群体选择空间,使小额信用贷款失去了开办的初衷。

2.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相对较长的周期不一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期限一般为一年,这对于种植瓜菜等传统农业是可行的,但对于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种植,如胡椒、橡胶等长期经济作物显然不匹配,影响了小额贷款的实施效果。

3.农村信用社管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力量薄弱。从当前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情况来看,各信用社一般配备l一2名专职信贷人员,而每个乡镇农户一般都在一千户以上,多的达到4—5千户,如果按10%的农户得到小额贷款的支持,农户最多的要达到400--500户,平均一名信贷员要负责200多户,从贷款的调查到发放,都显得力不从心,选不能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直接影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开展。

(三)各方认识的“错位”,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缺乏足够动力。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对的是千家万户,规模较小,只能解决农户一般性的生产、生活资金困难。它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很难直接快速而立竿见影地显现基层党政领导的政绩,因此,部分急功近利的地方政府领导对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镇)活动表现“冷淡”。同时,部分农村信用社长期贷款垒大户形成的惯性思维难以及时转换。部分信用社没有很好地正确理解开办小额信用贷款的意义,认为这项工作费时费力,畏苦畏难,不积极主动发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出现了“怕逾期、怕难收、怕超标”的“惜贷”、“惧贷”思想,以消极的态度应付上级的工作部署。贷款利率较高,也影响了农户借款的积极性。《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按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浮动幅度适当优惠。但信用社在执行过程中,过多考虑自身的利益,图方便管理,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管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是其他贷款,都按上浮40% 的利率执行,不符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规定,也损害了农户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农户借款的积极性。

二、对策

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从自身出发,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各自地区实际,加以解决规范,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走上快速、正规的发展轨道。

(一)以塑造农民信用为根本,致力于建立农户信用体系,以信用保障贷款的安全,以安全保障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1.优化农户信息资源,建立农户信用体系。在农村,农民之间的长期交往、多次交易即重复博弈中,关于个人资信的信息已经充分外化,沉淀在民间关于个人资信的信息存量是很多的,只不过对于信用社而言,其现有的管理方式要发现这些信息显然成本过高。可以借鉴国内外小额贷款扶贫的实践经验,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村贷款中心,实现对散落于民间的关于农民个人资信状况信息的利用。村贷款中心由3—5个村干部和农民组成,并定期召开中心会议,会议内容包括督促社员按期还款、交流经验、相互激励、互通信息、提供和传授实甩农业技术、传达有关贷款政策内容。通过村中心,就可以甄别贷款人类型,剔除掉游手好闲、好逸恶劳、不讲信用、违法乱纪、不讲民间道德的人,而且对农户贷到款后的行为选择也可以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民间监督。这样,可以促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生或增加发放量,并为实现资金安全构筑了最前沿的第一道防线,最终可以提高信用社的经济效益。同时,农村信用社应不断完善现有的农户档案,以自然村为单位,一户一档,详细记录农户用款、还款情况,为做好农户信用评估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提供依据。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也就是把朴素的、不太规范的民

间信用规范化、制度化,由不太正规的制度变为正规的制度,村贷款中心相当于一种过滤假信息、提高识辩率的组织安排。在这种制度框架下,通过长期交易对象的相互监督,农户和信用社之间的信息结构得以优化,信用社间接地有限介入农户生产过程,减少了信用社的成本。同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问题通过这些民间性制度安排也得以有效防范。

2.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村委会的作用,推进信用村(镇)建设。传统的支农贷款的发放一般都是信用社“孤军作战”,在贷款发放的“量”和“面”上都存在极大的局限性,这也是农民贷款难的原因之一,同时也造成了农村信用社自主发放贷款与发挥地方党政组织作用的矛盾,不同程度存在着农村信用社“独 撑门面”和行政干预贷款等现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委会的作用,是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重要环节,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委会熟悉农户情况的优势,在贷款目标群体的选择上,以支持农民奔小康为目标,对那些忠厚的低收入群体给予适当支持,增强“造血”功能,通过村贷款中心,对农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评 定,并以此作为核定贷款限额的依据,这样做,客观上要求基层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干部要贴近农民,熟悉农民,了解农民的疾苦,与农民打成一片。同时,也要求农民群众充分依靠党支部、村委会,与他们保持联系,有困难及时向他们反映,使信用社、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和农民紧密联系,极大地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逐步加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必将产生农民增收,信用社增盈的效果,促进信用村(镇)的建设,也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建设。

(二)以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为立足点,不断丰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操作方式。

1.贷款期限要与贷款用途相结合。农村信用社要认真做好贷前调查工作,深入农村及时了解农户的资金需求和生产经营情况。根据不同的贷款用途、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科学合理地确定贷款期限。

2.建立农业信息预测体系和贷款保障机制,有效地防范贷款风险。由于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农业是一个低收益的弱势产业。自然灾害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市场风险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要由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和信用社建立农民信息中心,通过增加对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功能,为农民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服务,通过信息咨询和市场价格的调节,加强农民对市场的认识和了解,种什么、不种什么,由农民自己来决定,不能采取行政化的手段强制农民,更不能采取垄断经营的手段侵害农民的利益。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增产义增收,贷款的偿还也得到保障。同时,地方政府要从农业发展的高度和从农民的利益出发,与农村信用社共同出资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险基金,以解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补偿问题,确保农民增收和信用社发展。

3.进一步完善信贷服务网络。农村信用社既要为广大分散的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方便农民借贷,又要讲求经济核算观念,尽量精简人员,这就对农村信用社的服

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量大,需要农村信用社一方面要减少内勤、增加外勤人员,并通过实行客户经理制,加大对农户贷款的营销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作用,并发展培养农户联络员,吸收农村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人员帮助信用社发展业务,逐步形成县、乡、村、组各层次都有农村信用社信贷服务人员的服务网络体系。

4.理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外部政策环境。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性质、职能定位,使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在法律保障下正常开展。二是理顺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政策环境,对农村信用社办理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要免征营业税,通过这种机制鼓励农村信用社增加对农户贷款的投放;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信用社消化历史包袱,减少资金占压,增加支农资金供应。

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民,给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注入活力。

(五)三、结语

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创建信用村(镇)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通过过细的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不断推进这项工作稳步有序进行,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姜艳灵.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研究[D] 湖南大学, 2007

[2] 韩红.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模式与管理体系研究 [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2)

[3] 杨威.浅析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 2007,(09).[4] 林丽琼.小额信贷:近期文献述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7,(04)

[5] 何敏峰.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的政策建议[J]黑龙江金融, 2005,(06).[6] 王群琳.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7] 杨序琴.小额信贷发展的占优均衡:福利主义宗旨与制度主义机制的有机融合[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02)

第二篇:浅谈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开以来,农村信用社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形式,部分信用社实现了两级法人社向一级法人社的转变。农村信用社如何转变经营理念,加快金融创新,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强化财务管理尤为重要。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就是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利用价值形式,进行预测、分析、确定本社的经营方针、财务目标、成本控制、利润分配和财务改进等实施有效地控制和监督全部管理职能的活动。它是信用社经营管理的综合反映,贯穿于信用社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各项管理工作的优劣成败,最终都会表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是信用社管理的中心。本文针对当前信用社普遍存在成本过高、长期亏损、资金周转不灵、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提出了当前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即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核算不实,费用开支过高;财务管理改革创新意识差;财务管理、经营理念意识薄弱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信用社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功能和作用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一级法人 财务管理

I

目录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

(一)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核算不实,费用开支过高·····················(1)

(二)财务管理改革创新意识差·········································(1)

(三)财务管理、经营理念意识薄弱·····································(2)

(四)会计基本制度、内控制度执行流于形式,会计风险未得到有效防范·····(2)

(五)会计管理手段单一,监督制约乏力································(2)

(六)会计队伍老化,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会计工作的需要·····(2)

二、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对策········································(3)

(一)提高素质,健全机制,促进人才最优化·····························(3)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的会计队伍·············(3)

2、建立激励机制······················································(3)

(二)强化约束,完善监督,实行管理制度化····························(3)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3)

2、推行会计主管派驻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3)

(三)转变职能,创新机制,实施财务管理科学化························(4)

1、制定目标,编制财务预算············································(4)

2、落实目标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的控制和约束能力·······················(4)

3、总结目标,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分析·······················(4)

(四)加强成本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控制费用开支,实现成本最低化······(4)

1、加强宣传,强化全员成本意识······································(5)

2、努力降低存款成本·················································(5)

3、严格控制费用支出·················································(5)(1)实行大额费用开支“集体审批”制度·······························(5)(2)费用开支实行“帐户”管理·······································(5)

4、“改善形象”、“停占节支”提高盈利水平···························(5)

(五)建立健全会计监督约束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6)参考文献······························································(7)

II

浅谈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开以来,农村信用社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形式,部分信用社实现了两级法人社向一级法人社的转变。农村信用社如何转变经营理念,加快金融创新,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强化财务管理尤为重要。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就是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利用价值形式,进行预测、分析、确定本社的经营方针、财务目标、成本控制、利润分配和财务改进等实施有效地控制和监督全部管理职能的活动。它是信用社经营管理的综合反映,贯穿于信用社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各项管理工作的优劣成败,最终都会表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是信用社管理的中心。当前,信用社普遍存在成本过高、长期亏损、资金周转不灵、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因此,加强和改进信用社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功能和作用,对于信用社摆脱困境、扭亏增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如何强化信用社财务管理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核算不实,费用开支过高

农村信用社在近60年的发展中,虽然历经多次改革,但始终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和管理方式落后的实际情况,使信用社在财务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始终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导致信用社在执行财务制度中五花八门,各行其是;二是信用社普遍购置了运钞车,增加了计算机设备,因而增加了费用支出。个别信用社主任利用手中的权利乱批乱花,变相列支费用,浪费现象严重;三是违背财务制度,核算制度执行不严,应付未付利息等计提不实,有的为了实现盈余,少提应付未付利息、呆帐准备金、折旧等虚盈实亏,造成利润反映不实;四是严重违反财经纪律,搞帐外经营,私设小金库等。

(二)财务管理改革创新意识差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是现代金融业经营管理水平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标志。从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看,在财务管理的创新上尚有较大差距:一是缺乏创新理念,管理方法、模式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二是与财务管理创新发展相配套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不完善,计算机业务发展迟缓;三是财务行为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各个环节的制约机制不够完善;四是没有建立起一支与现代金融文化相适应的人才队伍,财务指标数据失真、信息扭曲现象 时有发生。

(三)财务管理、经营理念意识薄弱

经营理念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经营方式、经营构想等经营活动的最高指导原则。信用社的经营理念,必须从它的本质规定和生存空间去寻找。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组织和经济实体,它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实行经济核算制,强化财务管理,必须有利润。根据这个理念反省信用社的过去,我们有种种违背这个理念的行为和意识,这些行为和意识正是造成今天困难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表现在盲目树立存款立社思想,不计成本,不惜以牺牲金融秩序稳定与安全为代价,高息揽存;在贷款上由于没有科学的核算体系,不良资产逐年增加,造成信用社亏损严重。二是表现在管理意识、手段、方法落后,管理人员、职工没有正确的经营理念。部分干部职工为了个人利益而不讲工作效率、不讲经济效益、不讲经济核算、甚至不管信用社明天的命运;缺乏市场经济的经营理念

(四)会计基本制度、内控制度执行流于形式,会计风险未得到有效防范

行社分门办公以来,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当局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的会计基本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以规范会计工作,防范会计风险。但从实际执行效果看,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现象普遍存在,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会计风险频发。分析近年来发生的会计案件及财务会计检查暴露出问题的成因,绝大多数是由于会计基本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未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五)会计管理手段单一,监督制约乏力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会计管理、监督工作一般由营业单位的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承担,受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影响,会计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及方式已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会计管理、监督工作未得到足够重视,会计监督检查人员配备不足,会计检查辅导和事后监督未得到有效开展或流于形式,检查监督的效果及频率缺乏保证。作为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主要的检查监督形式——内部稽核,对会计业务一般侧重于合规性、合法性检查,对会计基础性、规范性工作检查力度较小。同时,由于对检查稽核发现的问题处理不及时、处罚力度不够,内部稽核的监督约束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六)会计队伍老化,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会计工作的需要

近几年,受农村信用社人员编制影响及经营工作的需要,一方面,会计队伍未得到有效的补充和更新;另一方面,年轻的优秀会计人员先后被充实到其他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会计队伍呈现出日益老化的趋势。会计发展到今天,新准则、新业务、新知识层出不穷,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农村信用社的会计培训工作一直未得到有效开展。同时,由于激励机制缺位,会计人员学习会计新业务、新知识的自觉性不够,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已 不适应业务发展及管理的需要。

二、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素质,健全机制,促进人才最优化

现代金融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同样离不开一支专业水平高、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队伍。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的会计队伍。县联社要组织财会管理人员进行政治、业务、法律培训,认真学习《会计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政策法规及有关财务制度,学习国外金融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取其精华,更新观念。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的职业道德。在学习培训过程中,县联社要邀请政法、税务部门和执法部门的权威人士、行家里手给他们上课,并且要选派主管会计外出参加学习,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建立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是信用社内部激励机制的中心部分,好的分配政策必然带来好的激发作用。因此,要彻底打破“大锅饭”,在员工利益分配上体现“靠贡献大小取得收入”的激励机制,实行工作目标与工资奖金挂钩,推行量化考核,鼓励创新,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强化约束,完善监督,实行管理制度化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是财务活动所遵循的行为规范,是信用社在业务经营活动中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准则。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石。重点对财务管理的程序、方法、步骤进行研究探讨,制定出台信用社固定资产、抵债资产、成本费用等管理规定,形成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使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

2、推行会计主管派驻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机构高效灵活的要求,改革现有财务机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财务人员已是当务之急。会计主管派驻制度是联社对所辖信用社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有效途径,会计主管亲临第一线,对财务会计行为做原始确认,从源头抓起,实施有效监督,从而确保其规范性和真实性。现代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上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其分支机构的财务主管实行“垂直管理”和“双线负责制”。各个信用社的财务主管分别由县联社垂直管理,实行业务上的专门领导。同时,在本社内部,对于日常的财务管理,实行双线负责制:即一方面要负责本社内部所有的财务管理事务,协助本社主任开展工作,参与本社的财务决策;另一方面,也要对联社负责,贯彻县联社或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监督本社的所有业务活动在可以控制和可 行的范围之内。同时,负有向联社报告本社重大财务事项和重要经营管理活动的责任。信用社的财务主管一般由联社任命和考核,实行任命制,由县联社在全辖范围选定业务素质高、原则性强、有事业心的主管会计,将其工资关系转入联社管理,与基层信用社脱钩,并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由联社下发文件委派到指定的信用社工作,代表县联社对信用社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工作,为其所在的信用社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工作改进依据和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扎实地开展好各项工作。薪酬由县联社统一管理其奖金按工作情况由联社确定;凡职责履行不好,对问题隐瞒不报的,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三)转变职能,创新机制,实施财务管理科学化

信用社会计管理工作必须由单纯的“记帐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过渡。目前,信用社的财务管理还仅限与事后的财务分析和监督,财务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记帐、报表、财务分析、财务检查的记帐型会计阶段。管理会计是以强化内部经营管理,通过对经营过程的预测、规划、组织、控制和考核评价,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1、制定目标,编制财务预算。信用社财务管理需要信用社内部共同配合,而会计是具体管理财务收支的部门,所以会计人员要 利用财务会计的历史资料及有关信息,特别是对存、贷款、成本、利息收支等各项指标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预测经营前景,确定总体的经营目标。在县联社主任的领导下,组织召开经营分析会,对总体经营目标进行分析,找出目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测算和分解资本状况、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状况和资产流动性等几方面的约束指标,确定信用社的目标利润,并寻求实现目标利润的最佳预算方案。同时对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责任制度和考核办法,确保经营目标的完成。

2、落实目标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的控制和约束能力。对确定和核定的财务目标,县联社的各个部门要充分考虑财务预算的约束,围绕实现财务预算开展工作,使财务预算渗透到哪里,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以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财务管理局面。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对比分析,发掘成本管理的潜力,同时,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和查清目标管理和项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着力点,切实加以解决。

3、总结目标,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分析。终了,对各项经营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进行比较,计算出差异,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评价和考核所属单位的绩效,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实现以预算为前提的财务管理模式,使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财务目标的实现而开展,从而带动和推动信用社的各项工作,提高信用社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成本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控制费用开支,实现成本最低化

一个企业,无论是属于什么性质,从事什么行业,无论处在什么发展阶段,降低成本的 工作始终是搞好企业的永恒主题。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也不例外。成本是影响信用社经济效益的关键,决定着信用社的竞争能力的强弱、盈利能力的大小。强化财务管理,应把成本管理作为提高经济效益活动的主攻方向,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成本管理制度。

1、加强宣传,强化全员成本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信用社每个职工深刻认识到信用社面临的困难,关键在于降低成本。抓住降低成本就抓住了信用社提高经济效益摆脱困难、求得生存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破口。以此提高职工对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的参与意识,实行全员成本管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提质降耗、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

2、努力降低存款成本。作为信用社主要资金来源,存款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信用社的经营效益,降低存款成本无疑成为信用社的“另类收入”。要千方百计吸收活期存款、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等行政事业性存款存入信用社;通过科学的奖惩机制,鼓励职工吸收低成本存款的积极性。同时,对负债成本高、规模小的信用网点进行撤并;三是刹高息。要刹住搞高息存款、高利股金的歪风,减少无谓的利息支出。四是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环境,争取客户。

3、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县联社要提倡“过紧日子”思想,以“勤俭办社、厉行节约”为宗旨,有效地控制各项费用开支,杜绝一切不合理支出。

(1)实行大额费用开支“集体审批”制度。对小额开支要严格控制;对大项的费用开支,必须坚持“先请示、再审批、后列支”的原则,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审批。部分项目可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或推行“集中采购”制度,增加费用开支的透明度。

(2)费用开支实行“帐户”管理。对所有费用支出帐户进行分类,根据每个帐户的不同性质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工资福利型帐户。必须严格按照员工工资标准、经营效益及国家和地方津贴规定执行;二是比例控制型帐户。如: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必须在规定控制比例内据实列支,不得预提,更不允许突破;三是比例计提型帐户。如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必须按照规定的比例及时足额提取,不准多提或少提,更不准不经提取自行列支;四是监督控制型帐户。如公杂费、钞币运送费、水电费等,此类帐户要严格控制,认真履行审批手续,可通过核定费用额和费用率的方法实行“双线”控制。

4、“改善形象”、“停占节支”提高盈利水平

前几年不少农村信用社“贪大求洋”,盖楼、买车、装修门面。结果,几年过去后,亏损越来越大,形象也越来越差。目前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乱占资金、乱占抵贷物资的现象,存在收回的抵贷车、房子自用现象,有些地方没有盈利,却要占用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存款去购置固定资产,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信用社实力不强,家底尚不丰厚,国家虽然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扶持,但还有相当部分信用社仍处于亏损状态,如果 再占用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势必继续扩大亏损。因此,当前农村信用社必须切实停止占用信贷资金,占用抵贷物资的行为,千方百计地节约费用支出。一是减人。人多,人头费用就多,人少,人头费用就少。二是少购。即少购置设备,不能借电子化建设之名,行给厂商推销之实。三是停建。即停止非经营性的建房、装修。四是禁占。即禁止占用信贷资金,禁止占用抵贷物资。信用社应制定统一的固定资产购置、使用、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严格禁止各种不合理的挤占、挪用信贷资金的行为,只有通过勤俭办社、节约开支,才能提高农村信用社实力,树立农村信用社的良好形象。

(五)建立健全会计监督约束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一是建立和落实会计检查辅导制度。要合理调配、充实会计管理人员,配备专职会计检查辅导员,充分发挥会计检查辅导的规范、监督和约束作用。要以县联社为单位组织开展会计检查辅导工作,实行会计检查辅导责任制。要实行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一般辅导与重点帮教相结合,加大检查辅导力度,确保会计检查辅导质量。

二是全面推行会计事后监督制度。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配备会计事后监督人员,采取集中监督或分散监督的形式,对所有网点的会计业务实施全面监督。

三是积极推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实行合作银行或一级法人组织形式的农村信用社,要对辖属营业单位的会计主管实行委派制,并将会计主管的报酬和人事管理权上收一级,以充分发挥会计主管的财务管理职能和会计管理职能。

四是实行重要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和强制休假制度。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以全面培养会计人员,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防范会计风险。

五是积极探索、稳妥推进柜员制核算模式。实行柜员制是金融系统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农村信用社要在综合考虑风险控制、人员业务素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柜员制核算模式,在城区及业务量较大的营业网点稳步推行

参考文献

[1] 杨有红.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5 [2]宋常.成本会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3 [3] 金中泉.基础会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6 [4]余绪缨,蔡淑娥.管理会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6 [5]孙虹.浅析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河北金融,2007(4)

[6]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事后监督中心课题组.人民银行内部会计制度的新思考[J].北金融,2007(3)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推荐)

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是农村信用联社内设稽核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对辖区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和财务及内部控制活动进行的监督和检查,是对决策者负责并为保证决策者职责的充分发挥而实施的一种再监督,是农村信用社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风险和隐患不

能得到彻底暴露或发现。

一、农村信用社稽核存在的必要性

稽核的职能即是指稽核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即: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稽核的监督职能就是监察和督促被稽核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财务活动要在规定的范围以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稽核的评价职能是指在审核检查的基础上,对被稽核单位的业务和财务活动、经营决策、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经济责任等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经济鉴证职能就是通过审核检查,确定被稽核单位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是否符合其经济事实或经济活动的某些方面是否合规合法,并出具书面证明。金融机构必须通过实现稽核的三大职能,来保证金融机构的合规合法经营。另外由于农村信用社受自身的条件和大的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导致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内控不健全可能诱发案件风险;内控执行不力或执行偏差等。因此,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权威部门来实施监督和控制,以规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行为,减少或避免各类案件事故的发生,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又好又快发

展。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认识上的问题,有机制上的问题,更有操作上的问题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领导干部仍然存在对稽核工作重视不够。稽核工作一直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并没有真正被重视起来。二是稽核管理体系存在缺陷。稽核作为一个监督部门,需要有自己的独立和权威,才能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能。在现行的信用社管理体制中,这种关系并未理顺,虽然采取了“分级管理,上挂下查”稽核组织,但由于薪酬未上挂,基本上各自对本级理事会负责,对上级稽核部门负责在法理上、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三是稽核人员工资待遇和政治待遇没有明显体现,在工作上就会被动,因为稽核人员要想有成绩就必须得罪人,没有可观的收入和政治待遇的保障,他们就不会主动工作;四是稽核手段落后,目前还是以现场检查为主,这种监督主要是覆盖在基础业务阶段,这样稽核工作就可能会因基础业务的繁多而稽核力量的缺乏导致监控缺位;五是注重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历史性评估,是一种事后监督,未起到事前预防的作用,事后稽核性质使稽核防范功能严重滞后;六是在稽核过程中进行业务的全面覆盖,一网打尽,工作量大,重复工作多,针对性不强;七是稽核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再加上现在稽核注重于序时性稽核,点多面广,业务繁多,工作量大,疲劳作战,难免造成缺位或漏失。八是稽核处理力度不够,发挥不出应有的震慑作用。稽核本身的职能是查错纠弊,其中一个核心的职能就是对错弊的处理,特别是除弊,可以防止和杜绝人为的、客观的错误,这就需要进行稽核处罚,而实际操作中,基于管理体制以及经营管理矛盾的协调,稽核处罚有时难以落到实处。

三、对策思考

为确保稽核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稽核作用,助推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笔者认为应着重注重以下几点。

(一)高度重视稽核工作。要充分认识稽核工作的重要性,正确认识稽核工作的实质,以及它所能为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把稽核工作作为内部自律、加强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把稽核成果作为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各级领导必须真正树立业务与监督并重的思想,坚持“内控优先”理念,业务发展不正常或带病发展必然导致更大经营风险,又好又快发展更无从谈起,只有时刻注意风险防范,严格查错纠偏,才能使发展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各级领导要从组织建设、人力配备、经费倾斜及稽核权威的树立上给予大力支持。

(二)进一步理顺稽核体系。现行的稽核体系基本架构是,办事处成立稽核大队,联社成立稽核分队,稽核分队在业务上受稽核大队和县联社的双重领导,工资待遇和政治待遇没有明显体现,这种模式存在缺陷。要真正从体制上消除稽核工作障碍,建立真正的稽核垂直管理体系,将稽核队伍上收一级管理,实行省联社、办事处两级稽核总、大队的相对独立,总、大队必须增加人员,进行上挂下查,统一管理,大队直接对总队负责,实现稽核工作的超脱性,树立稽核权威,真正达到有效监督的目的。县联社可内设稽核部门,原则上只负责序时稽核工作。

(三)严查违规行为,重塑稽核权威。要真正树立稽核权威,一方面必须得到各级领导层的高度重视,领导不重视稽核工作,稽核权威的树立便无从谈起,领导重视是重塑稽核权威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稽核部门及人员必须认真履职,严查违规,严处违规,这是重塑稽核权威的根本要素。常规稽核要以开展专项稽核为主,突出重点,循环检查,查深查细,发现问题,严格处理。再一方面,要倡导合规文化建设,要建立稽核事前参与制度,特别在大额资金投放、使用,固定资产建设、抵贷资产处臵,大宗物品采购等方面,必须事前介入,要进一步增强制度执行力,人人学法、懂规、守纪,形成良好的合规环境。

(四)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稽核队伍素质。省联社要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办事处每年二次、县联社每季一次的培训或稽核工作例会制度,也可采取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队伍磨练,逐步提高队伍素质,打造行家里手。

第四篇:浅谈农村信用社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信用社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农村信用社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形势下不仅背负着历史问题,而且面临着经营管理的现实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策略和措施,提高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

关键词:支农资金;金融服务意识;金融服务技术;信贷;信用环境;防范体系

农村信用社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农村金融业务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积极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支农服务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农信社支农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各项存款增长缓慢,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支农资金难筹措。另外长久以来农业地区资金大量外流,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供需矛盾。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与现代农民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等一些原因,也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对支农工作成效的发挥,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延缓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速度。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用何种对策全面增强农信社支农能力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一、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宏观背景问题

1.国家宏观上没有持续重视农业投入。我国仍是农业人口大国,党和国家重视农业的发展,财政上有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但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现不稳定的变化,并有相对下降趋势,部分财政困难的贫困乡县,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足,更加剧了政策上农业资金缺短的状况。

2.农业投入的科技含量不高。我国农业生成基本还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生产模式,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农民的文化水平局限,长远发展意识薄弱,在农业技术水平上的局限限制农业生产的回报。同时,农业自发投资能力较弱,造成了农业投资乏力,反过来又促成了农业落后的局面,形成了恶性循环,阻碍了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益。

3.投资的基本要求与农业投资的风险存在矛盾。投资农业投资具有高风险,农业除了市场风险外,还要面临自然灾害风险。这无疑增大了农业贷款的风险度。而农村信用社基于信贷资金的”三性”要求,希望把资金投向效率高、风险小的行业和地区。这与农业效率低、风险大形成了强大反差,自然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信贷资金不易流向支农环节。

(二)农村金融信贷方面问题

1.农村金融服务意识相对落后。随着农民经济效益观念逐步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要求,目前农村信用社服务方式与经营模式,与当前形势发展和农民的需求不相适应。无法为农村经济提供更高更优质的服务。首先,对于农业产业中产、供、销和各环节信贷服务脱节,信用社只管产前的信贷投人,对产中、产后的信贷服务很薄弱,某些时候导致农民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因资金链断裂出现发展瓶颈。其次,支农信贷仅局限于金融领域,无法提供相应政策、法律咨询、市场经济信息、市场调查及预测、实用农业科技指南等信息。狭小的信贷服务领域既制约了信用社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农村金融服务技术落后。面向农村的信用社只有最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和简单的结算业务,贷款手续繁杂,贷款利率甚至“一浮到顶”,而农民别无选择。农村的电子信息网络不完善,农信社一直未能建立起统一的支付清算系统,结算手段落后,其结算只能通过商业银行转汇,资金汇划环节多,在途时间长,资金结算的复杂与不便捷,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3.支农服务存在社会义务与盈利之间的矛盾。支农信贷风险大,由于申请支农贷款的农户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位置偏远的农村,由于贷款农户会计核算资料不健全,信贷员很难对农户的资信进行量化评估。加之有的贷款农户生产资金来源比较复杂,多头贷款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得贷前调查难度大,而且在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和贷款催收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很大难度,信用社为支农贷款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均比其他业务要多,管理难度和付出成本明显偏高。再加上某些贷款农户的信誉缺失和政府对农信社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导致农信社经营效益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亏损的现象,严重地损伤了农信社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信贷支农资金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紧张。当前,县域金融市场的基本现状是各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分争社会资金,遍布于各乡村的邮政储蓄机构,各商业银行网点机构

吸收的资金大部分上存,成为抽取农村资金的重要渠道。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的上收和缺少优质信贷项目是导致资金大量上划的主要原因。除农村信用社外,其他机构吸收的资金绝大部分流出县域及农业产业之外,农村资金匮乏,单凭信用社的资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信贷资金的需要。

二、改进信贷支农服务的对策

(一)各级信用社机构应进一步提高对信贷支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进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方式,要倾斜政策,确保支农资金投人增加。根据农业基础地位,国家应对承担支农任务的农村信用社给予较多的扶持政策。建议国家适当降低农村信用社营业税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提高农村信用社可用资金比例。从财政渠道或其他途径拨入国家资金,弥补支农资金的不足。对农村信用社在央行或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存款利率适当上浮或在人民银行设立支农存款专户给予适当补贴。农村企业和农村保险存款来源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可以存入农村信用社,以增强资金实力。积极协调政府及各部门的关系,争取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支持,努力扩大支农资金来源。

(二)合理安排信贷资金,突出支持重点

农村信用社资金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组织资金,增强支农实力。扩展存款营销方式,通过加强和改进柜面服务,完善储蓄存款考核机制,调动员工吸收存款的积极性,在巩固乡镇储蓄存款市场优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对公业务,进而实现存款成本合理性与规模稳定性的有机统一。同时在传统中间业务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农村的网点优势,努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介入代收业务,创造新的利润来源,积极推进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合作并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开办寄库、项目代(托)管、委托贷款、债券分销等业务。继续开展增资扩股工作,扩大投资股和资格股在股本金中的比例,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双赢互利。

(三)重塑信用环境

为了给支农信贷创造良性循环,必须在优化社会信用环境上下做工作,通过金融业务手段、行政手段重塑良好信用环境。业务上完善贷款方式,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信用考核、记录形式,对贷款农户进行量化信用评级,对不同的信用等级农户核定不同的信用贷款额度,同时要按照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方式,扩大农户联保贷款的范围,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专业合作组织联保贷款和专业协会成员联保贷款,积极探索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组建信用共同体,分散农贷风险,切实为农户贷款开辟多种担保抵押渠道。

在重塑信用环境的过程中,要求党政部门起带头作用,提高党政部门和干部的信用意识,使其成为诚实守信的带头人。各级地方政府要坚决制止干部信用缺失行为,建议将诚信列为党政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恶意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不守信干部,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变企业信用观念,对不守信用的企业,地方政府要出台惩罚性约束措施,加大打击力度。最重要的是要转变农民的信用观念,地方政府要培养农民的信用观念,普及信用重要性的法律经济常识逐步在农村信用社与农户之间架起诚信桥梁。

(四)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的管理难题

强化对支农贷款的管理和监督,健全农户贷款档案,规范各类管理台账、卡片统计口径,定期复核台账、卡片内容,确保信贷信息真实全面,并逐步将档案台账实行电子化、网络化操作管理,实现客户档案动态管理。

(五)创新金融产品,扩展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推出“致富通”专业大户生产经营贷款、“产销通”和“公司+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创业通”失地农民创业贷款、“小康通”公共事务农户贷款等产品。针对不同贷款对象确定贷款种类、利率标准、办理方式、审批程序,根据农村农时特点和客户需求,灵活确定贷款期限、担保方式,提供个性化服务,吸引和巩固优质客户。改善服务方式,实施精细化服务,推行客户经理制,设立“农贷专柜”,建立“个人客户信贷服务中心”、“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资金兑付,扩展业务功能,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结论

农村信用联社改进和创新工作大有可为,通过采取上述策略和措施,切实解决当前存在问题,改善支农服务和管理,提高自身实力,逐步建立自己特色的经营管理体系,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彰显实力。

第五篇:浅析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www.xiexiebang.com 浅析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为晋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己历经十个年头,小额贷款行业在中国仍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小型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等小微客户,对缓解“三农”以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经过几年高速发展,经营风险逐渐加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亏损面达到16%。退出市场成为小额贷款公司无奈的选择。面对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有关金融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难题与潜在风险逐渐显现。

一、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

2008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猛,央行统计数据全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从最初的7家试点跃升至2014年12月的8791家,贷款余额也达到了9420.38亿元,从业人员超10.99万人。

小额贷款公司特征明显。作为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的专业放贷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具有公司规模小、借贷额度小、服务对象小的特征。据统计,小额贷款公司平均注册资本0.94亿元,单户借贷金额在70万元左右,有的小额贷款公司户均贷款不足6万元,是真正的小额贷款服务。但是,全国小额贷款

www.xiexiebang.com 8791家,覆盖范围大,贷款余额近1万亿元,己成为社会融资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额贷款公司在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目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定位限制小额贷款公司发展

目前我国监管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主体地位,认定为一般工商企业,不属于金融机构,难以享受正规金融机构的同等待遇。比如:小额贷款公司与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一样承担支农责任,却享受不到国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和定向补贴政策;不得在税前扣除贷款损失准备金,也不得将逾期90天的利息收入冲抵当期利息收入应纳税所得额,而银行、担保等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可以税前扣除拨备;目前小贷公司的营业税率为5.6%,所得税率为25 %,而金融机构的所得税率为15%;在办理工商登记、税收征缴、土地房产抵押及动产和其他权利抵押、财物监督等有关事务时,也因企业性质问题面临诸多不便。另外,在法律诉讼方面,与小额贷款公司相关的贷款纠纷案件往往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规定调整,法律保障力度有限。

一般工商企业的身份限制使其不具备进入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的资格,只能到银行办理一般性贷款。银行的给予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都在基准利率以上,高于其他金融机构同业拆借的利率。而且一般性贷款需要公司提供资产作为抵押,但是小额贷款公司拥有的大都是流动性资产,因此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融资成本高。

www.xiexiebang.com(二)融资渠道受限,经营存在瓶颈

商业银行是小额贷款公司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从银行获得的资金规模难以满足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需求。事实上大量小额贷款公司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有些省份统计显示,只有不到20%的小额贷款公司获得银行贷款,且获得银行贷款额度占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比重极小。银监会还曾下发《关于防范外部风险传染的通知》,将小额贷款公司位列五类主要外部风险源之一,因此建立“银贷”合作并非易事。近年来,各个地方政府都出台了自己的“小贷新规”,试图在提升融资比例、扩充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一些支持。但地方政府出具的这些政策效力有限,大部分难以真正落地。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发行债券、开展资产证券化的业务试点业在部分省开展,但小额贷款公司的大部分资产本身并不被金融机构视作可证券化的优质资产,融资规模有限。

(三)监管短板日益明显

目前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实行两个层次的监管,2014年5月,成立了全国性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协会主管部门为银监会,同时接受引荐和央行指导,所以第一层次的监管部门是银监会和央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批、监管权都归属地方金融办,所以第二层次的监管部门是地方金融办,两层的监管部门都是监管金融机构的,却未将其界定为金融机构。地方金融办毕竟在人手、权限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不断增多,行业发展越来越快,缺乏中央层面的统一监管成为制约小额贷款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www.xiexiebang.com

三、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健全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分类管理

政府应出台一整套支持小额信贷公司发展的政策和监管体系,为小额信贷公司提供良好发展空间。小额贷款公司应与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享受同等待遇,或转型为贷款类金融公司,才能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小额贷款公司分类评级制度,有效实施分类监管。评级结果作为对小额贷款公司实施分类监管、重点监管的依据。对评级结果优秀、经营情况较好的小额贷款公司优先进行增资扩股、扩大其融资渠道、批准新业务等;对评级结果不良、经营情况较差的责令其整改,情况严重的由工商部门负责吊销其营业执照。通过分级,能够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的优胜劣汰和行政退出机制。

(二)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目前也面临融资难题,而拓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是解决小额贷款公司再融资难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从2013年开始,各地的小额贷款公司在拓宽融资渠道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目前,拓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与银行合作的“助贷”模式,即银行是“出资方”,小额贷款公司扮演“咨询方”、“中介方”的角色,负责找寻客户、初步审贷、贷后管理,由银行出资,双方

www.xiexiebang.com 共同承担风险;二是与P2 P借贷平台合作模式,由线下机构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P2 P网络进行线上营销,最终使借款人与网络平台上提供的投资人达成交易,获得贷款;三是向各地政府积极设立小额贷款在贷款公司申请贷款;四是通过地方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转让资产及贷款资产收益权;五是发行债券和优先股;六是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国内或国外的交易所上市等几种融资方式。多种融资渠道,实现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多元化,增大公司的经营规模。

(三)扩大公司经营范围,加大公司产品创新

本次的《征求意见稿》将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范围从原来的“办理各项小额贷款”,调整为“以贷款业务为主,按照监管机构批准的业务范围,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本外币业务: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小额贷款;办理票据贴现,但不包括转贴现;买卖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开展权益类投资;贷款转让业务;开展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发行债券;办理商业承兑;对外提供担保;企业财务顾问;代理销售业务等。”另外,小额贷款公司也可以跨省经营,实际上是打开了小额贷款公司专业的金融公司发展的通道。小额贷款公司要抓住机遇,积极拓展以上业务。

下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农村信用社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升娟谭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对洗钱是这样定义的:洗钱就是通过隐瞒、掩饰非法资金的来源和性质,通过某种手法把它变成看似合......

    农村信用社贷款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贷款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开展贷款业务,为农户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供资金保障,解决了部分农民“贷款难”问题,在支持农村经济和农户个体业主经营......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林大庞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3期 【摘 要】内部审计是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从某一个方面去努力是不行的。既不能脱离农村信用社的实际,不顾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土壤,......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2005-05-19] ·作者: ·来源:新华社据新华社信息北京5月18日电 当前,困扰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合作制......

    小额贷款公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额贷款公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是支持三农的新......

    扶贫小额贷款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扶贫小额贷款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期,通过对某市“稳促调惠防”相关金融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发现某市在扶贫小额贷款推进工作中坚持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以......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

    前言 目前,农户小额信贷已在全国各地推行,授信对象由原来只有农户扩大到城市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但从小额信贷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来看,由农村信用社操作的农户小额信贷已成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