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把腐败的思想汇报
纪念费孝通诞辰100周年征文
一代宗师26次走访的乡村
——开弦弓村
胡金楠
费孝通先生在人类、社会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已被时代所认识,被世人所共睹,尤其对农村经济和农民富裕问题的研究,称其为“一代宗师”或“国际大师”,都不为过。那么,他的调查研究的浓厚兴趣和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来自何方?他取得的累累硕果和里程碑一样的作用、地位又起步于何时何地呢?开弦弓村——一个江南水乡普通的乡村,一个让费孝通先生走访、考察、调查了26次的乡村,你可以在这儿找到答案。
1935年,获得清华大学社会人类硕士学位并获赴欧留学奖学金的费孝通先生,偕同新婚妻子王同惠夫人去广西大瑶山作出国前的社会调查,途中费先生因误入瑶民设置的猎兽陷阱而被石木压伤,王夫人在只身外出求救途中不幸遇难。从此,费先生沉浸在哀痛之中而不能自拔。1936年,费先生胞姐达生女士邀请其至吴江庙港开弦弓村休养。费达生女士乃我国著名蚕桑研究专家、苏州蚕校的创始人郑辟疆先生的夫人,早在20年代初,费女士就配合丈夫带领蚕校师生在苏州近郊农村推广改良蚕种和养蚕新技术。1929年,她到开弦弓村组织农民创办了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并革新缫丝工艺,开办缫丝厂,变一家一户的土法缫丝为机器加工,变传统的手工副业为工业生产,生丝合作社成为中国历史上 1
第一个农民股份制合作社,缫丝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农民自己办的工厂,开中国农民集体经济、乡村农民机器生产之先河。
费孝通先生来到开弦弓村后,很快被该村的新景象所吸引,他看到现代工业办到了农村,年轻的农妇村姑当上了工人,在机器上缫丝,像都市里的工人一样地上班下班,她们的工资收入超过了家庭中任何一个男子。他还看到了农民把自产的蚕茧卖给合作社,合作社又把蚕茧运到工厂缫丝,然后出售,入股的农民到年底还可以按股分享红利……开弦弓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变化包括经济方面的农民增收,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女性解放,生产方式方面的工业生产,生活方面的作息制度和穿着打扮的变化,等等。
新农村新景象,治愈了费先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伤痛,使他的精神重新振奋起来,他的社会调查的兴趣和责任心被重新激活并变得更加强烈。在开弦弓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费先生看、听、问、讲、笔记、摄像,开展了江南乡村历史和现状的实地调查研究。1936年9月,费先生渡洋至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留学,不久便成为世界人类、社会学泰斗马林诺斯基教授的得意门生。两年之后,以开弦弓村为素材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写成,并于1939年公开出版(英文版),引起世界学术界同行的高度重视,被公认为人类、社会学社会调查的“经典之作”。马林诺斯基对该书作了这样的评价:“把人类学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从这本书开始,走上了一条本地人调查研究本地情况,本地民族人调查研究本民族情况的广阔的道路,而且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了一个有
高度文明的中国社会”。
然而,对费先生来说,开弦弓村的调查和《江村经济》的问世,这仅仅是他人类、社会学研究尤其是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一个起步。归国后,他任教于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并主持两所大学联合成立的社会学研究室工作,多次带领学生深入乡村开展实地社会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很快成长为国内人类、社会学界的著名学者和实地调查的领头羊,国外学术界称其为“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分析家”和“中国最深刻的政治评论家”。
当然,费先生始终没有忘记也不可能忘记开弦弓村,因为那儿不仅是他的家乡,更是他学术生命和社会调查的信念复苏的地方。解放后的1956年,费先生终于重返故里对开弦弓村作第二次访问和调查。调查中,他发现这个早在30年代就成为“中国新农村典范”的乡村并没有沿着农民增收的道路继续发展下去,相反,存在着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农副业之间的不协调甚至矛盾问题,于是,如何解决中国农村及农民在政治上翻身而经济上仍然落后的问题,成为费先生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和奋斗终身的事业。自1936年至2002年的66年中,他曾26次至开弦弓村走访调查。“江村情结”也成为他一辈子不解的情结。
2007年的晚春时节,民盟苏州吴中区总支的20多位 盟员驱车来到了吴江七都镇开弦弓村——这个因费老的多次走访及《江村经济》著作的影响而名闻于世的乡村。该村陈列有费老自1936年至2002年间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相
关的文字介绍,陈列室是展示费老从事社会实地调查活动的一个窗口,照片是费老一辈子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经历的缩影。阅读这些照片和文字,钦佩、敬仰之情在每一个参观者 的心头潜滋暗长。该村副业社的姚社长为我们介绍了费老26次访问并指导开弦弓村的往事。姚社长是一位受费老思想、信念、作为、贡献影响而进行研究的农民,他的介绍充满了对费老的尊敬和爱戴,他说:费老没有一点儿大学者、大干部的架子,每次来开弦弓村都和乡亲们打成一片,拉家常问寒暖,当然最关心的还是农村经济、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问题。费老不但亲农亲民,还敢于替老百姓说真话。1956年第二次来访时,乡亲们对费老姐弟说了许多牵记和感激的话,费老对乡亲们说:“我的愿望是让中国普遍的老百姓都富起来,我的姐姐这样做了,我只是搞搞调查,写写文章。”如今细细品味这句话,你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伸出大拇指来赞一声“正确、高明、伟大”,这“普遍”是什么含义,是“大多数”,它有别于“一部分”和“少数”。1957年,费老写出《重访江村》的文章,文中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岂知该文和另一篇《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竟然成为其被划为右派分子的罪行依据,并失去了从事学术研究的自由和权利。直到重获学术生命之后的1981年,费老才第三次走访开弦弓村。从此之后,费老平均每年去一次开弦弓村,有的年分去过两次。姚主任的讲解还采用了多媒体的视觉效果。这时荧屏上出现了1982年费老四访江村时写下的一幅书法作品——“江南好,风景
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一首词,是唐代做过苏州刺史的白易居回到洛阳之后的怀旧之作。费老当然不是简单的抄写和借用,更不是书法练笔,他另有深意,那就是他牢固而浓烈的“江村情结”和中国“农村、农民情结”。姚主任的介绍在临近结尾的时候为我们展示了一组数据:被费老称之为“江村”的开弦弓村,如今发展成为有24个村民小组、787户3000余人的新农村,其中730户住上了楼房,全村有彩电1015台、空调286台、电话(手机)1368部、摩托车429辆、轿车49辆,村民收入逐年提高,村级经济和社会公用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和健康的发展,开弦弓村,就像一张拉满的弓弦,正蕴积着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在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可以告慰费老的是:在江南地区,像开弦弓村这样经济快速发展的乡村很普遍,老百姓也普遍地在富起来——这正是费老先生所追求所希望的!
第二篇:思想汇报 腐败
敬爱的党组织: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单独列篇,用相当多的篇幅阐述改善民生问题,饱含爱民情怀,彰显执政为民理念,在我们党的历史,是第一次,也是这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显著特征,以次为标志,每年的两会代表都在提出了力求改善民生的提案。充分说明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充分体现我们党是一个“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党。
我们党自1921年建党以来,走过了一段艰难的风雨历程,时至今日,我们党日益茁壮,是历经了几代党员的艰苦创业,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党的组织,成为我们的一分子。不可否认,这之中也有极少数投机分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动力。一个人在争取入党的过程中,有了正确的动机这种内在动力,就能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不懈努力。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求入党的同志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只有端正了入党动机,才会信念坚定,方向明确,不畏艰难,始终如一的朝着党的既定目标前进。争取入党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每一个要求入党的同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些党员不顾党的法律,置党的优良传统于不顾,敢于以身试法,大大损害了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贪财恋权的念头不断涌现,对物质的享受欲望不断增大,最终东窗事发,只好接受人民对他的制裁。外边的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去引诱党员干部深陷其中,他们首先会对党员干部的亲人进行各种利诱,遇到有些人的思想觉悟不高的情况下,就拼命释放烟雾弹(既是糖衣炮弹),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抵挡得住的,于是受骗的人只好拉自己的亲人下水了。还有的不法分子是设下陷阱让党员干部自己踩进去,让他欲罢不能。
腐败的出现是党对党员干部的一次重大考验,想当初每一个党员干部捧着誓词,庄重地宣读时,我们就应该有准备,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的组织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经历各种巨大的考验。应该说我们也都是抱着这种初衷的,但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历程中,我们有些同志败下来了。不论这些党员干部是自愿也好,或者说是设不由己也好,终究是违背了作为党员的意志。
自古就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如今知法犯法,甚至执法犯法,更不能因为地位的高低或者党内的裙带关系而姑息纵容。对于问题一经发现,必将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我觉得首先要从制度上反腐败。权力是产生腐败的最终原因。治标还必须治本,才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就是要保证权力的正确运用,做到“权为民所用”决不能以权谋利、谋益。只有真正做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防止腐败,才能真下做到“防范于未然”。强化和完善国家监督机制,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使用国家强制力来约束,使得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没有成功实现的机会,不给这些丑恶行为滋生的土壤。
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就要严于律己,同时也要严于律自己周围的人,洁身自爱,时常反省,时刻保持与党组织的密切关系,不断地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或许才能更好地抵制外来的各种诱惑。
江泽民同志1997年在中央纪委第八次会上强调指出:“许多干部犯错误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开始往往有个缺口,但由于没有批评,任其所以,日积月累,最后铸成大错。这个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平时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所以我再三提醒大家,要注意发扬批评与自
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这一点我们要坚持下去。”打击惩治党内的各种腐败,充分体现了党敢于面对错误,正视自身缺点和不足的伟大勇气。腐败是党内的一颗毒瘤,只有坚决打击惩治腐败,铲除腐败毒瘤,才能保证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保证党在新时期的核心领导地位。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在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成为党的优秀的接班人。
第三篇:思想汇报——腐败
思想汇报
腐败这个词,我们似乎听过无数次,电视上播放的有关题材的连续剧也不断出现,例如黑洞,黑冰„„,从这个重现率很高的词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它的确存在于我们中,而且是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些党员不顾党的法律,置党的优良传统于不顾,敢于以身试法,大大损害了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特别是最近陈良宇的事情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个词的意义。
腐败在我们党员干部中存在,而且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可能被消灭的。这就是说对反腐败的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无论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都要继续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文明一起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不但物质文明要抓好,同时对精神文明也不能怠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切实加强领导。经过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实践证明,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认识是清醒的,惩治腐败的态度是坚决的,党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五大选举产生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坚决贯彻党中央的部署,认真执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任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出了努力!!想当初每一个党员干部捧着誓词,庄重地宣读时,我们就应该有准备,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的组织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经历各种巨大的考验。应该说我们也都是抱着这种初衷的,但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历程中,我们有些同志败下来!
看着我们周围的人一天比一天潇洒,上酒楼,洗桑拿,开着名牌的车子,住着高级洋房,这时心理不平衡起来。便想尝试一下那些滋味,孰不知伊甸园中的禁果是偷吃不得的,一旦咬一口,那就要付出代价的,但一些党员干部依然没能清醒的意识到啊,纵使周围的人去劝,也做无用功,贪吃的念头不断涌现,对物质的享受欲望不断增大,最终东窗事发,只好接受人民对他的制裁。
外边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去引诱党员干部深陷其中,他们首先会对党员干部的亲人进行各种利诱,遇到有些人的思想觉悟不高的情况下,就拼命施放烟雾弹(即是糖衣炮弹),要知道并不是没一个人都能抵挡得住的,于是受骗的人只好拉自己的亲人下水了。还有的不法分子是设下陷阱让党员干部自己踩进去,让他欲罢不能。例如给他们灌酒,下蒙汗药,然后设计抓住他们的把柄,以致用来要挟他们,最后逼他们就范。
怎么说,自愿也好,或者说是身不由己也好,终究是违背了作为党员的意志,做了对人民不利的事!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严于利己,同时也要严于利自己周围的人,洁身自爱,时常反省,时刻保持与党组织的密切关系,不断地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或许才能更好的抵制外来的各种诱惑!
同时加强党风建设,严格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也是极其必要的。党风是一个政党党性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一个政党具有什么样的党性和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党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思想作风,也是工作作风。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党就能正确分析形势,使革命和建设不断胜利的发展;什么时候理论脱离了实际,不是犯了教条主义,就是犯经验主义的错误,造成工作指导上面的失误。胡锦涛同志1997年在中央纪委第八次会上强调指出:“许多干部犯错误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开始往往有个缺口,但由于没有批评,任其所以,日积月累,最后铸成大错。这个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平时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所以我再三提醒大家,要注意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这一点我们要坚持下去。”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在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成为党的优秀的接班人。
腐败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我们要响应党的号召,团结起来,与不法分子做斗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四篇:2014年份大学生思想汇报:关于腐败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对祖国的腐败的问题是比较关注的,因为这牵连着全国的人民根本利益,贪官腐败,必然导致民不聊生。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中国这样有组织、大规模反腐败的声势,在世界上是少有的。我们每年查处的省 部级领导干部10多名,对腐败分子的惩处也很严厉,杀了不少腐败的高官,大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小到科员不都因腐败被枪毙了。我们对干部的要求也较严格,有些事在西方不算问题,但在中国却是绝对禁止的。在西方,官员在生活作风上闹点名堂、赌博甚至嫖娼,是不会受处分的,可在我国却不行。如果嫖娼,要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我们反腐败度大,对腐败问题处理也比较严,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腐败呢?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方面发展较快,相应的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够健全,漏洞多一些,腐败也就自然多一些。这个过程,任何国家都经历过,美国也一样。20世纪50、60年,美国经济起飞的时候,腐败问题也很多。什么是腐败,按照世界公认的观点,用公共权力来谋取私利才是腐败。如,利用审批权、司法权、干部人事权等权力谋私,也就是指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
腐败犯罪是无形的,对腐败犯罪的打击和查处的难度也是最大的,而每件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影响也往往是巨大的。因此,这就要求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存在的腐败现象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对其存在的深度、广度、以及对经济建设、法制建设、民众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做出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使民众对当前存在的腐败现象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增强反腐败的信心,安心地从事经济建设,同时,国家根据评估结果建立有针对性的长效预防机制。这样,国家就可相对地对腐败行为有一个总体的掌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预防和控制腐败现象的蔓延,而不再象以前花费了高昂的办案成本却仍总是处于一个尴尬的被动局面。首先我们要明白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权力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监管和牵制,当权者在运用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分配社会各项资源的时候,由于人性上的弱点,导致资源分配丧失公平。腐败作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其发生和发展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和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存在的。认为腐败只有中国才有或者说中国最严重是一种偏激的认识,其实世界上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腐败比中国严重的都大量存在。而且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当处于某些特定的阶段时腐败会更容易滋生。改革开放以来,我过正处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与成熟阶段,各种观念的入侵与交织,经济的高速发展,反腐制度措施的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的综合原因导致我国的腐败发生率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有了相当大增加。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到,这种腐败的增加是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纵观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经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时基本都出现了我国目前所存在的包括腐败在内的各种问题。
广大人民群众必须要正确的认识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对党执政兴国的信心,激发对生活工作的热情。正确的认识腐败与反腐败之后我们就要着手解决我们就要着手解决目前在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当前反腐败工作的要点,这个体系既要包括从严惩治措施,又要包括着力治本的内容,这个体系必须要把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统一起来,在思想教育、法律法规、权力监控、源头治理等方面多管齐下打出“组合拳”。光有制度没有落实,一切制度都将是空壳。“不受监督的权利 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如何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制度上保证权利运行的公开,同时将监督权交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手中。制度上必须明确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是对政府的必然要求,建立责任制,让权利运行时刻处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中。在利用群众监督时,必须拓宽监督渠道,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群众的监督意识和水平,完善举报人和证人保护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得到行驶。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就一定能够有效建设一个河清海晏、官清民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入党思想汇报
第五篇:把好“五关”斩断用人腐败
把好“五关”斩断用人腐败
2014-08-01 10:28 来源: 人民论坛8月上 作者: 姚 桓
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当然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除此之外,重要的是把好入口,选好干部,防止隐患。恰恰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多年来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乃至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总结经验教训,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有机结合起来,并从制度上加以落实和保障。
如何认识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相结合
首先在认识论上,要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的辩证关系,防止片面性。党管干部是坚持党的领导、巩固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问题在于,党的领导在任何时候都要通过各级党组织工作体现,而党组织又由人组成,无论怎样强调党的领导、集体领导,归根结底是落实到“人选人”。人是有局限性的,在选拔干部这一重大问题上,既会有“看人走眼”的片面性,又可能掺杂个人考虑和私心杂念,完全做到客观公正很难。因此,发扬民主极其重要。在我们国家,人民的民主权力不能只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的任免权上,也要体现在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些具体环节中。另一方面,民主又不是万能的,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改革探索也容易出偏,有些群众仅仅从眼前利益、个体利益的满足出发衡量干部,“只要对我有利,就是好干部”。何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群众也难以完全准确地了解干部。离开党的领导去高谈民主,不仅难以纠正不正之风,也给一些不良分子可乘之机。所以,唯一的出路是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相结合。其次要解决的认识问题是,在选人中上下意见不一致怎么办?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其思想、行为是多样的,优点往往和缺点相联系,因而对人的理解最难,加上信息、角度、利益关系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对人的看法上下不一致是正常的。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党组织存在官僚主义或者个别领导用人取向不对;或者是一些群众不了解情况、存在情绪化因素;或者干部在工作中得罪了人。更大的可能是上下两方面的意见都有片面性。这种不一致恰恰可以成为互补。一些群众对干部的看法是有片面性和情绪化因素的,需要党的引导;同时,党组织了解干部也往往只看到他在领导面前表现的一面,忽视他对群众的态度、感情。党组织了解干部,往往侧重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而他的品德、做人如何却看不到或看不清、看不深,因为有些干部往往把他最好的一面展示给领导,一些缺陷、一些致命的缺陷在领导面前有所收敛,而面对下面的群众则毫无顾忌。我认为,这些年选拔干部工作一个教训是只重视政治思想(重政治思想非常必要,但是流于表面、表态、站队)而忽视了品德,听其言而忘记观其行。在这方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在干部的人品、做人方面,可以发现组织部门看不到的问题。因此,应当把选拔干部作为在党的领导下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看作深入了解干部的过程,看作党委成员、组工干部提高选人用人水平和能力,向群众学习又引导群众、提高群众民主素养的过程。认识达到这个高度,就不会为“上下看法不一致”而来回摇摆、裹足不前。
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相结合,需要科学、周密的制度去保证、落实 一是明确规定选拔干部的各种程序,包括动议、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民意测评、讨论决定、公示、任命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在这里,一定要把民主推荐、民意测评作为必要性程序而不是选择性程序;唯此,方能杜绝“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现象。
二是在民主推荐、民意测评中要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这种领导和把关作用,主要体现在确保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风清气正。包括:向参加者宣传党的干部方针政策、干部标准,实事求是地介绍干部,及时纠正过程中出现的拉票、贿赂、串通一气、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等问题。民主推荐不能定框框,民意测评更不能做“引导性提示”或者任何暗示。既要支持和鼓励群众讲真话、心里话,又要教育群众认识到,讲真话不是情绪化,而是理性化,认识到选拔干部是重大政治问题,关系到党、国家全局和本单位事业发展,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准确、充分地汇集民意、提高民主质量上。三是明确规定在考察候选者时,除考察思想政治、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廉政表现外,还要了解候选者的政治品德和人品,了解他对党和人民是否忠诚,如何做人。因为如果干部对党和人民不忠诚、讲假话、缺乏做人基本道德,其思想觉悟是根本靠不住的。这方面的考察有难度,但也有一些办法,如把品德人品问题细化,了解候选者对上对下态度是否反差过大、常和哪些人交往、在“八小时之外”干些什么,是否热衷于搞关系网,是否敢讲真话、不虚伪,心胸是否开阔,对他人进步是否嫉妒,是否有同情心、是否幸灾乐祸,等等。
四是切实用好民主推荐、民意测评结果,坚持“多数群众不拥护,不能提拔”。这一条是中央早已经明确的,应视为选拔干部的 “底线”。问题在于,对于“多数群众”的认定,常常与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范围有关。应当适当扩大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参加者的范围,以验证是否得到群众公认。为尊重民意,可以考虑规定,一次民意测评未通过,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再次启动选拔程序;两次民意测评未通过,不再列入考察对象。同时,既要充分重视多数群众意见,也不能忽视少数人包括个别群众的意见,要在准确了解干部情况和群众意见基础上,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干部的德才表现。对于与事实有出入的群众意见,在选拔干部工作结束后,要进行解释、说明,这同样是尊重民意、贯彻群众路线。总之,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我,也不简单唯下,要唯实”。
五是把任前公示作为选拔干部的最后一道关口,认真把关,而不能当作形式。任前公示时提意见的往往是少数人、个别人,但要充分重视,特别是在廉政、品德人品方面的意见。发现问题认真核实,对一些问题线索也要严肃对待,深入调查,如果一时搞不清楚,暂时不考虑任命。和平时期的任命干部,情况不清楚应延缓一段时间,一般不会影响工作,相反,匆忙任命则可能造成后患无穷。
(作者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