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莫把小村官腐败当成“小儿科” (关于村官腐败问题))
近年来,“小村官”的“大腐败”已经成为破坏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毒瘤,不仅直接侵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甚至关系到我国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小官大腐败的问题决不能看成是“小儿科”,如果不深刻认识到村官腐败的严重危害,不及时采取措施根除,村官不仅起不到一盏灯和一面旗帜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将受到影响。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党的执政基础的最底层――村官的素质如何、作风怎样,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过去被认为不入“官”流的农村村委会主任等“村官”却屡屡制造涉案金额数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贪污大案,给中国反腐工作带来新挑战。
一是严把选举关,做到公正公平。要严格按程序进行村干部换届,选准选好接班人,严厉打击贿选行为,确保选民的真实意图。打破“终身制”,通过立法形式,在法律上对“村官”中主要负责人的任期作一定的限制,以避免长时间在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那些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形成的土围子团伙一定要坚决打掉。真正把理论知识好,思想素质高,有能力的人选到村班子上来。
二是严把教育关,做到全面有序。干部素质不高是农村干部的普遍问题,不可小视。要建立健全农村干部的培训教育机制,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做到经常化、有序化、制度化。通过举办法律培训班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通过举办业务技能培训班,帮助农村财会人员掌握会计知识和财务制度的专项技能,提高工作水平;通过举办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培训班,培养理财小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民主理财的作用。同时,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农村干部队伍,以改变目前农村干部年龄渐趋老龄化、学历偏低及其他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状,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建设和培养一支德才兼备农村干部队伍。
三是严把监督关,做到公开透明。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要实行定期审计;保持财会人员相对稳定,并加强考核;加强村务公开的透明度,尤其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重点项目、重要收支等,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规范票据使用制度;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村民理财小组、会计站来共同合力监督。要发动群众积极举报,公开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大大减少小村官大腐败问题的发生。
四是严把惩处关,做到严惩不贷。加大查处惩罚力度,让村官不敢腐败,对群众反映的村干部违法乱纪问题,要认真核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积极做好犯罪预防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村官贪污腐败问题。一经发现可能蕴藏经济问题,监察审计要及时介入,对腐败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绝不姑息。
第二篇:把村官当成事业来干
把村官当成事业来干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目的是培养熟悉基层、对普通百姓有深厚感情的后备人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自2008年以来,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本该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仅用近三年的时间,各地选聘的人数就达到了15.9万名,加上2008年以前部分省市区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多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干事创业。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时代响亮的品牌!
大学生到村任职,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把它作为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实现抱负的难得机遇;一种是为了临时就业,或者混一个基层经历。态度决定成败,两种态度必然带来两种结果。越是真心诚意,越能得到锻炼;越是敷衍了事,越会一事无成。每一个大学生村官,都应当用心领会中央的战略意图,把村官当成事业来干,找准在农村任职的目标定位,把人生选择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在农村这个大熔炉中锻炼成长。
把村官当成事业来干,就要扑下身子、磨练意志。村庄虽小,舞台却很大。经历的事情越多,积累的经验也越多;克服的困难越多,得到的锻炼也越多;解决的矛盾越多,增长的才干也越多。大学生村官一方面要虚心向农村干部群众学习,掌握农村工作的实际本领;一方面要发挥眼界开阔、思想解放、敢于创新的优势,帮助村民致富,推动村里发展。要有一股闯劲,接受各种任务和挑战;要有一股钻劲,认真研究农村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创业富民的门路;要有一股韧劲,遇到困难不打退堂鼓,经得起挫折的考验。事实充分说明,农村是大有作为的天地,大学生村官在宣传政策、推广科技、开拓市场、带动创业、化解纠纷、移风易俗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只要沉下心来,就一定能够在农村闯出一片天地,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把村官当成事业来干,就要扑下身子、磨练意志。村庄虽小,舞台却很大。经历的事情越多,积累的经验也越多;克服的困难越多,得到的锻炼也越多;解决的矛盾越多,增长的才干也越多。大学生村官一方面要虚心向农村干部群众学习,掌握农村工作的实际本领;一方面要发挥眼界开阔、思想解放、敢于创新的优势,帮助村民致富,推动村里发展。要有一股闯劲,接受各种任务和挑战;要有一股钻劲,认真研究农村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创业富民的门路;要有一股韧劲,遇到困难不打退堂鼓,经得起挫折的考验。事实充分说明,农村是大有作为的天地,大学生村官在宣传政策、推广科技、开拓市场、带动创业、化解纠纷、移风易俗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只要沉下心来,就一定能够在农村闯出一片天地,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贡献一份力量。把村官当成事业来干,就要融入农村,培养对农民的深厚感情。进了农村门,就要当农家人,真心实意和农民打成一片。要转变角色、摆正位置,先当好农民,再当好村官。沈浩之所以成为小岗村民离不开的好干部,三次摁手印把他留下,靠的就是他把小岗村当作自己的家,把小岗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一心为了小岗发展,一心为了村民致富。做大学生村官,不能只待在办公室里,而是要走进村民家中,到田间地头去,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难处,全心全意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你把乡亲当父母,乡亲才会把你当儿子。
把村官当成事业来干,就要融入农村,培养对农民的深厚感情。进了农村门,就要当农家人,真心实意和农民打成一片。要转变角色、摆正位置,先当好农民,再当好村官。沈浩之所以成为小岗村民离不开的好干部,三次摁手印把他留下,靠的就是他把小岗村当作自己的家,把小岗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一心为了小岗发展,一心为了村民致富。做大学生村官,不能只待在办公室里,而是要走进村民家中,到田间地头去,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难处,全心全意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你把乡亲当父母,乡亲才会把你当儿子。
把村官当成事业来干,就要抛弃短视眼光,扎根基层干事创业。今年是全国第一批选聘的大学生村官3年任职期满之年,有6.4万人要期满流动。对于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去向,中央有关部委提出了“留村任职、招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学习深造”5条出路。然而,现在我们国家最缺人才的地方还是农村,城里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一个却很了不得。村官的职业魅力,也让很多聘用期满的大学生村官难以割舍。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将赢来新的发展机遇,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的舞台必将更加宽广,留任村官完全可以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继续大展宏图、干出一番精彩的事业。
第三篇:村官腐败不可小覻
网评文章
村官腐败不可小觑
梳理近年来甘州区查处的村干部违纪案件,五花八门,让人唏嘘:沙井镇某村出纳陈某将村集体资金8万余元据为己有,党寨镇某村支部书记韩某以虚列支出、重复报账等方式贪污土地整理项目资金6.9万元,甘浚镇某村支部书记阮某在实施通村公路工程收受建筑商现金4万余元……村干部违法违纪作案手法五花八门。有的相互勾结、合伙作案;有的收入不入账,直接侵吞。有的手段相当隐蔽,以发补助、奖金的名义将公款私分,或借跑项目、购物资等事项,虚列开支、虚报冒领;还有的设账外账,公款私存等等。
2011年以来,我区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13件,涉及村社党员干部59件70人,占立案总数的52.2%。愈演愈烈的村干部腐败现象,已成为农村社会肌体上的一大“毒瘤”。村干部腐败,导致惠农政策无法落实、落实不到位、不及时,从而极大地损害了群众利益,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给干部队伍的形象造成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最能刺痛人民群众的心,其危害不容小觑!村干部腐败频发,原因有四:一是文化程度偏低。一些村干部知识严重老化,文化偏低、年龄略大,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依法行政能力低。二是法制观念淡薄。有的村干部尽管对贪污受贿要受到党纪、国法制裁的道理都知晓,但在日常交往中,何谓收受贿赂,何谓正常人情往来,往往划不清界线,有的村干部竟认为“我给你办事,你给我好处”合情合理,大肆收受贿赂。有的打着为村民谋取利益的旗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欺上瞒下,假公济私,利用手中的权力自肥其私。有的村干部报着侥幸心理,知法犯法,自认为自己的犯罪手法天衣无缝,贪污款项或收受钱财也是天知地知,便无所顾及,步步沦陷。三是作风不够民主。有的村干部特权思想严重,作风不民主,骄横跋扈,大搞“一言堂”。有的村干部把个人利益放第一位,放松对自我的要求,能吃就吃,有便宜就占,愚弄乡邻,糊弄百姓,工作作风极差。有的村干部因他人富而心态失衡,贪念私欲渐渐盛行,便借职借势敛财。四是监督制约缺位。个别乡镇经管站工作人员在落实“村帐乡管”制度中玩忽职守,不负责任,记帐不及时,把关不严格,监管不到位。部分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不到位,碍于情面有意见不提,监督无从谈起,久而久之放纵了村干部。有的村党委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规范,村民对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等不甚了解,社会监督渠道不畅通,客观上给违纪违法行为提供了空间。防止村干部腐败,需标本兼治,全面推进。一是要把好村级换届“选人关”。乡镇党委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善当伯乐会相马”,严格标准,把好素质关,引导党员和群众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同志选为村干部,为村民服务。二是抓好干部素质“培训关”。强化村干部对党纪、国法、条规的学习,增强村干部对法纪条规的敬畏心,提高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常扯袖子常提醒,促其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三是落实干部待遇“常关怀”。全面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即给村干部定职责目标,做到村干部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着力营造奋发进取、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四是推进村务财务“规范化”。深化村级事务和农村集体“三资”电子化规范管理工作,落实“四议两公开”、“村财乡管”、村务财务公开、村级“零接待”等制度,规范运行,加强监管。强化乡镇经管站、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和作用发挥,加强对村官的权力监督制约。五是惩治村官腐败“零容忍”。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村干部贪污、截留、挪用、侵占等问题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将支农资金、各种补贴发放和征地拆迁、小康住宅楼建设等领域作为预防、打击的重点,严查重处,立查立处,使村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甘州区纪委宣教室 段月宾)
第四篇:如何治理村官腐败
如何治理村官腐败
作者:刘东阳
在我国,现代化的村庄治理主要源自上世纪80年代,其主要表现就是建立村民委员会,实现村民自治。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为了推动村域发展、村民致富,农村涌现出大批能人致富、能人治村的村官。与此同时,由于村务管理不公开透明,缺乏对村官的监管以及村官个人欲望膨胀等因素影响,村官腐败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为此,我们可以结合村民自治的特点,从规范选举程序和权力控制入手,完善村务制度建设,让村官履职中没有腐败空间和漏洞可钻,用不能腐的制度体系来推动村庄治理的现代化建设,把村官手中的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严格控制村级选举中的“贿选”。由于受历史因素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农村选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请客送礼、拉票买票、宗族选举等时有发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贿选村官”。在经济发达地区,贿选村官现象尤为突出,因为在这些地区,村官虽小,但权力的“含金量”却很高,具有很大的腐败空间和利益。为了获取这顶“官帽”,选举前经常对村中选民采用请客、送礼、送钱进行“贿选”。很多时候,通过“贿选”当上村干部的,上台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捞本”,把花出去的钱“收”回来,根本难以从广大村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做事情,更多的时候是侵害村集体利益。因此,要从党纪政纪和法律上加大惩处贿选的力度,努力遏制贿选。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让村民充分认识到,手中的选票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并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断创新杜绝贿选的方式方法,做好选举前的准备工作。
仔细甄别“村官”的“人选”。村“两委”人选问题直接事关村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党的方针政策能否传递到“末梢神经”,关键依赖于村官。大量事实证明,只要村干部能干、肯干和会干,该村的工作推进起来就很顺利,群众的满意度自然就很高。引导村民群众仔细酝酿村干部人选,把“信念坚定、遵守法治、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为能否作为村干部的重要标准。在选举中,严格按照选举程序,乡镇(街道)党委和村里群众要注重村官的人品问题,真正把那些想干事、有能力、有威信的能人选上去。
认真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的“程序”。当前,出现“村官”腐败的村庄主要原因是村级事务规范化程度不高,财务管理不公开透明,资金使用混乱和不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有些村干部飞扬跋扈,作风霸道,搞“一言堂”,办事不讲程序和规矩,村里重大事项根本不进行民主决策,村民也不了解村里重大事项建设和经费的使用情况,有些甚至为了躲避监督,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很容易滋生腐败。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引导村官依法履行职责,及时公布村务财务情况,让村民自治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教育引导村干部和群众,不断推进村务事项的民主化管理,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群众关注村级事务和村级发展,减少村官贪污腐败的空间。
加大土地利用、财务等重点事项的“监督”。回顾近年来查处的村官腐败,绝大部分都涉及土地征收、占地拆迁、承包流转、惠农资金使用以及村里重大工程等事项,村官腐败也主要发生在这些领域。对此,必须切实担负起对重大项目和资金使用的监督责任,延伸监督触角,不留监督“死角”。目前,审计监督和纪检监督,主要是进行事后监督,缺乏事前监督和过程监督,贪污、受贿等问题主要发生在这些环节,负有管理的职责部门应当强化事前监督和过程监督,尤其在重点项目实施中加强跟踪,发现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对于发现问题的,纪检监察部门要及时查处。通过严密的监督网络,不断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奉公、依纪依法办事。
整合举报信访“信息”。在治理村官腐败中,纪委和信访等部门要充分担负起监督作用,确保监督落实到位,不停留在纸面和文字上。纪检干部要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理念,结合镇村联系紧密的特点,善于整合镇村的信息资源。通过镇里党员干部了解村干部违纪的有关情况,同时,加强与基层群众沟通交流,依法借助人民群众进行反腐,了解“两委”干部的违纪线索。经常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经管站和信访办等部
门沟通,善于从村财务、村务公开和惠农资金使用中发现问题。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社会上流行的吃吃喝喝、拉帮结派等行为,及时提醒教育、诫勉谈话,防止小错酿成大错。适时关注网络舆情,收集网络上涉及本地区村官的违法违纪信息,及时查处,在紧抓办案同时,抓好党风廉政预警工作。
对村官腐败要严肃“惩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在“村官”反腐中,乡镇党委要加大力度落实主体责任,对村官违法违纪绝不包容迁就,更不能以本地区有腐败案件“丢面子”而加以姑息迁就。当前,有些领导干部甚至认为,如果对村官管理监督过严,可能会影响村干部干工作的积极性,以为了推动工作为借口放纵村官的某些不合法行为等。对于违法违纪的“村官”,必须加大处罚力度,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坚持用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坚决杜绝和避免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当“好好先生”。通过严肃惩处,发挥正风肃纪的威慑力,使广大村官对权力心存敬畏,为乡村治理营造清风气正的好环境。
第五篇:村官腐败透视
村官腐败透视:多兼职打工做生意 村民一般只能见2次 2013年09月02日 10:03 来源:南风窗 作者:石破
原标题:村官腐败透视
“这个村,有一半都是我的娃。”在三门峡市西南方,距离市区90公里左右的一个小村里,村支书张大万(化名)笑嘻嘻地对市里来的驻村工作队员说。本村的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去了,他们的留守妻子竟然成为张支书的猎艳对象。
但农民们对村干部普遍和最大的愤怒,并非来自男女作风甚至性侵方面。他们最在意的,是自己和集体的财产受到了村干部的不法侵占。
农民最在乎钱财被侵占
2011年初河南省纪委一项调研显示,2008年以来本省群众赴京或到省信访案例中,涉及农村问题的占73.2%;在涉及农村问题的信访举报问题中,因涉财问题引发的占88.7%。当年4月1日起,河南省纪委在全省开展对农村涉财信访举报的专项治理活动,“惩治农民身边的腐败”。在这项为期半年的行动中,共有845名村干部和党员受到党政纪处分,10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涉案金额7017.2万元。
以845名受到党政纪处分的村干部和党员来计算,平均每人涉案金额只有8.3万元。这既说明了村干部腐败的普遍性,也说明了村官级的腐败一般涉案金额不多,这跟村官职务低微,以及河南贫困农村多、资源相对较少有关。
河南三门峡市检察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村支书、村主任占到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总数的46%。其中92%的村官腐败案件发生在土地转让、资金管理环节。涉案村官们总有办法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虽然全村老少都想要点好运气,但似乎这些村官的运气比大部分人的都要好。
当高速铁路修到三门峡渑池县洪阳镇时,村支书王某便伙同他人虚报冒领高速铁路占地补偿款及其他款项10多万元。与洪阳遥遥相望的英豪镇村民组长董某,也利用职权挪用村组征地补偿款以及赔青款合计83万余元。看来不是职务,而是机会,才是决定村官们捞钱多少的重要因素。该县的一位村主任刘某,相继贪污、挪用和侵占村里的征地款、土地补偿款,共计上百万元,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而三门峡陕县张汴乡刘寺村会计赵开让,利用负责该村退耕还林专项补贴款的领取和兑付工作的职务便利,采取收入不记账的方法,连续5年贪污48.29亩土地的退耕还林粮食补贴款、劳务费补贴等共计47912.7元。
2011年4月9日,河南新野县上港乡政府被200多名农民包围了,他们高喊:“我们要土地!我们要吃饭!”他们所在村组的组长、会计将集体土地擅自转让给了别人做宅基地,收取的费用不知去向。因为这件事闹得很大,组长、会计在当天夜里将部分涉案钱款突击分给本组群众,有些人闭口了。但县纪委在调查中,不仅证实该村组干部侵吞转让款确有其事,而且发现了该村村支书、村主任、副支书、村委副主任、村文书5人也涉嫌非法将集体土地转让给私人作宅基地,获取转让款53.42万元的事实,其中3人被依法拘留。
腐败原因,另一种视角
义马是三门峡全市经济最发达的县级市,该市纪委在今年7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剖析村官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一是“基层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二是村官搞家长制,独断专行,“只要他不想让人监督,是无人敢监督的。农村监委会、基层群众的监督形同虚设、苍白无力”;三是“财务管理制度极不规范,村会计科目随意设置,记账方法不统一,账账不符、账款不符、有账无证、有证无账现象较为普遍”。
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党政部门及专家学者对村官腐败成因的看法,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村干部侵犯群众利益的后果不严重,群众也不会上访,这个上面也知道。”三农问题研究专家李昌平说,“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责任不在基层。上级要求乡村干部不管用什么手段,必须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懒政’。结果就是:城里的所有坏事都是‘临时工’干的,乡下的所有坏事都是基层干部干的。”
村官的腐败往往从贿选开始。记者在豫西农村采访了解到,在基层民主选举中,贿选是一个普遍问题,区别只是贿赂的数额大小,东西多少。在小村、穷村,候选人给年满18岁的村民每人发几包方便面或两盒散花烟,或请选民去街上吃顿饭就行了;在大村、富村,有的给选民送2000、5000元钱,还有送羊毛衫的。
农民对村干部的看法是:“什么干部不干部,谁干都一个球样。他干几年下台了,跟咱没关系。”农民看重的是即时性实惠,谁给实惠就投票给谁。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手里的这一票有多神圣,也许就值两盒烟、两包方便面或几百元钱。此外,家族、血缘因素也影响选举。有的村里,一个大家族几十口人,把票集中到一起,投给一位愿意“出血”的候选人。有些在外打工的人不想回来投票,候选人就雇一辆面包车,把在市区打工的本村人都拉上,选举完后,再把他们送回来。
农村的优秀人才很少,年轻、有文化的人都外出打工了,还留在村子的也往往清高,不愿同流合污,有思想没钱,老百姓也不选他:“他没钱,不给我东西。”
“近两年,政府把富人弄回村当村干部的很多。乡政府动员我们回去竞选,富人的得票率也高。”陕县王家后乡刘家山村支书刘铁刚说。6年前,刘铁刚是这个村的副支书,同时在外面搞实业。当时的支书年纪大了,乡里动员刘铁刚回村当支书。“书记鼓动了我两个月,我一再说,我在外面做实业,没有精力顾这一块。书记说你再不接村里就乱套了。实际上,刚接支书时,我还把实业也放弃了。”
在李昌平看来,好人不会主动当村干部,因为当村干部动不动就得违法。上级要求他们什么事都要干,却又没有合法的收入来源。记者也了解到,在陕县,村支书的补助是一个月500来元,村主任只有三四百元。“坏人去选村干部,是因为他有了权,就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了。他要不干坏事,付出的成本怎样收回来?最关键的是,现在的所谓‘民主选举’,是出自西方话语体系,它用竞争的方式将中国乡村几千年来的熟人社会、人情社会给撕裂了。你要当村干部,一定与黑恶势力结合,因为黑恶势力才有执行力,你当村干部不与黑恶势力结合能搞得了吗?但老百姓就更苦了。”正因为如此,“扯什么‘行使权利监督村干部’都是没用的”。
曾经长期在河南开封市、兰考县挂职的中国农大副教授何慧丽也说:“人心是乡村社会结构的反映,乡村社会结构歪曲了,村干部不出这些事,也会出其他事。现在大家随便说说的农村基层民主,不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民主,这个‘民主’是泊来的词,泊来的标准,泊来的目的,怪不得与农民无关了!”
工业化、城市化大潮的影响
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该法首次提出“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
陕县王家后乡刘家山村党支部有3名成员,分别是支书、副支书和党支部委员。这位委员还兼任村监委会主任,这是乡里要求的,因为他可以参加支部会议,“容易统一意见”。
村干部实行坐班制,每天起码要有一人值班。在豫西地区,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常年不住在本村,而是住在县城、市区,有的在外开办企业,或经商做生意,村里有事时才回去。村民见到村干部的主要机会有两个:“一是让你掏钱的时候,二是换届选举时上你家里拉选票。”陕县张茅乡一位村支书说,他们班子5个人,有3个人在外兼职打工,包括他和村长。问其原因,支书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一个月补助只有几百元,够干啥呀?”那村里的工作岂不受到影响?支书说:“反正都有手机,有事一通知,我们就回来了。”
近年来,国家搞新农村建设,投资修路、修水、修电、土地平整、村庄合并,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救济、扶贫、“万名干部进农家”、“农家书屋”等,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它们也成了少数不法村官上下其手的机会。
当了村干部,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待遇问题。在土地问题、林权、修建高速公路及建厂占地等方面,包括地面附着物的补偿、上级拔下来的补偿款等,村干部认为反正分给群众也不够分,就先把自己欠发的补助补齐了。陕县张茅乡清泉沟党支部副书记陈某、村主任赵某、会计张某3人,虚报冒领土地补偿款24773元,用于冲抵乡镇欠发自己工资,给自己发放交通、通信补助等,直到检察机关立案查处时,他们才知道这是犯罪行为,痛哭流涕。
“乡里不管你咋干工作,他只给你布置任务,只要结果。”陕县一位村支书说,“前阵子,上面要求村里宣传十八大精神,弄各种宣传牌子,每个村花了2万来块钱。今年要求搞‘道德讲堂进乡村活动’,每个村要花几千元,现在还没结束。最近县政法委又要求我们搞‘平安建设’,村村装摄像头,建网络。”
三门峡市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尚柏仁当过10几年乡镇和区级干部,现在还经常往乡下跑,很熟悉农村情况。他说:“农村低保的名额往往被村干部的亲属顶了,真正应该享受低保的反而享受不到。某乡镇搞过扶贫包干,每个干部包一个村里最穷的百姓,两年内让他脱贫。村干部不选最穷的百姓让干部包,而是选个条件不错的。他们说:‘如果两年后他脱不了贫,你们领导也下不了台呀!’”
村干部的腐败,给留守在农村的孤老妇孺本来就贫穷难熬的生活雪上加霜。何慧丽说:“当前的这个社会是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本位,以官员和商人为主位的社会,很大程度上断掉几千年乡土历史的根。这是因,种这些因下去,果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