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9:4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报告(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报告(共)》。

第一篇: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报告(共)

良心堡镇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报告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为了全面深入了解我镇新生代农民工状况,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为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良心堡镇团委通过实地询问、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调研活动。本次调查内容涵盖新生代农民工当前生活状况、社会保障、社会融合度、就业培训以及权益维护等方面。

一、新生代农民工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关心:

第一,社会融入度低。“80后”和“90后”新生代农民工部分在城镇长大或出生,但是其身份又是农民,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只是把自己看作城市的过客。新生代虽然工作在城市,拥有的却是残缺的生活,社会地位处在城市社会分层结构的下层,他们被边缘化并被排除在城市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之外。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普遍偏低,生活条件较差,而且缺乏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简陋,这使他们在城市中面临极

大的心理压力。

第三,新生代农民工大多生活圈子单一,与城里人交流较少,社会融合度低,他们生活基本是按“工作--吃饭--睡觉--工作”的作息规律循环,游离城市生活之外。由于寂寞无聊,多数农民工不是找一个饭馆喝酒、聚会,就是打牌、搓麻将,总体上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是城市社会的边缘人群。

第四,就业和培训率低,据调查统计,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状况整体较差,个体间参差不齐。经过政府部门及中介机构培训的农民工仅占31.5%。不少农民工由于没有时间和经费,加上有的培训课程、项目与需求脱节,针对性不强,农民工参训积极性不高。

二、一些建议

1、改革并逐步取消现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只有真正取消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将农民工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创造一个有利于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环境,才能使每个公民有平等机会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

2、加强人文关怀。应当加大对农民工的舆论宣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民工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农民工所做的重大贡献,引导用工单位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3、着力解决住房与教育问题。应当建立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形式提供农民工居住

场所,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农民工公寓,探索建立农民工公积金制度。应当加快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益的落实。

第二篇:农民工社会调查报告(完整)

农民工社会调查报告提纲

农民工社会调查报告提纲如下:

一、调查时间、地点与方法

时间:2010年7月

地点:广东

方法:问卷调查法

二、调查对象、内容

(一)对象

各地区农民工,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6份,收回6份。

(二)、调查的内容

1.个人基本情况

2.学习需求

3.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4.希望和要求

三、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

内容提要

农民工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自身的发展状况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农民工的基本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农民工的发展提供条件。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工,本人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6名农民工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一、社会调查的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各方面建设速度加快,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各种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村人均纯收入下降。为了获取生存物资以及改善生活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城乡转移。另外政策放宽进城务工限制,由此形成农村劳动力向城乡大量转移的社会现象。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被统称为农民工,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此他们大部分从事比较辛苦的工作,也有的找不到工作,从而流离失所,给社会增加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提高农民工文化水平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农民工继续学习的需求情况,包括:农民工继续学习的意愿、愿意继续学习的农民工的学习形式、希望提升学历的农民工需求的学历层次、学习科类、学习学校或机构。希望参加短期培训的农民工需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能更好地帮助农民工提升各种工作能力以及提升综合的素质,从另一个角度也为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二、社会调查的过程

(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

时间:2010年7月

地点:广东

方式: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6份,收回6份。

(二)调查的范围、对象

(三)调查的内容

1.针对农民工的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1.)基本情况;

据目前了解,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工83%为男性。平均年龄35岁,其中30岁以下农民工占50%,整体年龄偏高。受教育程度:有17%农民工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83%为高中(包括职高)。受调查的6个人当中,其中男性5个,女性1个,大多数农民工已婚并带有子女,有的农民不止一个子女。这些农民工子女大部分在原居地就读,变成了留守儿童。由于社会生活成本的提高,沉重的生活负担是他们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而在选择所去的地方当中,珠三角的发达城市和长江三角占了大部分,而选择去西部地区的几乎没有,选择工作区域的决定因素是年龄和文化程度。另外一般的农民工税后工资为1500元-2000元人民币。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其中有66.7%的农民工表示愿意继续学习来提高文化水平。希望通过提升学历获得更好的工作。另外的一部分则希望通过参加短期培训学习一些专业技能,从而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2.)学习需求;

在调查的6个人当中有两人不愿再学习,也就是说大多数农民工还是希望通过参加培训或自学提升学历,同时学习一项或多项实用技术,从而谋取一个稳定高薪的工作,从而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以及让子女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而不再跟父母一样从事低收入工作。有60%的农民工希望提升学历为大专,只有5%希望达到本科。多数选择科类为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工学、管理学。在想学习的农民工当中35%农民工选择脱产学习,40%选择业余学习,另

外20%选择完全自学。5%希望参加短期培训的农民工选择较多专业为:机械加工与制造、电子电器、数控技术、机电技术、设备安装与维护、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等。

3.)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在调查的6个人当中,他们担心的问题也不是都一样,但也不离开子女上学就业问题、劳动报酬及时足额发放问题、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保险问题、就业服务和培训问题,这反映了农民工也需要被关爱,更需要社会去关注和帮助他们,这样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整体民族素质。

三、社会调查的结论

(一)效果及体会

毛主席说过“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要关注一件事情,你必须亲身去接近去实践它,不要凭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农民工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大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建议和对策

第一,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我们在解决农民工问题时必须更新思路,把现有的思维定势打破,将农民工纳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因此,国家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思路来解决农民工

问题,积极稳妥地加快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步伐。《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认真落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措施,这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突出工作重点,力争在建立和完善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各项制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真正为农民工解决实际性的问题。第二,开放城市教育培训系统,尽快落实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权,提高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在促进城市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现代化进程中所起重要作用的认识,增进相互理解,共建共享和谐。落实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权并非只是有利于农民工个人的事情,它实质上是国家发展与强国战略的需要。由于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与国家的核心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政府培训农民工以提高其技能素质显然责无旁贷。因此,政府需要有农民工培训的专项投入,只有加大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农民工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生产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这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中国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

四、写在最后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从这次的调查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非常之多,现在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城市的建设做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有所欠缺,这抑制了城市的建设,工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也是不利的。从这次调查的情

况来看,农民工自己对学习的需求非常大,想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或其他技能,从而提升自己的工资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农民工学习的需求无论对国家的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的稳定有着很大的意义。希望全社会来关爱我们的弱势群体,关爱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们,真正创建和谐社会。

第三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2011年8月,宜昌市共青团组织根据团中央、团省委统一安排,在去年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为主题的“共青团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以下简称“面对面”)活动基础上,结合我市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实际,将“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留守子女的亲情联系”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布置开展了以“宜昌市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留守子女的亲情联系”为主题的2012宜昌市“面对面”活动。

一、调研内容

在指导各县市区团委开展本地“面对面”活动的同时,我委同步开展了市级层面的“面对面”活动,通过向已婚育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集中访谈、电话访问等形式,针对他们的基本文化需求、文化消费能力、文化生活情况等方面的基本现状,重点是针对他们与农村留守子女的亲情联系情况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调查研究。在前期调研阶段,我委发放问卷1875份,回收有效问卷1513份,面对面集中访谈217人次,电话访问37人次,累计调研1767人次,调研对象广泛分布在交通运输、餐饮旅游、商品零售、建筑制造和居民服务各个行业。此次大样本调研活动让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农村留守子女的生活现状与诉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宜昌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特点

调研结果统计显示,我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主要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整体文化程度相对更高,同时,掌握技能的水平也有所提高。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大多数为初中和高中学历,分别占总数的58.3%和34.5%。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难以进入更高水平的学历阶段,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合计只占7.2%。另外,新生代农民工政治面貌以共青团员和群众两项居多,分别占47.9%和44.5%,中共党员所占比例偏少,只占5.9%。二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精神文化生活单一,人际关系圈比较狭窄单调。在面对面集中访谈中,已婚育新生代农民工普遍表示他们向往高端且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但从统计结果来看,72.1%的受访者认为“缺少文化娱乐生活”。39.2%的受访者业余时间主要娱乐方式是打牌,23.4%的受访者业余时间选择看电影或电视,18.9%的受访者业余时间选择去网吧上网聊天,总体来看精神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究其原因,38.5%的受访者反映,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导致缺乏业余生活时间太少,27.9%的受访者感到城市生活成本太高,这些也是影响他们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他们业余时间的主要交往对象集中在单位同事和老乡两种人群上,人际交往圈比较狭窄单调。总体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处于相对焦虑和空虚的精神状态,31.2%的受访者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觉一般,19.7%的受访者认为不满意。三是夫妻普遍结伴外出打工,和子女日常联系较少。67.4%的受访者和配偶结伴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交由老人或者其他监护人照顾。于是,留守子女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外打工时最重要的精神寄托,留守子女的问题也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担忧。但是数据显示,已婚育新生代农民工同农村留守子女的联系间隔周期较长,57.1%的受访者超过15天才和子女联系一次,而且同子女的联系也主要局限于电话和熟人捎口信等间接形式,其中电话联系的占43.8%,熟人捎口信占27.6%,两者合计占71.4%。而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留守子女多与祖辈生活在一起,身边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性格普遍比较孤僻,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均令人堪忧。

三、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留守子女亲情联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生代农民工片面关心子女物质生活。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增加家庭收入与改善孩子教育不能兼顾的两难境地,正所谓“养得到娃的身,养不到娃的心”。他们普遍表现出疏于管教或教育方式方法不得当的问题,外出打工后与子女缺少沟通,存在用金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他们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事实上成了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有些家长虽然关心留守子女的学习,但只停留在关心考试分数的层面上,加之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缺乏对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缺乏对子女思想道德的引导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从而导致一些留守子女生活散漫,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生活习惯差,情绪低落且波动大,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嫉妒心强,自卑感重。

2、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成长缺乏规划。54.3%的受访者在被问及子女成长规划时表示“经济压力较大,希望孩子早点出来打工改善生计”,我们通过面对面集中访谈和电话访问等方式同受访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初步分析出两点原因:其一是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工作压力较大,导致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家长难以为子女接受高水平教育承担经济压力;其二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水平相对城市同龄人较低,较少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相应的职业规划和子女成长规划意识淡薄,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受“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认为“读书说到底就是为了几张文凭”,因此对子女教育关心程度较低。已婚育新生代农民工相对更加关注子女在校期间的身心健康,64.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机会非常愿意参加针对留守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家庭教育培训。

3、缺乏新生代农民工稳定联系子女的社会化机制。随着我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我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类专项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机制日益完善,但基于已婚育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农村留守子女这一特定人群的服务管理机制衔接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比如宜都、远安等市级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管理示范县市区已基本普及“亲情电话”,帮助本地农村留守儿童同外出务工的父母建立日常联系,但此项机制并没有覆盖到外地来宜务工的已婚育新生代农民工。我市各类企业与社区中的群团组织、志愿服务机构和兴趣爱好小组已初具规模,但是活动设计针对性、开放性和专业性不足,47.3%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的共青团组织“偶尔开展一些活动,但作用不大”,57.3%的受访者表示“知道社区组织活动,但没有邀请我们参加”,只有19.3%的受访者表示所在的企业或生活所在的社区经常为他们及留守子女提供志愿关爱服务,且效果很好。

四、改善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留守子女亲情联系现状的建议

1、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壁垒,改善留守子女进城生活条件。一是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籍制度的限制,淡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同其他社会主体间的身份差异,逐步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消除制度性障碍。二是要解决子女入学困难。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基础教育制度改革,为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就学提供更多机会。要制定具体措施,推动公办学校打破招生区域限制、放宽招生条件,并为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上学提供政策优惠,确保教育公平。三是要改善基本居住环境。把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解决城镇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范围内统一规划考虑,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居住条件,为留守子女随父母来宜生活提供基础保障。

2、加大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力度,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教育水平。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及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善根本上在于其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整体水平,而且对加强其与留守儿童子女的亲情联系,促进留守子女的成长成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优化和调整职业培训布局,以人社部门为主导,组织引导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机构链接形成一套覆盖我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培训网络。针对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激励优惠政策,引导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完成高中、大专阶段的文化知识培训和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的职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此外,抓住春节期间新生代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时机,召开家长会,积极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专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提高其家庭教育水平。

3、深化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联系留守子女的长效机制。在继续发挥学校关爱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进一步深化我市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一是健全新生代农民工与留守子女的常态联系机制。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全面开通“亲情电话”、“亲情视频”、“亲情书信”,确保留守学生每周与外出务工家长联系一次,定期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及心理情况,各类企业、社区也要适当筹集资源做好“亲情电话”架设工作,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子女的常态联系和交流。二是对留守儿童开展“感恩教育”。学校要以班会、团日活动为载体,对留守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引导留守学生感知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与不易,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意识,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奋发图强,为外出务工父母减轻负担、消除忧虑。三是要坚持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关爱、结对帮扶、志愿发动等重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爱心妈妈”等志愿结对帮扶品牌活动,加快心理咨询师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推广以心理健康为特色的“阳光家园”集中关爱项目,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平安、快乐地成长,免去外出务工父母的后顾之忧。

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留守子女的亲情联系是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社会各界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留守子女两大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机制,全方位、多角度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为全面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及其留守子女的根本利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农民工融入城市度调查报告

农民工融入城市程度调查报告

一、背景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队伍的产生和不断壮大,对改变农村面貌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

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了少量的第一批入城打工的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第二代民工群体,农民工是城市被雇佣者中劳动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但在现代化过程,农民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报道,农民工对经济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16%。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且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公正与和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的全局。

此次学校举办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恰逢梅建明教授的课题正值调研之际,我便借此机会对一些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大学生角度对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解。

二、调查的相关情况

调查时间:2012年1月24号至2月5号

调查对象:春节回家过年的农民工

调查形式:以采访形式为主,调查人员进行笔录

三、调查内容

在此次调查活动中,接受调查者共20人,平均年龄为30.5岁,其中16~25岁的占45%,26~30岁的占20%,31~40岁的占10%,41岁以上的占25%;;女性7人,男性13人。

(一)农民工在城市现状

1、就业状况

调查显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是农民工主要的输入地。在本次调查中,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务工的占75%,在其他城市务工占25%。大部分农民工都说在省会等大城市能找到的务工机会比较多。

农民工的就业部门分布于各个行业,但仍然比较集中。在20个样本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人数最多,占35%,其次是建筑业、餐饮住宿业、其他行业(医院护工、海员等),各占15%,交通运输业占10%,商业和地产物业各占5%。

关于其所属部门,没有农民工从属于行政事业单位,有65%的农民工在私营企业工作,20%在合资企业,10%在公有企业,5%自行创业。

2、收支状况

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大部分农民工的工资能定期、规范、及时地领取。在被访者中,按月领取劳动工资的占75%,余下的均为工资被拖欠两个月之内。而且据被访者说,克扣和拖欠工资的现象跟以前相比大为减少,即使工资被克扣和拖欠,原因也是由于部分用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或者是扣留一部分钱,作为防止不辞而别的手段,或者是上一级暂时经费有困难,缓发工资。这说明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基本得到落实,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接受调查的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3000元左右,正常情况下,农民工平均每人每月的固定支出约为1000元,其中,用于食品消费支出占固定支出的50%左右。

3、工作状况

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劳动时间,平均每天在10 小时以上,甚至有些还在12小时以上,大大高于城镇职工的平均劳动时间。超时加班就成为农民工工作的常态。调查过程中,农民工表示他们要经常加班,而且大部分农民工表示在节假日不能得到休息。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是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很多工种岗位具有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特点,超时加班工作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虽然农民工要经常加班,以牺牲健康权和休息权为代价,但是很多农民工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在经常加班的农民工中,有很多不能得到加班费。由于工时水平低,为了挣更多的钱,时间对农民工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只能加大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的报酬。

4、住房及子女教育状况

接受调查的20位农民工中,65%是在城市郊区的农村里租住的简易房,有25%是就业单位提供的工棚宿舍,仅有10%住的是自己购买的商品房。住房普遍问题是拥挤、采光和通风条件差。被访农民工的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0平方米左右。

在调查过程中,大部分有孩子的农民工家庭表明由于大城市的学费高、孩子的户籍又不在城市,自己的孩子并没有跟随自己在城市读书,都在老家由老人照顾,在老家上学。而且很多家庭都是全家在外打工,小孩在16、17岁左右就辍学出外打拼。

5、社会保障状况

虽然养老、医疗、失业保障等问题已经引起各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重视,各种保险开始进入农民工领域,但实际上农民工的各种权利仍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在被访者中,几乎所有人被问到是否需要社会保险时都回答“当然需要”。但现实中仅有55%的农民工享有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其余的45%一项保险都没有。

在这些农民工中跟工作单位没签合同的占30%,其余的大部分都是签订的一年期合约,满一年就可能不再被用了,所以很多农民工在春节假期里都只能在家呆不久,因为怕去的晚了就会没有工作。

6、业余休闲状况

不宽裕的收入、不高的文化水平、拥挤的居住条件、高强度的劳动,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往往处于与城市文化的某种隔膜中。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一半以上主要靠看电视打发工余时光,打扑克、看电视、聊天几乎成为农民工基本的文化生活,上网吧、看碟片、闲逛则是一些年轻农民工业余休闲的主要方式。

7、对城市生活适应状况

调查过程中,很多农民工表明随着务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自己能够适应城市生活,不太适应或不适应的仅占5%。对于现有的生活条件,很多农民工感觉与最初在外的环境相比已经变好了。展望未来的生活,有近一半的农民工表示要回老家,20%的农民工表示要留在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人,还有15%的农民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其余的则表示还没有打算。

(二)农民工在城市的特点

1、农民工专业技能欠缺,文化程度低,从事职业大多为建筑业和制造业。从文化程度看,被调查的农民工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0%,初中文化程度占4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3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5%。

2、农民工在外各种权利得不到很好地保障。工资拖欠问题有所缓解,但一些行业和地区工资拖欠问题依然严峻。农民工超时加班现象依然严重,大部分农民工享受不到法定休息日。

3、社会保障进入农民工领域。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意愿和实际参保率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实际参加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农民工很少。

4、七成以上农民工具有相对稳定的住所,绝大多数农民工逐渐适应城市生活。稳定的工作、固定的住所、孩子方便的就学条件,是农民工迁居城市、安定生活、减少流动的保证,也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前提条件。

5、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有很大不同。在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65%,他们的外出打工动机是寻求个人发展,并不像其父兄一辈是为了解决自身和家庭温饱问题;多数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读过初中或者中专,在面对厂方提供的低廉工资待遇和恶劣工作环境时,不喜欢像上一代农民工那样忍辱负重,他们喜欢重新寻找适合他们发展的工作机会;而且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年轻的农民工虽然出外务工时间没有那些年长的时间长,但工资水平是与他们差不多甚至超过他们的,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更容易融入城市的氛围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而且当被问及未来打算时,老一辈农民工都表示终究要回老家,新生代农民工则是向往过真正城市人的生活。

四、调查结果

以上关于农民工的调查表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程度目前并不高,但正在逐渐加深。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他们有强烈的市民化愿望,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他们有更强的城市生活动机,不能容忍社会不公和身份歧视,他们正在逐渐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从调查来看,农民工的市民化还远远没有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是政策效应和制度因素,包括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农民工问题解决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等。而以户籍管理制度为标志的城乡分割制度,是农民流动和城市化适应的最大障碍,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城市现在还不是农民工的家,他们当然也不会全身心地融入这个不是家的地方。

五、实践感悟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在做这个调查前,梅教授就在那场解说会上告诉我们,在进行调查时一定要注意称呼和问问题的方式,要善于与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过程让我对此深有感触。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专门跟农民工群体做过接触,也没有做过这类调查活动,所以在调查时,不太懂的变通,有时会招人不耐烦。而我也懂得了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要虚心听取、接受别人给你的意见。

(二)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做社会调查时,自己就觉得自己社会经验缺乏,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懦弱就这样表露了出来。后来在做的过程中觉得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调查时虽然有人予以冷眼,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帮忙完成的。

(三)我们大学生要经常关注农民工群体。农民工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也是城市建设中很重要的一支队伍,国家和政府对“三农”问题很重视,作为一个大学生,关注

民生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素质,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关心和帮助那些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第五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议案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比第一代更充满着自我矛盾的群体,关注这个群体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对策解决其社会归属问题,对于我国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成为我国产业工人中活跃的生力军,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何去何从,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和敏感的社会问题。关注他们的社会归属问题,建构一种合理制度并采取适当对策使他们顺利实现城市化和非农化的转移,对于我国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以及“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代农民工的薪酬待遇、文化生活需求、医疗保障、就业创业政策、子女入学、住房困难、公共医疗卫生等问题是他们融入社会的主要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有效融入城市生活,关键在于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培训,提高职业技能,让农民工在城市中能找到工作、按时拿到工资、有保险,有地方住,子女有学上。

下载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报告(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

    南桥镇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世界 ---****县南桥镇外出民工子女生存现状调查调查时间:2010年11月3日至11月10日 。 调查地点:南桥村、珠村、青龙、车头。 调......

    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盐城师范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141 何诚 14263720 一,前言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亲情、教育、安全,缺失了这些至关......

    农民工的社会调查报告

    农民工的社会调查报告12篇 农民工的社会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20xx年6月。调查地点:农村、乡镇、就业办事处等地方。调查方式:采用收集材料、电话、网聊、面谈等方式进行调查。调......

    让农民工融入社会,让生活更美好

    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和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坚攻时期,农民工在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访谈问卷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访谈问卷 访谈政府工作人员。访谈对象主要选取相关部门负责人(农业局、人社局、扶贫办、公安、政府研究室、人大政协农办等)和一线具体负 责的政府工......

    农民工学习需求社会调查报告

    《农民工学习需求社会调查报告》 刘渊 ***98 一、调查基本情况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

    关于农民工的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专项调查 摘 要:农民工是指在改革开放初期,一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厂成为工人的农民。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

    农民工学习需求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征途一、 调查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各行各业都遭受着冲击。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的加剧。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