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2 19:4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

第一篇: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

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上出现了农民工这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能否真正融入他们为之工作的城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农民工融入城市仍面临很多的问题。笔者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关键词: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问题已被提上了日程,我国的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亦工亦农”、“非工非农”的特殊群体。“农民工”是指农民中进城务工的那部分人。“农民工”就是“农民工人”,其“农民”已不表示职业,而是从政策或制度意义上代表一种身份,“工人”才是现实的职业。所以“农民工”更确切地说就是“农民身份的工人”,[1]刘向红.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工”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农民工向城市的融入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十一五”时期,农民工将成为城市化的主角。然而,当前我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速度缓慢,成为城市“边缘人”。使农民工更好的融入现代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将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的发展产生重大意义。

一、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意义

(一)农民工融入城市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个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农民工在城市里辛勤劳动,不畏惧劳动环境的脏、乱、差,为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如果能采取有力措施,将极大地激发农民工创造活力和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农民工融入城市和农业产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民工融入城市将为农民的非农转移创造就业机会,能够很好的带动农村的发展,城市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地向农村扩散和渗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有利于城镇化的发展。统筹了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关系和谐,而区域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会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

(二)农民工融入城市能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认识农村劳动力融入城市的重要性,必须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高,内需严重不足,国内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需带动。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导致出口下降,国内经济发展严重受挫。因此,必须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供需平衡,保持经济持续发展。中高收入人群消费弹性较小,启动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的潜力应是实现农民工的城市化。1.耿雁冰.扩内需突破口:1.4亿农民工城市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7-8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促进了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增加了城乡人民的收入,扩大了消费储备能量,改变农民工的生活方式、消费心理和行相应的会刺激城乡消费,必然拉动经济增长。

(三)农民工融入城市有助于推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由分散的农村逐渐向城市集中,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渗透和扩散的过程。刘家强.中国人口城市化———道路、模式与战略选择

[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随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这一经济战略的实施,大批农民涌向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的动力。关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上个世纪,费孝通先生曾经提出过“小城镇”理论,主张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城市化模式。从现在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农民工已经成为一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研究于荣春 孙玉国(山东德州学院经管教研室,山东德州253015)从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现状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大批的农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从而形成对第三产业的规模需求,同时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从另一个方面看农村人口的转移,促进城乡经济的良性发展,农民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社会分工和社会角色的转变,最终会完成市民化,推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二、农民工融入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工融入城市受到旧的户籍制度的制约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城乡关系的显著特征。户籍管理制度,通过这一制度,把整个社会一分为二:农村人和城市人分别具有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且不能随意转换。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0,33,156.因而城市和农村陷入了相对孤立的状态,造成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巨大差别,犹如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农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而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他们仍然是农村户口,以城市户口为基础的城市劳动就业把他们排斥在外,至于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就更是天方夜谭。这种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使进城农民工难以获得与城镇市民平等的权利,例如就业机会、居住权利,受教育权利、医疗保障、社会保险、公共服务等的权利。笔者认为,农民工的身份不合法化,他们的权益就得不到真正的保证,就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取消户籍身份制度,与公民基本权利相关的政治权利、就业权利才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障碍才能真正消除;农民工融入城市后社会地位获得才能得到根本性保障。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研究于荣春 孙玉国(山东德州学院经管教研室,山东德州253015)2010年第16期

(二)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遭受歧视和偏见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已经在城市生活了近30年,他们虽然为城市的发展建设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但依旧改变不了他们在城里生存的卑微的身份,和受到歧视的社会现实。偏见是一种基于某种信念上的认识态度,歧视则是一种基于偏见上的外显的行为,不能说有偏见的人必定有歧视行为,但一般情况下两者相连。这种思想意识的存在,必然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个别农民工的不良行为,会使城里居民以偏概全,从心理上把农民工孤立起来,从而,使农民工成为整个社会组成部分的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生活状况实在是令人担忧,却又不断地受到来自城市的各种歧视。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06.虽然农民工从事的是非农产业,但是他们的身份是农民。因此,无论一个人干什么事,只要他(她)是一个农民,就免不了要受歧视。“我国城市农民工歧视”问题的研究管志慧,彭兆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2004.2无论是城市的居民还是城市的管理者都存在对农民工的偏见,他们认为农民工的融入,加重了交通堵塞,房屋紧缺,教育资源缺少,卫生状况每况愈下以及社会的诸多不稳定因素都与农民工有关。城市和市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在心理上是农民工饱受自卑感,因而从心理上形成了无形的屏障,使农民工和城市之间形成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他们无法形成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农民工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农民工不能改变他们农业户口的现实,所以他们在城市工作却享受不到城市市民同等的权益。农民工收人低下。据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大多在300~500元之间,在400元以下的占45.7%。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相比,工资待遇相差悬殊,城市工人的工资收人相当于农民工的1~3倍。马广海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田.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农民工的收入普遍较低,而且工作环境都比较恶略,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工人应得的福利待遇,甚至存在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待遇。近些年,农民工年末得不到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劳动法》规定,在工厂上班的工人每周最长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但很多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使用都超过规定,有些单位无限制延长工时,农民工每天的工作时间多在10小时左右,有的达13—14小时,且每周工作多为6~7天。青平.农民工的苦楚川乡镇论坛,1997,(8).可见农民工的劳动时间有多长,劳动强度有多大,有几人能设身处地的为农民工兄弟想想,只见他们坚实的臂膀,却不见他们背后背负着多么沉重的责任,超人体负荷的劳动压力,是他们身心疲惫。至于人身保险、医疗保险和福利待遇更是没有相应的政策加以保障。

(四)农民工融入城市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一方面农民工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与城市居民相比较低。曾经有研究表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城市人口的工资差别有60%可以用人力资本等个人禀赋特征来解释,其余的40%可以认为是歧视造成的,即归因于户籍身份的差异。纪韶,《我国西部农民工流动就业现状的实证研究——对2004年12月—2005年7月我国西部地区调研数据的分析》,2006年第二届国际社会政策论坛会议论文。计划经济时代的残留物,至今影响着农民工的就业与工资,有调查显示,75%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有10%左右。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张乐2007年5月19日。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好坏、收入的高低,都与他们受教育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此同时农民工的专业技能也影响着他们的就业,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愈发的显示出适者生存的理念,所以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技能使他们很艰难的融入城市生活,同时影响着他们融入城市的进程。另一方面农民工心理障碍和社会关系匮乏。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的亚生态环境,大大地降低了他们对城市的适应与认同程度,也降低了城市化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他们的影响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82-88农民这一角色在农民工的心里根深蒂固,且他们的状态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这使得他们对城市缺少安全感和认知度,他们一心想着进城务工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等挣够了钱再回到农村种地生活,他们无形中成了城市的匆匆过客。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人类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343,411.大多数农民工都利用过社会上的亲戚朋友关系来帮助就业,由于农民工几乎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关系很有限,多集中于血缘、地缘等初级群体,社会资源关系质量较低、异质性较差,很难以为农民工提供较好的工作机会。

三、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基本对策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整治背景下,促进地区和谐,统筹城乡发展势必不可少的,这就要要创造适于农民工生活生存的环境,使农民工成为为城市建设有贡献的人,而不是破坏的力量。从而要是农民工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平稳的完成农民工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民进城的障碍。

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扫清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的制度性阻挡,彻底消除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身份障碍;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户籍制度把我国农民在城镇落户条件限制在拥有自有住房的范围内,规定农民工只有在城镇购买住房,拥有住房的产权才能在城镇落户。农民工城市化的意义和路径选择罗正月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州350108)中图分类号:C912.8文献标识码:A现在多数城市要在买房首付超过15万元的情况下,才可以办理落户,这一落户政策把大部分的农民拒之门外,可见门槛过高阻碍了他们的迁移,是不利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此我国是时推行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这样我国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需要我国权力部门应下大力度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剥离因附在户口上的不同的权益,从而使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服务和权益,与此同时应注意制度改革的循序渐渐,防止“蜂窝效应”。所谓“蜂窝效应”,就是一旦政策缺口打开而没有限制的话,大批农民工及其子女势必蜂拥到城市中来使户口仅有标志居住地的意义,以此降低农民工进城的成本,还要疏通公共信息渠道,为农民工进城提供就业服务.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研究于荣春孙玉国(山东德州学院经管教研室,山东德州253015)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082-02。使农民逐步脱离户口的限制,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二)消除清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改善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的外部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能够使农民工更容易接近他们所在的城市,会很容易从心理上接受他们为之工作的城市,使他们有归属感,能更好地为城市工作。所以城市的管理部门应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职业工种限制,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解决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对进城就业的农民要和城市居民同等对待,消除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歧视,建立劳动者权利平等的就业机制。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民工可组织成立合法的农民工组织,用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政府劳动管理部门和户政

管理部门应统筹考虑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企业的用人自主权真正还给企业,禁止以任何形式歧视农民工。刘尔择改革我国户籍制度,实现城乡统一劳动市场[j]+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2。(2)。6城市居民要在心理上认同、接纳农民工,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真正的实现城乡合家欢的局面。

(三)充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0]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I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只有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才能充分发挥农民工建设城市经济的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民工平稳融入城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1)加大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宣传力度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各级政府应通过各类传媒及舆论工具,开展对城市市民和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尊重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平等对待农民工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到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和所作的贡献,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2)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法律是维护自己权益的最好武器。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法治手段必不可少,只有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工的权益。相关部门应尽快修改《工会法》,允许农民工建立自治性的合法工会组织,切实保护农民工应有的权益。有关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制度也应尽快的建立起来,这样农民工可以踏踏实实的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加强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农民工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有法可依。

(3)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民工权益

各级政府和关部门要把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放在一定的高度上加以重视,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并采取具体的措施付诸行动。强化执法和司法的工作人员始终要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记在心间,严惩那些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人或企业,真正做到立法为公,执政为民。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0]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I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使农民工平等享有参与政治权利、和受教育权利,以此来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劳动用工制度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根据不同的城市确定不同的工资最低标准,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和调整的时候,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指导,是制定的制度符合实际。其次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要坚决杜绝发生,城市劳动保障部门要时时监督和检查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工资支付情况,严惩那些拖欠甚至不给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和个人,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有效机制。最后要为每位农民工享有完整的保险制度保护,其中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疾病医疗保险制度,孩子教育保险制度,有了这些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农民工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都可以安安心心,可以没有后顾之忧了,增加对城市生活的认同度。

(四)农民工应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的融入城市

农民工大多文化程度较低,而且缺少劳动技能,这使得农民工在求职和工作的工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创新培训途径,建立农民工学校或增加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多渠道的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与此同时虑到农民有限教育支出,相关部门应重新定位,从学历教育转向培训服务,为农民工的再教育提供财政和物质支持,建立终身的培训制度和特殊人才的培训制度,是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向红.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工”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2]刘家强.中国人口城市化——道路、模式与战略选择[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3]于荣春,孙玉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5]耿雁冰.扩内需突破口:1.4亿农民工城市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7).[6]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0,33,156.[7]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6).[8]管志慧,彭兆祺“我国城市农民工歧视”问题的研究[J].科技与管理, 2004,(2).[9]马广海.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田.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10]青平.农民工的苦楚川乡镇论坛,1997,(8).[11]纪韶,《我国西部农民工流动就业现状的实证研究—对2004年12月—2005年7月我国西部地区调研

数据的分析》,2006年第二届国际社会政策论坛会议论文.[12]张乐.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M]2007(5).[13]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82-88.[1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343,411.[15]罗正月农民工城市化的意义和路径选择.商业时代[J].2009(6).[17]刘尔择.改革我国户籍制度 实现城乡统一劳动市场.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J].2002.(2)

[1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第二篇:城市问题研究

城市问题的研究

人类社会由农村进入城市是一大进步,然而,从城市产生的第一天起就伴随着城市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不断的解决问题,又出现新问题,又解决新问题.......揭露和解决城市问题是为了追求进步,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如今,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现在的主要问题都有城市环境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住宅问题、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安全问题等。城市管理问题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是关乎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课题。首先对城市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城市的环境问题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资源、人口、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日益明显。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刺激了对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诱发了对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上在发展过程中诸如“先发展,后治理”等错误观念影响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土地的损失,不仅减少了自然资源,而且造成了农业环境的退化。工业化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人口涌向城市,造成城市的拥挤等。因此城市环境问题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1.大气污染

在人类社会的前期,由于从事规模狭小的农牧业生产,环境污染的程度很低,污染成为一个大范围的环境问题,并且发展成为一个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公害,产生于近代工业产生之后。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向大气排放各种污染物,超过了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使大气的质量发生恶化,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建筑物及设备财产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破坏性恶劣影响。例如:PM2.5超标。

2.水污染

水污染是指外来物质进入水体的数量达到破坏水体原有用途的程度。目前,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水污染都十分严重。污染水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而且腐蚀管道破坏城市内部娱乐用水域。还有些有机污染物,会使水体营养化,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的生存。例如:最近的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

3.噪声污染

噪声是指妨碍人们休息、工作、交谈,以及损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当噪声

成为城市环境中的普遍问题时就构成了噪声污染。例如:广场舞大妈的高音炮。

4.垃圾污染

垃圾污染是指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市固体垃圾等废物急剧增加而未得到及时处理,达到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的程度。

二、城市交通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和汽车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在许多大城市,由于过量的汽车、道路网规划建设的滞后、交通管理不善,经营导致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繁,大气污染等。交通问题已经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1.交通阻塞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急剧增加,而交通设施建设则相对缓慢;同时,由于城市空间的限制,使得城市中心区对道路空间的需求必然大于供给,造成了土地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这种交通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以及长期形成的城市混合交通导致了交通拥挤与阻塞。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经济的效率。大城市圈内的汽车道路还在继续建设,汽车数量也进一步增加,道路的建设和汽车的增加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更为严重的交通阻塞。

2.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许多大城市存在的日趋严重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明显上升,死亡人数逐年增加,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3.公共交通问题

公共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1)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比较低。(2)由于对公共交通投资不足,致使峰值期人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大于供给,而非高峰期使用又不充分,收入锐减。在发展中国家,即使公共交通高峰时间的拥挤现象更为严重,从而加剧了城市交通问题。

4.停车问题

汽车并非处于运动之中。当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就要占据一定空间。汽车越多,占据的空间越大。城市中心区里人多车多空间少,停车场与汽车数量很不相称,停车也最困难。

5.交通污染问题

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和行驶里程数的增加,汽车排污所占份额还在上升。

三、城市住宅问题

1.住宅质量低劣

住宅质量低劣主要表现为设备缺少和住房破损。比如,市中心的住宅年久过时或缺乏必备设施,不再被认为是“现代化的”,因此中产阶级向外分散,导致城市中心的税收和服务需求锐减,并使城市中心成为贫民集中区,这些因素加剧了住宅问题。例如:最近的浙江宁波奉化市房屋粉碎性倒塌事件。

2.高比例空房率

市区有大量的空闲建筑。空闲建筑易于变成犯罪、越轨行为、吸毒的场所,给社会治安带来危害。由于空房率高带来上述不良后果,所以成为城市问题。

3.灰区的大量存在一些城市的某些区,常常集中有年代较老、比较破旧的住宅,为灰区,主要表现在:灰区一般是老年人集中区。灰区的空房率较高。灰区多为贫民区。

4.贫民窟与棚户区

大多数城市都有贫民窟和棚户区。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数从外地而来,但他们进入城市后不但没有就业机会,连起码的住房都没有,只能住在贫民窟和棚户区,靠政府救济过日子。

5.房价偏高

与大多数市民的收入相比,房价偏高。

四、城市社会问题

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就业问题

在现代社会,就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多种多样的就业机会也是一个城市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现代大城市的就业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分化、贫富差异、地位悬殊等社会矛盾,是城市社会问题的重要方面。

2.贫困问题

西方国家大都有法定的贫困线,当低于贫困线的城市贫民的比重超过一定比例后,就意味着城市陷入贫困状态。多数贫民长期失业,需要救济,受歧视、不卫生的环境、缺乏教育是这个阶层无法改善贫穷状况,因而不能摆脱贫困状况。

3.老年人问题

由于大力推行刚性极强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城市过早的步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增长之后老龄化速度,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来不及建立或完善,大大增加了国家负担,导致劳动人口老化,劳动力资源缺乏,以及带来诸如老年人的赡养、住房、医疗、婚姻、娱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4.种族与社会争端

失业问题伴随着其他因素问题,产生了许多次一级的城市问题,比如种族与

社会争端。

五、城市安全问题

1、安全防灾问题

城市是人类对地表改造最强烈的区域,也是自然灾害发生最强烈的地方,同时也是受害影响最严重的地方。城市生命线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堪一击,城市危机四伏。地震、洪灾、火灾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城市安全。

2、防卫问题

治安性犯罪问题恐怖袭击问题

3、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公共卫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安全问题,现在西方城市规划的源起也是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公共卫生的不安全给当时的经济、社会、人口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损害。城市的公共卫生成为我们今天必须充分注意的问题。

4、化学品事故问题

化学品事故是指化学毒物经大量排放或泄露后,污染空气、水、地面、土壤或事物,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引发群体中毒甚至死亡的事故。

第三篇:城市问题研究69期

《城市问题研究》第六九期 2012年06月14日 星期四

宏观调控时期下的招商引资

宏观调控时期下的招商引资与经济热潮时期的不一样,经济热潮时期的招商引资,找房地产开发商就成,在那种环境条件下,他们就是有钱大佬,就是能带来项目、拉动经济的人。

不过,宏观调控来了,这个时候再把眼睛盯着房地产商就有些不明智了。政府搞经济,在宏观调控的情况下,需要换种眼光来做事,重新过滤一遍自己的招商引资对象,重新建立重点,重新梳理政策体系。不要以为房地产开发商中还能有剩下的“有钱人”,因此去挤独木桥。因为房地产商的钱,基本都是银行的钱,现在即使还有“有钱人”的话,那基本也是“三残”人士:残枝败柳,残军败将和残汤剩饭,根本无资可投,无潜力可挖。

那么在宏调背景下,应该怎么做呢?哪些项目是有前景的呢?

首先应该抓紧的是政府项目,政府财政还是“有钱”的,在各种钱路中,政府项目是最稳定的,不大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有人说铁道部算不算政府项目?肯定不算!他们原本就是最后一个抗拒改革的部委,本来早就是企业了。在这方面,只要跟对了政策方向,多看看安邦的《每日经济》,大大小小的各级政府项目还是相信还是可以搞定。

其次是趋势项目,如环境类项目。这种项目是必然要上的,无论怎么议论,最后都要上,所以这一大块的资金是不会因宏调而动摇的。第三是生产资料,宏调背景下,生产资料价格肯定走低,但有低潮就有高潮,如果将低潮和高潮熨平了看,那些生产资料作为工农业的必需品,无论处于何种经济环境,都是可以挖掘的项目,无非就是力度大小的问题。

第四是农业项目,伴随着宏调发生的往往还有一个通胀,如果通胀“没了”,那就意味着宏观调控该结束了,一切将恢复正常。所以在宏调的背景下,只要有通胀,农业往往就是得利的单位,是值得投资和大举推动的。

最后,是文化产业。这个产业之所以在宏调背景下被提出来讨论,那是因为在经济热潮期,几乎不会有人注意这个领域,大家都忙着赚钱,恐怕连“麻将”都没时间打了,还有什么文化可言?但在宏观调控的条件下,往往有很多的问题浮出水面,很多问题需要反思,于是大家又开始学习了,而思想的活跃又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政府类项目、趋势类项目、生产资料、农业项目和文化产业,这些在中国的宏观调控历史过程中,都是曾经反复出现过的事情,值得当下的地方政府重点考虑。(CG)

(注:凡是重点分析类别的问题,客户均可向安邦城市组提出要求,作出进一步的讨论。其中包括相关资料的索取、评估意见和咨询具体的城市开发问题。安邦城市组对这一类别的问题将根据客户的客观需要,一一提供具体的评估意见和直接的帮助,方便客户的项目操作和工作思考。)一二线城市的差距在精神生活层面

去年喧嚣于媒体的“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之争,本质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之争。从小白领的角度看世界,一线城市意味着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但是选择相对自由,以能力决胜负;二线城市意味着节奏相对缓慢的生活、不紧不慢有惊无险一眼能望得到头的工作,大多以关系和人脉决胜负。实际上,一二线城市的差别,最主要的是在精神层面,这也是很多人即便压力山大也留恋北上广的重要原因。我们回头看看二线城市的夜生活场景:烧烤摊是主流,麻辣烫陪衬,地摊上十块钱的背心和两块钱的袜子总有人砍价,扎啤和光膀子的爷们总是捆绑式出现,在中国大多数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夏季的夜晚大多在这样的微风中缓慢度过。谁也没觉得有什么……商业的繁荣便是全部的夜生活,这是与物质世界密切相关的。与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屈指可数。在二线城市中,新华书店都被网商吞噬的差不多了,荒岛和西西佛书店,还有那些极有性格的咖啡店,一年半载都不会到二线城市落户,更别提演唱会、话剧和体育赛事了,因为在二线城市,街头的按摩店和洗浴中心总比精神食粮更有市场。人们总是渴望一个城市既可以是精神家园,也可以是温暖港湾,但世间总难有双全法,所以才有了选择逃离还是回归的纠结。对于二线城市而言,在大建商场大修综合体的同时,还可借着繁荣文化的东风,多引进些个性化的咖啡店、书店,多扶持一些演出剧团,建几个电影院而非夜总会,才是竞争之道。(TLM)北京轨道交通运营也需向国际看齐

2011年北京市人均GDP为12447美元,按世界银行的统计来算,人均GDP达8000美元意味着已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与发达国家一样,城市公共轨道交通成为北京最主要、最高效的公共交通形式。从2008年到今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翻了一倍多,与纽约、伦敦等国际化大都市地铁运营里程相近。北京用4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百年的地铁历程。北京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在欣喜之余其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2006年,北京积水潭地铁站地下管道发生透水事件,站台大面积积水,造成了大量乘客滞留;经调查,除了工程质量问题,疏于对管道进行日常维护也是事故的重要原因。2011年,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的自动扶梯突然逆行,造成了3人重伤、27人轻伤的严重安全事故;事后调查,人流疏导不利造成电梯严重超载,加之对电梯的日常维护与检查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最终造成严重事故的发生。2011年地铁5号线因空调故障,车厢内闷热,引发乘客抗议,并与乘务人员发生冲突,造成全面晚点。这些事故不仅反映出工程质量问题,运营管理及设施维护更值得北京地铁反思。北京公共轨道交通建设已达到国际级规模,而掌控庞大地铁系统的运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目前,国内上海、广州、成都、南京、西安等很多城市掀起了地铁建设的热潮,在大干快上、争分夺秒的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冷静思考远远落后于建设速度的运营管理,只有安全、高效、有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才能适应和保障城市的高效发展。(SHY)秦岭违建别墅造成多方位破坏

近日,秦岭地区违建别墅的情况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在秦岭北麓沿环山路一线分布着多个别墅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已建成和在建的别墅约有4000多套。林林总总的别墅群“堆积”在秦岭北麓的山脚下,大有向秦岭深处蔓延之势。秦岭土地资源十分宝贵,而这些别墅项目动辄占地数百亩,却只用于建设供少数人居住的别墅,这对土地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必然对秦岭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大多数项目为了增加建设用地,开挖大片山体用于造景、修高尔夫、建别墅,严重破坏了山体植被、地下水补给以及生物群落等生态系统,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秦岭地区圈地开发运动中,很多地方历史文化遗迹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各种形形色色别墅拔地而起,原有居民纷纷迁出,使乡村的历史人文氛围面目全非。秦岭是中国南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中国重要的生态资源宝库,也是西安历史人文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别墅开发项目却罔视国家和地方有关禁令纷纷上马建设,其肆无忌惮、禁而不绝的开发建设势头,令人担忧。(SHY)

爱心GDP恐又成数字游戏

据报道,民政部今年将调查全国所有约700座城市在2010-2011年两年间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全貌,适时以“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的形式发布调查结果。所谓的“城市慈善指数”,包括社会捐赠、慈善组织、慈善项目、志愿服务、政府支持和慈善文化等层面的上百个具体指标,被形象地称为“爱心GDP”。长期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衡量被与“GDP、绿色GDP、黑色GDP”等等各种数字指标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些权力者偏偏对数字充满喜好,动辄喜欢动用一些声势浩大的数据支撑场面,却又似乎从未思考过,这些巨量的数字跃进背后,是否越来越远离了指标的初衷。同时,这些数字也被作为各地城市形象打造的硬性指标,诸如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生态城市等等,形成一道行政文化景观。以此逻辑,“爱心GDP”自然成为“慈善城市”的评价指标,这可以说是对慈善的一种绑架。我们认为,地方政府致力于宣传“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以成就“慈善事业”、打造“慈善城市”,其根本出发点是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建设“慈善城市”应充分认识慈善文化根于民众自觉,源于文明和社会进步;应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避免硬性任务式的指标考核,应以教育、引导、服务为主,循序渐进。慈善城市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全民的工程,应谨防追求数字指标的“全民总动员”的“大跃进”式慈善运动,否则,“慈善城市”将仅仅是座“海市蜃楼”。(SHY)

盲目建“低碳城市”陷发展误区

近几年,在环境危机的升温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引下,中国俨然出现了低碳城市跃进潮,从所谓国际大都市到西部偏僻小城,大多数城市都处于建设误区。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如保定、上海、北京、杭州、无锡、芜湖、德州、珠海、深圳、厦门、成都、重庆、武汉、南昌、贵阳、哈尔滨等。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不仅没有一座城市有过可以量化的减排历史,还出现了诸多以低碳之名行地产开发之实、打着低碳旗号的高新产业园区。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以低碳城市建设的名义,弃“旧城”建“新城”,甚至形成了“低碳生态城市等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错误认识。这种跟风式的“低碳城市”建设,使许多城市逐渐意识到盲目建设造成的难题。两年前,北京近郊怀来县提出要在经济开发区内建起新城,打造成中国第一个零碳城,而如今除了一座生态新城规划馆外,土地上依然荒草丛生。我们认为,目前国内“低碳城市”概念还不成熟,对低碳生态城市还没有统一的、清晰的定义,缺少权威性、导向性的指标体系,相关配套法规政策体系建设也不完善。在各地“低碳城市”盲目建设中,一味追求技术的新、奇、特,甚至仅仅是概念的设计,而忽视与国情和客观需求的结合,这必然使城市步入低碳建设的误区。(SHY)

生活成本飙涨损害城市发展环境

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美世近期公布了最新《全球生活成本调查》,东京成为全球海外派驻人员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美世咨询的调查旨在协助跨国公司和政府机构为其海外派驻人员确定适当的薪酬津贴提供参考。该调查涵盖了全球五大洲的214个城市,衡量了各地200多个项目的相对成本,包括交通、食品、服装、家居用品以及娱乐。住房成本也被包含在内,因为这往往是海外派驻人员最大的一笔支出,在决定各个城市的排名情况时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纽约被用来作为基准城市,其它所有城市都与纽约进行比较。中国大陆的城市中,上海排名第16位,北京排名第17位,分别攀升了5位和3位,超过了首尔。此外,深圳(30)和广州(31)的排名比2011年分别上升了13位和7位。一线城市中,商品价格上涨加上人民币的升值推高了中国大陆城市的排名,对住房的持续高需求也导致了房租的适度上涨。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排名大幅上升外,二线城市的排名也大幅飙升:如青岛(66)、天津(72)、沈阳(85)、南京(94)和成都(94),这些城市今年的排名均出现了大幅飙升——而前一年它们的排名都在前100名之外。二线城市排名飙涨的原因,主要也在于房租成本。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房租成本都疯狂增长,对企业而言,大幅影响了生产成本和商务成本;对个人而言,生活成本上涨对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都有深刻影响,长此以往,损害的是整个城市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TLM)

新加坡公共事业局的机构设臵

上期的《城市问题研究》中,安邦提议各地应该恢复建立公用事业管理局,专注于民生的宏观管理,引发客户的积极反馈,希望做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以新加坡的公共事业局为例,来说明其中的差别。实际上,中国现有的公共服务的提供部门,如燃气公司、自来水厂、国家电网等,实际上是带有部分公共性质的企业,市场化的特征很突出。而公共事业局却是以监管、协调为主导的管理部门。各地应该恢复建立公用事业管理局,这个机构是专注民生的宏观管理部门。新加坡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少,且人均水资源量仅211立方米,排名世界倒数第二。以如此少的水资源量支持发达的经济和社会,新加坡水务部门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2002年新加坡进行了机构改革,整合了所有与水相关的行政部门。新的公共事业局的责任除了水资源的管理和供水外,还扩展到包括废水处理和回用、洪水控制和废水系统等领域,公共事业局进行综合的水管理。

除了公共事业局主导管理以外,其他有关的政府机构也参与水的管理。比如,新加坡实施的集水区规划和管理,其中会涉及到“在集水区不能建设有污染的项目,主要指工业”、“将分散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池塘等连接成一个网络体系”等内容,就必须通过与其他政府机构,诸如城市再发展管理机构、住房和发展署、国家环保局、土地运输管理机构等一起实施。其中,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很关键。(TLM)

第四篇:李克强:逐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问题

李克强:逐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

市问题

2012年12月30日18:32 新华网

李克强在江西九江和湖北恩施调研时强调

问需于民问计基层 做好中西部开放发展和扶贫攻坚大文章

新华网武汉12月30日电(记者 陈二厚)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江西九江、湖北恩施调研。他走进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码头、农民工宿舍,冒雪探访深山农户,进入街边商铺,并召开多个基层座谈会,深入倾听百姓心声,共谋发展之计。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年前李克强就来过这里,这次进山又路过龚延强老人家。李克强说,几年不见,我来就想看看乡亲们生活有哪些变化,还有什么困难和心愿。得知老人家里收入在增加但还不宽裕,他说,党和政府同大家齐努力,相信能脱贫、会致富。新年快到了,给乡亲们送上节日祝福。

车辆沿着陡峭湿滑的山路继续前行。在老乡家,李克强与村民会议代表围坐交谈。他说,很高兴你们生活有改善,现在还有什么烦恼事吗。大家反映孩子教育、乡村公路等还有难处,李克强一一记在本子上。他叮嘱随行同志,村民实现了温饱但还不稳定,对群众的困难要挂在心上、帮助解决。对反映的挂坡地问题,李克强放心不下,冒雪登上陡坡实地察看。他说,山里地少田薄、群众增收难,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本在中西部山区,这些地区人口超过2亿,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难点。中国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差距大,潜力也大,差距就是发展的动力。要下决心、有韧劲,打好这场硬仗。

在屯堡乡集镇,李克强走进路边两家个体小店,详细询问收费多不多、工商注册方不方便。他还与街上群众亲切交谈,了解就业、收入等情况。随后,他在乡政府召开乡村干部座谈会,请大家说实情、讲实话。与会同志就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谈了建议。李克强对基层干部承上启下、扎实工作提出了勉励和要求。

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李克强走进农民工宿舍与大家座谈,询问个人工作、孩子上学、家中父母生活等情况。他说,农民工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力军,要逐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问题。

李克强十分关心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请来当地十多位企业经营者座谈。他说,你们每个人的发言有甜水、有苦水,难处和建议我们都记下了。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为经济增长、就业做出重要贡献。政府要创造公平公正环境,使投资创业者放心发展。在九江港考察时,李克强详细了解港航企业促进沿江物资流通和产业转移情况。他说,要用好长江这条连接东西的黄金水道,推动沿江特别是内陆腹地梯度开发、开放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

考察中,李克强希望江西、湖北两省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奋斗,再创佳绩。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杨晶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原标题:李克强:问需于民问计基层 做好中西部开放发展和扶贫攻坚大文章)

第五篇: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不断的进入城市,那么对于他们如何让融入到这个城市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重点重视。如何妥善的解决农民工问题1,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至关重要。2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孩子随着父母进入城市,那么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了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注。有关户籍制度3,家庭文化背景4,生活状态与教育状态5等等这一些因素都给留守儿童的融入产生了影响,在融合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冲突6,甚至是歧视等等,让孩子成为了城市边缘人7。因此,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应该要建立公平的教育体制8,消除歧视9。

二、农民工就业问题

就业是维持生活的重要生存来源,但是近年来农民工在就业问题上屡遭难关。许多学者对此做了深入研究。在社会转型时期10,农民工无法适应而导致失业,此外,歧视也是导致工资低一个主要因素,学者郭继强也进行了探讨11。就业与社会保障12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保障是农民工平等就业的一个重要保证13。因此,学者田青松把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放在国家宏观政策中,对就业变迁做了深入研究14。而另外有学者则从社会工作角度去论述农民工就业问题15。浙江省农民工流入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也有学者针对其农民工做了研究,从就业状况,就业渠道,就业限制与稳定性,雇佣关系等方面写出浙江农名工就业状况,这就为我们建立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参考价值。16

三、住房问题

在农民工的住房地都存在着过度拥挤,公共设施差,空间分割等等问题,不利于农民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必定会产生影响。17 我们需要对城镇住房制度进行研究18,全面改善农民工的住房条件。19

四、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12毛哲山.我国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述评[A].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 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A].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3周佳:《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4林宇:《家庭文化资本与农民工子女成就动机内驱力》,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 5王开玉:《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6汤林春:《 冲突•建构•融合: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7史柏年:《城市边缘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8项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A].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 9黄祖辉,许昆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A].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 10李长安:《转型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1郭继强:《工资、就业与劳动供给:对中国农民工低收入处境的理论分析》,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 12杨佳宏:《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赵曼:《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 14田松青:《农民进城就业政策变迁:兼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地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10年 15戴均良:《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 16葛正鹏:《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视角》,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 17郑思齐、曹洋: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从经济增长与社会融合角度的研究[A].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 18郭玉坤:《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

19吴立群.:半城市化中的农民工住房问题与对策思考——以江苏省为例[B].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 农民工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社会保障意识比较低,经常发生工资拖欠,工伤无法报销的事件,这些问题政府监管不到位,自主意识不强,增加了农民工权利保障的难度,20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21 对于农民工权利的研究,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探讨。从社会学与法学角度,学者谢建社就农民工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教育权利和消费权利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其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展开研究。22 而学者刘小年则把中国农民工政策本土化,更具有现实意义。2

3农民工的医保问题是最突出的,其关系到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但现在医保覆盖率低,区域利益也使得医保无法持续转移24,对农民工来说是一大难。所以,解决好农民工社会问题就要处理农民工的医保,养老保险25,工资拖欠,社会参与权等问题26,这才是关键。

五、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

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发展,中国处于一个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也进入一个新阶段。27农民工是有效地融入城市,还是被城市边缘化,是当前政府部门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28农民工融入城市,实际上是一个市民化问题29,这涉及到许多方面。首先,就业是否稳定30,是农民工能否在城市站稳脚跟的前提。其次是户籍制度改革。31再次是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等需要。32然后是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33最后是农民工公民权发展。34另外,农民工文化活动场所少35,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匮乏36。对于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我们还要特别关注“80后”这个第二代农民工群体。37许多学者通过田野调查和记载农民工口述的方式38来研究这一问题。学者季文从社会资本视角来分析经济理性、个人理性之间对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影响。39

六、农民工返乡

笔者瑞雪·墨菲通过集中观察江西省内的三个村庄,研究农民工返乡40的影响。

2021佟丽华:《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8年 李中元:《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工权益保护》,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22谢建社:《中国农民工权利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3刘小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24熊吉峰:《农民工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252627王汝志: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供给的问题与反思[A].浙江金融,2011年

赵立航: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五大矛盾探析[A].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

钱文荣:《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8熊贵彬:《国家权力与社会结构视野下的农民工城市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 29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0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就业问题——基于农民工市民化视角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31扈立家:《中国户籍制度创新与农村城市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 32邹新树:《中国城市农民工问题》,群言出版社,2007年 33江立华:《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4王小章:《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35马纯红:《农民工闲暇生活与城市社区建设研究》,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年 36黄进:《价值冲突与精神皈依——社会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7黄传会:《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38吕国光:《农民工口述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9季文:《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40瑞雪·墨菲:《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下载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同时也凸显......

    唐山市建设低碳城市问题研究

    唐山市建设低碳城市问题研究 [摘要]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使人们普遍意识到要加快“低碳城市”创建步伐。本文通过对唐山市发展低碳经济情况的......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大全五篇)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同时也凸显......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2011年8月,宜昌市共青团组织根据团中央、团省委统一安排,在去年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为主题的“共青团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以下简称“面对面”)活动基础上,结......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情况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情况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在1.5亿外出农民工中约占60%,人数近亿。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

    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精选5篇)

    让农民工融入城市 2013-11-04 16:05:27 来源: 金羊网(广州) 有22486人参与分享到 网易微博 16 易信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80后、90后农民工八成不会种地......

    农民工融入城市度调查报告

    农民工融入城市程度调查报告 一、背景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

    生活方式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路径研究5

    课题名称:生活方式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内在理路项目名称: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9]第 390 号生活方式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