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城市民工的工伤保险
浅析城市民工的工伤保险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做出了较大贡献。而其在城市生活中的一些权力却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他们享受工伤保险的权利。本文着眼于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问题,主要通过文献调查法以及结合所学知识,浅析了该问题的概况及相关解决方法。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保险
1引言
据新华社报道,到2003年为止,中国已有1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每三个产业工人就有2个来自农村。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被完全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之外,在生活条件、就业、医疗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一种随时受到威胁的状态” [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城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者将进入城市。他们不应该只是享受二等公民待遇的“候鸟”,而应该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现代公民。因此,本文就他们目前的工伤保险状况做出一些浅层次的讨论,希望能够对改善他们的工伤保险方面的状况做出微薄之力。
2工伤保险的含义
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和其它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上给予负伤、致残和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制度。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生产工具的使用不当,或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等因素,尤其是机器的使用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先进科学的广泛应用,在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交通、建筑等工业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给劳动者增加了职业伤害的危险。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八五”期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共计46万多人。年均工伤和职业病造成经济损失348亿元。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对所有劳动者实行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加强工伤事故预防和职业病的防治,妥善处理职业伤害事故的善后工作,对维护社会公平和
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2]
3我国农民工的特征
3.1农民工的来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9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的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户自主经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得以提高,从事农业生产不再需要以往以往那么多的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投入量减少的同时,农村的劳动力数量却在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快于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其结果是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相对于土地等生产要素大大过剩(袁志刚、方颖,1998),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对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负面影响巨大。面对这一情况,政府不断出台下相应的政策,主要办法就是尽量把他们转移出去,其中方式这一就是“离土又离乡”,向城镇转移。目前,城镇中就业的农民工估计已有一亿多人(周天勇,2007),并且还在增加。这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习惯上被称为“农民工”[3]。
3.2我国农民工的特点
3.2.1数量庞大
本文引言就提及在新华社报道中,截止2003年,我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已经达到1亿。这个数据与国外相比,显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3.2.2文化程度低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表明,外出从业农民工中,初中及以文化程度的占80.1%。同时,在全部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外出就业的比重为33%。
3.2.3流动性较大
农民工在城市里所从事的大多都是阶段性的工作,一段工作结束,他们又转战于另一个工作点或是另一个城市。
3.2.4流向区域相对集中
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调查显示,农村常住户中,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70.1%,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占14.8%,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占14.9%[4]。
4我国民工工伤保险实施概况及问题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于195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建立,随着现实的发展在不断的变更和修改当中,它的存在对保障民工权益起到了很大程度的作用。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毕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从而存在一些不足或缺陷。它还存在着诸如保障范围狭窄、缺乏基金制度、未形成社会化管理体制等问题。
第一,保障范围狭窄。实施范围只限于国有企业和城镇企业,不能维护所有企业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对于原本就生活中的市民来说,都不一定能享受到工伤保险的待遇,更不用说广大的民工了。据所收集的资料,常州市一建,每年只有20个名额的农民工可以与公司签订合同。(就算这20个都是每个企业所必须完成的一项指标似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常州市一建的大批农民工里,其中许多的工伤是没有保障的。
第二,“企业保险”方式难以分散劳动风险。工伤保险费用大都是由企业进行缴纳。这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此外,企业本身的营运就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企业的一旦不盈利或是倒闭,民工又朝谁去讨这笔债。
第三,民工的流动性较大,许多民工不愿意与企业签订“生死合同”。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都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经济支柱。大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我身边就有许多这样切实的案例。因而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自由点。能够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一旦家里有啥事可以回去,一旦心里太想家里的妻儿了,可以回去。
第四,城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险之间的衔接不到位。造成许多原本可能有机会享享受工伤保险的民工不能享受,甚至两头都落空的现象。
第五,我国工伤保险制度近年来不断完善,但有欠落实。我国的社会保险立法起步较晚,工伤保险立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建国初期的一项重要法规。1996年8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也颁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施行,但由于立法缺陷,导致还有部分职工、雇工在发生事故时不能够被认定为工伤,形成“工伤保险歧视”。2004年6月,劳动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视《工伤保险条例》赋予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各类用人单位职工的基本权益,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工均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5原因分析
第一,从农民工自身角度来说,工伤保险意识欠缺是最主要的原因。民工进
城旨在谋生,养家糊口。所以他们进城能找到份工作已经很是满足,哪敢再像企业挑三拣四。其实质上,农民工们自身没有意识到,寻求工伤保险不是他们的奢求,而是他们自身就拥有的一项权利。他们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劳动合同,这是每一个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他们自身维权意识的欠缺在笔者看来是尤其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二,从农民工自身角度来说,又一原因是:农民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不敢向企业要求保障其基本权益。农民工虽然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在整个社会中式处于社会底层的。他们的目的是在这个社会中寻求谋生,又怎敢向金字塔的上层奢求更多的权利。
第三,从企业角度说,部分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能统筹兼顾。没有把农民工的利益放在心上,不愿意为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如此,企业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还有一些企业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认为工伤事故不会轮到自己的企业,对工伤保险政策的漠不关心。
第四,私人老板法律意识淡薄,对工伤事故一无所知。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案例。
第五,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尚不健全。在我国现存的工伤保险制度中,存在着,虽然有对某项工伤的规定,但最后仍然不能认定农民工受工伤的事情发生。这就是我国对于工伤认定还不详细,不具体所造成的条例虽存,形同虚设的现象;再有就是,还有,许多方面,我国工伤保险还未涉及到,还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进行完善。
第六,我国二元户籍制度是工伤保险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为农民工获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权利,设置了重重障碍。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与企业的合同可能就无法签订,其它权利又何从保障?家乡农村社会保险又由于长期不缴费也不能从中受益,导致农民工两头无法得到保障。第七,农民工维权程序复杂、成本高。
从《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来看, 农民工发生工伤到领取工伤保险待遇, 至少要有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以及核定并领取工伤保险待遇三个阶段。走完所有的程序, 最少也要3 年9 个月左右, 最长的则要6 年7 个月。高成本的维权使很多农民工不得不选择私了和解, 以牺牲自己的部分权利来
换取尽早拿到赔偿金。漫长复杂的维权程序妨碍了农民工权利, 却使违法单位有时间可以转移资产, 使诉讼失去意义或面临风险。
6解决办法
第一,加强对农民工的维权意识的教育,使其懂得如何捍卫自身的权益。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以针对民工群体开设一些与其自身权益相关的讲堂,可以由政府出资举办,也可以由社会上一些公益机构开设。使农民工自身正真的知道要维权,知道怎么维权。
第二,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加大对企业社会保障尤其是工伤保险,农民工的工伤保险的实施情况的抽查力度。可以在企业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机制。比如,对于社会保障实施较好的企业可以对其在业务上有某些方面的优惠,或是,在年终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根据其社会保障实施的情况对其进行分类,不同程度的减少其所缴纳的所得税。
第三,政府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民工工伤保险方面的相关内容。使得各相关单位能够有法可依。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不严格执行工伤保险的相关单位的惩罚力度。
第四,改革工伤认定程序,合理缩短工伤农民工的维权流程。工伤认定的复杂程序,所需成本对于本身忙于生计的农民工来说是一个严重的负担。相关程序制定部门应着力简化认定程序,使农民工在维权的同时又能维持生计,如此方是合理的工伤认定结构。
7小结
本篇论文着眼于民工工伤保险问题,通过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试图为解决民工工伤保险问题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但似乎由于自己才疏学浅,实质上并未能找到些许切实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2] [4]均来自网页,但由于后来丢了网址,再找就找不到了„„(以后再找资料的过程中会当心的)
[3]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M].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民工工伤保险缴费文件
内 容 概 述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做好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津政办发〔2007〕73号),做好我市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局与市建委联合制定关于落实《关于做好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该通知就申报和缴纳的范围、工伤保险窗口职责分工和缴费额核定、农民工备案登记管理、农民工工伤待遇等作出规定。
内 容 全 文
关于落实《关于做好我市建筑施工企业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津劳社局发〔2007〕144号
各区县劳动保障局、建委,各建筑施工企业及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做好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津政办发〔2007〕73号,以下简称《意见》),做好我市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申报和缴纳的范围
自《意见》下发之日起,凡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开工的建设项目,应由施工总承包企业或直接发包的专业承包企业(以下简称总承包单位)为使用的农民工申报并缴纳工伤保险费。
二、工伤保险窗口职责分工和缴费额核定
(一)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各区(县)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共同实施,实行市、区(县)两级管理、定点办理。按照市建委《关于调整我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等行政管理事项分级管理的通知》(建筑〔2006〕104号)的有关规定,市管理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应在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设立的工伤保险窗口(以下简称市工伤保险窗口)办理建设项目登记,申报核定工伤保险费;区(县)管理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应在项目坐落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工伤保险窗口(以下简称区(县)工伤保险窗口)办理建设项目登记,申报核定工伤保险费。市工伤保险窗口按日将市区(县)工伤保险窗口建设项目登记、工伤保险费核定情况,汇总传送给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按日将建设项目缴费到帐情况传递给市工伤保险窗口。
建筑业企业长期使用的农民工,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天津市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规定》(津劳办〔2004〕338号)规定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可不按本《通知》规定重复缴费。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撤销市、区两级建设工程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经办窗口。
(二)总承包单位办理建设项目登记时,应填写《建设项目登记、缴费申报表》,并提供以下材料:
1.工商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3.建筑工程项目合同;
4.建筑工程中标通知书;
5.其他有关证件、材料。
(三)工伤保险窗口按照总承包单位申报的相关资料,核定建设项目月人均缴费基数、月均用工人数、工伤保险缴费额,出具工伤保险缴费通知单。总承包单位
持《缴费通知单》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指定的银行办理缴费结算手续。其中:月均用工人数按工程合同总造价×20%×60%÷合同工期的月数÷月人均缴费基数核定;工伤保险费按工程合同总造价×20%×60%×1%核定;月人均缴费基数按不低于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核定,也可由总承包单位按不低于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不高于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申报。
三、农民工备案登记管理
(一)总承包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后,应及时到项目所属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分支机构,为其使用的农民工办理备案手续。备案时,应提供农民工姓名及公民身份号码。
办理农民工备案的截止时间为每月25日,当月未进行备案的农民工,可在次月进行补备案。未备案期间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可由总承包单位出具证明材料,经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为其补办备案手续。
(二)农民工因工受到事故伤害,施工企业应当在2小时内向建设工程项目所属地建设安全监督站或天津市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站报告。同时,应在24小时内向项目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向社会保险分支机构书面备案。如遇紧急情况不能备案的,可通过传真或电话将工伤事故、伤亡人员、医疗救治等情况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5日内补办工伤事故备案手续。
(三)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应持市或区(县)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站出具的《生产安全事故确认证明》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发的《建筑业工伤证》等相关材料,到建设项目所在的社会保险分支机构,办理工伤人员登记手续。
四、农民工工伤待遇
(一)建设项目农民工被认定为工伤或患职业病的,按核定或总承包单位申报的建设项目农民工月均缴费工资作为工伤待遇计发基数,农民工月均缴费工资
低于工伤发生时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计发基数。
(二)一至四级伤残的农民工和因工死亡农民工的供养亲属,按月领取待遇的,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建设项目施工期满,工伤职工和供养亲属可随施工企业转入其他建设项目,亦可将工伤保险关系转移到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负责工伤职工和供养亲属的管理工作,支付单位承担的工伤保险待遇。总承包单位应在每年一月份将一至四级工伤人员和供养亲属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资格证明,提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继续享受待遇的凭证,未按时提交的,将暂停待遇支付。
(三)五至十级工伤人员伤情变化经劳动能力鉴定达到一至四级的,按照上述一至四级工伤人员办理待遇手续。五至十级工伤人员随单位转入其它建设项目,在办理《建筑业工伤证》变更手续时,要提交新项目参保证明,《建筑业工伤证》变更后,继续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待遇。
(四)伤残为一至四级的农民工和因工死亡农民工的供养亲属可由本人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书面申请,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其工伤保险关系同时终止。
(五)建筑项目合同期满,因不可抗拒原因工程尚未竣工的,农民工继续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农民工尚在停工留薪内的,施工企业、工伤保险基金要继续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五、严格审查管理
市、区(县)建设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应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纳入安全监督和施工安全条件审查内容,凡未办理工伤保险缴费手续的,一律不予安全施工措施备案。
二OO七年十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山东泰安地区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
一、主题简介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主要活跃在沿海城市和大城市,他们是城市面积的拓展者和社会价值的创造者。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但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之前,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结构下,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总之,这个群体的出现对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现就山东省泰安市农民工现状做具体报告。
二、调查情况
(一)调查背景
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农民工已经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就我的家乡山东泰安地区的农民几乎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选择外出打工,但由于农民工学历不高,缺乏技能,所以工作辛苦劳累,每天长时间劳作,一般最少工作十几个小时,很少有休息日,在北京很多施工工地都有他们的身影,泰安地区在北京干消防,供热管道,空调制冷,暖气的农民工居多,因此常常被认为是城市中的最底层人群。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很多民工处境艰难,在社会中处于无权地位,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救助。泰安外出打工者也是如此,辛苦了一年的劳动付出最后有好多都是白条,结不了工资的理由很多工程款没有下来,包工头跑了等,以前记得我们村附近快到过年的前一个礼拜,农民工要账的人特别多,近几年有所改善但也没有达到全部结清,只是给结一部分承诺年后再结但年后人就不见了踪影。由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忽略了外来农民工和当地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二)调查目的
如何使外来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的工作及生活圈,使其安居乐业,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最近十几年,我国虽然在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据我们对农民工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面临的诸如生产生活环境差、择业差别待遇、权益屡受侵犯、负担不断加重、社会保障缺位、教 育培训滞后、工伤无人管,子女就学无门、受社会歧视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农民工面临的诸如生产生活环境差、择业差别待遇工伤没人管、权益屡受侵犯、负担不断加重、社会保障缺位、教育培训滞后、子女就学无门、受社会歧视等问题,为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三)现状与问题
工人席地而卧,在树荫下面午睡,拿个纸箱子铺底下睡,农民工妇女 在十字路口贩卖冷饮
一女民工在菜市场的垃圾堆中捡菜叶回家煮着吃 建筑工人连夜赶班的情景烈日下汗流浃背的工人在粉刷墙壁,安全根本没有保障。
1.农民工多集中于第二、三产业,求职难收入低是农民工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 多数民工认为钱是谋生的基本条件,说明目前金钱在民工生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起到的是基础作用,金钱、知识、技能是民工最缺乏并最想得到的财富。农民工收入以1500元~1800元居多,工资超过3000元的特别的少。低的学历和年龄决定了民工在城市中不可能从事技术性的高薪职业,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与服务业是民工进城务工的首选行业。学历和技术是影响农民工收入比较重要的因素,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务工人员月均收入分别为1800元,2000元,2400元,收入差异明显。我们家乡最吃香的就是焊工,工资一天200——300元不等,所以,受学历与技能限制,民工工作都是通过别人介绍,村与村之间熟人一起外出打工的居多,而自主就业与自荐的大多集中在年轻的打工者,通过其他途径找工作的民工则更少。所以求职难是进城农民工普遍反映的问题。
2.农民工的经济收入不高,物价过高,房价更是吓人,这对于农民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谈到物价农民工表情黯然,他们为这个城市付出了太多,但却无法熔融入到这个美丽的大城市当中,农民工遭到过当地市民歧视的眼光,由于没有很高的学历,农民工的收入都很低,他们收入中有一半用于支出,民工平均每月支出755元,其中普通务工人员月均支出631元,其支出主要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补贴家用,子女上学费用,其中,食物支出与家庭费用是两项比较大的开支,合计占总支出的55%,文化娱乐支出很少,工资高的毕竟是少数,民工的居住条件比较艰苦,租房、住在集体宿舍、工作地点或临时搭建的工棚,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泰安地区我们80后基本都有房贷,就靠外出打工的钱还房贷)
3.家庭困难、经济原因是进城务工的首要原因 进城农民工的年龄从16岁到60岁不等,但以青壮年居多,婚姻状况已结婚的比较多(泰安一般都是结婚后出来打工的居多,这也和当地的习俗有关系)
4.农民工打工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 农民工多是通过亲友同乡介绍进城务工,缺乏专业技术,社会关系网少、没有城市户口、缺少就业信息等均属于重要原因。农民工存钱的主要目标用于子女教育和儿女结婚的储备,在大城市打工,子女的学费压力很大,说明民工子女接受更高等教育依然有局限性,加上孩子在城市上学费用高,手续多、能接收的学校少,造成了子女高中的在学率明显不足。
5.农民工付出的血汗白白流失,违反劳动法规,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些企业在用工的时候不缴各类保险基金,也不给农民工节假日。劳动条件及工作环境差,安全生产缺乏防范措施,劳保福利待遇差,生老病死保障少,没有劳动合同等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由于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劳资关系日益复杂,一些企业贯彻《劳动法》的自觉性不高,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聘职工不按法规赔偿。
6.农民工平时的娱乐休闲方式比较单一 农民工平时的娱乐休闲方式主要集中在打牌或大麻将、找老乡聊天的占总比例的37.5%,而女性农民工作则以逛街和读书看报、看电视为主,这些说明农民工作在娱乐休闲这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且农民工在情感方面很缺乏,只要花钱娱乐休闲他们都不去,农民工挣钱不易出钱更难。
7.对农民工乱收费、搭车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 有的计划生育部门仍向农民收取已取消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工本费,有的地方公安部门擅自提高暂住证工本费收费标准。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个别教育部门擅自抬高免收借读费的申请标准,少数地方农民工培训所需财政资金未能及时到位等。有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导致大批农民工告状无门,法院及仲裁委违规收费,使农民工无钱告状 ;由现行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确认工伤性质的机制不合理,加上现行《劳动法》尚有不足之处,农民工打官司真的很难。
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主要为了增加收入、增长见识,学习技术。从农村到城市,外出务工农民开始更新观念,转变生活方式,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特别是年轻人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许多人不喜欢从事农业,不愿留守土地一辈子务农,这也是新型农民工未来发展的趋势,做有技术,有魄力,有理想的新型农民工队伍。(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2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1.据此推算,2013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2012年为2.25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真正的北京人特别少,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2)新生代农民工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更低,基本上是一离开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 一项调查显示,在泰安,传统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1岁,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26岁,90后平均只有18岁。18岁、20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也意味着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
(3)近80%的人未婚 山东泰安工会办公室2012年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这意味着,这一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这与外出期间80%已成家的传统农民工相比,存在很大差别,这是我们考察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不可忽略的方面。泰安四成80后农民工结婚对象首选老乡。
(4)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在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31.1%,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3.而200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6.9%,高出传统农民工14个百分点4.数据对比说明,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
4、解决方法
要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改善其生存环境,最根本的是改变城乡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让农民工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 务待遇。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多提供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使他们外出时较容易地找到活干,并开办一些技能辅导班,让农民工接受岗前培训,拓宽其就业门路。
在农民工职工权益维护方面,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推行企业拖欠工资情况申报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尤其是区县镇级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在农民工的精神生活方面,可以尝试性的在工地上、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图书馆;可以举办一些与农民工相关的活动;也可以举办一些心理健康的讲座,切实关心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给予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
农民工是最容易受伤的一个群体,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固然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他们懂法律懂政策,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只有加强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都关爱农民工(外来劳动者)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总结
农民工的出现,是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是我国社会进步的现象,如何较好地解决随之而带来的问题,把农民工引导、教育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新型血液,从而更好地巩固农民生活。
此次农民工基本状况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泰安地区农民工数量、来源、结构、特点、工作和生活状况、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情况及存在问题等内容。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农民工不可回避地出现,农民工问题给宏观调控、社会认知、微观意识等带来了新的冲击,引起了新的挑战:
从宏观调控上讲,国家尚未建立农民工的法律保障体系; 从社会认知度上讲,社会尚未对农民工形成平等正确的认识心态; 从微观意识上讲,农民工自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差距; 从愿望满足上讲,农民工对最关切的问题处在弱势之中。
农民工是城市里的一个重要群体,我们在关注农民工权益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重视农民工的其他生存状况,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让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的有力建设者!
赵衍峰
第四篇: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 定稿
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11春行政管理丁豪
2012.10.18
调查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处于“边缘”状态。农民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年年末的讨薪现象更是让民工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我特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为何生存如此困难。
调查时间:2012年9月5日—10月18日
调查对象: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调查方式:走访、交谈、查看新闻,报纸、网上调查
调查地点:郑州市ⅹⅹ、ⅹⅹ等工地
近年来多数农民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义无返顾地闯进陌生的城镇,汇聚成让叹为观止的亿万农民工大军。他们建设城市、创造财富,已成为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让人堪忧,他们的生活现状牵动大多数人的心。现在将此次实践活动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一.大量农民积极入城
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郑州市区人口近230万,而外来人口就高达300万,其实实际外来务工人员已超过330万。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据走访后统计,ⅹⅹ村有70%的青年人进入城市务工。其原因大多是: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
二.农民工收入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郑州工作并不难找,有34%的外来民工的收入在800~1200之间,且1200~1500的占16%,1500元以上的占26%,同比前几年民工的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不算太低。当我们问及每顿的伙食时,遗憾的是仍有20%的民工兄弟只能在生活中偶尔吃下荤菜。不过有个好现象也在慢慢地出现,58%的民工能做到每顿都有荤素均匀搭配,这说明大部分的外来民工的生存状况在积极的改善,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农民工权益问题
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平均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时,47%的每周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数企业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报酬的现象,近四成农民工未和企业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57%得不到工伤补偿,80%的不能带薪休假,90%没有享受住房补贴或住房公积金。
全国政协委员吕传赞和一批专家提出,要解决农民工屡遭侵权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他们建议:①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由于《劳动法》的规定比较宏观,对涉及保护职工收入所得、社会保障、人身保护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和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这给劳动执行部门的执法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使《劳动法》的很多规定难以落到实处。②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推行企业拖欠工资情况申报制度。这项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合法工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很重要的作用。③充分发挥各项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各项工会在组织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进一步加对修改后的《劳动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充分发挥各线工会作用。
四、生活与居住
谈到生活,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吃、穿、住、行、用,还有精神上的。媒体经常会宣传一些年轻的外来民工,在打工之余努力的学习
各种知识、技能,甚至狂热的爱上文学。但这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是民工收入微薄,根本没那么多的经济能力来进行消费,他们所能消费的是2元钱的一场电影,一块钱的一首卡拉OK。调查中,48%的民工业余时间选择用来打扫家里的卫生,洗衣服。26%的民工选择看看电视,休息一下。只有20的民工选择看报纸、杂志。
既然谈到了生活,当然离不开居住。我们常常会听到说建筑工人居住的工棚环境不好,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由调查反馈的信息来看,外来民工大部分的居住环境很不好,他们一般住在城乡结合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脏乱差。
五.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在子女受教育问题上,所有的农民工都一致认为应该让他们上学,可见时代的变迁已经让人们“读书无用”的观点得到了改变。不过,子女就学问题也是农民最重的负担之一。有80.1%的民工认为经济因素将会影响子女的就学。经了解后发现一位清洁工,他收入几乎全部用来供儿子读书。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他不惜借债来交赞助费,这样的负担可想而知。虽然有不少民工子弟学校,但由于经费问题,教学质量跟不上,造成了不少民工的孩子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由于户籍的问题,就要交赞助费、做借读生,这无形之中大大加重了民工的经济负担。希望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农民工子女教育能够得到保障,避免农民工世世代代素质低下的问题。
六、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民工的生存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生存状况不佳,将会直接导致大量廉价劳动力外流,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这样的人力资源、改善农民工的生存质量是一个重大问题。而我认为,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规范民工的工作与生活,使之能够与现代化城市的形象相符合,这样民工就能融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城市民工劳动就业及社保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国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为党和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今年8月,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城市农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普遍较差。他们劳动强度大,生活开销大;文化程度低,社会保障低;工作环境差,生活条件差;文化娱乐少,技能培训少。尽管如此,但多数农民工仍认可目前生存的现状,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共分四篇,第一篇为《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第二篇为《城市农民工生活与教育状况》,第三篇为《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第四篇为《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范围、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范围为:全国各级城市(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中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的农民工。
调查对象是:年龄在16-65周岁的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包括被企业(单位)招用的在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在社区街道上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灵活就业的农民工。
调查采用面访方式,对在固定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直接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对灵活就业的农民工采取街道社区拦截调查和入户调查方式。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包括劳动就业、获取报酬、就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劳动技能培训等情况。
(二)调查样本的抽取
1、在固定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样本的抽取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总体,分两阶段抽取城市农民工进行调查。即先在制造业等12个主要行业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企业(单位),然后从中选取一定数量农民工进行调查。在抽取农民工时按照该企业(单位)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职业,适当考虑了农民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分布。
在抽取各省级农民工样本总量时,考虑到东部地区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因此江苏、浙江、广东省抽取的样本不少于1200个,其他东部省份抽取的样本不少于900个,中部省份不少于650个,西部省份不少于400个。
2、灵活就业的个体农民工样本的抽取
以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为总体从街道社区中选取灵活就业的农民工,适当考虑农民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分布。
4个直辖市各抽取200名农民工,15个副省级市各抽取30名农民工,各地级市和县级市分别抽取10名和5名农民工进行调查。
(三)调查的样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各类农民工29425人。
1、样本分布情况
按工作岗位分,固定岗位就业农民工23880人,流动就业农民工为5545人,分别占81.16%和18.84%。
按从事工作的行业分,在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9.53%、15.12%和14.84%;在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3.88%、9.75%、8.22%和1.26%;其他农民工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中工作。
按从事的职业分,主要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分别占17.49%、15.46%、13.22%、9.08%。和7.17%。
按东中西部划分,东部地区调查农民工13435人,中部地区调查农民工8980人,西部地区调查农民工7010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45.66%、30.52%和23.82%。
2、农民工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29425名农民工中,男性农民工19027人,女性农民工10398人,分别占64.66%和35.34%。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有18191人,未婚的有10743人,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数的61.82%和36.51%。
从年龄上看,16-25岁的农民工有8954人,25-35岁的农民工有10553人,35-45岁的农民工有7516人,45岁以上的农民工有2402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30.43%、35.86%、25.54%和8.17%。
从文化程度上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工有756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375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531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7848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759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2.57%、12.74%、52.04%、26.67%和5.98%。
二、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情况
(一)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 %,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找到工作,分别占7.94%、7.38%、5.15%、3.85%、2.46%和2.05%。
(二)农民工职业 涉及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有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一般职员、办事员、管理人员、居民服务人员、商务服务人员、个体业主、小摊小贩、家政服务人员、市政环卫工人等。
从性别上看,男性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有技术工人、生产工人、建筑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17.65%、16.66%、12.99%和8.94%;女性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依次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一般职员及办事员,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35.14%、13.27%和10.45%。
(三)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城里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
从每天工作时间看,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的占6.85%,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的占53.26%。每天工作9-10小时的占26.28%,每天工作11-12小时的占10.70%。有2.91%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
从每周工作时间上看,46.9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36.7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6天,15.58%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天,只有0.8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在4天以下。
从调查中了解到,造成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是: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多挣钱,主动延长工作时间。
三、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情况
(一)农民工所在单位提供的工作待遇普遍不高
据调查,29425名农民工所在的单位提供工作待遇情况是:签订合同或协议的占54.01%,能兑现工资的占85.14%,提供加班补贴的占49.87%,有双休日的占11.87%,能提供工伤补偿的占42.84%,可以带薪休假的占20.47%,可提供岗位培训的占47.23%,有住房补贴的占7.58%,提供住房公积金的占4.76%,妇女可以带薪休产假的占被调查的女农民工的比重为20.22%。
(二)半数以上的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
在调查的29425名农民工中,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有15891人,超过半数。其中,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占68.27%,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占10.53%,签订临时合同的占21.20%。
在签订有固定期限合同的10849名农民工中,平均签订合同期限仅为一年。其中,75.68%的农民工签订了9-12月的合同,7.91%的农民工签订了1-2年的合同,只有10%左右的农民工签订的合同时间超过两年。
据调查,签订过合同的农民工对合同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很清楚所签合同详细内容的农民工占了22.94%,比较清楚合同内容的占了41.94%,一般了解合同内容的占了23.02%,不大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只占9.05%和3.05%。
(三)农民工购买保险比重较低
据调查,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73.37%、73.77%、84.65%、67.46%。以上四险由单位购买的比例分别为11.89%、12.61%、8.41%和23.09%,由农民工个人自己购买的比例分别为6.56%、7.23%、2.55%和4.62%,由农民工个人和单位共同购买的比例分别为8.18%、6.39%、4.39%和4.83%。
(四)多数单位能够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安全防护措施和防暑降温措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特殊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中,10.93%的农民工有非常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23.74%的农民工有较为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51.47%的农民工有一些劳动安全防护措施,13.86%的农民工没有劳动安全防护措施。
调查结果还表明,在高温下作业,由单位给农民工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占60.97%,由农民工自己花钱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占19.77%,还有19.26%的农民工未采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
注:职业中各类服务员包括餐馆、饭店、发廊美容、保洁等服务员,技术工人包括木工、石工、泥水工、电工、修理工、缝纫工、厨师、驾驶员等,居民服务人员包括送货员、送奶工、送报员、送水员、洗衣、洗染、搬运工、人力车夫、废旧物资收购人员等,商务服务人员包括打字、排版、影印、美工人员、快递员、话务员、保安员等,家政服务人员包括保育员、保姆、小时工、护工等,小摊小贩包括卖菜、卖报、卖烟、推销员、售货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