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学院计算机专业体系的改革讨究
农业学院计算机专业体系的改革讨究
来源:http://pklunwen.com/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农业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农业信息化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探索了具有农业特色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完善了学科课程设置,为培养出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农业特色;农业信息化;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随着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行业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要求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来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需要。这种要求对于农业类高校来说尤其突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社会上对农业类高等学校办计算机专业依旧持有一种的消极态度,很多从农业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往往会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受到一定的歧视;其次农业类高校的基础条件和硬件条件相对其他高校都比较弱,而且计算机专业开办的时间较晚,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无法与农业类的传统优势学科比较。在这种条件下,不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农业类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就会逐步丧失生存空间。因此,在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经验和系统分析本专业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农业类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方向,设计了教学课程体系,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课程体系修订
1.1 现状分析
农业类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不但要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还要培养适应农业发展的人才。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农业科技创新要依靠创新教育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为了加速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配合学校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必须与学校的农业特色相结合,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从农业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整体着手,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有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课程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来,以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2 增设与农业相关的知识和课程
根据学校教学目标的定位,计算机专业要充分发挥我校特色优势,应用计算机、3S等知识为解决农业问题提供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要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真正从农业需求出发修订培养计划,增加相应的具有农业特色的课程。根据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特色,结合已有科研成果,应增设面向农业信息管理与3S技术方向的课程,形成具有农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和经验,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技术要求,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改革。
1)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导论、数字逻辑等。将原有课程体系中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并减少一定的学时,以便更好地体现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有关课程,可以为以后的深度发展打好基础。
2)程序设计类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主要包括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va语言高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等课程,将c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合并为一门课程C/C++程序设计,并缩短一定的学时,增加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等课程的课程设计,以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通过学习有关编程基础课程,使学生逐渐具备程序设计能力。以满足一些不喜欢农业信息化相关工作的同学的需要,确保他们能够从事计算机专业相关工作。
3)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系统集成、软件体系结构与应用、算法设计与分析、微机原理与接口、编译原理等课程。删减数据库应用相关课程,将其与数据库原理结合,可适当增加学时,这样既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避免重复讲解而浪费资源。
4)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根据计算机专业培养的需要和农业院校计算机的特点,将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程分三个方向:
(1)硬件方向。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等硬件课程。
(2)软件及网络方向。TCP/IP协议编程、多媒体技术、Linux操作系统、图像处理、软件新技术等课程。
(3)农业信息化方向。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课程体系落实
2.1 加强课程建设,建设课程
群课程建设是从微观角度对某一课程内容及组织进行建设,不一定具有专业性。课程群建设是针对某专业人才培养进行课程群体的建设,课程群建设在整合课程内容的同时,以整体优化为目标,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注重课程群内课程内容的融合,搭建的知识架构更合理。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对学科知识进行价值评判,使课程群建设者立足课程群整体所在学科进行研究,将学科建设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内化到课程群中,并为课程群所属学科的研究指明方向,使学科建设与课程群建设相互促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因而更易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加强课程群建设是推动课程建设、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
举措。课程群建设要符合在组织,内容、结构等方面的教学规约,具有显著的技能属性,教学目的更明确,培养方向更突出,技能培养的过程连续不断加深,外延不断拓宽,课程的开放性更友好。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以及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可以从软件设计、网络技术、系统结构和农业信息化4个专业方向进行课程群建设。
1)软件设计方向的课程群。C/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Web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和软件工程等。
2)网络技术方向的课程群。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系统集成、TCMP协议分析与设计等。
3)系统结构方向的课程群。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计算机操作系统、LimLx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4)农业信息化方向的课程群。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以上4个课程群有明确的方向性,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着重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完全融入课程群之中,这对于实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为实现农业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加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引进来”即给予优惠政策,直接从外部引入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或者聘请高级相关领域专家到我校开展专题讲座,提高自有教师的水平。“走出去”即积极拓宽现有教师的培养渠道,鼓励教师到重点农业或非农业大学进修学习,把别人的先进教学经验学回来。成立“农业信息化”科研团队,为农业信息化提供计算机技术服务。教师参加农业信息化相关课题研究与应用,并将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交流、讨论。这样既使教师得到实战的技能训练,又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2.3 针对专业特点改进教学环节
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通过课堂的教学,还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农业院校的特点和省属院校的资金现状,加上目前我们专业的实验设备,开展正常的教学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加强实践环节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学校在能力范围内加大计算机专业的投资力度;实验室配套设备齐全,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其次,加强教师对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指导,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创造型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觉进行实践训练,并增加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再次,在搞好实习实训、产学研一体化等实践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到农业信息化科研课题中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农业信息化的实际中来,为培养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奠定基础。结语
“科技兴农”首先要做的是搞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随着农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业信息化从事者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加强农业高等教育,做好农业信息化的人才培养,是农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一个新的途径。
阅读更多计算机硕士论文就在中国硕士论文网
参考文献:
[1]田绪红,孙爱东,孙微微.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办学特色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8(14):39—41.
[2]李京.浅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88-89.
[3]范凤翠,李志宏,王桂荣,等国外主要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的比较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6):175—177.
[4]唐兢.计算机专业大学数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工科数学,2000(2):1 03-106.
[5]贾善刚.农业信息化与农业革命[J].计算机与农业,1 999(2):3-8.
第二篇:农业执法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农业执法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一、农业执法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目前,由农业部门执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已达38部,执法职能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民权益保护、农业安全生产等6个方面。总的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法制建设成就显著,农业执法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一是农业执法由分散走向综合,农业执法日趋规范,农业执法地位和执法形象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189个市、1762个县开展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共成立了10个省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204个市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1916个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植物检疫、动物防疫、渔政渔港监督等法律法规授权的专业执法队伍也得到了规范和发展。
二是农业部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纳入综合办公,很多地方的农业部门也相继开展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大大方便了申请人,得到了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为深化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农业行政审批行为,农业部在中央国家机关中率先设立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大厅,将原分散在各司局受理的行政许可事项,纳入行政审批综合办 公大厅统一受理,统一回复,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每一项行政许可项目都明确了审批内容、法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
三是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了部、省、县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截至XX年底,已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323个,省、地、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1780个,检测范围涵盖产地环境、投入品质量、农产品等各个环节,检测技术人员达1.96万名,检测能力大幅提高。
二、当前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相比,农业执法体系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不适应。
1.思想观念不适应。一是有的单位或个人对农业执法在全面履行法定职责、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二是有的单位或个人缺乏责任意识,存在“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重检测,轻查处”等倾向。三是有的单位或个人缺乏协作配合意识,沟通协调的主动性不强,办法不多,工作不到位,难以充分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四是有的单位或个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不善于在现有法律中寻找工作的依据和手段。
2.体制机制不适应。一是农业执法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事后监管和检验检测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还有很多地方尚未实行综合执法,多头执法、队伍分散、力量薄弱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检验检测体系不够健全,检测技术和设施装备落后,检测能力和水平与农业部门日益繁重的农业执法任务不相适应。二是执法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各地在事后监管中往往各自为战,一些行政许可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具体,影响了对违法行为的及时认定和查处。
3.人员素质不适应。一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现有农业执法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多,法律人才少,低学历人员多,高学历人员少,难以胜任日益繁重的执法工作。二是政治素质有待加强。一些农业执法人员碍于情面不愿执法,或者怕得罪人不敢执法,削弱了农业执法的权威。
4.保障能力不适应。一是科技支撑薄弱,较强能力、较高水平的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修订滞后。二是执法经费不足,很多地方执法经费难以保障,有的甚至连人员工资都无法保证,“以罚养罚”、“收费养人”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三是农业执法装备陈旧、匮乏,很多地方缺乏交通工具、取证设备等必要的执法装备,执行重大任务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此外,农业执法没有统一着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执法的形象和权威。
三、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的思路
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农业部门要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尽快完善农业执法体制,努力创新农业执法机制,大力提升农业执法能力,不断强化农业执法保障,切实履行农业部门法定职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健全农业执法体系。以事后监管、行政审批、检验检测为重点,加快形成机构合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业执法体系:一是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构建以综合执法机构为主干、与法律法规授权机构执法相结合的事后监管体系。二是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构建以“一站式”综合办公为基础的行政审批体系。三是加强农业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构建以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的检验检测体系。
2.完善农业执法体制。加快改革步伐,整合执法资源,全面提高执法效能。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力争3年内,在全国农业县全部实行综合执法,实现行政处罚职能统一行使,执法人员统一管理,执法力量统一调度,执法文书统一规范,为农业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进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统筹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快推 进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执法的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农业检验检测机构公信力。
3.创新农业执法机制。建立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执法协调会商机制,建立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农业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建立农业执法中的检打联动机制,建立执法监督检查机制和执法考核评议机制,进一步推动执法机制创新。
4.提高农业执法能力。通过强化农业干部法制培训、加大农业执法投入等措施,加强执法人员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建设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农业执法队伍,全面提高农业执法能力。
5.强化农业执法保障。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执法的领导,把执法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来抓。完善农业法律法规,加快法律法规的制修订进程,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不断增强配套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农村普法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农民和其他管理相对人的法律意识,为农业执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篇:农业执法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一、农业执法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目前,由农业部门执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已达38部,执法职能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民权益保护、农业安全生产等6个方面。总的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法制建设成就显著,农业执法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一是农业执法由分散走向综合,农业执法日趋规范,农业执法地位和执法形象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9个市(地)、1762个县(市)开展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共成立了10个省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204个市(地)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1916个县(市)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植物检疫、动物防疫、渔政渔港监督等法律法规授权的专业执法队伍也得到了规范和发展。
二是农业部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纳入综合办公,很多地方的农业部门也相继开展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大大方便了申请人,得到了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为深化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农业行政审批行为,农业部在中央国家机关中率先设立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大厅,将原分散在各司局受理的行政许可事项,纳入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大厅统一受理,统一回复,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每一项行政许可项目都明确了审批内容、法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
三是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了部、省、县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截至2007年底,已建成国家级(部级)质检中心323个,省、地、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1780个,检测范围涵盖产地环境、投入品质量、农产品等各个环节,检测技术人员达1.96万名,检测能力大幅提高。
二、当前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相比,农业执法体系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的不适应。
1.思想观念不适应。一是有的单位或个人对农业执法在全面履行法定职责、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二是有的单位或个人缺乏责任意识,存在“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重检测,轻查处”等倾向。三是有的单位或个人缺乏协作配合意识,沟通协调的主动性不强,办法不多,工作不到位,难以充分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四是有的单位或个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不善于在现有法律中寻找工作的依据和手段。
2.体制机制不适应。一是农业执法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事后监管和检验检测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还有很多地方尚未实行综合执法,多头执法、队伍分散、力量薄弱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检验检测体系不够健全,检测技术和设施装备落后,检测能力和水平与农业部门日益繁重的农业执法任务不相适应。二是执法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各地在事后监管中往往各自为战,一些行政许可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具体,影响了对违法行为的及时认定和查处。
3.人员素质不适应。一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现有农业执法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多,法律人才少,低学历人员多,高学历人员少,难以胜任日益繁重的执法工作。二是政治素质有待加强。一些农业执法人员碍于情面不愿执法,或者怕得罪人不敢执法,削弱了农业执法的权威。
4.保障能力不适应。一是科技支撑薄弱,较强能力、较高水平的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修订滞后。二是执法经费不足,很多地方执法经费难以保障,有的甚至连人员工资都无法保证,“以罚养罚”、“收费养人”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三是农业执法装备陈旧、匮乏,很多地方缺乏交通工具、取证设备等必要的执法装备,执行重大任务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此外,农业执法没有统一着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执法的形象和权威。
三、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的思路
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农业部门要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尽快完善农业执法体制,努力创新农业执法机制,大力提升农业执法能力,不断强化农业执法保障,切实履行农业部门法定职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健全农业执法体系。以事后监管、行政审批、检验检测为重点,加快形成机构合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业执法体系:一是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构建以综合执法机构为主干、与法律法规授权机构执法相结合的事后监管体系。二是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构建以“一站式”综合办公为基础的行政审批体系。三是加强农业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构建以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为骨干的检验检测体系。
2.完善农业执法体制。加快改革步伐,整合执法资源,全面提高执法效能。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力争3年内,在全国农业县(市、区)全部实行综合执法,实现行政处罚职能统一行使,执法人员统一管理,执法力量统一调度,执法文书统一规范,为农业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进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统筹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快推进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执法的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农业检验检测机构公信力。
3.创新农业执法机制。建立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执法协调会商机制,建立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农业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建立农业执法中的检打联动机制,建立执法监督检查机制和执法考核评议机制,进一步推动执法机制创新。
4.提高农业执法能力。通过强化农业干部法制培训、加大农业执法投入等措施,加强执法人员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建设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农业执法队伍,全面提高农业执法能力。
5.强化农业执法保障。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执法的领导,把执法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来抓。完善农业法律法规,加快法律法规的制修订进程,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不断增强配套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农村普法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农民和其他管理相对人的法律意识,为农业执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四篇: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阶段性成果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职业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借鉴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革,引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建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职业定位,参照对应的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进行职业分析,结合专业岗位群的特点,以职业活动为中心,以职业技能为主,以职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和组织教学。
一、指导思想
1、以能力为本位,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以就业为导向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方案。
3、适应企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结合专业要求,在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掌握本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实现专业教学内容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4、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根据区域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企业和学生的不同需要。
二、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适应专业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建立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具体内容 1.学习多种教学模式,博采众长,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模式的种类(1)发现模式
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的教学理论,为了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性,不少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经常在一些思维价值较高的课例上,运用发现模式进行教学,基本程序是:
创设情境——分析研究——猜测归纳——验证反思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研究问题的方法,但是相对来说教学进度较慢,基础较差的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这种教学模式整体或部分地在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2)自学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各地创造了多种自学模式,它的基本程序是:
布置提纲——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练习巩固——自评反馈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对语言的阅读、理解、交流、运用能力。对于阅读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采用自学模式十分有利。
(3)掌握模式:
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的教学理论,注重反馈和评价作用.当前,不少地区使用的目标教学模式属于此类,基本程序是:
目标定向——实施教学——形成性检测——反馈矫正——平等性检测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目标和评价,注重把教学过程分解,有利于加强基础,防止分化,在师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适应性更强。
2、综合、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立足整体,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对于教学模式来说也是这样,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有规律,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过程。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本身就是创新和发展,我们要在原来熟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吸收其它教学模式的优势,开拓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按照职业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手、脑并用进行探究式、发现式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学生关键能力的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建立课程模块化、项目化是课程体系,学生通过模块课程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是他们形成相关技术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相对完整的工作项目,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最终促成由动作技能、实践性思考、态度、价值观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技术实践能力的形成。
1.设计好项目教学
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或具体项目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学与做融为一体。
2.利用好案例教学 要求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等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设计好案例的呈现方法,强调呈现案例时的注意问题而呈现案例;师生共同讨论案例;指导学生写好案例报告;教师设计评价表册与测试题目等5个步骤进行分析论证,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案例教学法在全校各专业得到广泛使用。
3.扎实开展场景教学
有计划的组织旅游与酒店服务专业学生赴景区、酒店的工作场景进行专业技能指导,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岗位实际运用能力。供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场景教学,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运用好模拟教学
利用仿真软件能为工科类专业课程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实训学习环境,采用模拟教学,让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到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学习实训,进行多次训练设计过关后,才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对专业技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敬业精神。
5.实施岗位教学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岗位教学,按照企业工位定岗定员,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适应岗位、选择岗位,从而为提高“一专多能”的学习兴趣,抓住就业机会。
四、阶段性成果
(一)形成针对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二)以项目化、模块化为结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三)开发了针对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和讲义。
(四)根据教材编写课件,制作教学录像,整理实验手册
(五)组织学生用业余时间实训参与机房管理和维护。
(六)联合大同鼓楼电器城、大同爱尔传媒广告公司等一批优秀的公司,为学生岗位化的实践基地。
第五篇:计算机学院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理论和方法,深入地了解计算机前沿学科的发展并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接受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调试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离散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计算机体系结构、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就业方向:能够从事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的研制和开发,在国家机关、科研部门、教育单位、计算机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以及金融、电力、制造等独资合资企业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工作。
软件工程(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系统分析、设计及软件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具备运用先进软件开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能力,并具有开创精神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2EE、NET、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概论、编译原理、软件系统结构、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评价与测试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IT领域、软件公司、对外软件服务、软件外包等企业中从事大型软件项目的项目管理、软件研发和系统服务等相关工作。
网络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技术与网络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网络规划与构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等方向从事设计、研发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通信原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数据库系统、网络工程。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网络系统设计与分析、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等工作,能够在计算机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装配和调测、质量检测及生产技术管理岗位;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管理与维护岗位;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岗位从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