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2009年度春播作物面积和种植方式调查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9:1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迁安市2009年度春播作物面积和种植方式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迁安市2009年度春播作物面积和种植方式调查报告》。

第一篇:迁安市2009年度春播作物面积和种植方式调查报告

迁安市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关于2009年度春播作物面积和种植方式的调 查 报 告

迁安市发展改革局侯飞

为掌握我市2009年度春季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种植方式,按照唐山市区划办统一安排,今年5月份,我办集中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对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种植方式进行了实地监测调查。下面简要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仅供各位领导在决策时参考。

一、监测的基本情况

1、监测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本次监测调查内容包括2009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种植方式、2008年冬季小麦的播种面积等。

本次监测调查采取半网运行“唐山市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信息地面公里网监测系统”的方法,以点联户进行入户调查(所取调查户仍沿用布点时所联农户)。

按照普通汇总的方法,以农户为单元,计算各项指标的样本平均值,以最新统计的总农户数为总体,推算各调查内容的总值。本次调查各项汇总数据均与2007年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春播作物播种面积及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2、监测的数据结果

本次调查共调查了620户,调查结果显示620户中有耕地户602户,有18户已经没有耕地。调查耕地面积2471.773亩,其中:冬小麦167.55亩,玉米1385.418亩(其中套种玉米118.94亩),水稻6.5亩,甘薯61.13亩,高粱9.25亩,豆类105.78亩,花生728.915亩,棉花9.3亩,瓜类1.2亩,蔬菜67.46(其中设施蔬菜36.09亩),果树112.866亩(其中苹果23.14亩,梨10.5亩,桃14.58亩,板栗25.32亩,其他23.5亩),其他作物

5.49亩。农作物种植方式的面积分别为:平作2230.773亩,间作9.3亩,混作2.3亩,套作229亩。

根据2004年迁安市农业资源数据更新调查,全市共有耕地面积68.51万亩,以此为总体,我市2009年农作物播种情况为:小麦面积为4.64万亩,比2007年8.53万亩减少3.89万亩;玉米面积为33.17万亩,比2007年33.37万亩减少0.2万亩,其中套种玉米面积为3.3万亩,比2007年1.25万亩增加2.05万亩;水稻面积为0.18万亩,比2007年0.64万亩减少0.46万亩;甘薯面积为1.69万亩,比2007年1.12万亩增加0.57万亩;高粱面积为0.26万亩,比2007年0.18万亩增加0.08万亩;豆类面积为

2.93万亩,比2007年2.96万亩减少0.03万亩;花生面积为20.2万亩,比2007年20万亩增加0.2万亩;棉花面积为0.26万亩,比2007年0.15万亩增加0.11万亩;瓜类面积为0.03万亩;蔬菜面积为1.87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万亩),比2007年0.19万

亩增加1.68万亩;果树面积为3.13万亩;其他作物面积为0.15万亩,比2007年1.37万亩减少1.22万亩。

本次监测,全市各种农作物种植方式的面积分别为:平作61.83万亩,比2007年58.55万亩增加3.28万亩;间作0.26万亩,比2007年4.05万亩减少3.79万亩;混作0.06万亩,比2007年3.11万亩减少3.05万亩;套作6.35万亩,比2007年2.8万亩增加3.55万亩。

二、我市农作物种植的特点

一是农作物品种齐全,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调查,我市农作物包括了谷类、豆类、薯类、油料、蔬菜等20个品种,其中以玉米、花生、小麦为主,分别占全部农作物的56.05%、29.49%和6.78%。优良的品种,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涌现出展了展华玉米淀粉、蓝亨啤酒、乐丫绿色杂粮、贯头山酒业、扣庄粉条粉丝加工小区等一批以农作物为原料的加工企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带动了农作物品种变化。

二是经济作物比重不断上升,种植业结构明显优化。近来年,我市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种植业结构明显优化,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据调查,2009年,以玉米、小麦等为主的粮食作物面积为43.02万亩,比2007年的48.17万亩减少5.15万亩,以花生、蔬菜等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为22.36万亩,比2007年的20.34万亩增加2.02万亩,果树栽植面积增

加3.13万亩,粮、经(含果树栽植面积)作物种植比重由2007年的70:30调整到2009的63:37。

三是种植方式变化较大,机械化作业程度较大提高。近来年,我市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收,农民也尝到了机械化耕作的甜头,农作物种植方式发生较大变化,适合机播的平作、套作种植方式大幅提升。2009年,平作、套作种植方式67.73万亩,比2007年增加6.08万亩,所上比重达到90.25%,比2007年提高8.9个百分点。

四是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土地集约经营趋势明显。据抽样和典型调查,土地在民户间自行流转正在悄然进行,农村经济即将迎接继联产承包以后的第二次腾飞。一方面,由于我市经济发展较快,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打工,部分承包土地无人经营,自行转包到种田能手手中;另一方面,由于我市设施农业、循环农业逐步推广,自行换地、转租承包等土地流转较为普遍,部分土地逐渐实现了统一经营、统一种植、统一管理。

五是农作物品质有较大提升,促进了产量稳步提高。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了农业良种工程,积极推广质优、高产的优良粮食品种,如迁安镇,98%的农户都使用了国家大力推广优良作物种子,使农作物产量有较大提高。2009年,我市的夏粮总产达到3.79万吨,同比增长1.8%,单产达到310公斤,同比增长1.6%。

三、几点建议

1、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水平。按照党的十七届

三中全会的精神,研究制定我市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明确土地互换、转包、转租等流转范围,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控制耕地转为非农业用地,进一步加强对民间的土地流转行为的引导,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推动土地集中联片开发利用,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

2、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结合“122”富民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积极发展玉米淀粉、丝条加工、酒类制造、特色杂粮加工等加工业,靠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农户进一步扩大甘薯、玉米、小麦和特色杂粮的种植面积,培育一批支持农产品加工发展壮大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为消费品,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设施果菜等设施农业和花生、药材等经济作物,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3、继续实施良种工程,提高农产品品质。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深化与农业科研院的联系与合作,加快实施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华北五院农业科技合作与示范等项目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和示范推广,不断提高农产品效益和竞争力。继续实施良种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质优、高产的优良品种,扩大良种播种面积,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4、继续支持粮食作物生产,巩固农民增收基础。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营养”的主攻方向,稳定粮食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抓住国家提高粮食产品

价格的机遇,全面落实粮食直补、优质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税全免等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一是加强宣传,使农民对种植优质、高效农作物有一个深刻的思想认识。农业部门应拿出积极的应对政策,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引导好,要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积极培养科技示范带头人。二是提高粮食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积极发展地方特有的甘薯、花生等经济农作物深加工,打造著名的农产品品牌,把迁安建成北方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三是抓好农业科技培训,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使农民的种植管理技能得到提高。四是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落实我市农业机械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自愿组建农机作业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五是加强政策引导,对于新引进符合市场方向的优良品种提供资金补贴。我市西北部发达乡镇,已具备相当财力,可积极探索集中土地、农场式的管理新模式。

二○○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迁安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迁安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量基础、生存空间基础和社会经济活动基础的综合体。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健康。迁安工业比较发达,尤其是近几年铁矿大量开采,给我市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通过实地调查及各种渠道了解,发现了现存的几点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存在问题

(一)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少数村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由于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影响,部分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秸秆乱堆、垃圾乱倒、生活污水乱排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个别村甚至出现了“垃圾围村”的现象;少数农民在施用化肥、农药、农膜以及畜禽养殖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生产意识,随意性比较大,容易造成农村土壤、水体污染;有的偏僻地区缺乏秸秆处理能力,就一烧了之,不仅污染了大气,也白白浪费了可利用资源。这些现象的存在,与中央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农村区域工业环境污染仍然存在,个别地区表现突出。一是农村区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不稳定。有的企业经过多年治理虽然能够达标排放,但受经济利益驱使,环境污染治理主动性不强,环保意识淡漠,个别企业治污达标不稳定和偷排偷放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极少数小作坊式企业或偏远地区小民营企业,治污设施落后或形同虚设,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直接排往农田、河道、水库。有的排污企业离居民生活区很近,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村内饮用水污染。

(三)农村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问题比较突出。北部山区有的采选矿主重采选、轻治理,尾矿砂乱堆乱放淤塞河道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很庞大。

(四)农村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村比重较大。据年统计,农村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村很多,涉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53.7%。饮水不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含氟超标、苦咸水、未经处理的各类不合格地表水、污染严重的地下水及其它水质不达标的水等;饮水困难的主要问题是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量不足、北部山区居住分散打井成本过大、个别村地质条件复杂水源难找、村民只能到较远的地方拉、运水吃等。

(五)农村新能源利用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全市除沼气外的其它新能源利用率普遍不高。一些安全、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在适用地区都没有达到普遍利用的程度;另一方面,全市沼气开发利用在各地区发展也不均衡。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沼气入户率较高,而经济状况一般的地区,沼气入户率偏低,沼气池的利用情况也不均衡。在规模化畜禽养殖较高的地区,沼气池利用情况较好。沼气原料较少的农户,沼气池利用率偏低。

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参与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的自觉性。各级政府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科普讲座、举办培训班、农广校、农民夜校等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责任意识,增强参与的主动性;要充分发挥各地区已建成的为数众多的文明生态村的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象爱护自己的小家庭一样来爱护、建设 “大家庭”环境。摒弃陋习,倡导新风,自觉投资投劳。引导他们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目标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饮水问题是关系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的大问题。政府应在原有饮水解困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饮水解困进度,使困难地区农民从根本上改变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三)普及与提高并重,加快沼气池健康发展。沼气池建设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也被广大农民认可。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这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一是在普及率上有一个较快的提高。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本地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上下结合、促进发展。二是在普及同时,把管理与利用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方面,沼气日常安全管理要上位,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引导沼气向生产领域延伸,如搞沼气发电、生产有机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等。使沼气发展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四)增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化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治污稳定达标。对于不符合环境评估条件的新上企业,一律不予批准。同时提倡农村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统一进行污染治理。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增强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力量,不断提高对整个农村的环境保护覆盖面。

(五)深入开展农村水土保持工作。一是严格控制新的水土流失。对于无证开采、滥采乱挖、污染环境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要给予严厉查处。同时,要贯彻“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导矿山企业通过封矿回填、恢复植被等方式做好生态环境恢复工作。二是对原有水土流失区域的治理,要严格按规划,保质保量、达标治理,治理一片、巩固一片,使生态环境在十几年后有一个大的改善。

总之,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建设的力量源泉从来就植根于广大社会公众之中。在依靠政府加大环境治理保护力度的同时,必须动员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这既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更是彻底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

第三篇:农业种植方式

农业的种植方式

单作

与间作相反,在一块土地上只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单作,其优点是便于种植和管理,便于田间作业的机械化。世界上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多数作物以实行单作为主。中国盛行间、套作,但单作仍占较大比重。

间作

一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间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由间作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同时,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如宽窄行间作或带状间作中的高杆作物有一定的边行优势、豆科与禾本科间作有利于补充土壤氮元素的消耗等。但间作时不同作物之间也常存在着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激烈竞争。因此对株型高矮不

一、生育期长短稍有参差的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和在田间配置宽窄不等的种植行距,有助于提高间作效果。当前的趋势是旱地、低产地、用人畜力耕作的田地及豆科、禾本科作物应用间作较多。套作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共生期只占生育期的一小部分时间,是一种解决前后季作物间季节矛盾的复种方式。

套作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共生期只占生育期的一小部分时间,是一种解决前后季作物间季节矛盾的复种方式。套作在中国起源甚早。中国是世界上实行套作最普遍的国家之一。主要方式有:小麦套玉米或再套甘薯或大白菜;麦、油菜或蚕豆套棉花;稻套紫云英和水稻套甘蔗、黄麻、甘薯等。套作的主要作用是争取时间以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后季作物适时播种;缓和用工矛盾和避免旱涝或低温灾害。套作应选配适当的作物组合,调节好作物田间配置,掌握好套种时间,解决不同作物在套作共生期间互相争夺日光、水分、养分等矛盾,促使后季作物幼苗生长良好。

混作也叫间作(mixed intercropping):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种在一块田地上的种植方式。多不分行或在同行内混播或在株间点播。通过不同作物的恰当组合,可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还能减轻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危害。混作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北方旱地粮食和油料混作较多,如小麦与豌豆、高粱与黑豆、大豆与芝麻、棉花与豆类或芝麻混作等。世界上盛行粮食作物混作的有印度和非洲部分国家。非洲多为玉米、高粱、豇豆、粟、木薯、马铃薯等的混作。印度旱作区多为高粱、豆类、粟类等混作。畜牧业发达的欧美各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常将饲料作物和牧草采用混作。由于混作会造成作物间互相争夺光照和水、肥的矛盾,且田间管理不便,不适合于高产栽培要求,故中国的混作面积已逐渐减少。连作

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在一定条件下采用连作,有利于充分利用一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大量种植生态上适应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作物。生产者通过连续种植,也较易掌握某一特定作物的栽培技术。但连作往往会造成多种弊害:①加重对作物有专一性危害的病原微生物、害虫和寄生性、伴生性杂草的滋生繁殖。如马铃薯的黑痣病、蚕豆的根腐病、西瓜的蔓割病以及花生线虫、大豆菟丝子、向日葵列当、稗草等的滋生都和连作有关;②影响土壤的理、化性状,使肥效降低;③加速消耗某些营养元素,形成养分偏失;④土壤中不断累积某些有毒的根系分泌物,引起连作作物的自身“中毒”等。

第四篇:种植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发展我社区种植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养白牛社区发展山区种植业的调查报告 作者:王建寿 学号:1053004457213 养白牛社区在全县是最贫困的社区之一,长期以来,社区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作为典型的山区,几乎全部人口都为农业人口,种植业是农业社会的基础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养白牛发展具有特色的山区种植业,是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方法。

一、养白牛社区具有适宜发展种植业的优越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养白牛地处山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呈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由于海拔不同,海拔在1800-1900米,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冬暖夏凉,积温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8℃(11.9~17.5℃),极端最高气温33.7℃,极端最低气温-3.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0毫米(900~1200毫米),雨季降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设施,能够满足旱季灌溉所需。耕地1558亩、林地8000亩,土地储量充足,气候适宜。

适宜生长的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包谷、蚕豆、马铃薯、红薯、荞、黄豆、刀豆、杂豆等3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籽、胡麻等20多个品种;蔬菜有青菜、白菜、花菜、萝卜、葱、大蒜、菠菜、茨菇、韭菜、瓜类等30多个品种;用材林有华山松、云南松、水冬瓜、杉树、柏树、桉树、银槐树、楸木、樟木等;灌木林有栎树、野梨枝、小红木、水马桑等;果木林有桃、梨、核桃、板栗、枣子、柿子、软枣、拐枣、花红、石榴、山渣、柑桔、黄果、杏、李等。

(二)具有富余的劳动力

全社区有336户农户,农民1323人,除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具有富余的农村劳动力。

(三)种植业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随着近年来周边地区种植业的发展,养白牛社区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从传统的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逐步转变,开始种植各类经济作物,以菜豌豆、青花、白花、刀豆等蔬菜为主,部分林地种植核桃、竹子,已初具规模。随着现在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野生植物、原生态食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养白牛林地丰富,有着多种野生植物资源,如蕨菜、野生菌、药材以及多种山林野果等等。

二、良好的发展山区种植业,还有多种制约因素

(一)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目前,绝大多数山区农民仍然把传统种植生产作为收入主要来源和生活保障,但由于山区土地瘠薄、耕地资源分散,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加之退耕还林实施后可用土地有限,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生产状态。山区的农业生产现状,致使种植业效益低下,与坝区相比,同样的投入亩产收益山区只占坝区的30%左右,山区种植业的增收空间和潜力小。

种地是一项大学问,从种到收,几乎每个环节都很有讲究,包括节气的掌握、良种的选择、耕作方式、设施的运用、田间的管理、适时的收获、高效的储运和销售等等,无不渗透着科学技术有形无形的作用。但很多农民习惯了传统的种植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农耕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山区出现了一些新型农民,懂得经营土地,懂得科技应用,但大多数山区农民虽然体格健壮却缺少新的生产技能,仍然采用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耕作方式,生产技术落后,土地利用率低,产出低。

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参加任何技术培训,没有一技之长。表现在,一方面劳务输出人员中技能型人才极少,大多数从事强体力、高难度、多危险、低收入的苦力劳动,挣的“血汗钱”,劳务增收潜力不大。另一方面,因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低,掌握不了一些农业及主导产业发展的新技术,现代农业新技术推不开,制约和阻碍了农业内部增效和产业发展。

(二)没有形成独特的山区种植特点

尽管养白牛社区随着当地总体产业结构转型也就行了转型,比如改变了传统的种植粮食作物的习惯而种植蔬菜,但由于山地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改为种植蔬菜难以精耕细作,管理难度大,种植出的农产品比起坝区种植的品质也相对较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坝区少见或没有的山地作物及野生植物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缺乏山区种植特点。

(三)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

当前的种植业发展,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种什么,怎么种,都由自己说了算,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由此造成种植的农产品品种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给社区种植业的总体发展起不到积极作用。

全社区没有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企业带动,无法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种植技术,种植业的发展缺乏排头兵。

(四)销路不畅

农户种植了农产品,最终的目的是就行出售,获得经济效益。但养白牛地处山区,距县城20公里,距澄川二级公路3公路,距离县城附近的农产品收购市场15公里,运输不便且成本高,给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很大不便。部分居民小组地处偏远山区,道路交通十分不便,遇到下雨等情况,只能眼看着种植的农产品烂到地里而无法出售,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对发展山区种植业的意见

(一)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

除了农忙季节,只要到村子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聊天或喝酒,碰到红白喜事,三亲六戚都要杀猪宰羊喝上几天,不醉不罢休,风俗习惯特别的不好,他们好象固守着一个模式,有饭吃就足够了,从没有想方设法去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那怕是三代同堂地住在十几平方米的茅草屋里,等、靠、要的观念很严重。思想观念一旦形成,我们要改变它是非常困难的。尽管社区及小组干部经常宣传发动,但效果不是很好,仅仅靠说教的方法来改变他们的思想是很困难的。一方面要带他们出去外面看看别人是怎么发展的,别人的居住环境是怎么样的,让他们心里有个触动。另一方面,我们要着力树立了一些致富典型,其它地方的到致富典型说服力不强,毕竟不同的地方,基础不同,主客观条件不同,可比性很低,有些是无法比的。但是如果我们树立起本地区的典型,这是群众有目共睹的,实实在在感触到的,让这部分致富带头人起示范的作用,就会逐渐地扭转了本地区群众的观念,改变了本地区的种植产业结构。

(二)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一要立足于“围绕主导产业、培育专业农民”的思路,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通过培训,造就一批“拓展产业项目、带动一方农民、发展一片经济”的人才队伍,带动引导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二要加强技能培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通过带出去、引进来、榜样带动的办法,使现代农业科技知识逐步推广到田间地头,渗透到种植业的每一个环节。

(三)建议组建一个中型的农产品收购市场

销售难制约着山区农副产品的种植。许多蔬菜收购商都到村里收购,行情好时,本地收购商恐吓威胁外来收购商,让外来收购商不敢来收购,以达压低价格的目的。一些种植的面积比较少,产量较少的品种,没人来收购,农民要么用车运到距离15公里的蔬菜交易市场去卖,要么拿去农贸市场零售贱卖。不仅费时费力,还买不上好价钱,那份辛苦可想而知。建议组建一个中型的农产品收购市场,指定专人管理,不仅可以改善市场环境,对社区一定创收,更能方便群众出售各类农产品。

(四)充分发挥山区特殊优势,发展山区种植业。

养白牛社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给当地带来了很多具有特色的野生植物资源,各类山地野菜如蕨菜、香椿、梁王茶等纯天然无公害野生蔬菜不仅价格高而且很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山区林地中改良林木品种,发展核桃、竹子等经济林,同时林地出产的野生食用菌、药材在市场上有着很好的销售价格和竞争力。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野生植物资源给当地老百姓创收才能在种植行业中享有有一席之地。

(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实施基地带动战略,以“点”为中心,主要着手建设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的示范基地。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把种植大户引进来了,盘活我们的土地资源,种植大户一来,就把先进的技术、思想带过来,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多余的劳动力,还能带动当地种植业的发展,给当地种植户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具有山区特色的野生植物资源。比如开展林区野生菌规模化种植,发展香椿、梁王茶规模化种植等,不仅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地山区环境,而且成本低,产出高,效益好。

(六)因地制宜,发展与保护并重

养白牛地处高原湖泊抚仙湖流域,当地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周边环境及抚仙湖水质。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种植业,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尤为重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同时要因地制宜,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现有生态环境不被破坏,避免过度开发,毁坏林地,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充分发展生态经济,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确保农产品生态、绿色、无公害,从一开始就给消费者形成生态、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形象,进一步提示市场竞争力。

如何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种植业,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它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当地老百姓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但我们相信,随着市场的转变,科技的进步,在政府和当地百姓不断努力下,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山区百姓会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澄江县2011年统计年鉴》

2、《中共澄江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工作报告》

3、《澄江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篇二:核桃种植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宁蒗县发展核桃种植的调查

哲学与政法学院 2009级政教b班张立芳 094020146 调查时间: 2011年10月10日-2011年12月1日 调查地点: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翠玉乡

调查对象: 丽江市宁蒗县翠玉乡的核桃种植情况 调查目的:

由于宁蒗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想通 过此次调查,研究在当地发展核桃种植的可行性,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

正文

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川、滇交界处,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断,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山峰林立,沟壑交错,属典型山原地貌。绵绵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绵绵山以西属金沙江高山峡谷地貌,群山争峙,河谷深切,海拔悬殊。绵绵山以东大部属山原区,山势较浑厚。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干湿季分明,因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20毫米,年均日照2298小时,年均无霜期220天,年均气温12°7c。

宁蒗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增收,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由于民族众多,文化落后,宁蒗县的经济发展也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缓慢的发展速度。在宁蒗县,有部分农民种植了不少核桃,因此,为了了解当地核桃种植的情况,探索的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找到一条可行的出路,我对丽江市宁蒗县的核桃种植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以翠玉乡为例)。主要情况如下:

一、翠玉乡的核桃种植现状

翠玉乡地形为山地地形,粮食作物多种植玉米、小麦、和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是核桃、板栗和葵花籽。

核桃在当地是一种很常见的经济作物,产的核桃多用于自己使用,只有少部分作为经济作物卖给收核桃的商贩。因此,核桃在当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核桃的生长条件 核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核桃属于喜温树种,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及无霜期是:年平均温度9度--16度,极端最低温度负25度--负2度,极端最高温度38度 以下,有霜期150天以下。

2、光照。核桃喜光。进入结果期以后更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全年日照时数要在2000小时以上,才能保证核桃的正常生长发育,如低于1000小时,核壳,核仁均发育不良。栽培中,从园地选择,栽植密度,栽培方式及整形修剪等,均必须考虑采光问题。

3、土壤。土壤是一切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核桃庞大的根系和树体首先要求深厚的土层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核桃喜疏松土质和排水良好,在地下水位过高和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而在含钙的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佳。对土壤ph值适应范围为6--8,生长结实有影响,核桃喜肥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4、水分。核桃耐干燥的空气,而对土壤水分状况却比较敏感,土壤过旱或过湿均不利于核桃的生长与结实。所以,山地核桃园需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而在平地则要解决排水问题。

三、翠玉乡发展核桃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川、滇交界处,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断,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山峰林立,沟壑交错,属典型山原地貌。绵绵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绵绵山以西属金沙江高山峡谷地貌,群山争峙,河谷深切,海拔悬殊。绵绵山以东大部属山原区,山势较浑厚。

宁蒗县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干湿季分明,因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20毫米,年均日照2298小时,年均无霜期220天,年均气温12°7c。这些都符合核桃的生长条件,从自然气候方面看,在当地发展核桃种植是可行的。

四、在翠玉乡发展核桃种植的经济因素和政策条件

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脂,食后不但不会使胆固醇升高,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因此,可作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滋补品。此外,这些油脂还可供给大脑基质的需要。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作用。另外,核桃还是很多食品的原材料。核桃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以通过加工提炼出来作为食用香油。因此,核桃的经济效益是不容小觑的。

此外,宁蒗县正在拟建一个核桃油加工厂,项目建成后年加工能力2000吨以上,实现年产出并销售核桃精炼油500吨以上。投资效益分析:总投资108.4万美元。建设期3年,年销售额116.6万美元,年经营成本67.5万美元,年利润49.1万美元,投资利润率45.3%,投资回收期2.8年。已完成项目建设书,正在寻求能提供资金、市场(国外)、设备、技术的投资伙伴,投资方式可合作,也可独资。若果此加工厂建成,将会为核桃的销售提供出路,核桃的产业化链条也将自然形成。综上所述,经过这次调查和分析研究,我认为在宁蒗县翠玉乡发展核桃种植是可行的。但是,鉴于当地的文化水平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我对于核桃种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核桃种植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由于当地多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另外,交通不是很方便,物品流通慢,粮食大多是自家产的,很少通过外买的方式,因此既要发展经济作物,又不能将粮食生产放弃,所以对于核桃种植要合理规划,调整好农业结构。

二、核桃种植要大力宣传,发动农民。核桃种植需要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产业链,才能持续发展,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如果不发动农民,只是少部分种植,规模小,则会加大成本,而且经济效益得不到提高。

三、政府要给予技术支持。由于当地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科学技术掌握比较困难,因此政府一定加大科技投入,例如补贴农药,派遣技术人员下乡等等。

四、核桃种植有了产出还要有销路,保证销路,才能保证农民的收入稳定。因此,对于核桃产出后的销售,政府也要支持,可以通过发动农民和企业签订单的形式保证核桃的销售。篇三:xxx地农户种植结构调查报告 xxx地种植结构调查报告

xxx地处xxx县城东西部,临接xx乡、xx乡,靠近xxx,常年降雨较少,四季气候明显,属典型的半干旱地带。由于地理条件,当地农民一直在沿用古老的耕作方式,种植结构单一,人均收入过低,使得农民生活水平一直处在较低程度。随着近几年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的不断渗透,该地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多样性种植,发展特色农业,对种植、养殖结构开始逐步认识,也逐渐形成了一条以设施农业牵头,特色养殖并举的适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当地农村种植结构,了解农民生活水平,以便更好的帮助他们走一条适合于当地地理环境的特色种植道路,我们特开展了“农户种植结构调查问卷”。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方式,选择走访xx、xx、xx三个村,每个村随机选择三个组共100户群众,共计调查300户群众,卷面设计六部分,分为农户基本信息、农作物种植结构、外出务工情况、其他、收入核算及农户意见和建议。后期采用图表统计方式,随机抽取100户农户进行统计分析。

一、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玉米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小麦的种植面积基本保持不变,马铃薯及其他经济作物由于市场难以把握,随机性比较大,所以农户的种植多存在盲目性。农户基本依靠信息链最底层信息来决定来年种植什么作物。由于日光温室效益明显,种植面积将不断增大,但在短期内由于规模较小,市场尚不完善,所以农户种植心依然比较保守。习惯了以往的种植结构习惯,农户对种植结构的调整不太看好,对新品种种植思想包袱较大,例如对金盏花种植意向调查发现农户只是试试心里。外出务工人数虽多但工种简单单一,且季节性强,收入不稳定。

(一)所抽取的100户农户,在2010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小麦186亩,大麦69亩,马铃薯76亩,大田玉米种植面积为390亩,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0亩。从人均纯收入来看,大田玉米的人均出收入最高为866.67元,其次是马铃薯为295.56元,小麦和大麦分别为152.93元和49.07元。玉米的种植面积占整个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7.5%,已经成为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最主要支柱。因为对于大麦的价格市场难于掌握,所以农户的种植存在较为严重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往往是以自己的经验来控制种植面积,由于2009年大麦单价不稳,且均浮动于1.5元/kg,所以在今年种植面积只有69亩,但是由于今年价格仍延续了去年的收购价,导致大麦产值持续低下。

(表一)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查统计表 单位:亩、kg、元

(二)油料作物和经济类作物在2010年种植面积为油菜32亩,胡麻32亩,葵花55亩,夏季蔬菜25亩,2009年冬天至2010年春天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为26亩,人均纯收入为大棚蔬菜居高为705.81元,其次为向日葵为415.56元。日光温室是近几年在政府的支持辅助下建成的,为当地一特色农业,适合该地经济发展条件,也为该地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其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市场尚不成熟健全,对蔬菜的种植品类和价格尚未把握,也存在一定风险。向日葵的种植是在近一两年发展起来的,由于其种植成本高,风险大,所以有些农户依然不敢接受。其他一些油料作物则完全是为了自给自足。

(表二)油料及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调查统计表 单位:亩、kg、元

(三)从表一及表二综合分析,共计100户450口人,耕地面积为991亩,人均更地面积2.2亩,累计纯收入为127.9616万元,全部人均纯收入为2843.59元。(四)由于受今年收入水平的影响,明年种植面积将主要倾向于大田玉米,增幅预计可能达到79%。小麦种植面积将与今年基本持平,马铃薯种植面积将增加2倍,达到150亩。由于夏季蔬菜价格低,收入少,预计在2011年夏季蔬菜的种植面积将会缩减50%,日光温室蔬菜由于是反季节栽培,且选择的时间正是农闲期间,而且人均纯收入要比陆地蔬菜高466元,所以种植面积增幅可达到50%以上。另外通过对100户农户对金盏花种植意向的走访调查,其中85户农户表示愿意种植,合计种植面积为80亩,基本保持在0.8亩/每户左右。当地农户对新的作物抱有比较高的积极性,对种植结构调整参与度高,但是由于多年种植风险的教训,思想比较保守,对新作物往往抱有试试看态度。2010年及2011年种植结构总览

******00 2010年 2011年

(五)通过对该地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当地有接近30%的劳动力在春季种田以后就开始外出务工,务工地点多积聚于城市建筑或道路桥梁建设。劳务收入平均为1456元/人.月。有29%的农户认为外出务工比在家里种地要好。47%的农户认为外出务工工种单一,而且辛苦,以后可能会缩短外出务工时间,转而通过寻求合理的种植结构来增加种植收入。其余24%认为如果条件成熟应该两者兼顾。

二、存在的问题

积极推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农

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调查,我们深感这场调整任重道远,有许多新的问题亟待研究,也有许多问题和困难必须迅速得到解决和克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大多数种植都属粗放式种植,不仅大大提高了种植成本,而且也降低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从根本上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资金不足,财政投入少,形不成较大的规模生产和加工销售,没有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如当地蔬菜品质优良,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销售形不成规模,无法发挥出良好效应。另外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对科技的投入较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因此产量低下,效益不高,成为障碍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3、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在种植业中,农技服务是决定蔬菜是否保有优良品质和高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由于农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盲目种植、施肥、用药、采摘,往往破坏了粮食作物和蔬菜的品质,降低了产量,严重影响了该地农业种植的经济收入。

4、市场信息环节十分薄弱。农业产业链被割裂、信息不通、农工商分离、产加销脱节、城乡分隔、等,严重阻碍了农业结构调

第五篇:石斛种植调查报告

关于发展石斛种植加工产业的调查报告

一、石斛产业发展前景

石斛又名石斛兰或黄草,是兰科常绿草本植物,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和保健作用,其药用成分为石斛碱、石斛酮碱等生物碱及石斛水溶性多糖。在中国传统中医中被列为“九大仙草”之首,又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称,现代医学临床证明,药用石斛不仅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对糖尿病、高血压、咽喉、肠胃、心血管、癌症、肝脏调理康复均有显著疗效,在抗疲劳、延缓衰老、恢复病后虚热等方面也有明显作用,因此许多具有影响的医学专著和药典中将它收入其中。石斛经深加工后可制成昂贵的脉络宁注射液、石斛月光丸等药品,也可制成石斛茶饮料和枫斗等高级保健产品。石斛作为优良的传统中药,具有预防、治疗、保健的特性已被人民认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医疗保健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江浙、两广、福建、港、澳、台、东南亚国家、美国、欧洲等国家视其为保健珍品,市场需求在逐年增大。目前,国内市场每年石斛原料需求高达100万吨以上,但目前云南、浙江、广东、广西、江西、福建、贵州等地每年国内各种植企业仅能生产8万吨左右,市场缺口部分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随着野生资源的枯竭,市场缺口越来越大,因此发展石斛产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我区气候和环境都有利于石斛生长。因此,发展石斛人工种植,将成为我区林下资源开发的一个新兴产业。我区石 1

斛种植和内地相比,由于气候适宜,年有效积温高,使石斛的生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的优势,以铁皮石斛为例,用组培苗种植,在上海、浙江等地,从定植到采收需要4—5年的时间,而我区只要18个月就可采收。

目前国际市场上,铁皮石斛枫斗批发价高达每公斤1000美元,国内市场上,铁皮石斛枫斗每公斤为3000—5000元(人民币),鲜草每公斤800—1000元,齿瓣石斛枫斗每公斤900—1000元,鲜草每公斤280元,兜唇石斛枫斗每公斤450—500元,鲜草每公斤120元,近期还呈有价无货状态,若进一步将石斛进行深加工成中成药或保健品,其附加值将成倍增加。因此,发展石斛产业,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二、效益评价

推广种植石斛,可充分利用家边园地,走出农民一季粮食,一季经作的固有生产模式,在不占用基本粮田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失地农民家庭在获取农村低保的同时,通过种植或加工石斛可保证每户有一项稳定的收入。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

三、发展石斛产业的建议

(一)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石斛产业是一个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农业项目,一次投入可长期受益,据调查,规范种植石斛每亩约需4—10万元的成本(铁皮石斛10万元,水草石斛4万元,农户庭院种植成本略低于企业规范种植)。铁皮石斛年亩产鲜草483公斤,按市场价500元

一公斤计算,价值在20万元以上,水草石斛年亩产鲜草693公斤,按市场价100元一公斤计算,价值在6万元以上;如果管理技术到位,当年种植当年就可收回成本。为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我村建议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开发区应加大对 种植农户的扶持力度,每种植一亩石斛给予5000—10000元的经费补助。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展石斛种植,应寻求金融部门的支持。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信贷政策的石斛种植户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支持种植户以种植的石斛为担保向银行贷款。

(三)合力加快发展石斛产业。通过整合资源、群策群力,以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依托科研单位和石斛种植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村种植面积达到50亩,产值达到200万元,加工工时费收入达到1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总之,依托石斛种植企业发展石斛产业,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户的致富能力、有利于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有利于保护石斛野生资源。同时,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我村经济发展。由于石斛供需日趋失衡,市场呈供不应求状态,大面积种植石斛经济效益看好,市场前景好,价格随需求量的增加呈上升之势,因此,石斛产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下载迁安市2009年度春播作物面积和种植方式调查报告(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迁安市2009年度春播作物面积和种植方式调查报告(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迁安市农村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量基础、生存空间基础和社会经济活动基础的综合体。生态环境的......

    关于西瓜种植的调查报告

    农业是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发展更是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农产品的种植技术也在政府的帮助下日益提高。下面是我针对西瓜的种植做了一篇调查报告。2012年底,在公司的要求......

    核桃种植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2年2月10日-2012年2月26日 调查地点: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翠玉乡 调查对象: 丽江市宁蒗县翠玉乡的核桃种植情况 调查目的: 在公司实习期间,由于调度人员问题有幸申请......

    马铃薯种植、销售情况调查报告

    麒麟区马铃薯生产和销售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云粮发【2014】64号文件《云南省粮食局关于做好粮食流通和社会粮油供需平衡专项(题)调查的通知》要求,为准确掌握全区马铃薯生产、消......

    关于蚕桑种植的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罗坝镇向来被誉为“丝绸之乡”,已经有很长的养蚕历史,养蚕是罗坝的主要收入形式。为了了解近年来罗坝的发展历程及农民的收入情况,展开了一次较为深刻的调查。罗坝种植......

    过年方式调查报告

    农村的过年最为朴实和热闹,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传统习惯相对于城市保持的时间要长。但随着我国社会变化的加快,从90年代开始,农村传统的过年活动在慢慢地变化,有些持续了几百年的......

    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领导讲话

    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领导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召开这次全县2018年度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会议。目的是,充分认识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的意义,扎实工作,认真准确核定......

    关于虞城县花卉种植情况的调查报告

    涵宇 个人日记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2010年暑假调查报告 关于虞城县花卉种植情况的调查学院:商丘师范学院 系别:生命科学系 班级:生物技术 姓名: 手机: 教师:090912 年9月5日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