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雷雨》的戏剧冲突
《雷雨》的戏剧冲突
曹禺的剧作《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极为成功的著作之一。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雷雨》是一部艺术结构精巧的作品,它的戏剧冲突非常集中,在该剧的第二幕中,有充分的体现。
在《雷雨》第二幕中,鲁周两家三十年的新仇旧恨得到集中的反映。第二幕的前半部分,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相认”。一上场,侍萍就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却没有认出侍萍。于是,这种一明一暗的关系,一下子就扣住了读者的心,从周朴园那些发号施令、居高临下的语言以及当他怀念起侍萍时的“沉吟”、“苦痛”的表情中,不难看出他是个地位高、权势大的“尊者”,而且似乎是个多情的人物,在侍萍的话里,也可以发现,她虽然看透了周朴园,却因为本性的正直善良,仍希望周朴园能认出她。看来,好像两方面冲突不起来了。然而,周朴园的情感毕竟是虚伪的。当他发现侍萍还活着,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名誉、地位时,他始则厉声斥问侍萍“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继则用巨额支票收买侍萍,企图以他认为是万能的金钱打动侍萍,周朴园虚伪、冷酷的面貌至此暴露无遗。可是,侍萍是有骨气的。她看也没看,就将支票撕得粉碎,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明告周朴园:金钱弥补不了罪过!表现出对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蔑视。
侍萍和周朴园的冲突,反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民同剥削阶级势力的斗争,后半部分,鲁大海的出场,展开了工人阶级与封建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鲁大海站在周朴园面前,父子不相认。因为,鲁大海直接威胁到周朴园的切身利益,威胁到这个封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根本利益。周朴园对鲁大海没有而且不能有父子之情了;有的只是压迫的欲望和阶级的仇恨。欺诈,行不通,只好撕下伪善的面目,恶狠狠地训斥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鲁大海则是满怀阶级仇恨,单刀直入地揭露周朴园:“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人!” “你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两百个小工!”“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人物短短的对话,就使我们看到了周朴园镇压工人罢工手段的毒辣,发家史的罪恶;看到了他狡诈、残忍的嘴脸;也使我们看到了鲁大海坚定的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这一幕戏中,充满了人物间不可避免的冲突,在特定的环境中,过去和现在的矛盾交汇、连贯在一起。这样,使得人物的形象“立”了起来,并紧凑地写出了三十多年来的变迁,展现了两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从根本上来说,反映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上层社会的腐朽与罪恶。《雷雨》这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名著,在过去,控诉、揭露出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现在,仍起着教育我们认识黑暗制度的作用。它那精巧的艺术构思,也正被众多的戏剧创作者所借鉴,所效法。
读过几遍《雷雨》后,我还说不清它的深刻含意,但我被戏剧的内容情节吸引了,同时我也体会到剧中众多人物之间的矛盾是那么错综复杂。怎样从这么复
杂的内容中去理解“戏剧冲突”呢?于是我就去查阅关于《雷雨》(尤其是它的第二幕)的评论资料,看到了不少研究《雷雨》的专家们的精辟见解。逐渐明白了所谓戏剧冲突,就是戏剧中那些人物之间的矛盾。于是我再分析它有多少矛盾冲突,以及产生这些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发展的等等,并进一步分析其中什么矛盾冲突是主要的,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主题的。就这样,通过学习初步学会了一些分析“戏剧冲突” 的方法,写下了《< 雷雨> 的戏剧冲突》这篇读书笔记。
第二篇:戏剧《雷雨》影评
戏剧《雷雨》影评
《雷雨》中的周朴园和繁漪是什么样的人?作为戏剧中的人物他俩性格上有何特征。
周朴园是曹禺的剧作《雷雨》中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他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家长,虚伪、冷酷、自私、专制、而又忠实、坚贞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戏的一开始就浓墨重彩的叙述了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第一幕的景,周家客厅的摆设,是按三十年前侍萍喜欢的样式摆设的,同时突出了一张旧相片,这是鲁侍萍的相片。鲁侍萍与周朴园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内见面的。在侍萍出现在周朴园面前之前,我们对周朴园的印象是重情重义,他对侍萍的种种“怀念”之举,甚至已使读者为之感动。当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人就是侍萍时,他的第一句话是:“你来干什么?”而且是“严厉地”说出来的,他的这句话与读者之前看到的周朴园对侍萍的种种怀念之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原来周朴园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假的,这就有力地揭示了周朴园伪善的性格。
当侍萍提出要见一见周萍时,周朴园说:“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暗示侍萍不能与周萍相认,当侍萍表示不会相认时,周朴园说:“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这几句话,充分暴露了周朴园自私的性格。当侍萍诉说了自己三十年来所受的苦后,周朴园说:“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在周朴园看来,钱可以买通一些,当然也就可以赎回自己的罪恶,买走侍萍对自己的仇恨,殊不知,这正暴露了他的卑鄙和厚颜无耻。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则揭示了周朴园的残忍、冷酷、狡诈的一面。一是通过鲁大海的口,我们知道了周朴园以残忍的手段大发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从前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扣三百块钱……”二是已经知道鲁大海是他的次子,但他却仍将鲁大海看作是矿上工人的谈判代表,非但丝毫没有相认之意,还冷酷地宣布“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三是周朴园一边与鲁大海谈判,一边用金钱收买另外三个谈判代表,致使罢工斗争失败,反映了他狡诈的一面。
周朴园性格中色厉内荏、懦弱的一面是通过与鲁侍萍的冲突及周蘩漪与周萍的冲突揭示出来的。周朴园与侍萍相遇后,从侍萍的诉说中我们得知,她是被“你们家”赶出家门的,而且“你们老太太”看着第二个孩子快死了,才叫她带走的。这说明周朴园在代表着封建传统规范的母亲面前作出了妥协和让步,顺从了母亲的意愿,赶走了侍萍。这反映了他的懦弱和色厉内荏,不敢抗争。周蘩漪与周萍的冲突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周朴园的这一性格。蘩漪讥讽周萍“你到底是你父亲的儿子”,“哼,都是些没有用,胆小怕事,不值得人为他牺牲的东西!”这些话从侧面揭示了周朴园在威严、专制的外表下有性格懦弱的一面。
综上所述,曹禺先生在《雷雨》中将周朴园这个人物放在特定的戏剧情境之中,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个性化的语言来揭示其性格特征,成功地塑造了周朴园这个真实、生动的典型形象。
繁漪是《雷雨》这部剧本中作者塑造得最深刻复杂的性格特征,在《雷雨》中繁漪性格中存在着多面的、立体的、对立的因素,繁漪是《雷雨》中最具特色,也是个性最为鲜明的一个人物。
繁漪是一个资产阶级女性,她美丽、热情、狂热,受过“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但却摆脱不了生于封建家庭的束缚,当她正值青春年少时,却被迫嫁给了大她20多岁的周朴园,被封建的家庭生活磨蚀的已经快要失去自我。例如,《雷雨》第一场中繁漪的表白“什么事都得依着他,他是什么都不肯将就”这是她第一次表露心中的不满,接着说道:“这屋子怎么这么闷气,里里外外都像发了霉”则是对周家非常贴切的嘲讽。
这时候,周家大少爷所给予的所谓的爱情却激起了她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也使得她对现实的生活充满了厌恶,繁漪这个遭受周家父子两代欺侮的女人,开始了她的反叛之路。例如周朴园连续三次逼繁漪吃药,激起了繁漪的反抗精神,公然吼道:“不!我喝不下!”俗话说:“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由于繁漪突然摔碎的药碗引起的巨响,打破了那个封建专制压抑的氛围,故事出现了转折,人物开始爆发被长期压抑的情感,开始了挣扎,逃脱,表现出她乖戾不驯的性格特征。接着,第四场中对周朴园说:“我不愿意,告诉你,我不愿意!”充分体现了繁漪的咄咄逼人和无所畏惧。
繁漪的反叛的性格特征不仅体现在她与周朴园的对抗上,还体现在她和周萍的乱伦的关系上,繁漪和周萍的爱情双人舞,在常人的眼里虽然最为不耻,却是压抑释放的情感的慰籍,从周萍第一次抓起繁漪的手,勾引她的时候,在她的内心深处里其实已经清楚这是一条不归的路,周萍弃她而去了,她还一如既往,不知悔改,尊严扫地的去乞求一场爱恋,渴望得到她作为一个女人所拥有的并曾经算是拥有过的情感,然而,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是社会造就的悲剧。在家庭生活中,周萍和繁漪之间的矛盾表现得很突出。例如第一幕中繁漪话中有话的说:“我怕你是胆小吧”和“这屋子里曾经闹过鬼”,已经是锋芒毕露,突出了她和周萍之间的矛盾冲突。她对于周萍的追求和周朴园对她的压迫,在程度上成正比例,只有当她继续受到压迫时,她才会一步紧一步抓住周萍不放。当后来即将被周萍抛弃式,繁漪警告周萍:“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我们在此时就预感到“风暴就要来了!”繁漪不顾一切人伦关系地追求自由爱情,要死死抓住周萍,她先是想尽一切办法要拆散周萍和四凤,接着,又以帮周萍在他父亲面前劝说让周萍娶四凤为条件哀求周萍留在她身边,周萍却执意要走,逼着她向周萍作“最后一次”请求:“我现在求你,你先不要走……即使你要走,你带我也离开这儿。”而周萍却像他父亲一样绝情,对她说:“你现在不像明白人”。当他听说她曾经到过鲁家去,他就骂她“你真是一个疯子”,甚至“狠恶地”说:“我要你死!”周萍的绝情彻底让繁漪感到绝望,她在令人窒息的封建家庭里的反叛之路彻底以失败而告终。
教师点评:
娟萍同学的作业对于周朴园的形象分析到位,对于繁漪的形象分析客观。能够具体分析,很不容易。
不足的是对人物的内心实际还应更深入一些,对周朴园还应再客观一些,尽量回归人的本性来谈。谈阶级性观点过时了。
瑕不掩瑜,再接再厉!
第三篇:雷雨的戏剧语言艺术
戏剧鉴赏研究学习课
——运用研讨法鉴赏《雷雨》戏剧语言
哈一中
孙丹
戏剧是综合多种艺术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将时间艺术与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会在一起,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艺术。
我们教材当中是把戏剧专指话剧而讲的。从广义上讲,戏剧是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的。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这就是说我们教材所讲的戏剧是狭义的讲授。本单元大纲要求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表现力。学生应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戏剧艺术语言的特点,通过结合戏剧作品的赏析,加深对戏剧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戏剧的一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戏剧作品。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艺术的中心是性格意志的矛盾冲突所形成的情境,戏剧作品的基本单位是场面。在搬上舞台或银幕之前,戏剧可以说是绝对优势的文学艺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戏剧特别是以对话为主要特质的话剧语言,就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了。
《雷雨》是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学生进入接触的第一篇戏剧,相对来讲学生对戏剧知识还缺少必要的理解。《雷雨》是一部现代经典多幕话剧,无论其艺术价值还是主题思想都有许多耐人寻味之处,至今在许多大学的教程里仍然保留着这一课,《雷雨》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
我将教学目标设立为:
知识和能力:品味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和方法:研讨法加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清人性在金钱、地位、权利的重压下的蜕变,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教学目标的设立原因如下:
1、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谈到,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在我的这节课中,我注重了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这三种能力的的训练,让学生阅读文本品味语言,感受其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所以我把品味戏剧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展开想象,用语言为工具敲开人物心灵揭示人物个性,在揭示人物性格的同时使学生领悟作品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挖掘作品主题。
2、在语文新课标中说道:“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一种审美能力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学习中应传授给学生方法,我的教学设想是以戏剧语言为切入口分析人物性格挖掘戏剧主题。
3、作为一个高中生学生来说,对《雷雨》产生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了解很少,同时刚刚接触戏剧对戏剧知识还很陌生,所以我认为应从最能引起学生心灵震动的人物对话入手进行分析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由于在新课标中强调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这节课上我更多的运用了研讨这种教学方式。
一、在课程设置上,我注重了预习这一环节,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现代信息工具查找有关戏剧的基本知识,并在课文中找找这些理论的具体体现。分组进行大家资源共享,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大了个人信息的占有量,也在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相互监督。
二、由戏剧的两大基本要素导入划分情节,从人物的语言行动中分析人物性格,抓住戏剧语言具有丰富的潜台词(也就是话剧字面意义以外的深层意义或言外之意),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我紧紧抓住潜台词所反映的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在分析周朴园人物性格时我设计了这样三道导读题让学生们充分的讨论:
(一)在相遇到相认的过程中周朴园对于侍萍的真实身份一共有四次追问,抓住语言动作分析为什么一再追问?请同学们为周朴园设计潜台词。明确:第一次:“你--你贵姓?”
第二次:“你姓什么?”
第三次:(忽然起立)“你是谁?”
第四次:“哦,你,你,你是--”
①开窗(自然,来源于环境的熟悉)动作时曾相识,引起怀疑。②无锡口音,梅小姐旧事,(潜台词)你是谁,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
③侍萍还活着而且就在此地。注意动作忽然起立,(你还知道什么,你来干什么?)④侍萍提起旧衬衣确认眼前的人就是侍萍。动作(徐许立起)极度的惊惧。通过以上的潜台词的诠释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的心理由平静转为怀疑进而慌张最终达到极度的惊惧的转变过程。
(二)从这一心理变化过程不难看出,周朴园既不愿意被人知道自己的丑事,那他又是如何向人提起侍萍的呢?
明确:“梅家的一位年轻小姐,很聪明,也很规矩”
这与三十年前的侍萍在身份与地位上有着巨大的差距,周为什么要美化侍萍?
明确:1、美化侍萍是为了维护自己今天社会名流的名誉与地位,2、弥补他心灵的空虚,是精神得到自我解脱,妻子繁漪对周很不顺从,儿子们又敬而远之,周感到家庭生活的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就常常怀念被他抛弃的“很贤慧”的侍萍。
(三)在两人相认之后面对侍萍,周朴园又说那些话,请同学们为他设计潜台词,分析周的心理? 明确:
①态度陡变,“忽然严厉的”责问“你来干什么?”设计潜台词(你来是不是敲诈我的?)②谁指使你来的?潜台词:一定有人指使你来的,莫非是鲁贵叫你来的?
③冷冷得说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潜台词/你认为不公平,找到我究竟想怎么样?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研讨此时周朴园的人物性格已经跃然纸上,通过品味人物语言学生已经走进周朴园的内心不是读到他是这样一个人,而是感受到他的自私、虚伪、冷酷。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的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换意见。原因是:①对于人物内心的揣摩充分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极大的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热情。②让学生自己设计潜台词,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在潜台词的设计上往往存在几种不同的表述,在对比取舍中起到了一个写作训练的作用。③这项训练也给不少学生以成就感。引导学生利用这种方法进一步分析鲁侍萍的人物形象。三十年的风霜虽然是周朴园认不出侍萍,可侍萍却早已认出了他,但在周朴园的层层追问中侍萍是如何回答的?请同学们为她设计潜台词,分析鲁的心理?面对周在相认后的态度的侍萍又是如何对待?让两个人物在戏剧的矛盾冲突中站立起来。
三、在上面语言分析的基础上,在对戏剧的主题进行挖掘仍然以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周朴园是否爱侍萍?在这个问题上我并不追求答案的一致性,而是让学生自由畅谈,各抒己见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这个问题的设置有两点原因:
1、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寻找他由善变恶的心灵的轨迹,让学生认识到金钱、地位、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和腐蚀;
2、引道学生正确去看待爱情。
3、在新课程标准关于小说和戏剧部分中力求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的见解。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上我改变了已往老师一言堂,结论遵从一说的已往模式,充分的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在课前完成对戏剧这一文学样式基本特征的学习,减少了课堂上冗长的灌输。在文章的分析中,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没有对周朴园进行贴标签式的诠释,而是利用导读题让学生自己分析从文本做出自己的的分析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课堂充满了生机。
以上是我在《雷雨》一课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心得体会,希望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意见。
第四篇:高二戏剧雷雨教学设计
篇一:一等奖教案 雷雨
《雷雨》教案
㈠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戏剧单元学习的要求。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
能力目标
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2.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生动性特征。3.通过语言来品味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4.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5.研读重要“舞台说明”,认识其在剧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罪恶。
㈡教学重点
1.把握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2.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仆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㈢教学难点 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腐朽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介绍。3.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抓住戏剧冲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却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这就是年仅二十三岁的曹禺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创作的四幕剧《雷雨》。它在中国演了七十多年,却经久不衰。它除了生命的毁灭和黑暗之外,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之谜,究竟还能给我们多少人与人性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进《雷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前检测】
正音
烦躁(zào)汗涔涔(cén)惊愕(è)窟窿(lóng).....
弥补(mí)谛(dì)听 江堤(dī)咀(jǔ)嚼 ....
沉吟(yín)伺(cì)候 报应(yìng)缜(zhěn)密 ....
二、解题
1.戏剧知识介绍
戏剧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
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的三要素):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中国的戏剧,古代与现代差别迥异。古代戏剧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其主体是话剧。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内容形式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2.曹禺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父亲万德尊曾任镇守使、都统和黎元洪总统秘书。曹禺生母早逝,继母酷爱戏剧,常携曹禺观看戏曲和文明戏。曹禺没上过小学,延师在家,诵经读史,但常偷看《红楼梦》、《水浒》、《西厢记》等书。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华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 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曹禺升入南开大学政治学系。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但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和书库里,贪婪地研读着世界名著,特别是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同时他也时常和朋友去广和楼欣赏京戏名家的表演,到天桥去听曲艺。曹禺还涉猎了东西方的一些哲学著作。他读老子、读佛、读圣经,赞美柏拉图的神奇的理想国。同情叔本华对生活深沉的忧郁,也热爱过尼采丰盛的生命力与超人的思想,而所罗门的智慧、耶稣对人类所寄予的真诚热爱,都曾使他仰叹、折服。但是,他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被这些先哲们的精神所感动,却没有成为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的俘虏。他感到这个社会非改变不可,于是想搜寻出一条大道来解决他所感到的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但是读了这些哲学著作之后,答案仍苦思不得。而他那种执着地、热诚地求索精神,却熔铸在他早期的创作里,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染力。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3.有关《雷雨》 投影: 雷 雨
曹 禺
三、初读感知 1.把握戏剧冲突。
解说:戏剧冲突主要指剧中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是戏剧的灵魂,那么,课文节选部分,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来自哪些人的?这些矛盾冲突的起止在哪儿?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出示投影:
感情纠葛 阶级斗争 4.理清剧本结构。
学生自读课文,自由讨论。
明确:第二幕 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第二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四、布置作业
有人将杜牧的《清明》改写成戏剧,请你也试着改写,要求不增减一个字,但可改换标点符号。
清 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参考答案: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究第一场,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雷雨》作于1932年,至今已有70多年,但它依然活跃在国内外的舞台上。一个作品能有恒久的生命力,总要有一些特殊的魅力,总要能够打动我们的心灵,推动我们去思考与探索。那么,《雷雨》的成功之外在哪里呢?
二、分析课文(第一场)
㈠相遇述旧怨
1.点读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
提问:开头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烘托人们烦燥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读者和观众。2.学生自读开头至“哦,侍萍!(低声)是你?”。
⑴周朴园是怎样一步步地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侍萍的? 请同学找出周朴园问鲁侍萍身份的地方。
明确:一共四处: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请同学揣摩语气并表演出来。] ⑵.开始的时候,是鲁侍萍的什么引起了周朴园的注意而询问她姓名的呢?周朴园后面三次询问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明确:鲁侍萍的口音和关窗的举止。
篇二:高中语文 2雷雨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 雷 雨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戏剧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篇力作,该剧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学习本课,应紧扣故事发生的背景、仔细体味作者是如何通过个性化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从而真正把握剧中人物性格冲突及表现技巧,重点掌握戏剧冲突的独特性及戏剧语言的个性化与表现力。
本文将采取活动式(表演)、探讨式、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通过表演课本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在观剧、讨论中不断领略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拟定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想:简介作者,观看第一场的戏剧表演,初步感知剧情,分析第一场戏的矛盾冲突,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总结第一场戏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观看第二场的戏剧表演,分析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把握周朴园的性格发展,并由此进入主题提炼,标题阐释,深
入鉴赏本剧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分析两场戏剧冲突,并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以及学生对戏剧主题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分组编排表演《雷雨》中的两场戏。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戏剧基本常识,初步学会鉴赏现代话剧。
2.把握戏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善于分析冲突所折射的人物性格特征,从而理解戏剧的主题。3.品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排自演,在表演中激发兴趣,体会戏剧艺术的迷人魅力。2.通过冲突中人物的言行分析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戏剧尖锐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假恶丑与真善美,认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灭亡的必然趋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认识了一个善良美丽而又不屈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部20世纪30年代名噪一时的话剧名作《雷雨》,这部戏是戏剧大师曹禺的成名之作,为世界文学长廊留下了一位不朽的人物形象——周朴园,这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现在还是先来欣赏几位同学的表演吧。
推进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生 课文节选了剧本的第二幕,这一幕又可分为两场,现在就请看第一场的表演。(台上倾情表演,台下凝神观看,表演结束后掌声四起)
师 好,掌声很热烈,说明演员们的课前努力没白费,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 整个过程很流畅,演员的态度也很认真,感情很投入,表演基本到位,特别是周朴园的虚伪奸诈表露无遗,但鲁侍萍内心的复杂心情表现不够,当然,我有点吹毛求疵了。
师 很中肯,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演员们的辛勤付出。好,这一场实际上是两个人之间的戏,是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看看该怎么分?
生 可分为,偶遇——相认——冲突——缓和,四个阶段。师 很准确精练哟!他们是在什么情形下相遇的?
生 鲁侍萍来周家看望女儿四凤,意外发现这家的主人就是周朴园,就这样两个冤家就相遇了。
(学生笑)
师 当时环境怎么样?
生 很压抑。
师 从哪看出来的?
生 课文开始一段话:“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潮湿的空气,低压着在屋内的人,使人??”
师 这段话在戏剧中叫什么?
生 舞台说明。
师 正确。有什么作用呢?
生 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师 不错啊!看来同学们对戏剧常识掌握得很好啊!两个冤家30年没见了,相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鲁侍萍是凭房间布置认出周朴园,那么,周朴园又是怎么认出鲁侍萍的呢?大家讨论两分钟时间。
生 鲁侍萍的动作引起了周朴园的疑心,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一舞台说明文字暗示了她对这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很熟悉,从而引起了周朴园的疑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周朴园“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因而让她“站一站”,并追问她贵姓。
生 鲁侍萍那熟悉的无锡口音,使周朴园陷入对往事的沉思,周朴园就口音把话题引向无锡,转弯抹角有意识地询问30年前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在周朴园的连连追问下,仍然保持语调的平缓;但听到周朴园在有意撒谎,遮盖罪行,于是她悲愤地叙述了自己30多年来的悲愤遭遇,使周朴园惊恐紧张的情绪不断增长;他时而“痛苦”,“汗涔涔地发出‘哦’的叹声”,时而惊愕地问:“你是谁?”;当侍萍巧妙地透露出自己的身份时,周朴园终于意识到眼前的鲁侍萍正是30年前被自己所抛弃的梅侍萍。
师 相认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周朴园在相认前后对鲁侍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相认前他是怎么评价侍萍的?
生 周朴园极力地美化梅侍萍,说她是“一个年轻的小姐”,而且还说她“很贤慧,也很规矩”。
师 她为什么要这么违背事实地美化梅侍萍呢?
(学生热烈讨论)
生 因为侍萍是他的初恋嘛,初恋当然刻骨铭心也是最美好的了。(学生哈哈大笑)师 好直接哟!同学们不要笑,他说的还是有些道理嘛,但分析得还不够深入。
生 老师,我觉得,人类总是有怀旧的心理,常常回忆的过去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他并 不是一开始就很坏很虚伪,他那时对侍萍可能还真是一种美好而纯真的爱情呢,只是到了后来自私地为了攀附富家小姐才残忍地抛弃了她,因此我估计他与侍萍相恋的日子应该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因此,他在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室内布置保持原样不变,而且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甚至连穿衣也要“我的旧雨衣”“旧衬衣”,这样,他后来极力美化 他的初恋情人是可以理解的。
师 好,越来越深入了。
生 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周朴园逼死侍萍之后,心里内疚,他所谓“美化”“纪念”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和丑恶的灵魂而已,一言以蔽之,虚伪。
生 我不否认周朴园虚伪的本质,但我觉得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嘛,再坏的人也有他可取的一面。
师 好啊,越辩越明了,还有吗?
生 我还有补充的,他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是因为他现在生活的不如意,周朴园的妻子繁漪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新式女人”,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她对周朴园很不驯服。周朴园的儿子则对他敬而远之,尤其是周萍“在家里很不规矩”。周朴园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他始终不能忘怀那曾被他抛弃的“很贤慧”的侍萍。
师 几位同学的分析都精彩极了,鲁侍萍对此评价有什么反应?
生 否定。她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师 她实际上否定了30年前的自己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学生轻声议论,时间1~2分钟)
生 那是后悔自己年轻时做错了事,所以后来她又说“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
生 我觉得她这里更像是反话,表面上在否定自己实际上揭露了周朴园的伪善的本性。生 话里还含有很重的怨气,平淡的语气中却郁集了浓重的悲哀和怨恨。
师 很好,紧接着的谈话中,在鲁侍萍的悲愤控诉下,周朴园的虚伪、自私的本质一点一点暴露出来,那么,周朴园的丑恶嘴脸是什么时候彻底暴露的?
生 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30年前的侍萍“现在还活着”,“境况很不好”,并且问周朴园“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时。
师 在逐步暴露的过程中,周朴园有什么表现?请阅读课文,用铅笔画出。
生 当听说侍萍“现在还活着”时,周朴园惊愕地问道“什么?”,吃惊而发愣,按理说前面那么想侍萍,这时应欣喜若狂才对,但他却因她活着而害怕,虚伪本性已渐显露。
生 当知道那个小孩“也活着”时他忽然立起问道“你是谁?”,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并对鲁侍萍的身份起了疑心。
生 当鲁侍萍告诉他“就在此地”并问他“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时,他却连忙说“不,不,不用”已显露出他薄情寡义的本性。
生 当鲁侍萍介绍了梅侍萍近况处境困难并问他“老爷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竟然无动于衷地说“好,你先下去吧”,毫无帮助侍萍的意思,薄情寡义的丑恶嘴脸至此暴露无遗。
师 他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
(学生议论纷纷)
生 这些表现和他在前边所表现出来的对侍萍的怀念、关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言一行都暴露虚伪的本性。
生 看得出来周朴园关心的并不是侍萍,而是他个人的私利,他的社会地位和他在家庭的尊严。
生 他害怕自己与侍萍的关系再次暴露,害怕别人从这种关系中看到他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本质,使他身败名裂。
师 至此,鲁侍萍终于认清了周朴园的自私虚伪的本性,“望着周朴园,泪要涌出”。激愤之下,她乘周朴园找衬衣之时以一件绣着一朵梅花和一个萍字的衬衣,亮出自己的真实身份,面对着侍萍,周朴园是怎么反应的?采取了什么做法?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扮周朴园,女生扮鲁侍萍,朗读时要把握语气、语调与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绪相一致。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感情很投入,我们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学生掌声热烈响起),好,现在我们来看看周朴园在认出鲁侍萍之后的反应。
生 态度陡变,终于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忽然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言外之意是“你来是不是要敲诈我?”当鲁侍萍说“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又责问“谁指使你来的?”言外之意是“一定是有人指使你来的,莫非是鲁贵叫你来的吧!”侍萍“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从他的阶级本能出发,“冷冷地”说出“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言外之意是“你认为不公平,找到我这儿来究竟怎么样呢?”
师 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终于露出自己的狰狞面孔,随后,他为了稳住鲁侍萍采取了哪些手段?
(学生热烈讨论)
生 先“稳”,缓和气氛。当鲁侍萍怀着满腔“怨愤”哭诉周家给她造成的三十多年的苦难时,周朴园惟恐将事情闹大,则又极力淡化事态的发展,一再说“你可以冷静点”“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生 旧情重提,软化鲁侍萍,当侍萍说“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时,周朴园看到鲁侍萍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时,惟恐事情败露,于是,抓住鲁侍萍心软的弱点,虚伪地谈起旧情,“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课堂小结
师 周朴园的反应一层层地剥去了虚伪的外皮,在这场戏剧冲突中人性的美和丑产生了激烈碰撞,人物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布置作业
师 今天的作业就是分别概括周朴园与鲁侍萍一场戏中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并准备第二场戏剧表演。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微笑)上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课文的第一场戏,戏剧冲突主要在主人公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产生,人物的性格在冲突中逐渐得到了展现,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总结周朴园与 鲁侍萍在第一场戏中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这也是留给同学们的作业,现在就请几位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
推进新课
生 我比较喜欢鲁侍萍,所以我来概括她的性格吧。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善良,但是在周公馆却备受凌辱和压迫。大年三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痛不欲生,跳河自杀。遇救以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蔑视。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
师 很好,还有周朴园呢?
生 这个人物比较令人讨厌,他自私、冷酷、虚伪。当自身利益没有威胁时,他就以一付道貌岸然、温情脉脉的面孔出现,而一旦有人侵犯到他的名誉、地位、利益时他可以瞬间暴露出他无情自私的狰狞面目,不惜牺牲别人的幸福甚至生命,鲁侍萍很不幸地成为他的牺牲品。
师 两位同学都总结得很好,在这场戏中,周朴园已经很坏了,仅仅如此吗?
生 还不止呢?这场与他三十年前旧情人的冲突中,他还多少流露出那么一丝温情,到了后面情节中他的表现更是坏到骨子里去了。(学生笑)
师 是吗?我们不如暂停分析,先来观赏第二场的戏剧表演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 有清我们的演员。(学生热烈鼓掌)
(演员倾情表演,观众凝神观看。表演结束学生热烈鼓掌)
师 掌声说明同学们的表演是成功的,但任何事物也很难十全十美。请同学们进行评点。生 戏剧语言必须富有表情性,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短短一句话却充分表现了鲁侍萍眼看着周萍打自己的弟弟的复杂、悲愤、失望的心情,但表演者从语调到表情表演不够到位。表演整体还是很流畅的。
师 很中肯,没有表情的语言是僵化的语言。好,我们来看看这场戏的主要冲突在哪两个人之间产生?
师 他们俩是什么关系?
师 周朴园知道吗?
生(齐声)知道。
师 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儿子的?
生 冷酷无情、嘲讽打击,周朴园为了自己的利益已丝毫不念骨肉之情。
生 老师,周朴园这个人太坏了,俗语说“虎毒不食子”,他比虎还毒呢!
(学生大笑)
师 这位同学是义愤填膺了,他们的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师 准确,政治课上得很不错啊!(学生笑)在这次父子俩的较量中谁是胜利者? 生 周朴园。
(学生热烈讨论,老师巡视答疑)
生 用金钱收买“少数不要脸的败类”,分化瓦解工人队伍。篇三:雷雨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案
《雷雨》教学案例一
教学目标: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方法:朗读、设问、点拨、讨论。
教学媒体: powerpoint 课件
教学准备:课前发下阅读补充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言:
1、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2、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 23 岁的 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 —— 周朴园。3、出示周朴园有关图片 —— 选取 3、4 位学生谈初读对周朴园的印象
(生 1 答:残酷、狡猾。生 2 答:虚伪、阴险。生 3 答:有文化、挺传统的,旧式知识分子。生 4 答:感情不专一。)
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4、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都不同,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人物,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投影)
二、教学过程 1、提供鉴赏人物视角 引出黑格尔名言
“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黑格尔《美学》(投影)
黑格尔显然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 —— 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中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2、进入具体语言情境
情境一
朴: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哦,好地方。
解读步骤:
1、让学生体验 “ 我们 ” 在表意上的作用(暗示两人有过不寻常的关系)2、通过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 “ 三十年前 ”(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 “ 三十年前 ” 共出现 12 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教师提供材料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
周萍--其前妻鲁侍萍生子,年二十八。
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
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
鲁侍萍--其前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
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这是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教师问: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
明确:鲁侍萍被周家赶走是发生在 27 年前。
师问: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 30 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
教师再提供解读视角:
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奥地利)弗洛伊德(投影)
(提示学生可用心理学分析法来说明周、鲁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因为对他们而言,27 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根据弗洛伊德的推论,他俩潜意识里都记住的是 30——27 之间的三年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 “ 三十年前 ” 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是更逼真了人物的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语言的高超。)3、在明确周、鲁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时,生自然明了 “ 无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 的“
好 ” 是有着特定内涵的,对周、鲁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
4、教师:可是,这段甜蜜的爱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而导致两人分手,是什么事呢?(师生共同回顾有关剧情)
过渡到情境二
鲁: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解读步骤:
1、请一位女生读屏幕上鲁的第一段话,请男生点评,教师指导。
2、教师事先把两个你们改成你,让生找出课 文与老师给的文字的不同。3、生找到后,让生体验 “ 你们 ” 与 “ 你 ” 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感受。
(明确: “ 你们 ” 暗示了赶鲁侍萍走不仅有周朴园,更主要的是周家)4、请生联系上下文语境,体会鲁侍萍复杂的心情。
(鲁、周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两人的相爱也是真实的;鲁对周有怨恨,但更主要的是恨周的软弱)
5、教师提供相关材料: “ 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 “ 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 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 曹禺《雷雨》创作回顾
教师点拨:故事发生在 30 年前,即文中的 “ 光绪 20 年 1894 年 ”,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的。再看周朴园 30 年前的处境,他也不过 20 多岁的小伙子,在上面还有老头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 你们 ” 一词传递出来当时抛弃鲁的不只是周,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
6、教师提问: “ 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作者的补充很重要,那么,当周朴园后来得知侍萍被赶走,有没有行动呢?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 “ 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 这句话,想象周朴园当时沿着河失魂落魄地发疯一般地寻找,感受周朴园内心极度痛苦状。
教师给出情境三
周朴园: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祢补我的罪过。
解读步骤:
1、教师问:这两段话你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生 1 答:应是真实的,周朴园当年能爱上侍萍,说明侍萍自然有过人的魅力。当自己最心爱的人突然失去,周朴园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为了弥补内心的失落,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生 2 答:周朴园的怀念是虚伪的,他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掩盖他不光彩的过去,维护他在家庭中的威严,显示周家是个体面的家庭,抬高他在社会上的地位。
生 3 答:我不同意生 2 的说法。周朴园的怀念当然是真实的,如果是虚伪的,事情已过去三十年了,周朴园要伪装给谁看?吃饱了没事干吗?
生 4 答:周朴园要伪装一时容易,要伪装三十年是多难啊!在我看来,周朴园的怀念简直成了他生命中持之以恒的习惯了,肯定是真实的。
生 5 答:周朴园和侍萍的爱情是真真切切的。假如周朴园是个花花公子,他也不会对一个下人如此放在心上了。)2、(热烈讨论后明确)周朴园的怀念确实是出自内心的需要,不能因动机的自私而否定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真实性。过渡到情境四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朴: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解读步骤:
1、请生分角色朗读,让生点评。2、教师提供揣摩人物语言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2)、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3)、探究舞台说明
(4)、借助心理学分析法 3、请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方法讨论此时周朴园大变脸的原因,反映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让生组成 4 人小组充分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交流。教师也参与学生讨论,并给足时间讨论。
生 1 答:周朴园害怕鲁侍萍来敲诈,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而变得翻脸不认人。
生 2 答:周朴园已是大资本家,而眼前的鲁侍萍是佣人四风的妈,俩人地位太悬殊了,他怕自己的财产、地位、名誉受到威胁,更不愿鲁侍萍来冲击他目前的家庭秩序,所以用残冷的话来结束这段旧情。
生 3 答:周已不是当年那年轻冲动的大少爷了,几十年的磨练已使他精明世故、沉稳老练,从下文他镇压工人罢工的手段就可以看出周朴园的心已变得狠起来。所以他对鲁侍萍的残酷是比较符合其身份和心理特征了。
第五篇:雷雨和日出的戏剧结构艺术
《雷雨》是属于锁闭式结构。
时间集中,从第一幕到第四幕时间不到20小时;地点集中,三幕都在周家客厅;剧本巧妙地以明线、暗线交织布局,以幕前情节推动现在的剧情。
《日出》的结构是“横断面的描写”法,既西洋戏剧史上“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它不像《雷雨》的结构那样严密紧凑,而是从“片段的方法写起”:
第一,剧本人物众多,却没有一个可以统帅全剧矛盾的角色。第二,剧本情节线索也较繁杂,虽以剥削阶级对下层人民的迫害压榨和他们内部狗咬狗的矛盾为基础,但全篇没有统帅全剧的中心冲突,也没有绝对统一的贯穿动作。
初看,结构松散,矛盾冲突不集中,但主题思想将他们(人物和事件)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雷雨》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成就宣告中国现代话剧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本文试就该剧的结构艺术。
一、以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爱情纠葛为纽结的网络结构(雷雨)最大的特色是矛盾复杂而高度集中。在种种矛盾关系中,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爱情纠葛居于核心地位,是全剧矛盾纽结。即他们的相见重逢,派生并推动着剧中所有的矛盾。譬如,鲁侍萍与四凤母女间的矛盾,鲁贵与鲁大海间的矛盾,鲁大海与周萍间的矛盾等。四凤、周萍、周繁漪间固有的矛盾关系也随着鲁侍萍的到来逐渐尖锐起来。
没有30年前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爱情”,就没有周萍这颗罪恶的种子;没有周朴园和鲁侍萍离异,也步没有周繁漪和鲁四凤。30年后,命运安排侍萍再一次无意中跨进了周公馆的大门。当她明白了眼前的一切并预感到可能发生的事情时,他企图挽回既成事实的局面。这样,她的努力便起到激化矛盾的作用,把戏剧情节推向了高潮——周萍下决心摆脱繁漪的纠缠,带四凤出走,繁漪使用了种种残酷的手段,企图阻止周萍、四风爱情的发展,以保自己那不可寄托的希望,使原来处于潜伏状态的四风、繁漪之间的固有矛盾公开化、尖锐化。与此同时,四凤侍萍母女之间的思想上也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一个热切的爱,把未来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痴迷的爱情上;一个是坚决要制止这种爱,其理由又是那样的难以述说,只好让心头的旧伤新创任意流血,把千种不幸万般苦楚深深埋藏在心底。他们之间的思想矛盾的产生,使得鲁侍萍与鲁贵之间的本来就不太融洽的并系又产生了新的矛盾。鲁贵是一个流氓无产者,同时也是资本家的奴仆和帮凶。他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完全依附于周家。他把女儿视作赚钱的机器,为了赚取女儿的工钱,不惜卑鄙窥探女儿的私情。鲁侍萍是一个深受周家迫害的命运多蹇而又性格顽强的女性。她看透了周公馆高墙里的罪恶,坚决要求女儿离开周公馆,摆脱周家。这样就触动了鲁贵的根本利益。在繁漪同四凤的矛盾关系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周鲁爱情纠葛的纽结作用:有了周朴园和侍萍的离异,才有他同繁漪的结合,才有侍萍与鲁贵的女儿四风。四风来到周公馆这一“偶然”,繁漪同她主仆关系的形成,却寄寓在周朴园同鲁侍萍关系发展必然之中。周萍的介入,又使她俩之间的主仆关系又加上了一层情敌关系,进一步激化了繁漪同四风之间的矛盾。繁漪对周萍的血缘关系的挑破,最终导致了四凤悲剧结局的出现。鲁大海和周萍是亲兄弟,但因生活环境和地位不同,形成了势不两立的矛盾。鲁大海在贫困和磨难中看清了社会的黑暗,认准了自己的敌人。他要反抗,最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周萍生活在“封闭的像罐头盒”一样的豪华舒适的家庭,劳苦群众的血和汗喂着他,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贫困,只知道寻欢作乐,为所欲为,一切都必须服从他的意志。当那个家庭不能满足他的欲望,限制了他的意志时,他决定出走,但他出走是为了逃避现实,是为了铸成一桩新的罪孽。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果我们把《雷雨》中所有人物之间矛盾关系视为一张网的话,那么周鲁之间的爱情纠葛就是这张矛盾之网的总纽结。
二、人物形象的相互映衬和故事情节的相互补充
周朴园与鲁侍萍30年前的爱情悲剧在剧中没有正面描写。对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只在二人相见时从回忆中央带出来。这样,不仅基本上遵守了“三一律”的创作原则,而且增加了戏剧的容量,突出了作品的主题。作者的着眼点不在过去,而在现实。为了深化主题,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作者设计了母女两代人共同的命运,现实中四风的命运就是其母30年前命运的再现阶段。四风的悲剧,正是其母亲一代悲剧的延续,是被压迫妇女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必然的结局。一个是跳河自杀,一个是触电身亡。
周朴园与周萍这父子两代的情况,在形象、性格方面也是相互映衬和相互补充的。从周萍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出当年周朴园的影子,他曾是封建周公馆里的少爷,靠着家庭的努力,他出国留过学,读过点社会经济学。他身上不仅浸透着封建社会的毒汁,而且还注入了资本主义的血液。因此,他是一个封建性极浓的凶狠的资本家。周朴园作为剥削阶级的代表,他的血液已经流人了周萍的肌体。周萍佩服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他眼里除了一点倔强冷酷外,是一个无瑕的男子。但是这点倔强和冷酷也是他喜欢的。所以他也像父亲一样残暴地对待工人。周朴园在周公馆与女佣人侍萍发生关系,始乱终弃。周萍既尊奉其父的封建家教,又要满足自己的寻欢作乐,他占有继母繁漪,玩弄了她的感情,但又慑于父亲的威势和尊严,不敢也不愿将那乱伦关系发展下去。四凤的到来,少女身上所特有的魅力,又吸引着他转而将全部的精神寄托在四凤身上。
周萍与四凤的之间的恋爱,可以说是周朴园与侍萍过去的恋爱的再现。加上周朴园与侍萍重逢时他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这样就更使两代人的爱情悲剧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前后悲剧之间的因果关系更加明显。当然,造成两代人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那个社会。但前后两代人的悲剧的因果关系也不能忽视。唯其如此,才见出作者结构艺术的独特性。
三、故事情节的藏头露尾和巧妙耦合
全剧一开始就进入了30午后的“戏剧危机”,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恋爱经过及结局,剧中并没有作正面描写,只在二人重逢时从回忆中夹带出来。这一爱情纠葛犹如一个命运的幽灵,出没于戏剧的其他矛盾冲突之中,推演出一系列新的矛盾。戏中所有的矛盾也都发展到了必然的高潮——一切人物都现出了真身,一切矛盾都暴在光天化日之下。至于“露尾”,戏剧走上了必然的悲剧结局——死的死、疯的疯、走的走。作者这一艺术手段的运用,收到了一石两鸟的效果:不仅基本上遵守了“三一律”的创作原则,把大量的矛盾的集中在一个情节中,置于一个背景下(周公馆和鲁家),在一昼夜的时间内来完成,而且更突出作品的主题,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加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性。
艺术品的成功,多种艺术手段的和谐统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雷雨》中藏头露尾的表现方法与人物的巧遇、事件的巧妙耦合是分不开的。侍萍与周朴园的重逢不能说不是一种巧遇。他们各以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思想特点来看待这次偶然的重逢却存在着社会现实的必然性。四凤作为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为了生计,纵然母亲再三告诫她不要出去给人家当佣人,她也不能恪守母亲的忠告,原因很简单,穷苦人家里是养不起闲人的。已经有了劳动能力的四凤,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也不愿意坐吃父母的血汗,加上她的父亲鲁贵是周家的管家,那么她跟随父亲到周公馆去当佣人是顺理成章的事。侍萍作为四凤的母亲来到周公馆看望自己的女儿,也是人之常情。既然跨进了周公馆,她与周朴园的重逢就不存在什么不可想象的偶然了。
同样,周萍与四风的恋爱关系也是偶然现象中存在着必然因素的。周萍作为一个封闭如同罐头盒一样的封建家庭的大少爷,当他意识到了自己原来与后母的所作所为是一种罪恶后,便极力想摆脱她,想寻求一种新的寄托。恰在这个时候,四凤来到周公馆当佣人。这时,周萍被四凤的年轻、美丽、聪明所陶醉,疯狂地追求她、玩弄她,尤如将要淹死的人拼命抓住河边的一棵草。这样的事,对于周萍这种身份的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一个大少爷恋爱乃至玩弄一个女仆不是很平常的事吗?作为四风来说,一个穷苦的孩子初进大家之门,只知道一切听从主人的安排,加上年纪轻,没有经验,天真单纯,向往幸福生活,堕入情网也是
合乎情理的事,因此作者把这些看来似乎不近情理的事放在特定的社会、家庭环境中来展现,就使我们感觉到其中包含着必然因素,使我们信服这是真实的。正是这种艺术的真实,才表现了作者和高明之外。
《雷雨》吸收了“三一律”这种创作原则的长处,并大胆进行革新突破,弥补了它的不足,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艺术上真正成熟了的“中国人写中国事”的话剧。
另外,(雷雨)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是学习借鉴中有发展有创新的。侍萍母女的命运悲剧,显地受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侍萍重新出现在周公馆,她极力使女儿避免走自己的路,却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捉弄。周繁漪的性格悲剧,明显地受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的影响。“她爱起你来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你来,也会像一团火,把你烧毁的”这种性格,对促成整个悲剧结局起了重要作用,却也造成了她本身的悲剧。不管是命运悲剧还是性格悲剧,都不是作品最终要表现的。作者的伟大就在于他把这种悲剧都归结到社会悲剧之中,都是社会悲剧的具体表现。使人们在同情侍萍、四风、繁漪的同时,认识了她们所生活在其中的那个社会,更加痛恨那个社会。这就较之古希腊的戏剧家和莎士比亚戏剧中对生活的理解有了开创性的进步。
综上所述,《雷雨》以其结构艺术的精湛,显示出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闪跃着现主义思想的光辉,使其生命力历久而不衰。
《日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现实主义轨道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它通过陈白露华丽的客厅和三等妓院室和下处两种不同的环境,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揭露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与痛苦挣扎;尖锐拼击了金钱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罪恶。在这光明与黑暗、严肃与荒淫、善良与丑恶之间,同时交织进吸血者狰狞的笑声与被压迫者悲愤的血泪。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出》直接把中国三十年代金融资本主义脓疮社会的横断面描绘为巨幅画卷,呈现在观众面前了。特别是在题材范围拓展的广度方面和人物性格开掘的深度方面,实属当时文坛少有的力作。难怪叶圣陶将他和《子夜》相提并论,而茅质则盛赞《日出》“是半殖民地金融资本的缩影”。3对于这一点在已有定论上,我们没有必要作重复的绕舌。这里,我们将主要对第二点即艺术形式的创新问题作一番新的探讨。所谓艺术形式的创新,也就是指剧本的艺术结构问题。曹禺自己说,“我写《日出》的时间,我决心舍去《雷雨》中所用的结构,不再集中于几个人身上,”而想“试探一次新路”,“用片断的方法写起《日出》,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如果中间有一点我们所谓的‘结构’,那‘结构’的联系正是那个基本观念,那第一段引文内‘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4另外,人们还发现,曹禺在写《日出》时,曾“沉醉于契克夫深邃艰深的艺术里,”“想再拜一个伟大的老师,低首下气地做个低劣的学徒。”5据此,历来学者们都认定,《日出》的结构是借鉴契克夫戏剧《三姊妹》式的散文化结构,用一个统领全剧的观念,将各种场景和人物事件连缀起来,纯粹取消了我们习惯上说的戏剧情节。更细心的研究者们还通过曹禺的提示,分析出了贯穿全剧的夯歌所蕴含着的诗情。然而,这一切均不完善,我们从半个多世纪以来所有的《日出》结构分析文章和著作中发现,它们几乎全都忽视了曹禺自己提到的《日出》结构的另外两个要素,当然就更谈不上各要素之间的内部结构问题了。除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观念结构要素和契克夫散文式结构要素外,曹禺还说:“我讲过《日出》并没有写全,确实需要许多展开。”但是剧本却“无可奈何的收场”了,他自己承认这是“失败”,“犯了‘倒降顶点’的毛病”。对此,他曾想“写一篇长序,痛快淋漓地发挥一次”,但由于当时中国“这块‘自由土’”,“不准人有舌头”和自己“不大会议论’而未能实现,最后采取了这样一个补救方案:’我在《日出》前面赘附着八段引文”,将“多少欲说不能的话藏在那几段引文里。”6这意思是说,《日出》剧本虽然没有写全,但那几段引文却补救了这个缺憾。无疑,在“全”与“不全”、“失败”与“补救”里边包含着结
构问题。据我们对那几段引文的考证分析,7引文的全部内容,规定着剧本整体构想的思想框架,实际上也就是剧本所呈现的主体意识结构。具体地讲,曹禺在写作《雷雨》时并没有明确地要针贬社会的目的,只是写到后来才隐约感到他在“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8但当他写作《日出》的时候,便明确地意识到这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已经腐烂到不能自拔的地步。因此,他不仅大声疾呼要埋葬这个社会;愿与这个社会同归于尽;而且还强烈地要求一线光明,要创一个伟大的未来。另外,他还意识到一种新生的力量,即承担埋葬这个社会、创造伟大未来这一历史使命的劳动者。他后来追述当时安排引文题辞的用意时说:“全部引文放在前面,是想起到代替‘序’的作用,„„我的一个总的想法,就是对那个社会非起来造反,非把它推倒不可,一切都要重新重来”,这要有人,“这批人就是劳动者”。9根据曹禺的自述和我们对题辞的分析看,引文的内在逻辑结构,暗示着作者创作《日出》的社会政治思想,它包括五个有机组成部分。
第一、对当时社会的总体认识,即引文第一段的总体概括:“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引文第二段是对这个总体概括的具体说明“上帝就任赁他们存邪僻之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女石、凶杀、争竞、诡诈、毒恨,„„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10 第二、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揭示,即社会发展必然要引起造反和革命,促使其趋于灭亡。引文第三段就是暗示这层意思的:“„„我的肺腑啊,我的肺腑啊,我心疼痛,我心在我里面烦燥不安,我不能静默不言。因为我已经听见角声和打仗的喊声。毁坏的信息连络不绝。因为全地荒废。我观看地,不料地是空虚混沌;我观看天,天也无光;我观看大山,不料尽都震动,小山也都摇来摇去;我观看,不料无人;空中的飞鸟也都躲避。我观看,不料肥田变为荒地。一切城邑,„„都被拆毁。”为了进一步揭示这层意思,作者在剧本中始终把夯工们浩浩荡荡的队伍与气势恢宏的夯歌安排在幕后,意味着“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鲁迅语)。
第三、点明推翻旧社会,创造伟大未来的力量所在和方式方法,力量是劳动者,方式方法是团结劳作。这包括引文的第四段和第五段。引文第四段说:“„„弟兄们„„凡有弟兄不按规矩而行,不遵守从我们所受的教训,就当远离他。„„我们在你们中间未尝不按规矩而行,未尝白吃人的饭。倒是辛苦劳碌,昼夜作工„„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吩咐你们说,若有人不肯工作,就不可吃饭。”引文第五段接着说:“„„弟兄们,我„„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是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在作品中,暗示这种思想的是夯工队伍的生活,他们虽未出场,但始终与在场上的寄生者们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四、借用基督教“因信取义”,必将复活、再生的信条,象征性地召示人们建立起对团结劳作的真诚信仰,去创造一个伟大的未来。这包括第六、第七两段引文:“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也必复活。”在作品中,作者塑造的小东西、翠喜、陈白露等形象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一种殉情主义精神,特别是陈白露的死与砸夯工人们的关系,极富象征意义。这一点我们将在后文中详谈。第五、引文的最后一段,设想出一个更新后的社会,表达了作者对创造伟大的未来的热切渴望和坚定信念。最后一段引文说:“我又看见一片新天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在作品中,夯歌号子就是暗示这层意思的:“日出东来,满天的大红”。这样看来,曹禺对引文次序的精心安排,的确体现出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一层紧承一层,层层相因,表达了他较为完整、系统的(是否科学暂不论)社会政治思想,最终弥补了在剧本中不说不行,而又欲说不能的缺憾。在谈到剧本的结构时,曹禺还说:“《日出》希望献于观众的应是一个鲜血滴滴的印象,深深刻在人心理也应为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11 此外,作者在《〈日出〉跋》中多次提到“印象”这一概念。而且在谈到第三幕不该保留的时候,更直接了当地说:“若认为小东西的一段故事和主要的动作没有多少关联而应割去,那么所
谓的‘主要的动作’在这出戏里一直也并没有。这里我想起一种用色点点成光阴明亮的后期印象派图画,《日出》便是这类多少点子集成的一幅画面。”12这意思是说他要直接呈现给读者的是种种散状式的印象,而读者则可从获取的各种印象中汇聚形成一种观念形态。具体到结构问题上,也可以这样说,印象派的绘画技法和构图方式也是《日出》的一个重要的结构因素。
印象派画家在初期强调的是“色彩的主观感受”,在造型上“要求严格写实”,“有时更接近自然主义”。“后期印象派画家在形象上也强调主观感受,”他们所关心的对象“不是能更深刻地反映社会本质的事物,而是更能完满地表达他们个人印象,和各人所喜爱的色彩,构图和某种装饰效果的事物。”13应该说这种方法,在曹禺构想《日出》时不是原样照搬,而是进行了适当的选择和剔除。印象派画家作画时的主观感受和印象可以看作曹禺构想《日出》时从长期对整个社会感受而得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观念,由此出发,曹禺选择了最能体现这种观念,而且是不很连惯的细节和场景,并在描绘这些细节和场景时,几乎是近于自然主义的。这里,我们要着重提到剧本第三幕在这种结构形态中的作用。用传统的戏剧眼光去看,《日出》第三幕是与整个作品没有什么关联的一场戏,说它是节外生枝也不过分。但就整个《日出》剧本来说也并没有什么矛盾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线索,我们只看到方达生的痴呆,陈白露的强作欢颜,胡
四、顾八奶奶、张乔治之流的俗不可耐„„;我们还看到黄省三毒杀全家,自己也走上了绝路;李石清不顾一切地爬了上去,而又很快地摔了下来,几乎要变疯狂了;潘月亭那样自负、自信,结果破产了,很难料想他会不会走上绝路;陈白露这位交际花,“这么年轻,这么美”,却永远地安眠了„„。这一切,并不是贯穿在一件有始有终的完整事件中,而是零零散散,鲜血滴滴,映照着都市社会腐朽靡烂的形态,暗示着“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哲理。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去强求和责备第三幕的多余呢?翠喜有着金子一般的心,落在地狱里,过着完全非人生活,却还要忍辱负重地活下去;小东西,一个刚满十三岁的少女,却被生活抛上了翠喜的命运轨道,然而由于少了一点世故和耐力,无声无息地来在这个世界上,又无声无息地走了。这第三幕难道不更能典型地反映上层社会的黑暗和下层人民的悲惨吗?如果说黄省
三、李石清、陈白露、以至潘月亭是作者为表现主题而设置的具体人事方面的“用色点点”,那么,第三幕则是为表现主题而设置的具体场景的“用色点点”。另外,作者在某些具体情景的描绘上,借助印象主义的表现手法,也达到了“用色点点成光影明亮”的效果。如在描写那些见不得阳光的人们时,多次间杂进打夯工人们的夯声、号子声以及室外强烈的光线,暗示出与这个黑暗的世界形成对照的另一个充满光明的世界。这正好体现了印象派画家“把自然界物体在光的不同照射下所表现出来的色彩”,和突出主观印象所感受到的明暗调色板块的构图技法。总之,印象派绘画技法,契克夫剧本创作的散文式结构法,《日出》剧本前的引文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观念,共同组成了《日出》结构的四个要素。
那么,这四个要素是怎样组合在一起形成《日出》结构的特殊形态呢?这里涉及到一个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问题。直观地看去,后期印象派绘画的表现手法与《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内容构成了《日出》剧本表层的刻板结构,即“鲜血滴滴成光影明亮”的现实生活情景,表现了“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这是一种表面的刻板式呈现。认真地去体味,契克夫戏剧的散文式结构与《日出》剧本前所引《圣经》中的语录,构成了作品的深层结构。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曹禺借鉴契克夫戏剧的结构方法,一方面表现在不用“张牙舞爪的穿插”,不烘托“惊心动魄的场面”,也不注重“剧情人物的起伏生展”;另一方还表现在剧本深层的诗意流贯方面。在《三姊妹》中,契克夫给读者展现出“一幅秋天的忧郁”,“那三个大眼睛的姐妹悲哀的依在一起,眼里浮起湿润的忧愁,静静地听着窗外远远奏着欢乐的进行曲,那充满了欢欣的生命的愉快的军乐渐远渐微,也消失在空虚里”,在静默中低述着“她们生活的抑郁,希望的渺茫,徒然地工作,徒然地生存着„„”14 在《日出》中,直接映照《三姊妹》这种诗情的是对陈白露的描写。作者最后写道:陈白露走
在镜子前,“左右前后看了看里面一个美丽的妇人,又慢慢正对着镜子,摇摇头,叹气,凄然地”自言自语说:“生得不算太难看吧。(停一下)人不算太老吧。可是„„”“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不是戏,是诗。是一首凄惘悲凉的诗,也是一首优美的诗。当然,伴随着陈白露的永远睡去,作者还描写了浩浩荡荡的夯工队伍和渐唱渐近的夯歌。读到这里,联想剧本前引文中《圣经》语录的启示,一种颇富哲理意味的生死变通意识便会油然而生。是的,曹禺正是借助基督教中信仰基督对人生的决定意义的思维方式,使人们通过一种信仰,超越当前这个没有生命的腐烂世界,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再生。《日出》结尾陈白露不与方达生一同出走而自绝于光明,是一个极富深意的问题。曹禺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描绘,暗示了他对生与死的理解。陈白露睡下去了,夯工们唱起了夯歌——“日出东来,满天的大红„„。”作者继续写道:“那声音传到观众的耳里是一个大生命浩浩荡荡地向前推,向前推,洋洋溢溢地充塞了宇宙。”这里显然暗示出陈白露自绝于光明这件事本身蕴藏着一种再生的精神机制。
契克夫戏剧的诗意流贯与《圣经》所启示的生死变通,构成了剧本深层的动态结构。正是这种深层与表层的互为表里,涵概纵横,显示了《日出》剧作结构艺术的精湛与思想蕴含的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