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越增收平台促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跨越增收平台,促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作为农业县市,要跨越农民增收平台,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必须不断注入新的发展理念,建立新的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
一、努力实现发展理念的创新
一是要突破“重农轻工”的思维模式,树立“工业优先发展”的观念。近年来,我们通过认真分析认识到:“重农业轻工业、就农业抓农业”做不活“两个富裕”大文章。因此,在制定全市发展规划时,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主攻工业,提升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把工业优先发展作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有72%来自工业税收,农民人均增收额中有40.5%来自二、三产业。
二是要突破“重生产轻流通”的思维模式,树立“市场主导”的观念。我们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突破适应性调整强调“种多种少”的情结,提出“主攻加工和流通”战略性调整的思路,引导农民树立“依托市场定品种,把握行情定生产”的市场观念,大力培育民间流通组织,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近年来,我市服务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各种经济组织(协会)和生产大户迅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推动器”。
三是要突破“重数量轻质量”的思维模式,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为使农民从种、养中真正受益,市委、市政府把创优品质、创立品牌摆在农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位置。围绕粮食、生猪、水果等支柱产业,鼓励扶持发展“新、优、特”农产品。2007年全市仅优质稻面积达38万亩,亩平增收100余元。
二、努力实现农民增收结构的创新
一是要创新市域经济结构。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根据我市工业产业集中度低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资源开发,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生物制药、烟花鞭炮、花卉苗木等一批技术起点高、经营机制活、经营规模大的骨干企业和项目,为农民增收、市域经济实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工业拉动。
二是要创新农村产业结构。从发展实践看,畜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2007年我市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额中有36.8%来自畜牧业。因此,全市要围绕生猪、奶牛、草食动物等拳头产业,采取改良品种、加强防疫等综合措施,突出发展精品畜牧业,形成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点。
三是要创新劳力资源结构。一方面要大力转移农民,创新劳动力资源就业结构。为此,市委、市政府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和组织劳务输出等途径,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另一方面大力培训农民,创新劳动力资源知识结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农民技术培训工程,以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为基础,采取市、乡(镇)技术人员下乡授课和科技种养大户实地示范等多种方式,每年培训农民达40万人次以上。
三、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机制的创新
一是要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选准并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由中介组织出面协调,以“订单”的形式为纽带,使分散的千家万户变成以村组为单位的集中生产基地,农产品由龙头企业加工后统一进入市场。
二是要创新质量保障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要积极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为此,要制定质量安全标准,强化检测检验手段,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
三是要创新政府扶持机制。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引导耕地逐步向种养大户和公司集中,要健全完善农业投入机制,政府要设立专项技术基金。要推行村民联户担保贷款的作法,健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机制,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各个方面扶持其做大做强。同时,要进一步抓好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第二篇:华龙区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对策
华龙区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对策
摘 要: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该文介绍了以濮阳市华龙区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并从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华龙区;农民收入现状;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0-0018-02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从高速增长往中高速增长转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采取措施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已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濮阳市华龙区农民收入现状调查,分析了新常态下阻碍农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实现农民增收有效的对策建议,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提供参考。华龙区概况
濮阳市华龙区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濮阳市中部,介于东经115°07′~115°89′和北纬35°78′~36°12′,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地处冀、鲁、豫3省交界处。辖5乡、8个街道办事处,土地总面积119km2,其中耕地0.68万hm2。土壤主要为潮土,土体疏松,沙黏适中,肥力较高,适合栽种多种的作物。农作物以玉米和小麦为主;油料作物以芝麻和花生为主;畜牧业以猪、牛等家畜为主。农民收入现状
华龙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区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1 增长态势 一是增长速度保持“十一连增”。在中央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开始步入“快车道”,2004-2014年华龙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13%。二是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不断缩小,农民增收的速度快于城镇。2014年,华龙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06.2亿元,同比增长13.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 165元,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 024元,增长9.5%。
2.2 结构变动 一是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实现快速提高。2014年华龙区农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 714元,占到人均纯收入的45.1%,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9.2个百分点,在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实现了快速提高。二是家庭经营非农化趋势明显。农民家庭经营开始向多元发展,收入结构逐步优化,2014年华龙区农民人均第二、第三产业的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12.5%。三是转移和财产性收入增加。主要包括粮食补贴、农机补贴以及相关的救济金、救灾款等转移性收入,还包括一部分农民进行理财获得的租金、利息、投资、土地转让等财产性方面收入。
2.3 增收动因 一是强有力的惠农政策。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调动,为农民持续增加收入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二是连年的农业丰产。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建设支撑、示范区域带动,现代化农业效果初显。三是转移就业。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实施劳务输出战略,不断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四是进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合作医疗、粮食保护价、养老保险、农村金融等多项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使农民持续增收得到保障。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3.1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华龙区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始起步,生产规模一般、经营层次不高、辐射带动能力并不强。部分农业生产基地以及相关的产业集群,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相互结合不紧密,“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体系没有建立。农村土地的流转面积仅占耕地面积1/4左右,并且大多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限制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
3.2 农产品价格波动 随着农业与国民经济的紧密度开始加强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影响农产品市场不同产品价格的因素很多,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的幅度也较大。此外,价格还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波动,极易造成农业生产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导致“菜贱伤农”现象常有发生。
3.3 农村劳动力转移趋缓 一是体现在数量上。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高峰”期已过,现有条件下可供继续向外转移的劳动力数量有限。二是体现在素质上。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农村的留守人员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和年龄偏高,继续转移就业的难度加大。三是体现在收入上。企业对用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民工提高薪水增加收入的难度加大。
3.4 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华龙区的城镇化率并不高,城镇规模不大,集聚功能发挥一般,城郊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健全,缺乏主导产业,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对策
4.1 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一是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补贴力度。二是要建立起完善的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三是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建设美丽乡村。
4.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一是调整现有的农业结构,立足传统农业优势,培育适合当地的特色农业。二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以特色产品作为发展重点。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工程,打造出产业化农业集群。三是通过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减少农业带来的风险。
4.3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一是依托华龙区的特殊位置以及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加速城镇化发展,提高中心城镇承载的综合能力。二是继续推进土地合理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有序进行流转,将农村富裕的劳动力输出去。三是加快转移就业,实施科教兴农和农民技能培训工程。
4.4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土地确权工作。二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其他产业化经营组织,促进农业专业化水平提高,增加农民主业收入。三是加快人力资本的创新,培养出一批素质高、懂科技、会管理的知识化农民队伍。四是在现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文红霞.影响安徽省农民增收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7).[2]杨贤.影响农民增收的政策因素分析[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3]龚先国.苏北响水县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4]李光,吴云勇.中国农民增收的内在决定因素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7.[5]柳芳.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6]《濮阳市2014年统计年鉴》.(责编:徐焕斗)
第三篇:创设平台促使新员工快速成长
创设平台促使新员工快速成长
为全面落实州电力总公司“121”人才战略工程,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州电力总公司先后分配到宣恩电力公司大学生员工24名,为宣恩县电力公司增添了改革与发展的新生力量。
学生员工的成长将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成败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公司十分重视对学生员工的培养,尽力缩短“磨合期”,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员工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创设平台,使广大新员工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使之成为电力不可或缺的生力军。目前,已有2名通过竞争上岗成为中层副职干部,机关专责5名,专业岗位新秀5名,12名成为各供电所抄表收费、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成员。回顾近年来公司在培养学生员工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目标引领——拓展学生员工发展空间
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明确的、有价值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并指引人的活动方向。我公司的学生员工都是刚从大专院校毕业,具有较高学历,但由于从学校走向社会,没有工作经验,设计的个人人生目标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公司给各位学生员工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成骨干,三至五年成人才”的目标,激励学生员工加强学习,加强锻炼,缩短对岗位、工作过程的熟悉与适应期,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公司有用之才。在目标的激励下,学生员工参与公司改革、效能建设的热情十分高涨,他们大胆创新,锐意改革,为自己的成长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逐渐地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二、积极培养——搭建学生员工成长平台
(一)岗前引导,尽快融入。为使学生员工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首先进行岗前培训。合理设臵课程,重点进行军训、安全规程、行业基本知识、两票、员工规范以及登杆、接线等科目。利用培训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掌握业务基本知识与技能,尽快适应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培训中他们努力学习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动手能力,不怕苦、不怕累,刻苦认真,遵章守纪,为自己职业生崖走好每一步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加强培育,尽快成长。对学生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的同时,教育引导他们要珍惜来自不易的就业机会,在各自岗位建功立业。公司按照总公司对新员工加强教育和培养的要求,把他们安排到重要岗位,进行重点培养。要求新员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讲学习,强素质。认真学习行业规章制度、安全规范以及专业技能,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发展个人能力,提高个人素质;二是爱企业,作奉献,以企业为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积极参各种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影
响力;三是争先进,创一流。新员工作为公司发展的后备军、生力军,要积极参与企业建设,共创企业美好明天。
(三)“师徒结对”,尽快成材。紧紧抓住新员工特点,以提高新员工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以“师徒结对”为组织形式,以考核奖励为基本保障措施,指定或协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职业技能的专业技术骨干、技师、工程师作为导师,使他们之间形成相对固定的师徒关系,明确双方教与学的责任,促进新员工岗位成材,养成职业道德理想,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素质。
三、教育引导——促使学生员工的尽快成才
一是开好“三个会”,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对症下药。首先开好见面会。公司领导为新到学生介绍公司基本情况,观看公司效能建设专题片,同时勉励他们,要尽快转变角色,以良好的心态适应新工作;其次是开好座谈会。在共同畅谈他们在工作中做出一定成绩时,教育他们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怎么做人,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成为电力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三是召开谈心会。当他们有思想情绪和遇到困难时,单位领导及时与他们交心谈心,要求他们树立远大志向,为宣恩电力、恩施电力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二是开展“三个一”活动,尽快成为可造之材。每月写一篇体会文章,总结自己的成功之举和失败教训,并及时加以修正和改进;每周做一次业务知识问答,以此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提
高业务水平;每年致少组织一次论文或演讲比赛,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舞台。2006年第一批学生员工杨志英同志在参加州电力总公司团委组织的效能建设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三名;2007年新进学生员工房文娟同志写的《我眼中的效能建设》一文获得总公司系统征文比赛二等奖。
四、活力彰显——学生员工成为公司发展骨干
思想素质有所提高。组织学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引导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了突击队作用。同时,加强学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学习理论知识,有4名学生员工参加了县党校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有2名竞聘为中层副职干部,4名竞争为技术业务专责。
业务技能有所增强。以公司大力开展全员培训为契机,组织学生员工积极参加公司各类业务培训,据统计,先后有75人次参加各类培训,每次的培训成绩名列前茅。在公司组织的2007业务大比武中,他们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青春活力有所彰显。以“效能建设”为契机,坚持发扬“四种精神”,落实“五个一”工作法,积极参加“安全用电知识进校园”活动和各类文艺节目演出,2007年9月一场盛况空前的《祝福祖国》晚会,赢得了观众和社会的强烈反响。积极采写宣恩电力建设与发展的新闻稿件,大力宣传公司改革与发展成果,为提高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做出了贡献。
第四篇:浅谈农民增收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浅谈农民增收问题
2011年,中国GDP总量约为7.35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接近美国的一半,超过日本,达到德国的两倍,英国的三倍。中国经济近年来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从国际对比上看,即使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普遍遭受重创,而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所受冲击相对较小,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
再来看下面一些数字。我国从2009年起上调扶贫标准为1196元,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占全部农村人口的4.6%。据中国官方数据,截至2010年底,中国有1.5亿贫困人口。依据世界银行的贫困线标准,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0%。世行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的农村地区更为贫困,但“整个国家高度分权化的财政体制却持续地偏向城市”。可见,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加农民收入,以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国经济当前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当前,全国各省各地方正在积极开展着扶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毫无疑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是否做到了利益均分,兼顾了效率与公平。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均引发的贫富差距的矛盾日益突出,日益成为发展中急需突破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农业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曾指出:“二十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这是20世纪下半叶的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如今,依然需要我们来回答它。
农业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央历来重视农业问题,致力于从国家层面对农业进行政策支持。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可以说,把农民增收问题解决好,就能协调带动整个“三农”问题的解决。
2004年1月,中央1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可见国家对农民增收的关注和决心所在。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土地问题应该是农民增收的一个焦点所在。当前中国大多数的农民仅有几亩薄田,小农经营,靠天吃饭,并卷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承受的风险并未减少。如何从体制上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化解农民增收问题,是一个要尝试的政策方向。
2012年初,温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2012年一定要出台相应法规,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大幅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应该说,这是温总理首次从“出台法规”的层面上强调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与往年国务院或相关部委关于制止野蛮拆迁。维护农民权益的通知明显不同,可以看出是从制度上改进现有法制框架,对农民土地增值收益进行弥补和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民属弱势群体,在产业化进程中,需政府牵头,给予引导和扶持,给予优惠政策。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使农户与企业整合一体,并妥善处理企业与农户利益分配问题,切实保障农户利益。在政府财政投入方面,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研发和扩大科技推广。
近些年,报端和荧屏上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新闻事件早已不新鲜了。菜贱伤农、猪肉涨价、果树被砍,一系列事件反映了农民所面临的巨大市场的风险。对此,政府应致力于、建立服务农业生产的信息服务体系。如采集、分析。发布优良经济作物信息,提供市场供需信息,提供气象信息和病虫害防治信息等。政府在提供信息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对农民增收问题,农民自身也应积极努力,靠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摆脱困境,走上致富之路,农民应培养职业技能,提高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素养。只有人先改变了。才能去改变世界。就农民而言,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也会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从国家层面讲,在对教育的关注上,2011年的两大教育温暖:一是国家决定对西部农村孩子启动营养工程;二是启动校车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目前对教育的投入还有很大的欠缺,不尽如人意,但正在逐步改善。教育问题不能忽视,它关系着国民的素质以及民族的未来。只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强硬的国民素质,一流的人才资源,才会有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夯实基础,才会有国民自身核心的竞争力。
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需要时间的渐近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合力才能完成。群策群力的国家政策的出台,已经表现出很大的智慧,但对发展中的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更大的智慧。很关键的是如何在实践中逐步地推进对问题的实质解决。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他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他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我们希望看到农民富裕起来。
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必会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同时有效、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
中国当前的经济,需要向靠消费来拉动的方向走,而低收入人群往往有较高的潜在消费需求,如果在农民增收成为可能,其购买力则不容轻视,或将成为提高我国需求的关键。
因此,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让人民富裕起来,则中国经济又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
第五篇:对武威农民收入偏低乡镇增收问题的思考
对武威农民收入偏低乡镇增收问题的思考
来源:时间:2007-05-11 11:22:20
农民增收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武威农村人口占武威市总人口的比重高达84.7%,农民收入在全国属偏低地区,即使在全省也仅属中等稍上水平,在14个地、州、市中农民收入排在第6位,在河西地区属最后一位。从乡镇看,农民收入欠佳地方主要集中在天祝县、古浪县以及凉州区和民勤县的个别乡镇,这些乡镇由于区位劣势明显,传统农业结构调整缓慢,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抵抗自然风险能力较差,自身发展能力较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收入渠道狭窄等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乡镇存在较大差距,要实现奔小康的预期目标任重而道远。
一、从不同层次和地域看,武威农民收入基本情况
在武威市93个乡镇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按2006年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序,排在前31位的暂且称为高收入乡镇,介于第31-62位之间的为收入欠佳乡镇,排在62位以后的为低收入乡镇。截止2006年,在凉州区的37个乡镇中,高收入乡镇18个、收入欠佳乡镇18个和低收入乡镇1个;民勤县18个乡镇中,高收入乡镇13个、低收入乡镇5个;古浪县19个乡镇中,高收入乡镇、收入欠佳乡镇9个、低收入乡镇10个;天祝县19个乡镇中,收入欠佳乡镇4个、低收入乡镇15个。
1、低收入乡镇地域分布与人口现状。在武威市低收入乡镇中,凉州区仅有张义镇一家,涉及行政村26个,人口47309人;民勤县有南湖、收成、红沙梁、西渠和东坝五个乡镇,涉及行政村88个,人口76929人;古浪县有西靖、干城等10个乡镇,涉及行政村132个,人口160502人;天祝县有西大滩、大红沟等15个乡镇,涉及行政村128个,人口137375人。
2、低收入乡镇地理条件与自然资源。从地理位置看,武威市低收入乡镇绝大多数地处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畅的边远山区。31个低收入乡镇有耕地面积110万亩,占武威市耕地面积的28.24%,人均耕地
2.6亩,与县城通车距离平均为72公里,即使最近的古浪十八里堡也与古浪县城有9公里之多,而最远的天祝祁连乡更是距天祝县城通车距离达157公里之远。
3、低收入乡镇农民收入水平与结构情况。31个低收入乡镇农民总体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与高收入乡镇之间差距较大。2006年,武威市农民人纯收入3043元,同比增长8.6%,而高收入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11元,比2005年增长10.52%,收入水平为武威市水平的138.4%,增长速度高于武威市1.92个百分点。收入欠佳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47元,比2005年增长10.66%,收入水平为武威市水平的96.84%,增长速度高于武威市2.06个百分点;低收入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368元,比2005年增长11.4%,收入水平仅为武威市水平的40.35%。如果以2006年武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3043元为标准,划分四个层次,在低收入乡镇中,农民人均收入低于1521元的乡镇有20个,行政村263个;农民人均收入介于1521-3043元的乡镇有11个,行政村111个,在低收入乡镇中没有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3042元的乡镇;从人口情况看,人均纯收入低于1521元以下的乡镇人口高达278655人,占武威市乡村人口的17.36%;其中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乡镇有古浪的横梁、西靖和天祝的西大滩三个乡,有人口143460 人,占武威市乡村人口的8.9%。
二、低收入乡镇农民收入增长的特征
近几年,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低收入乡镇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生活状况有了明
显改善,收入增长呈现出积极变化。
1、开发式扶贫促进了农民增收。开发式扶贫方式有力地促进了低收入乡镇农民收入的增长。2006年,31个低收入乡镇得到扶贫资金总额5589万元,平均每个乡镇18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村达154 个,平均每个乡镇5个,占低收入乡镇行政村的41%;扶贫项目直接覆盖的农户66316户,占低收入乡镇农户的68%;扶贫资金中,农业开发项目投入资金6224万元,占81%,其中种养业4744万元,林业1010万元,农产品加工470万元。开发式的扶贫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2、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渠道。各级政府积极抓好农民技术和职业培训,组织引导农民外出就业。2006年,31个低收入乡镇共安排技术培训资金150万元,举办农技和职业培训班124期,参加人数47250人,劳务输出人数达10.58万人,占低收入乡镇劳动力总数的38%,劳务输出总收入1.06亿元,占农民总收入的34.2%。劳务输出收入成为低收入乡镇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3、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2006年,低收入乡镇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568万元,当年新增基本农田14160亩,新增经济林面积400 亩,退耕还林(还草)21600亩。新建及改扩建道路872公里;投入人畜饮用水建设资金541万元,解决了4620人的饮水困难。
三、当前低收入乡镇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及原因
一是自然条件差、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农民增收。低收入乡镇普遍山高坡陡,山地面积大,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农民增收;山区的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农民增收;人口分散、交通不畅、信息不灵等生产生活条件制约农民增收。在31个低收入乡镇中有62个行政村中未通公路,占武威市未通公路行政村数的76.54%;距县城通车距离50公里以上的乡镇有23 个,距县城通车距离10公里以下的乡镇仅有古浪十八里一家。到2006年底,居住在高山、深山的农民共有44424户,人口422115人,分别占武威市农村总数和农村总人口的11.74%和26.3%。
二是教育负担过重制约农民增收。当前贫困农村农民培养子女的教育负担过重,由于低收入乡镇大多山大沟深,农村孩子一上学就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因年纪小,生活难以自理,由于本身收入偏低,教育费用仍然在家庭费用支出中占较大比重,相对而言比其他高收入乡镇农民教育投入所占比重更大。二是高中门槛高,费用大。据调查,农村孩子即使计划内上高中,每学年的读书费用也在5000元左右,这就是说必经由二个劳动力的全年收入才能负担。三是读大学费用更高。现在贫困农村的农民是既愁子女考不上大学,更愁子女考取大学,子女考取大学,面对每学年上万元的高额学费,许多贫困农民难以承受。教育负担过重,影响农民生产积累和投入,制约收入增长。同时造成部份农民子女无法完成学业,这些农民孩子过早地加入到劳动大军之中,极易产生新一代的贫困人口。
三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产业性根源。在农业中,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使得农业生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自然因素。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易于遭受自然的灾害,生产风险大;农产品量大值低,保存风险大;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变现风险大。如此种种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农业生产者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这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收入72%来自农业的低收入乡镇表现尤为突出。今年粮食价格的提高,普遍反映已在较大程度上被农资和生活日常消费品价格上涨抵消;使农业生产者面临表面增收实际收入下降的尴尬局面。
四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是农民增收困难的实质根源。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体制,造成了农业发展明显落后,农民基本国民待遇得不到保障,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
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低收入山区表现十分突出。从武威市情况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1年为
2.52:1,2006年为2.45:1,而低收入乡镇的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却高达5.46:1。最终结果是“靠山不能吃山”,“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五是农业结构不尽合理。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农民增收,狠抓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低收入乡镇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的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性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同时,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也制约了以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市场扩大,武威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42%下降到2006年的34%,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67元提高到7465元,但用在食品上的支出只增加293元,居民收入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比重五年下降 11.83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农产品供求矛盾明显由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而致使大宗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出现相对过剩。这种状况对于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的低收入乡镇,农民要依靠农业生产实现增收更显步履艰难。
四、对低收入乡镇农民增收的思考与对策
农民收入偏低乡镇大多聚居在山区,其基本情况是山地多、水浇地少,恶劣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农民增收潜力将十分有限。因此,对农民增收特别是低收入乡镇的农民增收问题必须由政府从体制、机制、政策层面和农民自身一起寻找解决的对策。
(一)从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寻找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对策
一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区域规划,实现贫困农村人口的合理迁移。31个低收入乡镇中未通公路的行政村有62个,占武威市未通公路行政村的76.5%,住在高山、深山之中的农户达44424户,占武威市农村总户数的11.74%,有相当部分立地条件差,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农民生活较为贫困。要解决这部分农民的增收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进行人口迁移,实现区域人口再分布。在具体实施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坚持多渠道多产业安置相结合;坚持易地迁移扶贫与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能享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走上致富道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收。
二要依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一是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逐步取消户口所具有的身份、待遇、等级差别等特殊功能,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转移、登记有效制度。促进人口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真正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一要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为基本框架,建立起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网络。二要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的职责和功能。明确产权和责权利关系,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自己的自律合作组织;明确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地位,确保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农业银行是商业银行,其主要职责是支持农业现代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三要切实解决农业金融体系中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不断探索和尝试新方法、新机制,设立区域性的风险基金、担保基金,为农户提供生产急需的贷款担保。四要拓宽农业信贷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政府的金融支农力度,安排一定比例的涉农
资金在农村信用社存款、结算,对农村信用社给予税收减免政策,对一些重要农业贷款项目给予必要的财政贴息。
三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加快职能技术培训。要形成城乡统一的教育体制,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使贫困山区中小学生真正能享受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完成基础教育;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在农村中学课程设置中增加职业技术培训内容,在一些学校中可试行分流教学的模式,使一些家境贫困,需要尽早就业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就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提高新增劳动力的实用技能。使农村的年轻一代掌握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具有城市文明的基本素质,为城市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使他们在劳动中取得较好收入。
三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又是一个弱质产业,在资源的市场配置中,处于竞争弱势,而且始终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必须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要建立和完善农业投资体系,使农业投入有固定的资金渠道和内在机制,为农民增收提供资金和物质保障。二要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适用技术,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农业产出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三要建立农业生产资料供给保证体系,以稳定生产资料的供给,抑制其价格上涨的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四要要继续加大扶贫力度。要更好地扶持贫困农村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发展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推进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破升级,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二)从农民自身寻求增收的新路子
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民增收问题也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久主题。农民增收除了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解决深层次矛盾外,最终必须依靠其自身的发展来加以保证。
一要继续做好劳务输转工作。提高农民收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减少农民数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近几年来,低收入乡镇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低收入乡镇农民劳务输出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2%,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劳务输出已成为低收入乡镇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要继续保持劳务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二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产业化经营。在新形势下,根据市场导向和产业的比较效益进行结构调整是低收入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乡镇根据立地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经营水平确立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骨干项目,形成了以天祝白牦牛、天梯山人参果等为代表的农业骨干项目,达到了农民增收的良好效果。但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难以通过实行较大规模的集约化经营取得规模效益。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农民利益的基础上,让经济规模发挥作用,自下而上地由龙头企业、优势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各种服务组织等来优化重组农业和农村中的各种资源,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开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另外,还可以通过政府制度安排的变革,如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等等为农业产业化开发提供保障和条件;通过创立名牌产品、发展商品基地和建立专业市场等多种形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开发。
三要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针对低收入乡镇自然灾害严重的实际,要进一步教育农民和广大基层干部长期抗灾夺丰收的思想;要进一步抓好已经形成的有效趋利避害抗灾增收措施的落实;做到抢抓农时,抢抓季节保丰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立起良好的人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关系,降低各种灾害的发生频率,从而减少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