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情民意调查——积极打造惠农平台,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积极打造惠农平台,着力推进农民增收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来了惠农政策,从解决农民养老医保到农业生产补贴,再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工就业等方面都下大了力度,可为什么农民增收慢、难的问题在当前仍然很突出?
我们发现制约农民增收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农民素质和思想观念的制约。农民文化素质的普遍较低和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源性因素。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导致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差,同时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处于一家一户、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状态,既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又难以适应当前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2、受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制约。我镇人均耕地资源十分缺乏,我镇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不足全镇平均水平,耕地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并非都是旱涝保收的耕地。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道路建设占地的增多,今后耕地资源还会进一步减少,靠土地资源量的增加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力不大。
3、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薄弱。目前全镇没有较好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没有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没有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农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所要求的高新科技、高度组织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4、农业投入不足的制约。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由于农业比较效益较低,绝大多数农户的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再生产,对于发展前景好、增收快的项目无钱投。二是多数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债务包袱沉重,本身正常开支都难以维持,更无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三是虽然各级财政部门对支农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农口部门及乡镇保工资、保稳定的压力大,致使仅有的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四是银行在农村的信贷业务方面的业务量虽有政策倾向,但总的力度不大,贷款条件硬化,使资金成为农民增收的制约“瓶颈”。
5、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制约。大多数农民在生产安排和结构调整上没有一个能够掌握国内、国际市场行情、发展前景的组织来引导,他们常以当前市场价格信息为导向,往往误导农民“追涨”,导致新的结构雷同,市场饱和的产品仍大量生产,农民增产不增收。产业结构调整没有长远规划,结构调整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不能持之以恒,无固定的模式,形不成主导产业,使结构调整产生不了效益,难以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6、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的制约。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是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虽然乡镇劳动保障部门但是,仍有数万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并且随着农业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
还将继续增长。现在各级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拉动农民增收的作用已有所认识,但在组织领导、政策措施等方面仍有差距,农村富余劳动力自发转移仍然存在,致使农民因缺少有效组织和信息服务等。再加上城市容量有限,农民素质较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遏制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以上突出问题,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制约当前农民增收因素的背后反映出了一个突出问题是因为农民没有一个好的服务平台,用于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能够立足当前实际,着力打造一个综合服务平台,用于指导农业生产,转移农民剩余劳动力,进而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1、通过打造培训平台,提高农民素质。农民增收缓慢,除了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外,一个根源性问题在于农民自身素质较低和观念落后。为此,要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补习培训,努力使大多数农民达到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时,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农广校、林校、农机化学校等现有教育资源,全面启动农民的培训工程,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广泛的就业培训,使更多农民能掌握一项技能甚至一技之长。
2、通过打造劳务信息平台,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农业收入已不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必须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一是要通过在国内大中城市设立劳务中心等,加强劳务信息的搜集、整理和论证,并搞好指导、组织和发动工作,扩大外出劳务规模,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风险。二是要通过建园区、兴市场,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搭建舞台,提供载体,增创就业机会,确保把农民引得出、留得住。三是要打开城门,降低门槛,改善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为农民进城大开绿灯,同时,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使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无后顾之忧,留在村里的农民土地增加,规模扩大,效益提高。
3、通过打造资金融通平台,加大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一是要坚持财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现由支持农业到支持农村、农民、保护农业的转变,同时,建立以农民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为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二是重点支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缺水村人畜吃水、小型水源涵养、抗旱打井、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增强抗旱、蓄水、灌溉能力。同时,利用财政贴息政策、以奖代补政策和有偿扶持政策,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本着“短期、小额、高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支持农民发展“短、平、快”项目。
4、通过打造产业信息平台,化解农业产业结构性矛盾。“种啥啥多、养啥啥赔、越调越亏”,造成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必须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县乡农技部门、龙头企业、农业协会、民营科研机构等涉农组织在技术推广、农业科技示
范带动以及市场信息提供方面的作用,加快传统农业改造,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5、通过打造增收服务平台,带动农民致富增收。靠政府包办、指令性强制农民搞种植、养殖以及上项目,在新时期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你说的项目再好,说的天花乱坠,只要看不到项目赚到实实在在的钱,农民是不会主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因此,要选准具有前瞻性的项目,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教给农民学、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以典型事例为载体引导农民,加快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
6、通过打造综合服务平台,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政策保障是前提。农民收入再高,各种负担一加重,又会继续贫穷。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着力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同时,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彻底遏制农村“三乱”问题,让农民休养生息,从而有长远投入、整地规划,以逐步增加收入。
第二篇:积极应对挑战促进农民增收
积极应对挑战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政组织以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农业增收的冲击,努力克服农资价格上涨、干旱等各种不利因素,理清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突出重点工作、强化责任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惠农政策,全面组织开展了各项农业生产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发展良好。
一、主要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粮食生产。今年在旱情严重的情况下,全县坚持稳定面积,增加投入,提高科技,确保总产的思路,在抓好夏粮田间管理措施落实的前题下,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为重点的春季农业生产。全县完成春播各类农作物73.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实种45.4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工作从去秋开始狠抓面积落实、技术培训和物资准备,强势推进顶凌覆膜,共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28.29万亩,占任务的100.7%,全县建成千亩示范点45个,两千亩示范点 24个,五千亩示范点 6 个,万亩示范带6个。目前全膜玉米大田长势良好,有望丰收。
二是突出抓好产业调整。全县坚持东南苹果、西南瓜、北部草畜、川区菜的产业布局,因势利导,重点发展。瓜菜产业以平泉原西瓜基地建设为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护,完成种植瓜类8.2万亩,蔬菜6.67万亩。川区设 1
施蔬菜狠抓了茹河上川和下川两个千亩示范带和城关金龙、五里沟,屯字双合、开边解放四个百亩示范点建设,聘请10名农民技术员参与设施蔬菜技术指导,保证了各项生产技术的落实。全县已建成大棚1456.7亩,其中水泥骨架大棚902亩,塑料大棚554.7亩,日光温室102.9亩。已建塑料小拱棚1810亩,小拱棚面积累计达到3523.3亩,设施蔬菜面积累计达到5082.9亩,目前长势普遍看好。草畜产业狠抓规模养殖小区和重点村建设,新建了开边苗圃千头生猪,孟坝博通千头猪、平泉黄岔两千头生猪3个规模养殖场,扩建了上肖羊场,三岔泰兴牧业两个规模养殖场,巩固新增规模养殖户680户,其中新增120户,落实专业养殖示范重点村21个,养殖小区2个,饲养肉牛19.8万头、肉绒羊39.6万只,完成紫花苜蓿种植6.25万亩,建成万亩乡镇2个、千亩草带2处。
三是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共组织论证申报各类农牧业项目20多个,申报资金20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立项4个,投资规模3512.8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90.81万元。同时狠抓项目实施,组织实施建设项目17个,完成投资7922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0%以上。旱作农业项目落实资金834万元,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28.29万亩。农村沼气项目完成投资640万元,已开挖沼气池2000个,建成1832个,其中完成“三改”池 318户,争取10月份完成5420个
沼气池建设任务。农机具补贴项目落实补贴资金360万元,补贴发放各类农机具1600多台(件),其它在建农业项目正在抓紧施工。
四是突出抓好劳务工作。按照“抓培训、强技能、稳输转、促增收”的要求,稳定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农村劳务输转培训基地,积极培训技能型劳务人才,共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80多场(次),开展大型下乡36次,进村指导农民1980多户,完成各项农民培训20000人(次),其中实用技术培训10300人次,劳务技能培训2000人次,完成农民创业性培训4000人次,辐射带动了2万多户农民发展特色产业,8万多人进城务工,促进了劳务产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较好,但影响全年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因素还比较突出。一是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较差。尽管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但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农业抗灾能力不强,成为当前广大农民反映最为突出、最为强烈的问题。二是自然灾害影响不容忽视。今年以来,我县降水量比常年偏少,旱情持续发展,抗灾生产任务还仍然艰巨。同时,动植物病虫疫情形势严峻,已成为影响当前生产发展的重要制约
因素。三是发展畜牧业积极性有待提高。由于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畜产品价格下滑,市场拉动生产大发展的效应降低,农民填槽补栏的欲望不强烈,相当一部分人持观望态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畜禽加工龙头企业较少,养殖方式落后,规模养殖发展缓慢,养殖大户不多。瞬息万变的市场价格,让养殖户无所适从,认为目前养殖风险过大,担心再次出现高价进仔猪雏禽、低价卖肉猪肉禽的亏损现象。另外,饲料价格增幅较大,养殖成本大幅提高;同时生猪疫病的发生也极大影响了农户发展畜牧养殖的积极性。四是部分农资价格上涨较大,严重挤压农民的收入。
三、应对措施
为了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落实抗灾保粮增收措施为中心,统筹谋划,完善思路,硬化措施,齐抓共管,确保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一是抓好以秋补夏。针对当前旱情,切实抓好玉米等大秋作物田间管理的同时,重点要抓好复种生产,要立足旱情,多设几条防线,小秋不行种蔬菜,蔬菜不行种苜蓿,抓好复种种子和物资准备,确保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4万吨。
二是抓好设施蔬菜。在抓好设施蔬菜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同时,继续以茹河川区为重点,采取政府引导、资金扶持、群众自愿、集中连片的原则,抓好茹河川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三是抓好规模养殖。在继续扩大规模养殖的同时,重点抓好种草工作,力争完成种草25万亩,建成5个万亩乡镇。要继续抓好青贮饲料点、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搞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扩大畜禽饲养规模,力争畜禽养殖数量稳定增长。
四是抓好项目建设。以农村能源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建设为重点,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建成利民惠民工程。
五是抓好科技培训。在继续抓好市县下达的50个农牧业科技示范点建设的同时,以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池建造应用、全膜玉米种植技术培训为重点,采取组织群众现场观摩、培训会等形式,搞好农牧业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同时要搞好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工作,全面抓好农民工技术培训,力争完成农民工培训1000人。
第三篇:积极推进茶叶发展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精选)
积极推进茶叶发展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当前,我县茶叶产业已初具规模,几乎成为我县主导产业。为更好做大做强茶产业,推动茶叶健康发展,让茶叶切实惠民,从而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县委、县政府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围绕地委、行署提出的“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按照县委“推进新跨越,开创新局面”的战略定位,大力发扬“三拼三超”精神,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狠抓茶叶发展,坚定信心做大做强“石阡苔茶”这一良好品牌,让茶叶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从而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为了积极推进茶叶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宏伟目标,我浅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历史悠久,用长足的发展空间规划茶产业
(一)石阡茶叶发展的历史和优势。
石阡发展茶产业,从自然条件上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土壤适宜种茶。全县黄壤面积达1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3.1%,海拔600米以上1200米以下的土地中,相对集中连片的有66万亩适宜种茶。二是有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条件。年均日照时数为123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28%,太阳年均总辐射量为86.12千卡/平方百米,无霜期在272——303天左右,年降雨量1121毫米。总体来看,全县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水热同季,暖湿共节,阴雨日数较多,光照时数少,冬无严寒,夏无酷署,这样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茶叶的生长繁育。三是有完好的生态资源。县境内由于没有大型工业企业,土壤、大气、水受污染程度低;森林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达51.7%。
据史书记载,石阡茶叶生产自唐朝以来,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我县坪山乡坪贯村生产的茶叶作为贡品,每年都要向皇室纳贡,“石阡坪山贡茶”名声渐响。解放后,石阡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8年,周恩来总理为石阡亲授了“茶叶生产、前途无量”的锦旗,全国只有三个县获此殊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石阡茶叶有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随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生产规模逐渐缩小,茶叶生产走向低谷,但是,石阡茶叶凭借良好的品质仍然享誉全国。“泉都云雾茶”于1994年在第一届中茶杯名茶评比中获一等奖,1998年获中茶杯银奖,1999年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评比中获金奖;“泉都碧龙茶”于1999年获中国〃国际茶文化暨茶博览会银奖,同时获中茶杯特等奖。
2003年,我县敏锐地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在退耕还林政策上深入探索、大胆实践,引导部分群众实施了“退耕还茶和林下套茶”工程,同时动员群众对集中连片的老茶园进行改造,吹响了石阡茶叶发展的号角。随后,依靠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全县茶园面积逐年增长,截止目前,全县茶园面积扩大到22万亩,位居全省第二、全区第一;全县茶农增至3万余户,年产量达3750吨,产值23,888万元,跻身全省三个茶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县之一;茶叶品牌建设成果丰硕,获得了国际绿茶评比金奖和“中国苔茶之乡”、“贵州三大名茶”称号;2006年,获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节茶道论坛评比金奖;2008年,北京迎奥运“国饮杯”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海第15届国际茶文化暨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2009年,石阡苔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同时,在日本静冈国际绿茶评比中获金奖,并获“贵州十大名茶”称号;2010年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上,以第二名的好成绩,摘取了“贵州三大名茶”的桂冠。
(二)“石阡苔茶”在社会上的地位。
石阡苔茶是贵州仅有的几个地方品种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茶叶发展战略性品种。石阡苔茶具有“滋味厚、香气足、耐冲泡、口感好”的特点,经多家检测机构多次检验茶质符合出口欧盟、日本的标准。“坪山翠芽”牌石阡苔茶获2009贵州十大名茶称号。去年,在日本举行的世界绿茶评比大会上,石阡县南天农业开发公司选送的“石阡苔茶”勇夺金奖,荣膺世界茶叶界最高奖项。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确定了“用生态化的理念发展产业,用产业化的方式建设生态”的发展思路,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坚定不移的抓茶叶产业,提高石阡苔茶品牌,从而获得了国际绿茶评比金奖和“中国苔茶之乡”、“贵州三大名茶”的称号。从此石阡苔茶走出贵州,走进国门,走入世界也成为现实,同时成为了石阡的一张具有科学说服力的名片。
二、高度重视,用良性的发展链条带动茶产业
(一)建立机构、加大投入。
建立健全县茶产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人为召集人,人大、政协相关领导为监管人,农业、农办、茶办、经贸委、乡企、林业、水利、质监、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在茶办。联席会议负责协调各有关部门,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落实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对接国家政策,加大投入,加强监管,保证质量和品牌美誉,打响“中国苔茶之乡”的真实品牌,协调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统一安排全县茶产业专项资金。乡镇、企业、村支两委、加工厂等与茶产业相关的单位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机构,从上至下形成链条式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监督,共同打造良好品牌。
(二)示范带动、连片开发。
目前,我县现有茶园中除龙塘万亩有机苔茶示范园外,分散种植、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没有连片开发、示范园带动会造成数量不足,成本过高、不足以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也不利于茶叶专业社的形成,造成茶叶采摘的关键季节农户既要采茶,加工茶、卖茶,又要忙春耕秋收,难集中精力管护茶园。在劳动力紧张的背景下、采摘更加困难。规模不集中、茶青标准不一,给品牌塑造带来很大困难。
在进一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将产业基础设施齐全、土壤和气候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领导重视、发展潜力大的乡镇、示范点、老茶园作为示范带动,连片开发重点示范区,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运作、茶农所有、集中连片”的形式建设一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序较高的示范基地,为茶叶生产规模化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三)以种促管、以短养长。
茶园从栽培以后,除了采摘以外,一切农业技术工作,均属于管理的范畴,主要包括中耕、除草、施肥、土壤改良、抗旱保湿、病虫防治、茶树修剪整形等,管理的目的在于克服茶树健壮生长与环境条件的矛盾,以保证茶树全苗、壮苗、速生、高产、优质和持续增产。茶树的不同年龄,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环境,矛盾的表现各不一样,需要因时而异因园而别采用不同的措施加以解决,总的来说,应该把茶园的土壤管理,即耕锄施肥作为整个管理的重心,把抓好土肥工作作为实现高产优质的基础,并以此作为全部茶园管理的指导思想。
我县茶园管理历经几十年的传统管理,结合石阡各种环境认真总结,分析研究,加以提炼,采取建管并重,突出管理,以种促管、以短养长的经验。套种作物的选择。一是要选择耐瘠薄的改土先锋作物,矮干作物,如芝麻、豆科作物和短蔓或无蔓薯类作物等,它们在新开垦的瘠薄土壤中粗放管理就可以有较好的收成。二是可选择经济效益高的中药材。某些名贵药材植株矮小,对土壤有特殊要求,即要求新开垦的无前茬的“新土”,新开茶园土壤正好适宜。三是套种作物不能“喧宾夺主”,与茶树争光、争水、争养分,影响枣树的生长。一般要求套种作物距茶树50厘米,以套种作物的阴影不能抵达茶树为度。
为达到以种促管、以短养长、以种促收的管理目标,杜绝和防止重栽轻管、只栽不管等现象,各乡镇按照幼龄茶园管理目标任务和技术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制定管理措施,落实管理责任,做到了间作规范,管理到位,茶园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保证了茶叶生产的基础工作。
(四)狠抓质量、创建品牌。
保证质量、创建品牌是发展茶产业的关键环节。保证质量是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法宝,创建良好品牌是保证茶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惠民。我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从产品定位、品牌塑造、宣传推介和市场拓展上下工夫,着力培育有实力、有潜力、有内涵的知名品牌,努力提高“石阡苔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一是创品牌、整合资源,塑造“石阡苔茶”整体品牌形象。没有品牌优势,就没有市场优势;没有市场优势,就没有价格优势。所以名牌要名声大振,名牌要形成产业。积极引导茶叶企业围绕“石阡苔茶”品牌组建茶叶产销联合体,统一包装,统一技术标准,共同开发统一品牌的系列产品,促进一般品牌向名优品牌集中,切实解决品牌多、品牌乱、品牌杂的问题。二是抓市场、注重营销,拓宽产品市场渠道。要在巩固提升省内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对国内市场和潜在市场的开拓力度,支持茶叶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建立营销网点,通过设立专卖店、专拒、茶馆和开展连锁经营等形式,建立健全国内茶叶营销网络,扩大“石阡苔茶”市场占有率。积极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通过直销、代理、加盟、连锁等现代营销方式,拓展我省优质绿茶的国际消费市场。三是促推广、加大宣传推介,提升“石阡苔茶”影响力。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进行展示交易、宣传推介。充分挖掘茶与历史、文化、名人、健康、饮食等诸多元素的相关性。以举办石阡苔茶文化节为活动载体,营造良好的茶文化氛围。四是搭平台、建立完善茶叶市场体系,促进茶叶产品流通。加快推动隆泰集团、大海集团等县内知名茶产业企业的建设和规划,进一步完善功能,发挥大型企业的文化和经济优势,集中精力共同打造“石阡苔茶”的展示交易和流通平台。
(五)扩大面积、缓解供需。
种植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品牌是靠规模经营、质量稳定长期培育出来的,不从规模化、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做起,不从面积和数量上去发展,片面强调创品牌,搞外表工作同样是错误的,从而供需就得不到缓解,茶产业就会停滞不前,不会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只有大力扩大面积,种植水平不断提高,提供优质原料的能力不断增强,最终产品的品质才有保证,供需才得以缓解,产业发展才有源头和希望。在管好老茶园的基础上,盘活茶园资源,提高现有茶园的茶叶生产能力,将土质好、阳光好、适宜种茶的好土地大力开发出来,扩大茶园面积,加强基地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供需体系,最大限度地适应茶叶生产的良性循环,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六)注重加工、延长链条。
茶产品质量与加工环节息息相关,也是市场运作、产业前景、经济发展是否健康运行的关键。我县茶园面积已初具规模,品牌逐步凸现,国内国际市场日渐打开,产业前景非常良好,企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逐步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大好优势。但是,茶树良种普及率和单产水平低下,茶叶加工业发展滞后,科学产茶不足,部分茶园和茶农还是传统的加工方式,没有形成链条式运作方式,有些环节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整个茶产业的发展,制约了品牌茶叶走势不好,销售区域局限,经济效益不高,人民群众实惠不够。我们在规模大、茶青好、数量足、质量硬、品牌优的大好前提下,注重加工,延长茶产业链条,从鲜叶原料的采摘要求,加工工艺、茶叶包装、茶叶贮存上加强监管,注重实效,提高生产效率,增长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1、鲜叶原料。原料必须来自无公害茶园,避免与常规茶园混合,鲜叶进厂由验收员验收,根据其品种、老嫩度、匀净度、新鲜度等,进行定级、称重、登记、归堆,分别摊放。对老嫩混杂或因发热红变等鲜度较差的叶子,另行摊放,作降级处理。被机油、汽油污染的鲜叶,不可作为制茶原料。鲜叶原料要新鲜、清洁,不夹带蒂头、茶园和老叶等夹杂物。盛装鲜叶的器具采用清洁、通风性能好的竹编茶篮或篓筐,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贷等软包装材料。鲜叶盛装和运输过程中注意轻放、轻压,以减少机械损伤。切忌紧压、日晒、雨淋,避免鲜叶升温变质。避免鲜叶在贮运中被污染。
2、加工工艺。来自无公害茶园和常规茶园的鲜叶原料不得混合加工。
3、茶叶包装。必须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
4、茶叶贮存。茶在贮藏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失去原有的风味。影响茶叶变质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在茶叶贮藏保鲜中,要尽可能减少这些因子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贮藏期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干燥贮藏;②低温贮藏;③低湿贮藏;④低氧贮藏;⑤避光贮藏。
三、正视不足,用长远的发展眼光看待茶产业(一)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规划不相协调。
茶区基础设施溥弱,水、电、路跟茶区发展不相配套,加工厂的建设不集中,传统种植和采摘成为当前发展茶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既费劳动力又严重制约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前的传统种植茶叶不集中,茶叶零乱,许多成片茶区远离村寨,远离加工厂,交通闭塞,茶农去管理,采摘茶青需走几公里甚至十多公里路,即使有好的茶青也卖不出好价钱,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大规模建设。
(二)监管体系不健全,品牌杂乱现象严重。
乡镇是茶叶监管的直接部门,部分乡镇把茶叶专项资金得到手后转为其他的资金,不及时兑现给茶农,推迟栽茶时间,只负责把茶叶栽下去,不论是什么品种、茶苗质量好坏、成活率怎么样等,就出现了年年都在栽但年年都没有好茶的结果。平时的监管力度不大,没有明确管理制度、考核方案等。
品牌管理不统一,如县内有 “风美剑毫”、“芊指岭”“华贯”等品牌达十余种,其实它们的内部包装的都是“石阡苔茶”,加工厂根据自己的想法想用什么品牌就用什么品牌;目前“石阡苔茶”质量鉴定没有统一标准,没有一个机构来鉴定“石阡苔茶”的等级,甚至出现外地茶叶包装后冒充“石阡苔茶”,以次充好,严重影响了“石阡苔茶”的美誉度。
(三)加强监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政府是监管体系的主导单位,茶农是茶叶发展的主体人员,企业是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导向,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要从市场单一向综合市场转变;从局部区域发展优化到连片规模发展;从国内品牌走向国际品牌;从注重春芽开发向注重春、夏、秋茶均衡开发转变;从注重独芽茶利用向注重独芽与一芽多叶综合利用转变;从注重发展高端产品茶向发展高中低端产品茶并重转变;从而改变目前我县茶叶效率低下的不良状况。利用我县丰富的茶叶资源和良好的茶叶品质的大好优势,开发茶饮料、茶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工产品等多元化茶叶产品,延伸茶产业链,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第四篇:广度乡积极打造低收入农户来料加工增收平台
拓宽增收渠道 助推农户增收
——广度乡积极打造低收入农户来料加工增收平台
为进一步拓宽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渠道,助推低收农户增收,11月22日,广度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华伟亲自带领乡“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工程”办公室人员及来料加工经纪人共6人,到仙居县驻义乌来料加工联络处举行对接会,就进一步发展来料加工事项进行实地考察对接。
今年以来,广度乡积极寻求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渠道。截止10月底,广度依托造种养业、转移就业和科技帮扶等三大帮扶平台,已经为全乡600户低收入家庭发展杨梅249亩、药材265亩,发放鸡苗12870羽、种猪29头,转移业人员186人,实现人均增收590元。自9月份开始,广度乡进一步打造来料加工平台,组织全乡7名经纪人参加各类培训及对接活动6次。如王田村来料加工经纪人王国平,在仙居县驻义乌来料加工联络处主任张波的大力帮助下通过对接会已接订单12笔,到11月中旬,实现加工额达120多万元,为50多名低收入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据了解,广度乡已将发展来料加工作为2011年推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准备在已有的2个来料加工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来料加工平台建设的力度,并将继续加强经纪人的创业指导,力促有一定实力的经纪人通过发展来料加工点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实现来料加工的新飞跃,帮助更多的低收入农户实现就业增收。(广度乡--王俊)
第五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 吴学金
为贯彻中央和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落实国家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增收,2004年中央财政和山东省财政都设立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实施补贴。具体做法是:
一、补贴对象
项目县农民个人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
二、补贴的范围、机具类型及补贴标准。
中央财政今年安排我省250万元,补贴五个县(区),每个县(区)50万元(具体为:济南市的长清区、青岛市的胶州市、济宁市的嘉祥县、聊城市的冠县、菏泽市的成武县)。中央财政资金重点补贴大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收获青贮机、秸秆还田机等。补贴资金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补贴额不超过3万元。
省财政安排300万元,补贴13个县,每个县20?25万元。重点补贴深耕犁及配套的大型拖拉机(50马力以上),深耕犁每台补贴50%,大型拖拉机补贴每台20%,只买拖拉机不买深耕犁的不予补贴。
由于补贴资金有限,各类型机具补贴的数量也有限,各类型机具补贴的数量,补贴的标准见有关项目县的公示。
为了扩大补贴面,已安排中央财政补贴的市、县不再安排省级补贴。
在一个项目县内,同一种机具补贴标准一致,对农民个人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的补贴标准一致。
三、招标结果
根据《财政部、农业部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省农机办、省财政厅已委托。
三源招标公司对中央财政补贴的机具进行了招标,中标厂家及招标价格见附表,享受补贴的购机户可根据情况自主选择机型。
省财政补贴的机具待招标后另行公布。
四、补贴对象的确定 申请农机补贴的购机者,需要根据项目县公示的报名时间到指定地点报名,由于补贴的机具有限,各项目县农机部门和财政部门将根据优先条件和报名的先后顺序确定享受补贴的人员名单。
五、购机
享受农机购置补助的名单确定后,县农机部门将与享受补贴的农民签定《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合同》,农民购机时凭合同仅交纳所购机具补贴后的差价部分。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由供货方凭发票存根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合同》到省农机办结算,省财政补贴资金由供货方到项目县财政局结算。
六、实施农机购机补贴的原则
1、直接补贴原则。补贴资金全部通过购机直接补贴给农民,各级不留管理费,确保农民直接受益。
2、自愿参与原则。在补贴范围内,尊重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自主选择权,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强制农民购买补贴范围外的产品。
3、公开公正原则。补贴政策、补贴过程、补贴对象、补贴金额、机具招标等全过程公开、全方位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4、优先补贴原则。因财政补贴资金规模有限,在申请人多于当年能够享受补贴的人数时,由县农机部门按照批准的优先补贴条件,根据报名先后次序,公正确定享受补贴的农民名单。
为落实以上原则,各级宵机部门和财政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四制”,即“机具招标制”,“受益公示制”,“集中支付制”和“管理监督制”。
机具招标制,指对财政补贴的机具实行政府招标,保证机具质量合格,价格公道,同时,一种机型通过招标确定两个厂家,给农民以自主选择权;
受益公示制,指补贴政策,补贴机具类型,补贴机具价格,补贴标准,享受补贴的农户都要在当地进行公示,确保公开公正,全方位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集中支付制,指农民购机时凭补贴合同差价购机,供货方凭合同和发票存根到省农机办或项目县财政部门统一结算,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管理监督制,指省、市、县财政部门和农机部门共同管理监督,财政部门负责补贴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督,农机部门负责补贴方案的制订,实施和管理。省农机办、省财政厅对享受财政补贴的农机具实行统一编号,统一发放标牌,同时,建立购机补贴档案,购机者姓名、地址、机具类型、机具价格,补贴金额等入档备查。
2004年7月8日(信息来源:计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