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实践报告
杨振远
前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直接关系到中国几亿农民的健康和利益,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工程,我省“新农合”围绕着“大病有保障、门诊有补偿、看病花钱少”的目标,从无到有、从局部试点到全省覆盖,从低水平起步到逐年提高补偿水平,力求取得“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三赢”效果。2009年7月2日——7月9日我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亳州市谯城区的四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内容是新农合对医院、农民、个体医生有何影响。本报告就当地新农合进展情况及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对策研究
选择古城、油河、赵桥、三官的原因是四个乡镇医院规模、医疗设备和地理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谯城区农民调查总结
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一方面是考虑到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两种方式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以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本次对农民的调查共发放问卷308份,收回308份,有效问卷301份(其中:古城75份、油河73份、赵桥61份、三官99份)。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我们对农民的调查涉及谯城区四个乡镇,共60多个村庄,深入300多户农户家中,这次关于农民问卷调查的被调查者具有以下特征:参与问卷调查的绝大多数为参合农民,占被调查者总数的98.01%,中老年农民占大多数,调查对象基本上普通农民,村干部较少占总数的1.62%。家庭经济状况分布比较均匀,代表性较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能够真实的反应出大多数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看法及意见。
二、新农合政策在农民之间的普及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98%(见附表1)左右的农民都参加了新农合,一方面反映农民积极国家政策,另一方面新农合总体来说对农民是有益的。但仍有2%的人员不愿参加新农合,这表明政策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不足。
附表1您和您的家人是否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
您和您的家人是否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
频数
频率(%)
是
598.0
1否
61.99
合计
301
三、新农合相关政策的宣传情况
附表2 新农合相关政策的宣传情况
您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吗?
频数
频率(%)
了解
54.98
了解一点
137
45.5
1不了解
149
49.51
四、参加新农合的原因
附表3(可多选)参加新农合的原因
您和您的家人是因何种原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
频数
频率(%)
应对重大疾病的发生
150
47.9
2随大流
129.07
政策规定
5316.93
政策好相应政策
6.08
五、实行新农合后人们看病的情况
附表4您和您的家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是否看过病?
您和您的家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是否看过病?
频数
频率(%)
看过
583.05
没看过
16.95
合计
295
附表5您或家人看病是否住过院
您或家人看病是否住过院?
频数
频率(%)
是
130
53.06
否
115
46.9
4合计
245
六、有关新农合的报销比例的情况
在回答“你是否知道补偿比例”的问题时,有42.81%的农民不知道补偿比例,这表明有很多人在看病报销时只能是医生说报多少就是多少。有57.19%的人了解补偿比例,在了解补偿比例的人群中46.71%的人对补偿比例表示满意,有40.31%的人认为一般,8.38%的人对补偿比例不满意,4.60%的人感觉无所谓。<莲山 课件 >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门诊的报销比例低,这表明补偿比例据农民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
附表6您认为现在的补偿程序复杂吗
您认为现在的补偿程序复杂吗?
频数
频率(%)
不复杂
128
42.8
1一般
424.7
5复杂
321.07
不知道
11.37
合计
299
七、实行新农合后定点医院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附表7实行农合以来您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满意吗?
实行农合以来您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满意吗?
频数
频率(%)
满意
450.00
一般
116
40.28
不满意
311.46
不知道
4.86
合计
288
八、新农合的收费方式
附表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需个人缴费,你是采取的那种缴费方式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需个人缴费,你是采取的那种缴费方式?
频数
频率(%)
上门收缴
2174.92
定点主动缴纳
425.08
合计
5100
九、关于农民是否留意补偿的公示情况
附表9您是否留意每名患者住院补偿情况在村卫生室里的公示?
您是否留意每名患者住院补偿情况在村卫生室里的公示?
频数
频率(%)
经常看
10.3
4偶尔看一看
58.45
不看
254
85.8
1未公示
5.40
合计
296
十、农民对新农合的总体印象
附表10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总体印象如何
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总体印象如何?
频数
频率(%)
好
170.10
一般
19.60
不好
6.98
不知道
3.32合计
301
十一、关于农民是否会继续参加新农合
附表11您打算参加下一年度合作医疗吗
您打算参加下一年度合作医疗吗?
频数
频率(%)
参加
594.68
不参加
13.65
不确定
51.67
合计
301
十二、农民对新农合的意见与建议
综合起来看,农民对新农合的意见与建议主要集中五个方面:
一、有关部门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知道的很少,即使知道也只是了解门诊和住院的报销比例,对哪些药品可以报,哪些不可以报知道的人更少了,在访谈中常常听到他们这样说“政策是好的,但是总不能像说的那样按比例报,医生说报多少就报多少,医生说什么不能报就不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往往七八百块钱,只能报一百多,医生会不会骗人呀”。由于对政策的不了解,农民无法得知自己应该报多少,对于以前医院不收费的项目如:量温、注射、查房等,现在收费很不理解,认为是医院出了问题,这样会影响医院在人们心中的看法,不利于医院与病人之间建立互信的关系,不仅会影响人们看病的心情,也会对国家的良好政策产生消极影响。
二、买药和看病都比以前贵了。在调查中人们反映最多的是药比以前贵了,而且看病费用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医院的药品比市场价,有的人甚至采取到医院开方,到市场买药,认为这样比较划算。而且现在到医院看病,不仅医院增加了很多的收费项目,还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这些检查费用是不能报的。有农民反映,医院会出现反复检查的情况,即使两次看病之间的时间在一星期内,医生还是会做同样的检查。医院在调查中一位村民说“现在看病比以前贵多了,一个阑尾炎手术以前500块钱就可做的,现在要用到1700多元,报销的钱也不多,因为医生用了很多不能报的补药”。
三、简化审批、报销程序,延长报销时间。在我们与农民的访谈中,很多农民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国家的新农合政策好是好,但我们不明白,能否制定一些让我们老百姓一看就明白的政策。因为报销时药品目录、按项目收费、分段按比例报销等项目,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这样农民仍将处于被动地位,对繁多的收费项目和密密麻麻数字感到茫然,对什么可以报、什么不能报、报销的比例是多少还是弄不明白,[莲~山课件 ]只有按照医院的政策办了。也有人反映到外地看病程序太复杂了。对于审批程序很多人反映如果姓名不一致报销实在太麻烦了,往往不能报。有些农民还是感觉报销程序有点复杂。报销时间短,这是农民在报销问题上反映最多的,农民活多,时间紧,不可能老是在医院呆着,当有时间的时候去报,已经过期了。在调查中,很多人认为同种报销比例最好采取累计方式,定点定时报销。
四、提高门诊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降低门槛费。现在看门诊费用增加了不少,而且报的钱也不多,有人反映没有参加新农合的人到定点医院看病要比参加新农合的人看病费用低,有时不拿出农合本看病还便宜点。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人看门诊时,除去一些不能报的检查和药品,所报销的钱大部分在10%左右,因此他们感到门诊的报销比例太低。我们也统计了人们看病所花的钱,大多数都在1000元以下,他们报销的钱基本上都在400元以下,很多人不满,认为并没有真正得到好处,钱都让医院赚去了。有不少人认为报销范围小,很多贵药不报销,报销的大部分是便宜的药。也有部分人认为只要是能治病的药都应该报。人们感到门槛费有点高,应降低。而且有人反映,如不连续住院会连续收取门槛费,认为这样很不合理。有人认为五保户应该单独提高报销比例。
五、看病不自由、不方便。调查中,农民反映比较多的就是,他们觉得看病不自由。这是因为,实施新农合的试点县都规定了定点医疗机构,而且定点医疗机构基本上都是本乡镇卫生院和本县市及以上医院。同时,在报销比例上对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都有所倾斜,而报销比例最高的是乡镇卫生院。但有些乡镇卫生院都不同程度存在基础设施陈旧、医疗设备老化、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有些定点医院以前很少有人去,现在人们没得选择。很多人认为同级的定点医院(不仅仅是本县范围内)应该形成同样的报销比例,这样医院之间才有了竞争,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进而满足农民的需求和愿望。调查中在据城镇远一些的农民认为看病不方便的非常多,究其原因是村卫生室还没建,个体医生没有参加到新农合当中来,看小病不愿跑好远到乡镇医院,他们会选择不能报的个体诊所。我们也期望加快建立村卫生室的步伐,好让农民都能参加到新农合中来,让广大人民群众收益。
综合而言,从农民的角度看,一方面新农合确实让他们得到了一些实惠,农民也积极相应政策,从总体反映来看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农民生病敢到大医院看病了,另一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刚实施不久,尚处于未成熟阶段,还有一些地方实施的不够完善。人们普遍感觉到小病并未受益,有的还认为增加了负担。希望能调整小病的报销比例,因为最多的还是这一类病,相关医院能简化一些不必要的看病的程序,做到小病不要大治,从而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把政策宣传到位,加强对定点医院和相关单位的监督,让农民成为新农合的主动者,而不是接受者,从建立农民合作医疗管理监督组织,简化制度设计,加快建立村卫生室的步伐,调整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等几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不断丰富其内涵与功能,使之逐步完善。
最终体现出“以满足农民的需求为中心”的原则。
第二篇: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它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一,实践背景
在中国,有8亿左右的农村人口,相对于发展程度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广大乡村,中国农村改革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意义。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它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是,我对我的居住地周边的村庄的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二,实践经过及发现的问题
我所在的小组实践活动所在地XX镇XX村共有7个组,234户人家,共1200余村民。通过全体组员的辛勤劳动调查显示,XX村92%以上的农户都已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在XX村开展得比较顺利。我在该村的对口医院对一周来到医院诊治的该村的病患者们进行了随机的采访和调查,调查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度。整理相关数据后,全体组员发现,尽管在XX村“新农合”这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满意度低。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理赔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2.“新农合”的宣传不到位。通过调查反映,现在的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的得失角度考虑,觉得自己身体好,没必要花那个钱。同时,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大多数农民对于复杂的补偿标准的了解程度不高,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的感觉。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在调查过程中,部分村民反映,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而XX村村民不属于城镇居民,他们离报账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麻烦。降低了村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
三,解决办法及建议:
1.针对部分村民反映的“新农合”保障水平低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深入农村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要求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根据本村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新农合”各项职能。将“新农合”各项具体要求在实践中落到实处。设立相关监督部门,并规范运作机制。在农民是否愿意加入“新农合”问题上坚持“自愿,互助,公开,服务”的原则;坚持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不搞强迫命令;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规范操作,加强监管;坚持便民利民,真正让农民受益。
2.基于当前“新农合”工作在农村宣传不到位。如果农民在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内,但是不知道具体的报销程序结果导致他们的医药费不能保销,这反而会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导致他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更多的不满。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要组织基层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新农合”系列知识宣传活动。总之,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播,都要尽量做到及时,准确和广泛。对农民的疑惑要进行耐心的讲解和答复。尽量让每一个农民都了解“新农合”,满意“新农合”。
3.针对现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这一问题。不断完善医药报销制度,新农合是为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难看病及因病返贪、因病致贫问题的,而新农合的关键部分还在于医药报销。首先,报销比例要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看得起病,尤其要提高省级大医院的报销比例,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民能治大病的问题。在报销比例上,各地区的差异应该不断缩小,这有这样才能保证百姓的公平。其次,报销范围应该有所扩大,例如检查费用,该部分的费用也是相当大,要解决农民看得起病的问题,那么报销范围就一定要有所扩大。最后,报销程序一定要简化,只有这样农民才能真正受到最大的利益。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理消减现有部门不活跃的职能,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缩短农民在“新农合”登记和理赔的时间。使农民在“新农合”办事时能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温暖和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真正为人民服好务
四,实践中的思考和体会
通过这几天的实践,我充分了解了国家新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制度,并且充分认识到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实践中,使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正当年轻的大学生,只有重视实践环节,才能在以后的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出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短期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获益匪浅,开拓了视野也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成才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我们的人生价值在这个大舞台上得以体现。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能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第三篇: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当今社会,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被关在小小的学校里,完全通过书本学习知识,对外面的社会知道的很少。而现在的我们即将踏入社会,我们非常需要实际的生活学习能力,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所以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知识面,锻炼我们的能力,还能让我们真正的了解社会,为了以后的生活工作做准备。
2012年,我利用暑假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了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尝试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首先,我利用网络搜集了大量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资料,并将自己的疑问用问题的形式写了下来。然后,我向父母长辈们询问了他们对于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的了解,他们将自己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了我,我认真听取、总结并做了记录。之后,我来到伊山镇彭洼村卫生室,我向室长做了自我介绍,告诉了他我此次来的目的。董浩董室长很热情的接待了我,接下来我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上的问题一一向他询问,董室长细心地对我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董室长是彭洼村有名的医生,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他经验丰富,对农村合作医疗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与他交谈过后,我对农村合作医疗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农村合作医疗,我还先后走访了周边的其他几个村卫生室,对农村合作医疗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接着,我又来到了灌云县人民医院会计室和住院部,向相关人员询问了具体情况,我从接受访问的人中得知了许多网上所查不到的信息。最后,我将两天来实践的成果整理成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具体信息如下: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2011年2月1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安排》。
这份文件明确,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
2012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农民个人缴费原则上提高到每人每年60元,有困难的地区,个人缴费部分可分两年到位。新生儿出生当年,随父母自动获取参合资格并享受新农合待遇,自第二年起按规定缴纳参合费用。
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的一项惠民措施,它关系到农村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同时出现了社会满意度低、保障水平低、宣传不到位、行业潜规则、报销不全面不透明等诸多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许多药品在报销示范点已经不再销售,主要是因为医院进的药许多都被医院工作人员以更高的价格转手买到了零售药店。许多前来购药的人几乎买不到药,而不得不去药房去买,最终得不到报销。农村百姓对此苦不堪言,有许多人上报却始终得不到答复,只能忍气吞声。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分析原因如下:
一、缺乏相关的法律制约,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二、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没有真正负起人民公仆的责任,相关
部门存在腐败分子
三、缺乏相应的举报奖励制度和人民上访举报渠道,没有主动
调动人名举报积极性
四、人民百姓举报积极性不高,社会风气不好
五、由于受到当前我国实际情况的制约,许多问题很难在短时
间内解决
六、犯罪分子缺乏法律知识,漠视法律,心存侥幸
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好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已推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各省(区、市)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信息网络体系,筹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点击网站就可查询或下载合作医疗各项政策、工作动态、补偿公示等。同时开发了实用性较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用系统》,对定点服务医疗机构、乡镇合管办实行了计算机联网管理,加强动态实时监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失误,堵塞了漏洞。强化责任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基金收缴方式,切实规范基金的管理。严格实行“收、管、支”三分离模式,做到收钱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看不到钱。
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制定农村补偿方案,加强医疗卫生建设。并要统一规划,整合资源,规范管理。通过农业银行网上银行系统,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乡镇卫生院实行实价进药,村卫生室的药品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药品一律实行顺价销售,销售价格公开、公示等措施。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农村合作医疗有了很深的了解,我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村合作医疗现状调研
暑
期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农村合作医疗现状调研
当今社会,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被关在小小的学校里,完全通过书本学习知识,对外面的社会知道的很少。而现在的我们即将踏入社会,我们非常需要实际的生活学习能力,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所以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知识面,锻炼我们的能力,还能让我们真正的了解社会,为了以后的生活工作做准备。
2013年,我利用暑假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了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尝试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首先,我利用网络搜集了大量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资料,并将自己的疑问用问题的形式写了下来。然后,我向父母长辈们询问了他们对于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的了解,而且走访了好几个村卫生所,向有关人员了解到了很多网上查不到的信息,我认真听取、总结并做了记录,对农村合作医疗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2011年2月1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安排》。这份文件明确,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2012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农民个人缴费原则上提高到每人每年60元,有困难的地区,个人缴费部分可分两年到位。新生儿出生当年,随父母自动获取参合资格并享受新农合待遇,自第二年起按规定缴纳参合费用。
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的一项惠民措施,它关系到农村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同时出现了社会满意度低、保障水平低、宣传不到位、行业潜规则、报销不全面不透明等诸多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许多药品在报销示范点已经不再销售,主要是因为医院进的药许多都被医院工作人员以更高的价格转手买到了零售药店。许多前来购药的人几乎买不到药,而不得不去药房去买,最终得不到报销。农村百姓对此苦不堪言,有许多人上报却始终得不到答复,只能忍气吞声。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分析原因如下:
一、缺乏相关的法律制约,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二、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没有真正负起人民公仆的责任,相关部门存在腐败分子
三、缺乏相应的举报奖励制度和人民上访举报渠道,没有主动调动人名举报积极性
四、人民百姓举报积极性不高,社会风气不好
五、由于受到当前我国实际情况的制约,许多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
六、犯罪分子缺乏法律知识,漠视法律,心存侥幸
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好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已推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一)、落实各项宣传知识,切实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
村民所反映的报销不方便以及对医保的种种顾虑,主要是对医保的不了解,因此关键是要加大医保内容的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向农民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方针、政策,帮助农民消除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顾虑,增强农民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要大力宣传参合农民受益的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农民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宣传,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转变村民意识,真正实现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的目的。减除那些“交必报、报必多”的思想,建立共济互助的意识。
(二)、强化监管力度,切实解决合作医疗的透明度问题。
医疗合作基金要对基金的使用情况和患者得到的医疗补助定期予以公示,要让广大农民对基金的使用放心、满意。做到医疗过程的信息公开化,确保农户的知情权。
(三)、灵活制定各种参保方式,提高参保率
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下, 对农民个人缴费继续推行由村、社干部入户收取或定点集中收取的有效做法,也可实行滚动筹资的办法,定期、不定期向农民收取。要及时总结经验,提出规范统一并更加简便有效、农民认可的收取方式。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确保新进入试点的区县当年参合率达到60%以上,并在此基础上逐年提高参合率。
(四)、简化报销手续,加强对医疗服务、药价的监管
由于乡镇的报销点有限,且报销手续繁琐,因此可以将一些条件好的村卫生室作为报销点,进一步加大农村医疗责任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各医疗点的业务水平,减少村民因医疗水平问题而被迫转诊带来的其它负担。另外,要对卫生院的医生开“大药方”、“滥检查”、“人情转诊转院”等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价目录,实行药价公示等制度。加强农民群众的监
督,进而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顺利实施。
(五)、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严格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收好、管好、用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部门要择优选择商业银行开设基金财政专户,筹集的所有资金必须归集到基金财政专户实行封闭管理。按照《重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和《重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方法》规定,实行“管用分开,封闭运行”的基金管理方式。审计部门要定期开展基金专项审计,严防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六)、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贫困农民的覆盖面。二是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赔付上线标准。多方面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赔付上线标准,才能真正有效解决农民因患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三是加强组织管理机构建设,完善各项管理规定,简化相关手续,缩短报销时间,使之更贴近农民,让广大农民满意。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的,有利于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对新重庆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这需要在推广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行性措施。笔者相信在政府及民众的共同努力之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将会更加完善,取得更大的成就。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农村合作医疗有了很深的了解,我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篇:大学生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我个人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还是很多的。这是第一次有组织地到外面做事,虽然去的地方就是我家乡,本没什么新鲜感,但所调查的事是我平时隐隐约约的知道一点而又想弄清楚的农村合作医疗。
我个人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还是很多的。这是第一次有组织地到外面做事,虽然去的地方就是我家乡,本没什么新鲜感,但所调查的事是我平时隐隐约约的知道一点而又想弄清楚的—农村合作医疗。以前我们家每年都买,可对里面的具体操作不是很了解,甚至有的邻居越来越怀疑里面有“黑幕”。这一次活动过后,不单我明白了,回家后我还给乡亲们讲解,消除了他们的误会。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觉得无论是从组织上还是从配合上都做的比较好。首先将十个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去县医院了解医院在这方面的落实情况以及具体实施步骤,另一组去县卫生局和政府相关机构——农村合作医疗委员会听取有关政策和收集这方面的文件。这大大提高了我们这次活动的效率。我在去医院的那组里,我们小组一开始目标就非常明确。从一个小小的窗口为突破口(这个窗口是用于反还病人一定比例医疗费的),一层层顺藤摸瓜似的,最终找到负责这方面的陈主任。我们还到病房里去向病人了解相关情况并填写了事先准备好的问卷。因为我们深知只有从真正的受益者得到的材料才更真实更有说服力。这也为我们的调查做了铺垫。
我想真正感触颇多的应该是在农民家里得到的材料。从他们那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合作医疗的好处。同时,也看到国家在方面资金投入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参保人和越来越高的药价,以及基层政府在落实国家政策时的浮躁。有的人甚至认为要价抬高就是医院里的“打折”——先把价抬高,再说什么保险金。你看本来很好的国家政策就在实施的环节不落实,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比如说每年交10元钱后,如果当年没有什么病,那末有7元就作为第二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第二年就只用交3元钱。可在调查的过程中,所有人一口同声的说:“我每年都交10元。”当我们提到这一政策时,他们都很茫然“我们不知道。”那每年的这7元钱到那去了呢?我想只有相关负责人晓得。还有就是那3元钱有一个免费的体检,可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少有人参加过这种体检。特别是有一户人家非常气愤地说:“我们是从外面移民来得,他们从来不管我们。”当我们问及是不是自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时候。他们说每年都交钱,“少一些麻烦”。也就说当地政府不但没帮助移民,相反还带头歧视。实在有损领导干部的形象。这本来与我们调查的主题无关,但我觉得要有人提一下才会相应的改变,也才会有进步。
总的来说,国家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是好的,大多数村的落实情况也很好。我认为在我们实施政策改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与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落实。这一点不搞好,可能短时间有好的表面现象。但最终会祸国殃民。
这一次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我的影响我想会是一辈子的。学会了如何用得体的语言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
活动过程是快乐的,活动收获下的人生更是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