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户籍改革
重庆户籍改革:推动重大理论创新
2010年8月15日,重庆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并计划在2011年实现300万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到2020年新增城镇居民1000万,城镇化率由现在的29%提高到60%改革目标。尽管是一个单项改革,但却触及到我国社会一系列深层问题。随着重庆户籍改革方案的完善,不仅一些改革难题逐渐被破解,而且也推动了改革中重大理论的创新
消灭城乡差别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无论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还是实现更加宏伟的和谐社会目标,都必须以消除我国社会二元结构为前提。说我国社会二元结构支撑了城乡两种完全不同的保障福利体系,那终究还是表象。我国社会二元结构,在本质上维系的是一个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农产品非市场定价的、保证城镇居民基本生活和粮食安全与稳定的社会目标。社会二元结构,是我国农民贫困的制度根源,在社会进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必须坚决拆除。但是,如果来得太猛,让农产品一下子完全实现市场定价,完全消除劳动投入到工业,与投入到农业之间的巨大差距,这不仅不可能,还必然危及普通城镇居民基本生活,影响社会稳定。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其一是将户籍改革与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同时纳入城镇化过程这样一种渐进方式,通过放开城镇户口和不断增加城镇人口、减少农业人口,最终实现农民占有的农业资源和经济收益成倍增加;其二是通过农民转市民的过程,运用土地市场机制,积极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其三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投入力度,逐渐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最终通过劳动力在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自然选择和流动实现城乡一体化。总之,不打破城乡户籍分割壁垒,不撤销社会二元结构,就不可能实现我国农业由非市场模式向市场模式之间的转变;不完成农业向市场化机制与模式的转变,不仅无法在理论上解释“刘易斯拐点”在我国产生的可能性,而且,更不能最终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能够消除城乡差别,使农民致富的制度体制与机制。从这一角度讲,重庆户籍改革,已经为我们描述了一条解决我国“三农”最深层次社会问题的理论与现实路径。
避免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贫民窟”现象
重庆户籍改革,1000万农民转市民,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新的城市贫民群体,产生“城市病”。特别在我国城乡长期分割、经济差距悬殊、城镇就业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有限的社会背景下,这一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重庆户籍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一方面,通过深思熟虑,以农民工为户籍改革和城镇化的突破口,将那些已经在城市生活多年,经过市场证明具有城镇就业竞争能力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培训新生代农民工,清理与废止对农民工带有不平等和歧视性的政策制度,进一步涵养农民工,使农民转为市民的城镇化过程,变为他们不断提升和获得城市生活与竞争能力的过程。按照这样的思路推动的户籍制度改革,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怎样看待农民手里的土地权利
户籍制度改革,首先涉及的理论问题,就是农民的承包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等三项保障性权利与城镇保障待遇取得的关系问题。即人们形象比喻的:农民变市民,放弃与保障相关的三项土地权利,同时获得城镇居民在住房、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社会救济等六个方面的权利。就是社会上常说的脱去三件“衣服”,再穿上六件“衣服”。二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涉及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农民以生存保障为基础无偿取得的承包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是否真正属于农民。如果按照农民取得权利时的社会保障理念,因为土地是农民的生存需要,因此才无偿地提供给农民,现在你变为市民了,所有的生存需要都由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给覆盖了,如果再不交出土地,不就重复享受了吗?这就不公平。一些学者之所以坚持享受城镇保障待遇必须同时放弃农村土地权利的观点,其逻辑基础也在于此。这虽然从理论上讲并没有错,但它却是过去社会二元结构的逻辑。改革开放之前的我国社会二元结构,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是严格按照农民生存保障价值目标进行的制度设计,并奉行着“需要就是权利”的社会保障制度理念和平等原则,集体成员一出生就享有保障性权利,譬如当年的基本口粮,一旦去世或不再是集体成员就丧失权利。这种价值目标的制度,在当时土地作为农民唯一生存依赖的社会环境下,可以说是最好的制度设计。而现在改革开放已经历30多年,城乡分割已被打破,农民生存依赖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效率价值观念已成为社会主导,原有集体土地制度的生存保障价值目标与现行社会需要的农村土地制度效率价值目标已形成尖锐矛盾,二者不可能兼顾。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怪圈,就在于:当强调农民生存保障时,就会拿老制度理念与规则说事,当强调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时,又拿市场经济理念与规则说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制度逻辑,用其中的任何一种制度逻辑去评价另一项制度,都只能得出一个错误结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等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现行政策与原则,表明我国实际上已经选择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效率价值目标,放弃了过去制度的生存保障价值目标。农民手里的三项土地使用权,不仅已经在最近一轮土地承包时,固化给
了现在拥有土地的农民,而且通过《物权法》形成了农民长期稳定的私权。农村集体土地,不再肩负对农民直接的生存保障社会功能,这已经是一个事实,并非理论。2005年我们在制订《重庆市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时,经调查统计的重庆新增无地农民已经超过400万,那时重庆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才仅仅过了8年,即便现在又增加了更多的新增无地农民,也并没有出现农民生存社会问题。可以预见:在现有制度下,新增无地农民比例还会逐年提高,最终必然形成种地农民并非最初土地承包人的现实。这一事实,既说明我国构建农村土地市场效率法律制度机制的社会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也证明党和国家稳定农民土地权利关系,明晰农民土地用益物权的政策与立法判断准确。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运行的制度逻辑。按照这样的制度逻辑,重庆户籍改革明确规定:农民转市民享受城镇居民保障待遇和城镇居民应有权利,是没有附加条件的,是不与放弃农村土地权利挂钩的。农民在农村的土地使用权,早已在法律上固化成了一项独立的财产权,怎么处置,什么时候处置,均由农民自己决定。那种将农民变市民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权利与放弃农村土地财产权利挂钩的观点,不仅是以一个已经过时的制度规则在评价现在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制度,而且事实上也是对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误读。因为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社会可以无视那些考大学出来现在已经身为处长或者大学教师的人仍然拥有承包地,却不能容忍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多了一项保障性权利呢?这本来是一个长期未能讨论清楚的深层次理论问题,重庆的户籍改革,不仅在理论上把它说清楚了,而且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将这一理论用于了户籍改革的社会实践。农民土地用益物权独立地位得以真正确立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涉及的另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就是农民手中的承包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等土地物权的独立法律地位问题。按照《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的规定,这些土地使用权都是独立的物权。但在我国特有的土地公有制背景下,它们的独立性始终难以完全实现。因为在传统民法的土地所有权理论中,上述三项权利是由所有权派生的,它没有处分权,所有权人随时可以控制和制约它。受这种根深蒂固理论的影响,才在譬如国家征收农民承包土地时,承包土地使用权人始终没有独立的谈判地位和独立签订土地补偿协议的主体资格。户籍制度改革,当农民转市民,想通过土地市场处置自己的土地财产权时,是否还要经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同意?土地使用权人能否以自己的名义独立签订合同?处置宅基地使用权或者承包土地使用权获得的收益是否可以完全归农民个人等等,都是需要在理论上说清楚的重大问题。重庆户籍改革,将农民手里的承包土地使用权等土地财产权,完全作为一项独立私权,交由农民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自由处置,所获收益归农民所有。
可以说,这是对《物权法》确立的承包土地使用权等独立物权的最彻底、最完全的体现和实践。这种改革实践,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非私法性的本质认识,而且也首次确立了解决集体土地所有权与承包土地、宅基地、林地使用权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
破解城市化用地与耕地保护难题
城市化过程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用地扩张,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因此,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背景下,满足城镇化过程的城市用地基本需要,与耕地保护形成了尖锐的矛盾。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计划到2020年实现1000万农民有序、稳定地融入城镇,在重庆农民人均占有宅基地达250多平方米情况下,仅此一项释放出来的存量建设用地,其价值和意义就不容低估。这些建设用地,无论是用于复垦耕地,还是用于城市发展需要,其本质都是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因此,户籍改革与城镇化过程,也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潜能发掘的过程。
户籍制度改革,是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一个方面,因此,重庆在对存量土地盘活整治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与农村土地交易所和地票交易改革相统一综合措施,不仅开创了一条“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有效路径,而且还建立了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城郊农村土地资源性利益与边远农村土地利益调节共享机制。
第二篇:重庆户籍改革调查报告
重庆户籍改革调查报告
概况
从2010年8月开始,作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以解决农民工城镇户口为突破口,开始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这被认为是中国大城市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藩篱为目标,有组织地向农民敞开胸怀,使农民能够没有顾虑地带着足够财富和尊严进城。户籍改革目标
2010―2011年,重点推进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转为城镇居民,解决户籍历史遗留问题,力争新增城镇居民3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由目前的29%上升到37%,实现转户人口在主城、区县城、三级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
2012―2020年,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建立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力争每年转移80万―90万人,到2020年新增城镇居民7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提升至60%,主城区集聚城镇居民1000万人,区县城集聚城镇居民600万人,小城镇集聚城镇居民300万人,形成合理流动、权益公平、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体系。
转户条件
按照宽严有度、分级承接原则,适度放宽主城区、进一步放开区县城、全面放开乡镇落户条件,积极引导本市籍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落户,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
(一)主城区。
1. 本市籍农村居民在主城区务工经商5年以上,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申请在合法稳定住所迁移入户。
2. 本市籍农村居民购买商品住房,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迁移入户。
3. 本市籍农村居民投资兴办实业,3年累计纳税10万元或1年纳税5万元以上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在合法稳定住所迁移入户。
(二)远郊31个区县城。
1. 本市籍农村居民在远郊31个区县城务工经商3年以上,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申请在合法稳定住所迁移入户。
2. 本市籍农村居民购买商品住房,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迁移入户。
3. 本市籍农村居民投资兴办实业,3年累计纳税5万元或1年纳税2万元以上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在合法稳定住所迁移入户。
(三)其他乡镇。
本市籍农村居民本着自愿原则,可就近就地转为城镇居民。
(四)其他规定。
1. 本市籍农村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夫妻投靠、年老父母投靠子女自愿转为城镇居民的,可迁移入户。
2. 城镇年老父母身边无子女,其本市籍农村子女可投靠迁移入户。
3. 本市籍优秀农民工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自愿转为城镇居民的,不受居住时间限制。
转户好处
(一)转户居民退出承包地,可以按照本轮土地承包期内剩余年限和同类
土地的平均流转收益标准得到相应补偿。
(二)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的,将获得3笔补偿资金。一是参照同时
期区县(自治县)征地政策对农村住房及其构附着物给予的一次性
补偿。二是参照地票价款政策给予的一次性宅基地使用权补偿。三
是参照地票价款政策给予的一次性购房补助。
(三)在住房方面,可申请公租房居住,条件成熟时,还可以登记为购买。
同时,鼓励转户居民购买普通商品房,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廉租住房
保障。
(四)在养老方面,可参加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到年龄后可领取每月至少500元养老金。
(五)在医疗方面,可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享受相应医疗保障。
(六)在教育方面,转户居民子女可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就读城市学校,享受与现有城镇学生的同等待遇。
(七)在就业方面,劳动年龄段的转户居民可以享受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
培训,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就业困难人员还可以
享受“一对一”的就业帮扶,以及公益性岗位的托底安置政策。
(八)在社会救助方面,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可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进展情况
2010年7月28日,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2010年8月15日,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启动,首日超过10万人咨询。2010年8月24日,重庆已有3.42万余名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整户转户7213户,平均每天转户1426人。
2010年8月31日,重庆已办理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4.47万余人,整户转移9528户,平均每天转户约1445人。
2010年9月7日,重庆共有5.8万农民转为城镇居民。重庆市户改办统计数据显示,户籍改革实施以来,共转户5.8万余人,整户转移1.3万余户,平均每天转户1542人。
2010年9月11日,重庆转户农民66654人,平均每天转户2300名左右。其中,转到主城区接近1.5万人,占22.1%;转到区县城的接近1.9万人,占28.5%;转到镇的3.3万人,占49.5%。
2010年9月18日,全市统筹城乡农转城150618人,其中整户转移22403户,平均每天转户3074人。转入主城九区的有35590人,占23.6%;转入远郊31区县城的有36569人,占24.4%;转入其他乡镇的有78459人,占52%。9月13日,市户改办通报农转城的数据为6万人。两组数据对比显示,从9月14日至9月18日的5天时间里,共有9万人农转城。
2010年10月11日重庆市户改办昨天通报了全市“农转城”户籍制度改革最新进展情况,截至昨日(10日)下午5时,全市已转户30.8万余人,整户转户5.6万余户,平均每天转户5506人。
2010年10月23日全市共办理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410373人,整户转移82326户,其中10月17日至23日办理农村居民转户51736人,整户转移11546户。平均每天办理农转城7391人。
2010年10月25日,全市共有42.8万人从转为城市户口。
2010年11月4日。全市共有52万人从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
2010年11月25日,全市已有82万农民工转户入城。说,现在重庆每个派出所都在紧张地进行转户工作,每天有1万人进城。按这个速度,预计年底有超过100万农民工能转户进城。
2010年12月9日,市户改办通报,全市累计办理“农转城”居民突破100万人大关,其中整户转移23万余户,平均每天转户8600余人。
2011年1月9日,据重庆两会报道目前已吸引145万名农民自愿转户,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自去年8月15日启动以来,农民转户总量加速上升,尤其是去年11月中旬以来,日均转户达到1.5万多人,单日转户人数最高超过2万人。
2011年2月9日,该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转城人数达1616802人,整户转移达408892户,平均每天转户9083人。
2011年4月20日,全市农转城1805480人,平均每天转户7251人,完成第一阶段转户目标的53.4%,基本实现改革预期。
2011年4月30日,重庆全市共有1914173名农村人口在户籍改革中转为城镇居民,日均7391人。其中,农民工及新生代群体转户88.9万人,占46.4%,另有39.3%约74.8万人转户为农民工带动父母、子女转户,及自愿就近就地转户的农村居民。
2011年8月17日电,重庆从去年8月15日启动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以来,已累计有223万农民转户进城,户籍城镇化率从改革之初的29.2%上升至35.4%。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一年来,重庆平均每天有6116名农民自愿转户进城,农民整户转移达到57.4万户。
2011年10月,重庆开始在全国率先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一年多来,这个西部直辖市已有260多万农民主动转户进城,这其中主要的转户人群是农民工及其家属。
2011年12月2日,重庆綦江县三角镇农民胡本华从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手中接过城镇居民户口簿,将户籍转入北部新区。胡本华成为重庆从去年8月启动户改以来,第300万名自愿转户进城的“新市民”。
2011年12月22日,从去年8月开始,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入户条件,为农村人转户进城大开方便之门。一年多过去,全市“农转城”转户人数超过310万人,平均每天6299名农村居民转户当上城里人。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8.6个百分点,达到37.8%。
调查结果
总的来讲,户籍制度改革开局不错,虽然难度很大,但是总体进行顺利,整体局势较好。转户人口无论从年龄段、区域分布和产业布局来看,和之前设想的大体一致。这是城市化进程中非常好的一次组织和调动。这充分说明这项改革是有群众基础的,是符合城市发展要求。这项制度能够逐渐实现农村城市化。
户籍改革制度实践的意义
当前,现在户籍制度已经不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户籍改革制度势在必行。
一、有利于维护农名工的合法权益,惠及民生。户籍差异影响了社会公平。推进户籍改革制度,赋予有条件的农名工城镇居民身份,有利于实现同工同权,是农名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
二、有利于促进城市人口聚集,加快城镇化建设。
三、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四、有利于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盘活城乡资源。
五、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提升,繁荣农村经济。
户籍改革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把改革风险降到最低。
二、进一步改革公共财政体制为改革提供支撑。
三、进一步为改革营造宽容的条件。
总结
户籍改革制度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工程,重庆虽然刚刚起步,但是赢得的群众的支持,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更加注重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要一更加宽广的包容心,多做正面宣传,共同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良好的氛围。
第三篇:户籍改革
户籍改革
我的父母是来自农村的一对平凡夫妻,自他们结婚以后
便离开家乡来到了甘肃打工,被当地人称之为”外地人”,在那里父
母生下了我和哥哥,而我当时被称之为“黑户”,为了逃避上门查
户口的,每次在查户口时我总是被父母支到外面玩耍,从我上学
前班到初中二年级,每年除了交学费还要交借读费,这是当地人
不用交的,为了将来能参加高考,父母把我和哥哥有送回了老家
上初三和高中,让我们成为了留守儿童。而我的父亲因为是外来
务工人员,在那个厂里”做牛做马“18年了,但是仍然不是厂
里的正式工,生病请假不能享受厂里的补助,过年过节没有正式
公的福利……对于这些,我想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受害者”。
户籍改革才能真正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需对症施策,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更多的人在中小城市甚至在农村都有
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活保障。
在我们身边总能看到,一颗颗渴望融入城市的心与现实户籍
约束之间存在种种矛盾。由此带来的权益、保障和待遇的不同,更是时刻提醒着每个城市外来人员身份的差别。
户籍制度是改革的“硬骨头”。尽管如此,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动作并不少。近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各
地也在积极想办法,出新招,破解户籍限制。北京、上海、南京
等不少城市从居住证制度入手,对居住证进行“积分制”管理,逐步推行居住证和户籍的对接。
然而,到目前为止,改革进展似乎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期许,有些改革举措推出时期望值很高,但实际推行却面临种种问题。以一度颇受关注的居住证制度为例,外来人口对此的热情正渐渐淡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居住证制度涉及的人口太少,与不断涌入的城市外来人口相比,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比如某大城市,自2002年实行居住证以来,获得居住证的人近30万人,但是真正转为当地户口的不到5000人,与城市上千万的非户籍人口相比,只是寥寥少数,而且申请的门槛并不低。由此可见,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打开了一扇窗,但是还是难以跟上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
人们希望获得一张城市户口或者大城市户口,主要是因为户籍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背后是医疗、教育、社保、养老等方方面面的保障和福利。身处大城市,如果没有一张户口,就会遭遇各种不便,看病没法报销,连挂号费都比本地人高出数十元;子女上学要交“赞助费”;买房购车受限制„„一张户口纸上承载太多附加值,让人们趋之若鹜。
户籍制度的背后是与之挂钩的公共服务、社会资源等,而目前我国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差较大。正因为此,如果仅仅是简单的放开,就可能出现大量人口短期内向优势资源城市聚集,最终造成已满负荷运转的少数大城市无法承载。户籍制度的矛盾,从根本上说还是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的矛盾。
因此,要真正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也需对症施策,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更多的人在中小城市,甚至在农村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活保障。户口的“含金量”相对均等后,户籍制度的改革才能水到渠成。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绝非一时之功。还有很多难题要解,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调整。一张户口背后涉及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改革,涉及医保参保补贴制度的调整,也涉及义务教育资金投入的变化„„每一项都不可能轻易解决。但是,不能因为难就怕改、不改。无论是从广大百姓的愿望出发,还是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角度考虑,相关改革都需要加速推进。通过改革打破户籍藩篱,让基本公共服务更广泛更均等地覆盖,让人才更自由顺畅地流动,是经济社会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尺。
户籍制度改革进度:
户籍制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始尝试户籍制度改革,尤其是2008年以来,各地改革加速推进。2012年底,上海对居住证进行“积分制”管理,居住证A证和C证持有者在社会保险、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等各方面的待遇完全相同,享受和上海本地户籍居民的同等待遇。今年4月,北京市提出年内将启动实施居住证制度。
此外,南京即将建立居住证与户籍准入对接制度。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今年以来,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加速推进。2月,三部委出台《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 “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制度”、“全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全民医保体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将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在于户籍制度改革。今年6月26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中称,我国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临床30班
郑丹
第四篇:户籍改革
户籍改革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强调推进人的城镇化重要的环节在户籍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总的政策要求是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统筹考虑,又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要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充分考虑能力和可能,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要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功能互补,搞好基本公共服务,还要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第五篇:户籍改革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从2010年8月15日开始,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施行。重庆此次大手笔推出的两年300万、十年1000万的农民进城计划,将成为几十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规模最大、配套制度设计最完善、影响最深的一次实践。
本调查报告通过对重庆户籍改革的存在问题、面向对象、相应影响的调研,着重讨论了户籍改革对重庆人民生活的影响,得出了人们对重庆户籍改革持有的态度,以及它的利与弊。
调查方式
随机问卷调查,调查对象
在街头随机选取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在21岁至49岁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围绕“重庆户籍制度改革”问题,调查的样本除区域分布广泛、均匀以外,人员结构从18周岁到50周岁,男女比例恰当,调查的对象有农民工、工人干部、教师、学生等,文化层次分布均匀有小学文化、初中文化、高中文化、大学文化的各文化层次人员,从中了解他们对本次改革认识态度和思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户籍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统一
大多数地方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行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对于如何改革却有不同看法。有的地方通知对户籍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看不到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对解决西安市问题没有什么意义;也有的地方对户籍制度改革有为难和观望情绪,想等待中央明确的政策出台以后,或者等到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在着手进行改革,还有的地方
在工作中,又简单冒进的倾向,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试点实践的情况下,就盲目的加一快速推进。
二.立法滞后
至今我国户籍制度的法律一句认识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而这一条例在很多方面与 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生活生产的实际需要已经相差甚远。事实上,这一条例已成为深化改革的障碍,急需废止栤重新立法。
三.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各项社会管理政策太多
在现行户籍制度之下,人民在教育,医疗,计生,土地占用等诸多方面享有的福利待遇都简单的以户籍性质为一句进行差别性的分配。甚至在同一起交通事故中,户籍性质不同的受害人得到赔偿数额都有极大差别。这不但人在制造了城乡居民之间法律地位和社会待遇的不平等,而且也是户籍制度承担了许多不应该承担的社会功能,增加了改革的难度。不少地方反映,户口迁移条件放松之后。城镇户籍人口逐渐增多,使得原本游仙的城镇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资源更趋紧张,难以承受,另一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农村居民在土地,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福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城镇居民,一部分在改革开放初期办理了“农转非”户口手续的居民,现在有希望重新获得农村户口,享受农村福利待遇,这也给 地方政府带来新的压力。
四.户籍制度改革缺乏合力。
户籍制度改革牵涉城乡居民多方面利益,与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相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绝不是仅仅从名义上取消城乡居民户口差别,还要逐渐消除附加在户籍制度智商的各种不平等待遇。当钱的户籍制度改革主要游由公安部门推进,在公安部门采取取消城乡二元户口,放宽户口歉意条件等改革错失的铜佛寺,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却没有同不进行配套改革,不仅造成各项政策之间的不衔接,而且是的户籍制度改革流于形式,无法收到实质性的成效,广大人民难以十几享受到户籍制度改革的好处。
五.户籍登记及管理手段落后。
调研中了解到,各地普遍存在这一部分居民无户口,重复户口,空挂户口,人户分离等想象,居民更爱姓名和出生日期的管理不够严格,流动人口和婴儿出
生的登记和管理不够规范,在信息统计方面,各职能部门掌握这一部分人口统计数据,但各部门之间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切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各项数据之间出现不一致,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口信息的准确性,既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也不利于户籍制度改革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资料和依据。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一个直辖市,城乡统筹是我们的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把农民工的户籍问题解决好,具有五个方面的意义:
1、农民工进城,将直接改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中的生存生活环境。农民工享受同工同权、同等市民待遇,体现公平正义。
2、农民工进城,逐步改变生活习惯,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
3、农转城使人均耕地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提高。
4、延迟城市老龄化,带来人口红利,增强城市活力。
5、促进城乡要素资源流动,使农村资源增值。
那么在人民群众眼中是否又达到了这五点呢?对于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大部分人都认为目标基本都实现了,也有小部分人认为目标实现的情况不是很理想。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二元结构,阻碍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城市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适应形 势发展的要求。那么新的户籍制度与原有制度相比是否更加的合理?根据调查发现认为合理的人占大部分,但是也不难发现认为不合理的比例也不少。说明了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已经转户的居民,政策还没有完全配套落实到位,还需要一定的物力和财力支撑,并且今年还要继续推进农民工转户,这些转户的群体在各方面待遇和权益没有全部落实到位。表现在 :
一是养老保险落实到位。转户居民在享受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上不打折扣,坚决到位执行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标准。
目前,已经转户的居民中,很多都没有自己申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现社保局在主动办理这个事。社保局根据转户居民应该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标准,主动对接用工企业促其按新标准为转户农民工缴纳保险,通过这样一个渠道,确保转户居民执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标准。
二是农村的权益要保留。承包地和宅基地都可以保留。农机具补助、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公益林管护补助等涉及耕种行为的补贴政策在退出承包地之前继续享受。农村居民涉及对象的补贴政策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不再保留,这是国家的规定,除此以外,其他的都享受。还有就是参军政策,转户之后还是按农村的标准来算,3 年之内不变。
三是住房问题落实到位。申请居住公租房也是转户居民的权利。同时转户居民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购房税费减免政策。政府以各种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四是教育问题落实到位。户籍迁入地和居住地一致的,由迁入地教育部门安排入学;户籍迁入地和居住地不一致,由居住地教育部门安排学校入学。当学生就近就学容量不足时,当地教育部门采取随机派校等形式统筹安排学生相对就近就读。
五是农村居民转户后政府会给转户居民在以下政策方面的好处:
转户居民退出承包地,可以按照本轮土地承包期内剩余年限和同类土地的平均流转收益标准得到相应补偿。
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的,将获得3笔补偿资金。一是参照同时期区县(自治县)征地政策对农村住房及其构附着物给予的一次性补偿。二是参照地票价款政策给予的一次性宅基地使用权补偿。三是参照地票价款政策给予的一次性购房补助。
在养老方面,可参加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到年龄后可领取养老金。
在住房方面,可申请公租房居住,条件成熟时,还可以登记为购买。同时,鼓励转户居民购买普通商品房,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廉租住房保障。
在医疗方面,可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享受相应医疗保障。
在教育方面,转户居民子女可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就读城市学校,享受与现有城镇学生的同等待遇。
在社会救助方面,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可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在就业方面,劳动年龄段的转户居民可以享受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就业困难人员还可以享受“一对一”的就业帮扶,以及公益性岗位的托底安置政策。
调查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在这次改革当中存在了一下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1、在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对人口的迁徙进行限制,人为的划分城市和农村两个人力资源市场,从而使得价格调整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弱化,降低了经济的效率。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实际上是提高了劳动力的使用成本
2、从结构优化的角度看,户籍制度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打破现有的户籍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
3、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强化了城里人和乡村人的身份等级色彩。这种限制不仅不是市场化改革的任何制度创新,而只能是户籍制度和就业体制改革进程的一种倒退。
4、对城乡区别对待,实行不同的福利待遇。很多的福利待遇往往是只是针对城里人的,相对贫困的农民却被排除了在了福利保障之外。
当然有问题存在就不代表进行改革是不正确的。我国的户籍制度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登记制度,它承担着一些其他的社会功能:区分了城乡户口的差别、对人口的流动,尤其是农村到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的人口流动进行限制、和不同的户口类别相对应,有不同的福利标准。正是户籍制度的这些附加功能使得户籍制度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越不相适应,所以进行改革是必然的。但是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不能盲目的进行。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改革最终会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