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光农业(集合)
观光农业
一、观光农业的概念
以农业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文化为核心,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形态。
观光农业是指为能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享受而开辟的可吸引游客前来开展观(赏)、品(尝)、娱(乐)、劳(作)等活动的农业.观光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参与为特点,以文化为内涵。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二、农业观光园发展的必然性
农业观光园是农业高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进入2l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农业观光园的出现,就等于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为人类生存和需求创造了更好的、更易适应的环境条件。如我国台湾省的观光农业位居世界领先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台湾省借助“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和农村生态自然化”的措施,形成了生产、生活与生态相结合,平衡发展的“三生观光农业”,从而解决了农业萎缩、农产品过剩、外国产品向台湾倾销等一系列问题、农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而位居世界前列。
农业观光园是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集约化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传统农业的一家一户分散、高耗、低效且不合理的种植结构
和生产形式已渐渐不适合现代农业的要求,农民迫切希望有一种快速、低耗、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出现,农民也迫切需要在资金、信息、科技方面得到支持与引导。农业观光园的出现,不仅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示范,而且也吸引了城市居民到此一游。城市居民到农村乡间旅游观光,会带去大量的科技思想、市场信息和文明生活方式,既可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也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业观光园内的高效农业也能吸引城镇居民到此投资,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此外,这还能促进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事业朝向生态旅游发展的产物,是旅游业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它开辟了新的旅游景点,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新追求。长期居住在现代化高密度、高层建筑区,整天为污染的城市空气和呆板且无情趣的城市景观所困扰的现代市民,为了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和抑郁,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多选择外出旅游放松一下自己。但各大主要景点一则是距城市较远,多为高地,不方便带老人或孩子;二则是人员暴满,影响清静放松的情趣;三则是门票也相对较高,使人望而却步。因此,他们(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多转向选择能亲近和感受的田园风景区。故此,农业观光园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旅游热点,如北京1998年各类农业观光园年接待游人378.72万人次,河南省濮阳市2000年各类农业观光园共接待游人20万人次。
农业观光园也是21世纪生态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是一种新的园林形式。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是将园林和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即向生态园林方向发展。园林已开始从城市向城郊和乡村漫延,与农业紧密相结合,逐渐形成园林化的农业,农业化的园林。人们生活在园林化的环境中,耕作在农业化的园林中。这对改善生存和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观光农业的模式
目前,农业观光园的类型划分尚无统一标准,各地大都是结合各自的主营项目和地方特色来划分和命名的。这里根据农业观光园的应用特点将其分为三类:观光农园、农业公园和教育农园。
1、观光农园:以生产农作物、园艺作物、花卉、茶等为主营项目,让游人参与生产、管理及收获等活动,并可欣赏、品尝、购买的园区为观光农业园。它又可细分为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圃)、观光茶园等。如北京的朝来农艺园、河南省濮阳市的世锦花木公司等。
2、农业公园: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旅游、休闲娱乐和园林结合起来的园区称为农业公园。这类园在休闲、旅游、度假、食宿、购物(农产品)、会议、娱乐设施等方面比较完善,注重了人文资源和历史资源的开发。是一种综合性的农业观光园。如湖北宜昌的旅游型景观农业区、四川的九寨沟、浙江义乌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河南省濮阳市的中原绿色庄园等。
3、教育农园:顾农业生产、农业科普教育,又兼顾园林和旅游的园区可称为教育农园。其园内的植物类别、先进性、代表性及形态特征和造型特点等不仅能给游园者以科技、科普知识教育,而且能展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实景;既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陶冶人们的性情,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如深圳的世界农业博览园、上海孙桥的现代农业开发区、河南省郑州市陈寨村的特色植物展示园等。
四、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据专家预测,进入2l世纪,农业是重要的娱乐产业(观光农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农业观光园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有机农业产业回归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符合自然生态景观生成规律。设计原则是因地制宜,以植物造景突出观光农业的特点;造型简洁大方、新颖,富于诗情画意;总体布局要体现小中见大,景中有景,使之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园林意境。
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要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在这里高新技术物化后将能充分显示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巨大威力,这也是每一个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和闪光点,是吸引游人的主要景点内容。因此,设计时,应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作为重要景点,尽可能地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观赏性及艺术性。
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应纳入城市(镇)的总体规划。要紧扣城乡融合的关系,力争做到田园中有城市,城市中有田园,同时按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科技、高品位的目标对现有园区进一步改造、扩建,或建设新的农业观光园。
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应坚持多产业一体化方向。农业生产过程、农家生活和乡土文化是农业观光园的主体,因此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与积淀,突出资源优势和特色,丰富内容。园林规划设计和观赏植物造景如建筑、小品、配置和布局等是农业观光园的调味品,能唤醒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水平,旅游设施、项目和优质的服务是农业观光园的热点(卖点),规划中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对游人的科普教育、科技引导、生态保护意识的唤醒之目的,才能把农业观光园建设成为探索真理、祟向科学、宣传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
五:大型观光农业园区建设的设想
首先要选择用什么样的农业模式来运作?也就是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农业即生态循环农业,可以说是个顶天立地的大农业。因此,要完成这项十分繁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农林牧副渔并举,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搞好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广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实践表明,不管哪种生态农业模式?都要突出抓好三大主体措施,这就是采用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增种绿肥等),工程措施(如:大江大河治理,在坡耕地上修水平梯田等),耕作栽培措施(如:合理轮作、深松少耕、横坡打拢、秸秆还田、增施农肥等)。这三大主体措施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生物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大系统,它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生物物质生产过程。所谓“自然”再生产过程,是指种植业、养殖业与海洋渔业等,实质上都是生物体的自身再生产过程,不仅受自身固有的遗传规律支配,还受光、热、水、土、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经济再生产过程,是指农业生产是按照人类经济目的进行的,投入和产出,受到经济和技术等多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即受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就是利用并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再通过动物饲养,以提高营养价值,使农业生态系统为社会尽可能多地提供农产品。同时,人类运用经济杠杆和科学技术来提高和保护自然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生产是一个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工生态系统,它远比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种类少,食物链短,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易受自然气候、病虫害、杂草生长的影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因而应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有赖于森林、草原、水域等生态系统的支持、保护和调节。农业生态系统就其生产力来说应当比自然生态系统更高,因此除太阳辐射外,还必须加入辅助能,如农机、化肥、农药、排灌、收获、运输、加工等,通过人类的劳动和管理。只有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以较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设想:
1、规划园区的功能区域划分
养殖业:
渔业:分为三块,一块作为鱼苗的培育区以饲料圈养为主,采用荷花池养殖方式,有保暖的效果,还可供游人观赏,适当放养一小部分观赏鱼类。这块的鱼苗养到10~15厘米时候转养到稻谷水田中。(附件:池塘养鱼技术)
一块主要以鱼苗培育期养大的鱼苗放养至规划中指定的稻谷水田中,养至15~20厘米即可,主要改善鱼的肉质。饲养过程中不投放任何饲料,以虫、草为食物。(附件:稻田养鱼技术)
一块修建垂钓鱼塘,在稻田放水前,将部分鲫鱼通过水渠赶至垂钓区鱼塘内。另一小部分未被赶到鱼塘的,以活动等方式,由游客采取各种方式打捞。垂钓鱼塘应建在稻田区域下方,且比稻田高程底,防止下大雨鱼顺水逃脱,也就是说稻田的水是流向垂钓鱼塘和荷花池塘的。养鸭:
养鸭一是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鸭肉,另一方面我们是将鸭子散养在稻田内的,那么鸭子的粪便就可以提供鱼的有机饲料。这样鱼就不会因没喂
饲料而长势缓慢。但是一定要注意养鸭的数量。而且稻田田埂上要设置围栏(临时的都可以),相应的要建一定数量的鸭舍。(附件:稻田养鸭技术)
养鸡:
要单独规划一片林地,作为养跑山鸡。鸡粪是种植业的有机农家肥,可作为种植蔬菜食用。(附件:山林散养鸡技术)
养猪:
少量养殖,做到精,喂剩菜饭,其他时间圈一块林地,自由散养。能供自己做菜只做腊肉等就足矣。要考虑养一两头母猪。
果树种植:
桃子、李子、杨梅、樱桃等,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可供游人采摘。蔬菜种植:
尽量种植一些农村上常见但城市里一般少见的,野菜类等,红薯、玉米、瓜类等,复合生态农产品的。
如果阳光充足的话,可以考虑种植一片葡萄,可以开展采摘节,也可以设置葡萄酿制。自产自销,够本农园食用就行。
其他:
根据规划情况,考虑其他的种植或养殖
2、规划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迎宾大楼(酒楼)、牌坊大门、停车场、住宿区、休闲娱乐区、廊庭步行道、环卫设施、绿化分布、景观设置、小型水厂、污水处理区、垃圾处理区(垃圾分类)、灯光设置、露宿区、探险区、花卉苗圃培育区、办公区、内部员工生活区、监控系统、健身区、道路采用三合土硬化可骑自行车为好(设置自行车租赁区)不设置机动车道。
3、成本的核算
4、市场的分析
5、资金来源
6、投资回报估算
第二篇:观光农业
浅谈旅游观光农业
[日期:2004-10-23] 来源: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观光农业旅游正在兴起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l)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2)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4)森林公园;(5)民俗观光村。
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据不完全统计,1996-1997年已动工和计划投资在一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在7个以上。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在广东,果园观光旅游最早出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广东已有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万人,旅游收入10多亿。
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
(二)前景
1、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观光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观光农业既然属于旅游业,其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首先我们考察整个旅游行业1994年以来的数据资料: 年 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4365.44 4638.65 5112.75 5758.79 6347.84 7279.55 8344.39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73.23 87.33 102.00 120.74 126.02 140.99 162.24
国内旅游总人次(亿人次)5.24 6.29 6.40 6.44 6.95 7.19 7.44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1023.51 1375.70 1638.38 2112.70 2391.18 2831.92 3175.54
旅游业保持了稳定而高速的增长。若进一步观察,可发现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增长速度不同。从1994年到2000年,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122%,年均增长14.2%;国内旅游收入增长了210%,年均增长20.8%。国内旅游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入境旅游,但到2000年为止,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之比仅为1∶2.5,国内旅游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鉴于观光农业的特性,对其需求主要来自国内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证。
从1994年以来的有关数据也表明,城镇居民旅游人次和旅游支出都是逐年递增,尤其近年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又有大幅增长。由于观光农业的客源主要为国内城市居民,因此可以预测,对观光农业的需求也将保持一个旺盛的态势。
2、观光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向之一。
今年我国将分别启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争取在“十五”期间形成三区联动、滚动发展的旅游产品新格局。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主要是利用富集的景观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支持,市场推荐的方式,建设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精品项目和示范项目。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重在开发适应现代旅游需求的高水平生态旅游产品,培育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续产品。
3、在我国发展观光,有着众多有利条件。
(1)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较小。另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效益优于传统农业。例如:
农产品在狩猎、垂钓等旅游活动中直接销售给游客,其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并且减少了运输和销售费用。
(2)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资源,并形成了景观各异的农业生态空间,具备发展观光农业的天然优势。
(3)观光的一大特征是它体现了各地迥异的文化特色。我国生产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习俗有着明显的差异,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为观光农业增强了吸引力。
综上所述,观光农业是旅游这一朝阳行业中最有潜力的部分,在未来几年中将有巨大的市场机会。目前国内从事旅游观光农业的主要公司
1、北京锦绣大地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2.3亿元,全部项目工程计划分三期进行,总投资逾5亿元人民币。
该公司把观光农业引入传统农业中,将在基地建造“现代乡村观光农业示范园区”。该示范区设计规模600余亩,其中人造湖泊面积60余亩,修建278个独立单元,园区内种植苹果、葡萄、枣、珍奇花卉及高档蔬菜,既满足游客观光,又供应市场需要。
2、北京朝来农艺园
朝来农艺园建于1996年9月,总面积30公顷,园区共分五个区域:生产区、净菜加工区、生活娱乐区、休闲观赏区和高科技示范区。其中休闲观赏区面积5万平方米,包括荷花塘、观赏池、垂钓、游船、农业回顾展等。另有青少年科技活动实践园,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是青少年学生增长现代农业知识,提高劳动能力的综合性场所。
朝来农艺园被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定为“爱祖国、逛景城”陆上游主要景点之一。
3、深圳青青世界
青青世界于1995年5月开业,是一家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场,被誉为全新的第四代旅游产品的代表。青青世界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景点有侏罗纪公园、蝴蝶谷、瓜果园、陶艺馆、园艺馆等,另建有欧陆情调的木屋别墅、酒店客房、中餐厅、游泳池、钓鱼池等。
游客不仅可以参观休憩,更可以自己动手参与制陶、种植瓜菜等活动。1997年被评为深圳市“鹏城十景”之一;98年被评为深圳市环境教育基地,99年被评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旅游观光农业类上市公司
目前对观光旅游关注的上市公司较多,这其中以农业类上市公司和旅游类上市公司为主,但真正在大规模行动并将观光农业作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的上市公司只有金荔科技一家,蓝田股份也正在投资建设观光农业项目。
1、金荔科技(600762)
基本情况:公司的前身是飞龙实业,从1999年开始金荔投资对其进行收购、更名和整体资产置换。金荔科技经过一系列重组后,公司的基本面已经发生彻底改变,公司已经转变成一家以果树种植为主,并积极从事养殖和三高农业开发、休闲度假经营业务的现代高科技农业企业。总股本10556万股,流通A股4326万股。
该公司目前的全部经营性资产是位于广州市增城的两个农场。金荔苑农场座落于盛产荔枝、龙眼等水果的增城市石滩镇,占用山地及水田3585.5亩。金荔庄农场已种植了优质荔枝(三月红、妃子笑、桂味等)、龙眼(古山二号、储良等)及其他果树30000多棵,果树已挂果。金荔苑农场位于增城市正果镇和龙门县麻榨镇交界处,占用山地以及水田31772亩。并进行了开发建设,部分山地种植了板栗、荔枝、龙眼果树,该农场还拥有一个较大的种苗培育地。该公司的两个农场位于分别位于正在建设的广汕高速公路和广惠高速公路旁,农场内的观光旅游设施部分已经建成,余下部分正在建设中,预计整个设施建成后将拥有日接待游客2000人的能力。由于广州市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而农场位于高速公路旁,因而游客源非常丰富,以每年的节假日100天、每天平均接待游客1000人、每人平均消费400元计算,每年可增加农业观光收入4000万元,净利润2500万元。
公司还计划在湖南省衡阳建立金荔科技园,建成后的农业科技园将农业(种植、养殖和加工)和农业观光旅游的功能融为一体。
2、蓝田股份(600709)
基本情况:主营农副水产品种养、加工、销售,兼营制药,卫生保健品和宾馆餐饮及烟酒批发,房地产开发。总股本44604万股,流通A股19975万股。
该公司最近的公告说,拟投资2000多万元在北京搞一个生态农业项目,从事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经营。
第三篇:观光农业论文
陕西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汉中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及思考
作者:xxx(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国贸xxx班 陕西 汉中 xxxx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本文研究了汉中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情况,阐述了大体上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机遇与前景以及有利条件。明确的对观光农业专业的就业市场、环境、形势进行了分析 , 并认为目前是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有利时机,就业市场宽松,创业项目成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客观的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市场条件,带来了机遇。而中国大部分地区观光农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作为旅游这一朝阳行业中最有潜力的农业旅游,在未来几年中将有产生巨大的市场机会。
[关键词]: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形势、存在问题。
休闲观光农业是指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融合农业和旅游业,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汉中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既保育生态环境,又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的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这是把丰富的生态资本转化为现实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汉中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和优势
汉中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汉中位于陕西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间是由汉水冲积而成的汉中盆地;气候兼具暖温带和亚热带特征,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旅游业优势明显,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地区。汉中农业独具特色,生产门类齐全,地域特色明显,农作物南北兼有,商品性强、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高,具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汉中农业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历史文化厚重,这些有利条件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奠定了极佳的物质基础。2007年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产业列为汉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汉中市乡镇企业局的调研统计截止2008年底,汉中已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从事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规模以上企业12户,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园6个、农业观光采摘园6个,汉中共有农家乐306户,休闲农庄35户。根据陕西省林业厅的公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陕西省森林公园累计接待游客740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2亿多元,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城乡群众节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地。汉中拥有国家自然保护区保护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个,这些资源都成为汉中发展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
总的来说宁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优势有三个:地理环境、交通和经济。第一是地理环境多种多样。
第 1 页
共 1 页
陕西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汉中地处祖国大西南,北界秦岭山脉,南界大巴山,总面积27246平方公里。其间是由汉江冲积而成的汉中平原。属亚热带气候。汉中市位于汉水上游,汉中盆地中部,东经106°51~107°
10、北纬33°2~33°22之间。地形特点南低北高,市内有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三种地貌,平原区为汉江冲积平原的一二阶梯,海拔500~6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占全市面积的34.62%;丘陵为山前洪积扇形成的宽谷浅丘地带,海拔601~8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大,约占全市面积的28.1%;山地区是秦岭南坡形成的浅山和中山地区,地势较为复杂,土壤贫瘠,海拔在701~2038米之间,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7.2%。汉中盆地南北宽约37公里,东西长116公里,约占汉中地区总面积的15.7%,可耕地越亩,其中以水田为主。
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北有秦岭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气候温和湿润。整个汉中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态势,基本呈南大北小。汉江平坝、巴山山地70~80%;秦岭山地73%。一年中冬春两季较小,夏秋较大。
9、10月为全年之冠,均在80%~86%;冬季(12、1、2月)三个月汉江平坝、巴山山地为75%~80%;秦岭山地58%~66%。本区域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东西横贯,嘉陵江南北纵穿,米仓山南坡有渠江上游河源区的部分河流。同时河流密布,每平方公里平均河流长度为1.4~2公里。
第二是交通便捷。由于西汉高速的建成和西安到成都高铁的建设汉中市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近期新火车站也大体完工,让往来于汉中的游客有更多的选择。此外,汉中到西安一直有飞机航班,这让西安附近的游客可以更快到达汉中。到达旅游旺季,便利的交通可以让更多的游客很顺畅的来汉中游玩。
第三是最优半径内经济较发达。
汉中地处西安、成都、重庆三大西部重点城市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地带,是连接三大城市的纽带。汉中可以通过西安、成都、重庆、广元、巴中等周边城市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打造跨区域旅游热线,使汉中市成为重要的旅游枢纽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之一。
二、汉中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缺乏新意
总体上来讲汉中市的景点不是很多,农业观光虽然数量很多,但是规模小、档次低、设施简陋、内容单一仍是很多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点的问题。很多农家乐都是人满为患,很多时候游客竟然没地方吃饭,这说明生意兴旺的同时规模小的问题很凸出。同时,虽然各地农家乐近年来越来越多,但基本上都是相互模仿的,雷同现象突出,缺乏个性和特色,游客在这里除了吃饭、看看风景、打牌,其它还真没什么可以休闲娱乐的。就休闲观光农业的产品层次结构而言,许多观光农业产品明显地存在着产品结构低度化倾向,大众化、低档次、功能单一的普通产品占据绝大多数。相反,高档次、多功能、市场影响力大的观光农业精品较少。
(二)行政管理不到位,缺乏宏观控制和指导 由于休闲观光农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因此政府部门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目前主要是由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管理。对于蓬勃发展的休闲观光农业而言,中间肯定存在不少利益,而目前缺乏相关的协调和协商机制,因此不同的部门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制定不同的规范,导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产生利益冲突,这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整体发展极为不利。同时,政府希望借助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业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出台了一些鼓励其发展的政策,比如低价租赁土地、减免财税等。这些虽然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但由于政府缺乏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加上投资者自身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能力,造成了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
(三)区域可进入性差,配套设施滞后 尽管西汉高速公路的开通缩短了与西安、成都等主要客源市场的相对距离,但是景点的可进入性还较差,比如南郑县的黎平国家森林公园距汉中市70km,游客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旅途的奔波中。中心城市的综合旅游服务功能比较低,旅游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第 2 页
共 2 页
陕西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购、娱,不能均衡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三、汉中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建议
(一)扩大规模,凸出特色,善于创新 休闲观光农业必须向规模化发展,只有扩大规模才能做处不同结构和层次的产品来。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企业必须凸出自身的特色,只有有了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企业也必须不停地创新,不断推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引顾客,不至于让顾客产生审美疲劳。
(二)落实和完善行政管理职能和职责 首先,尽快成立一个专门负责休闲观光农业的政府部门,该部门在行使行政管理和监督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的同时负责协调农业局和旅游局等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其次,所以政府部门要对区域内的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及市场潜力进行科学的评估,作出总体的规划,引导企业科学投资,这样不但可以使企业效益得到提高,避免了重复建设,而且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三)合理规划,加强管理
围绕市场需求,站准发展定位,利用自己的资源打造的产品也许是融合的,也许是单一的,但无论哪种模式都要围绕市场的需求,用一种逆向思维来思考市场需求,发展游客感兴趣的观光果园、茶园、植物园、森林游乐园、渔场、采藕、垂钓等旅游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和规划,分析当地特色和不足,综合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四、结论
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型产业,理论研究在逐步深入,应运用科学的方法,融合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协调生态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的关系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体现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有机结合,长短兼顾,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休闲农业将会蓬勃发展,它既是未来农业的重点开拓领域,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生长点。打造休闲农业特色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汉中市的休闲农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近年来网络、服务热线、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方式的大力宣传,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关部门通过对主题旅游农产品的全方位系列化的形象塑造,力求传达给目标消费者清晰、明确、生动的主题品牌形象,从而打造出休闲农业特色品牌。由于旅游就是知名度经济,旅游促销就是 城市推销,所以宣传过程中在突出特色的同时,还要把宝石串成项链,注重整体促销,从而打响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观光农业也是未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孙琦;关于生态旅游内涵的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5年03期 [2]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年02期 [3]韩丽,段致辉;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4期
[4]成升魁,徐增让,李琛,吴月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及其若干理论问题[J];旅游学刊;2005年05期 [5]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旅游学刊;1997年05期 [6]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年10期
[7]袁定明;;我国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年09期
[8]舒伯阳;朱信凯;;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选择及农户增收效益比较[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07期 [9]刘营军,于永献,高贤伟;生态旅游农业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02期
第 3 页
共 3 页
陕西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10]汉中市乡镇企业局,关于汉中市休闲农业旅游业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11]汉中市旅游局,关于汉中“农家乐”旅游发展的思考
[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汉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2005年 [13]陈辉;汉中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4]邢海虹,汉中市农业观光旅游的swot分析;《技术与市场》2012年10期 [15]史颖;积极探索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6];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路[N];台州日报;2008年
第 4 页
共 4 页
第四篇:观光农业园
观光农业园
一、定义:
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很自然地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类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我们将之称为农业观光园。
二、农业观光园的类型:
1、观光农园
以生产农作物、园艺作物、花卉、茶等为主营项目,让游人参与生产、管理及收获等活动,并可欣赏、品尝、购买的园区为观光农业园。它又可细分为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圃)、观光茶园等。如北京的朝来农艺园、河南省濮阳市的世锦花木公司等。
2、农业公园
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旅游、休闲娱乐和园林结合起来的园区称为农业公园。这类园在休闲、旅游、度假、食宿、购物(农产品)、会议、娱乐设施等方面比较完善,注重了人文资源和历史资源的开发。是一种综合性的农业观光园。如湖北宜昌的旅游型景观农业区、四川的九寨沟、浙江义乌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河南省濮阳市的中原绿色庄园等。
3、教育农园
顾农业生产、农业科普教育,又兼顾园林和旅游的园区可称为教育农园。其园内的植物类别、先进性、代表性及形态特征和造型特点等不仅能给游园者以科技、科普知识教育,而且能展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实景;既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陶冶人们的性情,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如深圳的世界农业博览园、上海孙桥的现代农业开发区、河南省郑州市陈寨村的特色植物展示园等。
三、不成功的因素:
1、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不科学,基础设施不配套
2、片面追求现代化破坏了乡村景观原有的宁静,忽视乡土文化、乡土民俗
3、宣传力度不够
4、市场定位不准确,开发模式单调,特色产品不明显,周围环境不及时开发
5、开发和经营中的短期意识问题
6、资源掠夺式开发问题
7、技术人员缺乏和农民缺乏技术培训
四:成功条件
1、与当地地理位置想结合2、鲜明的乡村旅游体验主题:农家餐厅、休闲园、垂钓处
3、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与现有设施(苗圃地及土鸡养殖)开办“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向游客提供“一种或多种经历和经验”,给游客提供一个认识农村、体验农家生活、追寻古朴民风民俗、购买土特产品的机会,为游客提供娱乐体验、教育体验、审美体验和逃避现实的体验。
4、整合各种感官刺激
5、激发游客情感
6、营造参与互动的氛围
7、提升服务的体验价值
8、因地制宜
9、以植物造景突出特点
10、造型简洁大方
11、总体布局小中见大
12、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作为重要景点
13、纳入城镇的总体规划
14、乡土文化,造景,旅游设施
第五篇:现代观光农业
皇城根下的观光农业
黄凡旭 求是学院 3080100369 理科实验班0810 摘要:观光农业作为北京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是北京郊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观光农业对人们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至关重要。本文对北京市观光农业的市场需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 观光农业 市场分析 旅游农业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古都,经济中心。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却总是感觉在这浓郁的文化气息下缺失的是来自自然的那份安逸和甜美。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猛烈冲击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回归自然、走向自然已被众多皇城根下的百姓所向往和追求的今天,很多人厌倦了喧嚣的都市和造作的园林,农村那种“小桥流水人家”、“ 腆日荷花别样红”等自然美景对都市人产生了无法抗拒的的诱惑。休闲与观光农业泛指乡村旅游,即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自然环境、风景、物产及乡村生活为旅游吸引物的,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以满足旅游者对娱乐、求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形式。
类型丰富、层出不穷的观光农业已经逐渐成为北京人旅游的首选,传统意义上“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的乡村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品牌多样性、内容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北京乡村旅游已形成了新产品体系,包括景观类旅游产品、民俗旅游村、休闲度假村、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截至2008年年底,北京市共有13个区县的344个村开展乡村旅游接待工作,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村167个,占现有民俗村的49%;民俗旅游户已发展到2万余户,从事民俗旅游接待服务的人员约6万余人。拥有各类观光农业示范园354个,其中绝大部分是以采摘、垂钓、养殖为主。有的民俗旅游村依托大型旅游景区,形成了“观在景区,吃住在民俗村”的发展模式;也有的民俗村依靠内在的旅游要素,让游客与当地人或表演者共同游戏、生活或劳作,诸如歌舞看戏、种花养鱼、采摘果实、种植蔬菜、学做菜肴及其他家庭工艺等,让游客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了解各种实用科技知识;有的还利用历史事件遗迹发展“红色旅游”,组织游客观览具有地方特色的旧民居与古建筑等。
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休闲与观光农业促进北京观光农业迅速蓬勃的发展,同时也促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促进鼓励观光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北京市旅游局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总结推出了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8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北京市旅游局安金明副局长指出:“这8种产品的推出,必将改变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单
一、特色不突出的状况,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换代。”为规范这8种新业态的发展,北京市旅游局还牵头制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总体而言,北京市的观光农业是向好的,健康的方向在发展,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这发展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明显,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接下来,我将就北京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北京市观光农业的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而规范的管理部门与手段,体制不健全
首先缺乏明确的主管部门。农委、旅游局、乡镇企业局好像都在抓,又似乎都没抓,导致观光农业开发立项的审批、备案、可行性论证等技术职能以及对观光农业项目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检查与管理等行政职能都无法实施。
其次缺乏明确的规范标准。涉及观光农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不完善,使观光农业在开发和管理的过程中,部门出现职责不明确、管理权限不具体、工作不协调等问题。
此外,缺乏有力的政策手段。到目前为止,政府还未能出台具体相关的优惠政策,对观光农业这一新兴的、大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营造的环境尚不够。如果没有政策环境的支持和引导,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必然缺乏长远发展的软环境支持,发展乏力。
(二)整体宣传力度不够 经营者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宣传意识,没有进行大大规模的观光景点宣传活动,导致游客对景点并不熟悉和了解,更不用说用它来带动当地农村的经济繁荣。多年来,各郊区县的观光农业旅游村的发展基本上是各自为营。在项目开发、产品包装、市场推广等方面意识性不强,相当一部分观光农业旅游村户)还处在等客上门的经营理念上。根据各经营者对市场宣传投入的调查分析,绝大部分经营者的营销费用都低于其经营收入的10%,表明各企业对市场促销的重视程度较低,投入较少。同时,各企业之间仅有的宣传促销活动也是各自为战,缺乏相互之间的协作,导致营销效果和影响力相对较弱,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市场认知品牌。
(三)缺乏规划指导,产业发展无序,发展意识薄弱
目前,有一部分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观光农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工作积极性不高,项目进展缓慢,效率低。近几年,北京郊区观光农业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而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相对置后,在缺乏有效规划的引导下各区县在资源利用方面出现浪费、整体布局缺乏统一观念、产品开发同质、市场宣传不力、人才培养匮乏等各方面的问题,甚至各区县或者旅游点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惜相互恶性排挤和不良竞争,使得整个产业整体目前尚处于无序的发展状态。
同时,北京市的观光农业还存在服务品质有待提升、缺乏特色和品牌,项目同质化严重、景区存在类型“价位”差异过大、旅游产品大众性,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北京观光农业的旅游产品有的还处于低层次的经营水平上,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质量低、类型单
一、低层次重复开发,旅游活动项目千篇一律。这种低层次的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方式不但降低了综合收益,而且破坏了潜在的旅游市场需求,严重影响观光农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为目标,对现有观光农业旅游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或者是更新换代,以下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二、发展改善北京市观光农业的市场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特色、弘扬文化
建立特色园区,充分挖掘农业生产过程、手工艺制作、民俗风情等,通过融入更多的农业知识和农村文化,使游客感受充满乡土文化的农村氛围。展示一些新奇、优良、高科技的农产品,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发掘特殊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将创新、创意、传统相结合,建立全新的观光农业体系。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建议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相互配合,整合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相关部门要严格考察项目的可行性。管理者要安排好四季旅游项目,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拉动、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提高北京市观光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和产业化水平。针对目标市场,整合旅游资源,拓展产品组合。可以通过对休闲度假、农业修学、考察、土特产品购物等类型观光农业产品的开发,拓展产品组合宽度,通过与生态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的紧密结合进行产品创新,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
(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
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观光农业的支持力度,给予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通过新闻媒体等,采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观光农业,促使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和发展观光农业,创造观光农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开发建设。同时,应当细分目标市场,建设营销型网站。投放资金力量在宣传推广工作上。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推广种植节水型、耐盐碱观光农业品种,改善土质及植被状况;应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农业资源,特别是一些自然、人文景观,大多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此应倍加珍惜,切忌掠夺式开发。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避免超过承载力的过度旅游活动。第二,基础设施和其它设施的建设 不引起环境质量退化和诱发自然灾害为原则,生态旅游应坚决杜绝大肆营建大型娱乐设施。第三. 自然原始风貌吸引游客,并推出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如当地特产品、特有物种样本等,增强游人的环境意识。第四,用旅游收人的一定部分支持生态环境管理,逐步走上以旅游养保护的良性循环道路。
(五)提高认识、完善政策
有关部门应努力提高思想认识,把发展观光农业放到重要位置。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配套体系,制定发展规划及具体措施,明确职能,落实责任,建立部门协调机制。迅速出台合理,正确的政策和相应措施,规范现有市场,引导市场发展导向。加强规划和创建管理、服务体系。在旅游开发区要防止出现管理体制混乱.政出多门的现象. 要分清责任。各司其职。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观光农业发展规划的指导; 建立一些咨询服务机构。加强对观光农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与总结,以建立农业政策信息服务体系。此外. 还应制定一些优惠扶持政策. 如引资、税收优惠等。
建设与发展观光农业,不仅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释放假期城市人口压力,分流市区及旅游热点的拥挤程度.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土地使用效益,合理控制农村城市化的程度,并对美化环境,发展经济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发展观光农业将促进主体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是今后农业开发的方向之一。我们在发展观光农业时要充分利用北京独特的资源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规划,开发出处处充请绿色,环境优美,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区,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每个皇城根下的人来说.观光农业可以帮我们圆一个“重做桃源梦里人”的旧梦,更可以让我们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舒缓。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芾展望[J].学刊旅游,1997.(05). 宋明.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问题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2):1—3. 李君茹.浅析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11):50—53.张文英.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观光农业[J].中国园林,1997,(2):47—50.范子文.试论观光农业[J].农业区蜘,1993,(6):49—52.张艳芳等.中国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分析及对策 [J].人文地理,1999,(1):43-46.王亚芝,文化,胡艳霞,等.北京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农业新技术,2004(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