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光农业园设计准则(大全)
1972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得以提出,成为世界发展的共识。1993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发表了“环境与发展宣言”,提出了“可持续景观”的概念。正是基于对可持续景观的思考,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思考才得以展开。
近年来,观光农业以其现有自然环境为依托,得到了众多旅游爱好者的青睐,很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观光农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观光农业园的发展。笔者查阅了大量生态观光农业园理论研究,针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规划、产业规划、农村政策等方面,而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规划层面,缺乏良好的具体设计方法研究。
在对欧洲、美国、日本、台湾等地的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经营管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借鉴可持续景观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理论等,提出了针对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规划设计的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生物多样性保护、遵循场地自然过程、设计结合自然和文化、能源消耗最低化、局部补偿、生态空间布局结构合理、大众参与等八条基本原则,并划分出一般生态观光农业园所应具备的核心区、中心区、服务区、防护区等四个基本功能结构。
并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伊恩·麦克哈格教授的“千层饼”模式,将生态观光农业园拆分为水体、地形、道路、建筑、非生产性植物、农业生产系统等六个层面,通过对每个层面的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的深入研究,从而总结出具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从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开始,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全球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聚集到城市中进行生产、生活。19世纪,大型城市、超大型城市开始涌现出来。
到了20世纪,随着这些大城市的发展,其自身的运转结构体系缺陷凸显,能源产出也越来越不能满足自身的发展。城市发展规划者们便开始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用以维持这些庞大复杂的城市系统正常(或非正常)运转。人与自然之间的天平开始严重失衡,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危机、大气污染、沙漠化扩张、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也越演越烈。有人称21世纪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最为关键的时期,要么成功捍卫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要么在大自然的报复中一败涂地。
在对环境危机有了清醒的认识以后,人类开始重视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以生态利益为社会发展准绳,而中国正全速向提高经济效益前进。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并没有以发达国家为戒,走了它们以环境为发展代价的老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中国因环境问题而下调的GDP估计,清理2004年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就需要84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DP的3%。
但是,更现实的估计认为,环境损失占中国每年GDP增长的 8%-13%。这就意味着,由于环境污染,中国几乎失去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切经济成就。当人类意识到环境危机己经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的声音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被正式讨论。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和理论落实为全球的行动。
中国也在大会之后不久着手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积极加入到应对环境危机的行列中来。1994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是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我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行动纲领,表明了我国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这十几年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它的理论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致力于改善环境的准则。在城市,人们提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在乡村,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也正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的。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7%,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快速、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城市的快速发展相比还较为落后。然而,这落后恰恰保全了它的自然生态资源完整性与稳定性。这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求,不能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要开辟一条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发展道路。
2005年9月,建设部发出的《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了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要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由此也看出,国家对于农村的开发、建设也蕴含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引发的思考 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观光农业园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发展方向。据2006年统计,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观光农业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观光农业旅游市场。由于其以现有自然环境资源为依托,以观光农业体验为主要内容,市场巨大,能够很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观光农业园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顺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例如游客人数激增,而必要的生活、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超过了农村环境承载力,造成水资源减少、污染严重、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原生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等,使一部分观光农业园己经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偏离,甚至背道而驰。
为了解决观光农业园发展中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观光农业经济效益研究、农村旅游的策划分析、观光农业园政策与土地流转机制、观光农业园农业系统的管理、农业生态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调查,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为观光农业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但由于观光农业园涉及学科多样性,且较城市园林景观环境复杂,对于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层面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而生态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对于其经营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基于设计层面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
笔者近期参与了有关生态观光农业园设计项目,在阅读了相关资料和文献后,发现目前生态观光农业园设计层面的研究或者偏向旅游角度,以旅游项目策划为主要研究对象;或者基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法,而缺乏对农村背景的考量。而近期笔者也一直在关注可持续景观,在阅读到有关可持续景观的一些资料后,发现“可持续发展” 不再是口号,而是能够实实在在落到实地的方法和技术,并有了相应的评价体系。所以,笔者在本文中试图将可持续景观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探索一种更科学、更可持续的设计方法。
以景观生态学、生态观光农业园理论、可持续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教授的“千层饼”模式(麦克哈格,1971),将研究对象分为水体、地形、道路、建筑、非生产性植物、农业生产系统等层面,将景观生态学、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理论、可持续景观的研究结果运用到以上六个层面的规划设计中,探讨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的规划设计方法。近年来,由于生态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已经有较多可以查询、参考的文献。
其中包括了产业、经济、农业、旅游、景观各个角度的研究和探讨。国内有关可持续理论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经济、产业以及环境领域,而可持续发展在园林景观的应用的研究则较少,但国外已有较多可持续景观的研究,可参考借鉴。而景观生态学理论也有较多运用到园林景观的实例,对于本文有较大指导意义。
第二篇:观光农业园
观光农业园
一、定义:
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很自然地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类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我们将之称为农业观光园。
二、农业观光园的类型:
1、观光农园
以生产农作物、园艺作物、花卉、茶等为主营项目,让游人参与生产、管理及收获等活动,并可欣赏、品尝、购买的园区为观光农业园。它又可细分为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圃)、观光茶园等。如北京的朝来农艺园、河南省濮阳市的世锦花木公司等。
2、农业公园
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旅游、休闲娱乐和园林结合起来的园区称为农业公园。这类园在休闲、旅游、度假、食宿、购物(农产品)、会议、娱乐设施等方面比较完善,注重了人文资源和历史资源的开发。是一种综合性的农业观光园。如湖北宜昌的旅游型景观农业区、四川的九寨沟、浙江义乌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河南省濮阳市的中原绿色庄园等。
3、教育农园
顾农业生产、农业科普教育,又兼顾园林和旅游的园区可称为教育农园。其园内的植物类别、先进性、代表性及形态特征和造型特点等不仅能给游园者以科技、科普知识教育,而且能展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实景;既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陶冶人们的性情,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如深圳的世界农业博览园、上海孙桥的现代农业开发区、河南省郑州市陈寨村的特色植物展示园等。
三、不成功的因素:
1、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不科学,基础设施不配套
2、片面追求现代化破坏了乡村景观原有的宁静,忽视乡土文化、乡土民俗
3、宣传力度不够
4、市场定位不准确,开发模式单调,特色产品不明显,周围环境不及时开发
5、开发和经营中的短期意识问题
6、资源掠夺式开发问题
7、技术人员缺乏和农民缺乏技术培训
四:成功条件
1、与当地地理位置想结合2、鲜明的乡村旅游体验主题:农家餐厅、休闲园、垂钓处
3、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与现有设施(苗圃地及土鸡养殖)开办“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向游客提供“一种或多种经历和经验”,给游客提供一个认识农村、体验农家生活、追寻古朴民风民俗、购买土特产品的机会,为游客提供娱乐体验、教育体验、审美体验和逃避现实的体验。
4、整合各种感官刺激
5、激发游客情感
6、营造参与互动的氛围
7、提升服务的体验价值
8、因地制宜
9、以植物造景突出特点
10、造型简洁大方
11、总体布局小中见大
12、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作为重要景点
13、纳入城镇的总体规划
14、乡土文化,造景,旅游设施
第三篇:观光农业园设计说明
崇礼农业科技观光园设计说明
一,观光农业园的功能
1.经济功能,由于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收入不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里,农村大片土地荒芜.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将农业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不但可以拉动农村经济增长,扩大农村的经营范围,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增收,还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对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其经济作用可见一般
2.社会功能:观光农业提供了一种农业发展的新形式,能为当地农民带来较大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农业生产的示范样板的作用对稳定农业生产有益,观光农业主要功能表现在增进都市居民与农民的接触,扩展农村居民的人际关系,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3.文化教育功能农业文明,农村风俗人情,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农业优秀传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观光农业的开发将这些精神文明得以继承和发展,发扬壮大.如一些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及许多民间技艺都是通过观光农业得以延续发展,随着现代的高科技进入农业,观光农业不仅能使游客尤其是从小就生活在大城市的青少年了解农村认识农村,掌握作物的常规栽培,甚至可以使他们了解高科技农业的魅力
4.观光农业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观光农业使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广泛而富有生机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信息交换,农业既是调节人与自然的稳压器又是抗灾减灾的绿色屏障,观光农业比一般农业更强调农业的生态性,为招来游客,观光农业区须改善卫生状况,提高环境质量维护自然生态平衡,5.健身,休闲,娱乐功能 这是观光农业区别与一般农业的显著特点,是观光农业中突出游乐的部分.观光农业能为游客提供游憩疗养休闲场所,从事观光,休闲娱乐活动使他们减轻工作及生活上的压力.答到舒畅身心强健体魄的目的二, 观光园的规划性质集农林业观光,传统文化活动,休闲度假,旅游,科普为一体的.自然风景与文化风情相融合的高科技农林生态观光园
三,规划原则
1前瞻性原则规划立足当前,科学预测未来,讲求超前性.崇礼农业科技观光园作为科技观光园应该以科技为主,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温室蔬菜,采用无土栽培等等措施,并分析当前市场需求生产适宜农产品
2市场性原则科技示范园最终目标是以经济效益为突破口,带动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因此在规划上要强调市场性原则,寻找前景广阔,辐射面广.目前有价无货且又能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新品种
3示范性原则示范园在经营过程中注重发挥新品种苗木和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方式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起到带动作用,从而发挥更大的效益
4特色性原则在发展定位,经营方式和景观创造上均应突出特色,增强生命力和吸引 5因地制宜原则规划过程中即要考虑整体造景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树种的生态习性和基地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布局
6生产结合观光原则在满足生产的基础上,于生产用地之中点缀园林地,使游客观光风光并参与生产,同时,在生产用地之上,发挥复合经营的作用,使生产用地中有景可观,丰富整个园景
7景观互补性原则根据示范园的定性要求,全园在立足苗木生产的同时也要兼顾景观的创造.规划园区以田园风貌为主体,人工园林景点结合新品种景观示范为补充,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路网,水系骨架.四,总体规划构思
在总体上,为了便于生产,使生产与观光活动互部干扰,将全园用地分为生产用地和园林用地.为体现观光特色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丰富园景,在生产用地中尽量采用植物的复合经营,团块组合等手段提高生产用地的视觉质量,避免生产用地景观过于单调,生产用地经营项目结合现有作物,花木种类,加以利用改造,一方面使生产项目有更大效益,另一方面提高了风景质量.在规划上将园林用地点缀与生产用地之中,尽量利用不可耕地如水体,大坡地等进行景观改造.园林用地在布局上考虑呈点.线,面状布置.渗透在全园各区中,面状园林用地面积较大,线状园林用地为布于道路两旁,以植物景观为主的带状区域,点状园林地多为散点于道路交叉口或各区之中的小块区域.点线面三种园林用地均匀布于整个园中,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即便于游人在游览中坐憩,又使各景点之间相互呼应,形成对景,提高视觉质量.对于园区中可利用的现状植被.地形及地物都考虑充分利用,并适当加以改造,对于一些难以利用或不能利用的如村庄,组培用的房等可以加以表面改造,提高视觉质量,或加以遮掩也可将园区内民房改造成服务设施,体现乡村旅游的特点.五.详细规划
生产用地上设有农家果园 ,桑田鱼塘, 香蕉林,农耕体验田, 农业科技展览馆温室大棚 等.在农家果园上层种植桃树,梨树,苹果下层种植茶.游客可以进入自行采摘,体验摘果的乐趣.桑田鱼塘,是一种很经济的生产方式,鱼塘周围种桑树,还有一个养蚕基地,蚕的粪便以及坏了的蚕可以作为鱼的饵料鱼塘里的水又可为桑树浇灌,达到生态循环的目的.香蕉林 也是一片纯果园游客可在此买到新鲜的水果.农耕体验田是游人体验农家劳动之地,游客也可以在此租土地作为自家的.然后自己经营.农业科技展览馆 内部展示了先进的农业技术 和一些设备,以及无土栽培和自动调温,灌溉设施.也是游客学习农业知识的必去之处.温室大棚就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以及反季节蔬菜的栽培.娱乐休闲用地上有风筝园 ,喷泉广场,绿色食品屋,民俗文化厅 ,葡萄园,游船码头 森林氧吧, 逸野餐厅,香江别野风筝园视野好,属于疏林草地,游客可以在此野餐,烧烤或者放风筝,喷泉广场是游客集散地,在此可以体会到一些有别于农家风情的城市气息,绿色食品屋里卖一些农产品加工绿色无公害的产品,民俗文化厅展示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些农业文化.葡萄园需在游船马头乘船进去玩 ,里面的葡萄可以自由采摘,里面还有整个农业园最好的观景点.逸野餐厅是为游客提供一些农家特色菜的餐厅,此地面湖背山风景较好,使游客食欲倍增.香江别野是观光园设置的别墅区,
第四篇:都市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远景设计研究院
都市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是人居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面对日益嘈杂的城市环境,严重的生存压力,高密度的居住环境,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及与自然的联系。景观设计师们把农业景观引入都市景观,增添了城市景观趣味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本研究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运用各种生态技术来进行场地设计。
1、定义重释
1.1景观的定义
景观是对生态、技术和文化影响因素的时点反应。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1)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2)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3)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4)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解,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1.2景观设计的定义
景观设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个融合了人类文化学、建筑学、地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等众多学科的庞大综合学科。D·W·梅尼格讲到:环境使我们作为生物延续下来;景观作为文化展示给我们。任何文化都可以从景观来发现自身。现在,景观设计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之中,景观环境设计拥有广泛的对象领域,其宗旨就是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上为人类创造休闲、娱乐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1.3观光农业的定义
对于观光农业,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概念。但内容大同小异,即观光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提供(专注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农业规划、旅游规划)
农业是以农业为媒介,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吸引城市人回归农村,体验农村生活与文化并同时满足游览者观光、休闲、求知、购物等各种功能的旅游业。观光农业是都市农业的一种经营模式,都市观光农业园依托并服务都市,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
2、观光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2.1功能分区与布局
在规划中,公园的食品从生产,交易以及物流都为当地消费者量身打造,并可持续性发展。观光农业园在“绿色生产、生态文化、农游合一”的主题下,形成了典型的空间模式是“三区结构模式核心”:(1)保护区,处于园区的中心地带,主要提供农作物栽培及农业生产,禁止游客进入或者限定游览时间。(2)中心区,是游览观光娱乐区,供游客参与农业相关的游憩娱乐活动和农业实践活动以及参加娱乐项目,同时在此区域有配套的服务设施。(3)外围区,是观光农业园的服务管理区也是农产品展示,交易的场所,同时配套餐饮及娱乐设施。这样不仅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还能节省观光农业园农产品销售运输的成本,使游客和观光农业园都得到实惠。
2.2自然景观要素规划
(1)土地与地貌
自然界的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她滋养了大地万物,并让他们生生不息。经过地质变化,形成了如平原、低地、丘林等不同的地貌,也给人带来了不同的景观感受。在人的视觉感官上,通常把地貌分为角形地貌和曲线地貌。正如角线给人尖锐,刚正,果断的心理感受;曲线便犹如女人的身体,给人柔美,从容,安静的感觉。最大限度利用和保护这些自然特色,对其做一些有益的微
小改变,保留原始的地貌特色。对大规模的改变地形、地貌应谨慎处理,以免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
(2)农业植物
地区开发设计时,要考虑到农业植物外部形态与色彩随着季节和生长周期呈现在根、干、枝、叶、花和果实的变化,给人提供多种感官享受。从农业植物尺寸来说,一般分为大中型树木,小型和花型树木、高灌木丛、中灌木丛、灌木丛和地表覆盖植物。利用灌层树木和地表覆盖层的简化方案,可有效地结合分隔的各设计要素。相反,一个复杂、多层次的植物规划可为单调或枯燥的建筑组合增添多样性和趣味性。
3、都市观光农业在城市景观中的契机与问题
3.1都市观光农业对城市景观的推动
都市观光农业园是位于大都市内、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集农业生产、可以示范、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都市观光农业园呈现出了城市景观中难能可贵的田园风光景观。同时,都市观光农业园生产农产品和优美的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精神需求。苏伯阳提出我国城市观光农业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时代背景,从需求角度上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景观已经充斥着“柏油沙漠”,“水泥丛林”的存在,城市居民普遍具有回归自然的身心需要。都市观光农业景观把具有代表性田园景观引入到城市景观中,不同品种的农作物种植,不同的种植方式,可以构成不同的色彩图案,产生丰富的景观效果,从而增添了城市景观的情趣
3.2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城市发展中,观光农业以新型景观的形式丰富了我们的城市景观。目前,观光农业园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成功经营的例子不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少规划,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品牌意识薄弱,没有鲜明特色,没有通过突出观光农业园的主题与特色来树立品牌园区。(3)季节性强,造成旺季人满为患,而淡季门前冷清,经营萧条。(4)规划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观光农业园文化内涵不高,活动单调,旅游资源浪费。
4、结论
都市观光农业生态景观环境规划是系统的复杂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景观,但它对都市景观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结合远景设计研究院多年观光农业经营,目前来看观光农业景观规划设计还处于一个发展的萌芽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第五篇: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要求
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要求
观光农业园的规划选址一般应位于大城市近郊或旅游线上,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以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方便,立地生态条件好,环境优雅,无污染的自然农业用地为好,也可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块,与自然景观相融。根据规模投资能力和功能设置的需要进行规划,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休闲观光园,一般需要具备如下几大功能区:
核心区:是观光农业园人流最为集中的区域,主要承担接待、吃住、娱乐以及办公、后勤等生活服务功能,也是农业科技、农业文化、温室公园的观光展示区。
学生农庄:也叫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心,主要功能是青少年绿色科技教育,学生体能锻炼,社会实践及技能训练等,设有学生体能训练场、学生农场、科技乐园等功能设施。
都市农园:主要设市民菜园、市民果园、市民花园等,主要功能是提供市民采摘花果蔬菜等新鲜园艺产品,同时设各种农事参与项目,满足市民及各地游客对农事体验和身心锻炼的需求。
生态养殖场和农业废弃物处理区:主要设家畜家禽观赏小动物观赏鱼的养殖,严格控制数量和规模,以满足观光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为主要目标,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养殖种植观光和生活产生的有机垃圾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农产品展示销售区:园区生产的各种花果蔬菜等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展卖,同时可以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的连锁展销。
功能布局规划
根据以上几大主要功能,在进行观光园布局规划设计时,一般把核心区放在整个园的中心部位,要靠近入口,园区大门一般以主要交通要道的合适方位(以东、南方向为佳,西向也可),停车场可以设在大门口或园内,为了方便对游客的接待服务,需要把接待服务设施也设在入口位置。把办公或综合楼放在显要位置,把餐饮、购物置于入口的一侧,并可与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区毗邻,这些功能区是可以完全开放的区域。观光与科技展示区时主要的观光景点,利用高档温室设施进行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和高新栽培技术展示,该区离核心区也不宜太远,游客可以直接步行参观为宜,是相对封闭并实行征收门票的区域。学生农庄也是独立的区域,专为中小学生的科教活动、体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提供服务,为了学生的安全和管理,必须实现独立隔离设置,不要离核心区太远,以便于管理,都市农园是以生产、采摘和农事参与为主要功能,不受平面和空间布局限制,但一般可以把蔬菜和花卉,尤其是设施栽培部分设在离核心区稍近些,露底果树区可以设得远些,也可以把果树的观光和采摘区布置在园区四周地块,以起到绿化和生态维护的功能,实行开放或季节性封闭管理。把生态养殖和有机物处理区设在观光园偏僻的下风、下水位置,以避免养殖和有机物处理过程中的异味对观光的影响。生态养殖区也可以对观光的游客开放并设置参与项目。
道路及景观设施
观光农业园内的道路设计与公园的道路设计类似,一般均以满足观光游览的方便而设,一般一级主路必须贯穿各大功能区,最好是能形成一个循环路线,路面宽一般在5—6米,对于面积比较大,预计客流比较多的园区,可以把一级路设到6—8米宽,采用硬化路面,能适合观光车或小型机动车双向行驶。二级路为每个功能区内部链接各个小主题区而设,路面宽一般为3~4米,可以临时单向行驶小型车辆,采用硬化或半硬化路面;三级路和四级路为每个小主题区内连接景点的小路,一般宽度为1~2米,个别区域路宽0.8~1.2米即可,其功能是为游客提供观光步行的方便,可以采用半硬化或铺设园艺地布来实现。道路的布局和路线设计是以观光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蜿蜒曲折、高低错落,实现功能区和景点的连贯,道路及路边设施应是物化的景观。景观设计要和每个功能区的主题相协调。在主要观光通道的两边不仅要进行植物的绿化美化设计,同时要进行与主题吻合的文化、艺术的景观设计要通过作物组合配置于指标牌、雕塑、假山、水系、小桥、休闲亭台等景观设施的设置,增强艺术内涵和提升观光品位。
生产设施及农事参与项目
观光农业园的生产是以观光、展示、科普教育和采摘销售为主要目标,与常规农业生产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目标完全不同,生产即是景观化的生产。因此,生产模式和中指、养殖的品种原则上是越多越好,多样化的生产模式和丰富多彩的品种才能使观光的内涵更加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生产模式和品种都按相同的面积和固定的格式进行布局,那样就缺乏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一般要把大众所喜爱,科技含量比较高,经济效益比较好,景观效果明显的生产模式、设施类型和品种,布局在地里位置、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显要区域,面积也可以适当大一些。把其他一些比较原始、普通,经济效益比较低,观赏效果和科普意义不大的生产模式和作物品种,布置在条件相对差一些、位置稍微偏一些的地块上,面积不宜太大。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为了使生产和景观效果能持续稳定,除了做好园内总体给水排水和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必需设计相当面积的生产保护设施。由于大部分作物均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长速度快,对环境和栽培技术要求高,要想获得稳定景观并延长景观周期,没有良好的保护设施和优越的环境条件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需建设各种档次的保护地设施,把一些相对比较名贵的品种、先进的生产模式放在高档的设施环境中。同时,作为观光休闲农业主题公园,游客对观光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现代人并不希望走在泥泞的道路和烈日暴晒的环境下观光游览,追求整洁、舒适、优雅的观光环境是人们的普遍需求。
在不同的功能区可以设置相应的参与项目,其中农事参与项目主要设在学生农场、都市农园及养殖、加工等区域。农事参与项目主要是让学生、游客参与部分农事作业,如:犁地、除草播种施肥、整枝、修剪、授粉、蔬果、采摘等;传统农耕文化与农耕体验可设置各种农耕设施、机具的操作,如摇辘轳、摇风车、踩水车养蚕抽丝纺纱织布刺绣等;传统手工艺馆可设游客亲自动手制作工艺品,如草编、竹编、柳编等的工艺容器制作。科学实验室设置各项科学实验仪器、设备,学生可以参与植物营养配比、测试、病虫调查、切片显微观察、植物组培操作等科学活动,进行农作物各项生理指标测试,生理现象的观察、记录等。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各种现代农耕机具的操作和设施环境的调控演习。
生活及休闲娱乐设施
观光园的生后与休闲设施是位观光的游客提供吃住娱息的环境和设施。主要设具有农业特色的生态餐饮、生态住宿、生态会馆、农家院、森林小屋、休息亭廊等设施;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小农场)、技能训练设施(小农具、小木匠工具、小瓦工工具、陶艺设施工具等);野营麻将茶艺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等。这些项目一般可设在核心区或都市农园里,学生参与项目设在学生农庄里。
生态餐厅、生态住宿、生态会馆的规划设计,要将传统建筑技术和现代温室工程结合,创造一种适宜于花草、蔬菜、果树及景观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同时要创造生活、办公、休闲所需的舒适、优雅的环境,这是观光农业园拓展休闲、生活功能的主要项目,有利于提高观光园的休闲品位。
其他各种娱乐、参与项目设置对提高游客的游乐兴趣,吸引和留住游客具有重要意义,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休闲生活习惯和人们的喜好,包括项目的大小也要依据投资和客流量来确定。
水、电、暖、排污设施
观光园的给水和排水设施除了满足农业所需之外,还要满足生活、消防、景观及环境调控的需要。给水要根据各地的水源情况做好用水规划,对于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应当考虑生产与生活用水的分离,还要考虑收集天然雨水和废水的净化处理,建立一个合理用水、节约水资源的良好模式。可以考虑在温室及建筑物附近设雨水收集池,把温室和建筑物顶上的雨水汇集起来,用于温室内蔬菜、花卉及景观植物的灌溉。在园区的较低位置规划建地表水蓄水池(小水库),地表水可以用以绿化、果园、大田生产的灌溉用水。生活(餐饮、办公、住宿)和消防用水一般对水质要求很高,必须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可以采自无污染的优质地下水或引进自来水。给水原则上沿园区道路景观生产生活设施及消防用水等需要进行布设。园区内的办公、接待、餐饮、住宿、娱乐等建筑设施,要按有关规定设置喷淋系统和消防设施,并保证消防用水。
排水应实行雨水和污水分流排放,雨水采用边沟和管道手机后,经隔栅过滤排入蓄水池或河道;生活污水则由管道收集汇入园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或由管道收集接入市政府污水管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