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规划
为建设我区“绿色农业”特色经济,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编制我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规划(讨论稿)。
第一部分:“十五”农业和农村建设回顾与总结
2001年以来,我区紧紧
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建设绿色农业中心为目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产品区域布局更趋优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开步伐,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展顺利,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普遍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
一是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化。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5万亩(含开发区),年产量11.63亿公斤,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红枣规模扩张,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奶牛养殖业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等,玉米从2003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0万亩左右。
二是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突破口,实现优势农产品区域化。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两区三带”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蔬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蔬菜基地建设,规划实施面积34万亩,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已建成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初具规模。畜牧业上,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本土化。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工业园区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等9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6亿元。威特食品、丰元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本地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丘陵山区根据立地条件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
五是开展农技培训,实现科技示范园区化。我区卓有成效地组织和开展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近三年共培训农民78万余人次,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科技示范推广以示范园区为载体,重点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依托东阳镇无公害蔬菜基地打造“绿色科技园区”——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前期规划已经制定。修文镇争取2000万元农业科技园区贷款项目,新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金贝植物园、金威航天育种基地、中华羊驼基地等一批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得到稳健发展。
六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截至2004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近达到12万亩,是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验收为优秀。今年又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5个试点县(区)之一,全区认证面积将达到35万亩,占全区食用农产品面积的71.8%。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华玉荣香椿、中昌梨枣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产业标准化生产规程,《榆次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正在加紧制定中。
七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收入非农化。通过实施阳光工程等,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全区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达到4531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3%以上。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动力,去年农民非农收入达到26.6%。
八是勇于实践创新,实现农业服务市场化。在农技推广、市场、信息、畜牧防疫和农业执法五个方面构建起了农业服务网络。农业五站由撤乡并镇前的63个精减为51个,人员由297人
第二篇: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
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为建设我区“绿色农业”特色经济,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编制我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规划(讨论稿)。第一部分:“十五”农业和农村建设回顾与总结XX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建设绿色农业中心为目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产品区域布局更趋优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开步伐,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展顺利,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普遍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XX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一是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化。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5万亩(含开发区),年产量11.63亿公斤,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红枣规模扩张,由XX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奶牛养殖业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等,玉米从XX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0万亩左右。二是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突破口,实现优势农产品区域化。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两区三带”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蔬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蔬菜基地建设,规划实施面积34万亩,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已建成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初具规模。畜牧业上,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本土化。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工业园区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等9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6亿元。威特食品、丰元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本地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丘陵山区根据立地条件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五是开展农技培训,实现科技示范园区化。我区卓有成效地组织和开展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近三年共培训农民78万余人次,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科技示范推广以示范园区为载体,重点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依托东阳镇无公害蔬菜基地打造“绿色科技园区”——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前期规划已经制定。修文镇争取XX万元农业科技园区贷款项目,新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金贝植物园、金威航天育种基地、中华羊驼基地等一批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得到稳健发展。六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截至XX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近达到12万亩,是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XX、XX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验收为优秀。今年又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5个试点县(区)之一,全区认证面积将达到35万亩,占全区食用农产品面积的71.8%。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华玉荣香椿、中昌梨枣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产业标准化生产规程,《榆次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正在加紧制定中。七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收入非农化。通过实施阳光工程等,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全区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达到4531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3%以上。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动力,去年农民非农收入达到26.6%。八是勇于实践创新,实现农业服务市场化。在农技推广、市场、信息、畜牧防疫和农业执法五个方面构建起了农业服务网络。农业五站由撤乡并镇前的63个精减为51个,人员由297人精减为243人,形成了一支精炼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市场体系已建成东阳蔬菜批发市场、什贴葵花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已经由省计委立项;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达39个,会员3209名;农业综合服务超市体系已完成25个农村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辐射全区农村的销售网络初步形成。全区上网农户已达到4900余户,17个乡镇、企业和大户注册了“一站通”。整合原有的1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资源,建设5座高标准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农业综合执法队伍也在加紧筹建中。九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村小康建设全面化。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消了村级招待费;农村税费改革胜利完成,减少税费负担1710万元。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实施信用工程,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的金融服务。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全区土地流转总体上平稳规范。农村初中全面推行毕业证书和绿色证书双证培训制度,全区双证毕业生累计达到10227人。改造调整农村学校危房50000平方米,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中小学布局。“村村通”工程,把一条条笔直宽敞的“小康路”修到了农户家门口。郭家堡、张庆等5个乡镇环卫管理所挂牌投入运行,彻底结束了乡镇农村无环卫管理机构的历史。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东阳、北田、长凝、什贴、修文等八个小城镇建设被列入全省农村小城镇建设重点行列,其中东阳镇被列入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省35家中心镇之一。东阳的常家庄园、东赵的后沟古村、乌金山的森林
公园等旅游品牌已经打响。今年我区选定郭家堡等5个乡镇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王湖、南关等20个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第二部分:“十一五”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农业为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原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的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构筑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加快富民兴榆新跨越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一)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1、经济总量:到2010年,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XX年的9730元达到18000元,年均增长14.6%;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5.75亿元,年均增长8.5%。
2、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发展。非农业从业人员人数占总劳动力人数的比重达到63%以上。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0%。
3、农村基础设施:建成高标准的农田水利设施保障体系,实现基础设施系统化、排灌工程标准化、信息传输自动化。新增、改善节水面积11.5万亩,节水总面积达到耕地总面积的74%;到2010年全区农村全部实现安全饮水。
4、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
(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1、城镇化水平:由城镇化水平由52%增长到75%;建立健全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机制,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农村城镇体系。
2、物质生活水平:农民生活较为宽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848元达到6500元,年均增长11%。恩格尔系数在0.3以下,消除贫困人口;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5%,消除文盲,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以下。
4、民主法治建设:农村广泛民主和法治。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自治和乡镇人大会制度完善;农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干群关系密切,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稳定。
(三)生态建设预期目标
1、自然资源保护:林地总面积达到7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高,生态农业有较大的发展。
2、环境质量:农村大气环境质量指标达到GB3095—96一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达到GB5084—92标准。第三部分:“十一五”建设的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1、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蔬菜总面积稳定在30万亩,蔬菜总产量12亿公斤,保护地由23万亩增至30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由5万亩增至12万亩。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达到30万亩。重点建设4个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园区:一是以北田、庄子、长凝为重点,建设10万亩茄果类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二是以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为重点,建设10万亩结球类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三是以郭家堡、修文、张庆、长凝、东赵、北田等为重点,建设8万亩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四是以潇河两岸为重点,建设5万亩出口加工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蔬菜外运基本实现冷藏运输,冷藏量达到2亿公斤。红枣面积稳定在目前的30万亩,到2008年全部进入盛果期,总产量达到2.25亿公斤。按照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规划,重点抓好乌金山镇罕山、北田镇南梁、长凝镇涂河、东赵乡龙门河、庄子乡西白线5个双万亩生态园区建设,“四个一”种植模式覆盖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养殖基地:奶牛由目前的8000头增至3万头;生猪饲养量由30万头达到50万头;肉羊饲养量由30万只增到60万头;鸡饲养量由270万只增至300万只。高标准示范园区由目前的40个增至60个。人工种草面积由5万亩发展到12万亩。重点建设四个优势畜产品产业带:一是以108国道沿线的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4个平川乡镇的瘦肉型猪、禽蛋、奶牛为主的产业带;二是以北田、庄子、什贴、乌金山、长凝、东赵6个丘陵乡镇为主的肉羊产业带;三是以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4个乡镇为主的禽蛋产业带;四是以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4个乡镇为主的奶牛产业带。
2、绿色林果产业建设 XX-XX年年全区苹果面积发展到12万亩,主要分布在北田、庄子两镇,辐射周边的郭家堡、长凝、修文等乡镇。苹果优势区域内,力争晚熟品种红富士,中熟品种新红星、红星、金冠,早熟品种藤牧一号等的比例在1:1:1。产量由目前占全区苹果的33%提高到69%以上。优质果率由目前的30%左右提高60%,平均单产由500公斤/亩提高到1500公斤/亩以上。贮藏果达到80%以上,加工量力争达到总产量的10-20%以上,产值力争比现在提高30-50%以上。2008-2010年以稳定面积、改良品种、提高质量为突破,占领国外市场,扩大果品外销率。梨生产的主要区域集中规划在东赵、什贴两乡镇。品种以大力发展拳头产品酥梨和小白梨为主,适当引入发展水晶梨、黄金梨等沙梨系列和西洋梨系列。XX-XX年年,梨树面积达到6万亩,同时,将酥梨和小白梨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使优势区域的产量占到全区总产量的80%以上,优势果率达到70%以上,单产达到1000公斤/亩以上,果品贮藏率达到50%以上。2008-2010后在稳定面积、提高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外销率。
3、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建设 XX年专用玉米种植面积稳定30万亩左右,亩产力争达到400公斤,专用玉米种植达到80%以上。到XX年年单产提高20%以上,达到500公斤/亩,到2010年单产要提高40%,达到600公斤/亩。XX年优质酿醋专用高梁4万亩,亩产力争达到500公斤,总产达到XX万公斤。面积、亩产、总产要分别比上年增加45.8%,25.9%,83.7%。建设300亩酿醋专用高梁种子繁育基地,年提供种子4万公斤。配套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配套病害监测和防治设备,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区酿醋业的健康发展。同
时,要根据市场情况,适当发展酿酒和饲草高梁及甜高梁,最终实现高梁的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提升高梁生产产业级次的目的。XX年谷子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力争亩产达到170公斤,总产达到680万公斤。XX年年面积要达到4.5万亩,单产达到250公斤,2010年面积要达到5万亩,单产达到300公斤,总产达到1.35万吨。4、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围绕蔬菜、红枣、乳品等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果品冷冻保鲜、核桃、大杏仁、红枣、蔬菜为重点的6大类农副产品加工。大力扶持福大、丰元、博瑞、威特、海玉、德御、四眼井、民信等龙头企业,力争使农副产品加工由目前的5亿元增至12亿元,培育产值1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5个、1000万元以上的中型企业10个。
5、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按照晋中市规划发展的12个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继续加强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要素和科学管理,建立起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的科技先导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到2010年形成农业科技示范核心区3750亩、示范区6万亩,辐射带动60万亩。重点建设金贝植物园、金威航天育种基地、中华羊驼基地等一批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和东阳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
6、生态林业建设 人工造林14.3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5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幼林育苗18.5万亩,种植扁桃及优质核桃5万亩,培育优势林业民营企业示范园50个,建设园林村150个。
7、农业机械化建设 农机总动力由45万千瓦增至53.7万千瓦,亩均动力由0.83万千瓦增至0.96万千瓦,机收面积新增2万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面积由3万亩增至8万亩,机械化牧草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
8、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目前现有保浇地35万亩的基础上,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5万亩,其中新增水浇地1.5万亩,新增管灌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万亩;建设华北集雨灌溉明星区,打集雨灌溉井XX眼,发展可浇地4000亩;水保治理7.6万亩;新增耕地1.08万亩;建设沼气池5000座。
9、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0%,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由目前的50%增至60%。定单农业由5万亩增至40万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由10亿元增至20亿元,农民经纪人由4万人增至5万人,农产品商品率由85%增至90%,信息网络服务覆盖率由50%增至100%。新培养1万名农民技术员,建设50个农科教基地;建设面向全国、配套齐全的串串红农业综合批发市场;继续实施“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使“三电合一”农户达到2万户左右;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第四部分:“十一五”建设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第一,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引导农民进行合理土地流转。一方面,鼓励农民在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蔬菜、红枣、畜牧等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引导农户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从而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第二,以科技进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将重点扶持现有的金贝、羊驼、金威航天育种等科技示范园区,在修文镇再上一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继续深化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把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的重点转向社会化。大力提倡和鼓励涉农企业的技术推广,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到2010年,农业专业协会的覆盖率要达到70%,科技园区技术覆盖率达到80%。第三,加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战略。以今年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试点为契机,继续扩大农产品无公害生产面积,蔬菜、红枣的无公害面积要达到95%以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对获得国家、省、市名优品牌称号的给予奖励。绿色食品认证总数达到15个,争取2—3个有机食品认证,新创农产品品牌20个。第四,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和产业化组织的建设。串串红农业综合批发市场要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到2010年,农民合作组织成员争取达到2万人,农产品营销大户发展到5万人以上。第五,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壮大蔬菜、红枣、乳品特色产业,发展大杏仁、核桃等潜力产业;坚持规模扩张,以量占市,以质取胜。到2010年,蔬菜面积稳定在30万亩,其中温室大棚发展到12万亩,全部达到绿色蔬菜基地标准;红枣在面积稳定30万亩的同时,按照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规划,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新增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50户;畜牧养殖上,优良品种的饲养量实现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鸡存栏180万只,出栏120万只,肉羊存栏30万只,出栏30万只,生猪存栏20万只,出栏30万只;建设高标准养殖示范园区60个。在红枣发展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核桃、大杏仁、红枣等干果产业。以山西威特食品公司为龙头,发展出口导向型的特色干果种植业,在丘陵乡镇种植扁桃及优质核桃5万亩。第六,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5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王湖、郭家堡、南关等2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加紧进行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到2010年,全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总数达到10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总数达到8个。创新思路,引导农民在广泛参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创业致富,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充分利用我区东阳商旅型经济带、修文民营经济园、张庆醋业园区等已经具备集群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繁荣。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农业就业在社会就业中的比例的降低,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要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转移农业剩余劳劝力,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拉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第七,进一步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力争建成5个大型龙头企业。鼓励农口各部门、各乡镇进一步明确扶持重点,倾斜优惠政策,多方聚集资金,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抓好四眼井公司固态生物发酵、金贝植物苗木
克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乳制品加工企业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借鉴榆次怀仁四眼井酿造集团公司的成功运作经验,引导博瑞公司、晋佳公司、晋宏公司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或者直接与古城乳业、蒙牛等大型乳品企业联合,将我区的乳品生产、加工、销售融入到全省及至全国的大市场中去,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八,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温家宝同志《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主要是考虑:一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区委、区政府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方面: 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对农村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费;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就学困难、就学歧视问题。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引导富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最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业的各项投入,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是坚持城区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制定灵活合理的户口政策,取消不合理限制,使农民从“只转不移”变为“既转又移”,实现农民向市民的彻底改变。第三篇:区(县)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
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
为建设我区“绿色农业”特色经济,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编制我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规划(讨论稿)。第一部分:“十五”农业和农村建设回顾与总结 XX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建设绿色农业中心为目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产品区域布局更趋优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开步伐,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展顺利,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普遍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XX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一是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化。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5万亩(含开发区),年产量11.63亿公斤,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红枣规模扩张,由XX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奶牛养殖业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等,玉米从XX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0万亩左右。二是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突破口,实现优势农产品区域化。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两区三带”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蔬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蔬菜基地建设,规划实施面积34万亩,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已建成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初具规模。畜牧业上,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本土化。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工业园区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等9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6亿元。威特食品、丰元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本地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丘陵山区根据立地条件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五是开展农技培训,实现科技示范园区化。我区卓有成效地组织和开展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近三年共培训农民78万余人次,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科技示范推广以示范园区为载体,重点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依托东阳镇无公害蔬菜基地打造“绿色科技园区”——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前期规划已经制定。修文镇争取XX万元农业科技园区贷款项目,新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金贝植物园、金威航天育种基地、中华羊驼基地等一批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得到稳健发展。六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截至XX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近达到12万亩,是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XX、XX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验收为优秀。今年又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5个试点县(区)之一,全区认证面积将达到35万亩,占全区食用农产品面积的71.8%。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华玉荣香椿、中昌梨枣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产业标准化生产规程,《榆次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正在加紧制定中。七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收入非农化。通过实施阳光工程等,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全区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达到4531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3%以上。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动力,去年农民非农收入达到26.6%。八是勇于实践创新,实现农业服务市场化。在农技推广、市场、信息、畜牧防疫和农业执法五个方面构建起了农业服务网络。农业五站由撤乡并镇前的63个精减为51个,人员由297人精减为243人,形成了一支精炼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市场体系已建成东阳蔬菜批发市场、什贴葵花批发市场等专业 的本地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丘陵山区根据立地条件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五是开展农技培训,实现科技示范园区化。我区卓有成效地组织和开展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近三年共培训农民78万余人次,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科技示范推广以示范园区为载体,重点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依托东阳镇无公害蔬菜基地打造“绿色科技园区”——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前期规划已经制定。修文镇争取XX万元农业科技园区贷款项目,新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金贝植物园、金威航天育种基地、中华羊驼基地等一批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得到稳健发展。六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截至XX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近达到12万亩,是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XX、XX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验收为优秀。今年又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5个试点县(区)之一,全区认证面积将达到35万亩,占全区食用农产品面积的71.8%。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华玉荣香椿、中昌梨枣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产业标准化生产规程,《榆次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正在加紧制定中。七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收入非农化。通过实施阳光工程等,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全区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达到4531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3%以上。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动力,去年农民非农收入达到26.6%。八是勇于实践创新,实现农业服务市场化。在农技推广、市场、信息、畜牧防疫和农业执法五个方面构建起了农业服务网络。农业五站由撤乡并镇前的63个精减为51个,人员由297人精减为243人,形成了一支精炼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市场体系已建成东阳蔬菜批发市场、什贴葵花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已经由省计委立项;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达39个,会员3209名;农业综合服务超市体系已完成25个农村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辐射全区农村的销售网络初步形成。全区上网农户已达到4900余户,17个乡镇、企业和大户注册了“一站通”。整合原有的1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资源,建设5座高标准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农业综合执法队伍也在加紧筹建中。九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村小康建设全面化。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消了村级招待费;农村税费改革胜利完成,减少税费负担1710万元。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实施信用工程,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的金融服务。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全区土地流转总体上平稳规范。农村初中全面推行毕业证书和绿色证书双证培训制度,全区双证毕业生累计达到10227人。改造调整农村学校危房50000平方米,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中小学布局。“村村通”工程,把一条条笔直宽敞的“小康路”修到了农户家门口。郭家堡、张庆等5个乡镇环卫管理所挂牌投入运行,彻底结束了乡镇农村无环卫管理机构的历史。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东阳、北田、长凝、什贴、修文等八个小城镇建设被列入全省农村小城镇建设重点行列,其中东阳镇被列入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省35家中心镇之一。东阳的常家庄园、东赵的后沟古村、乌金山的森林
公园等旅游品牌已经打响。今年我区选定郭家堡等5个乡镇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王湖、南关等20个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第二部分:“十一五”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农业为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原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的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构筑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加快富民兴榆新跨越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1、经济总量:到2010年,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XX年的9730元达到18000元,年均增长14.6%;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5.75亿元,年均增长8.5%。
2、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发展。非农业从业人员人数占总劳动力人数的比重达到63%以上。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0%。
3、农村基础设施:建成高标准的农田水利设施保障体系,实现基础设施系统化、排灌工程标准化、信息传输自动化。新增、改善节水面积11.5万亩,节水总面积达到耕地总面积的74%;到2010年全区农村全部实现安全饮水。
4、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
(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1、城镇化水平:由城镇化水平由52%增长到75%;建立健全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机制,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农村城镇体系。
2、物质生活水平:农民生活较为宽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848元达到6500元,年均增长11%。恩格尔系数在0.3以下,消除贫困人口;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5%,消除文盲,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以下。
4、民主法治建设:农村广泛民主和法治。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自治和乡镇人大会制度完善;农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干群关系密切,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稳定。
(三)生态建设预期目标
1、自然资源保护:林地总面积达到7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高,生态农业有较大的发展。
2、环境质量:农村大气环境质量指标达到GB3095—96一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达到GB5084—92标准。第三部分:“十一五”建设的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1、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蔬菜总面积稳定在30万亩,蔬菜总产量12亿公斤,保护地由23万亩增至30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由5万亩增至12万亩。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达到30万亩。重点建设4个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园区:一是以北田、庄子、长凝为重点,建设10万亩茄果类无公害生产示范基 地;二是以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为重点,建设10万亩结球类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三是以郭家堡、修文、张庆、长凝、东赵、北田等为重点,建设8万亩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四是以潇河两岸为重点,建设5万亩出口加工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蔬菜外运基本实现冷藏运输,冷藏量达到2亿公斤。红枣面积稳定在目前的30万亩,到2008年全部进入盛果期,总产量达到2.25亿公斤。按照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规划,重点抓好乌金山镇罕山、北田镇南梁、长凝镇涂河、东赵乡龙门河、庄子乡西白线5个双万亩生态园区建设,“四个一”种植模式覆盖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养殖基地:奶牛由目前的8000头增至3万头;生猪饲养量由30万头达到50万头;肉羊饲养量由30万只增到60万头;鸡饲养量由270万只增至300万只。高标准示范园区由目前的40个增至60个。人工种草面积由5万亩发展到12万亩。重点建设四个优势畜产品产业带:一是以108国道沿线的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4个平川乡镇的瘦肉型猪、禽蛋、奶牛为主的产业带;二是以北田、庄子、什贴、乌金山、长凝、东赵6个丘陵乡镇为主的肉羊产业带;三是以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4个乡镇为主的禽蛋产业带;四是以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4个乡镇为主的奶牛产业带。
2、绿色林果产业建设 XX-XX年年全区苹果面积发展到12万亩,主要分布在北田、庄子两镇,辐射周边的郭家堡、长凝、修文等乡镇。苹果优势区域内,力争晚熟品种红富士,中熟品种新红星、红星、金冠,早熟品种藤牧一号等的比例在1:1:1。产量由目前占全区苹果的33%提高到69%以上。优质果率由目前的30%左右提高60%,平均单产由500公斤/亩提高到1500公斤/亩以上。贮藏果达到80%以上,加工量力争达到总产量的10-20%以上,产值力争比现在提高30-50%以上。2008-2010年以稳定面积、改良品种、提高质量为突破,占领国外市场,扩大果品外销率。梨生产的主要区域集中规划在东赵、什贴两乡镇。品种以大力发展拳头产品酥梨和小白梨为主,适当引入发展水晶梨、黄金梨等沙梨系列和西洋梨系列。XX-XX年年,梨树面积达到6万亩,同时,将酥梨和小白梨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使优势区域的产量占到全区总产量的80%以上,优势果率达到70%以上,单产达到1000公斤/亩以上,果品贮藏率达到50%以上。2008-2010后在稳定
面积、提高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外销率。
3、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建设 XX年专用玉米种植面积稳定30万亩左右,亩产力争达到400公斤,专用玉米种植达到80%以上。到XX年年单产提高20%以上,达到500公斤/亩,到2010年单产要提高40%,达到600公斤/亩。XX年优质酿醋专用高梁4万亩,亩产力争达到500公斤,总产达到XX万公斤。面积、亩产、总产要分别比上年增加45.8%,25.9%,83.7%。建设300亩酿醋专用高梁种子繁育基地,年提供种子4万公斤。配套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配套病害监测和防治设备,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区酿醋业的健康发展。时,要根据市场情况,适当发展酿酒和饲草高梁及甜高梁,最终实现高梁的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提升高梁生产产业级次的目的。XX年谷子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力争亩产达到170公斤,总产达到680万公斤。XX年年面积要达到4.5万亩,单产达到250公斤,2010年面积要达到5万亩,单产达到300公斤,总产达到1.35万吨。
4、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围绕蔬菜、红枣、乳品等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果品冷冻保鲜、核桃、大杏仁、红枣、蔬菜为重点的6大类农副产品加工。大力扶持福大、丰元、博瑞、威特、海玉、德御、四眼井、民信等龙头企业,力争使农副产品加工由目前的5亿元增至12亿元,培育产值1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5个、1000万元以上的中型企业10个。
5、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按照晋中市规划发展的12个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继续加强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要素和科学管理,建立起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的科技先导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到2010年形成农业科技示范核心区3750亩、示范区6万亩,辐射带动60万亩。重点建设金贝植物园、金威航天育种基地、中华羊驼基地等一批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和东阳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
6、生态林业建设 人工造林14.3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5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幼林育苗18.5万亩,种植扁桃及优质核桃5万亩,培育优势林业民营企业示范园50个,建设园林村150个。
7、农业机械化建设 农机总动力由45万千瓦增至53.7万千瓦,亩均动力由0.83万千瓦增至0.96万千瓦,机收面积新增2万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面积由3万亩增至8万亩,机械化牧草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
8、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目前现有保浇地35万亩的基础上,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5万亩,其中新增水浇地1.5万亩,新增管灌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万亩;建设华北集雨灌溉明星区,打集雨灌溉井XX眼,发展可浇地4000亩;水保治理7.6万亩;新增耕地1.08万亩;建设沼气池5000座。
9、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0%,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由目前的50%增至60%。定单农业由5万亩增至40万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由10亿元增至20亿元,农民经纪人由4万人增至5万人,农产品商品率由85%增至90%,信息网络服务覆盖率由50%增至100%。新培养1万名农民技术员,建设50个农科教基地;建设面向全国、配套齐全的串串红农业综合批发市场;继续实施“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使“三电合一”农户达到2万户左右;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第四部分:“十一五”建设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第一,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引导农民进行合理土地流转。一方面,鼓励农民在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蔬菜、红枣、畜牧等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另一方面,引导农户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从而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
第二,以科技进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将重点扶持现有的金贝、羊驼、金威航天育种等科技示范园区,在修文镇再上一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继续深化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把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的重点转向社会化。大力提倡和鼓励涉农企业的技术推广,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到2010年,农业专业协会的覆盖率要达到70%,科技园区技术覆盖率达到80%。
第三,加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战略。以今年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试点为契机,继续扩大农产品无公害生产面积,蔬菜、红枣的无公害面积要达到95%以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对获得国家、省、市名优品牌称号的给予奖励。绿色食品认证总数达到15个,争取2—3个有机食品认证,新创农产品品牌20个。第四,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和产业化组织的建设。串串红农业综合批发市场要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到2010年,农民合作组织成员争取达到2万人,农产品营销大户发展到5万人以上。第五,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壮大蔬菜、红枣、乳品特色产业,发展大杏仁、核桃等潜力产业;坚持规模扩张,以量占市,以质取胜。到2010年,蔬菜面积稳定在30万亩,其中温室大棚发展到12万亩,全部达到绿色蔬菜基地标准;红枣在面积稳定30万亩的同时,按照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规划,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新增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50户;畜牧养殖上,优良品种的饲养量实现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鸡存栏180万只,出栏120万只,肉羊存栏30万只,出栏30万只,生猪存栏20万只,出栏30万只;建设高标准养殖示范园区60个。在红枣发展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核桃、大杏仁、红枣等干果产业。以山西威特食品公司为龙头,发展出口导向型的特色干果种植业,在丘陵乡镇种植扁桃及优质核桃5万亩。
第六,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5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王湖、郭家堡、南关等2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加紧进行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到2010年,全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总数达到100个,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总数达到8个。创新思路,引导农民在广泛参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创业致富,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充分利用我区东阳商旅型经济带、修文民营经济园、张庆醋业园区等已经具备集群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繁荣。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农业就业在社会就业中的比例的降低,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要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转移农业剩余劳劝力,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拉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第七,进一步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力争建成5个大型龙头企业。鼓励农口各部门、各乡镇进一步明确扶持重点,倾斜优惠政策,多方聚集资金,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抓好四眼井公司固态生物发酵、金贝植物苗木 克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乳制品加工企业走集团化发展 的路子。借鉴榆次怀仁四眼井酿造集团公司的成功运作经验,引导博瑞公司、晋佳公司、晋宏公司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或者直接与古城乳业、蒙牛等大型乳品企业联合,将我区的乳品生产、加工、销售融入到全省及至全国的大市场中去,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八,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温家宝同志《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主要是考虑:一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区委、区政府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方面: 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对农村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费;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就学困难、就学歧视问题。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引导富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最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业的各项投入,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是坚持城区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制定灵活合理的户口政策,取消不合理限制,使农民从“只转不移”变为“既转又移”,实现农民向市民的彻底改变。
第四篇: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
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总结与规划
为建设我区“绿色农业”特色经济,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编制我区农业和农村“十一五”建设规划(讨论稿)。
第一部分:“十五”农业和农村建设回顾与总结
2001年
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建设绿色农业中心为目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产品区域布局更趋优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开步伐,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展顺利,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普遍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
一是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化。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5万亩(含开发区),年产量11.63亿公斤,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红枣规模扩张,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奶牛养殖业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等,玉米从2003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0万亩左右。
二是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突破口,实现优势农产品区域化。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两区三带”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蔬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蔬菜基地建设,规划实施面积34万亩,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已建成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初具规模。畜牧业上,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本土化。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工业园区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等9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6亿元。威特食品、丰元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本地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丘陵山区根据立地条件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
五是开展农技培训,实现科技示范园区化。我区卓有成效地组织和开展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近三年共培训农民78万余人次,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科技示范推广以示范园区为载体,重点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依托东阳镇无公害蔬菜基地打造“绿色科技园区”——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前期规划已经制定。修文镇争取2000万元农业科技园区贷款项目,新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金贝植物园、金威航天育种基地、中华羊驼基地等一批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得到稳健发展。
六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截至2004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近达到12万亩,是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验收为优秀。今年又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5个试点县(区)之一,全区认证面积将达到35万亩,占全区食用农产品面积的71.8。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华玉荣香椿、中昌梨枣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产业标准化生产规程,《榆次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正在加紧制定中。
七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收入非农化。通过实施阳光工程等,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全区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达到4531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3以上。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动力,去年农民非农收入达到26.6。
八是勇于实践创新,实现农业服务市场化。在农技推广、市场、信息、畜牧防疫和农业执法五个方面构建起了农业服务网络。农业五站由撤乡并镇前的63个精减为51个,人员由297人精减
第五篇:区法治建设十一五规划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民主法治又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内容。加快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建设“法治××”,是我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区建设“新××工程”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
建设“法治××”,就是全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体进程中,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逐步实现我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一、十一五期间,“法治××”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法治××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主法制完善、社会文明安定为基本目标,通过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律监督、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务等途径,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法治化,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法治××的总体目标
制定并实施《2006—2010年法治××建设规划》,创建“法治××”建设新平台,探索运行具有××特色的法治模式。到2010年,基本实现我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人民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权利得到全面实现和保障,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行使受到有效规范和约束。
(三)法治××的具体内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进步;
2、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落实民族、宗教、侨务等方面政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充分发挥;
3、有比较完备的与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相配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行政措施和规范性文件;
4、健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体制,各级政府依法行政、高效廉洁、公正透明;
5、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
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建成“三a”(人民安居、投资安全、社会安定)城区;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服务百姓的理念和能力普遍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提高;
8、广大公民自觉学法、用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9、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10、法律服务体系完备,法律监督机制健全并有效发挥作用,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行使受到有效规范和约束。
二、“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及保障措施
(一)区委对建设“法治××”实施集中统一领导
各级党(工)委、(党组)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建设“法治××”的决策,切实负起责任,把“法治××”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统一考核。要定期听取汇报,经常分析“法治××”建设状况,及时了解“法治××”建设工作情况,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强化区依法治区普法教育领导小组职能作用
区依法治区普法教育领导小组要围绕区委关于建设“法治××”的部署,制定近期工作规划和实施要点,督促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工作部署的情况,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法治××”建设工作。区依法治区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区普法办)由临时机构改为常设机构,立户列编,与区司法行政部门合暑办公,配备1名同级专职副主任、1名科级干部和2名专职工作人员。区普法办是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分解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强化分类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党(工)委、(党组)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提供必要的物质、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对“法治××”建设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加大支持力度。
(三)建立完善全社会协调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以及群众团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区依法治区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推进依法治区、建设“法治××”工作延伸到各个领域和基层。
(四)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建设“法治××”的分级部署、分工实施责任体制
区依法治区普法教育领导小组要根据区委关于建设“法治××”的决策,统筹协调、分步推进、分工落实。认真研究加快推进依法治区、全面建设“法治××”的重点、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找准工作切入点,提出阶段性、区域性的工作目标与要求,加强分类指导。把建设“法治××”的各项目标、任务要求、考核标准逐一分解到相关部门,各地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切实抓好区域、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以点带面,分层推进。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区委的部署和要求,制定实施意见,并报区普法办备案。
三、今后五年,区司法行政部门参与“法治××”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工作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牢固树立“争先、敢为、求实”的意识,以深入实施“五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发展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建设“法治××”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法治××”目标要求,以加强重要法律法规和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围绕“拓展和规范”这一主题,提升法律服务能力、优化组织结构、强化监督管理、改善执业环境,健全完善以主体明确、功能完备、秩序规范、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法律服务体系;以推广创新“枫桥经验”为载体,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工作方针,不断丰富人民调解工作的内涵和手段;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
工作重点是:
(一)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增强全体公民法治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使普法工作在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加大对领导干部学法内容、方法、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完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公务员学法制度,提高广大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推进政府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全面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格局。继续深入开展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和提高广大经营者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自觉性。因地制宜地加强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特别是新任干部的法制轮训,切实加强对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要落实外来人员法制教育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二)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区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活动的通知》,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围绕“一章程、四民主、五制度”,建立健全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全面实行村务公开,保证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向深度发展,开展“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模范村”创建活动,逐步形成“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模范村”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梯度发展模式,真正把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结合“法律进社区”活动,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把社区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推广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向企业、学校、医院等行业延伸,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向广度发展,构筑有××特色的“民主法治”品牌工程,提升全区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三)发挥人民调解优势,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针对司法所为镇乡(街道)内设机构的实际,协调镇乡(街道)党(工)委建立适当的管理体制,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密切同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信访部门联系,建立经常性工作平台,提高人民调解指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全区人民调解工作水平。进一步发展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加强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改革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司法民事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相结合的新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地培训、轮训人民调解员,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广泛开展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活动,探索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新路子。理顺司法所与其他基层政法单位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预防和减少涉法信访、突发性群体事件及民转刑案件,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筑好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坚持“依法、规范、有序”原则,稳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各镇乡(街道)要保障社区矫正工作专项经费,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配备,切实保证社区矫正工作顺利进行。建立健全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分工协作和制约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强化管理措施,提高罪犯社会教育和改造质量。深入调研,总结经验,推动社区矫正立法工作。深化各项安置帮教工作措施,切实做好“三无”人员和特殊困难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工作,把归正人员纳入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助工程,充分利用有关政策和市场机制拓宽安置就业渠道。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教志愿者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归正人员的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落实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重点帮教对象的非强制性监管措施,确保全区归正人员帮教率和安置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5%以下。
(五)拓展规范法律服务,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进一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完善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体系,坚持并完善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推进公职律师、公司律师体制改革,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参与处理社会矛盾纠纷,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完善公证体制改革配套措施,规范公证管理和公证服务,规范公证业务程序,进一步提高公证服务质量,提升公证的公信力。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基层法律服务所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组织模式,实现法律援助事务专业化与社会化有机结合。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制度和案件办理奖惩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的长效机制,推动法律援助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促进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的发言完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