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筹推进农村改革111(初稿)
统筹推进农村改革
刘友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把思路搞清楚,把目标搞明确,统筹推进农村改革,逐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及其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撑和体制保障。本文从可操作性角度出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宏观把握和微观思路展开阐述,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要探讨从体制上深化改革
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在各项制度安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新农村建设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关系,涉及不同部门利益的调整,政府在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时,需要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协调和整合。
(一)、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高效运转的基层行政管理新体制。
政府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进行的体制创新主要是要搞好“三个整合”,即整合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力量;整合资金、资源;整合机制。通过“三个整合”建立一套全新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机制,减少各种力量的摩擦,形成统一的政府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
政府还需要根据乡镇的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其机构及人员编制,改革、精简现有的乡镇政府机构。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框定政府职责,实行政企分开、政社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强化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农村行政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新农村建设中,农户并不理解和支持政府实施的一些政策,如何确保能被农民理解接受,从而,达到政府的预期呢?这些是基层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有些地方成立“农村理事会”的做法可资借鉴。这里说的农村理事会是由农村有威望、有能力、有公益心的人组成,有自己的章程,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组织。理事会成立有两种方式:一种为长期型,即每一个自然村都至少成立一个以上的理事会,作为综合理事会,它是完全的民间组织,其成员都是由农民自己选举产生。另一种是短期型,主要以事牵头成立的。例如修路,农村成立一个修路理事会,路修完理事会宣布解散。农村理事会确保了政策被农民理解接受,减少政策实施中政府与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
(二)、深化县镇财政体制改革,探索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型财政新体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城乡间各方面的差距比较大,尤其是农村与城市的基础设施方面悬殊巨大。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仅1/3的乡镇有供水站,83%的农村不通自来水,13%的农村没有通公路。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直接影响了我国
农业的长期投入,制约了农村物质条件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阻碍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这样,需要合理划分县、镇(街)政府支出责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把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纳入各级财政支持范围。范围既定,还有明确责任。要科学界定镇、村社会管理事权,尽量把农村社会管理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财力保障制度,逐步实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由财政供给。积极筹集财政资金,继续抓好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构建农村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建立激励型财政制度,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实现财政收入有效增长。
(三)、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新体制。
由于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义务教育实施如何,不仅关系到其他教育的正确实施与否,更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需要重点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质量。要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农村学生公用经费、学校危房改造资金,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各农村学校的正常运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工作,在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要建立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社会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四)、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基层文化新体制。要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筑新的发展格局,为农村文化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文化体制改革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结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而进行。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建设,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来促进其发育和完善,即通过改革来理顺各种关系,既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发育,又依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改革宏观管理体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实现管理主体、管理手段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坚持走“部门出谋、政府出面、社会出钱、共同出力”的路子,以创建社会主义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乡(镇、办)、村为抓手,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挂帅,文化部门主管,群团组织配合,社会各界努力,国家、集体、个人齐心参与的大文化格局。积极开拓、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产业化原则,要发挥中小城镇的区域中心带动和辐射功能,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使之布局合理,在不改变文化设施性质和社会职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阵地设施和人才优势,开展有偿服务和多业助文活动,创造新的服务方式,把文化活动与经销、旅游、科技活动等结合起来,利用本地文化经营项目,提高农村文化产业化
水平。
(五)、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衔接的多层次的基本社会保障体制。
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坚持分阶段、逐步完善的原则,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优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以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重点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使其老有所养;按照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着力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最低生活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六有”目标实现,即:“贫有济、病有医、孤有养、失有扶、幼有学、困有助”。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属地管理和动态管理;改革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体制,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综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实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创新,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利益分配机制。
(六)、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
进一步明晰集体资产产权,积极发展以土地入股为主要形式的股份合作社。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的营运和管理方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避免集体资产的流失。依法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资产所有权归属,理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委会的关系,逐步实行“村企分开”、“村社分账”,健全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审计监督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通过量化资产、固化股权、出资购股、合理流转的办法,切实维护农民的财产权利。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尤其要规范资金管理。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还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活。一是要健全管理机制,制定新农村建设资金刚性管理办法,保证项目资金良性运作,制定完善效益考核指标体系,实行严格的追究制度,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二是要界定管理权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范围和管理责任,防止投资“缺位”和“越位”。三是要保证使用效益。要切实改变目前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局面,建立政府部门和项目单位共同协作、合理分工的机制,从源头上改变投资渠道多、资金使用散的状况。
二、在新机制下调整权益关系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其中生产发展是关键,生活宽裕是根本,乡风文明是保障,村容整洁是形象,民主管理是基础。按照这个要求,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需要着重创建以下几个机制:
(一)创建以工促农、工农互动,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加强城乡产业的融合与分工,推动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二、三产业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规划布局,促进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发挥中心城镇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城市化的理念指导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二)创建农村土地经营权、使用权依法流转机制。
激活压抑多年的农村土地“死产”这个“价值洼地”,无疑将释放出巨大能量,并随之带来信贷扩张、投资和就业增加、GDP增加等等一系列地方政府所乐见的现象。目前中国农民最值钱的资产有两个:一是农地承包权,一是宅基地使用权。依照《物权法》,这两个都被定义为“用益物权”,也就是说,事实上就是农民的财产。但是目前现行法律却规定两者都不能抵押,事实上等同于限制了农民的财产权利。从这个层面上讲,基层政府在土地流转方面的积极实验,很可能成为难得的创新之举,在客观上推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同时,众所周知: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又是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益的必由之路。
因此,需要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和监管。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依照法定程序征用土地。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获得建设用地,要严格按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程序实施。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取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都必须进入土地交易中心进行公开交易。征用土地必须依法及时足额给予补偿。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积极探索土地入股办法。
(三)创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挖掘农业潜力促进农民增收,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和现代中介服务业,扩大农民非农就业门路;以政策扶持促进农民增收,即调整完善和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农民自主创业,调动农民增加收入的积极性;以培训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即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和转产渔民进行技能培训,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实现农家生活宽裕。
(四)创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治理机制。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有力保障。只有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农民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把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立和健全农村政治、经济组织,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理顺镇机构与村组织的关系,镇政府要充分尊重村级组织的自治权限,切实转变职能,多做服务工作,少管村级事务,支持村民自治。要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夯实党的基础。进一步明确村级自治地位,进一步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真正维护村民的自我管理权利,实现村民自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我们一点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创新运行机制及其制度,使得文明之花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处处开放,以不负时代的期望。
第二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财政推动城乡统筹经验
船山区财政局 2008年11月26日
2007年10月,市委、市政府确定船山区为市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要求通过3—5年的试点探索,形成具有全市普遍意义的统筹城乡推进模式。为此,船山区结合本地实际,在总体发展思路中,作出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船山主题,按照以人为本、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方针,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主攻,以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重点,强力实施“3311”工程建设,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形成发展领先、城乡一体、成果共享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并且在工作中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举措。我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始以来,区财政局积极增添措施,大力筹措资金,在全力推动试点工作不断纵深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有益的做法和经验。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搞好宣传,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组织和思想保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区上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市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按照“归口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建立由区委、区府分管领导负总责,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乡镇和街道协作配合的工作责任机制。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制定方案,明确专人负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深入宣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目的、意义,增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群对搞好城乡统筹试点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激活广大干部群众的内在动力;在全区营造敢闯敢试、奋力推进统筹城乡试点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形成上下联动、干群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二)科学规划,为统筹城乡提供长远规划
按照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区从北京、重庆、成都等地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在结合船山区实际,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船山区城乡统筹全域规划》、《船山区产业集群规划》、《船山区全域旅游规划》、《船山区“一镇三村”新农村规划》和《船山区统筹城乡的实施意见》等规划文本,我区据此初步拟定了船山区统筹城乡发展项目推进实施方案。这些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进一步充实了 “3311”工程发展思路的内涵,明确了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围绕培育“1+3”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生物食品、机电电子、化工建材)为重点,主抓中国西部国际工业物流港、观音湖旅游风景区和金龙工业港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区、新桥机电工业集中区、永兴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五大平台”;现代农业围绕农业产业化、农居社区化、农民人才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化驱动”为方向,主抓唐桂万亩高效农业示范片、龙老无公害农业示范片、交通干线美丽乡村示范片,着力打造“中国白芷之乡、成渝(唐家)蔬菜基地、盆中花卉苗木基地”三大品牌;新型城镇主抓永兴、新桥、南强和市级领导联系村“三镇四十村”;乡村旅游主抓观音湖整体开发,打造“4A”风景区,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为城乡统筹试点工作探路。
(三)整合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资金统筹力度,区政府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实施意见》,2008年,船山区被省财政厅列入“全省整合支农投资试点县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区政府决定把财政支持农业开发、生态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与其他部门确定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结合起来,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板块基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区财政按照建立 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逐步增加对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为全区城乡统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搭建资金整合平台。创立联席会议、项目包抓、重点工作月讲评等制度及整合议事规则,形成“领导包抓、部门帮扶、财政部门管资金、监察审计部门管监督、项目主管部门管实施,乡镇配合,各负其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格局,积极搭建财政支农资金工作平台、区域平台和产业平台。
二是实施项目资金捆绑。在科学编制项目规划的基础上,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方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政府统筹、目标管理、突出重点、综合配套、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在维持现有各类支农项目资金投向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政府支农资金中的扶贫、以工代赈、国债、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技农机推广、水利设施建设退耕还林,生猪大基地和标准化建设,村村通工程等方面由财政部门管理分配的支农资金以及农口部门预算中用于农业和农村支出的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实施项目资金实质性捆绑,使资金流动有序。
三是激活民间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利用补助、奖励等办法,鼓励、引导、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投入“三农”,形成在政府投入的带动下,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机制。大力推行财政担保、贴息等方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农民群众借贷发展,积极吸引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
四是严格实行以奖代补。大力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实际进度进行奖补。制定奖补政策,对奖补的对象、条件、标准进行明确和规范,实行资金拨付与发放 “直通车”式管理。
(四)加强资金监管,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投入,不留缺口;公开透明,加强监管”的原则,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强化对整合金的管理。推行“四统一”管理模式:一是统一存款帐户,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支付中心设立支农资金整合专户,对整合的中省市区资金下达后,及时将纳入财政支农整合方案的项目资金划入支农资金整合专户,实行专户存储;二是统一会计核算,整合的资金实行区级报帐制;三是统一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专户管理;四是统一核算报账,各项目建设单位将相关项目建设报帐资料,经监理单位和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会审,报区政府分管领导或指挥长审鉴后,才能支付资金;五是会同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各项财政资金的跟踪检查力度,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切实增强资金申报审批透明度,坚持专项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对违纪违规使用专项资金行为进行及时整改,严肃处理。对因疏于管理造成项目投资失 败或严重损失的相关责任人要追究其相应责任。
(五)强化项目管理,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优质项目服务
在《船山区城乡统筹全域规划》的指引下,严格做好项目监管,抓好招投标工作,将项目做成精品工程。一是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审核制。相关部门在向上申报项目时,原则上是县的总体规划下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项目,申报统一申报,统一审核;二是建立健全项目公示制。对公示的组织、范围、内容、形式和公示反馈情况的处理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广泛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三是建立健全项目招标制。具体明确招投标的原则、方式、程序、法律责任等,保证整合资金项目工程招标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四是建立健全项目监理制。项目指挥部下设工程组、技术组、财务组,负责项目的具体监督管理,同时发动项目区群众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五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严格项目申报、实施、监督、绩效的全过程管理,对挤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申报虚假项目套取财政专项资金,工程以旧抵新或使用假票据报账骗取财政专项资金,工程质量发生重大问题,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随意改变专项资金用途等,将严格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六是建立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凡全部或部分使用农业专项资金建设的投资项目,安排专项经费10万元以上的必须通过投资评审。财政投资评审坚持项目预算先评审后招标,资金拨付先评审后拨款,工 程决算先评审后批复,各部门上报的项目预算和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先评审后编制。
二、工作成效
通过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07年成功实施唐家三坝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08年以桂花土地整理项目为契机,坚持建设与发展并重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整合项目,加大投入,推动了项目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了唐桂万亩高效农业示范片建设和发展的整体突破。
桂花立体高效农业示范区包括桂花镇漆家桥、肖家桥等7个行政村,区域内总人口1.1万人,总耕地面积1.4万亩。示范区建设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按照“四个领先”(基础建设领先、产业发展领先、产业品牌领先、发展机制领先)的工作目标,整合各类财政资金3200万元,(其中:土地整理项目1483万元,农发资金250万元,以工代赈项目150万元,新村扶贫项目50万元,丘区大基地建设项目100万元,安全饮水60万元,村村通工程150万元,标准化生猪建设资金100万元,农村沼气工程、小型农田水利、新农村建设资金等),引进社会资金投入9680万元。着力探索适合船山的丘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一)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一是土地标准化。共整理土地1.1万亩,实施坡改梯5410亩、田块归并2370亩; 新增耕地1200亩。耕地质量得以明显提高。二是道路网格化。建设环形村道水泥路2条、18公里,入社达户道路23公里,耕作便道8公里,初步构建了外连高速公路、内通村入社达户至田间的道路交通网络;三是灌溉自流化。整治电力提灌站6处、10台套、720千瓦;整治渠系20公里;整治、新建小微型水利工程120处,新增蓄水能力10万方。项目区旱片死角全部消除,水利工程控灌率达到100%,自流灌溉能力达到80%以上。三是核心区域精细化。齐全原生态农业博览园园区道路四通八达,并依托系统的灌溉网络,实现了1200亩区域自流灌溉的全覆盖;回春堂中药材科技产业园入园道路、耕作便道充分完善,并以两个控制性蓄水池为载体,配以提灌泵站,密布管网到地块,500亩区域灌溉问题全部通过喷灌或滴灌方式解决。
(二)产业聚集效应明显。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得到同步发展。以特色种植和规模养殖业为重点,已引进齐全、回春堂、泰乐、蓉硕等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种植、养殖企业或业主7个,集中租赁土地4350亩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以齐全原生态农业博览园和回春堂中药材科技示范园为主体的产业核心区域。齐全原生态农业博览园计划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区,总面积达1200亩。围绕农业+旅游+文化的“1+2”模式和果-畜-沼-鱼的循环模式,建设观光果园500亩、野生养殖区150亩、生猪良种扩繁场1个、标准化养殖小区3处,25000平方 米、大型沼气池1个、生态鱼塘260亩;回春堂现代中药材科技产业园占地500亩、投资1000万元,是全市首个以中药材研发和标准化种植示范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园;蓉硕科技以刚架大棚建设为载体,实行全程温控方式从事50亩珍稀食用菌种植。
(三)机制探索取得突破。一是产业发展机制的探索。按照产业发展优先,基础设施建设服从、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原则,率先作好了产业发展规划,并在招引业主的基础上,根据业主产业发展需求展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继续坚持业主建产业、带产业的发展路子,切实加大了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以齐全原生态农业博览园、回春堂中药材科技产业园、蓉硕科技等为重点,着力推进了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发展路子的探索。二是土地流转机制的探索。建立了桂花镇土地流转中心,并顺应示范区内业主产业开发需求,建立了村级土地流转合作社4个,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围绕业主产业开发用地、专业大户承包经营用地、撂荒土地转租代耕、举家迁移户土地承包权补偿等环节,在充分尊重村情、社情、民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不同的流转管理办法。示范区以租赁形式为主的土地流转工作扎实推进,仅规模流转就达到4350亩,占总面积11000亩的40%。三是城乡统筹机制的探索。选择桂花镇漆家桥村5、6社作为全区城乡统筹试点之一。从宅基地整理入手,立足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居 住质量的提高,协议拆迁农房101户,新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一流设施配套完善的前庭后院型生态民居94户,15300平方米;从保障农民就业入手,在实行劳动力开放式免费培训,积极搞好输出转移的基础上,齐全公司养殖小区也以无偿提供场地、猪种、饲料、兽药、防疫、技术,并按出栏后增重1公斤支付劳务费0.5-1元的方式为农民创建了良好的就业平台;从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入手,安身工程、“五保”、低保、新农合、大病救助等全面落实;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全面落实。
三、几点体会
(一)加强部门协调与勾通,强化项目和资金统筹集中安排,才能行成产业与特色。各区县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根据资金总量都有详细的规划,建设目标和建设时间表,各职能部门将按区上统一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希望在项目的申报和审批中,上级主管部门,特别是省级主管部门应深入县(区)实际调研,充分尊重和考虑县(区)工作实际与全省、市的安排同步,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二)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分配力度,集中财政资金办大事。目前财政支农资金额小,项目多,来自于上级的各个领域,用途不一,性质专一,分散使用,很易被截留挪用,同 时,由于资金量小,项目不容易完成,容易形成一个项目多年给钱,多年建设,而且效果不明显,为此建议省、市支农资金在分配时,应根据各县(区)产业特色和农业定位,按农业产值或耕地面积来分配资金,打破条块分割资金的现状。
(三)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会议精神,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农村人多、地广,而且条件十分艰苦,需要建设项目和资金总量较大,要改变农村现状态,要让农民安居乐业,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改变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发展任务巨大,投入资金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广大群众是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必经调动广大群众的投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政府出台一些激励补贴政策,发动群众自己行动,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对报资金额较大,涉及面广,受益群众多的项目,农民想办而无法办的事情,由政府经筹,集中资金,重点打造。
(五)改变补贴方式,增加农业投入。近年来,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有些涉农补贴面积和标准难以掌握和划分,并且涉及人员多、总量大,实际分到人头资金 总量小,工作量大,而基层工作人员少,造成许多数据是按统计数据,难以按实际情况补贴到位。建议省、市将各类涉及农民的补助资金,除粮食直补,生猪补贴,直发农户外。其它涉及良种补贴资金。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由主管部门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发放农户,节余资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防止群众“等、靠、要”的思想。
(六)搞好示范点建设,杜绝搞好政府形象工程。近年来财政对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大大增加(就我区百言,建区时本级财政收入4298万元,财政安排本级支农预算250万元,07年本级财政收入7172万元,本级支农预算安排780万元,08年本级财政支农预算安排980万元)。推进了农村改革发展,加快了城乡统筹步伐。但财政投入也要讲科学投入,注重农村实情,财政投入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一是用有限的财力大搞形象工程,搞花架子,治标不治本。比如公路沿线的风貌整治的墙壁刷刷白、屋项勾勾檐、柱子刷刷漆,钱用了不少,农民一点实惠没得到,一年半载风雨过后面貌依旧。二是注重亮点,不注重农村发展的整体推进,认为大范围的推进无亮点,形成新的农村的二元结构,延缓农村整体发展进程。三是只重视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忽视基础粮食生产,财政投入形成经济产业投入重,基础粮食生产投入低,特别是基本口粮田的改造,导致短期发展和长期进步不能很好结合。四是农村人才培训只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忽 视农村从农人员实用技能培训,形成农村“安居乐业”队伍不稳定,加剧了农村的落后。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文化、卫生、体育、环保建设不同步,形成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比例不够,影响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党的领导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一)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省市县党委要有负责同志分管农村工作,县(市)党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队伍建设。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探索发展党员新机制,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保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第四篇:统筹推进
统筹推进“两全”建设 加快打造“四美”乡村
中共金华市委
金华市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我市将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作为“两美金华”建设的基础工程进行部署和实施,围绕八婺乡村“全域美丽、全面美丽”目标,通过治重点、带整体、兴产业、强服务,统筹推进美丽人居建设、美丽风景营造、美丽经济发展、美好生活创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实施“三治”行动,建设美丽人居
今年4月份,市“两办”下发《关于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
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赤膊房治理的意见》,以“三治”行动为核心载体,推进农村“五水共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重中之重治理生活污水。将1312个村、27.67万户农户的治理任务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实事,以完不成就问责的高压态势强力推进,目前已基本完成治理233个村、172795户,另有400多个村工程量超过50%。突出截污治污成效,因村制宜确定排放标准、处理模式,重点推动农户底渗式化粪池改造,并对部分参与建设的失信企业、不良产品进行查处通报。着眼财政补助政策、项目管理规范、考核奖惩制度等方面完善顶层设计,排定三年19亿元的资金大盘,其中市本级“五水共治”捐款已全部用于今年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2.水岸联动治理生活垃圾。按照“治水先治岸”的理念,以分类减量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5月份启动了市区3个乡镇、61个村庄的整乡整镇分类减量处理试点,目前已经扩展到全市12个乡镇、258个村庄,探索总结了“农户源头分类+村二次分类+可沤肥垃圾村处理+不可沤肥垃圾镇转运县处理”的运行模式,建立了门前三包、散禽圈养、卫生费收缴、评比公示、党员干部示范包干等系列配套制度,实施村垃圾减量幅度超过60%。
3.管控结合治理赤膊房。以高速公路沿线、铁路沿线、国省道公路沿线和美丽乡村风景线沿线等“四沿”区域为重点,综合运用“三改一拆”、农房改造、确权颁证、信贷支持、政府奖励等“五大”抓手,1至10月份全市共消除赤膊墙171.9万平方米。着眼长效管理,将赤膊房治理列入美丽乡村项目验收标准、建房审批承诺、村规民约条文、农村工匠培训课程,广泛开展免费农房设计图籍上门、上网、上微信“三上服务”,创建巩固了一批无赤膊房村。
二、开展全域整治,营造美丽风景
以“12510”精品培育计划和“千村洁美行动”为抓手,坚持抓重点与抓整体相统一,扎实营造点亮、线美、面洁的大美乡村。
1.育精品树示范点。通过激活水系、完善设施、提升绿化、优化景观、延续文脉、跟进服务,建成精品村89个、秀美村102个,新启动精品村61个、秀美村115个,重点实施16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打造了一批开放型的旅游景点。启动了55个美丽宜居村庄创建项目,整合资源开展了“同规划、同建设、同验收”或“二次接力提升”,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引领地位的示范村,彰显“诗画江南、八婺韵味”魅力。
2.连村点构风景线。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四破攻坚”等工作,以水生态景观线和交通廊道景观线为重点串连村庄、景点,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12条,另有12条风景线在建。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果,通过修复河流自然形态和风貌,重点打造10条“水洁、岸绿、景美”的“最美河流”,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加了灵动。全市实施农村公路绿化提升50公里,建成自行车绿道8条,改造提升风景区6个,连线成片的美丽乡村景观逐步显现。
3.抓整体提生态面。以“三治”行动为基础,突出村边、路边、河边、房边等“四边”区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面上村庄的洁美、绿美水平。2014年,全市建成森林村庄188个,完成农村河道综合整治460公里,建制村日常保洁制度实现全覆盖,“洁美村”比例接近50%。
三、推进产村联动,发展美丽经济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金华农村的特色优势,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互促共进。1.农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区域,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对象,新扶持发展了锦林佛手文化园、苏香农乐园、青蛙乐园等一批多功能型农业基地,实现卖产品与卖品牌、卖生态、卖创意的统一。以村庄“一村一景”、农业“一村一品”为基础,新增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特色点各4个,农家乐产业全年接待游客1420.3万人次,营业收入8.72亿元。
2.跟踪培育发展美丽经济。按照“2年景观建设+2年产业培育”的模式,对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实施产业开发,整合了现有风景区、农业观光园区和各类精品村、特色村的资源,开发出一批集吃住购娱游一条龙的主题线路和产品。通过政府牵头组团宣传、创办节庆、奖励旅行社等形式,金东秀美南山风景线、义乌西海风景线、浦江茜溪风景线等区块,已经成为人气和产业集聚的新平台,一批特色餐饮、运动休闲、文化养生等新项目开始引进落地,一批老项目也开始就地转型升级。
3.改革创新发展美丽经济。借力农村确权赋权改革,实现了资源资本化。全市共培育了500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和一批淘宝专业村,并在全省率先创立了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依托义乌市场优势倡导家门口创业就业,大力发展来料加工经济,今年29.13万从业人员人均增收8300多元。结合中心村建设、旧村改造,配建标准化厂房、商业用房和各类市场,市县两级每年投入集体物业经济发展资金1.49亿元。
四、完善民生服务,创造美好生活
把民生服务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涵,通过推进均等化、集约化、社会化“三化同步”,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
1.以均等化筑牢公共服务底线。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城乡统一的基本医保制度初步建立,其中社保参保率达97%,新农合参保率达96%,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75.24%,小学到初中9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提高到92%。
2.以集约化提升公共服务品质。以中心村为重点,探索建设“一拖多”型公共服务辐射平台,变追求服务场所覆盖为品质服务覆盖。目前,全市共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955个、社区服务中心3461个、文化礼堂423个,农民较好实现了就近养老、就近医疗、就近办事。
3.以社会化助推公共服务完善。全市各地探索发展农村保洁和垃圾清运社会化服务,长效保洁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金融网点、连锁超市、邮政快递点等不断向边远乡镇和村延伸,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实施,将进一步探索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化长效运维机制建设。
第五篇:统筹推进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促进县域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3年以来,双流县从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解决“三农”问题入手,确立“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发展思路,加快了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规模化、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市场化的进程,带动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双流县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发展思路,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积累了新经验。
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双流县按照县城城镇总体规划要求,在全县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通过规划建设指导,已初步形成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为主的西南航空港工业基地;以东升镇为中心的机械制造及轻工产品加工基地;以九江镇为中心的四川外贸出口生产基地;以黄水镇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新型材料生产基地;以华阳镇为中心的电子电器生产基地等8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双流县紧紧抓住成都南部新城建设正式启动的历史性机遇,高起点、高标准编制160平方公里成都南部新城的发展规划。全力做好农民市民化文章,真正使双流县农民成为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者和受益者。推进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采取集中承包、竞标承包、业主承包、股份合作等模式,加快土地社区内重组和社区外合理流转,使土地逐步向资本足、技术强、懂经营、善管理的规模业主集中,这是双流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大举措。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向工厂化、企业化方向发展,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双流县。
双流县按照大统筹、大集中的原则,把县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划,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为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模式。
近年来,双流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川省委“三个转变”和成都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并实践了以“35223”为核心的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双流已连续11年荣登四川省“十强县”榜首,连续6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作为四川唯一一个县,连续6年名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并且在百强的排位由2000年的55位上升到2005年的43位,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统筹城乡抓发展
双流是西部的经济强县,同时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大县。境内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0%。为统筹城乡发展,双流县委在广泛学习、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并实践了“三个集中”,即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2005年,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本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领跑西部,富民强县,构建和谐双流”的奋斗目标,提出了“35223”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县”、“三产富县”、“都市农业”、“人才兴县”五大战略,倾力打造“两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航空物流园区),突出建设“两城”(东升分区、华阳分区),加快建设“三走廊”(锦绣东山生态观光走廊、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麓山大道国际社区走廊),按照大统筹、大集中的原则,把全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谋划,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构筑了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宏伟框架,推动双流率先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推进集中抓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双流依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成功地甩掉了川西穷县的帽子。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阶段的要求。双流县委及时转变发展思路,按照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要求,科学编制城乡发展规划,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在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方面,将全县6个工业园区整合为一个西航港开发区,创新调控政策,使全县新引进工业项目入园率达100%,工业集中度达38.5%。在鼓励农民打破地域界限,分层次向城市、场镇或中心村集中的同时,积极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加快农民转移转化。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推进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全县农用地规模经营面积达29.9万亩,占全县农用地的近40.6%,居成都市第一。
三、创新举措抓发展
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双流县委顺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积极创新举措,创造性地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要”等发展难题。以市场运作广辟资金渠道。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五大融资平台,运用市场化手段融资19.7亿元用于建设和发展;通过精心策划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双流区域价值,破解发展资金难题。以全民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大力实施“全民创业+五统筹五联动”,激发全社会各阶层的创业热情,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充分就业。以集中发展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认真开展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综合试点工作,建立十多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综合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用地问题和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以产业联动促进农民增收。统筹一三产业发展,以“三走廊”建设为载体,每月办一节,带动观光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以综合措施妥善解决社会遗留问题。将盘活闲置土地和解决社会遗留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规划调整、市场运作和项目引进,盘活了万安韩婆岭2008亩闲置土地,妥善解决了华西、万盛非法集资案,促进了极地海洋公园重点项目的落实。
四、营造环境抓发展
建设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健全决策机制,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提高政府效能;继续加强“三中心”建设,促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向党群机关和人大、政协机关延伸,服务网络向农村、企业拓展,努力打造西部乃至全国一流投资软环境。建设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加快“诚信双流”建设;建立完善五大融资平台运作机制,积极探索经营城市、项目融资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努力探索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筹措资金新途径。建设一流的体制机制环境。健全以土地为核心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缓解要素矛盾,推动经济增长由线性增长向循环增长转变。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五、满怀“三情”抓发展
对发展满怀豪情。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双流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这是一个产业转型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拐点,也是一个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经济跨越的关键时期。双流县委组织和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深刻把握双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深入实施以
“35223”为核心的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发展思路,促进低水平的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型的科学发展转变;加快城郊型经济向城市型经济转变;推动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开创了双流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对人民满怀深情,双流县委始终坚持执政为民,造福群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大力实施扶农惠民“十大行动计划”。实施帮困助学工程,发放帮困助学金1096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5万人次。在中央、省市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免收农村初中生课本费。筹集资金近亿元,实施农村沼气化工程;筹集资金近3亿元,实施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切实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对工作满怀激情,坚持“用钢铁般的纪律管理队伍,用慈母般的爱心关怀干部”,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使广大干部始终保持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良好状态。把全县工作分为一、二、三类重点,将四大班子领导科学分工,成立若干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排山倒海推进工作,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作者系:原中共四川省双流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 谢瑞武)